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講)

各位大覺世間正法學子們,請大家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稱)

好,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

大家晚上吉祥,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淨土或問》的第二十三講。在前面的二十一個問題中,對於淨土的教法中,大家也聽了這麼多年的法,於事於理、於相於性、於教於行,可以說前面的問題中,已經把淨土宗的這些項目都開示到深處、廣處,甚至是絕處。這樣現成上好的法門,現在我們人人也都在聽聞,都在納受。但是,應和現實情形又覺得為什麼修行有時候修不起來,不得為知。

所以說這第二十二問,它在問題上有一些收斂,不是那麼疑情重重。

「問曰:念佛之門,多承開導,群疑盡釋,正信現前矣。」

也就是經過祖師不斷地引導,引發我們的解悟之心「群疑盡釋」,釋懷的釋。也就是在現前意識中的這些障礙,從理上來講的,給他解答開了,化開了懷疑的疑結。人人都有這樣的情景,你懷疑的情懷在心頭,別的人沒有,在旁邊冷眼看著你就是繞不過來,就是跨不過去,怎麼也解不開這個坎。所以如果能夠把心結打開,直接當體就是正信現前的效果。其實這一切的功德,我們常說是本具的。不管實相現前,智慧現前,正信現前,都叫做現前,不是從外得的。所以沒有懷疑,無疑就是正道,甚至羅漢聖人裡邊也有俱解脫、慧解脫、無疑解脫。他沒有懷疑了,現前得了這個法了。

但是前面所有的開示,基本上還都是對有一些條件,在生活中有時間、有空間,具足修行辦道的緣的人而言。

「但上文所謂抖擻身心,撥棄世事」。就是可以拋開世間一切的治生產業,發起大心,起精進行,這些人還是有一些清福的。大家不要忘記,還有的人他沒有清福,世間的緣分太重了,丟棄不了。丟棄不了並不是說他舍不下,好像就是非得要埋頭在世間要結這些沒意義的因緣。有的人就算強行丟棄了,他也上不了道,這是現實情況,有這樣的人,他的緣分還必須得體現在人情世故,世間的因緣網中。所以,能夠撥棄世事,這樣的人可以精進勇猛。

「間有境緣順便,身意安閑者,則可依此而行。」這是說有一些人,沒有這些因緣障礙,照你們開示的說,可以這麼精進勇猛去修。問題還有一些人是怎樣的呢?

「其有世事不容撥棄者,又當何以教之。」就是剛才說的,他拔不出來呀!「不容撥棄者」,剛才已經講了,切莫認為這個人就是死死的咬著不放,就是放開他也修不起來,還不如不放,半走著因緣,半修著行半念著佛。

所以《印光法師文鈔》裡,印祖給一個道友回信也講到這麼一則。他雖然一生標顯得自己「擬作粥飯自了僧,不做宏法利生夢」,只吃口佛門的閑飯自了就行了。但是其中有一個道友給他寫信,也想這樣,放下萬緣,一個人自顧自的去修。印祖就給他回信裡面寫道,讓他盡心盡責的承擔責任,而且說,你想拋開這些世緣去自了,「自亦難了」。這就是開了眼的祖師,他能觀到這個因緣。

這一類「又當何以教之」,就是怎麼教他們修呢?所以你看問題也有旁也有正,前面是對修道的根器,這裡說遇到生活中有一些事情忙著拽著,那怎麼把握,怎麼修行起來?這就要顯示出我們淨土的優勢,從這點要開始顯現,為什麼,它能夠不廢世間法而成就佛法,你能夠沉浸專精去修去念則更好。但是操作上,也可以兼顧兼容。

「答曰:世網中人,若是痛念無常,用心真切者。」拔不出來身子,沒辦法閑下心來的人,怎麼辦呢?大家要看兩組詞,「痛念無常,用心真切」。

「痛念無常」,一定要下定痛心,要十分現實的觀照到無常。十分現實,再提醒一下。就是你不要在修法學道的這種情境中去自描自畫。你要就地起行,在意識海中一定要留有餘地,這個餘地就是給正見的。你要看到所有的因緣,它都是無常的。不管是你痛苦也罷,舒心也罷,討厭的也罷,舍不得也罷,你一定要時時刻刻伴隨著「痛念無常」,這個「痛」就是深深的紮進去,不斷的相續的伴隨正念,這樣的話,你才一直有出離的鐵心。

