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七十三面,我們看辛五的「領解信受」。

《法華經》講到,我們修學有兩個重要的階段:一個是解脫道的修學,一個是菩提道的修學。這兩個道路的修學的操作是不太一樣的。解脫道叫做「為實施權」,它是一個方便法門。方便法門的重點在於契機。修行不容易,我們這個三界火宅是一個惡性循環,內火引生外火,外火又刺激內火,它是輾轉相續。所以,我們修行第一件事,先找到一個突破口,就是先找到你相應的法門。

比方說,你看我們佛教界很多元化。有些人一初學,他很自然地,親近的道場就是做慈善事業的,很自然。這麼多道場,他跑來跑去,會固定在一個地方待下去,做慈善事業的道場;有些人他跑來跑去,是在一個持戒的道場安定下來;有些人會在修止觀的道場安定下來。

然後就開始做比較了:欸,你看我,持戒度是第二度,你佈施度是第一度,我比你高;我修止觀的又比你高。完全沒有意義!因為這個只是你過去的諸法因緣生。

重點不是事修。諸位!佛教不在事修論高下,《金剛經》說的,「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根本沒有高下,關鍵是你用什麼心態來操作這個法,這個能念的心!你的操作永遠只是善惡的業果。你看有些人,他做什麼事都是想到為了來生的快樂。你為了來生的快樂,你做什麼天大的事情,就是人天果報,因為你完全沒有出世的善根,你沒有無常、無我的智慧,你沒有菩提心的智慧。就是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積集資糧,為了你來生的快樂而做的。

所以,《法華經》的意思就是說,「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跟你操作的工具沒有關係,跟你的心態有關係。因為你遇到的第一個法門,它的意義只有一個,就表示你過去生跟它有緣,這個法門跟你熟悉。剛開始,的確是契機比契理重要。佛陀說的嘛。

舍利弗尊者他本來就應該先入聲聞道,再入菩提道。佛陀就是這樣規劃的。要不然呢?因為你過去生的大乘善根已經退失了!舍利弗尊者,如果按他說的,他一開始就修大乘佛法,對他反而不好。所以他自己想錯了,其實他的根機本來就應該是先學小乘,然後再遇到佛陀,「回小向大」。

就是說,修行不要馬上求圓滿,先找到一個突破口,就是先找一個契機的法門。你喜歡拜佛就拜佛,你喜歡打坐就打坐,先讓自己上路。最後內觀,這是根本,會歸到一佛乘。這個動作沒有做,那你有為的事相就沒有高下之分了。

所以,佛陀的意思,解脫道重點在契機,菩提道重點在契理。你是不是能夠觀到你的真實的相狀?因為這一些方便,你不能夠說我的方便比你的方便高。方便就是方便,它就是一個過渡,它只是幫助你解脫的一個過渡。你覺得這樣子修行對你相應,你就走你的路。這個叫做「方便有多門」。但是記住,下面這句話很重要,「歸元無二路」,你要知道歸元。你要不知道內觀,你就一輩子活在方便,那你這一生的修行檔次就不高了,因為你只知權不知實。所以重點在於「權實不二」,是這個概念。

辛五、領解信受

舍利弗尊者本來是認為三乘法門各走其道,彼此不能相通,所以自己選擇的聲聞道就覺得非常的吃虧,「失於如來無量知見」。結果沒想到佛陀說,你什麼都沒有失掉。我們看經文。

今日乃知真是佛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

舍利弗尊者一路走來,他從非常感傷,到法華會上開示悟入佛的知見,他知道其實他修的四諦法沒錯,他只要做一個動作,就是內觀。只要「觀照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產生信解,就會馬上從阿羅漢變成大乘的菩薩。

什麼叫大乘菩薩呢?這以下講出了四個重點:

