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講)

《攝大乘論》,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一五五頁,寅二、隨喜作意。

我們學習佛法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明白宇宙人生的真實道理。一個人在生命當中,他會出現種種安樂的果報,比如說富貴、長壽、莊嚴,乃至來生能夠往生淨土,他會出現安樂的果報,這當中一定有他的道理。反過來說,一個人在生命當中會出現痛苦,他會出現貧窮、卑賤、丑陋,乃至於來生到三惡道去,這當中也一定有他的道理。所以,當我們能夠掌握痛苦跟安樂的真實道理,我們就能夠對生命產生正確的改變,所謂的離苦得樂。生命的真實道理,應該是什麼相貌呢?我們可以簡單的作一個理解。

簡單的說,生命的相貌就是一個無止盡的水流,它的相貌是相續而變化的。主導這個生命的水流,有兩種的力量:第一個力量,是我們前生種種的造作所熏習的一種業力,我們叫做先天的力量,這個先天的力量,可能是善良的,也可能是邪惡的。所以在我們的生命水流當中,我們不可以否認:的確有前生的力量在影響著我們。我們前生所留下來的這種等流勢力,對我們的生命產生一定的影響,這是一種先天的力量。第二個就是我們後天的努力,我們開始修學佛法,透過佛法的修學,創造一種清淨的力量,來扭轉、改變前生的力量。所以我們對生命的了解就是:生命的水流是由先天的力量跟後天的努力,這兩種力量的結合。這當中,我們每一個人都面臨了兩個選擇:

第一個,我們放棄努力,我們內心當中就是心隨妄轉,我們完全由前生的力量來主導我們。我們遇到人事的因緣,該起煩惱還是起煩惱;你在過去的因緣當中,會造作什麼業力,你還是造作什麼業力;那你應該受什麼痛苦,還是受什麼痛苦:這個叫做流轉門,你的生命會在這種流轉的力量當中,不斷痛苦的重複,歷史重複。因為你沒有作出改變,你會被過去的力量牽引著,產生一種惑業苦的惡性循環。

第二個,我們想要產生一種新的力量,來扭轉這種過去的力量,這個時候叫做不隨妄轉。我們透過佛法的修學,產生一種清淨的力量,把過去邪惡的力量慢慢的消滅、把善良的力量慢慢的增長,這個時候我們進入到一種還滅門,所以我們基本上是有兩種選擇。

當我們選擇今生要做一些努力,來扭轉過去的力量,那應該怎麼努力呢?在本論當中,它提出了三個重點:第一個,你要確定你生命的目標。你到底希望你的生命,有什麼樣的結果?你要先把你的結果訂出來──我要成佛,成佛當然是一個非常籠統的概念,這個事情太大,我要先往生淨土。怎麼往生呢?我今生必需有一些戒定慧的功德、有念佛的功德,你必須給自己設定一個明確的目標,就是我們講的──真為生死發菩提心。

當我們生命有一個目標以後,第二個,你要培養一個正確的觀照力。我們都知道,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當中,都不是非常平靜,因為我們內心有一種先天的力量,我們過去有很多很多煩惱、妄想的力量累積在心中。我們雖然確定了目標,但是當我們要趨向目標的時候,會打很多很多的妄想,給我們作錯誤的引導。所以我們必須有我空、法空的智慧,一次又一次的來化解心中的妄想。你不能有一次的錯誤,妄想它會用不同的相貌來引導你,告訴你放棄努力,告訴你往錯誤的方向去。你必須每一次都要很正確的觀察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來化解你過去所留下的這些妄想,這就是破除遮障。當我們有觀照力、有目標以後,能夠破除遮障,這樣還不夠,要實際的付諸行動,就是六波羅蜜的修學。

本科的彼入因果,就是告訴一個菩薩:當我們已經具足了目標,而且也正確的開始化解心中的顛倒妄想,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怎麼做呢?彼入因果就是勸勉菩薩要付諸行動,實際的透過六度的修學,來積集我們成佛的福德、智慧兩種資糧。在這一科當中,它是講到作意,就是說我們要修學六度之前,你必須產生三種的心理準備:第一個是愛重作意,第二個是隨喜作意(這個地方寫隨善作意,這個善寫錯了,應該是隨喜作意),第三個是欣樂作意,三種作意。這個都是我們在修學六度之前,應該要具足的三種心理準備。我們看隨喜作意:

寅二、隨喜作意

什麼叫隨喜作意呢?