另外,怎麼叫「痛念無常」?換一個角度,就是我們的人生是痛苦的。美妙的開始,基本上都是痛苦的結局。所以就逼迫著你,讓你疼,疼的受不了了,就了知到無常。一時半會都不讓你落停,這就叫「痛念無常」。

只有在「痛念無常」的因的這種情況下,當體就能召感來一個果的狀態,就是「用心真切」,你當真了。確實我們都是假套子居多呀,不痛不癢的去表白,心地上很少直白的去對接無常,常常很難引發我們不去諂曲虛偽的去分析無常的心態,很難具備,很多時候確實是自欺欺人。

當然,你要用心真切,常要提醒自己,因為確實身為凡夫,別人也不知道你,誰也不知道誰。你的真切程度只有自己知道,要和自己對話,抽拔出來自己的客觀心態,然後反觀自己的行徑、發心。有的時候我們並沒有跟教法同步付出,所以並沒有得到教法開示中提供出來,這樣的一種所謂「痛念無常,用心真切」的心態。但是,還要說服自己、修正自己。而且要長期做這樣的訓練,否則你調頻不到位置上。

所以這裡成時法師點評了一下,說「若是痛念無常,用心真切者」,這是「念佛的第一要義,行者需力勉之」,要大力的投入共勉的心。在這樣的一種心態的支撐下,真的達到真切了,也就是沒有偷心的,隨時隨地可以提起的時候,那麼自然而然,「不論苦樂順逆,靜鬧閑忙」。

我們常所謂的八風吹不動,這是從外境上來講,不管當下的覺受中是逆緣苦感,還是順緣樂受,我們一天無非就是這兩樣。善觀我們的心念一會就轉,好像心情舒暢了,不錯了,自己就把自己給欺瞞的,就像小寵物一樣順著毛安撫一下就高興了。一不給吃的或者境遇差一點逆著了,馬上就跟拔毛一樣又不舒服了,我們一天所有的情景無非這兩個版塊,不斷的來回穿插,靜鬧閑忙。

其實,為什麼說有這種靜的時候和鬧的時候。有的一種情況下呀,我們是有人前和人後的差別的。特別是學佛的同修,他過去因緣緣起中,就是帶著虛榮、顯擺等等這樣微細的發心,大家在一起共修的時候,好像人前念佛念的還比較不錯,數量也多。但是因為他有相互做增上力,是存在這種情況的。可是要知道無人之際的時候能念得起來,是需要你有真切的支撐力度的,就真的要「用心真切」。否則你想不起來,沒有外境的增上,只有靠自己的真切心來引發這種自律、自強,和自己的正念。

所以在各種情境下是不一樣的,這裡祖師說,任何情況下,在境緣中「一任公私幹辦」,不管你是私事、家務,或者在單位上處理一些公務,「迎賓待客。萬緣交擾,八面應酬。」好多時候我們都覺得,到了這種情況下了,那世俗的雜念引發的,哪還有一些定功夫呢?殊不知都是因為我們沒有入道,沒嘗試那個竅,沒入到那個縫裡面。真正的祖師爺是過來人,你看他說到什麼,「與他念佛,兩不相妨」。

曾有大德不是說過嗎,「我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還真是這樣的,如果你嘗試一下,我們的心是真切的,道情生起來了,雖然世俗雜緣非常多,但是它的重心核心一直在,凝聚力在,不會倒。在這樣的情況下,會引發出一些,相續的這種所謂的定功夫一樣。那麼事再多你也不會緊張,緣再雜你也不會懈怠,還越來越自如,越來越沉穩,會進入到這樣一種良性反比的狀態。那如果不帶著真切心的話,他就進入到惡性正比的狀態,就是說事情越雜心越亂。如果你帶著很清晰的世出世間的道心,就是事情越雜,你的心越定,可以體悟出來的。

