(第三十六講)

請大家打開〈補充講表〉第二頁,我們這一大科是講到大乘的因地。大乘因地的修學,無著菩薩根據《大寶積經》,摘錄出三十二種法。這三十二種法,不表示我們今生可以完成,但是我們起碼要知道整個菩薩道的標準在哪裡!就是我們經常用三十二個法來要求自己,讓我們可以知道:我們哪一方面做得還不錯,哪一個地方還有加強空間?就是不斷的用三十二個法來自我反省,這樣我們才能保持進步。如果一個菩薩,連標準在哪裡都不知道,只根據自己的直覺妄想來修正自己,那是很危險的。所以研究教法就是:我們知道真實的功德在哪裡,從真實的功德,來對比自己內心的相貌,我們就知道哪些地方我們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

菩薩應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薩:

十三(17)不悕異熟而行施故

菩薩從最初的發心,為令一切有情利益安樂增上意樂故,為了使令一切有情眾生得到安樂、得到利益,而開始發心修行,這當中有五個重要的階位:從剛開始的自我充實、培養正念;到第二個階段歷事練心、積集資糧;到第三個階段(十三到十九是講第三個階段),弘護正法、修學六度。在前面的歷事練心、積集資糧以後,菩薩經過幾年執事的歷練,慢慢的他內心的堪能性強,福報也增加了,他開始去做弘揚正法的菩薩正業。弘揚正法是法佈施,這個時候菩薩要告訴自己:不悕異熟而行施故。

弘揚正法是很廣大的功德,使令眾生開啟智慧,弘揚正法、開人智慧,使令他心中產生光明,這是一個無量的功德;但是菩薩不要因為這樣的施舍,而貪求世間的福報,當然這個福報是一定會出現,但是菩薩不應該貪求。這個地方,有很多法師會問我說:身為一個法師,面對這個世間的名聞利養,如何調伏自己的貪愛?這是一個非常重要而普遍的問題,你逃避也不是辦法。你說:既有名聞利養,那我乾脆不弘揚佛法好了,這個叫因噎廢食。吃飯會噎到喉嚨,我乾脆不吃飯了,這樣的心態是不對的,重點是我們如何來防止這個名利的傷害。

其實防止名利的傷害,只有一個方法,就是你要培養智慧的觀照,你觀察:其實人世短短幾十年,如夢幻泡影,我們每一個人來人世間,都是過客。每一個人在幾十年當中,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你追求你要的,我追求我要的,這個鑼聲一撞,咚隆一聲,大家都走掉了,各取所需。重點是,這幾十年你到底要追求什麼?當然我們要什麼之前,我們要先觀察觀察:什麼是真實的?什麼是暫時的虛妄?這個名聞利養,基本上它就是當我們追求摩尼寶珠的過程當中,旁邊的幾棵小花,如此而已,如夢幻泡影,根本就是你帶不走的東西。

所以,當我們知道生命是無常的,而你在無常當中,你臨終真正需要的是你的菩提心、你的善業力跟智慧的觀照力,這些名利,你很容易走得過去。身為一個法師、身為一個菩薩,你做執事也好,我們生活的所需夠了,其它多餘的東西,盡量輾轉佈施出去;因為你不佈施,反而會產生太多貪著,障你的道,你就很難繼續往前走下去。

所以蕅益大師說:一個人沒有高超的見地,就很難培養出高超的品格。你不靠智慧的觀照,你只是靠著持戒要求自己,靠禪定的力量,看到名利我就不動。你不動,你貪愛的煩惱被那個不動的心壓在內心深處,問題並沒有解決。顛倒的心必須靠智慧來開啟,用光明來化解黑暗。就是說很多事情,你應該心平氣和的去面對,它到底是一個什麼相貌?它值不值得你追求?這才是重點,而不是一味的逃避。

所以這個地方,菩薩應該要觀察人世間是生滅無常,我們只是一個短暫的過客,所以對這個短暫的因緣、這個名聞利養,我們不要去追求眼前這些暫時的東西;後面往生淨土、成就佛道這摩尼寶珠,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我們應該為無上菩提而行佈施,就是這個意思。

菩薩應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薩:

