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講)

癸三、合法  分二:子一、合無差而差;子二、合差而無差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一百二十八面,我們看癸三的「合法」。

前面我們講到,佛法的修學就好像是雨水跟草木之間的互動,雨水是平等的,但是草木本身是有差別的。那麼草木只能怎麼樣?各取所需。草得到它要的水,樹也得到各自的水,但是對雨水來說它是平等的。我們把它合法,合無差而差,同一片的雨水而孕育出差別的根機。

子一、合無差而差

迦葉當知!如來亦復如是!出現於世,如大雲起,以大音聲,普遍世界天、人、阿修羅,如彼大雲遍覆三千大千國土。於大眾中,而唱是言:: 我是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今世後世,如實知之。我是一切知者、一切見者、知道者、開道者、說道者,汝等天人阿修羅眾皆應到此,為聽法故。

先說明佛跟法之間的平等,就是雨水跟烏云是平等的。這比喻說什麼呢?「如來亦復如是。」佛陀的出世,示現八相成道,就像空中生起大雲。佛陀出世的時候,他的心是平等的,不管你是什麼根機,只要你願意接受三皈依、學佛,這個大雲都可以接受。

「以大音聲,普遍世界天、人、阿修羅。」前面是身密跟意密,這以下是口密。佛陀出世肯定要說法的,那麼說什麼法呢?這以下有六大法門來攝受眾生。前面是說佛,這以下說法。

第一個法叫做十號攝受門。佛陀有十種德號:如來、應供、正遍知……乃至於天人師、佛、世尊。十號攝受門的重點在哪裡呢?就是修皈依。佛陀為什麼強調自己有無量功德呢?比方說「如來」,什麼叫如來呢?就是「乘如實之道,來成正覺」。佛陀是怎麼來的,這很重要。我們凡夫當然是隨業而來,你是善業來的、罪業來的。但是佛陀是以中道的實相、以大悲願力而來,所以這說明說法者殊勝。那麼佛陀為什麼要強調自己殊勝呢?令修皈依故。學佛第一件事情,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這是第一個,先修皈依。

第二個,「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這個是說明第二門,四弘立跡門。

你皈依以後,佛陀用四諦法讓你成就解脫。怎麼說呢?

「未度者令度。」佛陀先說明苦諦:無常故苦、苦即無我,令生出離。讓我們先知苦,了解世間一切快樂的本質都是無常敗壞的,都是痛苦的。這第一個,就先讓你從知苦而成就出離心。

「未解者令解」。那麼要遠離痛苦怎麼辦呢?佛陀講集諦。讓我們對於苦因——煩惱跟業力,令生厭離。你不想得到痛苦,那你就要遠離痛苦的因,就是對於煩惱跟造業這兩個東西,你盡量能夠遠離,在身口意當中遠離這種煩惱業力的過失,未解者令解。

「未安者令安。」佛陀講道諦來調伏煩惱。佛陀講四念處,不淨、苦、無常、無我,讓我們調伏煩惱、得到安穩,乃至於依止滅諦而成就涅槃。

所以,佛陀在成就三皈依(當然這個三皈依也包括了五戒等等)以後,開始講出離道,讓我們遠離三界的不安穩。這是第二個,四弘立跡門。

看第三,三明觀機門。

解脫以後,佛陀就開始觀機了。「今世後世,如實知之。」佛陀用宿命明看你的過去,你過去經歷過什麼樣的人生經驗;用漏盡明看你的今生;再用天眼明看你的未來。所以,從你的過去、現在、未來,佛陀可以知道你心中的願望在哪裡、你心中的煩惱在哪裡。所以佛陀能夠成功地幫你破惡生善,想辦法調伏你的煩惱,想辦法把你的善根啟動起來。當然,啟發善根一定要有願望,所以佛陀要知道你到底是什麼樣的願望。所以說三明觀機,先觀你的根機。

