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七十三面,丁十、證果第十。

智者大師把正宗分分成十科,前面的九科包括方便、正修、對治,是屬於因地的修行,第十科是說明止觀的果地功德,是約果地的功德來發明這一科。這一科講到證果的差別分兩科:

分二:初、明初心證果之相。二、明後心證果之相。

這個地方的初心指的是初地,初地菩薩他那一念清淨心正式現前,這叫做初心。後心是初地以後的,乃至於等覺菩薩,乃至於佛陀,這個地方都歸屬於後心。就是一念的清淨心現前以後,再繼續的乘性起修,這個叫後心。智者大師把這個證果之相,分成這兩部分來解釋。

戊一、明初心證果之相

這當中有三科,就是天台宗的三止三觀。

己一、修體真止成就空觀

三止三觀的次第就是先空觀次假觀後中觀,空假中三觀。三觀當中的每一觀都有一個相應的止。智者大師認為在觀察一切法的真相的時候,他內心一定是安住的狀態,不是躁動的狀態。那麼空觀,當初的安住是約著體真止,它也是一個止,修體真止成就空觀,是這個意思。

什麼是體真止?智者大師有解釋:

若行者如是修止觀時,能了知一切諸法,皆由心生,因緣虛假不實故空;以知空故,即不得一切諸法名字相,則體真止也。

我們在修止觀這是一個因地,當然你修止觀,一定要具足正見,大乘的正見。什麼是大乘佛法的正見呢?能了知一切諸法,皆由心生,這是你要修止觀,你一定具足一切諸法皆由心生這樣的正見,你才有資格修止觀。

我們不要講的太廣泛了,就講你的生命體好了,你這個五蘊身心,扣著你的生命體。我們的生命體有各式各樣的生命體,有男人的生命體,有女人的生命體,有天人有三惡道,有各式各樣的身心世界。這個身心世界當然是不斷變化,像流水一樣,諸行無常諸法無我,這整個變化的因緣主要是以一念的心來決定的,所以蕅益大師說,一念的迷生死浩然,一念的悟輪迴頓息。我們生命的苦樂,整個變化的因素,是一念心性的迷悟來決定的,是這個意思。

一念心性的迷悟來決定我們的快樂和痛苦。

如果我們曾經修過懺,你會有這種感覺,你曾經很認真的拜懺,這個拜懺,內心當然就是思惟過去的罪業,內心當中曾經累積了過去殺盜淫妄的罪業,這個罪業在我們心中,使令我們感到不安、恐怖、痛苦,當然這個罪業也有花報,會讓你有很多很多的病痛,很多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出現。我們修懺的時候,你不斷的懺悔,訶責自己,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這時候你的所觀境是觀察你過去所造的罪業,然後你內心當中是用訶責的心情來訶責,慢慢的慢慢的你就會感覺到你的內心會有變化,你內心當中從最初的躁動的心情,慢慢的那個惡念的相續會被你訶責的因緣停下來,內心先表現一種寂靜清涼的境界出現,同時你發覺,當你的內心變化以後,你整個外在的環境也開始變化,你的病痛也有一些貴人出現,幫你治好,你過去的一些逆境也自然的消失掉,那麼你會想,我在修懺之前跟修懺之後,生命體產生這麼大的變化,這是怎麼回事呢?就是這句話,一切諸法皆由心生,因為你修懺之前,那個所謂的「你」,跟修懺以後那個「你」,內心的狀態不同,所以它表現出來的生命現像也就不同,就是這個意思。

這個是整個大乘佛法的一個根本思想,就是我們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依止這樣的思想我們就可以修觀了,你有這樣的正見,你就可以修觀了,以下講修空觀。

因緣虛假不實故空。

大乘佛法的空,它是怎麼安立的呢?什麼是空觀呢?