十四(18)不依一切有趣受持戒故

前面的佈施是偏重在今生的福報,這個地方的持戒是來生的安樂。這個有趣,三界中的人天果報叫有趣。這個地方,在中國佛教可能問題不大,因為中國的祖師都很喜歡在所有的戒法當中安立一個戒體,說:你受五戒,要緣境發心,對於一切有情,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得到五戒的戒體。我們看五戒的戒相──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其實都是攝律儀戒,沒有攝善法戒、沒有攝眾生戒。中國祖師的智慧,以大融小,無法不大。所以他就告訴你:持五戒雖然當體的果報是人天,但是你也要發菩提心,就是不依一切有趣而受持戒故。

這個地方,我必須要告訴大家一個真相:你不要以為你不貪求人天果報而持戒,好像你就喪失了人天果報,其實不是這個意思,因緣感招,你要不要都是一回事。你不求人天福報,人天福報還是會現前;但是你得到人天福報以後,你不會產生迷惑顛倒,你會繼續往前走。你求人天福報,人天福報現前的時候,你就在那個地方停住了,差別就在這個地方。

我想我們應該有一個比較好的觀念:身為一個有情,追求安樂是可以理解的,我們希望身心離開痛苦,得到安樂,趨吉避凶,這是每一個有情的自然反應。但是,當安樂出現的時候,或者即將出現的時候,這個安樂你要不要追求,有一個重要的判斷標準。如果這個安樂出現的時候,能夠讓你今生安樂,也能夠讓你來生安樂,起碼不會障礙你來生安樂,這個安樂可以追求,這個叫合理的安樂。你說佛法連合理的安樂都不追求,那實在是要求太高了。但是有一種安樂出現以後,它會讓你現在得到安樂,但是讓你來世得到痛苦,這個就是不合理的安樂,你應該拒絕。

所以我們佛法的思惟,我們看經典,你會發覺佛陀的思惟,是要我們菩薩盡量往後面的時空去想,就是說你不要老是想想今生、來生,你的眼光不要那麼淺;你要把眼光多想想以後會怎麼樣,你做了這件事情,它以後對你的影響怎麼樣?當你把時空一直往後拉的時候,這事情的真相就會出現,它只能夠欺騙你一時,現在很快樂,但是來生讓你痛苦。所以你在看一件事情的時候,把這個事情拉到好幾生的時候,它的真面目就現出來,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思考方式。所以佛陀告訴我們:不管佈施也好、持戒也好,你應該要發比較長遠的心情。

菩薩應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薩:

十五(19)於諸有情無有恚礙而行忍故

菩薩透過佈施持戒以後,這菩薩不是普通的菩薩,是有資糧的菩薩,在佛教界也都是領眾一方的大善知識。這個時候,菩薩要善調自己的瞋心,因為瞋心的活動,對眾生的傷害、對佛教的傷害都是相當的重大,所以菩薩應該要修忍辱波羅蜜。什麼叫忍辱波羅蜜呢?於諸境緣,內心不動,保持不動。這個不動的意思,是要智慧的觀照,不是禪定的不動。當菩薩受到逆緣刺激的時候,要觀照兩件事情:

第一個,隨緣消舊業想。我們一個人不要老是活在對錯當中,這個對錯的觀念會害死我們,遇到事情總是你對我錯、我對你錯,那就起煩惱、起瞋心,覺得都是你錯,所以造成我也被你拖累。若我們一直活在對錯當中,你的瞋心永遠不能調伏。把對錯的觀念拿掉,想想這是我的業力,不管是誰對誰錯,這件事情會在我的生命出現,一定是我內心的阿賴耶識有這個業力被逼出來。既然是我自己的業力,那我應當承當,今生不承當,來生也是要承當,只是遲跟早的問題。所以,剛開始你一定要把對錯的觀念消掉,隨緣消舊業想,你就會覺得泰然,覺得安心一點。

