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十五面,丁三、棄蓋第三。

這個前面的訶五欲呀,我想我們今天這個訶責呢,說你為什麼能夠訶責它呢?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的是你要把它的過患背下來,它如怨賊、如毒蛇、如大火,那麼你這個當中你一定是一次一次去思惟這個五欲它的一個過患,等到你內心當中突然間一念的相應,哦!原來五欲是這種境界,你內心當中有生起一種覺受,跟這個法相應了,這個時候才是構成訶五欲。

換句話說,佛陀要我們去處理這個色身香味觸的辦法,並不是要你兩個眼睛閉起來,兩個耳朵把它關起來,並不是這個意思,而事實上這也做不到的。就是說你要能夠深知過罪,你才能夠遠離它,不受它干擾。

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前一科的學習,值得注意的就是要深知過罪,而不是說要強迫你,從今天開始眼睛都不看東西,耳朵也不聽聲音,不是這個意思,而是你能夠很冷靜的去觀察它的過罪。

我們看第三科,丁三、棄蓋第三,這個是正宗分的第三科。

這個棄呢,就是棄舍。這個蓋呢,主要是煩惱。那麼煩惱為什麼叫蓋呢?因為它會蓋覆我們內心的善良心性。它會蓋覆我們善良的心性,所以叫做蓋。那麼棄舍五種的蓋煩惱,這當中我們分成三科:分三:初、正明棄蓋之法;二、問答釋疑;三、嘆德勸修。

先看第一科,正明棄蓋之法。這當中的五蓋,蓋有五個,第一個是貪慾,第二個是瞋恚,第三個是睡眠,第四個是掉悔,第五個是疑。

那麼現在我們正式的說明棄舍五蓋的方法。先看第一科,棄貪慾蓋。

丁三、棄蓋第三

分三:初、正明棄蓋之法。二、問答釋疑。三、嘆德勸修。

戊一、正明棄蓋之法

己一、棄貪慾蓋

所言蓋者:謂五蓋也。

一棄貪慾蓋:前說外五塵中生欲,今約內意根生欲。

先說明這個貪慾蓋的內容。那麼這個貪慾蓋跟前面的訶五欲,有什麼差別呢?兩個都是屬於貪煩惱,那它的差別是說前面的五欲是外五塵中生欲,是就著外在的五塵所引生的煩惱,是約著外在的五塵,就是煩惱的引生是色身香味觸引生的。那麼現在這個蓋,這個貪慾蓋,是約內意根,是完全約著能緣的心,自己打妄想生起煩惱。

這個我們解釋一下:我們這個止觀的修行,有靜中修,有歷緣對境修。就是我們有時候跟外在的境界接觸,歷緣對境,那麼在這當中生起煩惱,就是我們實際看到的色,實際聽到的聲音,乃至於香味觸,而生起煩惱,而這個時候,我們這個時候訶責我們所接觸的五塵,這叫訶五欲,對著外在的五境,五種的塵境來訶責。

那麼另外一個是靜中修,就是你在那個地方打佛七,你眼睛也沒有看東西,耳朵也沒有聽聲音,但是你內心當中攝持了很多很多的影像,五塵的影像,這個時候生起影像引導你生起煩惱,這個地方就是內意根生欲,你自己的第六意識,去打妄想,那麼生起煩惱。那麼這個地方正是我們所要對冶的,是這個意思。一個是外在的五塵,一個是內在的意識生起。

謂行者,端坐修禪,心生欲覺,念念相續,覆蓋善心,令不生長,覺已應棄。

那麼這個當中就告訴我們這個貪慾蓋的過患。說我們在這個地方坐禪,修習止,修習觀,或者栽培信願,或者成就持名,那麼突然間呢,心生欲覺,突然間生起不如理的作意,開始生起貪慾的煩惱,或者是打這個財物的妄想,或者是男女色的妄想,或者是名聲的妄想,財色名的妄想,那麼這個時候呢,念念的相續,念念的增長。

我們剛開始在修行的時候,這個心生欲覺這件事情,是可以容許的。就是說我們在剛開始修行的時候,這個修行是逆生死流,就是我們內心當中事實上是有一個很強大的水流,就是這個惑業苦,隨順於生死,隨順於流轉的一個強大的水流。那麼我們現在要在這個強大的水流當中呢,要反方向的栽培一個戒定慧,栽培一個信願持名的功德,就是要抵抗這個水流,所以這個真妄交攻,心生欲覺,非常正常,但是問題就是我們不能讓它念念相續。

