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講)

庚二、授學無學人記  分二:辛一、二千請記;辛二、如來授與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一百九十面,我們看庚二的「授學無學人記品」。

這一科是前面的授下根人記中的一品。就是授下根人記等於是有兩品,一個是前面的<五百弟子受記品>,其次就是這一科的<授學無學人記品>。

這個授記,就是佛陀用大智慧的光明,來事先記別聲聞弟子在成就般若道以後趨向方便道的時候,他未來的國土,包括他正報的佛身、依報的國土,還有他的壽命,乃至於眷屬等等,就做一個記別。

那麼為什麼佛陀要為聲聞弟子授記呢?因為要給他一個修行的方向。基本上,要成就一個國土,他有兩個方向:一個叫做成熟眾生,一個叫莊嚴淨土。有這兩個主要的方向。當然,每一個人在實際的操作上,你有你成熟的眾生,他有他莊嚴的佛土,在這兩個大綱之下就各自表現了。

成熟眾生、莊嚴淨土,是十方諸佛要成就應身佛的必經的道路。這兩個的關係,在《維摩詰經》的<佛國品>上說,說是菩薩為了成熟眾生故而莊嚴淨土。就是你為什麼創造淨土呢?為了成熟眾生。為了成熟眾生而莊嚴淨土,而成熟眾生也是為了莊嚴淨土。所以這兩個是怎麼樣?互為因緣,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那麼,這個地方的重點就來了,我們怎麼去修行才能真正地成熟眾生、莊嚴淨土呢?比方說,我現在可不可以透過我的拜佛、持戒等等來成熟眾生、莊嚴淨土呢?

《大智度論》講一個關鍵,它說,菩薩不能夠用獨行功德來成熟眾生、莊嚴淨土。什麼叫獨行功德?不是依靠單一的功德,要須有願。就是說,你莊嚴淨土靠的不是你的佈施,也不是靠持戒這種單一的功德。因為這單一的功德是分散的,它沒辦法整合成一種強大的力量。那怎麼辦呢?你要有一個強大的菩提的願力來攝持。就是把你所有的這些善法形成一種強大的力量,來成熟眾生、莊嚴淨土。

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釋迦牟尼佛在過去因地的時候,曾經示現做一個慈悲的鹿王。也就是說在森林當中有兩群鹿,一個是慈悲的鹿王所領導的,另外一個就是提婆達多所變現的一個鹿王所領導的,就這個森林當中有兩群鹿。

這整片森林是隸屬一個國王來管轄,這個國王特別喜歡吃鹿肉。就是這國王是具大福德力的,他在某些地方是可以心想事成的,所以他就下令他的廚師每一天都要煮鹿肉給他吃,使令他的侍衛每天都到森林當中大肆地狩獵,結果弄得鹿群每一天都是死傷慘重。

這個慈悲鹿王一想,這不是辦法,如此下去,這個鹿群恐怕要滅種。所以這個慈悲的鹿王就找另外一群鹿的鹿王商量,說我們應該找國王商量個對策,對方的鹿王也同意。所以兩個鹿王就來到國王的面前說,尊貴的國王,我們現在有一個辦法,就是我們每一天主動派出一隻鹿,讓你來食用,你就不用大肆地殺伐。那你這樣子每一天也有肉吃,我們的鹿群也不會因此而滅種。國王一聽有道理,就答應了。答應以後,大家就按照年齡來安排,今天這一方出一個年齡最大的鹿出來,明天另一方出一個年齡最大的鹿出來,大家交換地提供鹿肉,就這樣相安無事。

直到有一天,對方的鹿群,它明天要指派的鹿是一個母鹿,而且是一個懷孕的母鹿。這個母鹿好不容易懷孕,再過幾天就要生產,所以,它憶念它的小鹿,就希望能夠多活幾天,所以它就把自己的想法跟對方的鹿王白告。那對方鹿王就不答應,說這個是規矩,每一隻鹿都是貪生怕死,誰願意來頂替你呢?

