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講)

寅二、次明因緣法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一百六十二面,我們看寅二的次明因緣法。這個地方講到大通智勝佛的說法,先說阿含時。阿含時包括了四諦跟十二因緣。我們看十二因緣的經文。

及廣說十二因緣法,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

前面的四諦是四個法,比較簡略,到十二因緣,把四諦開展出十二個法。這十二個法分成兩個內涵:一個是流轉門,就是順著無明開始活動產生行業,乃至於生老病死。如果你的生命是往這種趨勢在活動的,那你就是流轉生死了。第二個就是逆向的。你現在的修行,已經產生另外一種因緣了,這個是還滅門。我們看還滅的情況。

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

你在十二因緣當中,只要滿足任何一個,比方說你滿足無明滅則行滅,或者你滿足了觸滅則受滅,或者你滿足了受滅則愛滅,你這十二個因緣只要其中有一個滅,十二因緣就全部停止了,一個就好。那到底要哪一個,我們待會兒再說明。這十二因緣它是環環相扣,只要你把其中一個停下來,其他的十一個就全部停下來了,這是還滅門。

我們看附表第三十七面,補充講表第二十一,十二因緣與三世二重因果。

淨界法師:妙法蓮華經

你把這兩章合併起來看。這十二因緣有十二個法,十二個法我們要先區分一下,它講到過去、現在、未來,就是三世。這三世有兩重因果,就是過去的無明跟行,是煩惱跟業力,所以招感了今生的果報。那你今生的果報是怎麼來的?是過去的無明跟業力而來的,這是第一重因果。那你今生又會依止這個果報,又去造業,又造了一個煩惱跟業力,那麼這個煩惱業力,又會去招感來生的果報。所以你今生的煩惱業力跟來生的果報又是一重因果,就變成三世二重因果。

這是一個現象界,那我們修行怎麼辦呢?

當然,你不可能回到過去,比如說,欸,我想辦法回到過去,跟我前世溝通一下,叫他不要這麼放逸。不可能!你也不可能去追溯到未來。所以我們能夠做的、能夠掌握的,就是今生這一塊。

今生當中,果報不能改變。識、名色、六入、觸、受,到這個果報,你只有一件事情,叫做認命,所以我們能夠做的只有愛、取、有。怎麼改變,我們待會兒再說明。反正你今生能夠做的只有三支,愛、取、有這三支,其他的全部認命,這個果報只能認命。十二因緣,它牽涉到過去,也牽涉到未來,那我們重點是掌握今生。先把這個大方向釐清以後,我們就可以來研究十二因緣了。

先看第一個,「無明」支。

無明。無明為過去煩惱之總稱,體即是癡,迷闇為性。由此無明妄動,眾生輪轉世間,故為生死之本。

什麼叫無明呢?無明就是煩惱。它的本質就是愚癡。什麼叫愚癡呢?就是你對世間上的事情產生迷惑、闇鈍,你也不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反正就是跟著感覺走,你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這個人就是愚癡。由於無明的數數妄動,就會使令我們流轉生死,它是生死的根本。

這個愚癡有兩個差別:

從粗的角度,叫做「異熟果愚」。異熟果愚,就是對因果的愚癡,這是最嚴重的。你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善惡,不信因果,這種十二因緣是直接到三惡道去的。就是它不僅是流轉生死而已,是要直接到三惡道的,這是異熟果愚。

第二個,「真實義愚」。真實義愚就是對於我空的真理產生迷惑。我們一直認為五蘊裡面有一個我,我們總是覺得生命可以主宰,這個是我執的顛倒。這個不見得會到三惡道,因為我執著有一個我,我也可能造善,我相信因果,雖然我執著有一個我,我希望這個我能夠來生活得快樂,所以你也可能造善。