首先,「真是佛子」。其實阿羅漢,以蕅益大師的標準,他沒有資格叫「真」。他是佛的弟子,沒有錯,但不能講真,因為他只知權不知實,所以他是佛陀的弟子,但是他不能叫「真是佛子」。你一定要開示悟入佛的知見,你能夠傳承佛陀的家業,才可以叫做真是佛子。第一個「真是佛子」,這是總標。

「真是佛子」有三個條件:

第一個,「從佛口生」。你必須要聽聞《法華經》,產生信解。佛法的修學不是說,你今天找一塊山,蓋一個茅蓬,然後住在裡面,別人幫你送飯吃,你雙腿一盤、眼睛一閉就可以修學。沒那麼簡單!「欲知山上路,須問過來人。」佛法需要有傳承的,不是你自己去摸索。你這個摸索叫外道。外道就是在禪定裡面胡思亂想,持牛戒、持狗戒,它沒有傳承。所以學佛第一件事情,「從佛口生」,聽聞佛陀的法音,你要跟善知識如理地學習,佛陀的法音代代相傳,從佛口生。

第二個,「從法化生」。前面的「從佛口生」是聞慧。這個法,「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它本來是一個法音,是一個音聲,文字,但是在心中你不斷地去思惟以後,欸,依教起觀,依觀生道,你的心中產生一個道的力量出來了,有一個道法的力量,「從法化生」。你心中本來是一個音聲,但是你不斷地從音聲去思惟以後,這個音聲在你心中轉化成一種道法,可能是解脫道的力量,也可能是菩提道的道法。那麼這個時候,你就產生一個由道法生出的新的生命,叫做善根力。

「從佛口生,從法化生」是一個因地,最後果地,「得佛法分」。這個是只有大乘一佛乘才有。蕅益大師說,小乘人沒有「得佛法分」。他有「從佛口生」,因為小乘的四諦也是聽佛說的,他也不是自己胡思亂想,是佛陀的傳承;他也不斷地知苦、斷集、慕滅、修道,證得我空的道法,他的確是有道法。但是他沒有資格叫「得佛法分」,他只有涅槃寂靜。佛陀的萬德莊嚴,月印千江,百界作佛,他沒有。

當然大家會問,舍利弗尊者沒有聽《法華經》之前,他沒有「得佛法分」,那就是一個涅槃寂靜,怎麼聽聞一部經典以後就「得佛法分」呢?因為心態改變了。心態改變是最關鍵的。諸位!他從一種向外攀緣,攀緣三乘法,心外求法,到內觀真如,他整個心態改變了。就是他內心已經開顯自性的功德,開始啟動自性功德力了,所以他就變成「真是佛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他已經傳承佛陀的家業了。這個就是信解,從信解開始。

庚二、重頌分二:辛一、頌上述長行;辛二、頌領解前文

我們看庚二的重頌。前面是一個長行,後面把這個觀念再加以說明。那麼頌上述長行,當中分成四科。

辛一、頌上述長行分四:壬一、頌聞法得解;壬二、頌昔失今得;壬三、頌昔疑今解;壬四、頌疑悔斷盡

壬一、頌聞法得解

先看第一個,頌聞法得解。看經文。

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聞是法音,得所未曾有。

心懷大歡喜,疑網皆已除。

舍利弗前面講的話用偈頌來表示說,「我聞是法音」,我聽聞佛陀這個微妙的「會三歸一、權實不二」的法音,我的心中可以說是「得所未曾有」。我從來就不知道,原來三乘法一開始是這麼多的差別,但走到最後竟然能夠對接到一佛乘,這法法還可以相通,這件事情對我來說是「得所未曾有」。而且是「心懷大歡喜」,原來我雖然證得阿羅漢果,我什麼都沒有失掉,我只是第一階段,我本來就應該先證得阿羅漢果,這是佛陀的善巧方便。所以「疑網皆已除」,過去的無量的感傷、疑惑、後悔,在聽完《法華經》後全部消滅,取而代之的是「心生大歡喜,自知當作佛」,是這麼一個情況。