就是說對一個初學者的要求,你第一個念頭不能怪你,你不是聖人嘛,誰不起煩惱呢?所以印光大師說,沒有成就三昧,誰不起煩惱呢?要緊的是心常覺照,不隨妄轉。就是說這個妄想的第一念生起來怪不得你,但是你如果第二念不去對治,那就是你的過失,你使令它增長,那你就要負責任的。

所以我們這個修行在第二個,要斷相續心。

就是說妄想生起的時候,你一定要當下就要叫它消滅。那麼假設我們沒有使令它消滅,念念的相續,那麼最後蓋覆善心,遮蓋我們止跟觀的善心,這個善心特別指的是止觀,因為這個時候你是在修止觀的,這個時候的貪慾指的是你已經坐下來,在念佛了。

那麼令不生長,這個打妄想,當然你坐在那個地方,事實上已經跟法不相應了,那麼它會障礙你整個止跟觀,使令它不能再生長。覺欲應棄,所以我們覺悟以後應該要棄舍。

這以下說出他的道理,為什麼要棄舍呢?我們打妄想不是很好嗎?

所以者何?如術婆伽,欲心內發,尚能燒身,況復心生慾火,而不燒諸善法?復次,貪慾之人去道甚遠。所以者何?欲為種種惱亂住處,若心著欲,無由近道。

那麼這以下智者大師提出,為什麼我們心中在修習止觀的時候,生起貪慾必須要棄舍呢?他先講出一個實際的例子,《大智度論》講到這個術婆伽,這個術婆伽是一個奴隸,佛在世時的一個奴隸。他在這個做奴隸的過程中,他愛著這個女主人,女公主,那麼他一再的獻慇勤,希望能夠得到這個女公主,但是後來終於失敗了。失敗以後,他那個欲心內發,控制不住,竟然身體冒出這個大火,把他的身體給燒掉了。

這件事情,就是我們的生命體呀,他有這個色法跟心法。這個心法是有明瞭性的,色法是沒有明瞭性的。那麼以佛法的思想來說呢,就是心法是主,心為業主,心法會帶動色法。說我們起這個煩惱火呀,就會創造一個業火,也就會引生果報火。一般來說我們起這個煩惱火,它這個果報應該是異熟果,不應該現在得果報,都應該是來生到地獄去。這個地獄的火是怎麼得來的呢?你現在起煩惱這個火,它在你心中燒啊,它累積的一個力量,以後你就到地獄去燒這個火。一般來說是異熟,是來生得果報的,但是有一種情況例外,就是這個力量太大了,力量太大的時候,它會今生得果報。就像這個術婆伽,今生髮動慾火,現在就燒出來,不要等到來生到地獄去燒了。

尚能燒身,況復心生慾火,而不燒諸善法?那麼色身都燒了,難道它不會把我們心中的無量無邊的善法給燒掉?

這個古人的養生之道,不管你是學氣功,不管你是用身心飲食來調色身,這個關鍵,這個養生之道的關鍵在於清心寡慾。道家強調清心寡慾,就是你今天如果不能清心寡慾,饒你把氣功學得多好,把身心飲食調得多麼恰當,你的身體是好不起來的,你的內心當中經常起貪慾的煩惱,貪財貪色貪名,心中老是有一把火在那邊燒,你身體怎麼好得起來呢?所以說,這個養生之道的關鍵在於清心寡慾,因為這個心,心是生命的主宰者,關鍵在這個地方。

這個地方是講出這個世間的過患,站在一個調身的關鍵,你應該要調伏貪煩惱,因為貪煩惱是火。其次呢,站在出世間的功德來說呢,貪慾之人去道甚遠,說你心中起貪慾呀,你跟這種清淨的聖道,跟這個念佛三昧呀,距離是非常的遙遠。

說你這個人吶,也很難得,每天也不斷的做定課,打佛七你也來參加,但是你修了半天,內心當中一點道的功德都沒有,還是一樣散散亂亂的,還是一樣顛顛倒倒的。怎麼回事呢?就是你心中有一把火把你的功德都燒掉了。為什麼你們同學,大家開始修行的時間也差不多,你做定課,我也做定課,但是你怎麼內心當中不斷的增長,他的內心當中一點都沒進步?這個當然,世間上的事情會有各式各樣的相貌出現,它就是有各式各樣的因緣,沒有一件事情沒有因緣就能夠出現,不可能,各式各樣的因緣它就有各式各樣的果報出現。

就是說,貪慾之人去道甚遠。因為你也不對治貪慾,你經常放縱你這把火在心中燒啊,你一天到晚雖然也拜佛,一天到晚想要去買股票,那麼你拜了半天佛你也沒有什麼進步,就是把數目記下來而已,內心當中跟這個道,一點都不相應。這個地方,貪慾之人去道甚遠,聖道跟世間法是不能共存的。

