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四面,丙三、止觀差別。

我們前面講到止觀的體性。這個止觀的修學,按照它的次第是先修止。站在淨土法門當中的止,它的所緣境是阿彌陀佛的名號,所謂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議,故名號亦不可思議。

剛開始我們在念佛之前,應該思惟阿彌陀佛的名號是總持阿彌陀佛所有的依正二報的功德,這句佛號它決定能夠使令我現身業障消除福慧增長,使令我臨終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對這個名號我們先建立一個真實的信心。

那麼有了這一念的信心以後,我們對這個佛號,再繼續的專一相續的安住,透過一句彌陀念誦聽,十句成片三三四,使令這個佛號在我們心中,一次一次的分明的顯現出來。經過這樣子的修行,就能夠把我們心中粗重的昏沉跟掉舉給消滅,使令我們內心能夠明瞭寂靜的在一句佛號當中安住,那麼這個時候就叫做成就止的功德。

這當中的整個修行主要是兩個內涵:第一個是信心,相信名號能夠救拔你;第二個是念力,對佛號能夠有一個堅定的意志力。這是兩個,一個是信,一個是念。

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更進一步,在這個明瞭寂靜的心當中,開始起觀。

首先我們可以觀察死歿無常,思惟我們這一期的生命,死亡是遲早要到來的,而死亡到來的時候,除了我們今生所修學的佛法功德以外,其它的財富眷屬地位都要被死亡所破壞。透過這樣子的觀察就能夠提醒我們,我們今生當中要緊的是積功累德。這樣的觀察可以使令我們看到,今生當中哪些是我們應該要真實去追求的,哪些我們只要隨緣盡份就可以了,這個是第一個無常觀,來破除我們常見的顛倒,那麼第二種是界差別觀。界差別觀就是說前面的無常觀,使令我們今生做出了最好的抉擇,但是,當我們的死亡到來的時候,我們馬上要面臨來生,到底我們來生應該去哪裡呢?我們可以透過佛法的觀察。

首先我們可以觀察娑婆世界的相貌。娑婆世界雖然有人天的可樂果報,但是這種果報夾雜了煩惱障、業障、報障。就是你在受用人天安樂果報的時候,煩惱會障礙你的安樂,罪業會障礙你的安樂,老病死的果報體也會障礙你的安樂,這樣就使令我們覺悟到三界的流轉是不安全的,是沒有安全感的,就像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我們這樣子觀察整個六道當中,沒有一個是我們真實的皈依處,這樣子我們觀察流轉的過患,使令我們厭離娑婆。

那麼我們厭離娑婆,我們到哪裡去呢?我們又不能到涅槃,這怎麼辦呢?欣求極樂,思惟極樂世界的功德,極樂世界正報的功德,依報的功德,每一個功德都具足法身、般若、解脫,三種清淨安樂的功德,這樣就使令我們對極樂世界的欣求。透過觀察娑婆世界的苦、極樂世界的樂,一種對比的觀察,就會加強我們往生的願力,這個觀主要是為我們來生尋求一個皈依處。

前面的無常觀是就著今生,我們應該如何的修學;界差別觀是說我們來生去哪裡。當然,這個界差別觀,我們觀察一次就加強一次我們往生的願力,直到我們往生的願力變成堅固為止。

這個就是我們止觀的一個修學內涵。

接下來,我們看丙三的止觀的差別種類。

天台智者大師把佛陀一代時教的止觀分成四種止觀:

一、小止觀;   二、漸次止觀;

三、圓頓止觀;四、不定止觀。

先看第一個,小止觀:

丙三、止觀差別

一、 小止觀

即今《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亦名《童蒙止觀》。

這個小止觀的小,不是小乘的小,它是一個大乘法門。為什麼稱為小呢?因為它文義簡要,故名為小。文字及義理簡單而扼要,不像圓頓止觀,道理講的太過玄妙,它的每一個方法次第都是容易理解的,所以稱為小,文義簡要。

