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庫 > 妙法蓮華經文章
《法華經》有一句話說: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就是說,...
智者大師雲 【隔真妄,破九界,顯佛界,為緣修。】 智者大師把修行分成兩塊:一個...
如斯罪人 永不見佛 眾聖之王 說法教化 如斯罪人 常生難處 狂聾心亂 永不聞法...
《竭誠方獲實益論》中的再一則,講到受持《法華經》。我們來看: 唐僧曇韻,定州人...
《法華經》對漢傳佛教來講,意義非常重大,它的重要性包含了幾層意義: 一、天台宗...
智者大師把整個成佛之道簡單地判作兩個階位:一個是般若道,一個是方便道。 什麼叫...
《法華經》把佛陀的智慧分成權法妙、實法妙,權實不二。 那麼什麼是權法呢?權法就...
在《法華經》的思想,天台教觀有三種方法離開三界,會有三種不同的結果,我簡單說明...
佛陀來到人世間以後,他看到了兩件事情:第一個,就是這個三界起火了。這個火的意思...
這一段是講到〈譬喻品〉,所謂的三界火宅。那麼三界火宅佛陀用兩段來說明,一個是長...
《法華經》全稱《妙法蓮華經》,因經中宣講法義至高無上,明示不分貧富貴賤、人人皆...
這個地方是第一個,火宅喻。其實火宅喻是包括了兩個部分:一個是三車一車,還有一個...
第1講 第2講 第3講 第4講 第5講 第6講 第1講 跟法華經有一定因緣的...
佛陀說,如果有人想要捨離懈怠心,應當用心聽《妙法蓮華經》。聽聞此經後,再如理思...
這個理觀的智慧所帶動的有六個階段。 一、理即佛。一切眾生但有性德佛乘。 二、名...
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難得,汝若不取,後必憂悔。如此種種羊車、鹿車、牛車...
我們看第三個,辛三的說法教化。看經文。 華光如來,亦以三乘教化眾生。舍利弗!彼...
《法華經》講了一個窮子喻。一個大富長者的兒子離開他的父母到外面去流浪,流浪了五...
01、《法華經如來神力品》云∶諸佛神力,如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若我以是神力,...
原文: 若如來滅後,後五百歲中,若有女人,聞是經典,如說修行,於此命終,即往安...
舍利弗尊者本來是認為三乘法門各走其道,彼此不能相通,所以自己選擇的聲聞道就覺得...
這個《法華經》的十如是,是整個〈方便品〉的關鍵的核心思想。十法界十如是,我們把...
原文: 如湛,姓焦,永嘉人,母夢見寶塔,而湛生。幼試法華,得度。依車溪卿法師。...
梁代慧皎法師所譔《高僧傳》,將梁代以前的高僧大德,分成:譯經、義解、神異、習禪...
《法華經》說: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就是說,作為佛陀...
智者大師在天台教裡面,那是了不起的一位大祖師,他的經歷都很神奇,善根極為深厚。...
造佛像是一個因緣,就是本經這個地方說的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有些人並沒有馬上...
這以下是關鍵了理觀的智慧。前面是講到原因,就是因緣的善行。所有的因緣,理論上都...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比丘比丘尼 有懷增上慢 優婆塞我慢 優婆夷不...
【諸佛滅度已。供養舍利者。起萬億種塔。金銀及玻璃。硨磲與碼碯。玫瑰琉璃珠。清淨...
問: 法師您好!《華嚴經》的最後一品中,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世界;可是在...
在《法華經》的信解品裡有一個大富長者窮子喻。釋迦牟尼佛給須菩提授記,授記就是授...
《楞嚴經》到了後面二十五圓通的時候,它偏重在空觀,從假入空觀。也就是說,其實《...
這段經文,幾乎所有的古德都是扣住兩個重點在解釋:第一個,這個五千的人他們為什麼...
問: 道人感覺像是有一個出離的部分;我們還是要成為一個正常人,好像又要入世扮演...
中國的菩薩,觀音菩薩和眾生緣分最足。普賢菩薩的感應比較少見。但發現,念法華經和...
我們講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楞嚴經》是開悟,《法華經》是成佛。 《...
各位同修,請跟我一起合掌,跟著我念: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
說這一部《法華經》,日月燈明佛說了多少時間呢?六十小劫。那麼釋迦牟尼佛在靈山會...
然此三人,修行證果,雖則不同,而同斷見思,同出三界,同證偏真,只行三百由旬,入...
《妙法蓮華經》在大乘經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法華經方便品》中云:佛所得法,甚深...
其實從佛的角度,沒有人天乘、二乘,只有成佛之道,只有一條路,只是有人在成就一佛...
古德法華偈頌云:六萬餘言七軸裝,無邊妙意廣含藏,白玉齒邊流舍利,紅蓮舌上放毫光...
1. 看看《妙法蓮華經》到底妙在哪裡?智者大師光講這個妙字,三個月還沒講完。 ...
在中國晉朝有一位曇翼法師,前生是一隻山雞,今生卻得以投生為人而修成正果。云何山...
三車已息馳求念,露地安然坐白牛 省庵大師《勸修淨土詩》 三車,是出在《法華經》...
終身受持法華經 道生長老終生受持《妙法蓮華經》,並從中受益,得六根清淨,與在中...
一天,從江西南昌來了一位手持錫杖的僧人,名叫法達。他七歲出家,常常誦念《法華經...
佛陀於《妙法蓮華經》舉髻珠為喻,為大眾開示佛法,有一位很有威德的轉輪聖王,深受...問: 師父上人,聽說您在講完《楞嚴》之後,接下來會講的一部大經是《法華》,請問《楞嚴經》跟《法華經》有什麼...
有一位大長者,年事已高且家財萬貫,擁有無數的田宅僕役,他那令人稱羨的豪宅,從平...本經有十事奇特,為眾經所無: 1、化主不可思議: 一般經典或佛陀自說,或四佛共說,而《法華》則是十方三世諸...原文 若如來滅後,後五百歲中,若有女人,聞是經典,如說修行,於此命終,即往安樂世界阿彌陀佛,大菩薩眾,圍繞...1、阿若憍陳如: 他是佛最先度的五比丘之一。佛在菩提樹下證道後,即以妙觀察智觀察,知道要先度在鹿野苑的憍陳...從前,有一個和尚,他每天誦念一部法華經,從經上他得知書寫這部經的功德是不可思量的。於是他就恭恭敬敬,一筆不...《法華經》是佛教的重要經典,被佛教界稱為經中之王,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該經的主要內容是以大量譬喻和...妙法蓮華經弘傳序(唐終南山釋道宣述) 妙法蓮華經者,統諸佛降靈之本致也。蘊結大夏,出彼千齡。東傳震旦,三百...《法華經》裡將娑婆世界比喻為三界火宅,所謂三界,就是指欲界、色界和無色界。 欲界的眾生,追求的是五欲的享受...