又諸菩薩,於餘菩薩六種意樂修習相應無量善根,深心隨喜。如是菩薩,修此六種意樂所攝隨喜意樂。

這個菩薩,已經作好一個菩薩的準備。菩薩要準備什麼呢?準備他的菩提心跟空正見,這個菩薩已經準備,有資格來修行了。他在修行的過程當中,出現了一個狀況。什麼狀況呢?於餘菩薩六種意樂修習相應無量善根,他看到了其他的菩薩,依止六種廣大的意樂,修習波羅蜜,而成就了種種的善根。

誒,他看到隔壁的同參道友,有佈施的善根、有強烈持戒的善根,有強烈忍辱、禪定、智慧的善根出現,而這個菩薩在這一方面是比較薄弱。這個時候,菩薩面對這樣的情況,應該怎麼辦呢?佛陀告誡菩薩們:深心隨喜。這個深心不是嘴巴講,是你出自內心,對他所成就的善根歡喜讚歎。如是菩薩,修此六種意樂所攝隨喜意樂,這樣子叫做隨喜作意。

這個地方是說,當然我們菩薩應該要發菩提心,就是你會受戒,我們受戒的時候,諸位能夠回憶得到,我們剛始受戒的時候,緣境發心。我們那個時候所發的心,對十法界許下了: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的願望,那個時候是非常純真圓滿的願望。

但是,當這個戒體成就以後,我們開始付諸行動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一個事實,我們必須要去面對的事實,就是我們雖然發願要斷一切惡、修一切善,但事實上,我們的時間有限的、我們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我們今生的時間,不可能修習一切功德,不可能。

所以這個時候,菩薩必須務實的給自己有一個明確的、短期的目標,我必須先成就我自己能力這一部分、我自己有興趣的這個善根。我可能先成就佈施的善根,或者先成就持戒的善根,或者先成就禪定、智慧的善根。也就是說,初學菩薩他在修學善根,是有所不足的,因為時間有限,功德無量,以短暫的時間追求無量的功德,到最後一事無成。

所以菩薩必須要務實的,給自己有一個次第來修學,所以因地的菩薩,他的善根是差別的,你只能夠走你自己的路。這個時候,菩薩為自己佈局一個自己的道次第,他先成就哪一個善根。但是有一個地方要注意:你這個善根比較薄弱,別人有善根出現的時候,我們有兩個選擇:第一個,我們嫉妒、排斥,乃至破壞對方。這樣的後果,我們跟這個法門結下惡緣,以後我們要成就這個善根就障礙重重。第二個,我們看到這個功德,我們自己在今生、或者短時間當中,我們還沒有能力成就,但是別人成就了,我們表示隨喜讚歎。這個時候,我們跟這個善根先結下一個好的因緣,先打一個好的招呼,以後你要修習這個善根的時候,就非常的順利。

所以佛陀慈悲,為菩薩爾後的修學,先作一個佈局。就是說,沒有錯,菩薩剛開始修學的時候,必須要依止自己的能力、興趣,成就自己生命當中的善根;但是當我們遇到其他的菩薩有殊勝善根的時候,我們應該深心隨喜。也就是說,前面的愛重作意,是菩薩自己要努力修習自己的善根;這個地方是,當善根在別人(身上)出現的時候,我們應該表示隨喜,是這個意思。

寅三、欣樂作意

又諸菩薩,深心欣樂一切有情六種意樂所攝六種到彼岸修,亦願自身與此六種到彼岸修恆不相離,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如是菩薩,修此六種意樂所攝欣樂作意。

這地方欣樂的意思是說,又諸菩薩,這個菩薩是發了菩提心,也具足空正見,他深心欣樂,他出自內心的希望,這個欣樂就是希望,他希望一切有情,也能夠具足這六種意樂所成就的這種波羅蜜的功德。也就是說,他不但希望自身能夠成就六種波羅蜜多,他也希望一切有情能夠成就六波羅蜜多,乃至於成就佛道為止,這樣子菩薩修此六種意樂所攝欣樂作意。這個地方,愛重作意是偏重自身的功德;隨喜作意是別人的功德,我們表示隨喜。

