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講)

丑二、合舍幾用車喻分二:寅一、合舍幾;寅二、合用車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九十面,我們看丑二的「合舍幾用車喻」。

我們前面講到,佛陀是怎麼樣來到世間呢?是乘如實之道來成正覺。佛陀是準備好了才來到人世間的,所以他施設的法門都是一種全盤的規劃。佛陀不會說想到什麼做什麼,沒有這回事情。佛陀的法為什麼叫一佛乘呢?就是說,除非是你學外道,你說我以前修外道,那對不起,來到佛教你就沒辦法對接,你前面學的都白學了。你只要以前是學佛法的,就是佛陀說的法,跟《法華經》都可以對接。因為佛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一個長線的佈局,都是「為實施權」。不管是修什麼法,只要是你聽佛陀的話去做的,佛陀保證你是絕不虛妄。即便修阿羅漢,他修了成就涅槃,也不虛妄,他對接過來,直接入「相似即佛」。

他也沒有吃虧,他前面的阿羅漢也沒白走。

所以諸位!你記得,只要你以前修的是佛法,只要是佛法,是佛陀說的話,佛陀要你佈施,叫你持戒、忍辱,雖然一開始沒有圓滿,但是絕對功不唐捐。就是你以後回歸到《法華經》的時候,你前面所修的絕對不會白費。為什麼?因為佛陀是「乘如實之道來成正覺」。佛陀可以為他所說的每一句話負責,一定可以對接,你這個法跟我這個法一定可以對接。

從佛的角度,當然是希望給眾生最圓滿的,盡量不要施設方便。但是佛陀看到了兩件事,非常嚴重:第一個,三界火宅。眾生的五蘊已經進入了不穩定的狀態,感受、想像,色受想行識非常躁動;更重要的是壽命短暫,五濁惡世現前。這第一個,環境不好。第二個,內心又起嚴重的顛倒妄想,「不覺不知」。這兩種情況,一個是外境,一個是內心。

你看佛陀處理事情,佛陀從來不改變外境,因為五蘊是個果報,是長時間過去的積累。你為什麼就在這個時候出世呢?你怎麼就不在正法時代出世呢?共業所感。佛在世時我沉淪,今得人身佛滅度。這是我們的共業。共業沒關係,你要有自知之明那也就可以。所以佛陀不改變外境,改變內心,加強內心的覺知。佛陀必須改變我們這個不覺不知的問題,這個盲點要解決。

寅一、合舍幾

解決這個盲點,第一個,舍幾,就是舍棄了《華嚴經》的大乘的這種圓頓法門。

舍利弗!如來復作是念:若我但以神力及智慧力,舍於方便,為諸眾生讚如來知見、力無所畏者,眾生不能以是得度。所以者何?是諸眾生,未免生老病死憂悲苦惱,而為三界火宅所燒,何由能解佛之智慧。

佛陀要解決眾生這個不覺不知的問題,佛陀就想:我有神力及智慧力(佛陀度化眾生,兩種方式:一個神通力,第二個說法),如果我不用三乘的方便,直接講一佛乘的思想,告訴大家——火沒關係,大家安住一念心性修空假中三觀,就能夠成就十力、四無所畏。但是法大機小,眾生不能因為實相的觀照而得度。為什麼呢?因為眾生,第一個,老病死的折磨,更可怕是你壽命太短。大乘的佛法都要長時間積累的,而你這個外境不斷地干擾你,遮障太重,所以早晚被這個三界火宅所燒,就沒辦法解大乘實相的真理。佛陀解決這個不覺不知的問題,一開始是講《華嚴經》,「譬如日出,先照高山」,直接講大乘的圓頓法門,直接發菩提心,修六度,說咱不怕,我不怕火,我只要菩提心發起來,修六度法門,火就不是火。

但是這個地方有個問題,蕅益大師用四個字解釋說,為什麼此法不通呢?因為眾生「執物不堅」,就不堅固,就是說善根不夠啊。大乘佛法信心很重要,你要堅持下去,不能念要他念。所有的大乘法門都是不思議境,因為大乘法門不像小乘法,可以馬上看到效果,它是要長時間地堅持下去。這些二乘的諸子善根不夠。

