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四十二面,丁六、正修行第六。

這個是我們小止觀正宗分的第六科,前面的五科是一個方便,是我們在修習止觀的一個前方便,這一科是說明修習止觀的正式的方法。

這個方便跟正修的關係,我們可以講一個譬喻來理解,說我們在彈這個琴要分成兩個階段:第一個先把弦的鬆緊調弄好,調弄弦的鬆緊,就好像是我們的前方便,就是我們在修止修觀之前,你必須把你的身心狀態調到一種隨順你止觀的一種因緣,他能夠隨順於止觀,雖然你還沒有正式修止觀,但是你的身心狀態是隨順於止觀,這個叫做調弦。這個弦的鬆緊調好以後,我們來正式的來彈奏這個樂曲,彈奏出美妙的音聲,這個就是譬喻就是正修。

我們經過前面的具五緣、訶五欲、去五蓋、調五事,乃至於五方便行,把這個身心狀態調到一種隨順於止觀的情況,這以下我們就正式說明止觀的修行內涵。分二:初、坐中修;二、歷緣對境修。

首先我們講坐中修。

戊一、坐中修

分五:

一、對破初心粗亂修止觀。

二、對治心沉浮病修止觀。

三、隨便宜修止觀。

四、對治定中細心修止觀。

五、為均齊定慧修止觀。

坐中修,它的內涵,智者大師提出了五個,這五個內涵我們可以分成三段來說明:

第一段,就是第一個,對破初心粗亂修止觀,這是一個修止觀的總相。這個科題當然是對治這個粗心,就是剛剛修習止觀這種粗重散亂的心,如何來修止修觀。那這一科等於是把止和觀的內涵做一個攏總的介紹,所以這一科是一個總相。

第二段,就是二跟三,對治心沉浮病修止觀和隨便宜修止觀。我們在修止修觀的時候,我們這一念明瞭的心,或者是修止,或者是修觀,我們這一念心在這兩個法門操作的時候,它不是很順利,它有時候會有障礙,或者是在一種不調順的情況,那這個時候就要對治,這第二第三就是在粗重心的時候一個對治的方法。所以二三是一個對治,對治這種粗心的時候,這種止觀的不調和狀態。

第三段四跟五,對治定中細心修止觀,為均齊定慧修止觀,這個是在細心,微細的心,就是你的心已經達到寂靜明瞭的狀態,在這種微細的心情當中,你也會有一些障礙會出現,這個時候如何的對治。

第二至第五實際上都是止觀的時候對治的方便,只是二三是一種粗心的對治,四五是一種細心的對治。第一科,對破初心粗亂修止觀,是把整個止跟觀的操作方法做一個全面的介紹。智者大師講止觀的修行是這樣安排的,我們先看第一科。

己一、對破初心粗亂修止觀

這是講到我們剛開始修止觀,我們如何來對治我們粗重散亂的心,我們分兩科。

庚一、總標止觀類別

先說明止觀的種類差別。

修止觀者有二種:一者於坐中修。二者歷緣對境修。

止觀的類別,第一個是坐中修,第二個是歷緣對境修,這個類別事實上也標出了止觀的修學次第。我們剛開始的時候,你必須要息諸緣務,就是你專心的在佛堂當中修止修觀,這是坐中修,這個時候,一切的外緣都要完全放下,這是坐中修。

第二個,我們有坐中修的基礎,我們開始走出佛堂面對大眾,歷緣對境,在行住坐臥當中,在廣泛的順逆境緣當中,來鍛煉我們這一念心,把你在佛堂當中修止修觀的力量,把它表現出來,讓它在一切的境界當中去歷練,這個就是歷緣對境修。當然,它要以坐中修做基礎,所以這個止觀的類別是兩個,兩個次第。

一於坐中修止觀者,於四威儀中亦乃皆得,然學道者坐為勝,故先約坐以明止觀。

這以下說明他的止觀的次第。我們剛開始是坐中修,於四威儀中亦乃皆得。在理論上這個止觀的操作,這個身體是不能修止觀的,完全是一個心地的法門。

就是說,你坐在那個地方,一具臭皮囊,何來立功德?身體是不能做功課的,那麼誰來做功課呢?念佛是誰?就是你現前一念明瞭的心性它能修止修觀。那麼這樣子講,既然是明瞭的心能夠修止修觀,那麼行住坐臥都可以修,理論上是這樣。