所以說,「與他念佛,兩不相妨」,就感覺到真的一天的生活、工作呀,甚至一個人獨處的時候,都是在一種表演賽而已了。其實就是這種信心,可以護持你不忘道心,願力可以護持在世緣中,繁雜的人事中有出離的正念。行持念佛,念起來護持身心是清明的,一切都在掌握之中,這是自己要去用心體會的。可以說是萬緣沒必要放下,也不需要提起,反正就任運相續,佛號不虧。其實真的是所謂的空有圓融,止觀雙運等等諸如此類。反正無上的佛法就是念佛。

但是問題是說的這麼好,以上講的是一個最佳狀態,不是人人能到的,我們多少次想保持這樣,但是有可能有時候三五秒鐘就直接拉倒了。為什麼,因為世緣太重了,道念力量太輕了。如果不假借方便,永無上道的一天,永無上道的一念。

所以,「與他念佛,兩不相妨」這樣的人是「不見古人道,朝也阿彌陀。暮也阿彌陀。假饒忙似箭,不離阿彌陀。又云: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

這都是形容在雜亂的世緣中,能提起來佛號的。「朝也阿彌陀,暮也阿彌陀」是白居易寫的。在以前主流的這種大文豪中,其實很多都是佛教曾經的護法。只不過我們很少摻雜在一起來提倡,說到唐詩提起李白、杜甫、白居易,實際上都是居士。白居易就寫過「餘年七十一,不復事吟哦,看經費眼力,作福畏奔波。」就是學教,增長智慧嘛,眼睛不好使了。

那麼去培福、修護法等等,這還需要體力奔波。「何以度心眼,一句阿彌陀。行也阿彌陀,坐也阿彌陀,假饒忙似箭,不廢阿彌陀。日暮而途遠,吾生已蹉跎。旦夕清淨心,但念阿彌陀。」所以最後「普願法界眾,同念阿彌陀」。我們都知道白居易那些出名的詩,這也是他寫的,而且這才是他真實的寫照。所以說,能夠忙裡偷閑,兩不相妨者而言的。

下面開始又講到「其有世緣稍重,力量稍輕者。」那要如何呀?要有方便了,「亦須忙裡偷閑,鬧中取靜。」

不要說自己沒有時間。這樣說吧,現在你把拿手機的時間換成念佛的,就保準往生了,而且品位還不在下,所以就需要單立功課。我們正法學堂也有佈置的功課,不知道大家完成的怎麼樣了。反正是一人一個功課,完成的相應了,這就是往生資糧,也不可能每天都照看著。而且我們有時候進、有時候退,精進、懈怠摻雜著走。所以只能說,大家各自保重,我也如此。現在就是用法把我們凝聚起來。

「每日或念三萬聲,一萬聲」,我覺得像咱們大覺世間正法學堂,但凡有緣聽聞到的,一萬聲應該是沒有問題了,打保底了呀。後面祖師還說了,「三千聲,一千聲。定為日課。」一定要看到最後一句,「不容一日放過。」

每天掐著點兒雷打不動的,要把佛號念夠。現在我們如此的修不起來行,世間的打岔如此的多,一天一千聲、三千聲,有的都念不起來。哎呀,一千聲三千聲,就跟玩兒一樣呀。出去散散步、聊個天的功夫都能念完了。管他三七二十一,你念呀。「定為日課,不容一日放過」,這指的不是在忙的人裡面,有前一類,可以忙裡同步念。有一些力量輕微的呢,那要忙裡偷閑,把時間擠出來,專門完成數量上的念。我們應該以一萬聲為起底,三萬聲為持平,五萬聲才能稍微讚歎一下,可以這麼說。

下面又再進一步的說有的人確實忙,也不能不承認他現實狀況。「又有冗忙之極,頃刻無閑者」,真的有在有的部門,加班加得沒完沒了的,一刻都不閑。哎呀,有時候比喻這樣的有點輕浮時間的人,就是身在福中浪費福。你看苦到「頃刻無閑者」,真的沒有時間,太忙了,工作、孩子、家庭,怎麼辦呢?