第二個,當善知識想。這是更積極了,把這個惡因緣當作是來考驗你,歷事練心。我們每一人都很喜歡順境,但不幸的是:有很多重要的功德,都必須從逆境當中成就。如果你一生都在順境當中,那你很多功德都沒有成就;所以人世間的酸、甜、苦、辣,少一個味道都不行。當你有這個心情的時候,你會覺得:這是你進步的時候。當然這是更積極的想法;起碼你要能夠隨緣消舊業想,於諸境緣,安心不動。因此我們每一個人在瞋心發作的時候,就要開始觀照,在你還沒有把瞋心調伏之前,記住一句話:不要隨便亂動,不要隨便講話,不要隨便作決定。這個時候,你講的話、所作的決定,一定會後悔;等到你把瞋心都調伏下來,這個時候你想作什麼再去作。這就是於諸有情無有恚礙而行忍故。

菩薩應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薩:

十六(20)為欲攝受一切善法勤精進故

這是修精進。菩薩面對一切的善法,必須如貧得寶想,無有厭足,啊,多多益善、多多益善!我個人親近過幾個老和尚,給我很深的印象,第一個是懺公師父。懺公師父到八十六歲還辦齋戒學會,他說他要辦到九十歲,坐輪椅來辦齋戒學會。真是不可思議!第二個是海公長老,海公八十幾歲了還到處傳戒。你說他求什麼?他求名聞利養?他今生也應該夠了。我們經常說:趙州八十猶行腳,只為心頭未悄然。(哈──)海公八十猶傳戒(哈──)……,當然這都是我們的好榜樣。有時候看到老人家在前面跑,我們後輩就覺得壓力很大。

(哈──)因為有時候我們想:弘法三四十年,五六十歲應該退休安享晚年了。我們後代的人,總是心胸比較狹隘,容易得少為足。特別是年輕人,他弘法沒幾年,就覺得夠了!夠了!開始就受用老本。老一代的修行人,你看他們真的是精進!他們對善法是無有厭足。達公長老也是一樣,達公長老也是八十幾歲往生,我印象很深刻,他往生的前一年,還跟我講《楞嚴經》。他那一部《楞嚴經》沒有講完,講到三卷多就往生了。他那個時候,身體已經非常虛弱,他還是照樣講經。我說:您老人家身體不好,為什麼還講經?他說:我們一個人不講經就會退步,所以我一定要講經,讓自己保持正念。

所以,這個地方提醒菩薩,你對於善法不要得少為足,得少為足是標準的聲聞種性,菩薩種性是多多益善。菩薩為了攝受一切波羅蜜的善法,是不斷的精進。

菩薩應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薩:

十七(21)舍無色界修靜慮故

菩薩修習禪定,應該遠離到四空天去。菩薩如果不到淨土,可以到欲界、也可以到色界,但是佛陀禁止菩薩到無色界。因為無色界的心識太過暗鈍,你的菩提心跟智慧的觀照會受到傷害,所以從無色界出來後,你的菩提心跟正知見都受到傷害;而且你在無色界也不能利他:自、他二害。所以在三界當中,佛陀禁止我們往生無色界,只有外道才會到無色界去,你可以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所以應該要舍離四空天。

菩薩應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薩:

十八(22)方便相應修般若故

這個般若是我空、法空的無相智慧。我空、法空的智慧,有些部分是通小乘法。大乘不共的般若叫做方便相應,就是大乘是依止大悲的方便而修般若,小乘是依止出離而修般若。我們作一個說明。小乘佛法的空,它喜歡講空性;大乘佛法對空的描述,它喜歡講心性,它不講空性,就是在空性當中,多一個明瞭的功能,一個生命現象的明瞭功能。這二個地方的意義,值得我們去參透。

空性是沒有生命現象的東西,所以它那個空是灰身泯智的境界。大乘佛法很避免談空,它喜歡講清淨心、或者講現前一念心性,就是在那個空性當中,有無量無邊的願力在裡面、或者我們講真如都好,那都是一個假名,它們所形容的內涵,都是在空性當中,有一個充滿大悲心、明瞭性的功能在裡面。這叫什麼呢?方便相應修般若故,這般若波羅蜜有大悲的方便攝持在裡面,這是大乘佛法不共小乘的地方。小乘只修空,他沒有大悲方便,所以他只能夠自受用。

菩薩應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薩:

十九(23)由四攝事攝方便故

前面的六度要加持眾生,就是我修六度要施舍、加持眾生的時候,要假藉四種方便,叫四攝。第一個、佈施:就是以財物攝受,令生正信。剛開始你要攝受這個眾生時,可以用財物、資具來攝受他,使令他對三寶產生信心。第二個、愛語:開導佛法,令生正見。他對佛法有信心以後,你開始為他開導佛法,使他知道什麼因緣成就人天果報、什麼因緣成就涅槃、什麼因緣成就佛道?把這十法界的因果,次第的開導讓他知道。第三個、利行:方便勸修,令生正行。你應該要勸他趕快把握時間,修習一個相應的法門,開始行動,方便勸修,令生正行。第四、同事:同事助伴,功德成就。你應該陪伴他修行,在旁邊不斷的指導他,有問題幫他解決,使令他修行的功德能夠次第的成就。所以佈施、愛語、利行、同事,剛好是菩薩攝受眾生的信、解、行、證四種功德。這整個六度四攝叫做

十三、勝進行業,

就是菩薩依止六度四攝,不斷的增長自己的福德、智慧兩種資糧,這個叫勝進,殊勝功德不斷的進步。這個地方是弘護正法、修習六度,菩薩開始去荷擔如來家業。

我們看第二十到第二十八,菩薩進入第四個階段,加功用行、功德增上。菩薩在利他的時候,開始覺得:學,然後知不足,開始加功用行,使令自己的福德、智慧,再作進一步的突破,這叫加功用行、功德增上。

菩薩應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薩:

二十(24)於持戒、破戒善友無二故(親近善友)

菩薩開始歷練以後,他會覺得自己還是有所不足,他應該再用功,再有進一步用功的機會。進一步的用功,第一個是要親近善知識。善知識基本上有兩種:一種是持戒,一個是破戒,我們作一個說明。這個持戒,就是他戒行清淨、威儀具足,這種人我們很容昜親近,他有攝受力。第二種人破戒,這個破戒不是破四重戒,而是說他的戒行有所虧損,威儀不具足,他可能對於一些微細的戒行不重視。這兩種的善知識,我們應該平等的親近。我們作一個說明。蕅益大師說善知識必須有三種相貌:第一個要有正見,他要通達大乘的緣起;第二個要有慈悲心,你有正見,你不喜歡教授別人也不行,要有想要利益眾生的心情;第三個是方便,他有善巧方便的教化。菩薩具足正見、慈悲、善巧的時候,他表現出來的威儀,有的是威儀具足、有的是威儀不具足,這個時候,菩薩都應該要平等親近。

我們眾生,有些人的本性比較厚道,他看一個人,他很自然就能夠看到他的優點,這種人一生當中,會遇到很多很多的善知識,得到很多很多的法寶,使令他心中的光明燈,很快就點燃起來,得到善知識的加持很快。有一種人是生性刻薄,他也不是故意的,他就是多生多劫有這樣的等流習慣,就很容昜看到別人的缺點,然後障礙自己。所以這個地方的意思是說:我們應該要調伏自己,不管別人威儀具不具足,只要他能夠開導我們產生正見,我們都應該平等親近,見得不見失,就是這個意思,叫親近善友。

菩薩應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薩:

廿一(25)以殷重心聽聞正法故(聽聞正法)

親近善知識的目的,不是要攀緣,重點在於能夠聽他的開導,加強心中觀照的智慧。我們一個人長時間不聽法,古人說: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哈──)一個人外表面目可憎,內心也一定是可憎。我們一個人長時間沒有熏習大乘佛法,就表示你不斷的熏習妄想,因為你不是被妄想熏習,就是被佛法熏習,你就是退步了。所以說,我們一定要知道:我們的內心不斷的變化流動,你一定要保持進步,就是要多聽聞佛法。

菩薩應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薩:

廿二(26)以殷重心住阿練若故(住阿練若)

前面是智慧的栽培,這個地方是講禪定。這個阿練若就是寂靜處,我們應該要選擇一個遠離憒鬧、息諸緣務的寂靜處,來修習禪定,對治心中的散亂,加強心中的堪能性,因此這個禪定是很重要的。你的禪定增加,不管自利、利他的功德,都往前邁一步,因為所有的功德都是以心念來主導。你心念強,所有的法在操作的時候,就多一分的力量。所以佛陀勸我們:你在加功用行的時候,要找一個寂靜處。