但是學道者坐為勝。對於一個初學者來說,這個坐姿是最為殊勝的,因為這個行跟住,你身體動來動去,身動者心動,它就不容易寂靜,雖然明瞭,但是不寂靜,它不隨順於止觀的相貌。那麼你躺在床上,臥姿,雖然身體寂靜內心也寂靜,但是它不容易明瞭,容易打瞌睡,它也不隨順止觀的相貌。

那麼你坐在那個地方,身體也能夠寂靜,也能夠明瞭,你這一念心,它的狀態容易明瞭而寂靜,這是隨順於止觀的相貌。所以坐姿,它所創造的一種身心狀態是最隨順於止觀的相貌,所以初學者以坐姿最為殊勝。所以這個地方,照次第,先約坐以明止觀,它是這樣的一個次第。

略出五意不同:一、對治初心粗亂修止觀。所謂行者初坐禪時,心粗亂故,應當修止以除破之;止若不破,即應修觀。故云對破初心粗亂修止觀。

我們剛開始心粗亂,或者用止來破,止不能破,就修觀,修無常無我的觀,這個是對破初心粗亂修止觀,先做一個大意的說明。這以下就詳細的說明什麼叫做對破初心粗亂修止觀。

庚二、別明止觀修法。分二:初修止方法。二、修觀方法。今初。

先說明修止的方法。

辛一、修止方法

今明修止觀有二意:一者修止。止有三種:一者系緣守境止:所謂繫心鼻端,臍間等處,令心不散故。經云:繫心不放逸,亦如猴著鎖。

這個修止的第一個,智者大師講了這個系緣守境止,這個系就是把這一念心給綁住,叫系。綁在什麼情況呢?綁在你的所緣境,叫做系緣;這個守境,就是系緣,係緣就是守境,這兩個意義是完全一樣的。

這個事情是這樣子的,我們凡夫的這一念心,它無始劫來顛倒的相貌,它這一念心就是要有所住,不像聖人的心能夠無住。所以我們在修止的時候要隨順這樣的相貌,因為你的心已經是這樣子了,所以你剛開始修止,一定要選擇一個所緣境,以這個所緣境來攝持你這一念粗重散亂的心,這是系緣守境止,你要選一個所緣境,把你這一念心綁在所緣境上,使令它明靜不動。

這以下智者大師提出了兩個所緣境,所謂繫心鼻端、臍間等處,令心不散故。

智者大師提出的所緣境,第一個是鼻端,第二個是臍間,這個都是完全根據六妙門安排出來的。鼻端是一個風門,風出入的一個門,六妙門的所緣境,就是氣息,這個氣息要從外面來到我們的身體,它有一個門,它能夠從外面進入到我們的身體,從身體再出去到外面,它有一個門。就像我們這個教室,我們從外面來到教室,一定要有個門,我們從教室裡面要出去,也是要有個門。這個風在我們身體活動,它也要有個門,就是我們的鼻端。所以這個鼻端,它也是一個所緣境。

其次就是臍間,前面的鼻端是一個風門,這個臍間是一個氣海。我們身體的氣息,它是普遍在我們身體的各個經脈,它能夠推動血液輸送到我們身體的各個器官去,這個氣息有推動血液的功能。

這個氣息它有一個依止處,就像無量無邊的水流都是從大海流動出來的,我們的身體的氣息亦復如是,它有一個依止處就是丹田,這是氣息的一個依止處,就叫氣海。這個丹田也是一個所緣境,智者大師他後面有講到,他講到治病,他讚歎這個丹田為所緣境。他說有兩個理由,以這個丹田當所緣境:

第一個它容易得定,你注意你這個臍下的兩寸到三寸的丹田,你的心容易靜下來。第二個它有治病的功能。你注意丹田,你這個氣會比較充足,它會產生一種抵抗力。所以注意這個丹田,第一個容易得定,第二個它能夠治病,有這兩種功能。