「每日晨朝,必須十念。」你看這後面批的,我以前還沒看到這裡。「此淨業必不可少之行,即課誦多者,亦當行之。」真的跟我們一直提倡的一致,不管大家念佛數量功課多少,每天早上十念法絕不能斷,絕不可以有一天斷。要念成下意識就像早上起來要上洗手間一樣,把十念法調成一種生理本能,這樣你才斷不了。

所以,「積久功成,亦不虛棄。」「積久」是什麼意思,每二十四小時一次十念法。十念法後面也開示了,是講究把身心收攝得特別純淨的,從質量上來論的。我們也一直在弘揚十念法,現在我在普陀山這邊,有來了三皈五戒弟子的話,也還是給他們一個卡,讓他們好好得把十念法加行起來。為什麼呢?「積久功成,亦不虛棄。」就還是往生的資糧,憑這個就有往生。

「念佛之外,或念經禮佛,懺悔發願。種種結緣,種種作福,隨力佈施,修諸善功以助之。」是說我們前面說的「眾行」,萬善都修起來,迴向。所以後面結學的根本法大家要明白,「凡一毫之善, 皆須迴向西方。」

在微信上有些同修問我問題,我就覺得太多的問題都是問來問去,就是摸不到門兒上來。就不曉得自己修不上去,好像不知道又多麼的想修。實際上,修善法怎麼都行,但是你要迴向往生西方。回轉這些散業、散行,成為一條線上的往生資糧。當然以念佛為正行。「十念法」是給馬不停蹄沒有辦法,家要養口要糊的,上有老下有小的,這樣一種根性來說的。所以淨土法門廣大無外,廣被所有的根性。特別是晨朝十念法,「必須十念」,重在「必須」。每日晨朝「必須」十念,不能有所緩衝或者閃失。

「如此用功,非惟決定往生,」往生已經不在話下了。「亦且增高品位矣」,還能增加往生品味。

所以二十二問就是把人脈分成幾種情況,不要說你念不起來,已經跟你說了,怎麼樣的情況你都可以念。大不了你就一天念十念總可以吧,也可以往生呀!所以很多人相應不起來這個法。我們到正月十六又要講善導大師的《觀經四帖疏》第二講,希望大家一定要認真聽一下,會增加很多的往生的機率,我可以這麼說。有時候因為我們自己把自己給嚇退嚇怕。

當然,就著中流砥柱的一些人來講吧,基本上還有時間做功課,或者有時間在執持佛號呀,各種各樣的。情況好一些的,修行習氣比較濃的,他可能能夠長期堅持念佛。甚至多少年如一日的功課不倒,特別堅固。那我要提醒你,一定要在信願的福慧力上去增上,往高了拔。念佛就像水桶一樣,木條越高,裝的水就越多。如果你長期的堅持中,信願的福慧反而越來越淡。你的「我執」摻雜進去,會生慢心,覺得自己是長期比別人修行好,又能雷打不動的堅持,諸如此類的,又會把弊給生出來,所以大家注意一下。這是長期能夠堅持的,非常讚歎這樣的同修,但是要在信願上面補足。

還有一些人呢,似乎是性情中人,情緒化比較厲害,就比較容易閃乎。他的修行一旦相應了,那真的好像突然就直上九霄高處。弄一段時間,或者幾天甚至個把小時,拜一次山、讀一部經、坐著念佛,念念念的,可能他過去的信願比較足,所以相應增上的很快。但是這一類人一般稍微精進一下的話,違緣就尋上門來了,即刻就要考驗了。因為他太情緒化,是一個浪漫主義者居多。結果一有障礙了,志氣比較淡,不會兼顧,就拉垮了。這樣的人因為定力比較差,切記要以禮拜多多為好。

還有一些人呀,那說的也比較情深意厚,嘴皮子耍慣了的。我最能理解這一類人。雖然這一類人又不念佛,信願又很飄,像作秀一樣。如果是這種根器,要用心的去思維思維下生死輪迴和你的前途,比如下墮地獄怎麼辦呀,要多去聞思這些問題,要當真的去琢磨琢磨,自己到底怎麼辦。就這樣繼續晃悠下去?