所以者何?欲為種種惱亂住處。因為這個貪慾呢,它是一切惱亂的依止處。就是說它會引生很多很多擾動的情況出現,不寂靜。那麼若心著欲,無由近道。一個人貪慾心太強,對於世間的東西貪得太重,你就很難接近無漏的聖道。

這以下講一個偈頌,來說明這件事,以下引用《大智度論》:

如除蓋偈說:

入道慚愧人  持缽福眾生

云何縱塵欲  沉沒於五情

已舍五欲樂  棄之而不顧

如何還欲得  如愚自食吐

諸欲求時苦  得時多怖畏

失時懷熱惱  一切無樂時

諸欲患如是  以何能舍之

得深禪定樂  即不為所欺

說這個入道慚愧人,說我們修習聖道,世間的道路有兩條道路,一個是通往生死的道路,另一個是通往涅槃的道路,這個地方的道,是指通往涅槃的道路。慚愧人,我們一個佛弟子,內心當中有正見,能夠明白因果的道理。世間上的生命,它有一定的軌則,就是你內心當中依止什麼樣的因緣,它就會出現不同的果報。你內心當中去遵守五戒的操作,你的身心就會出現人的果報;你的內心當中去遵循殺盜淫妄這樣的一個軌則去操作,你下輩子就會出現三惡道的果報。

那麼從這樣的因果的認識,你內心當中生起了一個慚愧的心,就是崇重賢善,輕拒暴惡。就是我們沒有一個人喜歡痛苦,我們都是希望安樂,那麼痛苦跟安樂的關鍵在於善業跟惡業。所以我們這個時候會讚歎賢善,崇重賢善,讚歎善業的尊貴,不管我們做得到做不到,我們內心當中知道這個善業是尊貴的。那麼,輕拒暴惡,訶責這個惡業,當然這個慚愧心的生起是根據深信因果。一個人他不認為生命有軌則啊,他造惡無所畏懼,無所謂的,他認為這個軌則沒有多大意義的,所以這個慚愧人是來自於深信因果。

持缽福眾生,這個是以出家人做代表,當然也包括所有七眾的修行者,那麼這個當中以比丘做代表。比丘當然是持缽福眾生,放下世間的塵勞,以乞食來過活,以這個修行,來做眾生的福田。所以這個福當動詞,以這個持缽乞食呢,來福利眾生。

換句話說,我們一個佛弟子呀,我們發心修行,受了三皈五戒,乃至於受了菩薩戒,我們就是一個入道慚愧人。那麼現出這種修行的一種清淨相,云何縱塵欲,沉沒於五情?我們內心當中已經發心要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那麼怎麼還能夠放縱內心的五欲,沉沒於內心的五塵。這個五塵是內心的一個落謝的影像,這個貪慾蓋主要是內心的影像,是五塵落謝的影像。

這是總標,這以下說明五欲的過患。

已舍五欲樂  棄之而不顧

如何還欲得  如愚自食吐

你內心當中已經棄舍了五欲,一心一意的想要修習念佛三昧,對五欲已經棄之而不顧。你在修行念佛的時候,如何還欲得?怎麼還會攀緣這種境界呢?那這種情況,如愚自食吐,就像一個愚癡的人,他吃到這個不清淨的食物,就把裡面的東西都吐出來,吐得滿地,又酸又臭,那麼吐出來就很健康就好了,但是你把這個吐出來的又酸又臭的東西,又再吃回去,這個是非常不合理的事情。

就是說呢,你已經發心棄舍了五欲,怎麼你在修行的時候,還去攀緣這個境界呢?就像是一個愚癡的人,吐出的穢物再把它吃回去一樣。

諸欲求時苦  得時多怖畏

失時懷熱惱  一切無樂時

以下龍樹菩薩把這個欲,我們所認為特別尊貴、特別美妙的欲啊,以三個時段來觀察它,它到底是不是給我們快樂呢?

