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講)

《攝大乘論》,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一七八頁,乙七、增上心學分。

這一科是正宗分的第七科,講到增上心學。我們在前面花了很多的時間,來介紹六波羅蜜修行的方法。六波羅蜜是整個佛法修學的綱要,這當中,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是福德的資糧,般若是屬於智慧的資糧。當我們的內心當中,成就福德跟智慧兩種資糧的時候,我們的生命有三種可能性:第一個,它可能會成就人天安樂的果報;第二個,它也可能會成就二乘偏空的涅槃;第三個,它也可能成就萬德莊嚴的佛果。也就是說,同樣是福德跟智慧的資糧,因為內心觀照的不同,產生的結果會有所不同。

《法華經》中佛陀講一個譬喻:有一個車乘,上面有很多的飲食、珍寶,就是很多的福德、智慧的資糧,但是這個車乘本身不能決定到哪裡去。如果這個車乘是由羊來拉,他就到人天果報去了;如果是由鹿來拉,鹿的力量比較大,就到二乘的涅槃去了;如果這個車乘是由牛來拉的話,這樣的車乘就到萬德莊嚴的佛果。這個地方佛陀給我們的開示是說:當我們在佈施、持戒的時候,你心中的觀照力是決定未來的果報。如果你是因為人天安樂的果報而佈施、持戒,你未來的果報就招感人天的果報;如果你是觀察我空的真理而持戒,那這樣的持戒功德是到二乘的涅槃;如果你是依止我空、法空的真如理來觀照,而生起大悲心,這樣的持戒功德是成就萬德莊嚴的佛果。

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前面花了很多的時間,來學習如何佈施、如何持戒、如何修習般若,來成就我們的資糧力。現在的重點,就是如何把這個資糧力透過一種正確的觀照,把它提升為萬德莊嚴的佛果,就是培養觀照力。所以無著菩薩講完六度以後,他為了要成就我們菩薩的觀照,所以開出了增上戒學、增上定學、增上慧學,這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菩薩能夠透過戒、定、慧的修學,來提升自己的觀照力,是這個意思。好,我們前面增上戒學是講到持戒,菩薩身口意的儀軌,從這個身口意的造作當中,如何培養觀照。這個地方是講增上心學:

乙七、增上心學分(分二:丙一結前問後;丙二標釋正答)

丙一、結前問後

這當中有兩段:第一段結前問後,第二段標釋正答。先提出一個問,我們看論文:

如是已說增上戒殊勝。增上心殊勝,云何可見?

我們前面把菩薩戒甚深廣大的殊勝說過了,這個地方講到增上心殊勝云何可見?大乘的增上心學,它的殊勝應該怎麼了知呢?這個增上心學,我們解釋一下,我們先解釋這個心,再解釋增上。這個心,它不是一種散亂的心,它是跟禪定三昧相應的明瞭寂靜的心。既然它是一種三昧的心,為什麼不直接講三昧、講禪定,而講心呢?因為一般凡夫二乘的禪定,他的內心是一種專注,透過專注來止息妄想,但是沒有生起觀照力。而這個地方大乘的禪定,它念念之間都是生起觀照,它是有止有觀的,大乘的三摩地是有止有觀的,所以叫做心,因為要簡別禪定,它只是有止無觀,所以叫做心。

為什麼叫增上呢?我們一般人,你修習專注,得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或者二乘人得到四禪,他從禪定的因緣出來以後,他的心還是一樣,沒什麼改變,不可能增上。大乘佛法的三昧,你進入三昧,從三昧出來以後,你對無上菩提會有增上的力量,它會產生趨向無上菩提的力量,所以叫做增上,這是一般禪定所做不到的。你修一般的禪定,頂多止息妄想,不能使你往無上菩提的地方跨上一步,不可能。所以這個地方叫做增上心學,就是這樣的三摩地,對我們追求無上菩提、成就萬德莊嚴,是有增上力量的,所以叫做增上心學。好,我們看丙二的回答:

丙二、標釋正答(分二:丁一標列六種;丁二依標別釋)