這隻母鹿很傷心,就只好找慈悲鹿王商量。慈悲鹿王聽了以後,它說,好,這件事我幫你處理。你就安心地把這個小鹿生出來,其他的事我來安排。所以隔天的時候,這個慈悲的鹿王就頂替了這隻母鹿,親自到了國王的宮殿去。這個侍衛一看,哎喲,今天送來的鹿不是一般的鹿,身材高大,而且身相放大光明,就告訴了國王。國王一看,哎喲,鹿王親自過來!所以國王看到鹿王,他也很驚訝,說是不是我把鹿都吃光了,要你老人家親自過來?鹿王說,不是。就如是如是地跟國王報告。

國王一聽以後就很感動,說為了救拔眾生犧牲自己的生命,他就很慚愧,就下令從此以後不再吃鹿肉,而且嚴禁大家到這片森林去狩獵。所以這個鹿群就開始相續地綿延下去,乃至於到釋迦牟尼佛出世成佛的時候。那個地方就是鹿野苑。佛陀成道以後第一次轉法輪的地方,度五比丘而使令僧團三寶住世。

我們現在用凡夫的眼光來看這個佛菩薩在行菩薩道,我們就看不出裡面的核心思想。如果你用權教的因緣觀,你說你一生,你示現做一隻鹿,好不容易做一隻鹿王,結果你一生只度了兩個眾生。萬一你要是為這個懷孕的母鹿犧牲了,你也只度了兩個眾生。說佛陀行菩薩道的時候,說割肉餵鷹,這只鴿子被老鷹追,佛陀把它藏起來。老鷹說你不公平,你為了保護鴿子,結果我餓死了。佛陀就把這鴿子拿去稱,看這個多重,我就割多少肉來彌補你。說舍身飼虎,看老虎沒東西吃了,佛陀跳到老虎坑裡,去餵這個老虎。從我們一般的因緣觀是說,這樣子度眾生要度到什麼時候?說是眾生無邊誓願度,那你這樣一一地要度到什麼時候?

諸位!我們一般的凡夫,長時間受因緣所生法的這種影響,就落入了心外求法。其實不是這樣子。如果從因緣的角度,是沒有辦法成熟眾生、莊嚴淨土的。就像《大智度論》所說的,單一的功德是不能成熟眾生的。它是這樣子:佛陀在行菩薩道的時候,他是借事修心。就是說,鹿王犧牲生命來救這個母鹿,它不是在造這個善業,它是在實踐它的理想。這樣懂嗎?它是在實踐它的願望。因為它曾經受了菩薩戒,因地所發的願——眾生無邊誓願度,它的重點不是針對這個眾生,而是實踐它的願望。

所以《金剛經》講的很重要,它說菩薩如果有度眾生的想法,這個就不是菩薩了,就是你心外求法了。菩薩在度眾生,他不管你是誰的。重點不是你是鴿子,重點也不是說你是老虎,或者你是母鹿,重點是他遇到因緣,能夠實踐他的願望,他就去做。而他每一次在犧牲奉獻的時候,他的願望就慢慢地增長廣大了。等到有一天,他的願力已經有能力做到「眾生無邊誓願度」了——當然,實踐上要靠因緣,但是他自己主觀的能力已經達到了,這個人就成佛了。

佛身淨土不是靠善業力成就的,不是靠善業,而是他自己的菩提願,他的自性功德力,自己現出佛身淨土的。如果你今天心外求法,就給你無量無邊阿僧祇劫,你也創造不出一個佛身淨土出來。我們前面講系珠喻,就是你不能夠說,你努力地工作去賺錢的。這個叫做什麼?這叫資生困難。你應該把你那摩尼寶珠拿出來用。就是說,你要想辦法啟動你的自性功德力。

而啟動自性功德力,只有兩個方法:一個清淨心,一個菩提願。

我們舉實際的例子,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得到。就是你看,很多人受了菩薩戒以後,產生重大變化。所以,修行當中受菩薩戒是一個關卡,出家受比丘戒又是一個關卡。你看說,欸,我隔壁的受了菩薩戒,他以前做功課,每一天做什麼功課,受了菩薩戒,他還是做那個功課。但是為什麼他受完菩薩戒三年後,欸,他業障消了,福報也變大了,智慧也開了,而他的事修功課卻一點都沒有變?