壬二、頌昔失今得

看經文。

昔來蒙佛教,不失於大乘。

佛音甚希有,能除眾生惱。

我已得漏盡,聞亦除憂惱。

「昔來蒙佛教,不失於大乘。」雖然我過去蒙佛陀教導小乘的四諦法門,我也如實地修學,證得阿羅漢果,但是我如今才知道,只要我能夠迴光返照正念真如,「會權入實」,其實我並沒有失去大乘的功德。就是只要加一個內觀,就不失於大乘,所以他就讚歎「佛音甚希有」,佛陀講的《法華經》真的太希有了。為什麼呢?「能除眾生惱。」不但是對凡夫,當然對我們凡夫很重要,因為我們要趕快知道原來解脫道跟菩提道可以提前啟動的,「內觀真如,外順彌陀」,這兩個:解脫道、菩提道是可以同修的,所以對凡夫來說幫助很大。即便是我證得漏盡的阿羅漢,「聞亦除憂惱」,我自己心中的憂悔,也能夠從《法華經》裡面得到解脫。

蕅益大師對這段經文,他講一句話說,阿羅漢過去的失,他的損失是怎麼回事?蕅益大師說:昔原不失,因迷故失。阿羅漢其實什麼都沒有失掉,但是他自己認為失了,問題在這裡。所以,一個人最大的障礙,就是你自己的智慧不夠。你認為失掉那果然就失掉了,就這樣子。昔原不失,過去原來是沒有失掉的。

其實,阿羅漢一路走來,這個都是佛陀的佈局。你想佛陀要你成就阿羅漢,佛陀肯定是為你好,他一定知道你必須經過這個過程。就像有些人,我們一定要先到淨土去,再回入娑婆。當然,你今天離開了娑婆世界,你用過度的操作,你對娑婆世界的生死極度地厭惡:我受夠了,再也不回來!那有障礙,是你自己的心態產生障礙。你不能怪說,佛陀,你當初幹嘛設計淨土法門?是吧?你不能這樣講,法門沒有錯。所以我們但修其法,但是不能生執。

法執法執,重點在那個執,法可沒有錯!佛陀讓你操作法門,他是給你個方便,結果你弄假成真,你在法上加一個執,結果你自己造成了障礙。你不能說佛陀當初就是偏心。你看我到了淨土以後,我證得是小乘的果位,我同梯的到淨土以後證得初地。釋迦牟尼佛說,這可不能怪我。同樣一句佛號,你是怎麼操作的?心力不可思議,法只是個工具。

昔本不失,因迷故失。就是說,本來阿羅漢什麼也沒有失掉,你自己自我設限。你一直認為你是阿羅漢,你有法執,所以法執引生所知障。當然,阿羅漢沒有煩惱,這是沒有錯的,但是他沒有看清。這個所知障就是障礙所知的境界,你看不清楚。就是說,你把方便當真實,結果你自己把自己限制住了。

我過去遇到一個修淨土宗的居士,他跟我講,說他學了大乘佛法以後受益很多。我說怎麼回事呢?他說他以前念佛沒什麼問題,他佛號念得挺好,但是對往生有一點問題,有一點罣礙。因為這個往生必須要佛陀接引,這個地方就有距離的問題。「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這十萬億佛土的佛陀來到我眼前來接引我,這是一個距離的問題。第二個,法界的問題。佛是佛法界,我是一個業障凡夫,這一差差了四個法界。

所以我們一個人,沒有修理觀的人,會覺得:第一個,跟佛有距離;第二個,跟淨土也有距離。所以淨土宗難信就難信在這裡。

你怎麼突破?你怎麼拉近你跟佛陀的距離?你怎麼拉近你跟淨土的距離?只有一個方法,就是內觀,把生命歸零。你從因緣所生法裡面找答案,你就找不到答案。落入因緣所生法,那叫做如是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那就各各不同。淨土是功德莊嚴,我們是業障凡夫,如果落入因緣果報的話,那就很難往生了。但是如果你想到「如是本末究竟等」,你把這些因緣果報全部會歸到一念心性,就是把生命的因緣全部拉到生命的原始點,那就沒有距離的問題了。所以,感應道交就在一念之間。

諸位!一個人會不會往生,這個觀念很重要!