所以,真實義愚是輪迴的根本;異熟果愚是三惡道的根本。這個愚癡有淺深的兩種差別。

我們看「行」業。

行。行是造作義。即依過去之無明煩惱,發動身語意三業,而造成罪、福、不動諸業,名之曰行。

這個無明,他本來是打妄想,打妄想打久了以後,遇到因緣就容易有身口意的造作。就是由過去的無明煩惱發動身口意,造罪業或者福業,或者不動諸業。這個不動諸業就是禪定了。禪定的身心寂靜叫不動,它不是罪業也不是福業,判作不動。

也就是說,顛倒妄想跟善惡的業力,是我們過去的因地。你說,我從什麼地方來?你不要講太遠,講太遠當然就是一念心性了。就是我的前生是怎麼來的?兩件事情:妄想加業力。你看我們一個人,我們打很多妄想,但是不見得所有妄想都會去實踐。所以,只有妄想,沒有招感性;只有業力而沒有妄想,那叫無心之過,也沒有招感性。

記住:所有的事情,要妄想加業力兩個東西具足,才會產生輪迴的力量。比方說,你今生很富貴,怎麼來的?你前生一定有打佈施的妄想,然後你一定有適當的行動,你有佈施的行為,你今生才會富貴的。你今生很莊嚴,你上輩子一定有忍辱的妄想。為什麼叫妄想?因為你有所得,還是妄想,但是它是善法,就是一種善法的妄想。然後你一定有忍辱的行為,要有實際的行為,你今生才會莊嚴。你既富貴又莊嚴,但是你身體病痛很多,那表示什麼?你前生有瞋心的妄想,還有一些瞋心的身業跟口業。所以,我們過去生有很多很多的妄想,也有很多很多的業力,然後就形成了今生的你,就是這樣來的。

所以,你今生接受了過去生很多的妄想。當然,這個地方強者先牽,其中有強勢的妄想,就是你這個妄想「數數現行,深生好樂」,這妄想是你經常打的,再加上你經常造作的行為,就把今生的你給創造出來了。

這個十二因緣是這麼解釋的,就是要有兩個東西才能創造生命,一個不可以。比方說你前生很想佈施,你從年輕起就想佈施,結果一直沒有佈施,你沒有行動,你今生不會富貴的,單一的無明不具有招感性,一定要有妄想加行動才有今生的果報。

那談完過去,我們來談談今生。今生是怎麼回事?先看第一個,「識」。

識。識為初入胎識。即由過去惑業動力,使感異熟報體之賴耶識,遇緣托胎,以完成現實之生命體。

這個識就是,你過去的妄想跟業力,在你前生死亡的時候,其中某幾組特別強大的突然起現行了,強者先牽,然後就引導你到母親的肚子裡面投胎了。

剛開始投胎是一個心法,它不是色法。是一個心法,一個明瞭的心識。這個心識是怎麼來的呢?過去的妄想跟業力產生動力而去投胎的一個阿賴耶識。我們去投胎,一定要有一個心識,包括做試管嬰兒也要有投胎。你把父精母血放在一起,它不會變成嬰兒的,一定要有一個眾生他那個心識要投胎進去,要有一個心法進去,這個生命體才會成就的。不是兩個色法放在一起就會產生果報體,不可能的,一定要有心法,這個心法就是識。

我們看「名色」。

名色。名色為胎相之完成。名是精神,色是物質,即組織有情之要素,胎相初成六處未圓,故稱名色。

名色就是,你投胎以後,你這個心識跟父精母血這個色法結合了,這個時候胎相就成就了。但是你六根未成,你這個時候只是一個圓形的胞胎,眼耳鼻舌身包括意都沒有成就,所以你沒有思考能力,也沒有感受能力,就是一個名色,一個色心二法和合的名色。

我們看「六入」。

六入。六入為六根完具位,亦名發毛爪齒位。謂於胎中,由名色漸次增廣,因此諸根具足,故名六入。

前面的名色就是一個胞胎,看起來不像是一個人。但到六入的時候,你用科學儀器去照射,他已經有人的相狀,因為他六根長出來了,他有頭髮、有爪、有牙齒等等。這個時候六根具足,叫做六入。所以,從六入開始,這個生命體開始有感受了。這個感受有兩種,一個是個別感受,一個是共同感受。