所以,這個是外行人看熱鬧、看因緣法,內行人是看真如法。就是說,他同樣的事修,他同樣的拜一部八十八佛,他同樣的每一天念一千聲佛號,但是他的心中他能念的心多了一個菩提願,他多了一個摩尼寶珠。就是說,你今天沒有發菩提願,你是靠你的力量去創造功德;有智慧的人是靠摩尼寶珠來創造功德。就是說,你的摩尼寶珠要用來貿易,你事修要跟你內在的理觀,跟清淨心、菩提願要經常互動。

所以,為什麼諸佛菩薩能夠創造這麼廣大清淨的國土,攝受那麼多眾生?他不是靠因緣修。《大智度論》說了,靠獨行功德不足以莊嚴淨土。那怎麼辦呢?要須有願,你去靠菩提願。就是,你所做的事情,都一定要跟你內在的自性功德對接。如果你幫助眾生,你去做義工,你還想著人天果報,那你就完了,你這個人格局就很小。如果說,欸,我不求回報,我這樣子做只有一件事情,我在滿足我的菩提願。恭喜你!你未來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因為你已經開始在用摩尼寶珠修行了。

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要看諸佛的成熟眾生、莊嚴淨土,這個事修只是一個過程,它重點是要在生生世世當中去滿他的菩提願。他菩提願成功了,他就示現應身佛了。這個地方,我們要知道菩薩是怎麼成就法身淨土的,是這樣來的。

我們看講義附表第二十五,補充講表第四十二面<授學無學人記品>。我們把這個品目解釋一下,這個地方有兩段。

一、解釋品目

研真斷惑,慕求勝見,名之為「學」。真窮惑盡,勝見已極,無所復學,名為「無學」。今佛與小乘四果四向聲聞弟子授記,故名《 授學無學人記品》 。

我們把這個「學」跟「無學」做一個簡單的定義。

什麼叫「學」呢?「研真斷惑,慕求勝見,名之為學。」整個修行只有一個核心思想,叫做「研真」。研,就是觀照;這個真,就是真理。就是說,我不管你怎麼事修,你喜歡拜佛,他喜歡打坐,他喜歡做義工,他喜歡持戒,都沒關係;重點是,你對真理的觀察是關鍵,我們講「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那麼研真,小乘法的研真就是空性,大乘的真就是中道的實相,就是觀照現前一念心性。

這個一觀了以後,一研真以後,就有兩個效果出來了:第一個是斷惑,第二個是勝見。你對真理一觀,就會怎麼樣?斷惑證真。小乘斷的是見思煩惱,大乘的是破無明,破無明妄想。那麼斷惑以後就會成就一種智慧。我們剛開始是叫觀照真理,要靠文字相來引導;等到你成就智慧以後,你這種智慧就可以獨立地生起了,不用靠文字了,「弟子心中常生智慧」,你那個智慧就自然現前了,就是勝見。就產生無漏智慧,「名之為學」。所以這個學,它的基本的階位叫做見道位。這是很關鍵了。小乘的見道位是初果,大乘的見道位是初地,因為這兩個都是不退轉的,叫「學」。這個就是第一個情況,叫做學,有學。

我們再看「無學」。

「真窮惑盡,勝見已極,無所復學,名為無學。」當然,你證得了初果、證得初地,你對真理是觀照了一部分,但是你還要不斷地怎麼樣?你還有學,還要不斷地深入。等到你對真理的觀照圓滿了,所有的煩惱斷盡了,所有的智慧開顯了,所以你也就是無所增上了,就是「無學」——小乘四果、大乘佛果。那麼這個地方經文指的是什麼?指的是小乘。佛陀跟小乘的四果四向聲聞弟子授記,名為<授學無學人記品>。所以「學」包括什麼?包括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都是叫做「學」。