第四個,示以法要,「我是一切知者」。佛陀用三智成就門,用空、假、中三觀。佛陀看這個人煩惱重,先用空觀來作調伏,再用假觀的功德來引導你,然後再用中觀來做一個空有的平衡。所以觀完機以後,佛陀用空、假、中三種智慧來引導眾生。

「一切見者」,這是五眼觀見門。佛陀有五種眼:肉眼,就是我們一般的這個色身;天眼,就是禪定所生的;慧眼,是見空性,見到真諦的空性;法眼是見俗諦,就生起假觀;佛眼是見中道,中道第一義諦。這五眼表示,佛陀一般觀機以後能夠開導五乘法門。這個五眼表達的是五乘法門。

那麼怎麼表達呢?「知道者,開道者,說道者。」就是三種不護門。三種不護門就是說三種自在力。我們凡夫的身口意因為有煩惱跟障礙,所以他要稍微地調整保護。佛陀的身口意任運隨智慧行,佛陀不用保護,就身口意隨智慧行。

比方說「知道者」,佛陀意業得自在。佛陀跟眾生接觸的時候,他能夠知根、知法、知時、知處、知方便。他能知道你的根機,佛陀知道用什麼法攝受你,知道什麼時間點下手是最好,知道是在什麼處所,知道用什麼方便。佛陀是知道者,意業得自在。

第二個,「開道者」。佛陀的身相得自在。佛陀可以現出各式各樣的身相來攝受你。

「說道者」,就是口自在,佛陀能夠用五乘的教法來做廣泛的開合。

總而言之,「汝等天人阿修羅眾皆應到此,為聽法故」。這段是說明佛陀的心是大悲平等,佛陀所說的法是圓滿無缺的。

但這個地方有問題了,就是說,佛心是平等,法門是圓滿,那麼為什麼大家學佛的結果,來生是各走各的呢?那就是每一個人無量劫來熏習的善根有所不同。

舉一個例子。蕅益大師說,你看佛陀講《阿含經》,《阿含經》你打開,沒有大乘法,從肉眼來看是看不到大乘法,全部講知苦、斷集、慕滅、修道,全部都是四諦。但是佛陀講《阿含經》的時候,天人在旁邊聽,講完的時候八萬天人發菩提心。你怎麼解釋呢?你把四諦法定義作聲聞乘,合理嗎?就是說,這個人的善根強,他聽到的是四諦,原來三界是痛苦的!一般情況,知道三界的痛苦,我們會起出離心。但是大乘種性的人知道三界是痛苦,他起大悲心,他不是要出離。所以佛陀講《阿含經》,八萬天人發菩提心。佛陀講《楞嚴經》,摩登伽女聞大證小,證得小果。《楞嚴經》裡面佛陀是講「達妄本空,知真本有」,妄想是不存在的、真如是本具的,摩登伽女在座,竟然證得阿羅漢果。你說《楞嚴經》不是大乘法嗎?

所以,用法門本身來定位一個法的高低,在《法華經》已經不存在了。你沒有把眾生的根機的因緣放進去。你不能說,《楞嚴經》是大乘的,那每一個人讀都得大乘。未必!有些人讀《楞嚴經》是為了人天福報,他只是把誦經當功德想,所以他誦完《楞嚴經》,可能也就得到人天福報。

就是說,同樣的雨水,每一個人其實是各取所需。也就是說,善根要增上,除非你今天能夠自我突破。你看,科學家有做一個證明,跳蚤。跳蚤是可以跳來跳去的,後來科學家拿一片玻璃放在跳蚤上面三公分的地方,這個跳蚤往上一跳,碰到玻璃,它產生記憶。它生命的經驗告訴它說,我不能跳這麼高,跳這麼高會產生痛苦的感受。科學家再把這個三公分的玻璃往下降到兩公分,這個跳蚤跳到兩公分又碰到玻璃,它告訴自己說,我不能再跳兩公分,我要跳得更低。最後,這個玻璃壓到跳蚤身上的時候,它再也不跳了。它是一個不會跳躍的跳蚤。為什麼?生命經驗產生了。這個就是因緣法。