菩薩應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薩:

廿三十四成滿 於世雜事不愛樂故(離惡尋思)

這個雜事是世間的五欲。前面菩薩在經歷弘揚佛法、修學六度的時候,是在人世間打滾,當然心中也留下很多的回憶、很多的影像。在修禪定的時候,要把蘊留在心中的那些影像全部逼出來。我們面對這樣一個雜染的影像,應該要遠離惡尋思,遠離種種貪愛的煩惱,要用訶責的方式,來訶責我們對這些影像的愛取。

《楞嚴經》上說:我們的妄想有兩種:一種叫散動妄想,它是比較粗的,就是平常打的這些妄想。我們在修專注的時候,這些散動妄想你不對治便罷,你一對治,往往愈對治癒多。所以剛開始修禪定的時候,你要念佛就只管念佛、你要持咒就只管持咒,剛開始這些粗重的表面妄想,你都不要對治。但是慢慢的你心專注以後,心中有正念力、一片寂靜的時候,就會把內心深處叫做微細堅固的妄想逼出來,這個時候就要對治了。所以《楞嚴經》講:這個堅固妄想,要訶責、對治。這個地方,就是當我們把蘊藏在內心深處的堅固尋思逼出來的時候,要遠離它,遠離就是訶責。

菩薩應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薩:

廿四(28)於下劣乘曾不欣樂故(29)於大乘中深見功德故(作意功德)

我們在成就禪定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得到禪定,有時候會喜歡寂靜,有時候會忘失大悲。所以佛陀勸勉我們,在禪定的心中,要不斷的作意一件事,就是我們應該遠離小乘的功德,這種少事、少業、少希望住的功德要遠離;要追求多事、多業、多希望住的廣大功德,要不斷的提醒自己。這個作意功德,佛陀在前面也講過好幾次了。這個地方為什麼要不斷的提醒作意呢?從人性的角度,修學聲聞法是比較容昜的,因為跟人性比較接近,但求自利,不欲度人。修學菩薩道,從人性的角度來看是比較困難的,因為是嚴重違背人性。所以這個地方,佛陀要我們不斷的提醒自己。

菩薩應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薩:

廿五(30)遠離惡友故(31)親近善友故(助伴功德)

在修行當中,一定會有同參道友,我們一定要遠離傷害自己菩提心、傷害自己正見的惡知識;要親近增長菩提心、增長正知見的善知識,這就是助伴功德。在《華嚴經》上說:你親近一個惡知識,比接近老虎還可怕。因為你親近老虎,它頂多傷害你今生的生命,死了就算了,你來生可以重新開始,這隻老虎對你的來生沒有影響,它的傷害僅此一生。親近惡知識,他告訴你一個錯誤的觀念,你依止這個觀念,產生錯誤的行為,招感錯誤的果報,來生也是這樣、來生也是這樣;要直到哪一天,又遇到一個善知識,把這個錯誤的觀念改變,才會停止。所以惡知識的傷害,是多生多劫的傷害。所以這個地方,我們一定要善巧的遠離惡友,親近大乘的善友,這個是很重要的。

我們看第二十六。前面是菩薩在經過弘法利生以後,再作進一步的加行;這個地方,菩薩經過加行以後,開始有三種的功德增上。

菩薩應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薩:

廿六(32)恆修治四梵住故(無量清淨)

菩薩經過以大悲心為上首所修的禪定,乃至智慧時,這個時候菩薩釋放出慈、悲、喜、舍四無量心,這個時候,內心更加的清淨圓滿,無量清淨故。

菩薩應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薩:

廿七(33)常遊戲五神通故(得大威力)

前面菩薩得到禪定,依止禪定而引生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宿命通、他心通,使令菩薩變成有大威德。菩薩有神通以後,度化眾生就更有力量。

菩薩應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薩:

廿八(34)依趣智故(證得功德)

前面是利他的善巧,這裡是講菩薩的自受用。真正的智慧是根本無分別智真實的現前。菩薩雖然廣度一切眾生,內心安住在無所得的清淨心當中,證得功德,這個叫成滿業,十五、成滿業。