這個地方意思是說:前面兩種功德都是約著已經成就的,我自己已經成就的,我要愛重珍惜,不要讓它破壞;別人已經成就的,我們隨喜;這個欣樂作意,是還沒有成就的功德。菩薩對於波羅蜜多的功德,在自己跟他人還沒有成就的時候,應該什麼心情呢?欣樂作意。我希望自己能夠成就,也希望他人可以成就,菩薩要有一種跟別人分享功德的胸量,不要獨佔。

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比如說在秦朝末年,劉邦跟項羽,如果從他們兩個個人的功德來說,項羽的才華是遠遠超過劉邦的,從世間法的功德來說,他的軍事能力、魄力、霸氣都超過劉邦。但是劉邦有一種很特殊的功能,這個人胸量非常大,他這個人有功德願意跟人家分享。項羽這個人個性太自私,剛愎自用,只要他的屬下意見跟他不合,他就排斥。你看劉邦旁邊的大將──蕭何、張良、韓信這幾個文武大將,都是曾經侍奉過項羽的。但劉邦他能夠在打天下的時候,願意把功德跟大家分享,結果劉邦就把項羽打敗。

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菩薩會在生命當中,遇到很多很多即將成就的功德,我們一定要跟別人分享。我們舉一個實際的例子,比如說你今天籌備一個活動、或者你掌握一個因緣,這是廣大功德。但是你能夠很理性的,這個工作該給誰做,對眾生會產生利益,你就能夠無私的把這個職位讓出去,不一定什麼事都要自己獨享。你有這種胸量,你以後就有這樣的福德、有這樣的功德成就的因緣。

所以這個地方佛陀勸我們:菩薩對於還沒有成就的功德,應該要有一種欣樂,希望一切有情來分享的心情,這樣一個有胸量的菩薩,才能夠招感廣大的福德。這個地方是針對還沒有成就功德的一種願望。這個地方是講到我們修六度有三種的準備:愛重作意、隨喜作意跟欣樂作意。

子二、顯得勝利

我們聽聞這三種作意以後,有什麼樣殊勝的功德?

若有聞此菩薩六種意樂所攝作意修已,但當能起一念信心,尚當發生無量福聚,諸惡業障亦當消滅,何況菩薩?

假設有一個眾生,他聽聞了菩薩能夠依止這六種意樂所產生的三種作意──愛重、隨喜、欣樂三種作意,這種情況,我們對這三種作意的功德,有兩種的差別:第一個,但當能起一念信心。就是說我雖然對這三種作意,目前還沒有辦法真實成就;但是我覺得這三種作意是一個功德相,你生起一種隨順歡喜的心情,雖然你還沒有成就,但是你有一念的信心。這樣有什麼好處呢?

尚當發生無量福聚,諸惡業障亦當消滅,你就能夠產生無量的福德。你過去因為貪瞋癡所造的罪業,也因為你對這三種意樂隨喜讚歎的信心,這些罪業還沒有得果報的,就諸惡業障亦當消滅,就失去了得果報的力量,這只是一念的信心而已;何況菩薩如法真實的去修行這三種意樂,那這個功德就不可思議了。這個地方是講到,我們能夠產生三種作意的殊勝功德。

這個地方,有些人會提出疑問說:一念信心就產生這麼大的滅惡、生善,這個道理在哪裡?我們從道理上來說也好、從自己生命過去的經驗也好,我們都知道:一個人的生命要產生重大的改變,一定是內心要先改變,就是信念的改變。你說你偶爾去造一個善業,這個善業不一定能夠產生廣大的改變;但是你內心當中,對一件事情的看法、對生命目標的改變,這個改變就是一個大方向的改變。

我們講一個實際真實的故事,給大家作一個參考。在法國有一個大的企業家,很有名的企業家,他年輕的時候,是一個百貨公司的小店員。他本來平常的工作就很平凡,但是後來遇到經濟不景氣,他的公司裁員,他就被裁員裁掉,就失業了。失業以後,再找工作,找不到了,因為他那時候已經中年四十幾歲了。後來他的太太、兒子離開他,孤家寡人一個,又找不到工作,就喪失了對生命的奮鬥,每天喝酒過日子。後來他覺得人生實在沒有意思,就想要自殺。自殺的時候,他跟朋友講到要自殺的念頭,他朋友說:既然你要自殺,那你也不急著一時,乾脆我帶你去給人家算算命,看看你有沒有什麼希望。既然是這樣子,他就聽他朋友的勸告,找一個年紀很大的吉普賽人算算命。

