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庫 > 達照法師文章
別讓心太固執 佛在菩提樹下開悟的時候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
一、十八界與阿賴耶識 昨天給大家簡單地提到過一下,唯識所講的這個阿賴耶識的真心...
人生所有的境遇,都可以是快樂的,也都可以是痛苦的。古時候,皇宮裡面的生活很多人...
臘月初八,是本師釋迦牟尼佛的成道紀念日。早在公元前623年,印度誕生了釋迦牟尼...
我們現在最大的不安定有兩種:一種叫做生存欲,就是你不小心連老命都搞沒有掉,比如...
《楞嚴經》裡講:煩惱都是客人,叫客塵煩惱。你喜歡把這個煩惱客塵在你家裡多留幾天...
這八種歧途,第一種是什麼?第一種是信不至誠,多求人天福報。 一個修淨土宗想此生...
很多人都知道,世間是無常的,一切相皆會變化,我們真正需要的是對此產生自己的看法...
經云:昔時有人,於眾人中嘆己父德而作是言:我父慈仁,不害不盜,直作實語,兼行布...
身心安住的人,總能夠在大智慧的背後,蘊含著無盡的方便法門,常人雖然難以把握,凡...
當你不再對他人進行任何要求時,你獲得的是內心的自由,而當你為他人開始付出時,你...
經云:過去有人,癡無智慧,極渴須水,見熱時焰,謂為是水,即便逐走,至辛頭河。既...
佛經云:昔有愚人,將會賓客,欲集牛乳,以擬供設,而作是念:我今若豫於日日中轂取...問: 請問師父,怎麼樣才能看到一念未生之前,就是念頭起處。 達照法師答: 要看到一念不生之前,首先要看見你...
經云:昔有愚人至於他家。主人與食,嫌淡無味。主人聞已,更為益鹽。既得鹽美,便自...
對於我們這一期生命乃至未來的生命,唯一的意義就在於能否獲得快樂,這一點我們一定...
不淨觀確實是去除對色身、塵勞貪著的簡易而有效的方法,在解脫道上的修行中佔據了非...
不淨觀主要是為了對治貪心。人生的痛苦都是來源於貪慾,貪慾若除斷,痛苦自消亡。為...
我們懷著無比崇高的願望去尋找真理,卻不知道真理就在眼前,就在揚眉瞬目的剎那;我...
有一位居士跟我講,他特別希望他這個地方的人生意興隆,大家都健康、有錢。我說,你...
生命很寶貴,在寶貴的生命裡卻有很多痛苦,而這些痛苦都是可以解決的,所以我們需要...
快樂不是獨享,而是共享。有獨享的快樂,叫寂靜涅槃,禪定的快樂也是獨享的,但大部...
觀身如身,就是四念處觀的第一個觀法,也是最直接了解自身的方法,但需要從頭到腳,...
四大是從物質構成的元素來說的,而五蘊則是從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的元素來探討生命的...
懂得生命的意義以後,我們還要進一步懂得快樂的意義快樂的意義到底在哪裡? 什麼是...
老子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意思是說:我有了身體,就...
放開手腳要怎麼放?就是只有你看到,你的內心是一個圓滿的球,你的整個生命是一個圓...
你在參的時候,過去的種種習氣煩惱,就會在身心中翻出來。翻習氣分三個部分。 一、...
當你把這個自我稍微放下一些,你就會發現痛苦也因此放下不少。有時候我們個人的煩惱...一、問:人活在紅塵,雜念太多。該如何做,才能入佛之門? 答: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 二...問: 生死都是一種痛苦,而我們又如何權衡於期間呢? 達照法師答: 如果認識到了生死的痛苦,那就發心超越生死...
五僧緣影之信仰的傳承 愛因斯坦說時空是我們的錯覺,我就在這種錯覺中長大。當我發...問: 出離心跟菩提心它生起的標準? 達照法師答: 出離心有狹義和廣義的。狹義的出離心就是我要了生死。這人在...
一、見賢思齊 我們學佛人不搞偶像崇拜,因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但是我們每天都在拜...
在中國佛教史上,禪宗與淨土宗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在一千多年來,禪淨兩家時而...修欲界定先要坐禪,在坐禪的過程中,依據心態的不同分幾個步驟,就是入禪定之前的四種狀態、四個步驟: 第一個叫...
我們平常為什麼不修行?為什麼容易懈怠、容易墮落?就是因為我們不能真正了解因緣果...
印光大師告訴我們,要認識自己的生命。他有一個四料簡,講的是命和心的關聯。 第一...
一、念佛不得力的原因 我們都知道淨土法門有正行和助行。所謂正行就是淨土三資糧,...
一 問:修行人當謀何事?曰:謀道。 問:道可謀乎?曰:謀其天然。 問:既天然又...
如果我們的身體有任何不舒服、包括各種各樣的病痛,我們一心稱念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談弘法 關懷民生,要去觀察社會需要什麼 中華佛光文化網記者:您認為佛教緣何能流傳千百年依然香火旺盛呢? 達...如我們念阿彌陀佛,這個阿字實際就是建立一切法,所以極樂世界呈現種種莊嚴,不說極樂世界空,不說極樂世界沒有。...一、 看住當下,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如是傾注。 久久歷練,功夫成片,塵緣之相消殞。 二、 機緣成熟,一念相...佛在七處佂心以後,怕我們大家落入斷滅見,心不在內,不在外,哪裡都不在,我們就想那就沒有心了,其實不對的。不...受三皈依的人,只有三條戒,就是:皈依佛,不皈依天魔外道;皈依法,不皈依外道的經書典籍;皈依僧,不皈依外道的...平常我們都說要一心念佛,而徹悟禪師淨宗十二祖卻告訴我們說要以求悟心、慚愧心、畏苦心、感恩心念佛,這是怎麼回...念佛法門,廣大如虛空,清淨無雜染,乃是釋迦彌陀兩土世尊自性清淨心的全體大用實相妙理所彰顯,非常殊勝不可思議...人生的問題總是很多,解決了那樣的問題,總還有一些這樣的問題需要接著去解決,一直到了最後,還是不能完全解決問...行者在始覺的修習路上,在生起了真正大慈悲心之後,所要努力的,就是對於修慈悲行之機遇的把握了。在對待所有眾生...在寶壇寺講《楞嚴經》,課間休息,有人提問:念佛修淨土的人如何才能真正走上修道的正路,念佛念到什麼境地才能放...總是以一顆有所得的心,去求無所得的法,怎麼可能相應呢?無所得的心,便是無所得的法,根本就不用求。這是佛法裡...第一種人生是平面的, 平得就像一張紙。這樣的人生很單薄,只生活在表面的一層。按照一般世俗的觀念,我們每個人...