你看我們佛弟子很多人都自稱為學人,對不對?其實你沒有資格叫學人。為什麼?你說,欸,我也在研真窮妄啊!是的,你今生有研真窮妄,但是你來生呢?未必!就是你會退轉。你今生研真窮妄,但是你來生福報變大,就開始糊塗了。所以你的研真窮妄是怎麼樣的?不決定。你有時候研真窮妄,然後就放逸了七八生,又開始研真窮妄……所以我們不能講「學」。這個「學」就是不退轉了,從今以後,你這個研真窮妄就是開始往真理的地方不斷地增上了,你不可能再退墮了,才有資格叫做學人。等到你對真理的觀照已經斷惑證真,圓滿了,叫做「無學」。

前面的佛陀授記,授千二百弟子記,全部是四果阿羅漢,所以就不要講學、無學,全部是無學。但是這個第二撥的授記就比較複雜,就是剩下的有初果的,有初果向,有二果的,有三果的,還有包括這個中間的,初果到二果中間的叫做二果向的等等,這就是其他的。就是除了常隨的千二百弟子以外的這些初果以上的聖人,佛陀開始為他們授記。

我們看第二段,經文要義。這地方有兩段。看第一段。

二、經文要義

(一)佛法平等,普施眾生。如雲雨是一,藥草樹木,受潤各別。佛三週說法已竟,三根弟子,皆得悟入佛之知見。故前品為下上根人授記已,此品即授下中及下下根人記。如是則三根九品弟子,同悟佛慧,同入佛道,暢佛本懷。三週說法,開權顯實,始告圓滿。

「佛法平等,普施眾生,如雲雨是一。」這個約實法來說。你只要聽到講平等,那就是真實法。就是說,佛法,從契理的角度,都在開顯心性,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所以,從開顯真如的角度來說,你不能夠說,我的真如跟你的真如不一樣,對不對?所以,從真如的理性,上契諸佛實相之理來說,是平等的。

但是從契機的角度,「藥草樹木,受潤各別」。各取所需吧,是吧?你喜歡佈施,他喜歡持戒,這個人喜歡修忍辱,那麼這個因緣的權法那就各修各的,互相尊重,叫做無差成差。所以,道理是一個,但是,過程的事修就各別。這是佛法厲害的地方,權實不二。差而無差,這講真如本性;無差成差,就是各種的方便法門。

那麼佛陀三週說法已經圓滿,所以三根的弟子,上根、中根、下根……上根是誰?舍利弗。中根是四大弟子,目犍連尊者、迦葉尊者等四大弟子。下根就是所謂的千二百弟子跟學無學人弟子。不管是上、中、下根,都已經悟入佛陀知見。

所以前品為下根裡面的上根人,就是五百弟子授記,這以下為下根裡面的中根跟下下根人授記。這樣子的話整個三根就普被了,就「同悟佛慧,同入佛道,暢佛本懷」。所以佛陀「三週說法,開權顯實」才能夠圓滿。

「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諸位!聲聞弟子在修空觀的時候,空觀是不一樣的。記住!凡是修來的,就不一樣。比方說你這個煩惱很重,但有些人空觀利,他修一天煩惱就斷了;有些人他的內心這個空觀修得薄弱,他的空就要糾結一兩個月才會把這個煩惱斷掉。所以,所謂的上中下根是約著權法安立,就是有些人的空比較利,他直接契入無生,不需要經過無常。但是等到會權入實以後,不管你過程是修無常空,還是修無生空,你只要會歸心性,就差而無差。諸位!心性不是修來的,它是本具的,你只是把它開顯出來。既然是本具的,你就不可能說你的心性跟他的心性不一樣。因為怎麼樣?它不是修來的,它不是因緣所生法。

就是說,當三乘的弟子都會歸心性以後,那就沒有什麼上中下根了,所以佛陀應該平等授記。不管他的過程,他是從什麼地方來的,不管他是從鈍根上來的,中根上來的,上根上來的,他是什麼方便,他一旦入般若道,佛陀一定為他授記,這樣子佛陀才能夠真正地暢佛本懷。這是第一個,就強調他的真如的平等。