因緣虛假。

大乘佛法的空它不是否定一切因緣果報現象的存在。說這個人造了罪業到三惡道去了,這個人造善業到人天果報去了,這些的現象都是存在的,存在怎麼能說是空呢?因為因緣虛假,空是依止這個因緣生,這個世間上的生命現象,它要假借因緣才能夠出現,離開了因緣這個東西就不能存在了,所以它沒有一個自性,沒有一個獨立自主的體性,沒有獨立自主的體性,我們稱它為空,就是空掉我們對這個法的自性執。

我們凡夫的心情,我們不認為我的生命是一個因緣,我認為現在我是一個男人一個女人,現在身體健康,我永遠都會健康,你不認為你的健康是一個善業的因緣支持,而這個善業它也有用完的時候,你生命的壽命也是由善業的因緣,這個善業你造作的時候是有一定的期限,所以你的壽命也有一定的期限。我們經常忽略因緣的存在性,就會產生一種常見,產生一種自性執,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就不明白空了,所以這個地方講空,因緣虛假不實故空。為什麼叫不真實呢?因為它會變化,就像魔術師,他拿一個手帕,一下子變一個兔子,一下子變一個老鼠,這個兔子跟老鼠都是暫時的因緣,不真實,這個時候我們安立做空。

明白空以後,就不得一切諸法名字的相貌,這個是體真止,把我們心中的遍計執消滅了,是這個意思。空是空掉一切諸法的這些遍計執,不是空掉諸法,法的自體是假借因緣生,它有它存在的因緣果報的相貌,我們只是空掉我們對它的一個名言分別,是這個意思。這個時候內心當中安住在一種畢竟空、無我無我所的境界,心中沒有名言分別的,這個是講到空的內涵。

爾時上不見佛果可求,下不見眾生可度,是名從假入空觀,亦名二諦觀,亦名慧眼,亦名一切智。

一個修空觀人的心情,是一個什麼樣的心情呢?智者大師把這個修空觀的心情講出來。說他安住在空性的時候,他那一念清淨的空性智慧相應的心,上不見佛果可求,下不見眾生可度。

當然一個菩薩發了菩提心是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但是一個人入了空觀以後,他以空的智慧來觀察,所謂的佛是假借清淨的因緣所顯現的,所謂的眾生是假借雜染的因緣所顯現的,所以說從本性上來觀察,他是沒有一個佛果的真實相可以求,也沒有一個眾生的真實相可以度,因為這兩個都是假借因緣而有,離開了因緣,所謂的佛所謂的眾生根本不可能存在,離開了佛在因地六波羅蜜的善法,不可能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無量無邊萬德莊嚴的佛果,不可能;離開了眾生殺盜淫妄的因緣,他不可能會出現刀山油鍋的相貌,不可能。

所以從自性來觀察,這些都不可得,這個就是從假入空觀。亦名二諦觀,二諦觀當然是從假入空,這個假指世俗諦,這個空是真諦,這個世俗諦的境界,入到了真諦。

禪宗有一個雪峰禪師,他在福建的一個道場做方丈,福建是沿海地方,有一個內陸的比丘來參訪他,去見過方丈頂禮以後,雪峰禪師就問了,你從什麼地方來?這個禪師說,我從內陸,從西北那個地方一路走到南方,來求見您老。雪峰禪師說,你一路辛苦了,走這麼遠的路。那個禪師說,仰慕道德,不耽辛勞。仰慕您高超的道德,所以我不怕辛勞。你找我幹什麼呢?請和尚開示。這個時候雪峰禪師就說:出去。兩個字而已,就走了。

出去,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我們凡夫的一念心都是習慣在有相的境界分別活動的,在這個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活動,你要我開示,我就告訴你一個方法好了,你不要在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活動了,你從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活動當中出去,到哪去呢?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呢?你進入到畢竟空的境界去,這就是出去,就是這句話,從假入空觀。

一個初學者你不適合在假名假相的境界中分別,你應該要先淨化你的自性執,應該先做這個工作。

所以雪峰禪師說,你先出去好了。你現在還不是在假名假相分別的時候,所以這個叫二諦觀。這個地方的二諦主要偏重在真諦,依止世俗諦而趨向於真諦,還是重點在真諦。亦名慧眼,這個是空的真智慧。亦名一切智,因為一切法的總相是空,它能通達一開始法的總相,所以叫一切智。

看智者大師的證果次第,他把空觀安排第一個,他是大乘菩薩的一個基礎觀法。這怎麼說呢?我們行菩薩道,發了菩提心,菩薩發阿耨多羅三邈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呢?這的確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這個菩薩他開始去弘揚佛法廣度眾生,做各式各樣的義工來實踐他的菩薩道,他有這樣的一個心情要利益眾生,但是這個菩薩的內心要如何的安住自己?