我們先談個別感受。你生長在胞胎裡十個月,他也十個月,你們都在胞胎裡面,但是按照唯識的經論上說,每一個人有不同的感受。福報大的人,他在住胎的那十個月裡,他會感受到自己在一個花園,在一個宮殿裡面到處玩樂。就是說,他的身體是在胞胎裡,但是他自己的感受,是發覺自己在宮殿裡面到處玩。那福報差的人,他在母親的胎裡面,感受到自己常在一個黑暗的牆角,就很恐怖,很多的狗啊狼啊要去吃他,所以他是這樣子的感受。其實他還是在母親的胞胎裡。是他開始有思想有感受。這個是個別感受。

第二個,共同感受。他跟誰共同感受呢?他跟母親有共同感受,叫母子連心。就是說,如果你智慧很高,你福報很大,你會影響你母親。就是本來你母親是一般般,結果懷了你以後,欸,突然間變聰明瞭,辯才無礙;但是她把你生出來以後,她又恢復一般般了。為什麼呢?母子連心。所以母親的情緒,她憂傷、快樂的情緒,會直接傳送給這個胎兒,就是共同感受,他跟母親有共同感受。

總之,到了六入,他有思想有感受了,他有想法了,但是他還在母親的肚子裡面,六入。

我們看「觸」。

觸。觸是覺觸,為認識之開始。謂出胎後與境相觸,生起認識,然因未能識別境界苦樂,故名為觸。

什麼是觸呢?就是他開始接觸外境,對外境開始產生認識。就是怎麼樣呢?他出胎以後跟外面的六塵的境相接觸,他一出胎的時候,當時的情況叫做觸。

在東方的命理跟西方的命理來說,對這個觸很重視,就是你投胎的年月日時。你本來在母親的胎當中是一片黑暗,你突然間遇到外面的光明,這個光明來自於哪裡?月球跟地球的角度。那麼,你這個身體從母胎出來以後,受到第一道光明,決定了你的今生的性格、你跟六親的關係、你的智慧淺深、你的胸量格局,就是這個觸。

當然,命理學它的盲點就是,它以為說你因為這個時間點出來,所以你才會這麼聰明。佛法是看得更遠,佛法說,這是一個觸,它是因為有六入、名色、識、行、無明的積累。佛法意思就是說,因為他有善根,所以他才會這個時候出來。這樣你懂嗎?這是一個結果。那麼命理學把它當作原因,是因為你這個時候出來,所以你變得很聰明。這個因果顛倒了。

總之,這個觸一出來以後,它就因為月球地球兩大磁場的角度的影響,決定你的性格,你的性格就決定了,這個觸就是你出胎的時候。

我們看「受」。

受。受為領納,即情緒作用。謂於觸對境界時而於違順中庸境上,生起苦樂舍之感覺,名之為受。

你跟外境接觸以後慢慢長大,就有很多感受了,就有很多情緒了。對於隨順你的心情的,你會產生快樂的感受;對於違背你心情的,產生痛苦;對於中等的環境,產生舍受。那麼這個就是感受。

一般到這個地方,古人的判定叫做十八歲,就是到了感受。因為你這個時候思想沒有成熟,所以,按照古人的說法(可能古人的思想比較封閉了),因為他那個時候年輕,特別小時候在一個村莊,沒有接觸太多環境。古人他們認為說,十八歲以前,你這個人完全就是活在過去,就是你的人生只有快樂跟痛苦,就兩種感受。因為你今生的造作還沒有啟動,你的所有所有的一切都跟過去有關,所以你十八歲之前就是看你的過去。說你這個人福報很大,你不要太得意,是你的過去,過去生修得好;你的福報很差,你也不要悲傷,跟你今生也沒有關係,跟前生有關係。

一個人在十八歲之前,基本上就是繼承過去,因為你今生的業因沒有啟動,你今生的思想也沒有完全啟動。所以,十八歲是完全看你的過去,完全是「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一句話就講完了。