還有一些同修,現實生活中遭遇比較慘。我告訴大家,遭遇慘的千萬要珍惜自己這絕佳的修行背景。你就破罐破摔吧,反正佛菩薩安排我成這樣兒了,什麼本事也沒有,世間福報很差,智慧也不高,人緣也不好,走哪都是受氣包,不受重視受排擠,簡直在人世間過得無一是處。好,那就剩一句佛號求生了,你就只有這個本事了。誰也沒辦法干擾我念這一句佛。在這樣的絕境中呢,反而心力提起了,比所有的人都強了。所以,真的你要處在這種情況,切莫把境界給浪費了。絕佳的修行風景正在被你途中經過,有可能你過了這個地兒,就沒了。

當然生活比較順遂的也要當心,以為春風得意,千萬不要尋思著沒完沒了的要自在開心,幸福萬年長。你要知道,人生百年,一共一百年就撐到頭兒了。擁有的物質、稱心的情感呀,都會突變的。可能大家會覺得,法師就不能說點好聽的嗎,今天是大年初七。那我們要論一下,你是不是想修道?你今天的向道之心不倒,還沒有修起來,是能相應這種法的。如果就喜歡聽好聽的,那我們就說說「念一聲佛就功德無量,善根無窮」。但是也只能這樣,為什麼?

這輩子沒有希望了。大家同修蓮友,你想想,身為一個道者,聽到這輩子「道」沒有希望了,那得心如刀絞呀!所以說了這麼多,就是不能念也要讓他念,不能專也要讓他專。但是切莫忘了信願。出現了退失、懈怠也不怕,就是不能夠放任,徹底把向道之心沒了,那就絲毫回不了頭了。所以常要準備,像穆桂英掛帥一樣五十三歲再出征的精進。

這是《淨土或問》的第二十二問。說到了具體這一類人在生活中怎麼修,很朴實,很容易消化,那就具體隨開示而用功吧。

我們再來看第二十三問。這一問可以說是比較詳細的說具體的操作行持方法。因為確實我們念佛,還很少注重討論具體的方法。因為講經講論弘法慣了的,有時候還真的在此上面佔的百分比至少是不足的。很多時候大家聽完了,相應了,法喜了,就是不知道怎麼念。有的需要手把手的教他會,教他完成。

所以《淨土或問》這部論典真的是很全面到位,信、願、行都有。特別是這幾問回答中的,落實到行處,還有調整一下發心啊,這也是一種行持。具體情況有針對性的去解決,這也是一種行持。這一問裡面,就是給我們有經驗之談的方法內容,毫無保留的說出來。

「問曰:泛言念佛,未有其方。且十念迴向之法,亦所未喻。幸詳以示之。」

很多時候真是這樣,當然實際上我們勸念佛,並不是泛泛言的。因為有的上根性的人,讓他念,他就會念。以前有念佛人請教善知識,請問老和尚,念佛怎麼辦,這樣那樣的問。老和尚開示,你念,再念。過段時間又來了,說念是念了,還是不得力。老和尚開示,還不夠,繼續念。過了一段時間念佛人又來了,老和尚繼續開示,讓你念,你就念,不要廢話。再念,念念念的就上道了,沒問題了。當然這種根性很少,他能承載得了這種法。

但是很多情況呢,還是聽到說籠統的說念佛法門,但細節沒有經驗的人,「未有其方」。就是不知道該怎麼念,而且說到十念法、迴向法,既然這麼通吃的話,應該接觸到的人,都能夠掌握呀!所以,請你仔細具體說一下細節也無妨。