我們剛開始安心是依止這個業果的道理,我們思惟我們的行為有善業有罪業,這個罪業的因緣會使令我們墮入到卑賤痛苦的果報,這個善業的因緣會使令我們成就尊貴快樂的果報,我們剛開始是依止這樣的思惟,所以我自己的安心,我應該安住在善業,我要避免自己去造罪業,我在度眾生的時候,別人怎麼樣我不管,我要求我自己不造罪業,安住在善業的境界,深信業果,斷惡修善,剛開始菩薩是這樣子的,這是對的。

但是慢慢的慢慢的這個菩薩,他這個事業越做越大,所緣境越來越廣,遇到了人事因緣也就越來越複雜,慢慢的他會覺得這樣的道理已經不足以安心了,因為很多很多的錯綜複雜的人事因緣,不是善惡這兩句話就能解決的,世界上的很多事情是不能講清楚的,這個時候他會感到弟子心不安,雖然我要求我自己斷惡修善,但是我發覺這樣的道理還不足以安心。那麼這個時候這個菩薩應該怎麼辦呢?就要進步,從假入空。

就是說,你這個時候不要分別誰對誰錯,他對你錯,這些有相的善惡業果完全放下,你安住在一切法畢竟空的空寂的體性上去,這個時候把你心中的所有的名言分別全部的停下來,這個時候,你會發覺到:哎呀,這是一個大安樂處啊!在這個境界裡面都不必講任何的理由,也不必為誰辯解,你內心當中跟你的真如佛性念念的相應,那種寂靜的境界,這個就是最大的安樂處。

這個菩薩道的大悲心,他是依止空性發動出來的,不是依止我執我見的。

這個就是從假入空觀,亦名二諦觀,亦名慧眼,亦名一切智。這是通達一切法的總相的智慧。

前面這一段是說明體真止,也就是空觀的內涵,這以下智者大師對於菩薩修的空觀提出一份警告,要注意一件事情。

若住此觀,即墮聲聞辟支佛地。故經云:我等若聞淨佛國土,教化眾生,心不喜樂。所以者何?一切諸法,皆悉空寂,無生無滅,無大無小,無漏無為。如是思惟,不生喜樂。當知若見無為入正位者,其人終不能發三菩提心。此即定力多故,不見佛性。

智者大師說,我們修空觀,不能住,空觀不是不能修,但是你不能執著在空的內涵上,不能以這個為究竟,如果你執著在空觀這,就會墮落到聲聞辟支佛的二乘人的境界中去。

這以下引經來證明,以下引《法華經》譬喻品,《法華經》是佛陀開權顯實,開三乘之權,顯一佛乘之實,簡單說,開方便門示真實相,使令一切的聲聞人發菩提心。這一段經文就是迦葉尊者他發了菩提心以後,他回憶他過去在做阿羅漢的心情,我們看看一個阿羅漢,他內心證得無生以後,阿羅漢是什麼心情呢?

