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教法師居士文章(第7頁)

人家五逆十惡能往生,你為什麼不行

一個人會創造廣大的功德,不是一生造成的,你只是今生看到開花結果,你已經很多生在...

如何避免起貪心見佛而著魔

問: 弟子學佛時間不長,業重福輕,障深慧淺,生怕起貪見佛之心而著魔。故而在誦《...

達摩大師:息諍論

夫法身至寂,近遠等同;理性弘幽,玄深叵測。虛融妙體,凡俗難明;進證得知,文辭未...

一切都有定數嗎?如果不一定,那佛如何預知呢

問: 諸佛菩薩皆有五眼六通,能知過去、未來、現在之事。他對眾生何時度脫、何時成...

轉短命為長壽之法

請大家看第四段:轉短命為長壽之法。這一段主要是針對有一個命中短壽的人求怎麼改變...

你不分別,就沒有那件事

修唯識觀分兩個部分,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像剛才說的,我們這一念靈明的心...

有四種強大的力量,生生世世都可以依靠

有四種強大的力量,今生今世你可以依靠、值得你依賴、你一生一世、無量劫都要依靠它...

四十八大願——(第43願)聞名生處尊貴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壽終之後,生尊貴家。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四十八大願——(第42願)悉得清淨解脫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皆悉逮得清淨解脫三昧。住是三昧,一發意頃...

四十八大願——(第41願)聞名諸根具足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至於得佛,諸根缺陋不具足者,不取正覺。 ...

成佛的十種廣大行願

如果要成就如來就是佛這樣的功德之門,那你應該怎麼做呢?你對於這個成佛之果很神往...

假借眾生的因緣來開顯自性的功德

有一個老禪師帶著一個沙彌在山中修行。這個沙彌跟著老禪師久了,慢慢地心中也有一點...

佛陀的話具足哪五種功德

只要是這句話從佛陀口中說出來,就具足五種功德: 第一個,他是 真語者 。什麼叫...

捨秘訣而耕空言,棄神丹而服狂藥,豈不大可哀哉

疏文:有生而悟無生,故云入有得空。生屬凡夫,而因生無生,故云即凡成聖。就路還家...

念佛含攝一切法,具足了一切功德

從這裡來看,很多淨業行人要注意了,我們自己做沒做到專修?很多居士你不能不說他沒...

在家人如何體驗出家生活

我們都敬佩出家師父能夠放下萬緣,捨家離欲,出家修行。《賢愚經》上說:出家功德,...

是不是念經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

問: 是不是念經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號? 夢參老和尚答: 一樣的,看你念哪一...

老實厚道的人比較能夠得到師長的加持

第二是「疑師」:對於師長的功德產生懷疑。懷疑這個師長真的能夠引導我們在佛法中增...

我們造的業,都跑哪裡去了

從唯識學的角度來說,整個身心世界的交互作用是唯心所現,是我們這一念心所現。這個...

大光明雲中的十種光明特質

佛有常光,有放光。由於特殊因緣,放光就是要傳達信息的。每尊佛證到了法身都有無量...

【推薦】如何對治貪財與貪色

無貪的境界,簡單來講就是一種清淨心,內心沒有貪煩惱的活動,這樣的境界是針對三有...

東渡弘法的鑒真大師

唐代律學高僧鑒真大師,又稱過海大師、唐大和尚,律宗南山宗傳人,日本律宗始祖,著...

為何不享受一天佛陀的日子

今天就算講到死去活來,你仍然不悟!因為不悟的人,說無念,執著無念;說有念,執著...

一定要在事相上磨練,這種才是真功夫

過去有一個人他很會駛船,他研究很多,是航海的專家,他見人就講:來,來,坐我這艘...

一切罪業的根源來自於愚癡

在《俱舍論》上說,有兩種因緣,使令一個人出生會愚癡: 第一、你過去生有謗法的因...

我慢是修行的大障礙,最後吃虧的還是自已

對於慢,凡夫總認為我們的生命體、五蘊身心中有一個我,是我來受用我的身心世界──...