問: 尊敬的達照法師 自文殊院禪修營一別也將近四月了,當日在寮房得法師開示弟子終於找到了與自己相應的法門-...(一) 1 命運和生命可以由自己來安排,每個人的起心動念就是每個人自己生命和未來世界的導航,佛法則是每個人...所以心是改變我們生活、命運的關鍵所在。要學會關心,不要讓這顆心像開了大門、放了閘的水一樣,到處流浪,四處張...楞嚴經中講的,菩薩之愛的結果是耳根圓通。在二十五圓通裡,文殊菩薩特別把它揀擇出來,認為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修行關鍵的時候,得大受用的時候,往往是要強烈的外境來考驗你。我們知道,天台智者大師,人稱東土小釋迦,他老人...了斷這個理上的生死,接下來我們的眼光不在生死當中,但是,我們的手腳、我們的習氣還在生死當中,所以還有種種習...你不是一直在修行嗎?朋友,為何你說自己都沒有進步?為何你說自己有點失去了信心?請你回憶近來的一段時間,回答...諸位有沒有聽說彈簧人的故事啊?有一個彈簧人,他的身體象彈簧一樣。他家住在河的邊上,但是,他每天要過河去,到...在場大部分都是女眾,女眾的心態、心量很難放大。人家都稱大男子、小女人。但是在心性面前,絕然毫無差錯,絲毫差...這個意根啊,不容易,講妄想我們大家知道,腦袋那個老東想西想就是妄想、很清楚。但是意根是什麼呢?意根啊,諸位...經常遇到一些道友,首先就會問他們用功修行的用心處在哪裡?往往許多能說善道的法師也頗為深思,何況連教理都沒有...【人生境遇何須料,歲月無痕獨自游。 寄語如今營營客,回光一照是來頭。】 人生應該具備三種現實而超越的境界,...初禪得定,需經過粗住、細住、欲界定(明鏡暗鏡)、未到定。 粗心住的特點是什麼?進入粗心住以後,雜念是減少了...每個人的心靈都像天空一樣清淨空靈,但受到了後天遭遇和環境的影響,所以就有了開心快樂和煩惱憂愁。猶如藍天上縹...就算高樓大廈倒塌了也不可惜,如果不能安住於佛法的正念真是可惜! 就算名利地位動搖了也不可惜,如果不能安住於...除了生命現象的輪迴外,其實更重要的是我們現實情緒上的輪迴。佛法講一切唯心造,就是說明了一切外在環境的存在,...對治病的時候,我們念阿彌陀佛要怎麼樣念呢?若有病生起來,首先想到阿彌陀佛的光明,照到我們的身上,身體內外都...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這是《圓通章》裡面的要點。大勢至菩...今將其附體情況和附體原因以及如何解決等,略加分析如下: 1、附體情況 附體情況比較複雜,我們可以分為如下幾...療治痛苦的佛法 我們打七,這麼十多天來啊,想必大家有很多感受。我想最明顯的感受,就是痛。是不是?腳痛,痛得...佛經上講: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既得暇滿人身又聞如來正法,是何等福德才能臻此?所以在西藏,想要聽聞佛法,首先...《法華經》裡講得非常好,哪怕就是舉一個手或低個頭,漸漸積累功德,皆得成佛道。有時候我們看到一些人,雖然拿著...要達到覺悟的人生,我們所需要的只有三點。 第一點:從深信業果的基礎出發,遵守規矩、遵守規律。 最大的規律就...我們在人生中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我們不停地追求,又不停地捨棄,而我們到底要追求什麼? 大多數人追求世間的快...你可能還沒看到來生,也還沒看到這個世界的成住壞空,但是佛菩薩都看到了。從業果緣起的角度來看凡夫跟佛菩薩的區...覺悟有三種覺:第一是自覺、第二是覺他、第三覺行圓滿。自覺的人生要具備善惡苦樂的觀念,起碼能夠看得出來善和惡...平常人講:你這人要自覺一點、思想要有覺悟。這裡所指的覺悟只是停留在世間法的層面上。而我們佛法所講的覺悟人生...接下來給大家談覺悟。覺悟是個大的題目。在生活中、工作中,別人說你的思想要覺悟一點、做事要自覺一點。這個覺是...第一大問題,就是現實的生活問題。 就是剛才講的,形而下則謂之器。我們這個身體,實際上就是一部機器,它是自然...每一個人從自己的人生經驗上,都能體會到人生百態。縱觀古今中外,所有的哲學家、思想家、科學家乃至藝術家,他們...我們的身體是由地、水、火、風這四大元素構成。人生幾十年中,最初來這個世界投胎,也是以這個風大為開始的。風大...這個風大到底是什麼?這是我們要關注的最關鍵的問題。風大,佛教有一個簡單的名稱,叫做業風。業是什麼?身口意三...要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有三種力量是最強大的。 第一種是金錢的力量。 大家看到,現在的整個社會基本上都是向錢看...經常聽到人說:壓力很重,得抑鬱症的人很多。為什麼會有這麼重的壓力呢? 比如有一個老闆,他的企業做得很大,現...其實人生是一個很大的概念,凡是在古今中外人間社會上,出現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人生的事情,我們在生活的道路上所...在人生的追求中,我們往往會像猴子,看到好的東西,我們先抓到一個再說,抓到玉米覺得玉米挺好的;再看到西瓜,就...達照法師,俗姓林,筆名天台子,1972年出生於浙江省文成縣,1989年於七甲寺依了識長老出家,屬於嫡傳天台...有人問我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我告訴他:修行是生命中唯一有意義的事情! 因為我們這個世界和我們這個身體都是由...只要你的心起一個念頭,你這個念頭在十方法界,就像一張網一樣,把整個你的法界網羅在裡面。起善的念頭,你的法界...有人問我:為什麼要出家? 我告訴他:為求佛道,了脫生死。這是剛出家那段時間所作的回答。 後來又有人問我:你...所以知之一字,眾妙之門,我們大家正因為知道了以後,對所知道的東西非常注意,對知道的這個本身卻忘記掉了,所以...人生實際上是由業果感召而來的。業就是我們的慣性、習性、行為。現在的業就是現在的行為、現在的果是由過去的業感...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諸位大德、諸位同修:大家好! 今天是第二屆普陀山觀音文化節的第二天,按照文化節組委...中國的佛教在逐漸地恢復發展,我們大家現在學習,特別是漢地的佛弟子,在學習佛法的路上存在三種缺失:第一種是缺...修行路上的歧途,大致而言有十種是我們很容易誤會的,主要是把定力和智慧這兩者混為一談,這定、慧為什麼會分不清...新生菩薩動腦筋,總是想要覓真心; 尋遍人天無落處,當知三寶最相親。 對佛法一旦生起了正確的信心,他在心中就...