「感應道交」到底是十萬億佛土,還是在一念之間?如果你認為在十萬億佛土,你就很難往生了。你認為是十萬億佛土外的佛來接你,你就很難往生了,你知道嗎?那你如果說往不往生跟距離沒有關係,是一念之間,一念相應,那你就很容易往生了。所以這個往生的觀念就在這裡而已,你相信往生是一念之間還是十萬億佛土,你是在因緣上建立往生,還是在心性上建立往生,這就有差別了。所以修行不在法門論高下,就是你的見地很重要。

所以舍利弗尊者說,我聽到《法華經》以後,「聞亦除憂惱」。我過去所有的罣礙憂惱,我只要迴光返照,我什麼都沒有失掉。

壬三、頌昔疑今解

我們看壬三的「頌昔疑今解」,第一個解開疑惑,第二個解開後悔。先看疑惑。

我們看經文。經文裡面有三段,先看第一段。

我處於山谷,或在林樹下,

若坐若經行,常思惟是事,

嗚呼深自責,云何而自欺?

這一段是說明舍利弗尊者證得阿羅漢以後,在方等會上,他經歷過大乘的功德殊勝以後,他的一個心態。說:「我處於山谷,或在林樹下。」我們看這個情境就不太一樣。你看阿羅漢成就阿羅漢以後,他可能會離開僧團,也可能不離開僧團,多數會離開僧團,因為他大事已辦了,他不需要學習了。所以阿羅漢成就涅槃以後,他只有一件事可以做,就是等待死亡的到來。他觀察這個色身是臭皮囊,一點價值都沒有,所以他的人生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去托缽,回來就打坐,然後就等待死亡到來。死亡到來是他最快樂的時候,「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皆辦,不受後有」,用三昧真火把身體燒掉。所以,阿羅漢他的涅槃叫做「處於山谷或在林樹下」。

當然,如果今天這是一個菩薩成就涅槃,那就不是在山谷林樹下,那到十方世界廣度眾生了。就像後面〈信解品〉四大弟子說的,說我成就的涅槃,就像一個人住在空地上的小茅蓬,住一個草庵,裡面什麼都沒有,就我一個人住,其他人都不能,我這個房子不能跟人家分享。大乘的涅槃是一個高貴的房子,裡面很多珍寶。更重要是能夠怎麼樣?出入貿易!這個珍寶還可以帶出去給人家用,還可以賺錢,還可以出。出就是利他,入就是自受用。這菩薩的功德裡面,他是「如來現起他受用」。

但是阿羅漢的涅槃,我們看到,「我處於山谷,或在林樹下」,他只能自受用,他就靜靜地等待涅槃的到來。在哪裡等待呢?在人煙稀少的寂靜處,在那邊或者打坐或者經行,然後就思惟說:「嗚呼深自責,云何而自欺?」

所以我們可以看得出來,舍利弗尊者不簡單,大乘善根深厚。他證得阿羅漢果以後,並沒有因此而自滿,只是感到非常的悲傷跟自責:我怎麼就當初輕視自己,沒有修學大乘的因地和大乘的果報呢?他自己在方等時疑惑自己走錯路了,而「失於如來無量知見」。

