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講)

《攝大乘論》,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0三頁,丁二、廣釋。

我們在讀誦《楞嚴經》《法華經》,乃至於《華嚴經》的時候,我們會感覺到諸佛菩薩的身心世界,的確有不可思議的功德。我們身為一個初發心的菩薩,剛開始就是對佛菩薩的功德莊嚴,生起希求好樂的心,我們才從內心發起廣大的菩提願,我們才願意走在這個充滿坎坷而複雜的菩薩道。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當中,隨著我們對佛菩薩功德的了解,就更加強我們的信願,所以對佛菩薩功德的了解,對我們凡位菩薩來說是非常重要,因為它是存在我們心中的一種希望,也就是支持我們在菩薩道當中,一次一次的挫折當中,又不斷進步的一種動力。到底佛菩薩的功德莊嚴有哪些呢?本論當中提到有兩個重要的功德:

第一、涅槃,第二、法身。

這個涅槃的意思是說,當我們生命中遇到了痛苦的障礙,而從痛苦當中解脫出來以後,我們的身心出現一種寂靜安樂狀態,這種狀態叫做涅槃。這樣講的話,廣義來說是通於凡夫跟二乘人的。你說凡夫他今天肚子飢餓,他被痛苦所障礙,他把飯吃飽了,他的身心也會出現暫時的寂靜安樂;但是凡夫的寂靜安樂,是在有為法的因緣條件之下,才能夠出現。二乘人當他的心進入到一種偏空的真理時,他也會出現寂靜安樂;但是二乘人的寂靜安樂,是在無為的空性具足的情況之下,才能夠出現。所以凡夫跟二乘人的寂靜安樂,都要有條件。

只有佛菩薩內心所成就的寂靜安樂,是完全不需要任何的條件,所謂的無住涅槃。對於無住涅槃,古德曾經以一個偈頌來加以讚歎:[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說這個人他的生命體,是在百花的因緣當中這樣度過去,但是他是片葉不沾身。就是說他的內心沾不沾,跟外境是沒有關係,他自己可以作主的;佛菩薩的寂靜安樂亦復如是,他不住生死、不住涅槃。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佛菩薩的寂靜安樂,是不受生死跟空性的干擾,他任何時候都能夠出現寂靜安樂,這是他第一個殊勝的功德。當然第一個主要的因緣是偏重斷惡,偏重斷惡所成就的一種安樂的果報。

第二種叫法身,法身的內涵簡單的說,就是大功德法之所莊嚴,故名法身。就是佛陀那一念寂靜安樂的心,是有無量無邊的功德,無量無邊的自在所莊嚴的。這個法身的功德,我們前面也簡略的說過了,這個地方無著菩薩就廣泛的開示什麼叫做法身的功德。

丁二、廣釋(分二:戊一十門分別;戊二釋諸妨難)

戊一、十門分別(分二:己一嗢柁南頌;己二長行)

己一、嗢柁南頌

這當中有兩段:一、十門分別;二、釋諸妨難。我們先看第一個,用十科來讚歎佛菩薩的法身功德。首先講出一個偈頌:

此中說一嗢柁南頌:

相證得自在,依止及攝持,

差別德甚深,念業明諸佛。

這個地方有十段,第一個相,講到法身的相貌;第二個證得,法身應該怎麼證得;第三個自在,法身有幾種自在的力量;第四個依止,第五個攝持;第六差別;第七功德;第八甚深;第九念;第十業。總共有十段,來說明諸佛法身的功德。這個偈頌是一個總說,這以下長行就各別解釋這十種的差別。首先我們看這個法身的相貌:

己二、長行(分十:庚一相;庚二證得;庚三自在;庚四依止 ;庚五攝持;庚六差別;庚七功德;庚八甚深;庚九念;庚十業)

庚一、相(分二:辛一征;辛二釋)

辛一、征

諸佛法身,以何為相?