不要惱害眾生,你以後修行就沒有障礙

這個不害,我們上學期研究小止觀時,有談到:有些人修行從最粗重的散亂心,到欲界定...

怎樣去調伏這一念心

佛法的修學,跟我們一般世間做的學問,在過程當中有一點類似,但是它的目標是完全不...

這樣算是捨大求小嗎

問: 我以前修學《金剛經》,最近一年多修學淨土持名念佛,有的師兄說我是捨大求小...

拜祖先用不用燒紙錢

問: 拜祖公到底用不用燒紙錢?請解答。 大安法師答: 燒紙錢是這樣的:在佛教裡...

淨土法門是否可以即淨即密

問: 我是專修蓮師心咒得大利益,不知淨土法門是否即淨即密?淨密雙修的注意事項是...

定慧難等持,是娑婆世界修行的常態

常有一句話,叫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這個理大家都明白,但實際操作起來,這是極其...

受了五戒吃肉會影響往生嗎

問: 法師,受了五戒就不能吃蜂蜜了嗎?有的師兄說受了五戒吃肉會影響往生,是這樣...

達摩大師:禪觀七門

問曰:何名禪定? 答曰:禪為亂心不起,無動無念為禪定。端心止念,無生無滅,無去...

寄望的東西錯誤,所以才會痛苦不堪

修行,惟是一心,唯是真如!所以,你一定要用不增不減、不生不滅的心。在座諸位!你...

一生的修持資糧換成了三惡道的蛇身

貪煩惱能引生痛苦,但不一定不安穩,但這個瞋煩惱是不安穩的。古德形容:瞋是心中火...

一切都將過去!

我講一個小故事,諸位體會一下。這個講到國王的名言。說古代有一個國王,非常的賢能...

他講話傷害我,其實他是無心的

我們如果不用本性修行,老實說,要修行很困難!在家人放得下的機會比較難,因為有業...

我們可以活得很快樂,只是我們不肯

佛的法身從哪裡來?要修慈悲;慈就是予樂,【悲】就是拔苦,【喜】就是內心都保持輕...

三種判定罪業消滅的方法

甲三、罪除之相 我們看甲三的罪除之相。 或覺心神恬曠;或覺智慧頓開;或處冗沓而...

五陰的本質,到底是真還是妄呢

我們看丙二的迷真起妄: 丙二、迷真起妄 真本無陰 佛告阿難:精真妙明,本覺圓淨...

《地藏經》的二十八種利益

【 佛告虛空藏菩薩。諦聽諦聽。吾當為汝分別說之。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見地...

四十八大願——(第40願)隨意見諸佛國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隨意欲見十方無量嚴淨佛土,應時如願,於寶樹中,皆悉照見,猶...

四十八大願——(第39願)受樂同於漏盡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所受快樂,不如漏盡比丘者,不取正覺。 我成佛時,我國土中的天...

四十八大願——(第38願)妙服自然在身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欲得衣服,隨念即至,如佛所讚應法妙服,自然在身,有求裁縫搗染...

仙道跟佛道差在哪裡呢

阿難!是等皆於人中煉心,不修正覺,別得生理,壽千萬歲,休止深山,或大海島,絕於...

處處不滿意又很苦惱,如何改變刻薄的分別心

《唯識學》特別強調分別變的重要,因為我們的第六意識活動勢力很強大,一天當中,幾...

為什麼生命有無量的可能性

見性是恆常不變、恆常隨緣,恆常隨緣、恆常不變;雖然是清淨本然,但它又隨緣顯現,...

修行有三個次第

修行有三個次第。我們看經文。 若能轉物,則同如來。身心圓明,不動道場。於一毛端...

教化眾生的四無畏功德

說法無畏,你要有總持不忘的功德。人家疑惑起來了,一問,誒呦,你這會兒想不起來了...

對阿彌陀佛的信心不深,這樣能感佛來迎嗎

問: 如果有人對此世間的苦難已經刻骨銘心了,內心生起了強烈的厭離心,真實願生極...