再看第二段。

我等亦佛子,同入無漏法,

不能於未來,演說無上道。

金色三十二,十力諸解脫,

同共一法中,而不得此事。

八十種妙好,十八不共法,

如是等功德,而我皆已失。

好,看第一個,相當於兩個疑惑。

第一個疑惑,是透過內在的思惟而產生疑惑。「我等亦佛子,同入無漏法,不能於未來,演說無上道。」第一個,失去了大乘的智慧。說「我等亦佛子」,三乘都是佛陀的弟子,更重要的是三乘同時證得了我空的智慧、無漏法,但是為什麼獨獨只有聲聞人不能在未來世中演說無上道?我們只能夠講無常、苦、空、無我的道理,我們不能講「真空妙有」的道理。這個假觀的智慧對我們來說怎麼就沒辦法成就呢?為什麼我們不能演說中道的實相的道理呢?第一個,他懷疑自己失去了中道智慧,他一輩子只能在空性裡面待著。這第一件事情。

第二個,他不是只有失去中道智慧,他還失去了大乘的功德。

先看第一個,外德,金色三十二相。你看一個阿羅漢,他成就阿羅漢以後,他以前長什麼樣子,他在死亡之前他還長什麼樣子,就這樣子。他是一個心解脫,但是他沒辦法去改變他的外相。菩薩可不一樣,菩薩成就涅槃以後,因為他花的時間長,他福慧雙修。你看菩薩一旦要示現成佛,絕大多數都是做王子,王子出家,最後一生。就是他要示現成佛的時候,他那個福德力已經夠到只要到天上就做天王,人間就做王子,甚至於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是外德。

第二個,內德,「十力諸解脫」。他不是外相莊嚴而已,他內在有十力、十八不共、種種的三昧解脫,簡單地說就是菩薩的普門示現。這一點就不可思議。

菩薩度化眾生他不是只用一個相貌。我們說阿羅漢成就阿羅漢以後,他這個相貌就是這個相貌了。而菩薩呢,你這個人需要現國王相,菩薩就現國王相攝受你;你這個人特別尊重學者,他就現學者相。所以這菩薩的身相是變來變去的。為什麼?他有「十力諸解脫」,「十八不共」,就是不共於小乘的。

為什麼同樣證得一個我空的真如,我們二乘人沒有這種外德的莊嚴、內德的功德呢?「而不得此事?」所以說,八十種妙好,這種外德跟十八不共的內德,「如是等功德,而我皆已失」。這是他經過內心深深的思惟所得到的結論:他失去了佛陀的智慧,佛陀的相好莊嚴,佛陀內在的功德。我什麼都沒有了。

這第一個,感到疑惑。

我們看下一個。

我獨經行時,見佛在大眾,

名聞滿十方,廣饒益眾生。

自惟失此利,我為自欺誑。

前面的疑惑是舍利弗尊者自己內在的思惟,這以下的疑惑是他自己實際的見聞,他自己的生命經驗。他說,我不是這樣思惟而已,我還曾經獨自經行的時候,親眼看到佛陀在大眾中「名聞滿十方,廣饒益眾生」。佛陀有廣大的福德力,他的名聲遍滿十方世界,他不是像我們舍利弗尊者名稱普利於整個當時的印度。佛陀一旦說法,十方諸佛的大菩薩都來聽,聽完以後大菩薩再回去。不但是印度,還有諸天、人、修羅、鬼神道,整個九界眾生都來聽法。所以佛陀的攝受力、福德力是「名聞滿十方,廣饒益眾生」。

而我自己,「自惟失此利,我為自欺誑」。這個就是我第二個損失了,不但是智慧功德,福德力也是不足。這個的確是。如果你去讀《阿含經》,你會得到一個感覺,就是佛陀跟你是沒有什麼差別。我們只能說佛陀演得太像了。所以在阿含會上,阿羅漢認為佛陀就是一個大阿羅漢,如此而已。就是佛陀你也是一個生死凡夫,你也娶妻,你也生子,凡夫該幹嘛你還幹嘛,你只有後來在出家以後,在樹下思惟開悟,然後你再成佛的。阿羅漢一路以來是這樣認為,所以他認為說佛陀的智慧跟我沒有什麼差別,佛陀死了以後也入了無餘依涅槃,跟我入的涅槃也是同一個涅槃,因為他在《阿含經》所得到的教法就是這麼一個教法。