從整個追求的過程當中,它是苦,非常的辛苦。諸欲求時苦。說我們對這個財色名的追求,你想要得到財富,你想要得到美好的眷屬,你想要得到高貴的地位,別人可也想得到。但是這個東西是有限的,所以只好競爭了,你只好白天也上班,晚上也加班,勞心勞力,四十幾歲頭髮都白了,精神體力呀,完全花費在追求這個欲,這個過程可是沒有讓你快樂過,心中有很多很多的事情要想,身體有很多很多的事情要做,勞心勞力。

得時多怖畏。到了晚年了,一生的辛苦終於你也認為有了代價,財富也現前了,眷屬也具足了,那麼你應該快樂了嗎?不是!得時多怖畏!因為這個五欲是如此的脆弱,你心裡面也很清楚,隨時會破壞。

我們一個小老百姓,很羨慕那些大老闆,但是這些大老闆的心情可不快樂,因為他到這種地位,他很清楚,這個社會的競爭,現在這個社會沒有所謂的百年老店這件事情。古時候的社會,它的這個店的成就是累積的,一代一代的。現在的企業呀,你只要不進步,馬上被淘汰掉,甚至於你一個老闆,做出一個錯誤的抉擇,你公司就要倒閉。所以這個大老闆的心理壓力是很大的,他隨時害怕,我明天起床不知道我公司的股票會是什麼樣子?會發生什麼事?所以很多的大企業家都是吃安眠藥的,睡不著覺,因為他心中壓力太大,負擔太大。

我們一個人啊,什麼都沒有,也就算了,也就過一輩子。一個人爬到高位他掉下來,他受不了的。所以他絕對不允許這件事情發生,得到以後他也不會安心,他心中有很多很多的怖畏,怕失掉。

失時懷熱惱。不管你願不願意失掉,你總有一天要失掉。因為無常是生命的真相,諸行無常,不管是善法,不管是惡法,它都是不斷的流動變化的,生命的本質本來就是流動變化的。那麼你有快樂,也就會有痛苦,有痛苦也就會有快樂,它是不斷的變化。所以你總有一天果然失掉了,你受不了了,甚至於要自殺了,失時懷熱惱。那麼我們這樣子講,一切無樂時。

我們從龍樹菩薩對我們的引導,我們這樣子去觀察,事實上五欲並沒有給我們什麼快樂嘛。不管我們追求的時候是多麼辛苦,得到的時候我們卻會很多的怖畏,失去了以後我們感到非常的熱惱。那麼這樣子講,五欲事實上並沒有給我們快樂,只有滿足我們的虛榮心而已。

節嘆:

諸欲患如是  以何能舍之

得深禪定樂  即不為所欺

那麼世間的五欲,這種財色名的境界,就是這樣的情況,它是不淨相的,苦惱相的。那麼以何能舍之呢?我們怎麼能夠棄舍呢?只有得生禪定樂,即不為所欺。當然我們內心當中都有一個安樂的住處,說一個剛開始的修行人,要你完全放棄五欲,的確是有點困難。但是你今天吶,能夠好好的做定課,在你內心當中能夠栽培一點信願持名的念力,心中有法,那麼心中有法寶的人啊,這個時候你對於世間的五欲就容易放得下,因為你得到更珍貴的東西,你就會放棄比較粗重的東西。

所以說呢,歡喜生善破惡入理,你不積極的生善,不容易破惡的。你當然會訶責它,但你要真正的完全放棄它啊,那你內心當中要有功德生起才可以。得生禪定樂,你內心當中一定在修行的過程當中得到了法喜,這時候真正的不為它所欺騙。

這個地方就說明這個貪慾的過患。這個地方說貪慾的過患,我們看龍樹菩薩的偈頌,他一方面要我們思惟貪慾的過患,一方面要我們加強對法寶的安住,這兩個都很重要。因為你心中沒有一個皈依處,那你心中沒有皈依處,沒有法的皈依處,那你心中只有五欲,你又要把五欲放棄,那你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呢?我們內心當中又不能跟空性相應,那一定是在有相的境界活動,那麼你在有相的境界裡面活動,不是五欲,就是法寶。所以說你要不斷的加強用功,這也能夠幫忙你放棄世間的五欲。

再看已二,去瞋恚蓋。前面是貪慾,這個是瞋恚。

二棄瞋恚蓋:瞋是失佛法之根本,墜惡道之因緣,法樂之怨家,善心之大賊,種種惡口之府藏。

首先智者大師先解釋這個嗔的過患。說為什麼要放棄它呢?因為它有過患。嗔是失佛法之根本,這是一個總標。

這個貪慾,如果它是有限度的貪慾,跟這個五戒相應的貪慾,還不會失掉佛法的善根,雖然你內心當中沒有功德,但起碼會讓你有一點善業。但是你要是嗔呢,那可是連善業都破壞了,可能連你對佛法這個基本的信心,信願戒定慧這個信呢,所有的善根是以信心做基礎的,都會破壞你的信心。所以這個嗔心力量非常大,破壞力非常大,它會使令你失掉佛法的一切的功德。