這是兩個所緣境,總之,令心不散故。使令你這一念心,在鼻端或者在丹田,專一相續的安住。這以下引證。

經云:繫心不放逸,亦如猴著鎖。

這個修止的條件就是繫心,把你這一念攀緣的心,把它綁住,使令它不能在廣泛的六塵的境界裡面活動。

這個修止的相貌講一個譬喻,像一個猴子著鎖,它鎖在一個柱上。這個猴子的情況,它是非常的躁動,它不習慣在一個定點上安住下來。這怎麼辦呢?你用一個繩子把它綁在柱子上,當然它剛開始會反抗,東跳西跳,但是你一直綁它,跳久了,它也習慣了,它就不會離開那個柱子的活動範圍。比喻我們這一念心亦復如是,你要攝持你這一念心,要有一個柱子,就是要有一個所緣境,你要一次一次的強迫你的這一念心,安住在你的所緣境上。這個是講到一個修止的相貌,這是第一個系緣守境止。

二者制心止:所謂隨心所起,即便制止,不令馳散故。經云:此五根者,心為其主,是故汝等,當好制心。此二種皆是事相,不須分別。

第二個是制心止,這個制當調伏的意思,把我們這一念攀緣的心,把它調伏下來。怎麼個調伏法呢?所謂隨心所起,即便制止,不令馳散故。

前面的系緣守境止,它的所緣境是一個色法,是一個沒有明瞭性的色法,這個制心止的所緣境,是一個有明瞭性的心,它就是觀照你現前一念心,它只要是發現了昏沉或者發現了掉舉,它馬上就制止,並把它調伏下來,使令它能夠安住在所緣境,明靜不動。這個制心止其實就是一個覺察的功夫,覺察或者覺照。印光大師說,心常覺照,不隨妄轉,它就是一種覺照的功夫。

這以下引經來說明:此五根者,心為其主,是故汝等,當好制心。我們想要調伏這眼耳鼻舌身五根,你要把它的主人找出來,就是這一念心是主人。這個心不動,你的眼耳鼻舌身是不動的,所以,是故汝等,想要調伏五根,應該好好調伏你的現前一念妄心。這個地方是講到制心止,它是一種覺照的功夫。

此二種皆是事相,不須分別。都是有為的事相,不須分別。

這個地方我們把心緣所境止跟制心止的內涵,我們簡單說明一下。看附表第四,這以下我們配合念佛的方法,來說明修止的方法跟次第。附表四、修止的方法。分成兩科:第一科先說明它的念佛的方法,第二科再講它的次第。先看第一科:附表四、修止的方法。

一、念佛方法

所謂三摩地者,謂心於所緣專一而住,更須於所緣能相續住。此須二種方便:於根本所緣令心不散。於已散未散、將散不散,如實了知。初即正念,次即正知。

所謂三摩地者,這個三摩地就是一個修止功德的相貌。我們這一念心成就止的時候,他的內心就安立做三摩地,翻成中文叫三昧,也叫等持,就是你這一念心能夠平等持心,於一境轉,就是你這一念心對止的力量,能夠攝持。

怎麼個攝持法呢?平等的攝持。換句話說,你這一念心它不昏沉,它也不掉舉,昏沉的心就是不平等,太低了,這是第一個;那這個掉舉的心它也不平等,太高了。所以修這個止,你能夠用正念正知的力量,把這一念心能夠平等的攝持,然後再於一境轉,在一個所緣境,或者講佛號,在你的佛號當中,專一相續的運轉,這個就是三摩地。

淨土宗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一心不亂。要達到這種境界,這當中要有兩個方法:一、謂心於所緣專一而住;二、心於所緣能相續住。這當中對於所緣境,我們要做到兩件事:第一個專一的安住,第二個相續的安住,即要有一種專一的力量,使令這個妄想不能活動,其次你還有一種相續的功力,這是兩個。

此須二種方便:於根本所緣令心不散。於已散未散、將散不散,如實了知。初即正念,次即正知。

你要達到這個專注力跟相續力,這當中有兩個方法:第一個,於根本所緣令心不散,這是一種念力,心中的一種專注的力量,當然這個剛開始是強迫的,不能念要它念,不能專要它專,要強迫你這一念心專一的安住在你的所緣境。

第二個,於已散未散將散不散如實了知,這個是正知。你不但只是專一的安住在所緣境,你的心同時要保持一個覺察,覺照。就是說,你這一念心,它是不是已經生起昏沉生起掉舉了,你的心是不是已經忘失了所緣,到這個五欲的境界活動了,你隨時要保持覺照,如果沒有這個正知,我們內心當中可能已經打妄打很久了,才會發覺,或者打瞌睡已經打了很久,你才發覺。這個正知,就是你隨時要去檢查你這一念心,它是不是如實的安住在所緣境上,它是一種檢查的覺照的功夫,這個我們安立做正知,前面的專注力叫做正念力。

