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講)

好,各位大覺世間正法學堂的學子們,請大家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稱)

好,請大家放掌,阿彌陀佛。

各位學子晚上吉祥,新年吉祥。很長時間沒有在群裡面跟大家一起來學修,時間是過得極快的,世事無常中一晃半年就這麼過去了,期間我們沒有在群裡面見面。

其實在某些時候這樣去反觀,真的是能感受到佛法的難遭遇。一個是聽不到接觸不到,再一個更難的是雖然接觸到了,但是有時候心極少能夠緣在法上。很多時候我們就是一種象徵性的道念,很難把握到當下,所以有些時間就白白流走了。所幸有這樣的共業福報,能夠相續在微信的法緣中,請大家多多珍重。

世間法都講到,某一個技術或者常做的事三天不拿就手生了。本來《淨土或問》的講解應該一氣呵成,但是因緣拐了個彎,中間暫停了這一段時間,今天算是又撿起來了。

沒有講《淨土或問》的這段時間,有的同修一直在聽《彌陀要解》,也還算在相續吧。有的一直群裡聽聞,這一暫停可能就跟著也停了,當然也所幸有護法的義工菩薩們,一直在群裡維護清淨道場,發一些相關的法義。大家一直這樣固守微信群的道場,而且維繫的這麼清淨,說實在的是非常少見的,所以也請大家珍惜吧。

再者,聽淨土法門,真的不是說聽了久了就疲了而已,更加重要的是的要認識到它的圓頓,我們要從信仰的仰靠和理論聞思的兩方面雙管齊下。如果說從念佛實踐中,誰都可以做聖賢,誰都可以成道,都有極大的往生的希望,期望大家也把這樣的意願和認知珍藏在心裡。

天如惟則法師述《淨土或問》,含金量是非常之高,而且次第也是層層遞進的。前面的一個問題講到生和無生的融會貫通,那麼今天開始講《淨土或問》的第十六問,這一問說既然說往生那可以,問題是路途太遠了。來看論文:

「問曰:往生之說,其旨昭然。但今之學者,不能曉了。千人萬人,皆疑極樂遠隔十萬億國。臨命終時,恐難得到。復何策以曉之。」

從這一問我們感受到弘揚佛法決定性的一個層面,真的是「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解」,主要障礙就是解悟不到位,因緣中就有阻隔。為什麼佛法要「點化」,並不是說神乎其神的點石成金,而是讓我們從心性的緣法上緣到法性、心地上來。

在轉身找不到方向的時候,要有人提醒提攜,有人來引導才行。往生的原理其實已經講的這麼透徹了,但是還有一些行者不能明瞭,也就是說沒有從道理上明白,並完全相信的去承擔法義。好多時候就包括同修們聽法也是,聽的時候好像是醍醐灌頂,結果還是問老調重彈早已經解決過千百次的問題。

我也不止一次的聽到別人讚嘆說喜歡聽法,特別受用,那問講了些啥呢?他倒是說了一大堆,結果張冠李戴,根本不是我上次講的。所以這個問題就是從相上而言,因為極樂世界有十萬億國土的路途,他害怕到不了。因為人走一步也就一米,飛機從中國到美國再快也還得十幾個小時,這十萬億國土怎麼來一下就到?有時候我們信心起來了就十分法喜,仔細的一想又非常沮喪,有這樣的情況,所以擔心臨命終的時候到不了。

為什麼說佛的一代教法都是給淨土法門來服務的。我們說是相信淨土,但是始終覺得就是一個固化的、全盤立體式的、承載物一樣的東西,不去體悟一切法如幻如化,而用凡夫心力來猜測阿彌陀佛的大願威德。而且不知一切法唯心,才會心向外求,很多時候專執己見,不能夠死信佛語。

所以上一個問題是從心性上解決「生」的問題。這裡就從事相上隔斷了,在心性上割裂開來了。好像是要麼就可以往生,但是必須很近,很容易就到了;要麼就覺得很遠,好像就不能往生。所以為什麼常說要「性相圓融」,這是非常重要的。