就是說,作為佛陀,他會尊重你的因緣。你今天已經在因緣當中產生了這樣的根性,佛陀會尊重。佛陀講出很多的法門,目的就是,佛陀同時要照顧到你的因緣,又要照顧到你的究竟,這就是佛陀高明的地方。就是雨水下去,三草二木雖然名色各異,但是它的根部卻是趨向真如,是這個概念。我們從這個地方可以知道,佛心平等,佛法圓滿。

那麼眾生接觸到這個法以後,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呢?看下一段。

爾時,無數千萬億種眾生,來至佛所而聽法。

如來於時,觀是眾生諸根利鈍、精進懈怠,隨其所堪,而為說法;種種無量,皆令歡喜,快得善利。是諸眾生聞是法已,現世安隱,後生善處,以道受樂,亦得聞法。既聞法已,離諸障礙,於諸法中,任力所能,漸得入道。

如彼大雲,雨於一切卉木叢林及諸藥草,如其種性,具足蒙潤,各得生長。

前面是指的佛心的平等、佛法的圓滿,但是當佛法要落實到讓眾生受益,那就必須要考慮根機。我們來看這個根機差別產生不同的效果。

爾時,有這麼多眾生來到佛陀的地方聽法以後,「如來於時,觀是眾生,諸根利鈍」。佛陀第一件事情先看你過去經歷過什麼經驗,你未來的生命有什麼希求:你是追求快樂,是追求涅槃寂靜,還是追求到淨土去。先觀察你根機的利鈍,看看你心中的希求;再看看你這個人的個性是精進懈怠,你對佛法的專注、相續的時間有多長;再看看你的胸量,你心中的堪能性有多少,你今生有多少時間用來修學佛法,而為說法。

總而言之,這麼多的差別就是達到四種目的:

第一個,歡喜。「皆令歡喜,快得善利。」佛法第一件事情,契機。你要快樂就先給你快樂,你要往生就先讓你往生。為什麼呢?快得善利,皆令歡喜,先滿足你的心願。這第一個,佛陀達到第一個效果。

第二個,生善。你根機更好,「是諸眾生,聞是法已,現世安隱,後生善處,以道受樂」,生善,讓你產生信進念定慧,這個善根讓你生起。這個善根它的力量就更大了,它不是讓你歡喜而已,它會讓你今生得到安穩,來生得到快樂。更重要的是,我們講,修行達到五根是很關鍵,信、進、念、定、慧。這個根,你看一棵樹,它一開始長得不太好,但只要根部還在,這棵樹就有無窮的希望、無窮的能量。你一旦生起善根,它就會不斷地不斷地生長,到最後就能夠成就聖道的快樂。雖然現世安穩,來生是快樂,但是從未來來說,這個善根力會讓他以道受樂,出世的道法。這講生善。

第三個,破惡。「亦得聞法,既聞法已,離諸障礙。」當他善根更強的時候,他聽聞這個佛法,那就不是歡喜、生善,他能夠調伏煩惱,調伏生死業力。這個人對佛法的理解更深刻了。

第四個是最圓滿了,他聽聞佛法以後,「於諸法中,任力所能,漸得入道」。他能夠入第一義諦,入理。他通達了解權法、實法怎麼樣操作,先完成短期目標,再完成長遠目標,他能夠漸入中道實相。

就好像空中的大雲,下一味的法雨,使令一切的三草二木,各種藥草,「如其種性,具足蒙潤」,隨著你的大小根機,同時得到你所需要的滋潤,重點是「各得生長」。就是同樣一片法雨,佛陀是根據眾生的根機,使令得到四悉檀。