善根不夠有什麼問題呢?執物不堅的後果,你善根一退落以後,就是我們前面〈方便品〉說的:「若但讚佛乘,眾生沒在苦,破法不信故,墜於三惡道。」就是說,他這個機不相應,他不能堅持大乘法門。你跟他講大乘法門,糟了!他善根一退失就到三惡道去了。

諸位!佛陀的底限就是,想盡任何辦法不能讓眾生墮落三惡道。這是關鍵,這是底限。因為墮落三惡道對我們善根的傷害是毀滅性的。增上生,你可以慢慢來。你看有些求增上生的,今天進步一點,明天進步一點。但是你一定要善得人身,這是一個底限。修行,你說我生生世世在娑婆世界行菩薩道,也可以,但是請你不要到三惡道去,你要有本事讓自己遠離三惡道。因為你到三惡道,當然很多痛苦,那就算了,痛苦生滅法就過了,關鍵是你從三惡道出來,你這個人就傻傻的,就是根性遲鈍,心識闇鈍。就是說,你過去的善根遭受到毀滅性的傷害,你要經過很長時間去彌補,才會恢復到你現在的功力。只要你去一趟三惡道,你要付出慘痛的代價。

所以,眾生在這種情況之下,如果給他們直接講大乘法門,「破法不信故,墜於三惡道」。有三惡道的危機,佛陀不能冒這個風險,法大機小。所以佛陀「擬」,就是佛陀是想想看這個方法可行不可行,就是擬宜;後來想想不行,「破法不信故,墜於三惡道」。這時候佛陀就放棄了華嚴的圓頓法門。

那怎麼辦呢?看下一段,寅二的「用車」。

寅二、合用車分三:卯一、合擬宜三車;卯二、合三車希有;卯三、合適子所願

卯一、合擬宜三車

舍利弗!如彼長者,雖復身手有力而不用之,但以慇勤方便,勉濟諸子火宅之難,然後各與珍寶大車。

如來亦復如是,雖有力無所畏而不用之,但以智慧方便,於三界火宅拔濟眾生,為說三乘,聲聞、辟支佛、佛乘。

佛告舍利弗說,「如彼長者」。佛陀就跟前面的長者一樣,雖然身體很有力量,有神通力,有智慧力,但是長者並沒有直接把他抱出去,而是用慇勤方便,用勉勵的方式,說這個火宅外面有好的車子,你們只要到外面去,就能夠自在遊戲。你不就是喜歡遊戲嗎?有更好的遊戲!所以諸子就利用這樣的引導,出離三界之難,「然後各與珍寶大車」。

這個長者的方法是兩階段,佛陀也應該是兩階段地度化眾生,不能直接講大乘的菩提道,要先講解脫道再講菩提道。為什麼?因為避免墮落三惡道。「如來亦復如是」,佛陀雖有廣大的十力、四無所畏這種大乘的功德而不用,沒有直接地把這個法傳給眾生,而是用三乘的空性法門,在火宅中救拔眾生,為說三乘法,說四諦、十二因緣、六度,就是解決生死問題,這是一個基本。

《楞嚴經》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說,聖人的修學跟凡夫不一樣。《楞嚴經》講這個二十五圓通,有人就問佛陀說,你這個二十五圓通每一個法門都可以修啊,六根、六塵、六識、七大,眼、耳、鼻、舌、身、意都能夠回歸真如本性,為什麼佛陀要去選圓通本根呢?佛陀說,這得看情況。聖人沒有契機的問題,只要契理。聖人是只要道理對了,他就可以修了。凡夫一定要契機,因為凡夫五蘊的功能太強烈了,他一定要注意他的感受。他有他的想像,他有他的「深心之所欲」,他有他的希望。所以,對凡夫,你只要不契機,他就執物不堅,他就不能堅持,這個法對他就沒有用。

也就是說,從契機的角度,雖然三乘的空性趕不上中道實相,但是因為契機,先解決解脫道,再成就菩提道。

淨土宗也是契機。你看我們淨土宗也是兩階段:先到淨土去,然後親近十方諸佛,然後就廣修無量的六波羅蜜。所以我們凡夫,修淨土宗的人,重點還是在往生,很少人說修淨土的人他現在就開始行六波羅蜜的,很少。淨土宗其實要都攝六根的。印光大師說,淨土宗到晚年要少管閑事。