下面的內容,就講到了具體的兩門和一行。兩門,指的一個是觀想佛像,一個是持佛名號。一行,指的是十念法。這一問的回答內容,全部都在行門的具體操作上。

「答曰:念佛者,或專緣三十二相,係心得定。開目閉目,常得見佛。」

前面說到兩門。第一門就是專緣佛像,專門修心繫念佛的相好的觀法上來。在教理上稍微有點了解的,和諸位說,修觀法是非常妙的。大家也聽過我們講《觀無量壽佛經》,這裡說「專緣三十二相,係心得定。」就把心繫在佛的相好莊嚴上。

關於修「觀」,觀佛的依正莊嚴,既能夠在相上引發淨土的依正妙相莊嚴,還能夠引帶《楞嚴經》裡面說到的「反聞聞自性」的相同效果,同樣也有「老僧只管看」的禪門訣竅,前面我們也講過,還有止觀雙運的現實作用,就這麼妙。當然說這些,因為教理上比較專業,大家不一定能夠消化。或是覺得這段說的,大家一句都消化不了,那我們就依此文教而行。專門依著《觀無量壽經》裡面講到佛的莊嚴相,把心繫在上面,能夠得定。

「定」是什麼意思,就是久久一直這麼做,就會有一種相續力,相續了以後,可能你散一會兒,突然間回過頭來,這個相續力即刻就入到此道上,這是訓練出來的。有的人上輩子就帶著這種相續力,那你趕緊好好續。有的人這輩子才開始,那就不斷的這樣的專一來系緣。

所以你看他講到說「開目閉目」,觀力它是很強的呀。用開目閉目來做驗證,不僅是佛的像,包括西方的依正莊嚴,看你心力的強弱,緣境的大小能不能鎖定。其實我們這裡講到的開目閉目,常得見佛,跟前面講到的說不管再忙再閑,再鬧再靜,不離佛號,它是一個效果。跟持名這樣的念,它是一個效果,這裡體現的就是開目閉目不受干擾。

常得見佛,這是第一種。你不是說「未有其方」嗎,現在就跟你開出來第一種方,第一門,觀像觀想。

第二門,「或但專稱名號,執持不散。亦於現身,而得見佛。」

這也是有出處的呀,《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嘛。能夠但心持佛名號不散亂,你都不必去再去打掃妄想,斷除煩惱,你就只管念。

「此間現見多是稱佛名號為上」,我們現在基本上修的就是持名念佛。「稱佛之法,必須制心,不令散亂。念念相續,係緣佛號」,後面的成時法師的點評特別中肯,「此在欣厭上著力,不在念處上把脈,切須知之」,話是什麼意思我轉化一下,大家就知道了。就比如說「只管念」,這個法是很微妙的,雖然說只管念,好像一般一聽說這落腳點就在只管念呀。

但是我要告訴大家,使力不是使在念上,好像在念上用盡了力氣,鉚足了勁兒,跟拔河似的,不是的。而是使在「只管」上,什麼力量能支撐著你能夠一直只管念,還是再回頭來,信願之誠,欣厭之心,「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願力。只有心力非常切,你能夠提供只管的原動力,然後才能念念一心一意地念。

所以這裡才講到說,「口中聲聲喚阿彌陀佛,以心緣歷,字字分明。稱佛名時,無管多少」,不管你能念幾句,多長的時間段內,「並須一心一意,心心相續」。這種情態我們才夠得上經裡面講到的至誠心念,「如此,方得一念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所以真的跟世間法的情形一模一樣,什麼情況下才能逃脫生死之罪呢,你得拚命跑呀,跑的最佳效果,不是說跑的速度快,而是出現拚命的情況了,才能跑出來真正的速度,才能真正拼出來消八十億劫生死之罪的效果。所以這是事實。