丁一、標列六種

前面是一個問,這個地方是正式的回答。回答當中分兩科:第一科標列六種,第二科依標別釋。先作一個總標,再各別解釋。看總標的地方:

略由六種差別應知:一、由所緣差別故;二、由種種差別故;三、由對治差別故;四、由堪能差別故;五、由引發差別故;六、由作業差別故。

這個地方,標出大小乘三摩地的差別。就是說大乘的三摩地的止觀雙運,相對小乘來說,有六種的差別,這個地方先提出一個總標。我們看下一段的解釋,這六種差別的個別解釋。

丁二、依標別釋(分二:戊一略釋六種;戊二廣能引發)

戊一、略釋六種(分六:己一所緣差別;己二種種差別;己三對治差別;己四堪能差別;己五引發差別;己六作業差別)

己一、所緣差別

這當中有兩段:第一個略釋六種,第二個廣能引發。先把這六種差別作一個說明,再把其中的引發差別廣泛的加以說明。首先我們看六種差別,先看第一個所緣差別,我們看論文:

所緣差別者,謂大乘法為所緣故。

我們大乘的三摩地跟小乘的三摩地,第一個所緣境有差別。三摩地的體性是心一境性,就是你要調伏妄想,使令內心安住在一個單一的所緣境,所以剛開始一定要選擇一個所緣境讓你安住。大乘佛法在選擇所緣境的時候,跟小乘之間的差別,它是以整個大乘法為所緣境。當然這個地方還是不容易了解,什麼叫大乘法為所緣境呢?天台智者大師說:大乘法為所緣境,略有三種的差別。

第一個,大乘的所緣境是眾生法:就是我們在大乘修三摩地的時候,有可能是以自己現前的五蘊身心,你目前由過去業力所招感的一個男人、或者女人的色受想行識。以眾生法為所緣境的時候,它的重點在破惡,因為眾生法是雜染相,所以你在面對這個雜染五蘊的時候,是用不淨、苦、無常、無我的智慧,來對治你心中的愛見煩惱。所以當我們選擇眾生法為所緣境的時候,心中是一種訶責、厭離,以此來調伏心中的愛見,這是第一個所緣境。

第二個,是以佛法為所緣境:我們對於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的名號、身相、功德,這個時候你面對佛菩薩的功德莊嚴,生起好樂歸依的心,來增長你信、進、念、定、慧的善根。所以,以佛為所緣境的時候,他的重點在修善,生起大乘的善根。這個眾生法跟佛法為所緣境,這兩種智者大師說都是因緣觀,一定要假藉因緣,這個觀照才能夠生起。因為你要調伏愛煩惱,你要知道你所愛的是什麼?一定要把這個所愛的五蘊境界現前,然後才把這個愛煩惱逼出來,然後再調伏它。你說我對大乘的功德生起信、進、念、定、慧,當然你的所緣境一定要大乘法現前,才能夠栽培。所以這個眾生法跟佛法的所緣境,都是要假藉因緣來生起觀照,叫因緣觀、或者叫做對治止觀。

第三個,以心法為所緣境,這個就有所不同了:前面的眾生法跟佛法的所緣境,都是一種因緣的事相;這個地方,智者大師說是偏重在理觀,就是你觀照現前一念心性,你觀察你現在明瞭的心性,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或者你願意直接了當的觀察,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樣就能夠把你現前生滅作用的心,回歸到你不生不滅的理體,就是把心帶回家。所以這個地方是一種理觀,是真如三昧。前面是在事相上的滅惡、生善,叫對治止觀,當然這個止觀也非常重要。這個心法的所觀境,你直接把所有的──不管是眾生法、佛法,你把十法界的因果,全部都先放下,直捷了當的觀察你現前這個明瞭的心識,它的本來面目到底是什麼?這個時候,你不管是起什麼樣的感受、什麼樣的思想,都不要管它,你總之就是──因緣所生,它的本性是空的,就觀察它的本性。