這次我們預定花七個講次,二十八個小時來解釋這個《修習止觀修學法要》。那麼它有另外一個名字叫《童蒙止觀》,這個童蒙就是基礎,它是一切止觀的基礎。

這個小止觀,它的一個特色,智者大師他列出了十科,有十個部分,它能夠很明確的引導你在修止觀的過程當中如何的踏出第一步,它有這個特色。它很有次第的告訴你如何具足修止觀的條件;在修止觀過程當中,你要如何的操作;遇到了問題要如何的克服;最後止觀功德相貌的判斷,什麼是正確的止觀功德,什麼是一個魔境,從因到果它有一個明確的次第;所以它有資格稱作為《童蒙止觀》,一切止觀的基礎。

二、漸次止觀

明止觀淺深次第工夫,即《釋禪波羅蜜》。

這個《釋禪波羅蜜》事實上跟小止觀的整個義理整個文字很類似,就像《阿彌陀經》跟《無量壽經》一樣。《阿彌陀經》跟《無量壽經》,古人說是同一本經,開合不同,一個小本一個大本,這種觀念我們也可以把它放在小止觀跟《釋禪波羅蜜》。小止觀的內容,《釋禪波羅蜜》都有,只是《釋禪波羅蜜》講的更詳細。

《釋禪波羅蜜》這個標題我解釋一下:

這個釋,就是解釋。他解釋了兩個主要內涵:第一個解釋禪,就是四禪,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這個禪定當然通於佛法通於外道,外道是以禪定為究竟,佛法是以禪定來修觀,所以這個地方不同。解釋禪定的修學方法,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解釋波羅蜜。波羅蜜是到彼岸,所有的善法只有智慧才有到彼岸的功德,光光是禪定不能到彼岸,它不能超越三界的業力,不可以。這個波羅蜜就是無常無我的智慧,這是一種我空法空的智慧。

這個漸次止觀,它是解釋這個止,也解釋這個觀,這個觀是我空法空觀的方法。漸次止觀跟小止觀事實上是可以列入同一類的,都是有次第的修止觀的一個方法。

三、 圓頓止觀

明天台圓頓妙觀,即《摩訶止觀》。

這個圓頓止觀,它的一個特色,它是直接觀照現前一念心性,直接觀心。小止觀它的理論內涵講的少,實際操作講的多。就是說,它是知易行難,道理明白很簡單,但是你要實際去操作,要有一段過程,知易行難。但是圓頓止觀不同,你看那個《摩訶止觀》,道理講的很多,因為道理很難明白,那你明白以後你就很好操作了,知難行易,它一再的強調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

智者大師的《摩訶止觀》他不厭其煩的告訴我們,我們這一念心的本性是清淨本然的,不管你打妄想也好,你起善念也好,你的本性還是清淨本然的。那麼清淨本然是一個本體,它的作用有染淨的差別,你隨順染、顛倒的思想,你的心就創造煩惱障報障業障;如果你這一念心隨順於清淨的思想,它就創造了法身般若解脫三種功德。這個地方一再的強調一種大乘不二的法門,就是說,染污的是你這一念心。

那地獄是誰創造的呢?是你這一念打妄想的心創造的;那以後到極樂世界,怎麼有極樂世界呢?也是你這個打妄想的心,它念佛創造的。所以我們這一念心,它是不二,染淨不二,惑業苦是它創造的,法身般若解脫也是它創造的。那麼你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你才有資格修圓頓止觀。

所以這個圓頓止觀,他不一定要在打坐中修,像小止觀,他很強調一定先在靜中修,再歷緣對境修;圓頓止觀沒有所謂的具足二十五個方便,具足種種因緣,要訶責五欲,要調伏煩惱,棄五蓋,調五事,調息、調身、調心,完全都不必什麼方便,正直舍方便,但修無上道。它要你在二六時中每一個念頭正念真如,念念的隨順真如。

這個法是非常的微細,比如我現在看到這朵花,我說,哎呀,這朵花真美,那你這個就違背了圓頓止觀,因為你的念頭沒有隨順佛性,你只要對一個境界生起一個執取的心,不要說二念了,二念那就很粗了,就是說你起了一個善念或者說無記的念頭,但是你的內心當中已經動了執取,有我執法執的執取的念頭,那就違背了圓頓止觀的思想,因為你已經不是念念隨順佛性。