關於這個我們畫了一個表來總持它的意思,把它前面的文做一個總持。

我們修念佛,對於佛號,我們這念心,主要是正念正知。正念,心於所緣專一安住;正知,心於所緣相續安住;這兩個。這以下講一個譬喻,就是說,就像我們在調這個狂象,這個狂妄的象,它歡喜東跑西跑,現在我們要求這個像要很挺直的往前面走路,這怎麼辦呢?要有兩個方法:

第一, 用這個繩子把這個像的頭給綁起來,有一個大力士在前面拉它往前走,這個繩鎖就是正念力,你有這個專注的力量,強迫你這一念心,專一的安住在這個所緣境上。

第二個,你要有這個正知力,就是這個鐵勾,旁邊有一個人他專門拿一個鐵勾,這個大像隻要走歪了,就打它一下,使令它恢復到你原來限制的範圍裡面,這個鐵勾,就是正知。心常覺照,不隨妄轉,這個大象就是比喻我們這一念散亂的心。換句話說,整個念佛的方法就是一個正念,一個正知,這兩個內涵。

二、修學次第

第二個我們看修學次第。這個修學次第剛開始的就是九心住,我們講欲界定。這個欲界定,就是說,他雖然得定,但是他三界的慾望、飲食的慾望、男女的慾望、睡眠的慾望,都還是在的,但是他內心當中有一種寂靜的力量,這就安立做定,欲界定。

九心住欲(欲界定)

淨界法師: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一、內住 — 於一切外境攝心令住內境。

就是我們剛開始,我們這一念心它是在外境裡面活動,我們這一念心的相貌,如果我們平常去觀察這一念心,它是在一個廣大的境界裡面活動,色聲香味觸法,過去現在未來的境界當中不斷不斷的活動,現在,我們要把這一念心攝持,使令它安住在一個內心的所緣境。

這個以淨土法門來說,這念佛它要有一個前方便的。你在念佛之前,你要先建立信心,我們講一心皈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因為淨土法門關鍵在於感應道交,你一定要對彌陀生起皈依的心。那現在有一個問題,誰能夠代表阿彌陀佛?當然,從佛的根本角度來說,法身就是佛。什麼是佛?這一念的清淨心,就是佛。但是佛的清淨心是無形無相的,我們凡夫的這一念心不能到無相的境界活動,那我們就不能接觸阿彌陀佛了,所以在《阿彌陀經》當中,名以召德。什麼是阿彌陀佛?就是這個彌陀的名號,它能夠總持阿彌陀佛一切的功德,這是古德說的。

因為這句名號,它有無量光的意思,它有無量光意,所以能夠使令我們招感未來的廣大無邊的依報國土,因為無量壽義,能夠使令我們成就長遠無盡的正報壽命。所以你未來到極樂國土那種無量無邊的正報的壽命,那種廣大的極樂國土,那種七寶池八功德水依報國土是怎麼來的呢?就是從這個名號創造出來的,因為它本身就是無量光無量壽。

那麼你在念佛之前,你必須有這樣子的心理建設,就是你要觀想,這句佛號它總持阿彌陀佛所有的功德,它一定能讓你現身業障消除福慧增長,它也一定能讓你臨終的時候,蒙佛接引,往生西方,簡單的說,它就是阿彌陀佛的一個代表。那這個時候,你思惟名號的功德,思惟你散亂的過失,我一天到晚打妄想,除了創造生死業力以外,對我未來的生命離苦得樂一點沒有幫助。這個時候,你要不斷的思惟名號的功德,思惟散亂的過失,強迫你於一切外境攝心令住內境。

當然,完全靠信心是不行的,只有一念的信心,這個時候的念力還是很薄弱的,一下子就打妄想,這個內住,他安住的時間很短,安住在佛號的時候非常的短,完全只是一念的對彌陀名號的一個清靜的信心,如此而已。

二、等住 — 於內所緣相續安住。

這個等,就是前一個念頭跟後一個念頭都相等。就是說你前一個念頭安住在佛號,你下一個念頭也安住在佛號,這叫等。就是說,他能夠對佛號有一種相續安住的力量。一般來說,就是有一串念珠的時間。