簡單的講,大乘的所緣境,有因緣的所緣境──有雜染相的眾生法、有清淨相的佛法;也有一種理性的真如,就是觀心:這個是在選擇所緣境的時候有所差別。因為小乘的三摩地,它沒有所謂的真如觀;在因緣觀當中,它也很少觀佛法界的莊嚴,很少,它對佛的功德,也沒有好樂、歸依的心。小乘的三摩地,三種所緣主要的是觀察眾生法,就是厭離三界的果報,偏重斷惡,所以這個地方就看出有所差別。大乘三摩地的所緣境,就特別的甚深廣大,這個是第一個差別。古德說:這個所緣差別,是最重要的根本差別,因為有這個差別,才有後面的差別。

己二、種種差別

種種差別者,謂大乘光明、集福定王、賢守、健行等三摩地,種種無量故。

前面是講所緣境的差別,也可以說是剛開始第一個緣起的根源有差別;這個地方是講它的結果。由於前面三種所緣的差別,就造成了大乘三摩地有種種差別的種類出現,我們看這當中有四種的三摩地:前面的三種都是屬於因緣觀;第四種的健行三昧,是屬於真如觀。

大乘光明三摩地:這個大乘光明三摩地是一種智慧的觀照,這個智慧的觀照,主要是觀照四諦跟十二因緣,就是有苦集的流轉門、有滅道的還滅門,對苦集的厭惡對治、對滅道的好樂歸依,所以這個大乘光明三摩地,是成就一種滅惡、生善的力量,屬於菩薩內心斷惡、修善的力量,屬於智慧光明這一部分,是屬於成就一種智慧的資糧。

集福定王三摩地,這個是我們專注的時候,由於三昧的力量能夠成就種種的福德,比如說你成就念佛三昧,你能夠成就〈大悲咒〉的專注,對你修習佈施、持戒、忍辱都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大乘的三摩地,他從三摩地出來的時候,會幫助我們在福德的時候得大自在,修福德得大自在,所以叫做王,由於三摩地的加持,能夠使令我們修學福德,猶如國王能得自在。這個地方是講到三摩地能夠成就福德的資糧。

第三個賢守三摩地,這個地方講大悲心。大乘的三摩地跟小乘不同,小乘的三摩地成就以後,它是一味的出離;大乘的三摩地有一種賢守的力量,就是大悲心,他成就三摩地以後,能夠引發種種的善巧,來折服、或者攝受一切的眾生,它這個賢守就是大悲心。

這三種三摩地,都是一種因緣的對治觀法,就是一個三摩地只能夠成就一種功德,大乘光明三摩地成就智慧,集福定王成就福報,賢守成就大悲。這個健行三摩地,健行就是堅固而不可破壞的意思,就是首楞嚴王三昧、或者講真如三昧。真如三昧,它不斷惡也不修善,因為斷惡、修善是屬於作用上的因緣觀,它直接觀照你內心當中的根本理性,直接的把心帶回家。

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我們在斷惡、修善、度眾生的時候的止觀,當然有一些幫助的觀法,這種都是在心念的作用上來對治。你沒有這個善根,把這個善根補強;沒有信、進、念、定、慧的善根,把它補強;你有這樣的煩惱,把它對治消滅:這樣都是在心念的作用上對治,這個叫做次第止觀。

圓頓止觀就是說,你不管是有善根,也不管是有煩惱,總之你就是把心帶回家:觀察煩惱不可得、善根不可得。這樣怎麼安住呢?就觀察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在這個真如的如的意境當中安住,這個就是真如三昧。你看禪宗的祖師,五祖傳給六祖的時候,當初是有兩個人提出止觀的心得。

神秀大師: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這個很明顯就是次第止觀、對治止觀。說有一個鏡子,這個鏡子很光明清淨,但是左邊有一個黑點、右邊有一個黑點,但是沒關係。我們怎麼辦呢?時時勤拂拭,我把左邊的黑點擦掉,再把右邊的黑點擦掉,中間的黑點再擦掉,每一個黑點慢慢慢慢的擦,這個黑點就慢慢慢慢的消滅掉了。其實這個觀法,也是很重要。剛開始我們是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你有貪煩惱,不淨觀對治;有瞋心,慈悲觀對治:就是一個法門對治一個煩惱,這樣子的觀法是可以當作大乘的助行。