所以這個法門是非常的玄妙、非常的微細,不過它的速度快。中國的禪宗,天台宗圓頓止觀,華嚴宗的事事無礙的法界觀,都是這個思想。就是你這個打妄想的念頭,直接的趨向於真如佛性,直接跟真如佛性相應,旁邊的方便都不需要,這個是利根人來修行。

四、不定止觀

明止觀淺深不定,能大能小,即《六妙門》。

說明止觀的淺深不定,能大能小,即六妙法門。這個六妙法門它就是六個法門能夠趨向於涅槃,所以叫門,數、隨、止、觀、還、淨六個法門,它不決定是漸次也不決定是圓頓,看這個操作人智慧的淺深來判定是漸是圓頓。

智者大師他列了四個止觀,事實上歸納就是兩個止觀,一個是漸次的,一個是圓頓的,不定就是從漸次和圓頓開展出來的,它也沒有體系。這兩個操作,如果我們詳細的看天台的三大部,智者大師他強調,圓頓不能礙行布,行布不能礙圓融。

所以說圓頓止觀,雖然你開了圓頓解,知道你這一念心性它是染淨不二,它的本性是清淨本然,但是智者大師也強調,就一個煩惱粗重的凡夫下手,你還是要根據次第止觀,你一定要息諸緣務,找一個空閑的住所,然後思惟煩惱的過患,訶責煩惱,然後調身調心調息,在靜中栽培止觀的力量,然後再去動中歷練。

智者大師說圓頓不能障礙次第,你在修次第止觀的時候,假設你能夠明白這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那更加殊勝。所以這個地方圓頓跟漸次它還不是分開的,圓頓能夠幫助漸次,漸次也能夠幫助你明白圓頓,這兩個雖然體性是有差別的,但在實際操作的時候,這兩個是互相資助的。

我們這次在講這個天台的止觀,我們是偏重在漸次止觀,理論講的少,實際的修行方法講的多。這個是天台的止觀的四種差別。

前面我們是簡單的解釋了標題:《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看第二段,甲二、作者略史。這一科是介紹天台智者大師簡單的事蹟。

我們中國佛教有大乘八宗,八宗當中,我們如果憑心而論,的確有的宗派偏重在教,教理講的多,建立圓頓的知見非常的好,但是修行實際操作的少,這是有教無觀;有些宗派,觀講的多,怎麼去實踐怎麼去攝心,怎麼調伏煩惱,它的每一個次第講的很清楚,但是對於圓頓的思想開顯的少,使令我們整個修行沒有一個明確的會歸處。

只有天台的止觀,教觀雙美。它的教理講的詳細,但是它實際操作的時候也講的詳細,這個智者大師真的是不可思議,在整個中國佛教歷代祖師當中,他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個,是影響中國佛教最深遠的一個宗派--天台宗,它的教法它的觀法影響了歷代很多的人。

當然,佛法的觀念,一切法生起要有因緣,天台教觀的建立,跟智者大師整個的修學過程,以及他當時的一個時代環境背景有非常密切的關係。所以我們要了解一個教法的生起,我們就有需要去了解智者大師的生平,他這個教觀是怎麼建立起來的,他當時修學的心路歷程,他當時所面臨的是什麼環境,才會促成他會去建立天台教觀,所以我們研究他的歷史就非常的重要。

首先,我們看第一段,他出生的情況:

甲二、作者略史

一、 出生

大師俗姓陳氏,世為穎川人,因晉時避亂,止於荊州華容。父起祖,於梁元帝時,封為益陽侯。

先講他的家庭背景。智者大師他俗姓姓陳,過去他本來是穎川人,但是在西晉的時候有戰亂,他們就逃避到荊州華容。智者大師的生長環境在我們中國歷史上是魏晉南北朝,戰亂最頻繁的時代,那個時代的皇帝福報都不大,做皇帝都沒有做多久都被推翻了。我們古人說皇上無福百姓遭殃,皇上的福報不夠就使令這個政局動盪不安了,智者大師就在一個動盪不安的環境中成長。