他說,我等若聞淨佛國土,教化眾生,心不喜樂。

事實上迦葉尊者他見到佛陀,七天就證得阿羅漢了,證得阿羅漢以後,他也是常隨佛學,經常依止在佛的旁邊,當然佛陀也不是完全講小乘法,偶爾也給菩薩講大乘法,那些阿羅漢也在旁邊聽著,招呼著,但是這個阿羅漢聽到這個大乘佛法,所謂的淨佛國土,教化眾生,這是大乘佛法的兩個內涵:一個是上求佛道,成就無量無邊的依正二報的國土莊嚴,這是成就自利的功德;另外一個下化眾生,教化這些無量無邊的如母的有情。佛陀有時候也講這些大乘的不可思議的境界,淨佛國土下化眾生,但是阿羅漢在旁邊聽到這樣的教法,內心是什麼心情呢?心不喜樂。對於教化眾生的境界,對於成就法身,對於成就淨土,我內心沒有歡喜心。

為什麼對於這樣一個殊勝的境界沒有歡喜心呢?這以下講出一個理由:一切諸法,皆悉空寂,無生無滅,無大無小,無漏無為。如是思惟,不生喜樂。因為阿羅漢的心情,他內心安住在一切諸法,皆悉空寂。什麼叫空寂,就是他以畢竟空的智慧來觀察一切法,無生無滅,沒有這種生滅變異的有為相,因為從一切法的本性上來觀察,一切法是不生也不滅的。

這不生不滅不是一句話,你把不生不滅念成一句話,那就產生自性執。不生,然後,不滅,這是兩句話,這句話懂嗎?不生,不滅,這是兩句話。你把這兩句話合成一句話講出來,不生不滅,剛好是一個東西不生不滅出現,那是自性執,我們應該講這句話,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它這都是兩句話,離開兩邊的。你不要把不生不滅,不垢不淨,把它讀成一句話,你要讀成一句話,你又創造了一個法的自性出來,有一個東西是不生不滅的,那你這個就不是空意了。

從畢竟空的角度說,一切法是不生也不滅,不大也不小,而且是無漏無為,我內心就暫時安住在一個無漏無為的境界,所以我這樣的思惟,不生喜樂。對於佛菩薩無量無邊的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不生喜樂。

我剛開始在修習空觀的時候,也有這種心情,我剛出家的時候修空觀,我讀《阿彌陀經》沒有歡喜心,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安排這麼多的七寶池八功德水,宮殿樓閣,覺得也不錯,但是好像說沒有很大的歡喜心,我是後來讀了《法華經》,慢慢的慢慢的,另外一層的突破,這個時候讀《阿彌陀經》起大歡喜心,這種妙用,無量無邊的莊嚴,起大歡喜心。

所以說,如果我們剛開始修空觀的時候,如果沒有一個人引導你從空觀中出來,你真的會讀到佛土的莊嚴,你真的會像迦葉尊者的心情一樣,這一切法不生不滅無大無小,無漏無為,如是思惟,不生喜樂。

當知若見無為入正位者,其人終不能發三菩提心。此即定力多故,不見佛性。

如果你在這種畢竟空的大安樂的境界裡面入了無為,以這個為究竟目標了,你就證入了,當然這個證入就是阿羅漢位了,這個人的結果就很難再發阿耨多羅三邈三菩提心了,就是定力多故,不見佛性。

有時候,我們菩薩道一路走過來,真的感覺到善知識的指導非常的重要,一點的差錯那都不是三言兩語能夠彌補,那一差錯,是百千萬劫距離的差別。

你看《華嚴經》,《華嚴經》它對菩薩道的開示怎麼樣呢?怎麼說法呢?《華嚴經》說:菩薩清涼月,常游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薩影現中。第一個是講菩薩修空觀的一個境界,菩薩是怎麼修空觀的呢?菩薩那一念心的清涼月啊,常游畢竟空,你看他用游字,你看那一個月亮,它在空性當中是活動的,不是安住的,這句話就講的很清楚了,菩薩的清涼月是常游畢竟空,是在空性裡面活動的啊,他才有辦法眾生心垢淨,菩薩影現中,才能夠跟眾生感應道交。月亮的好就好在,它在空中是活動的,它不是死死的咬住空性,它在空性裡面游動的,這個地方是給我們菩薩一個修空觀的一個消息,不要錯損菩提。