這個吉普賽人看起來有七八十歲,年紀很大了,他把他的八字一看:唉呀,不得了!他說:你呀,你是拿破侖的轉世啊。(哈──)他說:怎麼可能我是拿破侖轉世,我是那麼平凡?沒有錯,我一生算命從來沒有錯過,你的確是拿破侖的轉世。哦,這個人就相信了。但是他不知道是誰,因為他沒讀多少書。從今以後,他去圖書館,把所有的資料全部找出來,開始研究:我前生是,我應該繼承拿破侖拿破侖拿破侖拿破侖拿破侖的功能。他就開始研究拿破侖的思想,拿破侖做過什麼事情。

這個時候,他的生命產生了變化。很奇怪,他過去應徵,老闆一看到他就拒絕;這個時候,老闆看到他很歡喜,僱用他。而且慢慢慢慢很快就能夠輾轉的陞遷,到最後,他變成好幾家連鎖店、百貨公司的老闆,後來成為法國一個非常偉大的企業家。後來很多雜誌去訪問他說:你到底是不是拿破侖轉世?他說:講實在話,我不是拿破侖轉世,但是當時我把自己觀想成拿破侖,對我的確有很大的加持力。

所以我們要知道:為什麼佛陀在講六波羅蜜之前,講這三種意樂幹什麼?就是你作好準備沒有?我們一個人要相信一個道理:所有的障礙都是來自於內心,叫做自我設限。我們往往在修習波羅蜜之前,內心就出現很多的名言:這個我沒辦法,這個他做得到,我做不到的。你這樣的一個思想,你根本就不可能,你障礙你自己。

就像馬戲團,你看馬戲團很多的大象。有一次馬戲團發生大火,很多人往外面跑。後來這個馬戲團的老闆也往外面跑,他要跑的時候往後面一看:唉唷,他看到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這個大像隻要被關了很久的、中年以上的大象,它跑不動了,它活活被火燒死。比較年輕的、剛剛抓到的大象,沒有關很久的,它就跑出來。

為什麼呢?因為這個大象長時間被關,它只要一動,就遇到鐵欄,它太多的挫折、太多的失敗,在它的心中,它沒有修習我空、法空的智慧,來化解因為失敗……失敗本身是一個果報,它不是重點。我們現在比較在乎的是:當你遇到失敗的時候,你會產生一種負面情緒,這種負面情緒,你沒有化解,產生一種累積,累積久了就產生自我設限,這個地方是一個心理障礙。今天我們比較在乎的是這個,不是失敗本身,因為失敗只是生滅法;但是這個失敗以後,他心中所留下的這些痕跡,會使令一個菩薩裹足不前。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學佛到現在,很多人已經成就了廣大功德,我們還在原地打轉的主要原因,就是來自我們自我設限。

所以佛陀告訴我們: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其實世間的道理跟佛法的道理是一樣,只是目標不同,他能夠從一個小小百貨公司的員工,他觀想他是拿破侖,他果然成就一代的事業。我們每天觀想:

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

我們經常把自己觀想成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這對我們有很大的加持力。這就是佛陀告訴我們為什麼要修習意樂、為什麼他只是一念的信心,因為他已經為生命的廣大功德,呈現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種。所以這是佛陀講三種作意、六種意樂的主要目的,就是應該要為未來的波羅蜜作好準備。

庚六、差別(分二:辛一問;辛二答)

辛一、問

差別當中有兩個:一個是問,一個是答。我們先看問的部分:

此諸波羅蜜多差別,云何可見?

