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講)

好,各位大覺世間正法學堂的同修們,請大家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稱)

好,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

大家晚上吉祥,今天我們要講到《淨土或問》的第二十二講,這一講與上一講這兩講的內容是特別接地氣的,就是圍繞著念佛到底是怎麼念?什麼時候念?由於凡夫的本能性容易出現一種投機和鑽空子的心理,就是說,我這輩子平時好好過日子,既然淨土號稱臨終十念也能往生,那到臨終的時候我再念佛也不晚。

這個知見一出,天如惟則法師是極力的呵斥和勸誡。上一講內容先是從僧和俗兩眾弟子總的來勸,後面又分別對待的勸。所以上一講的後半部分就勸出家人,如果太把弘法建廟,所謂的結緣這些本來為辦道服務的事當了正事的話,結果反而會障礙道業。

說到這裡,因為中國佛教確實與中國文化的傳統倫理價值一般都是一體呈現的,所以出家由俗轉為僧這樣的一種大心和勇猛精進的一種超越,確實是帶來了很好的斷舍離的力量。可是在道業未成之前,進入叢林這種集體性的生活,因為你還在世間修呀,往往一不小心就形成一種大家族觀念,也一定要從中學會修證或者說斷舍。否則只能出世俗家,出不了三界的家,出不了無明的家。因為在大叢林裡邊規矩之多,堂口之廣,如果跟般若的緣分比較淺,又生不起來出離心,那麼有可能就把自己撘進去了。所以對僧人又進行了一個別勸,你可不敢以為一生在道場裡邊,好像是一切都安排佈置的很好,等臨終再念佛,不可以。

下面又開始別勸俗,就是在家眾。

「又不見死心禪師道」,你看,引用的禪師妙號還叫「死心」,要徹底把凡夫心,在娑婆世界的奔波心、相應心,都得冷卻下來,徹底滅掉,這樣才能把道業提起來。

可是現實情況,「世間之人,財寶如山,妻妾滿前,日夜歡樂。」日子過得很好,擁有的也很多,而且一個是財,一個是色,古代好像是一夫多妻,現在就有所謂金屋藏嬌,上次在微信看到,某個男的在一個地方就偷偷的討了好幾個老婆,還互不相知的,最後被逮起來。

世間法裡邊,財聚的越多就越不能舍,情緣越重就到處留情。看上去好像都據為己有了,生活相當完美,春風得意。殊不知都是短暫的,我們每個人其實每時每刻都在以身試法,就是短暫的。能觀照得起來,生出離心,那麼你自己放舍。如果你投入進去忘乎所以,菩薩就逼著你往下放。

有時候我們好像有了一段生活,有點癡福。但是,在這個世界裡面擁有的越多,最大的害處就是讓你形成一種不舍的慣性。有的時候不舍,沒有的時候還不舍。要知道它是不能長久在世的,一直如此。

你看這裡講到的,「他豈不要長生在世」,就生起了想一直活著的妄想錯覺。「爭奈前程有限,暗裡相催。」

以前我們在講《楞嚴經》的時候,講過這個法義。「前程有限」,就是我們活著產生一種錯覺,妄想是一直這樣美滋滋的進行到底,能把幻現的色身一直留滯在這個世間。可是問題是,我們管不住的業力、運勢、命運一直在遷流變化。妄想想留,業力一直在走,所以一碰撞,在我們心性中就會生成一種貪生怕死的心。只要一這麼上道,就形成這個堅固的煩惱,你下意識不能了斷,然後越來越重,越久越迷,這就是說「前程有限,暗裡相催」呀!