不過話說回來,我們也不要因為修空觀能夠墮二乘而不修空觀,這個空觀是三乘人必修的法門。智者大師講,這個通教,般若波羅蜜的空觀智慧,通前通後,三乘共坐解脫床,沒有一個菩薩不修空觀能成就菩薩道的,沒有。你沒有修空觀,那你怎麼安住你的內心呢?安住在自我?安住在自我你行菩薩道,諸多過失,那一定都是有漏的,那都是不及格的了。

沒有修空觀修菩薩道,修的善業都是不及格的,人天善法。

這句話就是說,空觀應該修,但是不能執著,因為它是一個方便,它是一個以無所得為方便,無所得的智慧是趨向於菩薩道的一個方便,依止這個般若波羅蜜的方便來消滅我們的我執法執,是這個意思,可以修,但是不要錯損菩提,這是證果的第一個功德。

己二、修方便隨緣止成就假觀

他這個是有一個次第的,先空觀,次假觀。

若菩薩為一切眾生,成就一切佛法,不應取著無為,而自寂滅。爾時應修從空入假觀。則當諦觀,心性雖空,緣對之時,亦能出生一切諸法,猶如幻化,雖無定實,亦有見聞覺知等相差別不同。行者如是觀時,雖知一切諸法,畢竟空寂,能於空中修種種行。如空中種樹,亦能分別眾生諸根,性慾無量故,則說法無量。若能成就無礙辯才,則能利益六道眾生,是名方便隨緣止。乃是從空入假觀,亦名平等觀,亦名法眼,亦名道種智。住此觀中,智慧力多故,雖見佛性而不明瞭。

菩薩剛開始是修空觀,從假入空觀,先把自己的心安住好,這是第一個,先把心帶回家,在心中先蓋一個大殿,把心安住在大殿裡面,然後做第二件事情:若菩薩為一切眾生,成就一切佛法。你要能夠追求兩個事情:第一個,要利一切有情;要成就一切佛法的功德。

就是說,你安住在空以後,要憶念你的菩提本願,你的目的不是追求空性,你學習佛法的目的不只是把你的生命停下來,這樣消極自利就可以了,你學習佛法的真正目的是要利益一切有情,而成就佛的一切功德,既然你依止這樣的目的,你就不應該取著這個無為的境界,而自寂滅。那怎麼辦呢?爾時應修從空出假觀。從空性當中出來,在假名假相的境界繼續的活動。

那怎麼樣從空出假呢?則當諦觀,心性雖空,緣對之時,亦能出生一切諸法。從本性的境界來觀察我們這一念心是空,但是你起心動念,一個念頭一出現,它就有各式各樣的因緣果報,如是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

我們前面說過了,說你動一個念頭,就有各式各樣的因緣差別出現了,這個因緣就像魔術師所幻化的境界,雖然沒有真實性,但是它有暫時的見聞覺知的假名假相假用的差別,所以行者如是觀時,雖知一切諸法,畢竟空寂,但能於空中修種種行,從真空當中生起六波羅蜜的功德。

這以下講出一個譬喻,如空中種樹。這個空中種樹是出自於《維摩詰經》,不過智者大師講這個空中種樹就講的比較簡略了。他這段經文是說,三乘共坐解脫床,還是這句話,《維摩詰經》說,二乘人也證得畢竟空,大乘的菩薩也證得畢竟空,但這兩個畢竟空有所差別,什麼差別呢?

說二乘人的畢竟空,他不能種樹。你看到哪一個人在虛空中種樹的,那麼,菩薩能夠在空中種樹,為什麼呢?因為菩薩有大地,菩薩有菩提心的大地,菩薩能夠在大地跟虛空當中種樹,就是有這個大地的差別,就是菩薩有菩提心。

所以菩薩學者,他證得空性以後,他那個菩提心會推動他為了利益一切的有情,為了成就無上的佛道,他就會從空出假,就像在空中的大地中種樹一樣。這樣,菩薩他就不會懈怠,他就會廣學一切的法門,來分別眾生的諸根,性慾的無量,他就會想辦法分別眾生根機的厚薄,他的過去的習性,他的喜好,這個人喜歡佈施,這個人喜歡持戒,這個人喜歡修習禪定等等,分別他的好壞,應機說法,說法無量。