那麼他的父親叫起祖,陳起祖,他父親是文武兼備,一方面在學問上,學通經傳,一方面又精通武術,文武兼備。在五代梁元帝的時候,他是封做大將軍,因為屢次的戰爭中有功,就被梁元帝封為益陽候,古代這個爵位公候伯子男,第二等的爵位,可以說是一個相當高的爵位。所以智者大師的出生,他不是一般的老百姓,他是一個王公大臣的兒子,要以古時候說,一個大富長者的兒子,這是一個家庭背景。

我們再看他母親是怎麼懷孕的,他是怎麼樣投胎的:

其母徐氏,夢香煙五采,縈迴入懷,又夢口吞白鼠,因是而孕。

他的母親姓徐,傳記上記載,他的母親溫良恭儉,偏勤齋戒,就是他母親的個性很溫良,而且對人很恭敬,生活很儉朴,偏勤齋戒,又很喜歡吃素,可是他母親沒有學佛,這後面就看得出來,他母親很喜歡吃素,是一個心地非常善良的婦人。

那麼有一天,夢到香煙五彩,縈迴入懷。就是在睡夢當中,夢境當中看到有這種五彩的、五種顏色的香煙,縈迴,在她的身邊環繞,環繞了幾次以後,就跑到她的肚子裡面去了,這是第一個他母親懷孕的夢境。

第二個又夢到她從嘴吧裡面吞入白鼠,這個白鼠在過去是一個龍的化身。龍,就是天上的飛龍。天上的飛龍在古時候是一個尊貴的表徵,只有皇帝穿的衣服才能夠畫龍,一種尊貴的化身。智者大師在他母親懷孕的時候有這麼兩個徵兆,這是講到他母親懷孕的一個情況。

再看他出生的一個因緣:

誕靈之時,紅光聳霄,鄰人見之以為失火,爭而視之,並無火事。是師產生,欲烹葷作食,以為慶席,時火滅湯冷,為事不成。有二僧扣門曰,此兒道德所鐘,必當出家,言訖而隱。

這是第三段,講他一個出生的情況。誕靈之時,他誕生的時候,這當中有幾個特殊的徵兆:

第一個紅光聳霄。當智者大師生出來的時候,他那個房間有一道紅光,這個紅光從地面一直高聳到天空,非常有力量的一道紅光,從他的房間裡面射出來,一直到很高很高的天空上面去。鄰人見之以為失火,鄰居看到這個紅光,以為失火了,趕快出來看,結果不是失火,是生小孩。這是一個徵兆,就是有光明相出現。

其次呢,是師產生,欲烹葷作食,以為慶席,時火滅湯冷,為事不成。當然智者大師所生長的環境是一個王公大臣,生了小孩就不是一個普通的事情了,有很多的貴賓來祝賀,他的父親就殺雞宰羊,來宴請這些客人。但是要殺雞宰羊的時候,要先起火,時火滅湯冷,為事不成。起火的時候,沒多久又熄滅了;熄滅了以後,再起火,又熄滅了,這個火都是一再的生不起來,這個就是第二個徵兆。

第三個,有二僧扣門曰,此兒道德所宗,必當出家,言訖而隱。生出來以後,智者大師長得很可愛,有福報的人看起來就是特別尊貴可愛,大家就爭著抱,你抱一抱,我抱一抱,這個時候就有人敲門,門一打開,哦,是兩個出家人。這兩個出家人說,這個小孩是功德力所招感的,他以後一定會出家。講完以後,兩個出家人就走了,大家追出去,就看不到人了。這個是聖僧來授記。

這個出生這一段,我們有幾句話要講一講。我在思惟這一段文:時火滅湯冷,為事不成,這句話有一些內涵需要講一講。我們在行菩薩道,在整個成佛之道你有兩個選擇的餘地:

第一個你生生世世在娑婆世界流轉,成熟眾生,莊嚴淨土。第二個你思惟這個娑婆世界退轉因緣太多了,我願意到佛的淨土去,先成就法身菩薩,再回入娑婆度有情。

佛陀對這兩個都讚歎。到淨土去,我們就先暫時不提。你要在娑婆世界流轉,有兩個條件:

第一個你要積功累德,要保證你不到三惡道去,要得到人身,這是第一個。你到三惡道去,那你怎麼成熟眾生,你自己都不能度了。所以說,一般在密宗裡面所轉世的仁波切,第一個,一定要持戒,而且要修福,一定要讓自己的資糧至少足夠到人天,最好是在人間,這是第一個,一定要積功累德,要有福德力。

第二個要有願力,這個很重要。就是要發願,生生世世遇到三寶,菩薩戒說,菩薩要發十大願,第一個願我能夠遇到善知識,願得好師教我大乘佛法,使令我能夠不退轉。如果你福報很大,但是你一定要遇到有三寶住世的地方,這是根本願,那麼其它當然要發很多願,你看那個普賢菩薩行願品上說,普賢菩薩發願,我在未來的生命當中,欲習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法皆悉成就。

就是說我們在未來的生命當中,我們也可能會發生一些惡的因緣,那這怎麼辦呢?就發願,我在未來生命當中欲習惡法皆悉不成。智者大師過去生中有這個願力,欲習惡法皆悉不成,所以他出生的時候,因為他的因緣要有惡法出現,他心中那個咒願力就出現了,就有種力量把這個火給消滅了,菩薩的願力就是這樣的。

所以為什麼說火滅湯冷,這是什麼力量,又沒有沷水,這個火燒的這麼熾盛,是什麼力量使令它消滅了呢?就是菩薩那個不可思議的願力使令它消滅。所以這個修生生世世難行道的,他對三寶的皈依,這個發願就非常重要。

一位上師他親自講,他說他看到佛像的時候,他毛細孔會豎起來,這個就是皈依的心生起來了。我們看到佛像沒有什麼特別感覺,所以我們不能在娑婆世界流轉,沒有資格流轉,因為我們跟三寶的緣結的太淺了,你下輩子做大國王,結果你不信三寶,那不得了,君王一怒血流漂杵,就造惡業了。所以說我們在行菩薩道,如果是難行道,發願就非常重要。

那淨土法門他的發願就很專,他的思想就是願生西方淨土中,我一切的願都不急著發,我先見到阿彌陀佛再說,到了極樂世界再完成以後的工作,這個地方是兩個不同的思想。好,這段就這樣過去了。

再看他的童年,這個童年就是從出生到十七歲的時候:

二、童年——師眉分八彩,目耀重瞳,有古帝王之相。至年七歲,喜往伽藍,諸僧口授《普門品》一遍,即能成誦。

先講到他七歲的一個情況。

智者大師出生的時候,他的相貌很特別,眉分八彩,目耀重瞳。他的眉毛有八種顏色,這個跟舜帝是一樣的相貌,帝王之相。目耀重瞳,我們一般的人,眼睛就是一個黑色的瞳,他的眼睛是兩個重疊的瞳。

有古帝王之相,當然是他的福報力所招感。我看那個傳記上說,智者大師小時候,他的母親不敢讓他在外面跑動,這個有帝王之相,這還得了,古時候帝王的心情,他的帝位是要傳給他兒子的,不能讓別人奪去的,有帝王之相要是被別人發現了,那是要有殺身之禍的。所以他小時候因為他有帝王之相,他的父母把他隱藏的很好,不敢讓他到外面去。

到七歲的時候,他經常喜歡去伽藍,去寺廟,出家人就口授《普門品》一遍,他就把他背下來了,智者大師的智慧善根很強。在歷代祖師當中,不管天台,不管華嚴,不管唯識,這個修行好的,行力強的,福報大的很多,但是這樣廣大的智慧像智者大師的非常少,那智者大師的智慧,所有的祖師都比不上,他過去所栽培的智慧善根,連他師父慧思禪師都自嘆不如。慧思禪師說,論禪定你比不上我,論智慧,我比不上你。智者大師三十八歲在瓦官寺的時候,慧思禪師就親口跟智者大師說,你宿世的智慧太高了。這個是他的一個七歲的情況。再往下看:

年十五,值孝元之敗,家國殄喪,親屬流徙,嘆榮華之難久,痛凋離之易及,於長沙像前,發弘大願,誓作沙門,荷負正法,為己重任。

他在十四歲的時候家庭環境背景都是王公大臣,非常的榮華富貴。但是到十五歲的時候,他的整個生命起了很大的變化,怎麼說呢?值孝元之敗,家國殄喪,親屬流徙。他的父親本來是梁孝元帝的一個大臣,益陽候,一個大將軍,後來梁元帝被打敗了,然後就國破家亡了,家國殄喪,這個殄者,窮盡,國家結束了,國破家就亡了,這個親屬,先朝的大臣,危險性很高,死的死,逃的逃,大家就逃離了。

智者大師他本來是個王公大臣,是一個公子哥,現在變成一個國破家亡的難民了,無家可歸的難民,他心中的打擊很大,所以在內心當中就有一個很強烈的感受,看榮華之難久,痛凋離之易及,這是他未來出家的一個善根生起的一個因緣。就是說這個榮華富貴是如此的脆弱,這種凋謝離別的障礙是如此的快就到來。

豐子愷的《放生集》,他講了一個偈頌,他說:好花經摧折,曾無幾日香,憔悴剩殘枝,明日棄道旁。我們看到一朵好看的花,它的顏色也漂亮,味道也香,但是我們把它剪下來,我們加以受用以後,曾無幾日香,它的時間是不持久的,世間榮華富貴的果報是不能持久的。憔悴剩殘枝,過了幾天以後,憔悴了,花瓣掉落滿地,樹葉也枯萎了,那怎麼辦呢?只好明日棄道旁,跟垃圾丟到一起了。

這個心情就可以描述智者大師此時的心情,嘆榮華之難久,痛凋離之易及,世間的榮華富貴是如此的無常、如此的脆弱、如此的靠不住,他的內心當中就生起了出世的善根,他就在長沙寺,這是一個寺廟的名稱,在長沙寺一個佛像前,一個本師釋迦牟尼佛佛像前,他發了一個廣大的菩提心願。

這當中有兩個內涵:第一個誓做沙門,我今生一定要出家,專心的修行;第二個荷負正法,為己重任。那麼你出家以後幹什麼呢?弘傳佛陀的正法為自己一生努力的使命。他因為這個無常的刺激,就許下這麼兩個心願。這是在他十五歲的時候的這麼一個情況。

再看他十七歲的一個因緣:

年十七,深厭家獄,思滅苦本,然二親恩愛,不容聽許,雖惟將順,而寢哺不安,乃刻檀為像,披藏尋經,曉夜禮誦,念念相續。

他十五歲的時候就發心要出家,但是他真正決定要出家是在十七歲。他十七歲的時候,深厭家獄,思滅苦本,他對家庭的這種不自在的感受,感受就像牢獄一樣,特別的強烈,已經是控制不住了,真是想要好好息諸緣務,思滅苦本,消滅心中這種痛苦的根源。痛苦的根源當然是愛取煩惱,愛是苦本。

他雖然有這樣的心情,但是二親恩愛,不容聽許。他的父母親對他非常的寵愛,父母親不答應,世間的感情放不下,那麼智者大師表面上只好隨順,將順就是隨順,但是他表面上隨順,身體不出家,內心是什麼境界呢?寢哺不安。睡覺吃飯,弟子心不安,雖然表面上在家裡面安住,但內心當中一心的想要修學聖道。只好刻檀為像,披藏尋經。他自己找了一個檀香木刻了佛像,找了一些藏經,曉夜禮誦,念念相續。一方面看藏經,一方面禮拜懺悔,念念相續。這個追求聖道,弘揚佛法的一個心願,在他的心中從來沒有斷絕過,念念相續,無有間斷。