我們的業因果報、福報諸如此類的形容吧,其實都一樣,一種狀態,就像瀑布一樣,不斷的發揮。雖然我們覺得要養生,要鍛煉,無非還是一種業力。從整體的速度而言,再怎麼養生,活了多長多長,這些只是緩衝片刻而已,本質上無濟於事,只有死亡。鑼鼓一歇,才知道說是這樣的。

所以,「爭奈前程有限,暗裡相催。符到奉行,不容住滯。」就是你的命根,到這兒該斷了。一刻都容不得你再久留,連回頭望一眼的機會都沒有。「閻羅老子,不順人情。無常鬼王,有何面目。」獨生獨死,不講情面的。那好吧,祖師爺也這麼說嘛,說明我活得還不錯嘛,為什麼先要想這些不痛快的事呢?要知道,因為這些不痛快,一直在很痛快的不斷的發生。

「且據諸人眼裡親見,耳裡親聞。前街後巷,親情眷屬,朋友兄弟,強壯後生,死卻多少。」我們每天的耳目中天天在見天天在聽,鄰里鄰居、六親眷屬中,誰誰誰說沒就沒。到現在更多是聽到檢查出來癌症了,頻率高的簡直是此起彼伏。所以人在壯年、青年甚至少年時候都死去多少呀,你還想老了再念佛?

「世人多云:待老來方念佛。好教你知」,告訴你一件真理。什麼呢?「黃泉路上無老少,能有幾人待得老到。少年夭死者多矣。」死是不定的,保不得壽終正寢。「古人云:莫待老來方念佛,孤墳多是少年人。」你看淒慘不淒慘,命運結局如此,下場就是這樣的。

我們有時候看到畜生道,或者一些低級的動物,死的時候更是淒慘。比如在普陀山轉山的時候,晚上那些癩蛤蟆都要出來,冬天沒有,夏天特別多。在公路上車來車往,少不了每天都能看到碾死的,有的癩蛤蟆被車一碾就成了一張薄薄的紙,貼在路面上。哎喲,用樹枝挑到路邊,念一聲阿彌陀佛,就覺得生命如此的不堪,太慘了。這些動物愚癡的不知道路途中有車輛過來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境地,還爭先恐後的往路上跳。

實際上我們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又能高級到哪裡呢?每天吃喝玩樂,或者在生活的情趣麻痹著自己,一旦跟這個世界結合得忘乎所以了,就會覺得還挺安穩、挺安全、挺保險的。可是實際上,「黃泉路上無老少」,容不得保證能夠慢慢等你老了。「等我老了」是一個偽命題,什麼時候叫老?能不能等到?這都是兩碼事。所以第一個,無常迅速,我們往往是顧及不到死亡。

第二個,是從情感上給你說說,死亡的時候你放不下,有什麼是你放不下的。就從人情世故上來講,放不下的無非就是妻兒老小,這是最能夠拽住你的因緣。

「又云:自從早年,索妻養兒」,我們講男大當婚女大當嫁,論及婚嫁結為夫妻好像天經地義的事,然後有了家以後開始要養家,養家在現在是特別不容易的一件事啊!「經營家計,受盡萬千辛苦。」古人就是這樣的,我們現在依然是這樣的,特別是男眾,自然而然就是家裡的頂樑柱,逃脫不了。那麼受盡了這樣的辛苦,「忽然三寸氣短」,人命在呼吸之間一氣不來,「未免一旦皆休。」

「一旦皆休」,死了以後什麼待遇呢?你一輩子經營家庭,放不下妻兒老小,真正跟妻兒老小的因緣是怎樣的呢?夫妻曾經海誓山盟,但是又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多少生離死別中的信誓旦旦,一轉眼的功夫,又跟別人幸福去了。你說真的能靠的上嗎?因為人心無常啊,這沒有對錯,人本來的業習就是這樣子的,人世間的常態就是這樣子的。

所以,縱然你死了,「若是孝順兒孫,齋得幾僧,看得部經,燒得陌紙,春三秋九,做得碗羹飯,哭得幾聲,猶是記憶爺娘。」就是說,你死了,如果你的這些妻子兒女,稍微可以的,宿世有恩的,那還有可能是為你去做點佛事超度一下,請僧師父來念念經,做堂普佛。或者逢祭日、清明的燒點紙錢,供點菜飯,這也算可以的了。