但是根本的觀法就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樣子你的心,就直接回歸到如的意境上去了,這樣子對你整個滅惡、生善,有很大很大的加持力,下面會說明。就是說你經常能夠把心帶回家,就著你無上菩提的增上力量來說,有很大的幫助。真如三昧的加持力不可思議,這後面會說明。這個地方講種種差別,就是有不同的所緣境,就開展出不同三摩地的功能。

己三、對治差別

對治差別者,謂一切法總相緣智,以楔出楔道理,遣阿賴耶識中一切障粗重故。

這個地方,是把真如三昧滅惡的力量表現出來。諸位要知道,這一段的整個內涵,無著菩薩的著眼點,不在大乘光明三摩地、集福定王三摩地、賢守三摩地,他重點不在這個地方,他的重點在真如三昧。你看他後面產生的神通、苦行,乃至於菩薩入不思議境,都是以真如三昧作根本。所以這個地方也先透露一個消息──對治差別,他不講大乘光明的對治、不講集福定王的對治,他是講真如的對治。

就是說,當一個菩薩經常的觀照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個時候,你把心中的作用息滅了,回歸到不生不滅的理體。這樣子有什麼好處呢?[謂一切法總相緣智],這個時候,你能夠生起對一切法總相的觀察。當然一切法有別相──有雜染相、清淨相,很多很多各別的相貌;但是真如三昧的特點是觀察:不管你是雜染相,你的本性是如;不管你是清淨相,它也是從如而延伸出來的。所以這個真如三昧,是直接觀察一切法的總相。這樣的總相有什麼好處呢?它能夠遣除你阿賴耶識當中,一切的煩惱障、所知障的種子功能。

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是這個一切,我們剛開始修對治止觀的時候,是一個法門對治一個障礙、或者一個法門生起一個善根,而真如三昧是能夠完全消滅一切的遮障。這種情況,無著菩薩講出一個譬喻:以楔出楔道理。什麼叫做楔?就是木工在做木工的時候,他有時候沒有做准,差了一個隙縫,這個楔,就是填入隙縫以補其缺;剛好這個木工沒有交接好,差一個隙縫,把這個木屑打進去就把缺口補足了。當然這個地方不是這個意思,這個地方是以細楔來引出粗楔。

我們解釋一下,這個地方古德是說:好像一個竹筒,中間有一個空隙,有一個木頭卡在這個竹筒的中間,這怎麼辦呢?我們打入一個細的木頭進去,就把這個粗的木頭引出來,就是以細楔引出粗楔。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說我們內心當中,有很多很多粗重的煩惱,這個煩惱是由名言、思想引生的,因為有常、樂、我、淨四種顛倒的思想,你才會引生煩惱。就是這個清淨本然怎麼會生起煩惱呢?因為一念的妄動,就是顛倒心一動,整個清淨本然就轉成煩惱,這個就是粗楔,就是心中產生遮障了。那怎麼辦呢?

佛陀的慈悲,又告訴你另外一個思想,說你以前是錯誤的思想,現在佛陀以細楔把這個粗楔引導出來,佛陀說:你現在的心不要打妄想了,你跟著我思想,就是你想:狂花亂舞,空體依然。就是虛空中,我們因為顛倒,出現很多的花在那個地方飄動。當然以對治止觀來說,這個花飄動是不對的,我要把這個如夢如幻的花給消滅掉!但是你先不要這樣對治,說雖然是狂花亂舞,但是你空體依然,就是安住在這個空性。這樣呢,雖然它也是一種名言、也是一種思想;但是這個思想,能夠把你過去錯誤的思想逼出來,從阿賴耶識逼出來。這個轉阿賴耶識種子轉這個功能,其實就是轉阿賴耶識的意思,把阿賴耶識的顛倒相,轉成大圓鏡智。