喝藥酒和雞蛋牛奶是不是破戒

問: 居士修行如果有時一身痛,吃一點藥酒是不是破戒?吃養飼式雞蛋和牛奶是不是破...

修行的功德來自於「我願意」,自然而然引發歡喜踴躍心

我們在長時間地修,無量劫來累劫地修,最容易的就是生疲厭心,望不到頭,佛道長遠。...

以專修念佛來對治修行上的偏差

疏文:彌遠者,厭生為患,亟欲滅生以歸於無。而滅非真滅,祇益劬勞,終成輪轉。如牛...

《阿彌陀經》是以實相為正體

從天台家的觀照來看,觀照現前一念心性。一念心性,不要被它現象所迷惑。《楞嚴經》...

一個人要健康,要常常感恩你的色身

古時候有一個公案說:在饑荒的時代,有一個母親,她要去外面找飲食,臨走之前,用這...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那麼這個地方的因緣觀強調對治,對治我們的愛取跟我見。 這個理觀,它的心是平等的...

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

諸位要知道,禪定是現量境,這不是妄想哦。禪定的境永遠是現量境,都是真實的。禪定...

不去對治昏沉,你就在不斷增長愚癡

關於昏沉和掉舉的過失,《宗大師》說昏沉的自體是癡。一個人打坐經常昏沉,如果不去...

沒有這四劑預防針,我們還真生不起信心

原文 【解】復次世界及佛皆言有者。具四義。的標實境。令欣求故。誠語指示。令專一...

日常生活中要怎麼用功

倓虛老和尚在講《楞嚴經》的時候,他在期中考時出了一個題目。他說我這個期中考一道...

慳財者世世貧窮,慳法者世世愚癡

這個慳就是耽,是愛的意思。不過耽比愛的勢力更強大,是愛得很厲害了,才叫耽。 耽...

可以睡在床上默念佛號嗎

問: 晚上難入睡,或半夜醒了,睡在床上默念佛號,這合法嗎? 大安法師答: 行走...

臨命終時是見光還是見佛

問: 請問臨命終時,是見光還是見佛?因宗門下佛來佛斬,魔來魔斬。本人聽說魔也會...

事懺的三個種類

一、責心懺自責己心,令生厭離。 二、作法懺向清淨大小乘僧,發露懺悔。 三、取相...

七情三想的眾生,會投生到哪裡

七情三想,沉下水輪,生於火際,受氣猛火,身為餓鬼。 如果他是七情三想,就沉在水...

如何區別真心與妄心

什麼是真、什麼是妄,佛陀再加以詳細的料簡。這地方有兩段: 第一段,簡緣心可還如...

有兩種念佛人最老實

念佛的生命,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講,需要法義的學習作為養分。至於那些不需要法義學習...

通玄秘訣,換骨神丹

九、巧示因於往生實悟無生者,七地僅名現相,八地乃得無生,而亟欲滅生以求無生,彌...

婚葬要置辦殺生酒席,學佛人該怎麼辦

問: 我是一個農村人,村裡的習俗,婚葬要置辦酒席,殺害許多生命。請問學佛人該怎...

其實輪迴就是一念的妄想

我們佛教的正見,基本思想是建立在諸法因緣生。也就是說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道理,就...

隨業往生與隨念往生

從今生的角度來看,我們今生造了很多的業,到底什麼業會被激發出來,臨命終就很重要...

我們臨終的那一念,必須有三種憶念

佛教講到我們生命的現象界,主要是靠因緣的力量來創造,那麼因緣當然主要分成兩塊:...

華嚴四祖清涼澄觀大師

在中國佛教史上,有兩位古德傳為華嚴菩薩化現,其中一位即為唐代的澄觀大師。 澄觀...

前六識的明瞭功能是怎麼產生的呢

先看阿難尊者他執著中間的相貌。我們看經文: 阿難言:我所說中,非此二種。如世尊...