我們舉一個例子說明。說有一天目犍連尊者到忉利天去。到天上以後,目犍連尊者看到一個天人,身相光明而且特別的莊嚴。他就問這個天人說,你在因地的時候,你做人的時候,是修何因緣而得生天?這個天人說,我在做人的時候就修一個善法,就是無瞋。他說,我上一輩子是一個婢女,我的主人脾氣很不好,我稍微服侍得不好,他是又打又罵。但是我為了保護我的工作,我就不發脾氣。不管什麼時候不管什麼情況,我的重點就是不瞋。我就是因為不瞋的善法生天了。喔,目犍連說,知道了。走著走著,他又遇到另外一個天人。他說你身相這麼光明、莊嚴,你是因何因緣生天呢?他跟目犍連尊者說,我過去生做人的時候,我就信守不妄語。我上輩子是做生意的,我不管賺錢不賺錢,我就是如實宣說,就講真實語。所以我在因地的時候就修不妄語而生天。目犍連尊者就疑惑了,從天上飛到人世間,就頂禮佛足而白告這件事情。他就請問佛陀,佛陀您老人家不是說生天要具足修五戒十善嗎?為什麼這兩個天人只修一個善法就能夠生天?佛陀說,因為他修這個善法的時候,他發願,這個地方不同。

我們一般在修善的時候只有信心:我相信這個善法是一種功德相。但是當你產生一種堅持,就是說,「我不發脾氣」跟「我一定不發脾氣」,那是不同概念的。諸位!他從信仰產生的勝解,產生髮願,他不是用信解來修善,他是用願力來修善,所以這個力道就不同了。

同樣一個善法,你給很多人持,其中一人可能只是得到人的快樂;但是如果另一個人是有強烈的願望的人,他在持這個善法的時候多了一個堅持,這一個善法就可以讓他生天。所以你說法門是不是圓滿的?當然,如果說你今天拿這個不瞋給菩薩來持,那就不是生天的問題了,那叫一個菩薩的功德莊嚴,他未來的依報國土,那個宮殿、樓閣,正報妙、依報妙。

同樣一個法門,為什麼不同人修學產生不同的效果呢?因為佛法本來就是有歡喜、生善、破惡、入理。一般人可能在佛法當中得歡喜益,靠信解。但是有些人修一個法的時候,他能夠產生信心,信進念定慧,產生善根力。有些人在修法的時候,他不但不發脾氣,他還可以調伏瞋心,那更厲害。這個法門操作能夠調伏煩惱,能夠破惡,甚至於在修無瞋的時候他還會知道:我內心就是本來清淨,沒有什麼發不發脾氣的問題,隨順真如而修無瞋。請你告訴我,不妄語跟無瞋,到底它的定位是人乘呢?是天乘呢?是聲聞乘呢?是菩薩乘呢?沒辦法定位!就是,同一個法雨滋潤不同的眾生,各自生長,眾生各取所需罷了。

子二、合差而無差

前面講根機,這以下講無差,最後的會歸處是無差。

如來說法,一相一味,所謂解脫相、離相、滅相,究竟至於一切種智。

我們前面講到佛法的差別相,是就短期的目標,因為你的根機而達到你要的結果,是講事修。這以下是會歸到究竟的目標。

其實佛法的目標究竟來說是「一相一味」。一味是約因地的教行,就是,它是中道實相的,空假中三觀中道實相的智慧。一相是約果地的果證來說的。什麼叫一相呢?就是下面說的「解脫相、離相、滅相、究竟至於一切種智」。

我們先解釋一相。佛法的修學,其實究竟的目的是達到解脫相,解脫相就是遠離生死的業力而得解脫,解脫德。離相是指般若德,就是離一切煩惱的繫縛。滅相是滅除我們的業報身,得到法身。究竟至於一切種智就是達到中道的智慧。所以佛法的究竟處是一相一味,是這個概念。這以上簡說。

這以下廣說。

其有眾生,聞如來法,若持讀誦,如說修行,所得功德,不自覺知。所以者何?唯有如來,知此眾生種相體性,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云何念、云何思、云何修,以何法念、以何法思、以何法修,以何法得何法。眾生住於種種之地,唯有如來如實見之,明瞭無礙;如彼卉木叢林諸藥草等,而不自知上中下性。