我記得小時候常講「初一不出門,初二上老墳」。到初二就去上墳去了,拜老家親。傳統上,老人們這麼一直教育還這樣,但是我記得我俗家的第三代,就是侄兒侄女們就開始偷懶了,你讓他去,他嫌累,沒有祖宗家親的概念,隔代就翻臉不認人了嘛。

所以說,做得碗羹飯,給你哭幾聲,這還算是好的了,縱然說你放不下,還算情有可原。這次來了浙江,又說句戲論,有一部越劇叫《何文秀訪妻》,大概就是一個書生出去久未回家,他媳婦大概以為死了。結果三年後他回來了,隔著窗戶看到媳婦還給他上供菜,擺了飯菜、筷子來拜祭他。他還說,哎呀,看來真的是為我做三週年,還說什麼感謝娘子情意長。這就是少有的啦。現在呢,不是有個富豪死了以後,司機就把他媳婦給娶過去了,財產也就拿走了。說,「哎呀,原來是我以為我在給你打工,沒想到其實是你在給我打工。」你看,這就是人間的所謂情分,不過如此。

記得小時候鄰居家歿了老人都要搭靈牌,民間有一種習俗叫「哭靈」,只要家裡的女眷都得去哭。我記得那個時候,閨女哭的稀裡嘩啦的,媳婦哭著哭著就笑開了,控制不住的笑。為什麼呢,因為老人家在世的時候生病要花錢,要伺候,這下子把她事省了。哎呀,就是披麻戴孝,把臉用白布搭著,故意拿個毛巾擦眼淚嘛,鼻涕眼淚一把的流,但是控制不住的笑。我記得清清楚楚,當時他的小孩還說,媽媽你不能笑啊,對爺爺不恭敬,越說她越笑。

所以,這才叫人生的真情實感。為什麼叫死心道人,這個男女一動情呀,就保證吃苦,誰動的深,誰吃的苦重,就是這樣子的,所謂的夫妻,不過如此。

「若是不肖之子,父母方死,骨頭未冷,作打財產,出賣田園,恣意作樂。以此較之,著甚麼急。」

俗人他立足於什麼,給小孩置辦產業,害怕媳婦沒人供養。實際上告訴你,你走吧,根本不妨礙,沒人重視你,沒人在乎你。因緣在的時候卿卿我我,死的時候,因緣一斷,誰還買誰的賬?各過各的。

不肖之子的話,過去世沒恩的,父母親剛剛死了,骨頭還沒冷,他就把你財產給敗光了。這樣來講,你還在乎什麼呢?所以「兒孫自有兒孫福,莫與兒孫做馬牛」。咱們中國人這種傳統的觀念上確實如此,父母親一輩子就是為子女。以前大家族裡面都是往上恭敬,現在都是顛倒的,所有都是往下疼愛。小孩剛生下來就福報大塊大塊給他往完了損,幾乎一個家庭的核心關注點就是這小寶寶。所以說也真是的,千辛萬苦,罣礙子孫。殊不知呢,子孫好的話,自己自然會好,他不好的話,你就給留的家財萬貫,他也給你迅速玩完,所以不要給兒孫做牛馬了。有時候想想也真是欠的呀,一個是欠,一個是還嘛。

「復引古德雲」,就是進一步再引用古德的話,這些話都是尋常話,聽起來不過是民間的一種順口,可是確實描繪了世態炎涼中最真切的部分。

「冷笑富家翁」,冷眼看有錢家裡的主,以前的一家之長。「營生忙似箭」,就為了把這一大家子養起來,天天算計,天天忙乎,去做生意。「囤內米生蟲,庫中錢爛貫」,就是已經發的流油了。古人都是家裡要藏糧食、藏錢嘛,囤的米已經都生了蟲子了,錢多的穿的繩子都已經爛掉了。「日裡把秤稱,夜間點燈算」,你看說的多麼形象!做生意做買賣,白天一秤一秤的稱出去,銀子就進來了,晚上再把算盤子放在那美滋滋的算,今天賺了多少。算的時候,殊不知,「形骸如傀儡,莫教繩索斷」,因為腦後邊有伺機給你來點無常因緣的無常大鬼一直在。所以你算來算去,累的身心俱疲,攢的是自己根本花不完,結果呢,「莫教繩索斷」,說死就死。