長大以後,那就不是果報了,因為你已經開始造業了,你開始把今生的因緣也加進去了,所以你的生命體某種程度上跟你的今生造作有關了,慢慢地今生的力量就越來越大。

我們看下面,「愛」。

愛。愛以染著為義,由受而來。即於相續之三有自體所取之三有境界,於樂愛合,於苦愛離,名愛。

什麼是愛呢?就是染著。有些人對財富,有些人對名聲,有些人對感情,過去生的習氣加上今生的環境,他對某一種財、色、名產生愛,所以他的心就住在那個上面。住在上面以後,他就產生取舍了,對於快樂產生取,對痛苦產生舍,產生取舍的這種分別了,就是愛,貪愛。

貪愛慢慢地增長廣大,就變成取。看下一段,「取」。

取。取是馳取追求,由愛而來。即由種種之執取,於是三業繁興,而集成未來身心之苦,因名為取。

那麼取呢,就是一種身口意的追求了,它是由貪愛而來。由種種的執取,產生身口意的造業,也是招感未來的苦因,名為取。

我們一個人沒有學佛,你既沒有出離心,更沒有菩提心,所以你生命的目標只有一個事情,就是滿足你的貪愛。你喜歡財物,你這輩子就為財物而活,你這輩子所做的一切一切,你講的話、你的行為、你思想打的妄想,都跟財物有關係;你追求感情的,你為了感情,什麼都願意做。就是取是由愛而來,所以,人生沒有學佛你就只是滿足你心中的貪愛,就這樣子而已,就是取由愛而來。

由取到最後的結果,就變成有。我們看「有」。

有。有是存在之義,謂由愛著馳取之不已,發為縱我役物之行,而構成潛在業力,感後有報,名有。

「有」,就是存在,這個存在不是一般的存在,那是一種強大業力的存在。因為你由貪愛變成取,由取產生身口意的造作,而產生一種潛在的業力。

這個業力為什麼叫潛在呢?記住,因為你還沒有死亡,但是它已經成就了。就是說,你一個人一到有支,你人生很難改變了,因為它得果報的因素已經幾乎成就了,除非你產生重大的懺悔,你產生重大的學習教法,產生重大的止觀。

所以,一般我們修行不能從有支下手,因為來不及了。到了有的時候,你來生基本上已經決定了。就是說,你從有支去切斷,很難切了。所以我們修行,要麼從愛,要麼從取,我們待會兒再說明。你到了有支的時候,人生已經定數了,你來生要去哪裡,你基本上成定數了。

當然,有特殊的例外:你善根很強,你臨命終的時候遇到善知識開示,開始懺悔,發願,求生極樂世界……從有支反轉的,是有這種例外,但是按蕅益大師的說法,千萬中難得一二。就是說,你不能把生命中這麼重要的因素,把它訴諸到臨終的有支,你這個賭博太大了。你平常也不調愛,也不調取,就是我從有的時候,臨終的時候再來改變,千萬分之一。

所以我們不建議從有支改變,因為這個有支已經是很難改變了,除非你過去生真的大善根,今生只是一時的糊塗。

這是今生,那麼到了有支以後,那你就準備面對來生了。

生。生是未來受生。即由能生身心之潛在業力,而於六趣及四生中受生,完成未來之新生命,名生。

一旦到了「有」,一種潛在業力成熟以後,那投胎是必然的。有潛在的業力,在六趣,看你愛取的是善法多,還是惡法多。如果你貪愛的是善法多一點,你就投生在人天;你愛取的是惡法多,就是到三惡道。就這麼回事,就由有支跟愛取決定。

我們看「老死」。

老死。老死為身心演變之必然結果。未來之世,既然受生,則必有老病死憂悲苦惱等,而與之俱來。

所以你一旦投胎,你就要老死了。說,欸,我不想死亡。除非你不要受生。所以佛法強調無生,你一旦受生,那老死是必然的。

十二因緣它的修行,先談目標,它的目標在不受。它這個不受,不是不受今生,是不受後有,就是我拒絕來生的果報,叫不受。它的目標在不受,不受後有。那麼,它的下手處有兩個,一個是從愛,一個從取。一個從愛切斷,一個從取切斷。