那這樣講的話,你說,違背大乘的思想!你如果講這句話,就說明沒有學過《法華經》。什麼叫權法妙?什麼叫實法妙?因為你現在三界火宅,你的重點不是成就菩提道,你要趕快出離三界火宅。所以,你說生生世世在娑婆世界行菩薩道,這句話合乎實相的道理,但是不契機。為什麼不契機?因為你要面對三界火宅。

大乘佛法修行的條件比較嚴格。五濁障大不障小,所以你修出離心,火燒得越強越好。但是修菩提心,菩提心一開始是要保護的,你要有一個安穩的環境,更重要你壽命要久遠。你看,你如果是生長在一種淨土,動不動就給你二十劫、三十劫的壽命,你可以修大乘佛法,你慢慢修,又不著急。你只有八十歲,扣掉你以前顛倒的時候二十幾歲,你晚年的時候身體又體弱多病,你真正能夠修的才幾年?所以,生生世世行菩薩道,從現在末法時代來說,契理不契機,不合乎現實。

什麼叫契理契機呢?就是為菩提道求生淨土。現在這個時候壽命短暫、身心世界躁動,一定要走兩階段式的成佛之道,先解脫、再成佛。佛陀就是這樣思考的。這就是為什麼佛陀一開始沒有向三乘人講華嚴,而是直接施設方便,就是解脫道雖然不圓滿,但是契機。

卯二、合三車希有

而作是言:汝等莫得樂住三界火宅,勿貪粗弊色聲香味觸也。若貪著生愛,則為所燒。汝速出三界,當得三乘,聲聞、辟支佛、佛乘。

我今為汝保任此事,終不虛也。汝等但當勤修精進。

如來以是方便,誘進眾生,復作是言:汝等當知此三乘法,皆是聖所稱嘆,自在無系,無所依求。乘是三乘,以無漏根、力、覺、道、禪定、解脫、三昧等,而自娛樂,便得無量安隱快樂。

那麼佛陀施設三乘以後,他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勸修。佛陀說:「汝等莫得樂住三界火宅。」就是眾生們,你們不能再好樂三界的快樂。

佛陀講苦諦,就是這個娑婆世界的快樂是有過失的。你追求快樂,但在每一個快樂當中,「以有煩惱故,有諸罪業故,有老病死故,非實安樂住」,這個快樂有過失,要我們知苦。第二個,斷集。用無常、無我的智慧調伏愛取煩惱,勿貪粗弊的色聲香味觸法,調伏愛取。因為你貪著愛取,你就會為三界火所燒。這個斷除內心的愛取。知苦,斷集,後面就是慕滅,修道。應該出離三界,成就三乘——聲聞、辟支佛、佛乘等種種的涅槃、出世的功德。「我今為汝保任此事,終不虛也。」

佛陀勸修說:「汝等當勤修精進。」為什麼要勤修精進呢?因為佛陀用三乘的方便來誘進眾生。這個「誘」,就是出離三界火宅叫做誘。什麼叫「進」呢?成就無上菩提叫做進。就是說,你今天只要出離三界,後面的路你就不用著急了,你先聽我講這一段出離道(凡夫最難度化了,這個生死凡夫。我們前面說過,成佛之道,三界的生死是最難度化),只要你能夠接受我的「誘」,我就會讓你成就「進」。誘就是離開三界火宅,進就是成就無上菩提。

復作是言:汝等當知,此三乘的法門,三乘的空性,尤其是我空的智慧,是十方聖人之所稱嘆。為什麼空性這麼好呢?自在無礙。你修空性,你今生貪的少一點,你就不會有痛苦。今生遠離痛苦,來生無所依求,不受輪迴之苦。「自在無系」是約今生的安樂,「無所依求」是約來生的涅槃樂。

所以,乘是三乘。我們修無常、無我的空性,能夠以無漏的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分、四禪、八解脫,還有三三昧等,而自娛樂,便得無量安穩快樂。注意!佛陀告訴我們追求快樂沒有錯,但是要加兩個字:安穩。請你追求安穩的快樂,不要追求有過失的快樂。