辛二、釋(分二:壬一標數;壬二別釋)

壬一、標數

應知法身,略有五相:

當然我們剛開始要了解的,就是他的一個相貌是什麼?法身當中有五種相貌,我們看這個科的地方,先了解一下:

壬二、別釋(分五:癸一轉依為相;癸二白法所成為相;癸三 無二為相;癸四常住為相;癸五不可思議為相)

癸一、轉依為相(分二:子一列;子二釋)

子一、列

這當中有五科:一、轉依為相;二、白法所成為相;三、無二為相;四、常住為相;五、不可思議為相。首先我們看第一個轉依為相:

一、轉依為相。

子二、釋

謂轉滅一切障雜染分,依他起性故;轉得解脫一切障,於法自在轉,現前清淨分,依他起性故。

這個轉依就是說,它有所轉變、有所成就。它所轉變的,是消滅一切的煩惱障、所知障。這依他起我們前面說過了,就是我們的心、心所法,簡單說就是我們現前一念心識。我們一念心識這一部分,跟我執、法執相應,那種自私的心情、那種對法執著的障礙,這一部分的雜染分是消滅了,修習我空觀、法空觀消滅了。再接下來是成就種種的波羅蜜,轉得解脫一切障,成就這種無障礙自在轉的清淨分(這個於法自在下面有一個逗號,這個逗號把它去掉:轉得解脫一切障,於法自在轉,現前清淨分。)這樣的心,就是轉染成淨。

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我們前面講到無住涅槃,也是以轉依為相,其實法身的相貌,主要的第一個也是轉依為相,這兩個有什麼差別呢?

古德的意思是說:從廣義來說,涅槃跟法身都是轉煩惱障、轉所知障;但是從他偏重的角度,一般來說是轉煩惱障而得大涅槃,轉所知障而得大菩提,這有偏重。就是說你內心當中為什麼會不寂靜呢?一個人經常躁動不安,就是有煩惱,煩惱是障礙寂靜的。說你為什麼沒有種種的功德莊嚴、沒有種種的自在力?那是因為我們缺乏這個波羅蜜的善法,這個所知障是障礙菩提。

所以這個涅槃是偏重在斷惡這一部分所成就的,這個法身是偏重在修善這一部分所成就,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要把它一個偏重的特色釐清。雖然是轉依,但是他內心的轉變,第一個是偏重對惡法的轉變,第二個是對善法生起的轉變,這個地方是有差別。

癸二、白法所成為相(分二:子一列;子二釋)

子一、列

前面的轉依為相,是這五個相的一個總說;這以下四段是別釋。這個白法就是無漏的善法,這個地方無漏的善法,指的是六波羅蜜的善法。

二、白法所成為相。

子二、釋(分二:丑一標十自在;丑二配釋一一)

丑一、標十自在

謂六波羅蜜多圓滿,得十自在故。

諸佛菩薩,他一方面想辦法調伏自己內心的煩惱,一方面在廣大的人事當中積功累德。這個積功累德當然不會白費,成就他的身心世界有十種自在,他這個六波羅蜜多,剛好是配四種自在。

丑二、配釋一一

此中壽自在、心自在、眾具自在,由施波羅蜜多圓滿故;業自在、生自在,由戒波羅蜜多圓滿故;勝解自在,由忍波羅蜜多圓滿故;願自在,由精進波羅蜜多圓滿故;神力自在,五通所攝,由靜慮波羅蜜多圓滿故;智自在、法自在,由般若波羅蜜多圓滿故。

這個地方有十種自在,剛好是配六波羅蜜。我們一個人經常喜歡佈施,他的未來的果報有三種自在。第一個[壽命自在]:佛陀的應化身來到世間,他住世的壽命,能夠長短自己決定,他這個壽命能夠自在。

第二個[心自在]:前面的壽自在是法施,經常用佛法佈施,就會招感壽命自在;這個地方是無畏施,這個地方的心自在,就是佛陀的那一念心,不受一切世間法之所染污。我們常說:

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你經常用這種安慰、鼓勵的言詞來開導眾生,使令眾生離開怖畏;這樣你在整個修行當中,就容易得到心自在,外在的這些干擾,你就不容易受干擾。你說:誒,有些人很容易受干擾。這個經常安慰別人的這個人,他不容易受干擾,心自在。