膿血交相潤,臭穢常無盡。 我們不淨觀,第一個觀,觀我們身體的內相。就是把這個皮...

這兩種身份對我們都很重要

空有無礙,進入中道的平衡實相

永不見佛,永不聞法,這是最可怕的

竭誠受持《法華經》得感應

《法華經》對漢傳佛教的六層意義

成佛之道的兩個階位

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

要用哪種思考模式來離開娑婆世界呢

佛陀為何把成佛之道分成兩階段

佛陀所謂的兩階段救拔

虔誠讀誦《法華經》的不可思議感應

整個《法華經》譬喻品就講這兩件事

夢參老和尚:妙法蓮華經

念誦《法華經》的六種功德利益

理觀智慧所帶動的六個階段

《法華經》的羊車、鹿車、牛車各比喻什麼

不能忽略權法的重要

「窮子喻」對我們的啟發

【推薦】《法華經》的殊勝功德利益

聞行《法華經》,往生安養剎

怎麼才稱得上「真佛子」

觀心的時候有十個重點

日日熏修淨土法門,正身端坐而往生

《高僧傳》記錄的誦經感應

《法華經》開示面對事情的三個態度

宿緣所追,今復來矣

造佛像有什麼功德

為什麼拜佛稱念佛名,就能夠究竟成佛呢

法華會上這五千人為什麼離席

沾到三寶的邊,為何都能都成佛

普賢菩薩這次怎麼沒提極樂世界呢

你是富二代還是掏糞工

《楞嚴經》與《法華經》的側重點有何不同

法華會上為何會有五千人退席

道人與正常人之間如何做個平衡

普賢菩薩和《妙法蓮華經》的因緣

《楞嚴經》與《法華經》的差別

容通法師:妙法蓮華經玄義

延一念為無量劫,促無量劫為一念

為什麼偏空涅槃只是個化城

《法華經》中最精彩的七個比喻

所有的法門都是成佛的資糧

假饒造罪過山嶽,不須妙法兩三行

讀誦《法華經》的24個理由

持誦《妙法蓮華經》的不可思議公案

露地安然坐白牛

道生長老:終身受持法華經

慧能大師與法達

法華譬珠喻
《楞嚴經》跟《法華經》有什麼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