看第二段。

(二)下根受記中,前品首為滿慈子,次為憍陳如,乃至千二百弟子受記。今品則以阿難、羅睺羅為首之二千弟子受記。

佛陀在授上根跟中根的時候,是直接地跟舍利弗跟目犍連尊者授記。但是到下根,因為人很多,下根的弟子要麼就一千兩百個,要麼就兩千個,所以佛陀都是怎麼樣?先找兩個代表出來,然後再授記。比方說前面的<五百弟子受記品>,佛陀先找了富樓那尊者、憍陳如做代表,然後再跟這個全體的千二百弟子授記。那麼<授學無學人記品>也是一樣,先找出兩個代表,阿難尊者跟羅睺羅尊者,然後再跟團體的兩千人授記。他有這麼一個過程。

辛一、二千請記  分二:壬一、二人啟請;壬二、二千啟請

我們把這個標題解釋以後,就來看講義的第一百九十面。講義當中,「授學無學人記」分兩科。第一科,二千請記,這兩千的聲聞弟子請記。這個兩千當中有兩個代表。

壬一、二人啟請

這個二人是阿難尊者跟羅睺羅尊者。

爾時,阿難、羅睺羅而作是念:我等每自思惟,設得授記,不亦快乎?即從座起,到於佛前,頭面禮足,俱白佛言:世尊!我等於此,亦應有分,唯有如來,我等所歸;又我等為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見知識,阿難常為侍者,護持法藏,羅睺羅是佛之子,若佛見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者,我願既滿,眾望亦足。

「爾時」,這個爾時就是佛陀為五百弟子乃至於千二百弟子授完記以後。這個時候,在與會的大眾當中,有兩個人內心就動了念頭了,一個是阿難尊者,一個是羅睺羅尊者。阿難尊者當時的果位是初果,羅睺羅尊者的果位是四果阿羅漢。這兩個聲聞弟子心中就動了一個念想。是什麼念想呢?「我等每自思惟」,就是我們私底下經常想一件事,「設得授記,不亦快乎?」如果我們能夠蒙佛陀親自為我們授記,這個是可以令我們特別慶喜的事情。

所以,他們不但是念想,還付諸行動,就從座位站起來,「到於佛前,頭面禮足」,然後白告佛陀說,「我等於此」,我們對於此就是授記之事,也應該有分的。為什麼呢?他提出兩個理由:

第一個理由,「唯有如來,我等所歸」。約著內心來說,我們出家以後,一路走來都是依止佛陀的教化,所以我們對佛陀一切的功德,都是我內心的皈依之處,就這一點是等同其他聲聞弟子了。聲聞弟子跟緣覺不一樣,緣覺乘他很少跟佛陀在一起,他大概聽完十二因緣以後,就自己到山邊林下修學。聲聞弟子他是跟羊一樣,他是經常跟在佛陀身邊的,對佛陀的皈依心很強的。所以,為什麼我們有分呢?第一個,我們對佛陀的皈依等同其他聲聞弟子,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從外緣來說,「我等為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見知識」。阿難尊者跟羅睺羅尊者這兩個不是一般的聲聞弟子,那個叫做十大弟子,阿難尊者是多聞第一,羅睺羅尊者是密行第一。這個十大弟子跟佛陀的這些皈依弟子,諸天、阿修羅、人,是很頻繁地互動,所以,所見、所知、所識。佛陀的這些皈依弟子有天、有人、有阿修羅,「所見」就是彼此有見過面,「所知」就是可能有的諸天雖然沒有見過阿難尊者跟羅睺羅的面,但聽過他的名號,「所識」就是互相熟悉。那麼為什麼這樣子呢?因為阿難尊者是佛陀的侍者,而且護持法藏,佛陀到哪他就跟到哪,這第一個。羅睺羅是佛陀的兒子,佛陀俗家生了三個兒子,羅睺羅是長子,所以有一種特殊的親密關係。那麼也就是這樣子,「眾所知識」,所以如果佛陀為我們來授記,不但是能夠滿我們的願,也滿足所有皈依佛陀的三寶弟子的願望,就是大眾也是這個願望。

我們看佛陀在授記的時候,不管授千二百人記,或者授兩千人記,他都會先選出兩個代表。前面的授千二百人記,選富樓那尊者,選憍陳如尊者。這個地方的授兩千人記也是提出兩個,選阿難尊者、羅睺羅尊者兩個來代表。這兩個代表的共同點,就是都跟佛陀的關係非常親密。一個是佛陀的堂弟,出家以後做佛陀的侍者,就是阿難;一個是佛陀世俗的長子。這兩個都是在佛陀成道八年後回到迦毘羅衛國以後,當時的八王子跟貴族出家的其中兩個。這是他們兩個的共同點。