所以,「死心如此苦口勸人,曾許你且做事業,待臨終方念佛乎。」你敢這麼講,臨終再念佛,晚了呀!

這是我們講到的第二十問,下面的一小段就是總結。

「當思人生在世」,諸位,我這麼一句講出來,大家都要聽進去。「當思」,就是認真想想,琢磨琢磨。我們很多時候都忙的沒有精力琢磨,沒有縫隙琢磨。「人生在世」,在這個世間,這麼過一輩子,是一個人的角色,這幾個因素聚在一起到底該幹什麼?「能有幾時」?

人生苦短,「石火電光,眨眼便過」,就短到這個地步。所以說真的,法都是相對的。因為人都有個我執、我慢,作為人的本位和自我認可中,都以自己為範式和世界的主宰。實際上我們看有一些生命很短的眾生呀,我們跟他們是一樣的。就是在業習果報中,你能召感到忽生忽死的這樣一種生命狀態,短暫的這種呈現的時候,實際上我們的生命亦復如是。之所以我們還覺得有過了七八十年這種延長感的,都是妄想錯覺而已。本質上如「石火電光」,兩塊石頭呯的往一起碰出來閃了一下小火星。我們一輩子就這麼過去了,「眨眼便過」,眨一下眼睛的這個時辰就過去了。

所以說,「趁此未老未病之前,抖擻身心,撥棄世事。得一日光陰,念一日佛名。得一時工夫,修一時淨業。」

說的多誠懇,很重要呀!現在我們還在壯年時候,佔據天時地利一樣的。你看這是「未老未病之前」,那說明什麼,一旦老苦來了,前面講到的左右安排,苦相現前,病體生病的時候,你「念佛不得了也」,念不了了。所以趁現在尚且有這個能量,有這個心力,把世間事放一放。有一天日子,趕緊念一天佛名,逮著一念就念一聲。「得一時工夫,修一時淨業」。

祖師爺開示我們聽起來,好像覺得說,哎呀,就是念不起來嘛,一天確實是退的不行嘛。實際上確實是要發奮圖強,修行也要自己給自己給力。正當我們閑暇的時候,猛一念生起來,「當思人生在世」,迅速就反思到輪迴苦,我要了生死。這麼一念正念,我們要慢慢的訓練讓它相續,不是有所謂的「思心所」,在思心所上要長養成這樣的一條鏈,鏈鎖反應。這個時候如果速度快,即刻就翻入到正念中,隨時隨地都能夠把「撥棄世事」的這個念頭生出來。

這樣的話,「得一日光陰,念一日佛名」,就是得一念光陰,就念一聲佛名。這樣你想想,為什麼叫保險了呀,因為我已經存進去了,已經夠那個數了,到時候我一定能夠取出來,一定能花,而且夠花呀!就是只管往進去存,算也不要算,想也不要想存了多少,你只管存到那,自然而然到時候就夠用了。

所以,「由他臨命終時好死惡死,我之盤纏預辦了也」,資糧夠了。「我之前程穩穩當當了也」,你看這種話說得多讓人心安。「我之前程穩穩當當」,「穩」就是,六道任何情形都不會生起比你往生和佛來接引的力量大,不受干擾。我們常說十拿九穩,這裡說的是千穩萬當,就是連一點的閃失都不會有,穩穩當當的。