這個六波羅蜜多的修學內涵,它種種的差別相,我們應該怎麼知道呢?前面的幾科都是在講心理的準備,這個地方是講實際的行動。我們看回答的地方:

辛二、答(分二:壬一總標;壬二別釋)

壬一、總標

應知一一各有三品。

每一個波羅蜜多,都有三品的差別,有三品修學的差別相貌。

壬二、別釋(分六:癸一施;癸二戒;癸三忍;癸四精進;癸五靜慮;癸六慧)

癸一、施

別釋當中六科:一、施;二、戒;三、忍;四、精進;五、靜慮;六、慧。我們先看佈施的修學差別:

施三品者:一、法施;二、財施;三、無畏施。

從修學次第來說,我們先講財施。我們菩薩設定了人生目標,也開始用空觀來化解心中的自我設限、心中的妄想;然後我們在付諸行動的時候,第一個行動就是佈施:我們應該把我們用不到多餘的財物,佈施給須要的眾生,來消滅眾生的貧窮,這是菩薩採取行動的第一個方式。

第二個是法施:法施就是以利他的心,為人宣說佛法。前面的財施,是消滅眾生外在的貧窮;這個法施,是對治眾生內心的愚癡。就是說,一個人最大的痛苦,就是不明白生命的道理。不明白道理怎麼辦呢?就完全跟著感覺走,他有什麼感覺,就往這個感覺方向去活動。現在我們跟眾生開示:你不要再跟著你的感覺、跟著你的情緒活動,你要根據佛法的道理來作判斷──什麼是功德相?什麼是過失相?如何離苦得樂、趨吉避凶?你要讓他明白這個道理,這叫法施。

第三個是無畏施:無畏施就是我們用種種安慰、鼓勵的言詞,使令眾生遠離恐懼跟怖畏的痛苦。就是他有這個苦惱、怖畏,你跟他開導開導,把心中的障礙破除掉;因為他有苦惱的時候,他沒有辦法修行,就障礙在那裡了。菩薩有善巧,把他的障礙化解掉,使令他能夠遠離痛苦、怖畏的障礙,然後繼續的往前走,叫無畏施。這三種佈施,能夠使令菩薩有什麼好處呢?能夠成就廣大財位的福德資糧。

這個地方的佈施,我們說明一下。這個地方的佈施,我們從唯識的經論當中,佛陀在講佈施的時候,提出一個重要的訊息,就是你佈施的時候,要用歡喜心佈施。比如說你今天做僧團執事也好、做自己種種的弘法事業也好,你這樣的財施、法施、無畏施:如果你是一種心不甘、情不願的嫌恨心,以嫌恨心來佈施,以後也會成就安樂的果報;但是這個果報,有很多的障礙。就是你得來非常辛苦,你白天工作、晚上加班,很多的折磨,才得到這個廣大的財富、這種福德的資糧。

如果我們在因地的時候,既然你選擇這件事你要做,你用歡喜心來佈施,你以後得到這個廣大福德的時候,非常的順利,你就很自然生長在一個富貴的家族,很容易得到廣大的福報。所以這個地方的佈施,你的一個心態,對未來的果報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這是我們採取行動的第一個──佈施。

癸二、戒

戒三品者:一、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饒益有情戒。

這個地方講持戒的差別內容:第一個叫做律儀戒。律儀戒主要的目的,就是遠離身口意的過失。遠離過失為什麼叫律儀戒呢?我們簡單解釋一下。果公上人解釋什麼叫律儀呢?他解釋得很簡單:就是法。這個法就是一種軌範,這個戒就是警策的意思。就是說,佛陀為了讓菩薩遠離過失,設立很多的軌範來警策菩薩──什麼事是不應該做的。所以這個地方是偏重在斷惡,律儀戒偏重在止持的斷惡,是成就法身的因緣。

第二個攝善法戒。這個攝就是積集的意思,就是我們應該在生命當中,積集種種善法的功德,這個地方的善法,主要是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種善法。這個地方有人質疑說:這個攝善法戒是有六度,菩薩在產生行動的時候,也有六波羅蜜,那這有什麼差別呢?