這以下分成身口意來說,先從身業,罪惡道之因緣。嗔心活動的時候,那麼你這個身體就會發動很多很多殺害別人的事情,這個身業會造罪。其次呢,法樂之冤家,善心之大賊,這個是破壞我們的意業。你內心當中,本來打一個佛七,心情很快樂,法樂,但是你發一個脾氣以後,你七天的法樂完全都消失了。是法樂之冤家,是善心之大賊,這個大賊就奪取我們的善心,這個是破壞我們意業的功德。

再其次,講這個口業的功德,種種惡口之覆藏,這個覆藏就是倉庫。這個所有的東西都是從倉庫拿出來的,這個惡口也是一樣,是從這一念嗔心的倉庫發動出來的。

我們過去的老和尚,我們第一屆佛學院的教務主任告訴我們,發脾氣的時候不要講話。這個時候你本來是要跟你的師長、你的上司或你的眷屬,要溝通一件事情,要講一個道理,你現在有嗔心,不要講那個話,你一定等到心平氣和的時候再講話,因為你這個嗔心,講不出好話來。

從我過去的經驗,我每一次嗔心講的話,每一次都後悔,就是講不出好話出來,對事情完全沒有幫助,反而有更大的傷害。所以說,後來我有經驗了,就是說,起碼我不讓這個事情惡化,就是不講話。那麼,當然人和人之間一定要溝通的,不講話不能解決問題呀,什麼時候講話呢?心平氣和的時候再來講話。所以這個嗔心它是種種惡口的覆藏,這個嗔心的時候發動的口業呀,不可能解決事情,不可能!

是故行者,於坐禪時,思惟此人現在惱我,及惱我親,讚歎我冤;思惟過去,未來亦如是,是為九惱。

這個地方說出嗔心它引生的一個原因。說這個人他在這個地方打佛七坐禪,那麼他就想,這個人真是對不起我啊,怎麼說呢?現在惱我,他做什麼事情來惱害我,我對他這麼好,他都惱害我。或者說來惱我親,他不是惱害我,他是惱害我的親人;或者說他不惱害我的親人,他讚歎我的冤家,他明明知道我跟他是對立的,他還在我的面前讚歎他,支持他,明明是擺著跟我過不去。思惟過去未來如是,那麼你思惟,當然這個地方指的是現在,惱我,惱我親,讚歎我冤,那麼他不是現在,是過去,過去惱我,過去惱我親,過去讚歎我冤;或者是未來,未來惱我,未來惱我親,未來讚歎我冤,加起來有九種的生起惱恨的因緣。

那麼這個惱呢,就生起嗔恨,嗔恨久了就變成怨恨。這個怨恨,心中就很難化解了,到了恨的時候就不容易化解了。

故生瞋恨,瞋恨故生怨,以怨心生故,便起心惱彼,如是瞋恚覆心,故名為蓋。

我們過去講一個公案說,說有一個修道的仙人,在山中打坐,那麼他請了一個女眾,為他燒飯,打掃這個房間。有一天這個女眾到山下去為他準備飲食的時候,被這個國王給看到了,國王一看,哎呀,這個山中竟然有這麼美貌的女子啊,就強迫把她帶回宮去了。

帶回去以後,這個仙人他從禪定中出來,要吃飯呢,沒有人煮飯。他就到山下去,問村人說你有沒有看到這個女眾。他說有呀,被國王請去了。這個仙人就到這個王宮去了,說你是不是把我的女眾帶走了?國王說是的。那請你還給我。國王說你是一個修行人,你要女眾幹什麼?我是請她幫我煮飯的,還是請你還給我。

國王就是不還,這個仙人說呀,好!你今晚上會有大災難。他就告訴那個女眾說,你今天晚上要注意啊,你要不斷的憶念我的名號,否則今天有大災難出現。

這個修道仙人講完就走了。走了以後他到晩上的時候他就入定,他是有禪定的人,入定以後在禪定當中觀想王宮的相貌,然後起了一念的嗔心,就作意那個石頭,就像下雨一樣,就把那個王宮完全的消滅掉了,把王宮打成平地,裡面所有人除了那個女眾以外,全部都死掉了,造了這麼大的罪業。所以說這個修行人,修行人不能隨便發脾氣的,他心力強。