來看徹悟禪師的回答。「答曰」,先來了一句,「是可笑也」。為什麼呢?「說了許多心外無土,土外無心,到這裡猶道不曉。」

祖師爺很無奈。就好像大家聽法反記的能力真的也是亙古不變,磨了半天嘴皮子說以念佛為主,太多了反而會雜,他說好好好是這樣的,法師說的對,我就是覺得就是這樣,功課太雜了反而念佛不為根本了。然後三言兩語之間轉眼又問,那《金剛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還要不要誦?不誦好嗎?等於前面都白說了。所以祖師這裡也是無奈的說,前面一直在講「心外無土,土外無心,到這裡猶道不曉。」

大家一定要把法義、見解堅固下來。幾乎所有的淨土祖師,特別是禪宗轉向淨土的這些大祖師們,無一例外不在濃墨重彩的來講心性廣大,心性不二的法義。甚至大幅度從理論、證量和比喻上來論證,就是為了說心性的廣大,為什麼說用「法界藏身」來陳述阿彌陀佛所開發的功德,其實每個人都有如來藏性,也是法界之藏。

也就是說一切眾生的心性是「其大無外」的,這個詞很關鍵,大家要再一次的悟入和相應這個話。什麼叫做「其大無外」?就是再沒有一法能夠超出此心,所謂「超越」的「超」,不是說比它大,比它廣,而是不能離開我們的心性、如來藏,而獨立存在或者顯現。所以為什麼才講到週遍法界,或者性海無涯,但是問題還是老調問題,依然還是謬論知見,不知道心性的真實義。

所以講「土外無心,心外無土」,打個比方再說「心」和「土」吧!「心」就是我們的心性,「土」就是所謂無量無邊的國土,二者好比人的肉眼凡胎所說的虛空和宇宙的關係。如果仔細論一下虛空和宇宙的關係,虛空能離得開宇宙?宇宙有多大,虛空就有多大啊!宇宙能夠錯開虛空嗎?也不能。所以這才叫「心外無土,土外無心」,祖師就知道問題出自哪裡,他就能一針見血,讓人開眼。

具體的錯誤出自哪裡呢,「此無他」,不是其它的毛病,也不是問題出在哪裡。「只是眾生妄認自心在色身之內,方寸之間」,這是病根,我們一直多次說到心性廣大、週遍、不可思議,可是下意識的還是覺得這個心,就在以這個色殼子為一個活動範圍的方寸之間,這是錯誤的認知。

正確的認知應該是怎樣的呢?「不知自家心量,元自廣大。」要知道心量之廣大呀!「豈不聞讚佛偈云:心包太虛,量周沙界。」

這個話常聽,講心量廣大的。但是一定要說明,此處所說我們很熟的這句「心量廣大」呀,我希望大家在通常理解上有一點點昇華。為什麼老說心量大,大家都會覺得說能包容,這當然是所謂的「宰相肚裡能撐船」,形容心胸廣闊嘛,這是從善法或者德行上說的一種世間通常所謂的意義上的廣大。

可是還有一種出世間見解上的「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個量,「周」就是容量週遍的意思,不單單是單方面的說無限大,還可以十分小。

聽起來就好像令人不能接受了,「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怎麼居然還說可以十分小呢?不論大或者是小,都是心量,都是心的內容。所以真正意義上論修證或者所謂的境界,除了看他能包容,還同時要看他能放下。有人所謂的心量大或者包容心,是帶著一種謀略、運籌,帶著希望更好地為「我」服務的,這樣的其實是一種私心所體現出來的所謂的寬廣,我們容易錯認。