這就是給開示的兩門,一個觀佛門,一個持名門。

「若不然者」,不這樣的話,「滅罪良難」,就是很難滅罪。

其實觀、念兩門都沒有出《觀無量壽佛經》裡面講的妙義。因為《觀無量壽佛經》裡面都有提及,學習過《觀無量壽經》的,我希望大家再去聽一遍,有提及以觀為根本的內容,但是也說到了持阿彌陀佛名號。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印祖怎麼概括的,他把這兩門綜合陳述的時候,穿插得非常好。他說「世尊乃為說此觀想西方依報國土,種種莊嚴。正報佛及觀音、勢至,相好威德」,就是說佛在《觀經》裡面給我們講觀想法門的十六種觀法。在講到觀法的時候,說到了觀的原理,就是引擎發起來以後產生的發動效力,你看他講到,在十六種觀法中的第八觀,不是讓觀聖像觀嘛,他說「於第八像觀之首,發明宗要雲」,就是把原理講出來了,《淨土或問》也說了不止一次兩次了,說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這就是觀想和繫念都出來了。這段經文真的是十方三世諸佛的心要大道。我們不知道哪個法殊勝,這幾句話就是無上的法界心法,加持力太大了。

告訴大家,就我們今天晚上再這麼聽一遍,就可以說,又在成就路上不知道注入多大的加行效果。所以印祖在這麼陳述完了以後,大家來看一下他的評價,正好結合我們講到的觀想和持名吧。他說「須知法身入想,理實甚深」,「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這理解不了,怎麼會這樣呢,但是說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心作心是,事本平常」,說,只要你一繫念,就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只是你一念就出現的效果,這非常稀鬆平常。但是稀鬆平常的事呢,又能夠讓我們達到非常的效果,就是超凡入聖即刻成佛呀,所以又說「平常非常」。你說前面講的甚深,諸佛菩薩入法界心,入一切眾生心,道理甚深,但是「甚深非深」,因為它本來就是這樣。

最後他說,「能圓悟者,方名達人」。就是把觀想和持名結合起來,毫無障礙地圓融到一念上,這才叫做通達的大善知識。但是如果我們到不了也沒關係,「於第十三觀,特為劣機眾生」。在講到觀想念佛的第十三種情態中呢,「開方便門,令觀丈六八尺之相」,就是觀跟我們人差不多的這樣的一個佛就可以了。如果你在第十三觀裡面還觀不起來,「第十六觀,又令惡業重者,直稱名號」。第十六觀裡面,實在不行你就稱名也行。「由稱名故,即得往生,是知相有大小,佛本是一」。這是從觀想上的第八個觀,觀不起來,那第十三個觀也不行,那怎麼辦呢,「佛本是一」,你觀不起來,「觀不能作,稱即獲益」,只要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同樣的功德。

所以印祖說的 「於此諦思」,認真地想一想,「知持名一法,最為第一」,這是印光法師陳述的這兩種念佛的原理,把它結合在一起了。分開來講,你喜歡怎麼念就怎麼念,因為有的人他喜歡觀想,特別有的人還是同時進行,或者是偏屬一門,都無妨。這是講到說,「若不然者,滅罪良難」,到這地步呢,講了這兩門。

下面我們再來看這一行,前面不是問了嘛,「十念迴向之法,亦所未喻」,就是還不明白。好了,這裡就給他認認真真地講十念,我們也講的太多了,幾乎正法學堂都知道著名的十念法。那我們也把它貫一遍。

「十念者。每日清晨,面西,正立合掌」,這什麼意思,就是記住晨朝十念法,在早上是最佳時機。當然我們要洗涮乾淨以後啊,刷牙洗臉,如廁完了以後,身體清清爽爽,精神不萎靡不振的時候。早上過來向著西方,家裡有佛堂也可以。正立合掌,一個正,一個合,這就說明是要你的身和心調整一致恭敬中正的狀態,然後「連聲稱阿彌陀佛,盡一氣為一念」,一口氣為一念。「如是十氣,名為十念。但隨氣長短,不限佛數多少,唯長唯久,氣極為度」。就是你盡量能念幾聲算幾聲,不要非得要念到幾聲才算一念,一聲也算一念。

「其佛聲不高不低,不緩不急,調停得中」,就是說,根據每個人的個性,有的人他慢吞吞的,氣都上不來一樣。有的人很急很躁,後一念都趕著前一念,後一口氣沖著前一口氣。這些都要適當的調到一個平穩、中和的狀態。