有位大德叫阿旺浪吉仁波切,他解釋,這個等住,差不多是一串念珠的時間。換句說話,這個時候你對的所緣境有一點念力了,那個繩子能夠把這個大象拉走一段時間了,這個就是等住,有一種正念力。

三、安住 — 由妄念向外散亂,速當了知,還令安住前所緣境。

這個安住,就是當我們妄想生起的時候,當然是向外散亂的,你馬上能夠覺察了知,那麼把這一念心,重新的攝持回來,安住在前面的所緣境上。

前面的等住,是一種正念的力量,但是那個覺察的功夫非常薄弱,這個安住就是說你在這當中有一種正知力生起了,你那個覺察的功夫很厲害了。就是說,昏沉掉舉生起的時候,你能夠馬上覺察的到,因為你對明瞭跟寂靜的相貌已經有一點印像了,當你這一念心失掉了明瞭性,或者失掉了寂靜的相貌,你馬上能夠感覺的出來。

當然我們這個是要修行才會知道的。因為我們不修行,我們的心不明瞭不寂靜,我們會認為很正常。但是你曾經有這個明瞭寂靜的經驗,這個時候你可能昏沉了或者掉舉了,這個時候你馬上會知道,你已經偏離了明瞭性,或者偏離了寂靜性,這個安住就是這個時候這個正知力生起了,那個覺照的功夫生起了。

四、近住 — 於廣大境數數攝心,令心漸細,上上而住。

這個近住,就是我們現前一念明瞭的心性跟佛號的距離拉近了。我們過去在念佛的時候,總覺得佛號跟自己有一段距離,中間有障礙,就是有這個粗重的妄想的障礙,念了一句佛號,中間插了好幾個妄想,使令我們內心跟這個佛號有很大的距離,這個時候他已經破除了粗的掉舉,這叫近住。

我們這一念心在廣大的境界,你數數攝心。我們這一念心,它是無自性的,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這個空就是無自性。無自性的意思就是說,它的相貌是會隨因緣而變化的,你經常放縱它去攀緣六塵的境界,它的相貌就是散亂;你經常的攝心,它的相貌就是令心漸細,上上而住,心就會有變化,它就會由粗而細,慢慢慢慢的寂靜下來。

這個粗的掉舉,這個掉舉就是不寂靜的相貌,打妄想。這個粗的掉舉它生起的時候,會中斷你的佛號,你的佛號的所緣境會失掉。這個細的掉舉生起的時候,你佛號還在,但是已經在打妄想,這叫細的掉舉。這個近住把粗重的掉舉熄滅了,當然還是仰仗前面正念正知的力量。

五、調順 — 由思惟三摩地功德,令於正定心生欣喜。

這個調順就是說,這個時候你當然要有一些心理建設了,思惟三昧的功德,三昧當中能夠使令我內心寂靜明瞭,能夠使令我們臨命終的時候,能夠生起正念往生極樂世界。這個時候,你對這個正定的境界心生欣喜,這個時候就破除了粗的昏沉,這個昏沉的相貌就失掉了。

我們到調順的時候,你的身心世界會有一點不太一樣,這個佛號在念的時候,你會感覺不那麼吃力。你剛開始要這個佛號在你的心中操作的時候,你感覺到很吃力,非常的吃力,這個時候的修行完全是勉強的,因為你一操作起來就覺得很費力,你覺得平常打妄想你的身體很輕鬆,放縱它,反正它想什麼就讓它去吧,那現在你要心於佛號專一安住,心於佛號相續安住,你剛開始要操作的時候就很吃力。這怎麼會吃力呢?他就是有粗的昏沉掉舉來障礙你。這個時候粗的昏沉掉舉調伏了以後,這個佛號在你心中的運轉就比較自然一點。

這個調順,你要能夠把粗的昏沉掉舉調伏了以後,你的個性也會改變,你的動作也不會像過去那麼粗重。平常的走路呀,關門呀,你會發覺你這個性格比較調順,就像這個標題一樣,不像前面那麼粗重,你會有明顯的感覺,旁邊的人也會明顯的感覺你的個性有改變了。