[眾具自在]:這個是財施,這個眾具指的是生活的資具,他不會匱乏,這個地方就是你因地的時候,喜歡用財物佈施。譬如說:佛陀有一個阿羅漢的弟子阿那律尊者,在所有的阿羅漢當中,他的特色就是成就眾具自在。他以前在家的時候是個王子,跟這些王宮大臣玩遊戲的時候,他今天輸了很多的餅乾,他跟他的母親要餅乾,他的母親說:我這盒餅乾都被你輸光了,餅乾已經沒有了。阿那律尊者說:這個餅乾不可能沒有的,應該是隨時充滿的。結果他母親說:你不相信,我把這個空盒子打給你看吧。她一打開的時候,這個空的餅乾盒又充滿了餅乾。

阿那律尊者後來出家,他跟那些師兄弟去托缽,當然有時候遇到富貴人家、有時候遇到貧窮人家供養比較差;但是任何一種粗劣的飲食,一進到阿那律尊者的缽裡面,就轉成甘露味,他的缽裡面不允許有這種粗劣飲食出現。有時候吃不完,他把這個缽裡面的東西拿出來,分給其他的師兄弟,這個飲食一離開他的缽,又變成粗劣的飲食。

所以這個眾具自在,就是說他的生活資具是沒有缺乏的,當然這個是跟他的財富佈施有關係,這個地方講佈施。這個地方講持戒,一個喜歡持戒的人,在他未來的生命相續當中,他容易得到兩種的自在:一者業自在,二者生自在。這個業自在,指的是他的身口意隨心所欲,自然能夠成就莊嚴。我們講身口意的莊嚴,一般人意業容易莊嚴,我內心當中保持清淨;但是他講出的話,別人不見得喜歡聽,他的動作別人也不見得看得歡喜,所以口業、身業的莊嚴是不容易的。

你看懺公師父,我曾經遇到一個在家居士,他是做生意的、做老闆,做老闆的人都帶點憍慢,他說:他第一次到蓮因寺的時候,他也不知道誰是懺公師父,他遠遠看一個老和尚過來,他就被他那種威嚴的身業所攝受,然後就很自然的拜下去,從今以後就歸依三寶。就是說,一個人持戒久了以後,他的內心調柔清淨,調柔清淨的時後,他很自然所示現的身業口業,就得到一種莊嚴自在。當然這個地方的持戒,不是四眾戒而已,是那個微細戒都持得很如法的,他的身口意就很自然現出一種高貴的氣質,得到這種業自在。

[生自在],這個生指的是在三界受生,能夠隨願往生而得自在,他想要到哪裡去,他就可以到哪裡去:他要到初禪、他要到這個欲界的天,到哪一天都可以的,因為他持戒的關係。我們一般人說這個人很富貴,其實富跟貴是不一樣。這個人他喜歡佈施,要是這個人不喜歡持戒,這個人他很有福報,資具很豐富,吃得很好、住得也好、穿得也很好,但是你看他就是沒有貴氣,看起來很俗氣。如果你因地的時候,喜歡持戒又不喜歡佈施,你這個人會有貴氣,但是你的資具不一定會很充足。如果你因地的時候,喜歡佈施、又喜歡持戒,你會有福報、又特別有莊嚴的貴氣,他這個自在是因果的招感。

這個佛菩薩在多生多劫的生命相續當中,因為持戒的關係,得到身口意三業的自在,以及這個三業受生的自在。

[勝解自在,由忍波羅蜜多圓滿故]。這個勝解的意思,就是說他的內心能夠轉變一切所緣的境界,比如你看到這個地方有一堆火,熱惱的火;但是菩薩說這個火是一個清涼水,它就轉成清涼水。為什麼呢?因為佛菩薩在因地的時候,他經常修習忍波羅蜜,你用任何的惡因緣去刺激他,他的內心會產生一種安忍不動的力量,於諸境緣安忍不動。他每一次受到刺激,就累積一種忍辱的力量,這種忍辱的力量不可思議;等到這個忍辱的力量功德成就以後,他就可以用那個忍波羅蜜的力量,得到勝解自在。你說來到一個不好的環境,他說這個環境是怎麼樣的,這個環境就隨順他心裡所想的,就產生變化。為什麼呢?因為他累積一種忍波羅蜜的力量在心中。