這個真如三昧的對治,我們平常不覺得它的殊勝美妙;但是你臨命終的時候,尤其是修淨土法門──你在臨終的時候,要做二件事情:第一個厭離娑婆,第二個欣求極樂,歸依佛號。我想歸依佛號這件事對一般來說不難,因為佛號對你來說,有一定的熟練度;但是你的心中有一個東西比佛號更熟,那就是你的果報體──報障。你心中的煩惱,還有你過去跟很多很多人結的緣,你今生在臨終的時候百感交集,你必須在臨終的時候,在這麼多的雜染因緣都現前的時候,能夠先出離這些因緣,然後再歸依佛號,這樣你才有成功的希望。

所以你臨命終的時候,你絕對不可能修對治止觀,不可能。你說我煩惱起來了,我用不淨觀來對治、用什麼觀來對治,不可能。所以諸位要知道,你臨終的時候,生起任何的感想、任何的親屬、可愛的境界、怨家現前,這個時候,這些因緣作用,都要全部放下,你直接觀察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樣子所有的煩惱障、業障、報障都不能傷害你,這是一個非常殊勝的保護網。雖然這個煩惱障、業障、報障沒有斷,但是你能夠出離,這個時候,你直接從何期自性,本自清淨的基礎之下,再把佛號提起來,那是跟彌陀感應道交了。所以真如三昧,我們看論文,它能夠遣除一切的煩惱障、所知障,這個地方是講對治差別,這個是聲聞人在修對治止觀的時候,所不能達到的。

己四、堪能差別

前面是滅惡,這個地方講生善。我們修真如三昧有什麼殊勝的功德?

堪能差別者,謂住靜慮樂,隨其所欲,即受生故。

我們在修真如三昧的時候,能夠調伏一切的善念、惡念──不思善、不思惡。這個時候,有一種清淨的法樂,當然這個法樂聲聞人也是有,但是這個地方的重點在下一段──隨其所欲,即受生故。修習真如三昧的人,能夠很快的放下現前的因緣,而隨其他的願望到十方世界受生,沒有任何的障礙。

這個隨其所欲,即受生故,我們說明一下。我們到十方世界受生,有兩種因緣:第一個是由業力,你所造的業力;第二個你所發的願。所以你今天要能夠隨其所願,就是你這個願力要強過業力,或者說願力要轉變業力。這個地方是說,你所發的願,因為有真如三昧的加持,有我空、法空真如理的加持,這個願力就會產生不可思議的力量。

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比如說:你現在的環境,你不是非常滿意,可能你的果報體有很多病痛,或者你現在的環境修行障礙很多,你希望發個願,創造一個新的生命體、新的因緣讓你來修行,你發個願:我希望我的果報體在三年之後變成什麼樣、我希望我修行的環境三年後變成什麼樣,你心中有一個願望出現;然後你持咒、或者佈施、持戒,用種種的加持,加持在這個願望上。但是如果你要讓這個願望能夠很快的成就,你除了持咒、修福的力量以外,還要加上觀照,觀照真如三昧。就是觀察你這一念心的本性,是清淨本然,週遍法界,這個時候,你相信生命有無量的可能性。

如果你發一個願,你自己都不相信這個願會出現,你根本沒有信心,那這個願望不會出現,所有的障礙都是來自於內心的。說你今天為信徒加持,我希望他遮障消除,你根本不相信遮障會消除,你認為這個遮障是真實的──那遮障不會消除。說你要成佛,你根本不相信你可以成佛,這樣的話,你不管怎麼加行你都不可能成佛。

所以真如三昧會讓你在修行當中,生起堅定的信心,你經常把心帶回家,觀察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你會相信一件事,就是生命有無量的可能性,什麼事情都有可能出現。你有這種大乘的信心,再加上你整個專注三昧力量的加持,那真的是所求如願,會讓菩薩所求如願,因為你相信這會出現。所以真如三昧這種力量,它能夠讓菩薩滿願,讓菩薩內心當中,遠離種種妄想的干擾,而安住在靜慮,這個都是它一個生善的功德。