六、寂靜 — 觀散亂過失,於三摩地寂滅不喜之心。

這個時候的寂靜,人總是往高處爬,不斷的進步,不斷的觀察這個散亂的過失,這個時候對這個三昧寂靜的功德,消滅這個不歡喜之心,這個時候的寂靜主要就是調伏了這個細的掉舉跟昏沉,這個時候微細的掉舉跟昏沉完全消滅了,你這個佛號在心中操作的時候,它自然就明瞭而寂靜,寂靜而明瞭,而且不是很吃力,就是很自然,操作起來很自然,你覺得安住佛號很自然,你覺得到外面去攀緣你覺得是不自然。

這個寂靜,一個人能夠把昏沉掉舉調伏了以後,他這個時候還沒得定,他有時候也會散亂,當然,這個時候他主要是在佛堂當中,他走出佛堂也可能會失去正念,但是他跟一般人還不完全一樣,他這個佛號念起來,他有一個法喜的感受,他有法喜,阿彌陀佛的名號,無量光無量壽,它是一個寶啊!這個時候你對佛號的信心會加強。因為我們這一念心以前接觸佛號,就是根本沒有接觸佛號,你完全被昏沉跟掉舉給中斷了,沒有一個人的心真正接觸佛號,阿彌陀佛的名號,萬德洪名,應該是有功德的,怎麼跟佛號接觸這麼久都沒有什麼功德,這就是有障礙了。

到了寂靜的時候,你內心當中真實跟阿彌陀佛名號接觸了,廣大的法喜出現,這個是不同的地方。這個時候你對往生也有一點信心了,內心當中有一種力量,把心帶回家,這個時候,你的生命當中心中有一個家。你這一念心,跟境界一接觸,這個八風,人家講你一句話,你就東倒西歪,就不一樣了,內心當中有一個安全的家保護著你,心中不快樂的時候把你的家現出來,你這一念心安住在你的家中,風不能吹你,雨不能打你,野獸不能干擾你,你內心當中有一個保護你的家,跟你以前那個散散亂亂紛紛擾擾的苦惱相就不一樣了,這個就是寂靜,內心有寂靜的境界。

七、最極寂靜 — 謂於貪慾、憂戚、惛沉、睡眠等生起時,寂滅令息。

前面的寂靜,他是偏重在坐中修,在息諸緣務當中身體寂靜,這個最極寂靜,你乃至於在一切境緣當中,生起的貪慾、憂戚、昏沉、睡眠等時候,你的佛號只要一現前,所有的煩惱的相貌都要停下來,這個套一句古德的話說,由生轉熟,由熟轉生。就是說,無量劫來,在你內心當中經常活動的貪瞋癡煩惱,你已經跟它慢慢慢慢的疏遠了,無量劫來你內心當中未曾有佛號在你內心當中活動,這個佛號對你來說是一個熟境界,是一個有力量的境界,在你所有的內心功能當中,佛號是最大的功能,只要它一現前,佛號生,一切法不生。

就是說,我現在打妄想,可以,但是只要我的佛號一現前,所有妄想馬上要停下來。我的法寶不現則已,一現出來,所有的煩惱都要停下來,這個佛號有一種對治,對治調伏的力量,跟以前剛開始被昏沉掉舉控制住的心那完全不一樣,最極寂靜,當然這個時候對於往生更有把握了,他能夠折服現行煩惱,他有這種力量。

八、專注一趣 — 謂得任運轉故,精進修習。

這個時候他為了要能夠達到任運的在心中運轉的緣故,精進的修行,專注一趣。

九、等持 — 由修專注一趣故,能得自在任運而轉。

這個時候佛號在心中任運的現前,念而無念,無念而念,這個時候不必假借正念正知的如理作意,任運現前,這個時候就得定,這種定叫欲界定。這個欲界定就是說,你雖然能夠得到禪定,有明瞭寂靜的功能,但是你三界的慾望還是存在的,只是它不活動。

進一步就是近分定,未到地定,他還沒有到達根本禪,這叫未到地定,但是他已經接近了初禪,他是欲界定跟初禪的一個過渡時期,叫做近分,接近了初禪,叫近分定。這當中的內涵,我們看下文。

近分定(未到地定)