否則怎麼樣,「若不如此,後悔難追。思之思之。」你自己考慮去吧,大家聽了也是自己考慮吧。

這是二十問,就到此為止了。下面我們進入到二十一問,這一問也非常有代表性。這兩組的問題,語言其實是非常好懂,但就是特別難相應。這一個問題是關於念阿彌陀佛到底是只管死,可是有一些人還關注現世的生存,在生的時候起不起作用呢?淨土法門很多時候確實是被認為就是一個死的法門,阿彌陀佛就是死的時候接引接引而已。在生的時候,好像要關注一下其他更為殊勝的法。

有俗話說,藥師佛是濟生,彌陀佛是度死,當然這也不失為一種方便的劃分。實際上,藥師佛也可以濟死,當然阿彌陀佛更可以度生。但是我要加一句,阿彌陀佛濟死的方法其他的佛都做不到,這個也不要搞錯。但是阿彌陀佛也同樣可以濟生,就是在我們現生中起到無上的護持、吉祥、順遂的作用。

我們很多時候好像覺得,反正現在風平浪靜,沒事的話就念念佛。但是說是念佛專修,一旦有一點點事,馬上就找其他的門道,就不能夠受用這個無上總持功德的佛號了。所以這些方面呀,我也遇到太多的問題。有的人家裡有人去世,來問應該怎麼辦?我說念佛嘛!答說,「哎呀,念佛好」。過了一會又問,「要不要誦什麼經?要不要給做啥功德?」他就不說一句佛號就是無上的功德,一切經的總持。說好了不要誦經呀,不要做其他的,就一心一意就給念佛。說「好的」,但是依然還是過不去,又找另外的方子去了。說白了呀,不是真正的為了亡者好,就是一定要把自己的這顆狂心找到安慰處,自己的心擺平了,好像就把六親眷屬才真正的利益到。我們常要清洗自己的這種見解。

比如有時候說念佛好,但是功課就不知道有多少樣花色品種。一會經,一會咒,一會這個那個儀軌。當然要問一下,你到底要幹什麼?是為了擺地攤呢,還是了生死?當然我們也說對呀,我就是求現世的一些福報,還是先要圖個安生。可以呀,人之常情。但是同樣,念阿彌陀佛皆能夠得來。為什麼?大家來看。

「問曰:吾之言過矣。駟不及舌矣」。就是說,好了好了,前面的話我承認錯誤,說得太過分了。不應該說我一輩子啥都幹,不好好念佛,臨終的時候再念,這個話不謹慎,我說錯了。「駟不及舌」就是,哎呀,說出去了,沒辦法收回來了,不好意思。

「承師之教,誰不寒心」,祖師爺講的太對了。誰都聽得能夠覺得,哎呀,實在是太可惜,太可悲了,大家還是不能夠把佛號追起來。「奈何人心易進易退」。

我們也通常遇到一種境界,說在這個世界修行容易退,好像進步很難,實際上這個進退確實是參半的。一般心性不定,或者說激情型的那種人,他進的時候,說他是假的嗎,也不是,他是真的。突然間就信誓旦旦的,馬上突飛猛進,但是他說退就退了,一轉眼一迴首他就退。

所以,「一聞警策,勇猛精勤」,果不其然是這樣。大家想想我們是不是這樣?我每次講完法,偶爾會收到一些不太熟悉,也好像是頭一次聽法的這種人發來的信息,說,「哎呀,法師講的太受用了,從此以後我要怎樣怎樣。」

但是呢,「忽於目前逢一障難,便轉念頭,別求方便」。你看說的多麼像鏡子照我們一樣。念佛念的覺得好了,但是只要世間法裡邊有一點什麼不順,或者一些障礙的話,趕緊轉念頭說,哎呀,我得想想其他辦法。

為什麼呢?「都道淨業只是身後之事,於今目前無所利濟」。這句話大家要聽明白啊,問題的核心點就是,都說修淨土法門是身後,就是死的時候再說,它主要是主管這個。「於今目前無所利濟」,就是現生當世來講沒啥利益,得不到好處。