若能成就無礙辯才,則能利益六道眾生。這個地方是說,菩薩在空中怎麼種樹呢?他要學習兩件事情,這個假觀事實上是要學習兩件事情:第一個,學習去觀察眾生的根機;第二個,學習無量無邊的法門。

就是說你做為一個中醫師,你第一個要把眾生的病給把出來,第二個你還要知道各式各樣的藥性,因病與藥。菩薩利益眾生亦復如是,你要廣學一切的法,知道佛陀所宣說的無量無邊的法門,然後再要去觀察眾生差別的根機,你要知道他無始劫來,哪一個煩惱比較重,哪一個善根比較強,應該先要用什麼方法來度化他,這個就是所謂的方便隨緣止,對各式各樣的因緣來施設不同的方便。

這個是從空入假觀,亦名平等觀,亦名法眼,亦名道種智。這個道種智,這個道,什麼是道呢?諸佛道法謂之道,你要學諸佛的無量無邊的道法,這是藥。什麼是種呢?眾生根性謂之種,你要能夠分別眾生差別的根性,這是種。所以這個假觀叫道種性,一個是藥,一個是病,把它合和起來。

住此觀中,智慧力多故,雖見佛性而不明瞭。他已經能夠觀察到中道的佛性了,但是還不圓滿,是這個意思。

智者大師的這個假觀他是就著一般的聖道門來開顯的,一般的聖道門的假觀是觀察眾生的根機,學習無量的法門,這是對的。但是站在淨土的角度,他這個假觀看這個淨土宗的歷代傳承祖師的開示,他好像還不要你去分別眾生的根機,他要你去分別娑婆世界的苦跟極樂世界的樂,他偏重在這個假觀,為什麼呢?因為往生淨土的關鍵就是願力,你一定有願力來引導念這句佛號,這句佛號才能趨向於阿彌陀佛的本願功德,如果沒有願力的引導,這句佛號就在三界得果報了。

所以這個淨土的假觀,你看天親菩薩的五念法門:禮拜門,讚歎門,作願門,觀察門,迴向門,他這個觀察,還不要你觀察眾生的根機,他要你觀察娑婆世界的苦。

這個娑婆世界的苦,我們在觀察的時候要注意一點,你不能只是觀察三惡道的苦,當然這個別相的苦很重要,三惡道的苦這帖藥很重,治亂世用重典,貪戀心強,苦諦念之,這個是合理的,但是你一定要觀察到娑婆世界總相的苦,就是無常。就是說,我們有無量的生命,換句話說,我們一定有來生,你今生積集了很多的善業,你為什麼不在三界得果報呢?你一定是觀察到三界的果報是無常的。

就是說,你下輩子到天上去,很快樂,但是他會退轉,這個快樂跟不安穩性,說你買一個房子買在地震帶,你願意嘛?房子環境很好,你蓋的很漂亮,裝潢也很好,但是在地震帶,我看誰也不要,就是你住在裡面,你總是覺得不安穩,因為它隨時會破壞。

那為什麼說這個苦諦要安立在無常呢?因為無常故苦,這個相貌是通於整個三界的,而刀山油鍋的苦,它只是在三惡道。如果說,一開始你說服你自己,厭離娑婆的理由是因為有地獄,地獄的刀山油鍋,到了臨命終的時候,諸天的果報現前,你就控制不了自己了,因為你當初厭離娑婆的理由是有地獄,但是現在出現的不是地獄,所以你今天抉擇離開三界一定是安立在無常,因為無常是遍三界的。

說你為什麼要離開三界,因為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三界的房子再好,遲早會被無常大火所燒,極樂世界的房子沒有無常大火,壽命無量無邊阿僧祇劫,足夠讓你直至成佛。說我買一個房子買貴一點沒關係,買到這個房子能夠住永遠,一勞永逸。所以在分別假觀的時候,你一定要注意你這個觀察的智慧,是不是涵蓋三界,這個就很重要了。

這個是講到假觀,假觀就是分別假名假相假用,從這個角度上去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