謂由心調柔心輕安性生起之力為所依止,有能引發身輕安風來入身中。由此風大遍全身轉,身粗重性皆得遠離,能對治品身輕安性即得生起,由風勢力,令身生起極大快樂,由此為依,心中亦生最妙歡喜。要生如是輕安,始名有作意,由得第一靜慮近分所攝正奢摩他,乃得定地所攝少分作意。——糅合《瑜伽師地論》

未到地定跟初禪相貌的差別,這以下講的很清楚:謂由心調柔心輕安性生起之力為所依止。未到地定的修學,他要以心的調柔跟輕安性做基礎。你內心要先破除欲界的昏沉跟掉舉,就是近分定要以欲界定做基礎,這個心調柔心輕安性就是欲界定的相貌,心調柔心輕安生性起以後,慢慢的引發身輕安風來入身中。

是怎麼個來入法呢?這以下講出兩個內涵,先講身輕安,再講心輕安。

由此風大遍全身轉,身粗重性皆得遠離,能對治品身輕安性即得生起。這個風,就是在我們身體當中有一個氣息,它會遍全身轉,它令你的色身特別的調暢,這個氣血的調暢,使令你這個色身的粗重性皆得遠離。

我們這個平常人,要是心是散亂的,就算你沒有生病,你這個色身還是一種粗重,你這個身體五十公斤或者是六十公斤,這一塊肉重重的壓在你這一念心上,你感到你這個色身在活動的時候,有一種粗重的感覺。這個時候,未到地定的人,他的色身若有若無,他那個粗重的感覺消失了,能對治品身輕安性,能對治粗重的那種功能生起了。

能對治品的意思就是說,他這種粗重性不是偶然出現的,他內心當中有一種對治的力量,有輕安的力量現前,把他的粗重性給消滅了,這個是身輕安,主要是風大引起的。由風勢力,令身生起極大快樂。這時候色身有殊勝的三昧樂,這種快樂跟世間的欲樂還不同。世間的欲樂是局部的,這種三昧樂是週遍整個身體,從頭部到腳部,全身的快樂,這個時候是極大的快樂。

由此為依,心中亦生最妙歡喜。這個時候他內心當中也是有一種輕安的感覺。因為我們無始劫來,內心當中感到非常大的負擔,心中有種種的壓力。怎麼有壓力呢?就是昏沉掉舉。就像一個人呢,擔著兩擔很重很重的東西放下來。我們過去的心情,總是覺得,打打妄想,沒事打打妄想很快樂,這個時候你會覺得,哦,原來不打妄想是非常快樂的,內心很輕鬆,沒有負擔,這個時候內心有輕安樂。

最後做個總結:要生如是輕安,始名有作意,這個作意就是禪定。由得第一靜慮近分所攝正奢摩他,乃得定所攝少分作意。這個少分作意,就是初禪的少分的功德少分的禪定。

欲界定的相貌是明瞭跟寂靜兩種功德,他對治昏沉也對治著掉舉,可是身心的粗重性還沒有消滅。這個未到地定的功德有三個,明瞭、寂靜還有輕安樂,有樂受,他有對治粗重的相貌的力量。

我們淨土法門在得到定跟修聖道門以數息得到的定還不完全一樣,因為淨土法門得定以後,對佛號是不舍離的,他心中還有佛號,這心中有一個堅固的佛號,有一個家在保護著我們,萬德洪名。因為淨土法門他有他力的攝持,不像這個數息,他這個數息觀,數、隨、止、觀、還、境,剛開始是數,從一數到十,從十數到一,這個時候,心中有一個數目的累積。

隨,到隨的時候,把這個數目給舍掉了,就是注意這個呼吸而已,知息出知息入,知息長知息短,經常觀察你這個息,從鼻孔到丹田,從丹田到鼻孔,發現這個息它是流動的,干擾你這個寂靜性,乾脆息也放棄了,數隨,不隨息了。怎麼辦呢?就是止,安住在一個定點,這個時候或者是安住在鼻端的風門,氣息進來的第一個地方,或者安住是丹田,就是氣息最後的終點,氣海,或者在鼻端或者在丹田,這個就是止。

所以這個禪,一般的聖道門,他只以這個氣息來當做你一個攝心的方便,完成一種階段性的任務而已。這個佛號不同,佛號你從始到終,它是經常存在的,因為那是你的皈依處,你把佛號丟掉了,你就沒辦法跟彌陀感應道交了。