所以真正的一個道人,也許心量可以特別大,但是也可以說很小,可是他在修行也就是在道中呀,不論大或者是小的時候,他都能知道心之所在,觀自在,這個很重要。顯現得特別大度的也是這個心,顯現得特別容不下別人,小心眼故意示現的跟別人較真,他同時也知道就是這個心,這才叫真正意義上的「量周沙界」。所以一定要把條理弄清楚了,再善用其心。什麼意思呢,就是如果到了這地步能夠這樣了,叫善用其心,就是更加明瞭所謂的十萬億佛土也罷,不遠,是自家心量;所謂的一念往生,也不近,還是自家心量,但是確實有十萬億之遙。

「且十方虛空無量無邊,被我心量都盧包了。恆沙世界,無量無數。我之心量,一一週遍。如此看來,十萬億國在我心中,其實甚近,何遠之有。命終生時,生我心中,其實甚易,何難之有。」

如果能從見解上把這個貫過來,這種功德至少讓我們建立起來一種,別人說服不了、破壞不掉的理論上的信心。理論的信心帶著宗教體驗,就可以說是非常堅固了,有金剛的力量。

所以這裡引用了智者大師《淨土十疑論》裡邊的內容,「豈不見十疑論云:十萬億剎,為對凡夫肉眼生死心量說耳。」

也就是所謂的十萬億國土,是對凡夫的見解和視野來進行的陳述。從中就可以見,同樣的一個法,看你是用凡情,還是用聖見聖智。凡情也就是分別染念中,一定是經過生死的格局,才能體現出十萬億的境況,是一種心識的作用,就是這樣的呈現。佛也正好就著境況和數據,進行對應的一個方便說明。希望由此對應,而進入到聖人所見的境界,所謂的無量光壽。

能夠如是依教奉行,「但使眾生淨土業成者,臨終在定之心,即是淨土受生之心。動念即是生淨土時。」這裡講,鐵定了這種信願之心,那就是「臨終在定之心」。你動的是佛念,念中是求的西方,佛號相續執持,就像引路,所謂的接引、感應,所謂的蓮花化生、三不退,都是由「在定之心」,「受生之心」來相續串成的。

所以,「為此觀經云,彌陀佛國,去此不遠。」

像《佛說阿彌陀經》裡面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在《觀無量壽佛經》裡面又講「去此不遠。」其實這都是沒有錯的。大家切莫說反而成了矛盾,這樣的話會有以法謗法的譏嫌。

後面禪師繼續說,「又業力不可思議。一念即生,不須愁遠。」

很多時候我們對於「業力不可思議」的話都聽的耳朵起繭了,都知道業力的力量大,但是不知道業力的力量還有一個巧勁。因為基本上在常態中,我們是隨業力支配的。當然因為凡夫心粗,總是以「我執」這種錯以為的主宰,實際上可以說是沒有「我」,只有「業」。所以當沒有「我」只有「業」的這種情境下的時候,我執有多重,相匹配的妄想中,業力就顯現的有多頑固。反過來,我執越發輕微,業力轉化成形的環節就顯得非常的輕巧。

所以在重重我執的支配下,突然間心念一轉,把「我執」全體化為仰仗彌陀、期盼極樂的力量的時候,由於這種轉化,就會把它輕巧的那個常態給顯現出來,就不可思議。

「一念即生,不須愁遠」,就好像人在做夢的時候,「又如人夢,身雖在床,而心意識遍至他方。生淨土亦爾,不須疑也。」

所謂的很多法,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現前正在法中行,但是因為「日用而不知」。雖然比喻「如人夢」,好比說人做夢,身雖在床上,但是心意識這兒那兒都可以去。這是一個比喻,但我們一般把它跟要被喻的法,還是看成兩碼事,實際上是一碼事。比如一個人正在做夢的法,其實也是往生的現前法,是一個原理,當然也是六道輪迴的現前法,也是解脫無我的現前法,就看你識得識不得,相應不相應現前法。

「經云:一彈指頃,即得往生。又云:屈伸臂頃。又云:頃刻之間。」

這幾句話就是不斷的在提醒業力輕巧的一面。一念間,就像伸個胳膊腿一樣,大家法喜充滿的來想一下,往生的時候,一個將要輪迴特別是下墮的人,那麼沉重痛苦的,在隨業力轉化,新的成形、舊的脫殼的時候,突然間感覺就像伸個胳膊腿一樣的出現在極樂世界了。這是何等的輕巧呀!