我們這個打佛七,寧動千江水,莫擾道人心,這句話很有道理呀!我們帶小孩子來道場,不要開玩笑的。怎麼說呢?我們姑且不論以後的果報,這個人在打坐的時候心力多強啊!他心力集中,他心力多強啊。你在那個地方吵啊,他萬一動一個嗔恨心,對你小孩子的身體不好,因為他那個心力強啊,他一作意,誰在擾我?這個念頭一動下去呀,那個意念散發出的力量不得了。雖然他沒有禪定,但他那個時候心力極端集中,他可也不是有意的,但是他畢竟是凡夫,控制不了他的念頭。所以這個修行人他念頭當中專注,他動一個嗔心,如果方向是趨向於這個人啊,那這個人身體受不了,除非他福報大,可以化解。

所以說,這個修行人在修行的時候,你不要隨便去觸惱他,一方面你障他的道,一方面他萬一生起嗔心,那麼他心中所發動出來的這個惡念,會傷害到你的,在這個地方要注意。那麼這就是說,以怨心生故,便起心惱彼,他就會不自主的發動身口意的行為來惱害對方,那麼當然這樣子的話就自他兩害了。

如是瞋恚覆心,故名為蓋。瞋恚遮避了我們這種善良的心性,所以叫做蓋。

那麼應該怎麼辦呢?

當急棄之,無令增長!這應該要去棄舍。

那麼這以下講出一個偈頌:

如釋提婆那 以偈問佛:

何物殺安穩  何物殺無憂

何物毒之根  吞滅一切善

那麼在《大智度論》上說呢,釋提婆那這個人他問佛陀說,何物殺安穩。就是我們身心世界當中呢,什麼東西把它殺死了以後,我們身心能夠安穩?什麼東西把它殺死了以後,我們身心能夠無憂慮?什麼東西是我們身心毒害的根本,它能夠吞滅一切的善法?

佛陀就以偈答言:

佛以偈答言:

殺瞋則安樂  殺瞋則無憂

瞋為毒之根  瞋滅一切善

把這個嗔殺死了以後,身心能夠得到安樂;把嗔殺死了以後呢,內心沒有憂慮;嗔是一切身心毒害的根本,嗔的毒比貪的毒更厲害;嗔滅一切善,把一切善法都破壞了。

如是知已,當修慈忍,以除滅之,令心清淨。

這個嗔心,嗔心的這個對治,以佛法說,當然佛法對於一件事情,生起一定能夠還滅。佛法說一切法都是因緣生,這句話就給我們很大的希望。就是它假借因緣生,那麼我們一定能夠根據一個軌則的操作,使令它消失。如果這個東西不是因緣生,它生起沒有因緣,那它就沒辦法消滅。那麼嗔心是有因緣生,那就是好處理了,就是有一定的軌則可以使令它消滅。

那麼我們內心當中要根據什麼樣的軌則去消滅嗔心呢?第一個,主要是思惟業果的道理。我們一般人呀,會起嗔心,就是我們認為說,我這個痛苦是你給我的,所以非常不合理。就是說我本來沒有痛苦,是你給我痛苦,所以我對你發脾氣,當然這樣子思惟就很容易發起嗔心。

那麼以佛法的意思不是這樣子,你內心當中不應該根據這樣的思考去運作。你應該思惟: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說這個果報體會在你的身心出現,這當中跟你的業有關係,別人只是增上緣,主要還是你有這個業力。我們就思惟,我們今天所遇到的任何逆境,是跟我們過去的惡業有關係,這樣子我們沒有理由去怪別人,因為這是我的業力所招感的。

我們應該怎麼做?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秧。既然是我的業力,我忍下來這個業力就過去了。如果我今天再去攻擊對方,這個惡業又增長了。所以這個時候,我們思惟這個業果的道理,思惟這是自己的惡業所招感的,這第一個。

當然這是一個有相的觀察,或者我們也可以根據無相的觀察,思惟無常無我的道理。這個無常觀也是很有力量,我們的確會遇到很多的逆境,我們沒辦法排除,但是我們不想起嗔心,因為這個嗔心對自己不好,你想想看,這個嗔是在你心中活動,不是在別人的心中活動。所以嗔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他對你不起,你自己起嗔心,你說這樣子合不合理?他對你不起,你起嗔心傷害自己,這件事情非常不合理,因為嗔的心是在你自己的心中活動,傷害的正是你自己。

所以我們在對治的時候呢,修無常觀也是不錯。

逆境來時莫動嗔,西方佛子等疏親,

我今暫做娑婆客,不久蓮池會上人。

就是說我們思惟三界的果報體是暫時的,這個逆境不會太久的,我今暫做娑婆客,不久蓮池會上人。那麼這樣子也能夠使令自己安忍下來,不過暫時的因緣,不會經常會這樣的。或者我們也可以修無我觀,那最高級的了。觀察我們這一念分別的心,說你觸惱我,觀察這一念心當中是剎那剎那生滅的,在整個生滅變異當中,沒有一個恆常住不變異、有主宰性的我,那個我是不可得的。那就是一個由業力所變現的,一種連續的、生滅的一個心的分別功能而已。