但是,阿羅漢經歷了方等、般若以後,他可以說大開眼界。不是這麼回事!佛陀不是你說的只是一個大阿羅漢,那叫做一個「演說無上道,金色三十二,十力諸解脫,名聞滿十方,廣饒益眾生」。光是這個對眾生的攝受力,我們舉一個例子。你看有一次舍利弗尊者他實際生活中跟佛陀飯後經行,佛陀走在前面,他走在後面。有一隻鴿子從天上飛過來在地上。佛陀不經意地經過那個鴿子的時候,佛陀的身相影子罩到鴿子身上,鴿子感到內心安穩——佛陀的大悲心。阿羅漢還有習氣,舍利弗尊者他因為有瞋心的習氣,他罩到鴿子的時候,鴿子恐懼,趕快逃走。這一點就看出高下了。

其實佛陀,哪是說他一出生還是一個凡夫呢?那叫一個示現!所以,舍利弗尊者還沒有得到《法華經》之前,他就能夠悟到說他跟佛陀不一樣,這一點也是不簡單。他冥冥中知道佛陀原來不是阿羅漢,佛陀有中道的智慧,有三十二相,有十力諸解脫,能夠名聞滿十方,廣饒益眾生,而我什麼都沒有。自己感到自責,感到疑惑。

壬四、頌疑悔斷盡

我們再看一段。到了壬四,頌疑悔斷盡。看經文。

我常於日夜,每思惟是事,

欲以問世尊,為失為不失?

我常見世尊,稱讚諸菩薩,

以是於日夜,籌量如是事。

前面是講到方等時,他在經歷方等時的時候產生的疑惑跟悔恨,這個地方講到般若時產生的懷疑。

「我常於日夜,每思惟是事。」思惟什麼事呢?很想要問世尊一件事:「為失為不失?」我們二乘人,在般若會上看到佛陀您老人家經常跟某一個菩薩授成佛之記,說你未來能夠有什麼樣的國土莊嚴,你有什麼樣的眷屬,你能夠示現三十二相成佛之道,種種的功德莊嚴,但是為什麼我們從來沒有聽到你為聲聞人授記呢?「為失為不失?」這難道是我們二乘人在修行當中有所不足嗎?或者是我們實際在修學上自身有些什麼過失呢?其實兩個都有。法門也有所不足,因為你發了出離心,沒有發菩提心,這是第一個,法門有所不足。第二個,你對苦諦的操作也過當,法執太重。這兩個都有。

「我常見世尊,稱讚諸菩薩,以是於日夜,籌量如是事。」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一種思惟呢?因為我常常聽到佛陀(這個常見佛陀是在般若會上)讚歎大乘菩薩的因地,某某菩薩能夠發菩提心,修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關鍵是修了以後還能夠修無所得,以無所得修六度(這個是般若會上),所以我才產生這樣的一種自我反省,「為失為不失?」這個是般若會上產生的自我反省,就是方等會上的疑惑在般若會上解除了,但是他產生另外一個,產生後悔。

好,看下一段。

今聞佛音聲,隨宜而說法,

無漏難思議,令眾至道場。

我本著邪見,為諸梵志師,

世尊知我心,拔邪說涅槃,

我悉除邪見,於空法得證。

爾時心自謂,得至於滅度,

而今乃自覺,非是實滅度。

若得作佛時,具三十二相,

天人夜叉眾,龍神等恭敬,

是時乃可謂,永盡滅無餘。

前面講到般若會上的後悔,或者說是憂悔。到法華會上,如今開悟了。

「今聞佛音聲,隨宜而說法,無漏難思議,令眾至道場。」今,就是在法華會上的〈方便品〉,聽到佛陀所謂的「開權顯實,會三歸一」,可以說是「無漏難思議,令眾至道場」,這真的是不可思議。原來三乘走到最後其實就是一佛乘,所以,三乘人都是可以成佛的,是我自己自我設限的。只要我把心胸打開來,其實成佛跟你剛開始選擇什麼法門沒有關係。你剛開始是喜歡佈施,你剛開始喜歡持戒,都不是問題,關鍵你的心量要夠大,關鍵在這裡。這些法真的是難思議。重點不在法,在心。