所以前面說「又業力不可思議」。如果一定要廣義上或者是平等法上來講,那往生西方也是一種業力,甚至成佛也是一種業力,但是這都把業力發揮的是一種巧勁。我們現在輪迴也是用的力量,是一種拙大、堅固、粗枝大葉、沉重的,甚至地獄裡面無不是銅是鐵,都是這個道理。到了極樂世界,就是蓮花,七寶池。

「故自信錄雲」,《自信錄》是曾經一個有名的大居士寫的一本書,當時應該還是比較權威流行的。「十萬億剎頃刻至者,自心本妙耳。」

十萬億國土之所以一念間就往生,因為我們的心性太廣大微妙。理解這些法義,比如說講到心性,我們往往是非常粗糙、片面的理解為光有廣大的一面,忘了微妙的一面。為什麼,就是因為不識心性,所以才要明心見性。為什麼開悟了以後修淨土萬牛都挽不回,這裡面都有一個必然的聯繫。因為得知業之巧妙,這是必然的路途。因為心性我們常講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是具無量功德的。

「此等重重喻說」,比喻的說法,「只是言其生在自己廣大心中,甚近而甚易者也」。只要能把心性廣大微妙的功能承載,就會發現其實極樂世界真的不遠,也很容易去。

後面祖師爺做了一個比喻,「我如今且莫說廣大心量。且只就汝色身之內,方寸之間,說個譬喻。」就是打個比方。「譬如此方到西天竺」,就像中國到印度。「動經十萬餘裡」,那會還不知道地球是圓的,總以為天圓地方,這十萬億覺得很遠很遠,一路之間多經國土,不知道要走多久。

可是,「有一人雖未親到」,好比說有人雖然沒有往生極樂世界,還沒有到那個點。「曾聞他人講說一遍」,但是現在聽佛說了,那這裡就起功用了。「記憶在心。其人後時坐臥之間,忽動一念思量彼國。思量千里,便到千里。思量萬里,便到萬里。思量天竺,便到天竺。」

大家要認可這個法,比喻非常精巧。等於雖然沒有到極樂世界,現在聽佛講了以後「記憶在心」,說明信願在心了,然後在「坐臥之間」,就是我們一天所有的置身之即,「忽動一念思量彼國」,至心信樂,憶念西方。出現的效果就是「思量千里,便到千里。思量萬里,便到萬里。思量天竺,便到天竺。」這簡直就好比你想七寶池,就行到七寶池裡面了;想宮殿樓閣,就到宮殿樓閣;想極樂世界,就已經在清淨海眾了。就是這樣的。

「以此比之生淨土,便是這個道理。」

道理是一模一樣,雖然是兩套法,一套比喻另一套,但是道理是一模一樣的,那就說明法也是一模一樣的。現前我們不管做夢,或者心裡打妄想,念頭飛越,都有這樣的功能,都能起這樣的妙用。那極樂世界也是這樣的一個往生方法,也是這樣的一個可行境界。你還怕啥?

「一念便到,何難到之有哉。」但是,「汝若不修淨業,要到極難。淨業若成,要到極易。但辦肯心,決不相賺。」

這裡就是極難和極易的差別。你如果不修淨業,不具足信願念佛,則極難;如果念的淨土業已經成就了,那就不是說極為容易了,而是必然、非得要不可。所以難易之別也是唯有論資糧。所謂的資糧,也就是圍繞發信願之心和執持名號之行,也就是明心淨行。由此這裡的極難、極易,我們想到禪宗也這麼說,難難難、易易易,實際上也是有訣竅的。可是禪宗的訣竅是密法,不告訴你。此處看出來了,淨土也有訣竅,但是一目瞭然,惟恐你不知,只要淨業修成就了,和不修淨業絕緣了,上面難易就見分曉了。所以「但辦肯心,決不相賺。」這是第十六問。