這以下廣說為什麼差而無差。

「其有眾生」,這個眾生當然是五乘眾生,三草二木,能夠聽聞如來的教法,去受持或者讀誦乃至於「如說修行」,他所得到的功德,其實他自己是不覺知的。我們前面說過,我們所覺知的只是事修的因果。我們知道修五戒十善生天,我們知道修四諦十二因緣成就涅槃,我們知道修菩薩法能夠成就佛道,這個是事修的因緣。但是我們不知道佛陀甚深的、秘密的含義就是:其實這五乘法門都在開顯真如。這一塊是我們不知道的,不知道佛陀的這種秘密含義,除非你在觀心。

「所以者何?」因為只有如來能夠深知眾生在修行當中的十如是。這以下解釋十如是。

第一個,「種」。這個「種」是總說的,五乘種性這是總說。相、性、體就是這以下別說了。

第一個,你修習一個善法的時候,你會出現一個相狀。比方說佈施,人天種性的人在修佈施的時候,他會取相分別。他修佈施他會怎麼想呢?他會想說,我佈施,來生能夠成就快樂的果報。他會用快樂的相狀在心中去激發自己。人天種性是取相分別。二乘種性修佈施,他就是透過佈施來成就偏空寂靜。菩薩種性是透過佈施來成就他的悲智雙運。所以他修法的時候,他第一個出現「如是相」,他心中會有一個相狀出現。

這個相狀會帶動他的習性,「如是性」,他的思考模式。人天種性是透過佈施來成就增上心,他希望透過佈施、持戒的善法,讓來生更好、更快樂,增上心。二乘種性是出離心,菩薩種性是菩提心。所以,這個相狀有它對應的內在的習性,如是性。

那麼,把這個心中的相狀跟心中的習性合起來就是「如是體」,構成他的身心世界的主體。這個主體就會產生智慧了。「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聞慧、思慧、修慧。這個地方的「事」是指他的所緣境。人天種性的人修善法的時候,他的所緣境,他追求的是人天的快樂境。所以他這境,他不管是修佈施還是其他善法,他心中所思、所念、所修都是在趨向快樂。二乘人的所緣境就是空性的涅槃。菩薩的所緣境就是功德莊嚴。他心中有不斷在重複的一個所緣境。

再往下看,「云何念、云何思、云何修」,這是指能觀的智。人天種性在修佈施的時候,他是修因緣觀,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他是觀察業果,因緣智。二乘人是空觀智,他觀一切法都是無常、無我的畢竟空。菩薩是中道智,是即空即假即中的中道實相。所以他在修善法的時候,他的相狀、他的習性是有他的智慧在支持的。

「以何法念、以何法思、以何法修」,把這個所緣境跟能觀的智合起來,就構成他三慧的自體,就是他的何法念、何法思、何法修。能觀的智跟所觀的境合起來,就是他的三慧的自體。

這個智慧就構成了「如是力」、「如是作」。他在善法中開始操作,產生一種作用。什麼作用呢?這以下說「因、緣、果、報」了。你透過你的因緣觀、空觀跟中道實相觀,去操作佈施、持戒、忍辱這種法,你就會怎麼樣?「以何法,得何法」。你就創造出不同的因緣果報。

總而言之,眾生在修法的時候,他的內心是住於種種差別之地,他落入了十法界的十如是的因緣果報當中,只有「如來如實見之,明瞭無礙」。「如彼卉木叢林諸藥草等」,而不自知上中下的根性差別。

這個地方是說明,佛法的修學,有些是我們知道的,有些是我們不知道的。就是說,我們是心外求法,所以我們不會觀照我們內心的起心動念。我們總是覺得佈施成就快樂的果報,那我們是心隨法轉,其實你內心的運轉你是不知道。你用什麼心態、用什麼思考,你心中是產生一個什麼樣的目標,這才是重點。更重要的是,如是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還有一個「本末究竟等」,這句話最重要。前面的九種如是是在哪裡運轉?在一念心性運轉。當你的佈施的法在心中產生一種佈施的相狀、佈施的思考、佈施的智慧的時候,你其實是在激活你的真如本性,而你自己不知道,不自覺知。