這個地方的童年,基本上任何一個人想要修行,他的一個根本的內心的發動,是從苦諦生起的,但是我們如果詳細的研究佛陀所說苦諦的內涵,苦諦有苦苦、壞苦、行苦。這個苦苦,那個三惡道刀山油鍋的境界的確是苦,但是佛陀講苦,重點不是在苦苦,因為苦苦不能普遍三界,佛陀說的苦是壞苦,說雖然人天有暫時安樂的果報出現,這個人天的安樂很好,佛陀你為什麼不讓我們皈依人天的安樂呢?因為這個人天的安樂,它隨時會破壞,因為它假借因緣而生,它隨時會破壞。

講一個譬喻,說在這個黑暗當中,誰也看不清楚前面是什麼,一條船在黑暗中行走,人在這個船上又唱歌又跳舞,非常的快樂,但是這個船因為看不清方向,他遲早要撞上障礙物,撞到暗礁或者撞到大地,遲早的,你不知道這個船什麼時候會撞到障礙物,然後大家都死掉了。

就是說我們現在受用這個五欲的安樂,我們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誰也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乃至於我們不知道來生會發生什麼事,前途茫茫,這樣的一種不安全感,這個就是苦,佛法說的苦是在這個地方,就是一個不安穩性。

智者大師他就是覺悟到這一點了,這種不安穩性通三界的,這種諸天的欲樂,乃至於那種高深的禪定,有這種殊勝的寂靜三昧的,每一個眾生的內心,在安樂的當下,都有一個定時炸彈,都有一個不安穩性,這就是每一個生長在三界的眾生的苦惱的境界,因為你沒有安全感,你還沒找到一個真正的皈依處,佛陀說苦是在講這個觀念,是講壞苦,無常故苦,是講這個意思。

智者大師在他十五歲的時候,他體驗了這個思想,對他未來的修學就有很大的影響。

好,再看第三、出家,他正式出家的情況。

三、出家——年十八,二親殄喪,從兄求去,依果願寺法緒法師出家。

這是第一段。前面他在十五歲的時候就發願要出家,到了十八歲的時候就正式出家了,為什麼呢?因為二親殄喪,父母親過世了。他兄弟兩個,他哥哥叫陳曾,他就要求他哥哥讓他出家,他哥哥就同意了,他就在果願寺依止法緒法師出家。

智者大師剛開始出家的道場,不是一個大道場,不是我們說佛光山,中台山這種有名氣的道場,是一個偏僻的鄉下的道場。他十八歲的時候是一個小沙彌,師父就叫他整天種田,智者大師這個人也是不可思議,你叫我去種田,我就去種田。那麼白天種田,智者大師我們知道,他出家不是只是混口飯吃,他當初有信願的,要荷負正法,為己重任。那麼他整天工作以後,晚上就到圖書館去看書,他一定要深入的明白佛法所說的道理。

這一天,法緒法師有一個同參道友,叫慧曠律師,這個律師對智者大師影響很大,我們解釋一下:這一天慧曠律師到法緒法師的道場去見法緒法師,晚課以後,他也到圖書館去看書,他發覺智者大師與眾不同,一般的小沙彌工作一天,就去睡覺了,他能夠在工作之餘到圖書館看書,而且他看書的神態,那個意思對佛法就特別的專注特別的好樂。

慧曠律師第二天早上就對他師父說,對法緒法師說,這個小孩,是法門龍象,不是你能夠栽培的,你一定要發心把他施舍出去,讓他親近更高的善知識,否則這個小孩的善根就被這個小道場埋沒了。他師父也就答應了,慧曠律師就把他帶走了,帶到哪裡去呢?帶到大賢山。我們往下看:

後詣大賢山,誦《法華經》、《無量義經》、及《普賢觀經》,歷涉二旬,三部究竟。

慧曠律師把他帶到大賢山他的道場以後,就先教他誦法華三部,誦《法華經》、《無量義經》、《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他在那個地方誦了二十天,就把這三部給學習過了。這個慧曠律師,他本身是一個唯識的學者,他學《攝大乘論的》,慧曠律師剛開始是教授智者大師兩個教法,一個是戒律,智者大師這個戒律的思想是跟慧曠律師學的,其次他也跟他學了唯識,這兩個地方。他在慧曠律師這兒呆了四年,他除了誦《法華經》、《無量義經》、《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以後,他也做了一些行門,就是修懺,往下看:

進修方等懺,心淨行勤,勝相現前,見道場廣博,妙飾莊嚴,而諸經像,縱橫紛雜,身在高座,足躡繩床,口誦《法華》,手正經像,是後心神融淨,爽利常日。逮受具戒,律藏精通,先世萌動,而常樂禪樂,怏怏江東,無足可問!