再往下看第十七問。前面講到既然修淨土可以生西方,是很殊勝之法。那不好好修肯定就難以生淨土,或者說不可能生淨土,確實如此,這是常法。因為畢竟有付出才有成果,沒有錯。但是現在問題是什麼呢,就是為什麼經典裡面講逆惡凡夫也能往生。

「問曰,不修淨業,要生極難,此誠言也。」沒有錯。「何故前舉逆惡凡夫,臨終亦生。」為什麼連惡逆的凡夫臨終也能往生呢?他一生造惡業,哪裡有修淨土呀?為什麼也能往生?所以,「吾未聞其詳。而且有疑。幸詳示而釋之。」沒有了解這樣的情況,心存疑惑。

其實這一問聽著是很合理,好像應該有解答,但是其實還是對於「心」或者「業」,這種力量和堅固的影響,或者乃至它的輕巧作用所引發的變化,不能有深刻的認知。因為很多時候,我們對於初機淺見的說法,就不能深入。如果能對心力業力有深入的信力(信心力量)或者悟解力,那你對於惡逆之人也能生,就會有一些不同的、深度上的一種挖掘性的認知。

怎麼講呢?常說心性具足了恆沙功德,前面講到心性廣大微妙,自然是具足恆沙功德的,用恆沙來說明,其實就是說明之多、之廣,就說明有無量的可能性。在可能性裡面,有一些是主流的、常規的,甚至也是超常的,乃至邊邊角角的,出其不意的這些都有。但是很多時候,我們有可能會相應的不夠全面,所以才會出現這個難、那個易的差別相。所以天如惟則禪師在回答的時候先引了一段《觀無量壽佛經》中的話,一方面是一種引證,另一方面也是讓我們溫習一下聖言量。

「答曰:觀經云,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

這是本來的走向,就從這裡就看到,修行他修了呀。下品下生的這些人本來「作不善業」,作到「五逆十惡」了,就是爹媽也殺了,三寶也謗了,壞事做盡了,這樣的愚癡人本來是惡業牽引著他要墮惡道,而且要經歷多劫受苦無窮,一個時間上的多,一個量上的大量的苦。可是這樣的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成時法師點評說「素有大因緣」,這個「有大因緣」也是不可思議的,沒法說的,學不來的。

「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

這些文句看上去很直白,實際上非常情景化。首先給他種種的安慰,善知識跟他有緣,順著他能聽進去,不會生逆反心。為什麼恆順眾生呢?不恆順眾生將來就不具足順緣,「為說妙法,教令念佛」。

他不但聽不進去,還有反作用力,你讓他念佛,他還會罵佛的,大家不要以為這種人好像說很惡很惡,與我無關。有時候業力發揮出來你不知道的,現在這點修行,還沒被菩薩用霹靂手段開始往死裡逼,一旦逼著你無量劫中那種惡業惡念出來以後,什麼大逆不道謗佛、謗法、謗僧的念頭都會出來。

「此人苦逼,不遑念佛」,這個人已經念佛念不起來了。「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者,應稱無量壽佛」,就念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還是有大因緣,在這種萬般緊張千鈞一髮之際,他居然能夠乖乖地念起來佛,簡直無異於在熊熊大火中燒得無處藏身的時候,突然來了一點清涼甘露,他歇下了。

「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這說的是非常具體的。「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又出現了這句話了。

「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於蓮華中,滿十二大劫,蓮華方開。觀世音大勢至,以大悲音聲,為其廣說諸法實相,除滅罪法。聞已歡喜,應時即發菩提之心。此其詳也。」

這裡講到的就是《觀無量壽經》的原話。我們有時候對於所謂的「如是我聞」呀,佛經呀,其實聞熏得太少,解悟得太不到位了。比如說為什麼喜歡問問題,話聽起來好像是不近人情,說我們有疑惑來啟問才能斷疑生信。