這段勸修的核心思想只有四個字,就是「勤修精進」,這是成敗的關鍵。

其實佛法修學,尤其是老參,最怕落入什麼?落入一潭死水。你看有些人,年輕開始修,到老的時候,修行就是怎麼樣?就是做功課。時間到了就去拜佛,時間到了就拿念珠來念佛,時間到了又去做其他事。就是說,他沒有注意一種修行的意樂,修行變成一潭死水。注意!死水不藏龍!沒有一隻龍是在死水,都是在活水。

所以,你要「勤修精進」,就是說,你不能什麼都「無所得」。佛陀的意思就是說,你修我空觀有所得的,你能夠怎麼樣?自在無系,無所依求,今生成就安樂,來生成就涅槃。所以修行它是怎麼樣?要有一個目標。

就像我們淨土宗也是一樣,你不是時間到就念佛,你那個佛號要有一個引導性,你要有依報莊嚴、正報莊嚴、功德莊嚴,莊嚴想、功德想。就是修行不是只有法門而已,要有意樂,最怕就是落入一潭死水。所以佛陀講三乘以後就勸修。怎麼勸修呢?勤修精進,思惟這個修行的功德。

卯三、合適子所願

舍利弗!若有眾生,內有智性,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慇勤精進,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聲聞乘;如彼諸子,為求羊車出於火宅。

佛陀講三乘的法門,其實是面對三乘的根機。我們說過,凡夫的修學契機比契理更重要,不見得要圓滿,重點在相應。

那麼為什麼四諦法適合聲聞人呢?什麼叫聲聞根性呢?他有兩個重點:第一個,內有智性。聲聞人的特點,智性,他要有出離心。一個人落入痛苦不可怕,但是他對痛苦要有一個強烈的覺知。聲聞人對痛苦的感受很強烈,他那種對痛苦的自覺性很強,他能夠很主動地「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厭惡生死。這是第一個,他對生死的痛苦覺性高。第二個,從佛世尊,慇勤精進,欲出三界。他有這種追求涅槃的決心,「自求涅槃,是名聲聞乘;如彼諸子,為求羊車出於火宅」。第一個他有智慧,第二個他有出離心。

其實,三乘所修的法都是空性。簡單地講就是,出離道不需要修到一心三觀,就是我空,你只要放棄主宰,不管你是修四諦、十二因緣、六度,都是方便,重點在於拔掉那個我,那個自我意識。但是同樣是我空,智者大師說,聲聞人的我空要帶一點苦諦,那是他以「苦諦」為根源。就是他帶有一種出離的我空,他是為了厭惡痛苦而成就我空。聲聞人的下手就是無常,無常就是痛苦。你想想看,你說所有的事情都是暫時的,那世界上就沒有一個有價值的了,所以無常故苦。你用無常去看所有的人事物,沒有一件有價值的。你會去追求天上的彩雲嗎?它再漂亮也是暫時的。所以聲聞人的特性就是,他從苦諦下手。

我們再看緣覺乘。緣覺乘智慧更高了。看經文。

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慇勤精進,求自然慧,樂獨善寂,深知諸法因緣,是名辟支佛乘;如彼諸子,為求鹿車出於火宅。

第二種人是緣覺種性。緣覺種性他見佛聞法信受以後,慇勤精進。他是幹什麼呢?「求自然慧。」什麼叫自然慧呢?就是他對十二因緣的生起跟還滅有很深的體會,而這種因緣法基本上是一個自然法則,所以叫自然慧。第二個,「樂獨善寂」。緣覺乘的特點就是喜歡寂靜,就像鹿。鹿不依人,它不喜歡跟人在一起,它喜歡寂靜。那麼,他深知諸法因緣的起滅,他知道諸法是怎麼生起,也知道諸法怎麼還滅,所以他從因緣裡面悟到我空的思想,就出離三界。

聲聞人的我空,是從苦諦而發展出來的。緣覺乘的我空,是觀緣起緣滅,他這個根機利。他也不管痛不痛苦,反正因緣生就是無自性,這跟苦不苦沒有關係。也就是說,聲聞人的修行,他是有一個很重要的理由:因為我要離開痛苦,所以我要修行。而緣覺乘是,痛不痛苦跟我沒有關係,他重點在集諦。我不喜歡有煩惱來干擾我的寂靜,所以他是「斷集」,緣覺乘的思想是從斷集下手。