那麼這樣子觀察我不可得,這個時候不需要任何理由,不需要說這是我過去的業所招感,都不需要,就能夠把心安住下來。那麼這個後面的正觀會講到,正觀主要是我空觀,從假入空。前面的這個對冶,還是一個方便,那麼這個地方說呢,當修慈忍,以除滅之,令心清淨。

這個嗔心它的來源是來自於逆境,貪心主要的因緣是順境,是我們所愛的境界。如果我們要是評心而論,這個逆境對我們修學是非常重要的,還是非常重要的,雖然我們沒有一個人喜歡逆境,但是就著修道的過程,你一個人完全沒有逆境,這件事不是吉祥的。

印光大師說,一個凡夫,完全沒有逆境,你在家庭裡面,夫妻感情很好,子女對你很孝順,身體健康,心情愉快,財富具足,這件事情不是一個好事情。為什麼呢?凡情日盛。世間的感情一天一天的增長,你很難厭離娑婆。你一定是有逆境的刺激,你才能生起出世的道心,才能夠勇猛精進的修行,是這樣子的。

就是說,我們這個學佛的過程,讀聖賢書,行聖賢道。讀聖賢書就靠個人的悟性,但是你要把聖賢書轉成聖賢道,把文字的智慧轉成你內心的聖道,那這個逆境就非常重要了。如果你一路都是在順境中長大,你很難把文字的道理,轉成你內心的正念,我看是很難,就算有也是很薄弱,那個正念力很薄弱。

但如果說你有逆境來刺激你呀,那麼你就會容易一點,你很容易把文字的佛法,轉成你內心的正念,轉成你心中的智慧。所以說逆境還是非常重要的,當然這個逆境就要看你怎麼化解。你要化解得過去,那你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你更加的突破。化解不過去,那肯定就要造罪業了,那自他兩傷了,你觸惱我,我觸惱你,下一輩子你再觸惱我,以後我再觸惱你,那麼生生世世就是個冤家了。

所以說這個嗔,它是個逆境,這個逆境這種力量,你能善於用這個力量,它對你還是有幫助的。就是這個方向,你要是能夠轉,就變成菩提道的動力,如果不能轉,對你就是一個傷害,你就自暴自棄了。所以說當修慈忍,以除滅之,令心清淨,是這個意思。

我們今天就講到這個地方,那麼先回答幾個問題。

問:請示師父,若受持八關齋戒,因病去就醫,如遇異性醫治就診,是否有違犯?

師父答:這個八關齋戒的八段戒文當中,沒有說男女接觸這件事情,這出家眾就有,出家眾不管是比丘、比丘尼跟異性身體接觸,不管起不起貪心都犯。那麼這個八關齋戒並沒有說男女的身接觸也犯,沒有。不過就是說你不能生起貪慾心,你是去看病,你要觀想面對的是一個醫生,看病,所以說呢,如果是看病,單純的看病,那當然是不犯的了。那你心中起了貪慾的煩惱,那當然就犯到了這個邪淫戒。如果不起貪慾的煩惱那就不犯,只是身體的接觸是不犯的。

另外問題很多,我們先回答幾個,關於懺悔:

問:作法懺指的是對首懺嗎?對首懺需找同梵行者,若梵行比自己高者可以嗎?

師父答:作法懺就是對首懺。就是它有一定的法,有一定的儀軌,你要根據這個儀軌來念誦。那麼他為什麼叫對首呢?就是你找一個人跟你面對面來懺悔。那麼找同梵行的也可以,比自己高的也可以。你五戒的找菩薩戒的也可以,不能找比自己低的,高的可以。

問:小乘的思想,法是真實有,那麼犯戒後有懺悔的行法嗎?

師父答:這個小乘的方便罪,是可以懺悔的,對首懺。但是小乘的根本戒犯到了,就不能懺悔了,就永遠不能懺悔了。就是說你這個戒體壞掉以後,永遠不能恢復它的原來面目了,那麼它認為你這個罪業造了以後,你永遠不能夠去消滅它。

大乘當然不同意這個看法,大乘認為一切法是因緣生,它不是自性生,它不是本來就有一個自性。就是這個罪業怎麼會有呢?它是假借你內心的不如理作意,去接觸染污的因緣,這種剎那剎那生滅的一個心境的和合而顯現。那麼它假借因緣生,當然能夠借假因緣而滅,是這個道理。那麼這個大乘的懺法就是取相懺。

問:下品的責心懺,中品的對首懺,小乘的教門允許嗎?