對的,這當然沒有問題,可是這種疑慮,實際上在佛經裡面有現成的答案和說明,一個是熏得少不知道,很多時候反而成了大問題。還有一類是本來熟讀的經文,可是怎麼也明瞭不了所指之處,就是眼睜睜地看著離得這麼近,就看不出來,那個法所主的七寸點拿不定,甚至拿著佛經但是好像給他提供不了什麼內容和功德力,這都是熏習得少,心不篤定。所以這段經給我們提出成功的點數在哪裡呢?後面會講到,以「勝緣」為根本。

「雖十二劫處蓮華中,而其受用快樂如忉利天。」這樣的人往生了以後,不是一下子蓮花化生出來,十二劫時間還在蓮花中,但是他所受的自在和樂,跟忉利天是一個水平。釋迦牟尼佛為摩耶夫人說法,摩耶夫人就是被釋迦牟尼佛給安置在忉利天裡呀,做天人來學佛,這也是孕育佛子、太子的功德吧。這樣的往生效果這裡也說得很明白。

但是,「故古者云:華中快樂如忉利,不比人間父母胎。」

雖然五逆十惡的人不是一下子「花開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可是在蓮花中跟在忉利天享的天福一樣。不像在人世間父母胎中出來吃喝拉撒,一輩子命運多舛,流離顛沛諸如此類。我們覺得「逆惡」的話,好像不知道有多麼的見不得人,多麼的陋劣。哪怕你生活的很優越富貴幸福,還是非常陋劣的。實際上整個娑婆世界就是一種逆惡場,說白了就是這樣的。

我們有時候還對這種逆惡場心存希望。你對這個世界還心存希望,有親愛感,那說明還是不行,要知道念佛人一定要厭離心到極致。所以娑婆世界中逆惡也是一種加持力。

「逆惡得生者。觀經疏曰:以念佛除滅罪障,故即以念佛為勝緣也。」

剛才講到了,除了一個根本說「念佛為勝緣」,殊勝的勝,因緣的緣。這就是成功的點數,我們可以理解為殊勝,當然也可以說就是一種勝出,意外收穫。在心地海中,就像「十如是」(即天台宗裡面說的性、相、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等)諸如此類吧,總歸就是我們這一堆生活,身心世界,這樣的一種因緣果報中呀,它是一個心地海。心地海怎麼成形呢,就看哪一項跟哪一項合作到一起了,它在心地海中呈現出來的狀態就完全不一樣了,這就叫「勝緣」。

現在雖然心性是逆惡的,可是一旦跟彌陀聖號這一項合作在一起的話,再怎麼逆惡,因為彌陀聖號的功德太大了,最次最次也要把你帶往極樂世界,因為這兩項合作了呀,所以這就是聖號滅罪呀。

「餘詳經意,」就是我再進一步說說為什麼經文說「即是念佛滅罪而生。」因為念念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所以從經文的字面來看,他是因為滅罪而得生西方了,這沒錯,這是總的說「即是念佛滅罪而生」。

「然以疏論,」也就是《觀經四帖疏》和《淨土十疑論》,「疏」就是註釋《觀無量壽佛經》的。「參而明之,則有三義。」就是合起來看看「疏論」裡面,說到點兒上比較有道理的這裡列了三條。

當然呢,也要搞清楚為什麼總的來講說念念滅多少生死重罪。那我們還要回過頭來再說心量,為什麼說一直在強調心量「其大無外」,又說到這個詞了,實際上它還有一種呈現,就是不在東頭就在西頭,無外嘛。好比常說的帶疾延壽,反而因為生病,他越活越長;再比如破財消災,因為你承載錢的福量不夠了,那就必須用色身的壽量來頂呀,這也是心量中的一種類似能源的相互轉化呀,這就叫「其大無外」。那為什麼也常道樂極生悲、苦盡甘來等等諸如此類,實際上都是表的心量無外的法。這個意思不曉得大家聽明白了沒有,就是說心量的發揮,看發揮到哪裡,都是心量無外法的一種,看你往哪兒發,再向什麼地方揮。

所以說這裡講到「念佛滅罪」,它總的效果是這樣的,念念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沒有錯。但是你要細說每個眾生,每個根性,每個具體情況,「念佛滅罪」滅罪滅的還各有千秋。為什麼呢?「參而明之,則有三義」。

第一個怎麼滅的,「一者,或問如何以少時心力,而能勝終身造惡耶?」也許有人會問,怎麼能夠臨命終時,念念甚至十念、一念頃,就能把一輩子造的惡抵擋過了?