菩薩已經慢慢成滿內心福德、智慧兩種資糧。這個成滿,也包括從前面的自我充實、培養正念、歷事練心、培養福德,然後弘護正法、修學六度,到加功用行、功德增上。

我們看菩薩的第五個階段,菩薩到這個時候,開始要教授弟子、續佛慧命,要把續佛慧命的工作交給下一代的弟子。

菩薩應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薩:

廿九(35)於住正行不住正行諸有情類不棄舍故(御眾功德)

菩薩在教授弟子的時候,弟子有兩種:一種是安住正行的弟子,他安住在戒定慧,叫正行;有的弟子他目前的安住叫放逸,做種種放逸的事情──破戒放逸的事情,叫安住不正行。但是菩薩應該對這樣的弟子,都不能夠舍離,叫御眾功德。在《瑜珈菩薩戒》講到菩薩攝受眾生,要根據兩種的情況而攝受:第一個,對方有大乘善根。一個人要沒有大乘善根,你要攝受他就很困難,今生才開始栽培就很困難。就是他前生有大乘善根,雖然他暫時表現放逸,但是不怕。

為什麼?善根能夠破除黑暗,光明能夠破除黑暗。所以他即使暫時的放逸,只要他的善根被啟發起來,這個放逸的因緣就馬上消失,因為這只是暫時的妄想,當善根出現的時候,那些烏雲自然就消失掉,所以菩薩的重點在於他是不是有大乘的善根。第二個,他跟菩薩是不是有因緣,這也很重要。你想度化他,他不讓你度化,這也沒有用,這第兩個是因緣的考慮。不能把安住正行、不安住正行,當作是不是攝受的考慮,這是重點。

菩薩應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薩:

三十(36)言決定故(決定無疑教授教誡)

菩薩在教誡弟子的時候,所說的法一定要決定而沒有疑惑,對就是對,錯就是錯。這是學術界跟宗教師的差別,學術界講的話,永遠是模棱二可──這個事情有時候有功德,但是另外一個地方也說有過失,到底怎麼樣,你自己判斷!所以我們聽學術界的演講後,不能產生歡喜、生善、破惡、入理,四悉檀完全不具足。所以菩薩說法,一定要為眾生作出正確的抉擇,言決定故,就是要作一個無疑的教誡,這樣子才能夠產生四悉檀。

菩薩應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薩:

三一(37)重諦實故(財法攝)

菩薩在教授弟子的時候,要尊重真實的情況,不說妄語,這個地方,財跟法都要能夠一致。什麼叫財呢?菩薩攝受弟子,有時候須要攝受一些財物,這個財物應該要始終如一。什麼叫始終如一呢?你剛開始跟信徒說這個財是蓋廟的,你就不能拿去供僧。就是你剛開始是什麼因緣,最後就是什麼因緣,這叫做攝一。佛法也是這樣,你在教授的時候也是要始終如一,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重諦實故,要尊重真實的情況。

菩薩應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薩:

三二(38)大菩提心恆為道故(無雜染心)

你教授弟子,並不是希望得到弟子的回饋、供養,是完全為了要成就大菩提心,這個叫第十六、安立彼業,十六、安立彼業。

這個彼就是弟子,使令這個弟子能夠安住在自利利他的菩薩道業中,把這樣的佛法傳遞給下一代。

好,這個地方講到三十二種業,我們回到《講義》。這三十二種業叫做義處,就是菩薩的因地,這個地方所引用的經是《大寶積經》。我們接下來看丑二的釋義:

丑二、釋義(分二:寅一釋說意趣;寅二釋業差別)

寅一、釋說意趣

這個釋義是無著菩薩對這三十八句的解釋,這個解釋分兩段:第一個先說明它的意趣,再說明它的業差別。先說明意趣:

如是諸句,應知皆是初句差別。謂於一切有情起利益安樂增上意樂。

總而言之,前面所說的三十八句、或者講三十二個法,都是一個初句的差別相。什麼叫初句呢?就是你希望使令一切有情生起利益、生起安樂的堅定希望,就是為了這樣,才發出三十二個法門,就是每個法都要跟一切有情利益、安樂、增上相隨順。