那麼差別點,阿難尊者的特點是多聞第一,他博學強記。所以你看文殊菩薩讚歎阿難尊者說,「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他基本上就是一入耳根就永遠不忘掉的,這是阿難尊者,所以他能夠負責佛陀滅度後的結集經典。那麼羅睺羅尊者是密行第一。這密行第一就是他的外表看起來很平常,但是他內心有甚深的功德。

這一段經文古德解釋說,阿難尊者跟羅睺羅尊者,其實照理說,他們作為常隨眾(這兩個都是常隨眾,一個多聞第一,一個密行第一),在前面的千二百弟子授記的時候,就已經涵蓋在裡面了,那麼佛陀為什麼在授學無學人記的時候,單獨把他們列出來?

這個地方的理由就是,佛陀要為他們開跡顯本,就這兩個本地功德不是一般的。一方面為他們開跡顯本,一方面佛陀希望給他們一個個別的授記,因為這兩個過去的因緣是跟一般的聲聞弟子不一樣的。我們看有什麼不一樣,後面會說明。

壬二、二千啟請

爾時,學無學聲聞弟子二千人,皆從座起,偏袒右肩,到於佛前,一心合掌,瞻仰世尊,如阿難、羅睺羅所願,住立一面。

那麼前面是兩個代表,就是阿難尊者跟羅睺羅代表出來口頭啟請。這以下,當然這兩個站出來以後,其他的學無學人弟子就想,反正大家都受記了,剩下我們這兩千人!於是就得到了鼓勵,就站起來,頂禮佛陀,站在旁邊,但是沒有講話,就站在旁邊。當然佛陀是默然同意了,這二千啟請。

辛二、如來授與  分二:壬一、記二人;壬二、記二千人

前面是阿難尊者跟羅睺羅尊者跟兩千弟子的請記,佛陀等於默然接受。這以下佛陀就正式給他們授記。

壬一、記二人  分二:癸一、記阿難;癸二、記羅睺羅

授記的整個過程,先授兩人記。

癸一、記阿難  分五:子一、正與授記;子二、重明果德;子三、菩薩生疑;子四、發跡釋疑;子五、顯本述嘆

這兩人當中,先授阿難尊者。阿難尊者又分成五段。

子一、正與授記

爾時,佛告阿難: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山海慧自在通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當供養六十二億諸佛,護持法藏,然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教化二十千萬億恆河沙諸菩薩等,令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一段的「正與授記」有四段,我們先看第一段的「總標因果」,佛陀先把這個因地跟果地做一個標示。

「爾時,佛告阿難:汝於來世,當得作佛。」先授他正報的佛身。他的佛號是什麼?山海慧自在通王如來。「山海慧」指的是他自受用的智慧,他內觀的智慧。那麼他的內觀智慧是怎麼樣的呢?如山之高,如海之深。就表示阿難尊者經常多聞,「護持法藏」,所以他內觀的智慧是很深的。「自在通王」指的是他受用,他教化眾生的智慧,他有廣大的善巧方便,各種的自在通達。這個是指他的利他的智慧。這兩種智慧合成他的佛名。也是一樣,除了「如來」,還有應供、正遍知乃至於世尊等十種德號。這是先把他果地的佛號做一個記別。

這以下記別他的因地。他是怎麼樣修的呢?他在未來世中「供養六十二億諸佛」。這個供養當然是修福。我們親近諸佛,肯定不是只有供養,一定是還要修慧的。那麼他是怎麼樣修慧呢?護持法藏。阿難尊者有個很重要的功德,因為他多聞第一,博學強記,所以十方諸佛一滅度以後,他就負責整理法寶,結集經典,然後流通後世。這個很重要,使令佛陀滅度以後正法、像法、末法的法運能夠相續下去。所以他就做這件事情,在整個六十二億諸佛當中,就是「護持法藏」,令正法久住,然後成佛。他不但是護持法藏,還親自演說,在成佛以後,「教化二十千萬億恆河沙諸菩薩等」,使令他們成就佛道。他不但是善於整理法寶,他還善巧演說。這是他的一個總標因果。