我們經常說:心跟境接觸的時候,這是一個所緣境,這是一個明瞭的心,這兩個接觸的時候,關鍵點是看誰先動。風動?幡動?結果不是,是仁者心動。你心一動,你這個心就被環境牽引了;你心不動,環境就跟著你走。就是說心跟境到底是誰的力量比較大?就是看誰先動,就知道哪個力量大。

[願自在,由精進波羅蜜多圓滿故]。這個願就是心中的願望,前面的勝解是說這件事情已經出現了,我去改變它;這個願就是這件事情還沒有出現,我希望我來生能夠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他心中有願望。這個人他如果多生多劫是修精進的,他在修習功德的時候,凡事是有始有終,堅持到底,決不放棄的人,他做什麼事──我只要發願,我要拜三千佛,三千佛我一定把它拜完。這當中有什麼挫折障礙,他完全無所畏懼的,他凡事都是堅持到底,決不放棄。他養成這樣的一種力量,這個人他心中不能隨便發願,他一發願,這件事就會出現,因為他得到願自在,精進波羅蜜多就會招感願自在。

[神力自在,五通所攝,由靜慮波羅蜜多圓滿故]。這個神通力,這個地方指的是五種神通,除了漏盡通以外的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神足通、他心通,這個是由四禪的禪定波羅蜜多所成就的神通。

[智自在、法自在,由般若波羅蜜多圓滿故]。這個般若的法門,你經常聽聞佛法如理思惟,會產生兩種自在:第一個智慧,這個地方的智慧指的是你能夠善知眾生根機的差別,你一跟他接觸,你就知道這個人的根機是人天種性、是二乘種性、是大乘種性。連阿羅漢都沒有這種力量,因為阿羅漢他不想廣學法門。第二個法自在,這個法自在是我們能夠安立種種的法門來攝受眾生,前面是看根機,這個是施設法門。就是說,你這個人經常喜歡廣學大乘佛法,聽聞角度,他是偏重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在娑婆世界這個八相成道的這個丈六比丘相,偏重在講讚歎這應化身的十種自在。大乘法教如理思惟,你在未來的果報當中,你的智慧會比一般人來得廣大,你在觀察眾生的根機、你在施設種種的教法,會比一般人高明多了,這個就是由般若波羅蜜多所成就的。

這十種自在,在法身當中,他所讚歎的是偏重在應化身,就是從釋迦牟尼佛角度,他是偏重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在娑婆世界這個八相成道的這個丈六比丘相,偏重在講讚歎這應化身的十種自在。

癸三、無二為相(分二:子一列;子二釋)

子一、列

三、無二為相。

子二、釋(分二:丑一無有無相;丑二無有為無為相;丑三無異性一性相)

丑一、無有無相

謂有無無二為相,由一切法無所有故,空所顯相是實有故。

這個是法身的第三種相貌[無二]。這個有為法都是對立的,你要嘛就是對、要嘛就是錯,要嘛就是有、要嘛就是空;但是法身的相貌是離開對立的,這當中有三種的不二。

我們看第一個[無有]無相,沒有[有相]、也沒有[無相]的對立,[謂有無無二為相]。一般來說[有相]就是你能夠見聞覺知的,比如說這是一張桌子、這是一朵花,你內心能夠見聞覺知、能夠感受到的;這個[無相]是不可以去見聞覺知的,它是一種虛無的東西,一個不存在的東西:這兩個是對立的。

但是法身呢?它卻能夠把有相跟無相作一個圓融。怎麼說呢?[由一切法無所有故]。從法身的觀察,是沒有凡夫的這些遍計執,我們講遍計本空,他沒有在內心當中安立一個自我,然後產生一種私心,愛著自我的心,也沒有一種法執。從遍計執的角度,它的體性是空的,[一切法無所有故],[空所顯相是實有故],遍計執的空,它所顯的是一種圓成實性,所顯的圓成實性所謂二空真如的體性,這個體性你不能說沒有的。在唯識學上說遍計執是不存的;但是依他起是因緣有,是暫時存在;圓成實性是真實有,二空的體性,在唯識的角度不能說沒有。