由於這樣的見解,自然而然,「從此身心一時放退。是亦無怪其然耶」。

後面答的大家確實也要認真的了解一下,不要以為說在這裡聽,想必大家皆是如此,都認為淨土法門是管死的,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是為了求往生,因為我們常這樣強調。可是大家要知道,阿彌陀佛在現世的功德利益一旦開發,也是不可思議的。這個一直附帶著,所以常念佛的人一直在得這種利益,只不過沒有特別的提倡而已。

「答曰:汝之所見未廣也」,在三藏教法中,佛說的聖言中,你聽的太少,看的太少了,不夠廣,不夠深。「豈不見經中道,受持佛名者,現世當獲十種勝利。」那我們也聽清楚,這裡面就講到了,一個,這是經裡面講的聖言量,不是祖師說的,也不是我們現在猜想說,佛的名號功德不可思議,一定會有這樣的功德,是佛說的。

佛說什麼呢,「受持佛名者」,念佛的人,誠心誠意一心念佛。那我特別要插一下,我們為什麼有時候得不到下面所說的利益?懷疑心沒有斷,求效心過於切,完全不能仰仗、靠倒,半帶半不帶,半是半不是,試一試的心態,所以沒有這樣的實效。因為後面講到的殊勝功德,有的人都說我們一直在念呀,為什麼沒有這些感應呀。

大家也切莫認為,佛陀時代是正法時期,那個時候有這些感應,我們現在已經不行了。當然,這也是客觀現實。可是大家要知道,現在如果你把心能夠調到正法的這種發心和信心中,這些功德都能現得。什麼功德呢?

「一者,晝夜常得一切諸天,大力神將,河沙眷屬,隱形守護。」

我直白的跟大家講,念佛就等同於我們一直在齋天。大家知道佛門有一個很莊嚴的佛事,早上起來做的,就是齋天,供養天人、天王們,念阿彌陀佛就能供,就有這樣的功德。齋天的儀軌比較繁瑣,供具要特別莊嚴,念佛的時候就具足了。「一切諸天,大力神將,河沙眷屬」,就是恆河沙多的這樣的眷屬,默默地不讓別人看見的守護著你。

為什麼這樣,還得說到名號功德呀!「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這不是一切眾生心想中嗎,在持佛名號所在之處,即是阿彌陀佛本尊所在之處。怎麼在的,就是「是心是佛」。這些護法就會相應的守護,因為他也是阿彌陀佛的眷屬呀!所謂一念心動就是佛,這個是真事,在他們來講的話,就現見到功德了,我們不見而已。所以,晝夜常得這樣的一些護法守護。

「二者,常得二十五大菩薩,如觀世音等,及一切菩薩,常隨守護。」

為什麼說像觀音菩薩這樣的二十五大菩薩常隨守護呢?一個,諸佛菩薩是慈悲護念。你念佛的時候,他要應你的念,來護你的念。當然,這個是屬於主動出擊,可以這麼一層理解。另外一層理解,還是他們被動的也必須來。為什麼,應緣如此呀!你憶佛念佛的時候現前就是佛呀,為什麼大勢至菩薩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來參佛,他要應這個緣呀。阿彌陀佛成佛了,你一念佛,阿彌陀佛功德就全盤顯現,那麼這些諸大菩薩們就要應緣,必須來守護。這跟他們宿世的因緣和願力也有關。

再要說有點不能說大不敬吧,但至少就是出格理解的話,就等於說你一念佛的名號,就能夠起到召請諸菩薩的功德,比如說觀音菩薩。所以有很多時候我們說,到底念佛號呢,還是念觀音菩薩的名號呢?一念佛號,觀音菩薩就來「常隨守護」。