我們看第二段,依報的國土。

國名常立勝幡,其土清淨,琉璃為地,劫名妙音遍滿。

那麼他的國土叫什麼名稱呢?常立勝幡。這個「勝幡」,這是古印度的一種習俗。就是這個人智慧很高,善於論辯,那麼眾人就打造一個很清淨莊嚴的幡,掛在他們家門口,表示這是一個有智慧的人。阿難尊者因為因地的修學,護持法藏,所以他招感的國土就有很多有智慧的人,就表示說,他們很多人都是「常立勝幡」。

那麼「國土清淨」怎麼說呢?因為他的大地是清淨的,以琉璃為地。「劫名妙音遍滿」,他成佛的時間點是妙音遍滿,就是這個地方的時節點,人們都是以微妙悅耳的音聲來說法。就是你在這個時間點出生,你經常能夠聽到微妙悅耳的說法的音聲。這是講到他依報的國土。

我們看第三,壽命法運。

其佛壽命無量千萬億阿僧祇劫,若人於千萬億無量阿僧祇劫中,算數校計,不能得知。正法住世,倍於壽命;像法住世,復倍正法。

我們看阿難尊者,他這個國土的壽命跟法運都非常長,其佛壽命有無量千萬億阿僧祇劫。那麼這到底有多長呢?佛陀說,你一般人,我給你千萬億無量阿僧祇劫的時間讓你去算,你也算不出他的壽命有多長。這個就是非常長。當然他也是有限量,因為他畢竟是應身佛。這是他的一個佛身的壽命。

那他往生以後,他的法運怎麼樣呢?正法住世,一倍於他的壽命;像法住世,又復倍於正法,等等。所以法運也特別長,壽命也特別長。

看第四個,諸佛稱嘆。

阿難!是山海慧自在通王佛,為十方無量千萬億恆河沙等諸佛如來所共讚歎,稱其功德。

阿難尊者的整個佛身淨土,不但是壽命久遠,還有他經常能夠蒙受十方諸佛共同的讚歎,「稱其功德」。

阿難尊者的這個佛身淨土是不得了的殊勝。第一個,諸佛稱嘆。這是約空間。就是他能夠普遍地蒙受諸佛讚歎,空間特別廣。第二個,他的時間,壽命久遠。

這個地方是這樣子,我們看諸佛菩薩的因果,你千萬不能落入凡夫的因緣所生法,都一定要會歸心性。就是說,阿難尊者因地叫做護持法藏,善於說法,這個是他一種有為的造作。然後呢?然後,他護持法藏、善於說法這樣的造作就不斷地去加強他心中的本願功德力,因為他有發這個願。等到這個本願功德力成熟的時候,就出現了這麼一個無量壽命、名稱普聞的國土出來。這樣你們懂嗎?所以他因跟果中間的核心是願力。

那我們凡夫呢?我們凡夫叫做業力。就是說,欸,你因地修佈施,然後變成一種善業,這個善業讓你來生富貴。所以我們凡夫的修因成果,它的核心的連接點是靠業力。這個業力就有問題了,業力就有漏了,所以世界上有好就有壞。

但是菩薩的功德,它的因果連接點是願力,它沒有過失的。當然,我們現在關心的是,阿難尊者他的願怎麼這麼長啊?時空無量的一個願——時間,壽命無盡;空間,諸佛稱嘆。那這是一個不得了不得了的願力。在後面會說明他怎麼有這麼大的願力。

子二、重明果德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意,而說偈言:

我今僧中說  阿難持法者

當供養諸佛  然後成正覺

號曰山海慧  自在通王佛

其國土清淨  名常立勝幡

教化諸菩薩  其數如恆沙

佛有大威德  名聞滿十方

壽命無有量  以愍眾生故

正法倍壽命  像法復倍是

如恆河沙等  無數諸眾生

於此佛法中  種佛道因緣

我們先休息十分鐘,再來解釋重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