他講到自己過去的一段因緣說:「我本著邪見,為諸梵志師。」說我一開始遇到佛陀的時候是一個婆羅門。舍利弗尊者跟目犍連尊者以前兩個是師兄弟,他們兩個拜一個婆羅門的老師,各領一百個弟子修學。後來婆羅門老師往生了,就他們兩個撐起了整個外道的修學,所以「為諸梵志師」。我領一百個弟子,目犍連領一百個弟子。

「世尊知我心,拔邪說涅槃。」佛陀遇到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以後,佛陀的妙觀察智看這兩個根機,知道這個時候講一佛乘恐怕要壞事。這兩個根機,這個邪見的外道,我見特別重。佛陀作為一個大醫王,觀察根機以後,先拔掉他們的我見,並沒有開顯一念心性,先講無常、苦、空、無我的道理。當然,這個就是契機。佛陀的意思就是,不要什麼事先求圓滿。先求進步,再求圓滿。

所以,「我悉除邪見,於空法得證」。因為佛陀為我說了這麼一個相應的法門,我馬上就能夠把我見給拔掉,證得我空的真理。

「爾時心自謂,得至於滅度。」我當時在阿含時還志得意滿,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皆辦,不受後有」。我以為修行到此大功告成。我聽了《法華經》,「而今乃自覺」,到了法華會上才知道,原來離開三界只是成佛的第一步而已。「非是實滅度」,二乘的涅槃只是一個成佛的過渡。

你要是以〈方便品〉來說,「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按照〈方便品〉的意思,阿羅漢的涅槃是一念心性當中所現的一個影像,如此而已。心中的影像,它不是心,它是心中所現的影像。佛陀用這個影像來引導阿羅漢,說沒關係。當然,修行不容易,總要有個動力吧。要是什麼都無所得無所求,他就沒辦法進步了。所以在〈信解品〉上說,佛陀創造一個假相,說沒關係,你現在很痛苦,沒事,前面有一個涅槃寂靜樂等著你,你只要知苦、斷集、慕滅、修道。所以阿羅漢一開始是透過涅槃寂靜的引導,成就涅槃以後,佛陀說,對不起,這個涅槃是假的。當然,後面會說,佛陀沒有虛妄,因為佛陀會給你一個更好的東西。就是,「而今乃自覺,非是實滅度」,其實是佛陀引導我們聲聞人出離三界所創造一個涅槃的假相。

那麼,什麼時候才是功德圓滿呢?「若得作佛時,具三十二相。」必須要成就大乘的佛果菩提。什麼叫佛果菩提呢?第一個,你要有外相莊嚴,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十八不共,種種功德莊嚴;第二個,你要有廣大的福德攝受力,「天人夜叉眾,龍神等恭敬」,得到九界眾生的皈依恭敬,這樣子才可以說是「永盡滅無餘」,才是真正的大事已辦。到法華會上他才知道是這麼回事。