念佛時常不自覺地運轉週天,此種觀想是否為妄見

問: 我是一個練過氣功的學佛者,過去亦常持佛號,但修週天之法已成為生活習慣,每...

「往生全仗信願真切」與「於自善根不能生信」是否衝突

問: 阿彌陀佛,頂禮法師!印祖在《復倪慧表居士書》說:往生全仗信願真切。若先有...

為什麼法是無我的呢

我們再往下看,觀法無我。前面在自我概念當中指的是能主宰的自我,這個地方指的是我...

先把六根收起來,感官是一個最低級的快樂

愛取的煩惱,它一定是兩個之間的作用,一個能愛取,一個所愛取。色身是所愛取,那麼...

淨界法師《佛法修學概要》圖解

我們在學習師父一部開示的時候,最好將師父所講的大綱先進行一個了解,能夠熟讀就要...

【佛學漫畫】《善生經》教你遠離破財六事

本則漫畫中,佛陀從戒論上講了在家人需要迴避帶來惡報的四種不善法:殺生、偷盜、邪...

四十八大願——(第37願)歸依感動天人

我成佛時,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的諸天人民,聞信我阿彌陀佛的名字,至誠恭敬,...

四十八大願——(第36願)勤修必成佛道

願文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諸菩薩眾,聞我名字,壽終之後,常修梵行...

四十八大願——(第35願)信樂永離女身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其有女人,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發菩提心,厭...

受用果報的同時,也在創造新的業力

若從因緣觀來觀察,我們在個體生命的流轉上,每一個剎那生命都要面臨兩種情況,一是...

修四念處來破這四種顛倒

這個非量主要的就是我們對身心世界的這四種顛倒。我們對我們的生命體會產生四種錯誤...

攀緣心的相貌——前塵虛妄相想

阿難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當名何等?佛告阿難:此是前塵虛妄相想,惑...

智慧資糧比福德更重要

我講一個小故事,這個故事是在《賢愚經》裡面,講到一個佛在世的時候,在一個森林,...

念佛妄念紛飛,這種狀態是不是難以往生

問: 頂禮法師,印光大師在與陳錫周書一文中提到,以散心念佛難以往生。弟子業障深...

念佛能改變因果規律嗎

問: 請師父慈悲開示。比如一個人癌症本來該受報的,誠心念佛菩薩名號癌症好了,那...

如何覓得真心

問: 請益法師,如何覓得真心? 宏海法師答: 我們常說起心就錯,動念就乖,乖就...

厭離娑婆和厭世嫉俗是一回事嗎

問: 頂禮法師。厭離娑婆的厭和厭世嫉俗的厭是一回事嗎? 宏海法師答: 這兩個厭...

突遭不測,這種情況還能往生嗎

問: 頂禮法師!弟子突然想,雖然平時也發願念佛求生淨土,但如果突遭不測,這個時...

破魔四個重點

破魔四個重點: 一、多聞法、研求、深入知解魔所行事以及所現境界。 二、持心不貪...

受過三皈五戒的居士可以拜神嗎

問: 我們潮汕人,每年年末家家都要拜天公及帝釋天神,寺院有大法會也要供天。那受...

如何對佛法生起勝解心而不退轉

問: 聞思修當中,如何對佛法生起勝解心而不退轉?如何讓自己的心越來越清淨? 大...

大乘佛法為什麼叫「大」呢

先看大乘,先解釋乘這個字,乘是指車乘,車乘有運載的功能。意思是說:如果我們的內...

惡業不能靠布施抵消,只有懺悔才能折損惡業

我講一個小故事,大家體會體會這個觀念:佛在世的時候,舍衛國國王叫波斯匿王,波斯...

這個色身是念念遷謝,新新不住的

我們看第一段的說明。身有遷變是說,這個色身是遷流變化的。在前面的七處破妄當中,...

如何看待破戒僧和皈依僧

問: 對於破戒僧只能做到表面恭敬,做不到由衷地恭敬,怎樣對治?皈依僧的僧是指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