己五、引發差別

引發差別者,謂能引發一切世界無礙神通故。

前面是講到真如三昧的斷惡、生善,這個地方是講神通。我們在真如三昧當中,能夠引發到達一切世界無礙的神通,這個是講神足通。前面隨其所願受生是講來生,這個地方是指今生能夠神遊十方世界。

我們的神通,一般來說是依止禪定而引生,但是禪定因為智慧的不同,所產生的神通也有所不同:因為阿羅漢有法執,所以阿羅漢的神通,最多最多到達三千大千世界;但是菩薩的神通,能夠到達一切的十方世界。

為什麼呢?因為他相信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所以他一專注的時候、念佛的時候,他的力量是跟十方諸佛相隨順的,他是跟真如相應的。任何一個東西跟真如接觸的時候,那是一個非常大的力量,那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力量,所以它能引發到達一切世界的無礙神通。

己六、作業差別

這個地方是把神通所產生的十四種妙用,加以說明。

作業差別者,謂能振動、熾然、遍滿、顯示、轉變、往來、卷舒、一切色像皆入身中、所往同類、或顯或隱、所作自在、伏他神通、施辯念樂、放大光明,引發如是大神通故。

菩薩因為安住真如三昧的關係,所以在每一種的神通當中,有十四種的妙用:第一個,菩薩能夠讓世界產生六種的振動,他為了要引發眾生的專注,產生這個廣大振動的力量。

第二個熾然:這個熾然就是身放光明,他能夠放出青、黃、赤、白種種的光明。

第三個遍滿:菩薩在真如三昧的心中,他的專注能夠讓光明遍滿十方世界,無有障礙。

顯示:菩薩能夠在真如三昧的心中,顯示不同的身相,顯出天人相、比丘相、比丘尼相。轉變:前面的顯示是約正報,這個地方講依報。菩薩在真如三昧的時候,能夠把依報的地、水、火、風相互的轉變,而產生真實的受用,它有轉變四大的力量。

往來:菩薩在真如三昧的時候,能夠在一剎那間,往來十方世界。你看極樂世界的天人,他的神足通,能夠供養他方十萬億佛,所以極樂世界的菩薩,以他的神通供養他方十萬億佛,一個阿羅漢只能夠到一個三千大千世界,他卻能夠到十萬億個三千大千世界!可見得極樂世界的菩薩,每一個人都是修真如三昧。說阿羅漢成就初禪,菩薩也成就初禪:菩薩以初禪的力量,能夠到十萬億個三千大千世界;阿羅漢的初禪,只能夠到達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因為他心中相信這是不可能,所以果然不可能。

卷舒:菩薩經常觀察真如三昧,知道我空、法空的真理,他能夠產生卷舒的力量。這個卷就是縮小,把須彌山變成一個小芥子;舒就是放大,菩薩能夠把一個芥子變成須彌山,小中變大、大中變小,一為無量、無量為一。

一切色像皆入身中:這個地方講普門示現,菩薩能夠在一個地方安住,讓眾生所見各各不同──天人看到菩薩是天王相、鬼神看到是鬼王相、蟒蛇看到是蛇王相:就是他能夠使令一切的色相,都集中在一個身中,讓每一個人所見各各不同。

所往同類:菩薩有時候到其他的十方世界去親近十方諸佛,他馬上能夠現出跟這個世界相同的身像,表現出相同的語言,示現同類。

或顯或隱:菩薩有時候到了一個地方,有些人喜歡這個菩薩,菩薩就讓他見到;有些人不喜歡見到這個菩薩,菩薩就使令他看不到。你看一個往生的人,一百多個人給他助念,有些人看到阿彌陀佛現前、有些人沒看到阿彌陀佛、有些人只看到蓮花。菩薩的神通,會產生這麼多多元化的變化,那一定要依止真如三昧,別無選擇的;這個連阿羅漢都做不到,阿羅漢即使成就四禪,他也不可能讓某甲看,讓某乙不看到,不可能。