比方說,我們講不殺生好了。不殺生,要是一般凡夫,他的不殺生就是取相分別。他是奔著什麼?奔著健康長壽去不殺生的。所以他這個不殺生在心中「如是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他的觀察智慧是取健康長壽的相狀去佈施,當然結果只有一個,就是健康長壽。因為你心中的相狀、產生的習性、產生的智慧、產生因緣果報就是這樣。二乘人修不殺生,他的目的是什麼?他是不想跟眾生結惡緣。我不殺你是我不想來輪迴了,我不想再跟你糾纏了。你對我怎麼樣是一回事,我不想再跟你結生死業緣了。他是為了出離心來修不殺生,所以他修不殺生的時候,他的「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是以出離為主軸。菩薩修不殺生是因為大悲:我可不是為了我今天的快樂,我是悲憫眾生,不要傷害我的大悲心。

這樣講,每一個人的內心當中所思、所念產生的相狀不同,產生不同的因緣果報,這是事修。更重要的是,諸位!你的思想、你的相狀開始運轉的時候,最後回歸到「如是本末究竟等」,回歸到心性的時候,你已經在作真如內熏了。其實你的真如本性在這當中已經慢慢開始熏發了,只是淺深不同。

這就是為什麼每一個人都要成佛。佛陀沒有告訴你說你會因為佈施成佛,但是事實上,你佈施的相狀在運轉的時候已經更接近你的家了。這個是佛陀沒有告訴我們。就是所謂的我們「如說修行,所得功德,不自覺知」,只有佛陀知道,所以這是佛陀的深刻的佈局。佛陀在佈施權法的時候,權法中有實法,這叫即實而權。

我們看總結。

如來知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謂解脫相、離相、滅相,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空。佛知是已,觀眾生心欲而將護之,是故不即為說一切種智。

如來知道他的法其實是一相一味。什麼叫一相一味呢?就是「解脫相、離相、滅相」。解脫相是解脫德,離相是般若德,滅相是法身德。他的目的就是趨向大般涅槃。什麼叫大般涅槃?就是「常寂滅相」。「終歸於空」,這個空可不是我們一般說的我空、法空,那是第一義諦空,就是回歸到我們的自性清淨心。因為「如是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最後的回歸一定是「如是本末究竟等」,回歸到一念心性,所以他啟發的真正目的是解脫相、離相、滅相的大般涅槃。佛陀知道他的最終目的以後,然後再用權法,根據眾生心中的希望來攝受他。是故佛陀不馬上說一切種智,先用方便智來攝受他,但是他的實智已經在裡面,已經隱隱地開始在滋長了,是這個概念。

壬二、結嘆述成

我們看最後的「結嘆述成」。

汝等迦葉,甚為希有,能知如來隨宜說法,能信能受。所以者何?諸佛世尊隨宜說法,難解難知。

所以「汝等迦葉」,就是中根四人,「甚為希有」,你們能夠對前面的〈信解品〉中佛陀的隨宜說法、佛陀的權法,「能信能受」。這個地方是講佛陀的實法,你可以知道佛陀的方便法,又知道佛陀的究竟的目的在哪裡。

「所以者何?諸佛世尊隨宜說法」,是「難解難知」。表面上,佛陀告訴你人天乘的法讓你生天,二乘讓你成就涅槃,菩薩能夠成就功德,難道就這樣子嗎?其實佛陀有更深刻的意思,就是透過這個法在你心中運轉,開顯你的真如本性。這個是你所不知道的。佛陀智慧甚深難解;第二個,佛陀的恩德微妙難知。這個難解是智慧,難知是佛恩。這總結前面的這一塊。