我們這一念心,在處理這一念心的態度上,大小乘是有所不同:小乘對於內心是急於要把它消滅,所以他也沒有所謂的安不安住的問題,你看小乘學者很少說內心要怎麼安住,內心就是把它消滅,幹嘛要安住呢?就是把它消滅掉就好了,灰身泯智了。大乘佛法的心不能消滅,它要轉變,但是你要轉變之前要先安住,因為你不能消滅它,你就必須要找到一個點來把它安住。

你經常會說:菩薩的這一念心,不能夠像凡夫一樣放縱、也不能像二乘人斷滅,那這個心要怎麼安住呢?這個地方就說明,[空所顯相是實有故],就是二空真如的體性,你就是住在那個地方。我們一念的心識,住在二空的真如體,你說它是非空非有。這個非空非有,古德講出一個偈頌來形容它:[覓即知君不可見],但是[不離當處常湛然]。你說它有,你去找它又覓即知君不可見,它沒有一個真實的、對立的我相法相可得;你說它沒有,它可又是了了分明,不離當處常湛然,它清楚分明的顯現出來。這樣的偈頌就說明了[由一切法無所有故],但是[空所顯相是實有故]。這個地方你就可以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丑二、無有為、無為相

有為、無為,無二為相,由業、煩惱非所為故,自在示現有為相故。

我們一般的有為,指的是十法界的染淨因果;這個地方的有為,偏重在雜染的這一部分。為什麼它不是有為呢?因為它不是煩惱跟業力所成就的。我們的業報身,它就是煩惱跟業力所成就的,它有快樂,但是它這個快樂是夾雜著痛苦。這個法身呢,他是六波羅蜜的功德所成就。[自在示現有為相故],他不是凡夫的有為煩惱所成,但是他又能夠隨順他的大悲願力,顯現種種的差別莊嚴。你看這個極樂世界,有些人說極樂世界就是跟諸天一樣!其實極樂世界是法身的大悲願力所顯現出來,它不是凡夫的煩惱業力所成,這個地方要說明一下。看丑三的無異性跟一性相,沒有一跟異的對立相:

丑三、無異性一性相(分二:寅一長行;寅二頌)

寅一、長行

異性、一性無二為相,由一切佛所依無差別故,無量相續現等覺故。

這個異性,就是體性是各各差別的,比如桌子跟椅子是不一樣,叫異。這個一性呢,就是體性是相同的。這兩個相是對立的,但是這個法身可以把這兩個對立的相圓融。怎麼說呢?由一切佛所依無差別故。一切的佛陀,他所依止的真如是沒有差別的,法身是一種功德莊嚴,但是他的依止是以二空為體。其實涅槃也是以二空為體,涅槃跟法身都是果報,這兩個殊勝的功德果報,都是以二空的真如為體。

所以我們講一切佛所依是沒有差別,你不能夠說釋迦牟尼佛所依止的真如,跟阿彌陀佛所依止的真如不一樣,不能這樣講,從他內心的道來說,是佛佛道同的。這個地方是講非異。[非一]呢,[無量相續現等覺故]。但是從因果的角度來說是有差異,怎麼說呢?每一尊佛要成就之前,他一定有很多很多因地的修習。這個地方的相續,指的是諸佛在因地的時候,他五蘊的生命體、他一期相續的生命體,在成就因地的時候,他所發的願、所修的波羅蜜,乃至於他成就等覺菩薩的時候,他因地的願跟他的功德是不一樣的,所以他所示現的佛身、淨土的相貌、種種差別的眷屬,這樣子來講,阿彌陀佛跟釋迦牟尼佛是不一樣的,因地不同。