「曰:心雖少時,而其力猛利。」雖然只念了幾聲,可是這幾念力量太大,可以說就跟《印祖文鈔》裡面講到的,他是拌命念的,拼著命念的。所以,「是心勇決」,勇猛決絕嘛。「名為大心。」心太大了,既然這樣,「以舍身事急故。如人入陣,不惜身命,名為健人也。」勇健的人。

這是說什麼呢,說雖然念的少,但是質量、力量大,就拼出來了,就出人頭地了,這就是滅罪的一種效果。這是從滅罪的具體後台來看,雖然起到了都是「念佛滅罪」,但是他滅罪的裡邊各有各的小原理。

「二者,此雖造惡,或現世曾修三昧。」

第二種,有一種人這輩子曾經修行很猛烈,但後來退心了,造惡了。「故臨終勸念,定心易成。」他有曾經的訓練在,養兵養在那忘了很久了,可是這時候突然間用兵,還能拿出來用。「亦是乘急戒緩人也。」這個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這一類的人應該在教法上比較通達,但是他戒律上有點丟幫跌底的不盡如人意,這一類容易表現成這種狀態。其實這也是一種念佛滅罪。

「縱現世不修三昧,」這輩子他沒有修過。「亦是宿種今熟。」宿世人家有修呀!所以說真的一點都不會錯,你放開因果就是那樣的,就不會錯,當然除非佛菩薩加持攪局,也有這種情況。

「以宿善業強故,臨終得遇知識,十念功成也。」過去善業的力量太大了,就能感得臨終遇知識,其他人遇不到他就能遇。其他人造了五逆十惡的話,那現前就有現報了,他這時候現報來了,就遇到善知識了。結果方向一轉,「十念功成也」。所以這也是一種念佛滅罪。

「三者,若非宿種,又非現修。」也就是前面的這兩種情況都沒有。但是這時候他念佛滅罪在往哪裡滅呢?

「則其念佛之時,必有重悔。」大家記住,「重悔」。說到懺罪呀,為什麼懺悔才能滅罪,大家要知道,如果以念佛的急切之心,他不僅能懺其有為之罪,還能夠達到「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的效果,那時候「心亡罪滅兩俱空」了,還有啥呢,唯有佛號。所以這裡「則其念佛之時,必有重悔」,它是一種更為通透徹底的念佛,等於如虎添翼地念,所以這也是念佛滅罪的又一形式。

前面講到念念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具足十念念阿彌陀佛,這就能往生,沒有問題。

「故永明曰:善惡無定,因緣體空。跡有升沉,事分優劣。」「善惡無定」,說明善惡可以修正呀,就在一念之間。「因緣體空」大家悟這項,就說明有可能,機會常存的。「跡有升沉,事分優劣」,就看你自己怎麼用廣大又輕巧的心量。

最後,「真金一兩,勝百兩之疊華。」「疊華」,就好像現在講的那種集合造型一樣的。實際上就是說金子裡實打實的一兩,就比一堆貌似現代工藝吹出來了,看上去很龐大,實際上沒什麼真正質地的花一樣的。

「爝火微光,爇萬仞之積草。」一點點火,就把不知道砍了多久積攢來的柴草給燒掉了,就這麼個意思。這就是明確說明五逆十惡之人可以往生,完全有機會。

今天講的是第十六問和第十七問,功德圓滿,下面請大家一起合掌迴向。

聞法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好,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

隨喜大家的聞法功德,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