也就是說,我們剛開始學佛會重視在法力不可思議,我們會把我們的結果用法來定義,說:你這個人修三皈五戒,所以你的結果只有一個,你未來就是人天果報;因為你修四諦十二因緣,所以你的果報就是二乘;因為你會修六度,所以你就是菩薩。我們一開始用法力來攝受,但是真的是這樣嗎?你這樣判斷一個人來生的結果,真的是這樣嗎?未必!你不知道佛陀秘密義。

諸位!法是誰在操作?是心在操作。所以你忽略了它的習性。當這個法進去以後,你知道他心中生出什麼相嗎?你知道他產生什麼樣的習性嗎?你知道他產生什麼樣的觀慧嗎?這個「相性體力作」在心中這麼運轉的時候,你知道它有什麼結果嗎?更重要的是,你知道這個法在心中的時候,它已經隱隱約約地成就一種究竟涅槃的因種,你知道嗎?

也就是說,我們學了《法華經》才知道,決定我們生命的結果不是只有法力,還有心力,你能念的心不可思議。這個蕅益大師前面特別強調。我們以淨土宗來做例子好了,那種感應道交,蕅益大師講性修不二。就是說,當我們念佛的時候會不會感應道交?未必!但是如果你方法正確,你念佛之前加上信解跟發願,你有信、願、持名,那就不一樣了。所以,心態準備很重要,就是說,我們不能夠把自己變成小草,諸位,你要讓自己變成大樹。所以,每一個法門修學為什麼要有道前基礎?就是做好最好的準備。當下雨的時候,千萬不要把自己變成小草,讓自己變成大樹。

變成大樹就是說,當我們面對佛號的時候,做好準備,就是信解、發願,那麼這個佛號一進去的時候,那叫做「即眾生心,投大覺海」。就是說,我們的心是業障深重,佛陀的心是萬德莊嚴,這兩個是距離很大。但是你如果是信解成就,當然這個信,蕅益大師的「信」是很廣,信事、信理、信因、信果、信自、信他,他是把真如理性的觀慧也放進去,你這個時候就能夠跟佛陀隨順。隨順以後怎麼樣?你就不只是念佛。所以諸位!你感應道交不是靠佛號,佛號只是一個助緣;是你操作佛號的時候,你心中產生信解發願的「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在操作那念心的十如是的時候,這個佛號隨順佛陀了,而感應道交,「即眾生心,投大覺海」。

按照善導大師的標準說,什麼人可以把他的心投到佛陀心中?為什麼有些人投不進去?善導大師簡單講一句話:順從本願。順從本願,以教理的判斷,最少是我空,就是你自己沒有意見了。就是說,你操作佛號,對來生還有很多想法,你對來生還有很多的規劃,你對來生還打各式各樣的妄想,那麼你沒有順從本願,你在順從生死業力。所以你這個佛號是怎麼樣?投不進去!

所以,我們可不要忽略了心力不可思議,就這個十如是的操作。這個佛號跑到你內心的時候,它不是一個佛號的音聲;更重要的是,當這個音聲進入你心中的時候,你內心生起什麼相狀、什麼習性、什麼樣的觀照,創造什麼樣的因緣果報,這是重點。所以法門不能單獨成立,法一定要跟心和合才知道結果,這個是我們大家所不知道的。是這個意思。佛陀可以知道我們,這個法進去以後佛陀開始觀,說你這個人進入這個法,你是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你是云何念、云何思、云何修,以何法念、以何法思、以何法修,然後以何法得何法。真正的結果就是,這個法透過你的內心,你產生一個什麼樣的思考模式,這個結果才會出來。這個是我們凡夫不自覺知的。

那麼這樣講就講得更圓滿了,就把佛陀的權法、實法講得很清楚了。同樣的雨水,重點不是法門的高低,是你不能把自己變成小草,你要把自己變成大樹,你才能夠產生大樹的水果,否則你永遠長不出水果,就是變成草。就是說我們自己心態的準備是很重要的,就是法力跟心力要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