「如是十氣,連屬不斷」,它的功用,「意在令心不散,專精為功故」,就是每天這十念,雖然時間不多,但是必須把它念的非常的精巧、細緻、有穿透力。在每天的業習中,它有穿透力,一直具有領先水平,到時候才能牽引著我們往生呀。

所以「名此為十念者,顯是藉氣束心也」,也就用數息的功德,襯托念佛的效用。「盡此一生,不得一日暫廢」,大家一定要明白,記住,我們再再的講這個法盡形壽不能停。

「迴向發願者。念佛既畢」,就是念佛完了以後,當然也包括你行善的的一切功德,像誦經、禮拜、放生呀,等等諸如此類,但凡你做了一點善事,哪怕今天幫了一下別人,你也要願以功德迴向「願生西方淨土中」。當然,這裡講的「迴向發願者。念佛既畢,即雲」,一般我們簡潔明快的話,那就是四句,「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或者上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你看我們當下只要這麼一念,這麼一想,心蹭地就直通到西方淨土了,這就叫法界的心法。

這裡天如惟則法師更懇切地推薦了一個我們也常念的《一心皈命文》,實際上他妙在哪裡呢,他有一個反轉,就是像賴上去的一個法一樣。我們講《觀經四帖疏》也會提出來這個觀點,阿彌陀佛當時也是,反正如果讓我成佛,我就要賴在法界的心上,說如果讓我成佛就要怎麼樣,你不讓我這麼樣,我就不成佛。所以我們念《一心皈命文》,祖師爺寫的也很妙,為什麼,他就用十八核心願來賴,如果我修淨土,我就要耍賴,你就必須滿我的願,成功我往生的事兒。

「弟子(某),一心皈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願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我今正念,稱如來名。為菩提道,求生淨土。」下面就開始賴了,怎麼說呢?

「佛昔本誓」,既然阿彌陀佛叫大願王,曾經發過這樣的根本誓願,那你就不能違本誓願,反正是你說的,「若有眾生,欲生我國。至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不是說我跟佛唱對台戲,是阿彌陀佛您老人家原來給我們許的諾呀,那我現在就要兌現諾呀,兌現裡面就這麼多條件,我念《一心皈命文》的時候,就具足了這個條件。

所以說,「願以此念佛因緣,得入如來大誓海中」。什麼叫得入如來大誓海中呢,就是說你的願已經生起作用,我現在就是要入到你的作用中,讓作用在我身上變成現實,叫作「得入如來大誓海中」,「乘佛慈力」,乘佛的什麼慈力,大慈悲願呀。「重罪消滅」,靠的什麼,阿彌陀佛的願力威德來加被我們消罪滅罪。

「淨因增長」,裡面也講到善根增長,憑你的願力起到這種撥動的作用,盛滿的功能,「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一樣一樣的跟你說清楚,不許出現這種情形,「如入禪定」,要出現這種效果。然後才說,「佛及聖眾,手執金台,來迎接我。於一念頃,生極樂國,花開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然後再說,「廣度眾生,滿菩提願」。

這裡給我們把《一心皈命文》過一遍,大家要記住《一心皈命文》是補在觀想繫念和修萬善同歸的迴向力上。

所以說,「如上念佛之法,至於迴向,乃先德垂訓切要之方」,你不是不懂十念和迴向法嗎,現在我就具體不瞞不昧的托盤給你,傳授給你,這就叫傳法。

我們一說到傳法接法,不曉得有多麼甚深微妙,就這麼個法,你信就能往生。「垂訓切要之方」,都是切中要害的方法。「盛傳於世久矣。當遵而行之」,希望大家依教奉行。

那好,今天第二十三講,正好講到二十二和二十三問,好像講的課程的數量次第,跟問題的次第,正好合二為一了,這也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對接吧,下面我們一起來合掌迴向。

聞法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好,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隨喜大家的聞法功德,也感恩諸位成就我講法的往生資糧,互作增上,同生西方,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