古德有一本書,叫《念佛法要》,近現代的居士編的,他裡面講到一個故事說,在清朝,有一個錢翼山的居士,這個居士一開始是開酒店的,賣酒也就賣一些肉,配酒。他隔壁有一個姓謝的居士,告訴他說,你這個開酒店,賣肉殺生,老讓人家喝酒,這以後會墜落到三惡道去的。

他這個人也是有善根的,聽到以後就相信了,把酒店給關掉了,當然也賺了一點錢,就做一些普通的生意。這個謝居士就帶他去念佛共修,經常帶他去共修,回到家他也經常念佛。念了幾年以後,他的太太就生了重病,就死掉了。死了以後,有的親戚就好心,年輕,再娶一個吧,他說,不要,我現在就專心的念佛,我志不在此,他一個人就帶著幾個子女不斷的念佛。念了幾年以後,他生了一場病,這個病,看那意思就像肺結核,就是吐血,經常會吐血,剛開始吃藥還有點效果,吃久了以後一點效果都沒有,越來越嚴重,乃至於一吃飯就吐,這不得了了,吃東西就吐。這個謝居士就來看他,說,你這樣子好了,你吃也是吐,乾脆就斷食好了,就喝開水。說你現在什麼藥都不要吃了,專心念佛,一心一意的求生淨土好了。這個錢居士就照做,斷食,不再吃飯,喝開水,念佛;念佛,喝開水。

念了七天以後,這個身體的病有好轉,吐血的相貌有時候會減輕了,但是內心還是極端的散亂,專注不起來,他總是覺得這個心還是攝不住。這個錢居士很急躁,他說,這樣子好了,這個就是我過去的業障,開酒店,讓人家喝酒吃肉,他說我要燃香供佛,我要把我的手指頭燒掉來懺悔我的業障,因為我念這麼久,心都不能專一。

謝居士說,你不要這麼做,你把這個色身燒了有什麼意思呢?你要把這種燃香供佛的願力,把它完全專注在這個佛號上,對佛號通身靠倒,把這個心情轉入到對佛號皈依就可以了。

哦,這個人他也能夠聽善知識的勸導,不燃香供佛了,就繼續的專心念佛。念幾天以後,就在他的房間,突然間西方三聖現前,放大光明,拿一朵蓮花來,然後他就斷氣了。斷氣以後,他的神識就坐在蓮花上,還講話,說:這個身體已經不是我的,我剛剛在這個身體的時候,我感到很痛苦,我現在離開了身體,我坐在蓮花上,我感到很快樂。就講了這麼幾句話,他坐在蓮花當中,這大眾,他的幾個子女,在場的謝居士都看到了,然後他坐著蓮花,慢慢慢慢的就消失掉了,隨阿彌陀佛到極樂世界去了。

我看到這個公案,我想啊,念佛容易信願難。我們今天在念佛的時候,剛開始在念的時候還沒有什麼問題,就怕我們無始的罪障跟佛號一接觸的時候,把這個罪障逼出來的時候,我們可能會對於我們所皈依的境界,信心會有所動搖,那就整個前功盡棄。

那這個錢居士為什麼會成功呢?他今天要往生極樂世界還不是很順利啊,你看他吐血,心又極端的散亂,散亂當中還看到了過去造罪業的情況,使令他非常恐怖,甚至想要燃身供佛。這意思就是說:

萬德洪名,它真是能夠救拔我們的,它真是有這樣的力量,問題是我們能不能從始至終不改題目,通身靠倒,這是一個成敗的關鍵。

我們從這一念心,夾雜著無始的煩惱跟無始的罪障,夾帶這句佛號,從最初的昏沉掉舉,慢慢慢慢的通過無量無邊的障礙,最後達到內心的寂靜,一心不亂,跟彌陀感應道交,這整個過程,肯定不是順利的。在加護病房當中,或者在家中,那肯定是很多很多色身的內心的障礙,但是,問題是,你是不是從始至終保持對彌陀的皈依,這就不容易了。

所以上慧下天老法師,他打了一百多個佛七,有一次我問他,老法師,你打了那麼多佛七,有什麼心得?

他就講這句話,念佛容易信願難!的確,信願難。我們對於淨土法門的理論,不斷的薰習,聞經達理,斷疑生信,把這樣的道理理解,才能夠拔除疑根,這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