菩薩就是「從修道」,因為他的理想更高,他為了成就廣大的功德而成就我空。看第三個,菩薩種性。

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勤修精進,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如來知見、力、無所畏,愍念安樂無量眾生,利益天人,度脫一切,是名大乘菩薩。求此乘故,名為摩訶薩。如彼諸子,為求牛車出於火宅。

那麼菩薩種性是怎麼回事呢?他也是要見佛聞法,勤修精進。

他求什麼呢?「求一切智。」這一切智就是圓滿的中道實相的智慧。這一切智又叫做佛智,又叫做自然智。為什麼叫自然智呢?古德解釋,這種是發自內心的覺悟,這個智慧你本來就具足了,你只是把它啟動。又叫做無師智,因為自修自證,不待外求。又叫做如來知見,他透過這個智慧所開出的功德叫十力、四無所畏。他追求的是中道智慧。

當然,理論上,這個菩薩乘不是指《法華經》或《華嚴經》的圓教的菩薩,是講權教菩薩。其實權教菩薩雖然理論上講空假中三觀,但是剛開始偏在空性,偏在空性這一塊。

第二個,「愍念安樂無量眾生」。菩薩不但是有智慧,還有大悲心,他有菩提心,因此能夠「利益天人,度脫一切」,「是名大乘菩薩」,「求此乘故,名為摩訶薩」,就是發大心的眾生。「如彼諸子,為求牛車出於火宅」。牛,它有安忍、運載義,它能夠負荷眾生。

菩薩種性當然是有慈悲跟智慧,不過這兩者有差別。智增上菩薩在解脫道的時候會重視智慧,以智慧為主,以般若引導慈悲;悲增上菩薩更多的是以慈悲為主,慈悲來引導智慧。淨土宗是屬於大乘法門裡面的智增上菩薩,他是先為菩提道求生淨土,再回入娑婆,是這個情況。

這個地方是說明佛陀為什麼要施設三乘。這個四諦剛好適合聲聞乘,十二因緣適合緣覺乘,六度適合菩薩乘,就是強調契機。

丑三、合等賜大車喻分二:寅一、雙牒二喻;寅二、雙合二喻

分兩段。

寅一、雙牒二喻

舍利弗!如彼長者,見諸子等安隱得出火宅,到無畏處,自惟財富無量,等以大車而賜諸子。

舍利弗!佛陀正如長者一樣,先求免難,再求等賜。就是佛陀先講三乘的差別法。為什麼?要契機。把諸子先安穩地帶出火宅,然後再平等地賜給他大車。我們前面說過,佛陀教化,是先講差別法,再講平等法。我們前面說過佛陀的平等,佛陀的心平不平等呢?佛陀的心是平等的。佛陀的平等叫做契機式的平等,是你要什麼我給你什麼,就剛好是你要的。

所以,對佛陀來說,他是平等的契機,而不是齊頭式的平等。你看有的宗教,你只要信這個宗教,它的法門就這樣子,就一個法門所有人都修。其實佛法不同意。佛法是認為,所謂的平等就是,適合你就是平等。先求契機,再求契理。先成就解脫道,出離火宅。什麼叫平等?諸位!離開三界以後,你才有資格講平等。三界的眾生就是各修各的,沒有什麼平等。因為你要在短暫的時間成就解脫,精進很重要。為什麼要精進?就是滿足他的需求。

為什麼有些人念佛可以馬上往生,有些人念佛念得很久不會往生?因為他念佛沒有把他的希望放進去,這是關鍵。念佛就念佛,他沒有把他的往生的希望放進去。我為什麼要往生?因為極樂世界有莊嚴,有功德,有解脫,各式各樣的,親近十方諸佛。就是說,你要有你自己走的路。一開始求解脫,你要有自己的路,不必跟別人一樣,契機就是妙法。就是說,你念佛,還要結合你對極樂世界的希望點。你看極樂世界,大家都讀《阿彌陀經》,讀《觀經》,讀《無量壽經》。你叫十個人出來講極樂世界,十個人都不一樣。正常,非常正常。