我們說明一下。我們在修行六波羅蜜的時候,那是一個廣大的所緣境,是整個十法界有情、無情廣大的所緣境。但是這個地方的攝善法戒,是佛陀在這個廣大的所緣境當中,選出幾個重點,加以明文規定:這些你不做,一定要犯戒,就是在廣大的所緣境當中,找出幾個綱要,才後訂出一個軌範,讓我們來遵守。

舉一個例子,比如說攝善法戒的第一條不供三寶戒,你要修習善法第一件事情──歸依三寶,就是對佛陀的禮拜、讚歎、歸依。如果菩薩一天當中,對三寶都沒有禮拜、讚歎、歸依,這樣子就犯戒。所以這個地方的攝善法戒,就是把對六度的修學,提綱挈領的加以明文規定。

第三、饒益有情戒。前面的兩個戒──斷惡、修善,是成就自利的功德;這個地方是屬於利他的功德。饒益有情戒,主要就是

菩薩的四攝──佈施、愛語、同事、利行。

用四種法門使令眾生成就世間的善根,乃至於出世間的善根。這個是持戒的三品。

這個持戒跟佈施有什麼差別?兩個都是修習善法?我們這樣講好了:佈施本身,他心中是沒有願望的,他可以說是隨心所至,他剛好遇到因緣,觸動他佈施的心,他就佈施了,他有因緣才做;持戒不同,要持戒之前,他一定先有戒體,有一個要期誓願,他一定要先發願才能夠持戒。所以持戒是一個有目標的行為,佈施是沒有目標的,他可以做,也可以不做。我們要知道,一個有目標的行為,他是一定要做,這個時候,它就會產生一種調伏的力量,因為你一定要做,你別無選擇。你遇到障礙的時候,你要自我克服。所以持戒為什麼功德超過佈施?因為持戒是有目的的行為,他有願力在資持,有戒體,一種要期誓願。所以持戒是二六時中於諸過境能憶、能持、能防,它是長時間的。當然這個戒體,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這一次我們淨律寺傳了一次在家的五戒、菩薩戒,我發覺一個很重要的現象:這次淨律寺傳戒,有四百個在家居士參加,將近四百個。四百個當中,差不多將近三分之一,一百多個是重受的。但是諸位不要以為重受,這個人不可思議,好像要求增上戒,不是這個意思。在家居士的重受,如果你去了解,他們叫做補戒,修補的補。就是說,他的戒體羸弱了,他的戒體甚至受到傷害、破壞。那怎麼辦呢?他也不想懺悔,反正哪裡有地方傳戒,再去受一次吧!受一次回來又破壞了,再重犯,再受一次。

所以我作過很多的調查,很多的道場,幾乎重受的非常的多。當然義德寺和尚尼也是大悲心,要傳受這個戒體,但是這個地方,我想我們以後要面對一個問題:受戒易,守戒難,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說,我們今天發心創造一個因緣,讓他能夠緣境發心,得到一個心中的願望,他生命當中有了一個新的目標:我要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我要自我改造。這是一個很好的戒體,一個願望產生,一個願望就是一個新生命的開始。但是這個地方有一個問題就是說,他回去以後,這個戒體保存不住。

所以我們身為一個僧眾,我們的責任,不但是給眾生戒體,還要告訴他怎麼保護戒體,這有兩個重點。我自己把這個因緣思惟了一下,我覺得:在家居士,乃至於出家眾也好,他的戒體會羸弱、會破壞,有兩個因素:

第一個,長時間沒有聽聞佛法。一個人沒有聽聞佛法,對於佛法的甚深功德,開始模糊、淡忘了,然後內心當中就心隨妄轉,什麼目標理想完全放棄。他當初很認真的緣境發心,得到戒體,這個戒體放在旁邊,妄想主導。當然,一個人目標已經不明確的時候,你怎麼抗拒你的慾望呢?所以長時間沒有聽聞佛法,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第二個,他雖然聽聞佛法,但是沒有把佛法的功德跟戒體作聯想。就是這個戒體在他的生命當中,它的價值、它的重要性沒有被強調。比如說,生命當中的功德、世間的功德,我們後面會講到富貴、健康、長壽、莊嚴;出世間的功德,解脫、涅槃:你應該把這些功德跟戒體聯想在一起。

為什麼你來生能夠得到尊貴身?因為有戒體。為什麼你能夠遠離病痛?因為有戒體。為什麼你能夠產生種種的富貴?因為有戒體。你必須要在心中,把戒體在生命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不斷的強調出來,這個時候你保護戒體的心很強,就像德瓶一樣。如果你受了戒以後,你只是在緣境發心的時候,發了一個願,回去以後,把戒體丟一邊,這個戒體一定是羸弱的,它在你生命當中不可能產生能憶、能持、能防,不可能。