寅二、釋業差別(分三:卯一略標;卯二別顯;卯三總結)

卯一、略標

業差別當中,先略標,再別顯。先看略標:

此利益安樂增上意樂句,有十六業差別應知。

十六種業是無著菩薩的解釋,無著菩薩用十六種業來解釋三十八句,其實前面已經說過,我們先念一遍,再作一個總結:

卯二、別顯

此中十六業者:一、輾轉加行業。二、無顛倒業。三、不待他請自然加行業。四、不動壞業。五、無求染業,此有三句差別應知,謂無染系故、於恩非恩無愛恚故、於生生中恆隨轉故。六、相稱語身業,此有二句差別應知。七、於樂、於苦、於無二中平等業。八、無下劣業。九、無退轉業。十、攝方便業。十一、厭惡所治業,此有二句差別應知。十二、無間作意業。十三、勝進行業,此有七句差別應知,謂六波羅蜜多正加行故,及四攝事正加行故。十四、成滿加行業,此有六句差別應知。謂親近善士故;聽聞正法故;住阿練若故;離惡尋思故;作意功德故,此復有二句差別應知;助伴功德故,此復有二句差別應知。十五、成滿業,此有三句差別應知,謂無量清淨故、得大威力故、證得功德故。十六、安立彼業,此有四句差別應知,謂御眾功德故、決定無疑教授教誡故、財法攝一故、無雜染心故。

卯三、總結

如是諸句,應知皆是初句差別。

這個地方是把大乘的因地,從三十八句合成三十二個法,再會歸成十六種業。前面是長行,這以下我們看偈頌:

癸二、頌

如說:

由最初句故,句別德種類;

由最初句故,句別義差別。

由最初句故,是講德種,就是佛的功德,佛功德的總相叫初句。什麼叫總相呢?就是最清淨覺。如果我們為人解說什麼是佛的功德呢?簡單的說就是最清淨覺,所有的功德以清淨覺當作基本。如果你要開顯,那就有二十一種差別,有很多自受用、他受用的二十一種功德,來讚歎佛的功德莊嚴。從因地來說,由最初句故,句別義差別。當有人問你:什麼是菩薩道的根本精神呢?請你簡單的說明一下。我們也可以說:謂於一切有情利益安樂增上意樂故,這是菩薩道的基本精神,開出來就是三十二個法、十六種業,這是它的別相。

前面的所知相是偏重在理論的說明,什麼是依他起相?有雜染的因果、有清淨的因果。什麼是遍計執相?在染淨的因果當中,我們產生很多的妄想執著。第三個講到圓成實相,它的本體都是畢竟空的。理論講完以後,這個地方是套入實際的大乘修行,從三自性發明大乘果地的功德,從三自性發明大乘的因地,來作一個總結。所以到這個地方,所知相我們全部學習圓滿。

我們今天講大乘的因地,有一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我們一個菩薩,首先你要先了解自己。一個人不了解自己,那這個人是糊塗菩薩,你不可能有進步的。就是說你要經常要用這三十二個法來觀察自己,你到底是哪一方面的善根強?哪一方面的善根最薄弱?因為我們經常活在習慣性,我們永遠會在自己好的那一方面不斷的進步;在弱勢較差的部分,永遠就是保持弱勢:這是不對的。我們修行不能夠只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這樣是不對的,要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這三十二個法,它就是一面鏡子,你一照下去,你很清楚的看到自己。看到自己,你就知道哪些是非常急迫要調整、哪些是比較不急迫的,你的修行就會有一個方向出來。

所以我總是覺得一個修行人,第一個,你不一定要先了解別人,這個都不急,你要先了解你自己。先了解自己,你才能夠進步。了解自己,第一個用法來了解自己,第二個更深的說,用觀照來了解自己。我們前面講到三自性,遍計本空,依他如幻。遍計本空,就是修空觀把這些因緣所生法都消滅以後,我們能夠回歸到我們一念的清淨本性──何期自性,本自清淨。誒,這個是你真實的自己,原來這一切的善根也好、煩惱也好,都是因緣所生,這也是了解自己一個很重要的方法。第二個依他如幻,就是說雖然清淨,但是所有的法都可以創造出來。你心念一動,就落入了依他如幻,你也可以創造善根、也可以創造煩惱,所以透過觀照,也可以了解自己。這個地方,我們今天所說的,是偏重在用佛法來了解自己。