所作自在:這個地方講菩薩能夠在來去自如的時候,得大自在。

伏他神通:菩薩能夠伏除、調伏凡夫外道,乃至於二乘人的神通。

施辯念樂:這個施就是佈施,菩薩可以把辯才、念力跟安樂,佈施給眾生。《大智度論》上說:佛菩薩可以把他的福德資糧跟眾生共享;但是他智慧的善根,他對真如三昧信、進、念、定、慧的善根不能跟眾生共享。

福報可以跟眾生共享,哪些可以共享呢?這個地方提出三點:

第一個辯才:佛菩薩進入真如三昧的時候,內心是我空、法空無住的意境,但是他在無住的時候,觀察眾生有很多很多眷屬的因緣,菩薩可以把他的辯才施給他,讓他產生辯才,來教化眾生。第二個念力:你心中很散亂,但是你專注的憶念某一個佛菩薩的聖號,誒,他會產生加持力。第三個,你有痛苦出現,佛菩薩在真如三昧的時候,也可以施給你安樂。

我們讀《彌陀要解》,蕅益大師講:臨命終人,修淨土法門的人跟不修淨土法門的人,臨命終時會有什麼差別?就是說修淨土法門的人,在臨命終的時候,他的痛苦會比一般人少。為什麼?因為他念佛的關係,有佛力的加被。所以這個地方講,你臨終的時候,憶念彌陀的聖號,佛菩薩可以把專注力,你本來心是很散亂,因為念佛的關係,得到專注;你身心本來很痛苦,念佛的關係得到安樂──施辯念樂。

第十四放大光明:佛菩薩在說法的時候,看到眾生打妄想,這個時候放大光明,來引起眾生的注意。

引發如是大神通故,這十四種的神通妙用,都是因為安住我空、法空的真如理,產生這麼多巧妙的作用。這個地方是說,我們在修禪定的時候,有的只是追求解脫、有的是要成就莊嚴。如果你只是追求解脫,那你修止就好了,因為你修止就能止息妄想、解脫妄想的干擾。但是菩薩在修止的時候,他有我空、法空真如三昧的力量,它所產生的妙用,那就不是自身的解脫,它能夠引生種種的妙用。當然阿羅漢也有各式各樣的不同,阿羅漢也有法執比較輕淡的,他多少有一點法空智慧。

我們舉一個例子,比如說優婆毱多尊者,他有一次舉辦三天的法會,這個時候很多人來聽法。魔王在天上看到優婆毱多尊者說法,就產生嫉妒心,派他的三個女兒、魔女在旁邊唱歌跳舞。很多人本來是來聽法,但是眾生有善根也有煩惱,他看到這樣的歌舞倡伎,就跑過去看歌舞倡伎,聽法的人很少。優婆毱多尊者他按兵不動,繼續說法。第一天過去了,到第二天人更多,到第三天,幾乎這個場地全部充滿了人,但是都不是來聽法的,是來看歌舞倡伎的。

這個時候,優婆毱多尊者看因緣成熟了,就以不可思議的神通力量,把上面那三個唱歌跳舞的女子,變成一個白骨的骷髏頭,眼睛、鼻子、嘴巴流出種種不淨物。這個時候,所有聽法的人,產生對三界果報的厭離心,這個時候優婆毱多獅子吼,演說不淨、苦、無常、無我四念處的智慧,很多人因此成就聖道:這就是菩薩的巧把塵勞為佛事。就是說優婆毱多尊者,他就是靠這些人唱歌跳舞,把眾生都引導過來,先到達這個地方,然後就著這個塵勞,本來唱歌跳舞是塵勞,把這個塵勞轉成佛事,當然這都是法空智慧才能夠做得到。

法空的智慧,它不一定能夠幫助你解脫、消滅煩惱,但是它在產生妙用這一部分不可思議,你看同樣是一句佛號,你有修法空智跟沒有修法空智,產生的力量不同。這個地方,大家要思惟一下。你沒有修法空智,你認為很多事情你做不到!我們產生法執的人,會自我設限,胸量狹小,你頂多隻能夠達到解脫。其實我們慢慢修學大乘佛法,我們知道一個觀念:很多事情,你只要一個心念的轉變,同樣的功德產生的效果是不同的,只要一個心念的轉變,那當然就看大家怎麼去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