問: 師父,平時念佛的時候,我是上班回來,晚上坐下來,或者走著念,然後就是念不...

越固執的人越容易受傷

第八識阿賴耶識的三種功能

【推薦】開發內心快樂的源泉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悟到了什麼

我們現在最大的不安定有兩種
煩惱是客人,不留它就走了

【推薦】淨宗修行路上的八種歧途

痛苦是暫時的,希望永遠存在

說話不著邊際的吹牛者

何時才能回歸久別的故鄉

佈施就能夠獲得幸福

朝著正確的方向走去,總有一天會到達目的地

行善要及時,精進也要及時
如何才能看到一念未生之前,即念頭起處

愚人食鹽的啟示

自己離苦得樂,幫助眾生離苦得樂

不淨如空,身心空寂,能所雙亡

九想觀的具體觀法

五種不淨破除貪慾之心

就算痛苦,也要快樂去承擔

改變現實人生的三步驟

【推薦】如何獲得快樂與調好人際關係

觀身五境,禪修淨心

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推薦】懂得快樂的意義

身如寶塔,眾寶莊嚴

放開手腳要怎麼放

參禪會出現的三種習氣障礙

訓練放下自我
達照法師學佛常識釋疑
生死都是一種痛苦,如何能權衡於期間呢

五僧緣影:達照法師的出家因緣
出離心跟菩提心生起的標準

見賢思齊,征服自我

道信大師的念佛觀
禪定之前的四種狀態

改我們的緣,消我們的業障

印光大師告訴我們對命運的認識方法

淨土法門的修學要領

「數沙」修行法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