師父答:允許的,在小乘的教法當中是允許有這個責心懺跟對首懺。

問:關於息諸緣務,是不是與佛法不相干的都含攝在裡面呢?

師父答:這個息諸緣務,它是有階段性的。就是你在修行的時候,比如說你一天早課做一個小時,晚課做一個小時,你這一個小時,你可以規定自己息諸緣務,因為你好不容易才有這一個小時修行,你修到一半,一個電話,別人打一個電話來,你跟他一聊天聊個十分鐘,再去坐就不相應了。就是你一個小時不要接電話,不要跟別人講話,完全息諸緣務。那麼這個就是有階段性的。

問:那麼習學問的緣故,這是講世間法來說嗎?世間的善法雖不究竟,但是就方便法來說,似乎也不違背其原則,那也不取嗎?

師父答:這個地方的息諸緣務也是指你正在修止觀的時候說的,不是說你這個歷緣對境的時候也息諸緣務,不是的。

問:如果歷境的堪忍性不足,我們將今生的修行偏重在斷德上好嗎?會不會障礙大悲心的生起?

師父答:這個是很合理的,對一個初學者來說呀,偏重在調伏自己的煩惱,偏重在往生淨土資糧的栽培,這件事情是合理的。

我們看《阿彌陀經》,《阿彌陀經》的經文當中,佛陀有三次勸我們要往生:眾生聞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三次。《阿彌陀經》是一部大乘的經典,佛陀並沒有要求我們生生世世留在娑婆世界度眾生,並沒有這個口氣。

你看這個《法華經》也是啊,《法華經》是一佛乘,最圓頓的大乘法門,但是佛陀在《法華經》講的譬喻,你看他講那個三界火宅,那個小孩子在三界當中玩樂啊,火燃燒了,佛陀是什麼態度呢?佛陀說你們趕快離開這個火宅,外面有羊車鹿車牛車在等著你。佛陀是要這個顛倒的孩子趕快離開火宅,他並沒有說,你這個小孩子你來幫忙我救人吧,沒有這個口氣,那是大人才可以救的,菩薩大人啊,在這個娑婆世界度化眾生啊,他能夠忍受這個眾生愛恨的毒劍,所以我們剛開始偏重在斷德是對的。

但這個地方的關鍵,你不能破壞你的菩提心,就是你內心要有作意,你在修行的時候你要觀想,我是為菩提道而求生淨土,雖然眾生有無量無邊,這些眾生跟我很有緣,都是我過去的母親,我都有一份的責任來幫忙他們,但是不是現在。因為我現在去救他們,譬如破舟救溺,就像一個船,我自己破了一個洞,我怎麼救你呢?自他即沉。

就是說,我到極樂世界的目的正是要完成我的一個菩提本願。所以說,你不是一種逃避的心情,並不是對眾生一種放棄的心情,不是的。所以說,我們說心是業主,這句話講得可真是真實。同樣的念佛,同樣的求生淨土,你內心當中有不同的作意,你內心當中有不同的操作,它就有不同的相貌出現。你多了這一份的為菩提道求生淨土,你多了這一層想法,那你就跟其他人不同。同樣的念佛求生淨土,你的菩提心不會傷害,你跟眾生的緣也不會傷害,這是一個時間的問題而已。

但是你如果說沒有讀誦大乘經典,你一路念佛,你對眾生是一種遠離的,甚至是一種嗔恨的,那麼求生淨土,對你以後成就法身菩薩,就會有傷害。那個時候你要以眾生為資糧,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花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而能成就諸佛菩薩花果。那個時候你是一個法身菩薩,當然你的重點不是調伏煩惱,你是要成就廣大的功德,你很清楚,功德它的本身在眾生的身上,因為你想要成就諸佛菩薩的智慧花果,你要從它的根去澆水,而這個眾生正是你成就無上功德的一個因。但是你那個時候跟眾生接觸的時候就有問題,當然你一個法身菩薩,你也會知道問題出在哪裡,過去在因地的時候種下一個不好的因地。

所以我們在學佛的時候,很注意你的因地要圓滿。所以為什麼我們要讀聖賢之書呢?讀聖賢書所學何事呢?同樣念佛就念佛嘛,明白那麼多道理幹什麼呢?那不同的呀,你內心當中在栽培因地的時候,你有很多的方便,你從聖賢的開示當中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你明白這件事情,你在栽培因地的時候圓滿,等到你果地的時候順利,那就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