譬如說:咱們這個義德寺,大家都想要成佛、大家都想要趨進二空的真如,這一點是沒有差別的,你不能夠說我要進入的空跟你進入的空不一樣,不能這樣講,方便是不同,所要趨入的目標是一樣;但是過程一定不一樣,你看有些人喜歡佈施、有些人偏重持戒,你在因地的時候修學不同,以後你的眷屬肯定不同。你看有些人他的眷屬很有福報,但不一定有貴氣;有些人的眷屬看起來很高貴,但是不一定很有福報;有些人的眷屬又有福報又有貴氣。

那這個差別是怎麼來的呢?跟你在成就佛道的過程有關係。你有什麼樣的過程,你就會招感什麼樣的眷屬,就會成就什麼樣佛的名號。所以這個地方講[無量相續現等覺故],你在因地的時候,有無量無邊這種相續的生命,乃至於成就等覺菩薩,這麼長大的一個過程是有差別的,所以就造成一個佛的差別。這個地方講到非一非異,無著菩薩又用偈頌把它開出來,我們看這個地方,先看第一個偈頌:

寅二、頌(分二:卯一釋無異一性;卯二廣非一多相)

卯一、釋無異一性

釋無異一性,先把這個一跟異的相,這種圓融相說明一下:

此中有二頌:

我執不有故,於中無別依,

隨前能證別,故施設有異。

我執就是凡夫,他在因地的時候修很多善法,但是他的善法是以自私的心態來修,他不是為了利益有情的心情來修;他這種自私的心態修善法,就累積生命三界流轉的果報,就造成了凡夫的生命體是差異的。但是法身以上的菩薩,他的我執已經慢慢消滅了,所以他們已經在生命當中,彼此間找到一個共同的依止點了,就是所有的佛菩薩,比如說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地藏王菩薩,這些菩薩,他們所依的體性,已經不是依止自我,而是依止我空、法空的真理,這個地方是沒有差別的;

但是畢竟文殊菩薩跟普賢菩薩是不一樣。怎麼說呢?[隨前能證別,故施設有異]。因為能夠成就文殊菩薩、成就普賢菩薩,也不是一天造成的,他以前在因地所修行的過程,他能夠成就的這個波羅蜜的善法是有差別的,他的發願是有差別的,所以他成就這個結果的時候,他名號的施設,乃至於他所攝受的眷屬,自然是有差異的。所以這個地方,理體上所安住的是沒差別,但是從空出假,這個佛菩薩在攝受眾生的時候,他扮演的角色是不一樣的。我們看第二段的廣說非一跟非多:

卯二、廣非一多相

種性異非虛,圓滿無初故,

無垢依無別,故非一非多。

我們先說明諸佛菩薩的差別相,諸佛菩薩的差別有四種差別。第一個[種性異]:你說每一個人在成佛的過程當中,他剛開始見佛聞法,他所產生的善根是不一樣的。有些人他是先修人天善法,再轉成大乘;有些人是先修二乘法,再回小向大的;有些人是正直舍方便,但修無上道,他是直接通往大乘:所以這個三乘、乃至五乘的種性是差異的,這是第一個,剛開始的這個見佛聞法,他所聞的這個道理、根機是差別的。

[非虛],前面[種性異]是偏重在智慧,這個地方是偏重在福德資糧。他在因地的加行,這種波羅蜜的加行,也是有差別。有些人他剛始偏重持戒、有些人他偏重佈施、有些人偏重忍辱、有些人偏重止觀,各式各樣的差異,這個資糧力是不一樣。

[圓滿],等到慢慢這個功德圓滿以後,成佛了,都施設三乘的教法,但在施設三乘教法的時候,也有偏重的差別。

[無初],這個[無初]就是說,在這麼多尊的佛當中,是沒有第一尊佛的。我們講佛佛是前前引生後後,你為什麼能成佛呢?你因為見佛聞法嘛。你說:我沒有見到釋迦牟尼佛。你沒有見到釋迦牟尼佛的色身,但是他滅度以後,他留下的教法,你看到他的法身也是一樣。每一尊佛都要依止前面的佛而成佛,沒有一個人能夠無師自通的,除了辟支佛以外,你沒有佛出世,你頂多頂多成就辟支佛。所以每尊佛都要有前尊佛來作引導,所以這樣子講是沒有第一尊佛的,這個是一個圓圈,你找不到起點。