我們要知道一個觀念:戒體是阿賴耶識的一個善種子。諸位研究唯識都知道,這個種子是一個生滅法,它不是涅槃(是不會改變、永遠不生不滅),它是會改變的。會改變的意思就是說,你去思惟它,它就會擴大,你不去憶念它,它就消失,這個叫做戒體。你不要以為你得到戒體,好像一勞永逸,永遠就是這麼大,不是這個意思。它是一個種子,它是一個剎那滅的種子。

所以佛陀鼓勵我們受戒,但是佛陀警告我們:你得到戒體以後,要常憶受體,不斷的憶念你心中的那個願望,對你的生命有多重要!如果你的生命遇到選擇的時候,你寧可放棄暫時的生命,而追求你這個清淨廣大的願望,因為這個功德會帶給你安樂。如果你這樣子想,你戒體是永遠不會破壞的。這個地方持戒跟佈施的差別,就是因為它有一個要期誓願,它是一個有目標的行為,所以它產生滅惡、生善的力量,是超過佈施的。

癸三、忍

忍三品者:一、耐怨害忍;二、安受苦忍;三、諦察法忍。

這個忍簡單的定義,就是於諸境緣安忍不動。遇到什麼境緣呢?這個地方講出三種的境緣:第一個耐怨害忍。這個耐就是忍耐,這個境緣指的是怨家,一個有情眾生的怨家,對我們種種身口二業的傷害,我們應該安忍不動,這第一個境緣。

第二個,菩薩在行菩薩道,在佈施、持戒的時候,不是只是有情,還有環境,安受苦忍。這個地方的環境,前面的這個怨,是一個有明瞭性的眾生,這個地方是一個沒有明瞭性的環境。你要去行菩薩道,你要佈施、持戒,這個環境有時候不是很順利,比如說炎熱、或者是飢餓、寒冷等等,你為了要成就你廣大六度的功德,你要安忍,你別無選擇。

第三個諦察法忍。這個諦察法忍是非常重要,是前面兩種忍辱的根本。就是說菩薩為什麼能夠對怨家的傷害、對環境的逼迫產生安忍呢?他主要的理由就是諦察法忍,他能夠諦,能夠真實的觀察諸法實相,而在諸法實相當中,產生安住不動,這個是對真理的安住。

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我們剛開始是一個貧窮的人家,我們沒有珍寶,我們開始佈施、持戒,讓我們這個貧窮的內心,產生佈施、持戒的功德,以佈施、持戒來莊嚴自己。成就莊嚴以後,你就要注意一個問題:如何保護功德?所以《金剛經》就是在討論如何保護功德?菩薩發了菩提心,也成就了廣大的佈施、持戒的功德,這個時候菩薩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因為我們內心很多負面的情緒,很多的盜賊要偷走我們已經成就的功德。這個時候佛陀勸我們說:你應該怎麼安住呢?你要安住在真理,不要安住在感覺,不要老是跟著感覺走、跟著情緒走。就是說,我們的生命已經有很多的功德林,但是我們還沒有成佛,我們要經常保持戒慎恐懼,因為功德隨時會破壞,很多的盜賊,兩個眼睛一直瞪著我們的功德,想要偷走的。

所以我們遇到逆緣的時候,要思惟兩個道理來保護自己:第一個安住在業果的道理,來降伏其心。我們今天遇到這個環境,這樣的怨家跟環境完全沒有關係,是我們心中的業力變現出來,我心中如果沒有這一部分的罪業,我一定不會招感這個果報,你對這個道理深信不疑,這是一個業果。

第二個你思惟我空、法空的真理,那就更圓滿,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所有的躁動、所有的瞋恚都是因為對立產生,我不能改變別人,我起碼可以改變自己,我把這個自我意識拿掉,回歸到一個平等法界,沒有能所,這時候也可以安住。

總之,諸位要記得一個觀念:我們內心開始不平衡、躁動的時候,千萬不要講任何話、千萬不要作任何的決定,因為你這個時候所作的決定、所講的話,對你的功德會產生致命的傷害。所以一個菩薩,我希望跟大家共享的就是:你不但要努力的積集功德,你要知道怎麼樣保護你的功德。就是你心理不平衡的時候,什麼事都不要做,趕快去佛前懺悔,然後用道理來降伏自己,等到平靜以後,再採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