看最後一段。

佛於大眾中,說我當作佛。

聞如是法音,疑悔悉已除。

佛陀講完〈方便品〉,其實舍利弗尊者是成就了信解,信解以後佛陀給他授記,但是這個時候授記還是授了通記。我聽聞如此的法音,又得到佛陀授記以後,「疑悔悉已除。」

其實對聲聞人來說,授記很重要。就是說,因為聲聞人他們法執太重。我們沒辦法想像,阿羅漢那種涅槃寂靜的心中,他烙到心中的那個痕跡有多深,你沒辦法想像。所以蕅益大師說,菩薩是我執重,法執輕。你看菩薩,你聽《法華經》一聽就懂,但是你很容易起煩惱,對不對?阿羅漢相反,阿羅漢不容易起煩惱,他的我執輕,法執重。但是你一旦讓阿羅漢信解以後,他馬上從阿羅漢跳到初地,因為他事修強。當然,他以前所落下的功課,比方說六度,比方說跟眾生的互動,他都要補上去。但沒關係,他成就初地以後,他要補做兩個功課:第一個,福德資糧;第二個,他的中道實相的智慧還要加強。但是他的禪定,尤其是阿羅漢的禪定跟我空的智慧那是非常深刻的,因為他一路走來,事修;尤其他對苦諦的思惟,他那個出離心是很強的。所以各有特色。

但是,我們要知道一點,每一個人的學佛都不是今生的,沒有一個人是今生的,所以每一個人都有特色,這個是正常的,但是你不能執著這個特色是究竟。就是說,「佛說阿羅漢,即非阿羅漢,是名阿羅漢」。你這個特色,如果是向內用來開顯你自性的功德,那這個是好事。我的特色是拜佛,我越拜,我覺得我跟內心越靠近。恭喜你!你的方法對了,善用你的特色。我的特色是做義工,只要有打佛三、佛七,我就去為他煮菜。這是你的特色。你這個特色不斷操作以後,你的內觀加強了,恭喜你!如果你把你的特色變成執著,變成高慢,跟人家比較,那你方向就錯了。

所以這個關鍵在哪裡?就是外緣跟內觀。就是說,有特色是對的,沒有一個人學佛是平等的。佛法是這樣:每一個人是完全不一樣,到最後是越修越一樣,就是「方便有多門」,但是「歸元無二路」,你只要往心性中內觀。所以,一個人有特色,越修,他那個特色越來越明顯,這不是好事。另一個人是,有特色,修到最後那個特色好像有,又好像沒有,恭喜你!好像有,又好像沒有,佛說特色即非特色,是名特色。恭喜你,你有作理觀了。這就是我們說的,你一個人是弄假成真,你執著特色,志得意滿,那你這個特色變成你的障礙。你知道吧?你把特色叫做「借假修真」,用這個特色來敲開你自性功德之門,那你這個特色是好事。我不斷地拜佛,不斷地拜佛,我的心性更調柔,對清淨心、菩提心更清楚,那這個特色是好事。

所以諸位,有特色是沒有錯的。你的特色是持戒,他的特色是佈施,這個都沒有對錯,那是一個開門的密碼。關鍵是你會不會用你的特色去開顯你自性的功德,重點在這。所以你看舍利弗尊者的特色。聲聞人的特色就是對苦諦深刻的體驗,無常、無我。所以你別看阿羅漢,阿羅漢他在世間法真的是八風吹不動,你所有世間法,他只要現出無常、苦、空、無我,在他的觀念裡面,所有有為法完全沒有價值。但是他對這個妙用就比較弱,這一點是不如菩薩。所以我們也不能看不起阿羅漢。菩薩沒有入初地之前,他也容易起煩惱,容易退轉。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往生到淨土去。

就是說,我們菩薩,你今天會聽《法華經》,多分來說你是菩薩種性,當然我們很難理解聲聞人。菩薩種性是很容易起煩惱,但是他容易有大悲心,他容易建立中道的智慧,這就是我們的特色。

諸位,善用自己的特色沒有對錯,但是你要用特色去開顯自性的功德,叫做「借假修真」。重點在這。

這個是講到舍利弗尊者他的一個修學的過程,一路走來,從阿含、方等、般若到法華,他終於從空性的智慧而回歸到「一心三觀」的智慧,他終於開悟了。所以佛陀給他授記,說未來會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