好,最後我們回答一個問題。

【學員提問】:法師慈悲,請把第十四、不依一切有趣受持戒故再作解釋。

【師父答疑】:我們先打開〈補充講表〉第二頁的第十四、不依一切有趣受持戒故。這個法門,有它的權跟實。權就是說這個法的當體,我們講持戒,持戒的當體是來世的人天果報,《律》上講很清楚:名譽及利養,死得生天上。就是持戒的當體,它是得到有趣的安樂,就是尊貴身;但是菩薩必須把這個法,引導到無上菩提。就是說佛陀施設這個法的時候,持戒的當體,它讓你來生得到人天果報以後,這個法的力量就消失了,正常是消失了。如果說你沒有發菩提心,你去受戒的果報,來生得到天人,持得莊嚴一點得到天王,這個法的力量就消失了。但是菩薩因為他內心當中,有清淨廣大的菩提心跟智慧,當他清淨的菩提心去接觸這個法的時候,這個法會讓菩薩生到天上去;但是這個法的力量沒有消失,它會繼續的引導他再往前走。就是用自己的心力,把這個法的力量加強。這樣講不知道大家能夠理解嗎?就是說這個法的當體,它只是人天果報;但是你要把這樣的力量加強到更大,就是我們祖師經常說的:以大融小,無法不大。

所以智者大師說:一個讀過《法華經》的人,對他來說沒有所謂的五乘。你說這是人天法、這是聲聞法,對《法華經》來說,這是開玩笑,因為所有都是成佛的法。但是你沒有讀過《法華經》的人,的確這個法對他來說是五戒、對他來說是十善,是人天果報、是什麼果報,這個車乘的確有一定的到達。一個人沒有得到《法華經》的傳承思想之前,這個法門本身的確是有差別,所以才須要判教。這個法,它的體宗用是什麼?你受持這部經,它最後的效果到哪裡?這個車子開到台中停止了,不能再開了,你再開你要換車子。這個車子可以載你到台北去,這個飛機可以載你到美國去,這個車子的確有它的差別相。但是你讀了《法華經》以後,《法華經》以大融小,無法不大這樣的智慧產生以後,所有的車子它只到一個地方去,就是成佛。不管你是掃地,掃地是人天果報,掃地對他來說是成佛的資糧,這個就是不依一切有趣受持戒故,就這個意思。它能夠開權顯實,這是菩薩的菩提心跟正知見的引導,用心力來引導法的力量。

我們一般人的心沒有力量,就是用法,完全聽法的招呼,由法來引導心,那我們是被動的,那這的確是有五乘的差別,不能否定,法的確有高下;但是當你的菩提心在主導的時候,法就沒有高下。所以有時候你讀經典,你會覺得:佛陀一下子說法有高下,一下子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這不是矛盾嗎?佛陀說這是人天法、小乘法,這就是高下了嘛!但是講到《法華經》的時候,是法平等,無有高下,譬如眾流,匯入大海,那麼你要懂它的真實義是什麼。佛陀的意思就是說:你沒有發菩提心之前,所有的法對你來說都有高下,因為你的心是受法來主導。你受五戒,得人天果報;修禪定,得色界果報;修智慧,得出世解脫:法的確是有高下。但是你的菩提心成就以後,你是以心來引導法,這個時候的法,完全沒有高下的分別。正如《梵網經》所說:

《梵網經》:如是一心中,方便勤莊嚴。

你是以一心為宗,所有的法都是在莊嚴一念的心性,那這個法就沒有高下,這個時候,你需要什麼法,這個法對你就是妙法,所有的法只是趨向成佛的佈局而已,這個就是不依一切有趣受持戒故。

好,我們所知相這一科就講完了,是講到生命的差別相。下一堂課我們講入所知相,如何來進入生命的真相,如何來改造自己,這第三段講到修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