「三者,常得諸佛晝夜護念,阿彌陀佛常放光明,攝受此人。」

這個諸佛護念的功德,我們其實一直在信受或者說理解上,基本上都是殘缺的,還是少量的,或者說非常少量的。彌陀的光明攝照,他的功能能夠穿引我們到什麼程度呢,就是全憑彌陀攝受,光明攝照,我們才能信淨土,才能夠一直信淨土。否則,想想我們翻江倒海快速翻騰的這種業,大家真以為能隨時隨地就憑自己的力量就能信淨土嗎?就能脫口就在這個這麼多的業中,能夠在口業中脫口緣在阿彌陀佛這句佛號上嗎?大家要知道,我們能夠念,這都是佛一直在護持攝受,常放光明,攝受的效果。

當我們覺得相應的時候,阿彌陀佛的護念,哎呀,得力了,那麼感應很法喜。當覺得自己不能精進,煩惱障弄得自己很慚愧,又修不上去,不能相應的時候,可是我們還沒有完全舍開身心退出淨土法門,為什麼?因為是佛在護念。就是我們修起來的時候,他就後面推著你修。你修不起來,要退的時候,他就拽著不讓你退,這才叫做攝受此人。

「四者,一切惡鬼,若夜叉,若羅剎,皆不能害。」

奪精氣鬼、啖眾生鬼、羅剎、夜叉等等這些都是性業比較惡的,業力比較惡的,他們有時候就加害於人。但是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的時候,一切違緣、災星就得不了便了。為什麼呢,就像《西遊記》裡邊,孫悟空拿金箍棒畫一個圈,白骨精就進不來,沒有為什麼,就是如此功能,佛號就是這樣子的。

「一切毒蛇毒龍毒藥,悉不能中。」你不會遭遇不測,這都是念佛的功德。這些法現在我們聽起來覺得,還有很多念佛的人好像也有時候境況不好,會出現狀況。但是我們也聽過這樣的情形,就是這個人這段時間念的順的時候,無意中原來的災殃病業沒了,確實是沒了。所以到底是不是在相應,能不能相應,要在這個上見分曉。如果倒過來就是說,你不要用念來看你這些靈不靈。而是用靈不靈,來反過來說明你現在念的真是到了這個地步,是這樣子的,一定會靈。

「五者,火難水難,怨賊刀箭,牢獄枷鎖,橫死枉生,悉皆不受。」

為什麼能夠除去這些夭折、災難等等諸如此類的?因為佛的無量光壽的妙用。這句無量光無量壽,特別是無量壽功德,真的不是白白的口說無憑的,是真的在法界起彌補、轉增我們壽量的作用,就是人的壽命。阿彌陀佛不是還有一個別名叫「不斷光佛」嗎?不斷光的功德,就是讓我們相續到有利於修行,平穩、吉祥的一個狀態。所以說,「悉皆不受」,真實如此。

「六者,先所作業,悉皆消滅。所殺怨命,彼蒙解脫,更無執對。」

這是什麼意思?大家知道有一個解冤結神咒嗎,蒙山施食有時候就念解冤結神咒,阿彌陀佛佛號也有這個功德,就是平常我們所謂的可以自利利他,所以我們說念佛心、求生心才真的是菩提心。

放生的時候我們也會發願,「並願捕生人等,同心向善,同得解脫,共證真常」,是真的嗎?實際上有時候我們對賣活物的老闆恨得要命,比如跟他討價還價半天,結果他特別吝嗇,沒有順我們的意多給點,沒便宜點,哎喲,跟這個攤主鬥爭激烈,哪裡還顧得上他的生死和超度他。

念佛的時候能消自業障,這不用說了,經典裡面一直給大家講,自己的業障不得現行。還有超度作用,這個超度不是等到往生的時候,是順帶就把我們宿世有命債的冤家給超度了。所殺冤債蒙佛名號功德力都解脫了。你說他們都解脫了,還會找你的麻煩,還會討債嗎?所以就「更無執對」,就不用解冤結咒了,直接阿彌陀佛的名號功德就附帶這個功能。