我再講一次:離開三界火宅不需要平等,你有你的淨土路,他有他的淨土路,重點是它能夠讓你產生意樂,讓你能夠「爭出火宅」。你看那個火,諸位你看前面佛陀的經文,這些三乘人離開火宅是用跑的,只有一道小門,他就能夠跑出去。為什麼?契機嘛。所以諸位!在三界的凡夫修行不要講平等,三界沒有平等。到了時候你可以講平等,離開三界到了極樂世界你成就初地以後,每一個人都在真如本性,你也是在真如本性修行,我也在真如本性修行,那叫做「如」。在凡夫沒有所謂平等這件事情。所以佛陀一開始是先講差別法,為什麼?契機,由契機來激發你的精進,最後成就解脫。是這個概念。

寅二、雙合二喻

如來亦復如是,為一切眾生之父,若見無量億千眾生,以佛教門,出三界苦怖畏險道,得涅槃樂。

那麼二喻,前面的兩種比喻,一個是免難喻,第二個是等賜喻。先免難,再等賜。「如來亦復如是。」作為一切九界眾生的慈父,若見無量億眾生,以佛教門——佛陀要先用權法的方便門,來使令他離開三界的痛苦怖畏之道,得涅槃樂,特別是遠離三惡道。佛陀是先講差別法來免除苦難,再講平等法而入第一義諦。

我們看第二個,看平等法。

如來爾時,便作是念:我有無量無邊智慧、力、無畏等諸佛法藏,是諸眾生皆是我子,等與大乘,不令有人獨得滅度,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是諸眾生脫三界者,悉與諸佛禪定解脫等娛樂之具,皆是一相一種,聖所稱嘆,能生淨妙第一之樂。

什麼時候講平等呢?離開了三界以後。「如來爾時」,就是這個三乘諸子離開三界火宅以後,好,你有資格講平等了。我有無量無邊的中道的智慧,佛陀一念心性有無量的珍寶,十力、四無所畏等種種諸佛法藏。「是諸眾生皆是我子」,我應該怎麼樣?「等與大乘。」這個時候佛陀講平等了,我應該平等地把真如本性送給大家,不要使令有人獨得偏空涅槃,應該以大乘的涅槃而滅度之。真如的涅槃是法身、般若、解脫三德秘藏的涅槃。所以,「是諸眾生脫三界者」,只有你離開了三界,佛陀才會跟你講平等,平等賜與諸佛所證的「禪定解脫等娛樂之具,皆是一相一種,能生淨妙第一之樂」。一相是法身德,一種是般若德,能生淨妙之樂,解脫德。

所以當我們到了極樂世界,離開三界以後,阿彌陀佛跟我們講平等法了,就是稱性起修了。就是你在佈施的時候,你雖然修佈施法,但是其實你在開顯真如。他雖然修持戒,他也是「持戒為法界,一切法趣持戒」,他透過持戒門來開顯真如本性。所以每一個人都是在開顯自性的功德,就叫平等。

所以佛法的修學是這樣,就是你要先找到你個人化的修學,先找出一條路子。離開三界是一道小門,小小的門,你要找到你這個門;等到你出去以後,平等的大門敞開著。是這樣子。所以三界的眾生找到自己的相應法門是成敗的關鍵。

丑四、合無虛妄喻分二:寅一、牒前比喻;寅二、正合不虛

寅一、牒前比喻

舍利弗,如彼長者,初以三車誘引諸子,然後但與大車,寶物莊嚴,安隱第一,然彼長者無虛妄之咎。

最後總結。

舍利弗!佛陀教化弟子們,就好像長者來救拔諸子,剛開始先講差別,有三車,羊車、鹿車、牛車,這比喻四諦、十二因緣、六度,來誘引諸子。為什麼叫誘呢?他們各有各的希望,滿足他的希望。然後再講平等的大車,真如的功德。這樣子講,長者是不虛妄的。

為什麼不虛妄呢?因為你前面所修的聲聞、緣覺、菩薩,到了一佛乘,他的功德全部承認。佛陀全部承認,他沒有否定,所以我們叫「會權入實」,會就是會歸。佛陀並沒有說「廢權」,說你前面修的我都不算,都是虛妄的。佛陀並沒有否定你前面修的。就是只要你聽佛的話,先按照你的根性出來,佛陀就有辦法幫你對接,就讓你找到你適合的位置,前面的法沒有虛妄。

寅二、正合不虛

看最後的總結,「正合不虛」。看經文。

如來亦復如是,無有虛妄。初說三乘引導眾生,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何以故?如來有無量智慧、力、無所畏諸法之藏,能與一切眾生大乘之法,但不盡能受。舍利弗!以是因緣,當知諸佛方便力故,於一佛乘,分別說三。