他在慧曠律師這兒修行,主要就是修懺跟修止觀,他那個時候修方等懺。這個方等懺,不容易懺,方等懺整個過程,它不像法華三昧懺,也不像八十八佛懺是任何一個人都能修的,它要有瑞相,這個你要乞求有瑞相才能夠修的,這當中有很多嚴格的次第。

智者大師修方等懺,這個時候心淨行勤,慢慢慢慢的,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思惟過去所造的罪業,訶責自己。這個罪業被你一次一次的訶責以後,這個罪業的勢力就淡泊下來了,心淨行勤。

那麼這個遮障消滅以後,他有一次在打坐的寂靜心中,勝相現前,有一種殊勝的相狀現前,什麼樣的勝狀呢?以下解釋:

見道場廣博。他看見一個特別廣大的大殿,大殿當中妙飾莊嚴,莊嚴的很好,大殿當中擺了很多經像,但是縱橫紛雜,經像高高低低的,擺設的過程沒有一定的次第。智者大師就觀想他在大殿的正中央的高座上坐上去,足躡繩床,他坐在繩床,口誦《法華》,他一方面讀誦《法華經》,一方面手正經像,他嘴誦《法華經》,手也沒有閑著,手整理經像,就把它整理得很有次第。

這個勝相以後,他從定中出來,心神融淨,爽利常日。跟一般的常日不一樣,內心特別的寂靜,也特別的輕安,這個勝相有這樣的功德。

這個地方,他這個勝相也露出了一些消息,以後智者大師,他這個宗派,他是以《法華經》為宗,以《法華經》的一佛乘思想建立他的五時八教,以《法華經》為根本思想,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這一佛乘是妙法,什麼是妙法呢?就是現前一念心性。智者大師就是以一念的清淨心來抉擇教法,也依止一念的清淨心來建立他的止觀法門。他後來的成就,就在這個勝相當中也露出來一個消息,他以《法華經》現前一念清淨心的思想,把佛陀的一代時教做了一個有次第的整理。

逮受具戒,律藏精通,先世萌動,而常樂禪樂,怏怏江東,無足可問!到了二十歲受了比丘戒,就跟慧曠律師學比丘戒,學了戒以後,他就修止觀,那麼這個止觀的善根就開始發動了。後常樂禪樂,經常喜歡入定,去安住在這個寂靜的境界,但是怏怏江東,無足可問!因為他的師父本身是修唯識跟戒律的,對止觀沒有深入的了解,他內心怏怏,怏怏就是心中感到不滿足,覺得有更大的功德在等著我,但是我如何的去趨向這個更大的功德呢?這中間的過程次第方法,誰能引導我呢?他內心當中無足可問。

這個時候的陏朝,我們看佛教史,在智者大師之前,有些人偏重在教理,教理的研究很深入,但是他們沒有實際的操作,沒有實際的修學經驗;有些人他整天打坐修止觀,但是他又不明白教理,他內心當中所思惟的那個道,是不是通往涅槃,不知道;這個法門是不是自己想出來的,也不知道。有的是有教無觀,有解無行;有的是有行無解;所以智者大師都無足可問。沒有一個人他有正確的正見,又有實際的修行經驗,他在二十二歲之前,都找不到一個能夠引導他的善知識,心中感到非常不滿足,有這樣的一個心情。

這個是講到他剛開始出家的一個過程,他修懺,修習懺法以後,持戒,也試著去修止觀,但是他修習止觀的過程,很多地方的疑問都沒辦法突破,這是他剛出家的修學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