「七者,夜夢正直,或復夢見阿彌陀佛勝妙色像。」

因為念佛號,所以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好夢就來了。而且因為念佛號,諸天就給我們分享一些吉祥好夢。最主要的其實夢也是心,行也是心。只要念阿彌陀佛的心一直在相續,自然而然,阿彌陀佛的身心也在我們的身心中相續、顯現,就叫「夜夢正直」。

「八者,心常歡喜,顏色光澤,氣力充盛,所作吉利。」

阿彌陀佛是歡喜光佛嘛,所以你不會抑鬱,顏色光澤好,氣力充盛呀!你的能量足的時候,體現在氣場上也是如此的。有的人一看,整體氣場都是向外、向上衝的,散發的。有的人,這種氣場一看,哎呀,你都想稍微離遠一點,要麼就覺得越看越彆扭,聽他說話聲音反而會耗你的精神一樣。總而言之,這就是常說的不吉利。但是念佛就會「所作吉利」。

「九者,常為一切世間人民恭敬供養,歡喜禮拜,猶如敬佛。」

《地藏經》裡面也講「人見欽敬」,為什麼?《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裡說,「如染香人,身有香氣。」說實話,你常念佛,你就出佛的那個范,為什麼?真的是相由心生。我相信有一些同修修的好的,真的,你就是活靈活現地看著他的相貌氣場在改,甚至突飛猛進的改。前段時間我去看一個好長時間不見的同修道友,就眼看他的耳垂又厚又肉。他還客氣的說:「我原來就這樣,你不要讚歎啊,我不好意思了。」我說,「我不是讚歎呀,我是真的眼睜睜的看著你的耳垂厚了肉了,特別明顯。」那就是實修了,發了心了,成就了眾生了,所以才能夠世間人民「恭敬供養」,「猶如敬佛」。

當然,前九條那還都屬於我們說的世間利益,一條一條的掰開了講。最根本的法還是要匯歸到:「十者,命終之時,心無怖畏,正念現前。得見阿彌陀佛,及諸聖眾,持金蓮華,接引往生西方淨土。盡未來際,受勝妙樂。」

「盡未來際,受勝妙樂」。我們如果不往生的話,要做好準備,盡未來際,受諸苦惱,出不了這個苦。要是釋迦牟尼佛不來這個國土裡邊這麼示現一遭,或者示現一遭也好,要是他講的法只講自力法,不講他力法,不說極樂世界,不給我們揭秘極樂世界淨土法門的微妙法義,由阿彌陀佛的願力接引的話,如果從世界的這種成、住、壞、空的節奏中,到了我們這個時期,那真的就是可以說一句罪過的話,如果沒有淨土法門,雖然有佛法,不頂事了。如果沒有這麼一味靈丹妙藥特效藥,雖然有醫院,有各種各樣的常規藥,但是治不活了。告訴諸位,這是實話。

最後說,「如上十種利益,經文具載,乃佛口之所宣也」,阿彌陀佛佛號的現世利益也是佛說的。「既是現生來世,皆有利益」,所以常給大家講,念佛法門是不廢世間法而成就佛法。

「然則世出世間要緊法門」,這詞用的,「要」就是最切要,「緊」就是最緊張的時候。我們把它掰開了講,最切要,簡直已經是千鈞一髮之際了。「無如念佛者矣。但當精進,不用懷疑。」希望大家只管精進念佛,不要多想。現在我一直提倡真的不要多想,不要懷疑。一有懷疑就是一堆問題出來,有時候這問題看看根本就不是問題,無病呻吟,由於不念而起的。所以再套用前幾天說的一句話,百千問題都不如當下把一句阿彌陀佛,哪怕一聲,給念出來,不用懷疑。

好,今天時間正好就到這裡,請大家一起合掌迴向。

聞法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好,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隨喜大家的聞法功德,多虧我們有法,才有希望,好,下次再會,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