作為如來「亦復如是」,佛陀所有言說「無有虛妄」。比方說,佛陀一開始講三乘法門,用聲聞、緣覺、菩薩乘來引導眾生遠離三界,最後再用真如本性的大白牛車來度化他,這樣子是不虛妄的。為什麼呢?因為佛陀有無量的智慧、十力、四無所畏,這種真如本性的功德,他是可以馬上給眾生。但是,關鍵是怎麼樣?「不盡能受」,法大機小。我們眾生在三界的火宅裡面長時間輪迴,重點在於五濁障大不障小,輪迴障礙了我們的大乘善根。

大乘善根最怕環境不穩定。當然,蕅益大師也說,如果你善根強,遮障就不能遮障你,最怕是根鈍遮重。就是說,你要善根強,五濁惡世對你來說不是問題,但是問題是我們善根很難栽培。咱們就不說別的了,你今生有多少時間能夠學習大乘法?末法時代都熏習人天的善法,好一點是修習一下解脫道,所以我們在末法時代魔強法弱,善根很容易受到傷害,只能先用這種三乘的教法來攝受我們。「以是因緣」,先滿足眾生的需求,然後再入一佛乘。所以,「於一佛乘,分別說三」。

蕅益大師用一句話作總結說,佛陀施設三乘,一開始沒有講出他如來的知見,為什麼不虛妄呢?蕅益大師說,因為「三由眾生,非佛本意;今說大乘,不乖本心」。佛陀說三乘可不是他想說,是因為眾生的需求,不是佛陀的本意。因為佛陀出世的時候在五濁惡世,他知道,如果不講眾生喜歡的話,他沒有意樂,他就很難出離三界,所以三乘是隨順眾生。等到眾生水平夠了,離開三界的時候,「今說大乘」,才真正地「不乖本心」。

比如說極樂世界好了。諸位你想一個問題,極樂世界是大乘法門,那麼阿彌陀佛在設計極樂世界的時候為什麼要把「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當作重點?

你看《阿彌陀經》,《阿彌陀經》講到極樂世界依正莊嚴,講到離苦得樂,大概佔了百分之八十。極樂世界正報、衣食自然、身相莊嚴、具足五通、壽命久遠,都講快樂的事情。最後講到出世的功德,才講到說「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一句話帶過。為什麼?為什麼說「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因為極樂世界最殊勝的就是它的凡聖同居土。高檔次的,什麼實報莊嚴土、方便有餘土,那個攝受聖人。你要攝受聖人,快不快樂對他來說根本就不是個事兒,但對凡夫來說很重要。阿彌陀佛意思就是說,你想清楚了,反正你來生只有兩種選擇:你今生所有的資糧到來生享受快樂,然後就準備去輪迴,受老病死的折磨。這第一個,就是三界裡面得快樂果報。第二個,你把所有的修行「為菩提道,求生淨土」,你的快樂一點都不少,更重要,不退轉。所以怎麼樣?「先以欲鉤牽,再令入佛智」,佛陀不虛妄。就是三世諸佛都是這樣做的,不只是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在規劃極樂世界,你看他也有一點針對性。

當然,佛陀是平等的。佛陀是度化九法界眾生,但是我們可以看得出來,佛陀有一點點對凡夫眾生特別偏愛,因為他們特別需要照顧。法身菩薩已經上路了,就是說,他沒有老病死的問題,所以他進步的快慢其實都不是問題,因為他離開了三界,至少不墮三惡道。

所以我們可以看得出來(我們讀到這裡可以做下總結),佛陀對於度化生死凡夫特別用心。因為凡夫時間不多,就是說他必須在死亡之前要趕快成就解脫、成就往生。所以這個法要非常契機,要剛好跟他心中的希望點結合在一起,他才會主動地去追求。那麼這樣講佛陀沒有虛妄,你不能說佛陀虛妄,佛陀是為我們好。「三由眾生,非佛本意。今說大乘,不乖本心,故不虛也。」

所以,我們看佛陀的權實二法是這樣看的:先契機,再契理。這是佛陀度化眾生的兩階段。

〈譬喻品〉的長行就講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