這個地方是講到佛的這些差別,沒有第一尊佛的意思,就是破除在《阿含經》裡面,說明世間上只有一尊佛的錯誤見解。如果世間上只有一尊佛,就是釋迦牟尼佛,那就應該有第一尊佛;但是大乘佛法是認為沒有第一尊佛,那表示有無量佛的意思。這個地方,無量的佛他所依止,[無垢依無別,故非一非多]。這麼多佛的因地、果地的差別,但是他們所證得的我空、法空的真如是沒有差別的,所以說非一也非多,是這個意思。

這個(癸三)[無二為相],我們作一個總結。蕅益大師在《阿彌陀經要解》,他解釋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這個阿彌陀佛成佛的成佛,蕅益大師有很詳細的開示。成什麼佛呢?一般來說,

成佛有二種:第一、成法身佛,第二、成應身佛。——蕅益大師

成法身佛是比較容易,你初地的時候你就成法身佛,你在初地當中,你就有能力能到一百個世界,來示現八相成道,你有這個能力;但是你不一定有這樣的因緣條件。你要示現成應化身的佛,你必須在成就法身以後,第一個發願,在清淨法身這樣一個理體裡面開始發願,你說:誒,這個世間上空氣質量很差,我對空氣是要求很高的,我以後的國土不能有空氣污染。誒,這個水我們經常要用到,喝開水、洗澡都是要靠水,我以後的水要具足八種功德。你可以對你未來的正報、依報有種種的規劃,但是你必須要知道一個觀念:你規劃得愈詳細,你要成就這一期應身佛的困難度就愈高。但是沒關係,我要蓋一個大殿,我隨便蓋一蓋,三年蓋起來,也可以;你說我要花一百年蓋一個大殿,也可以。

總之,你在應身佛的時候,你是在法身的時候發願,然後經過一段很長的時間的波羅蜜,來滿足你這個願,然後你這個願成熟了,你才有資格示現八相成道,你才能夠示現佛身。在你這願沒有滿之前,你就算你有能力示現佛身,你不能現佛身,你只能夠現菩薩身。就是說,一佛出世,千佛護持,這個佛因緣成熟了,誒,你做他的弟子,護持他,因為你的因緣還沒成熟嘛,還沒到你表現的機會嘛。等到你的因緣成熟了,你跟你有緣的弟子也成熟了,那別人就開始來護持你了,你就知道應化身是怎麼成就的。

你不要說:誒,那個人有能力,他是法身菩薩,他能夠在一百個世界。理論上是這樣講,但是你要等因緣條件具足。在經論上說:你如果條件不具足,你今天證到初地了,你很高興,證得我空、法空的真如,你現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佛身,結果沒有人跟你出家(訶──),你說這件事,是不是覺得很尷尬呢?所以不可以。成就法身不必等待因緣,成就應化身你一定要等待因緣,因為你要跟眾生互動,你怎麼能夠想怎麼樣就怎麼樣!是不是。所以你這個應化身是千差萬別的,這就是為什麼古德說:

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

這是有道理的。因為阿彌陀佛在這一期的壽命當中,所成就的依正莊嚴,的確是困難度很高的。我們見佛的主要因素是見佛聞法,你可以告訴我,哪一個有佛住世的世界,是五塵說法的嗎?就我所知道是沒有,有的地方色塵說法、我們娑婆世界聲音說法、有些地方是靠味塵說法,很少有一個世界是色聲香味觸五塵都說法,很少,這個道場很少的。

所以阿彌陀佛他成就這一期的功德是很難的,困難度很高的。那這個國土出現了,你得要把握,你沒把握的時候,這個阿彌陀佛的因緣消失了,那你要等到下一個人、下一個法身菩薩、或者哪一尊佛再發願,再成就這個國土,那就不容易了。所以應化身是差別的,但是應化身他所依的這個空性的體是沒有差別的。這個道理大家要清楚。好,我們先休息十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