我們剛開始修行,可能目標不要太高,先從取下手。尤其是年輕人,你還有家庭的經濟壓力,你要接觸複雜的人事。如果說你什麼都不能貪愛,那你沒有貪愛,你如果沒有很強的菩提心,你修行、生命就沒有動力了,所以剛開始先從取。就是說,我可以稍微的貪愛,但是我不能產生堅固的執著,先從不取下手。到了晚年,你到了臨終前幾年進入戰備狀態,連愛都要調伏,就是都攝六根了,你愛取都要同時調伏了。

那我們的建議是,初學者先從取下手,不取。因為你每一個取就會加強有,加強業力。你對人世間執著越少,你臨終要往生越好處理,因為取它牽動有。那如果到晚年,六十歲以後,連愛也要調伏,因為你已經沒有這個人事的因緣了,你連六根的愛都要收起來了。

這愛跟取兩個,是切斷的一個關鍵。就是十二因緣裡面,你不能回到過去去切斷你的無明跟行,你也不可能對今生的果報產生傷害。你傷害果報沒有用,因為它是一個果報,果報沒有好壞,它是無記。你也不可能從今生的業力下手,到了業力的時候來不及了,所以你只能夠從今生的煩惱愛跟取下手。這是十二因緣的修學。

丑二、聞法得道

佛於天人大眾之中,說是法時,六百萬億那由他人,以不受一切法故,而於諸漏,心得解脫,皆得深妙禪定、三明六通,具八解脫。第二、第三、第四說法時,千萬億恆河沙那由他等眾生,亦以不受一切法故,而於諸漏,心得解脫。從是已後,諸聲聞眾無量無邊,不可稱數。

我們解釋一下。前面是大通智勝佛的轉阿含時,轉這個半字教,那麼轉法輪以後很多很多與會大眾就成就出世的聖道了。

我們看,「佛於天人大眾之中」,說這個四諦十二因緣出離之道以後,有六百萬億那由他人,那由他就是億,「以不受一切法故」,成就初果。不受一切法,蕅益大師說,就是斷了三界的見惑,成就我空的真如。我不可得,當然就不受後有了,成就初果。

成就初果當然是第一個階段,我們一般修行,其實按照經論來說,是先對治這個我,還不是對治煩惱。對治我,就是放棄主宰。你把這個我拿掉以後,證得我空,然後再對治煩惱,修不淨觀、無常觀對治煩惱。它是先拔掉我見,然後再消除三界的思惑,貪瞋癡。從我空然後才開始對治思惑,就證得阿羅漢果,所以「而於諸漏,心得解脫」,就證得四果。然後進一步修學禪定,成就「三明六通八解脫」。

前面的解脫諸漏,叫做慧解脫。慧解脫,可能你是未到地定或者初禪,禪定很薄弱。為了要成就更多的神通三昧,你從初禪修到四禪,那你就不是一般的阿羅漢了,叫大阿羅漢了,就是俱解脫。有慧有定叫俱解脫。

這是第一時說法,總共四時。第二、第三、第四時說法的時候,共有「千萬億恆河沙那由他等眾生」,也是因為修四諦十二因緣證得我空,不受一切法;然後從我空當中,來修不淨觀、苦諦觀、無常觀,就斷了三界的思惑,「心得解脫」。

「從是已後,諸聲聞眾無量無邊,不可稱數。」從此以後僧寶成就。前面大通智勝佛是佛寶,佛陀出生以後他不是馬上建立三寶,他先講《華嚴經》,把大乘的根熟菩薩,包括凡位,包括初地菩薩都度了以後,開始講《阿含經》。《阿含經》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讓三寶住世,就是成就僧寶,就是修四諦十二因緣成就僧寶。

這個四諦十二因緣,我解釋一下。三乘共坐解脫床,三乘,聲聞、緣覺、菩薩,記住菩薩也在裡面。也就是說,前面我們講<譬喻品>的時候,講三界火宅,佛陀說離開這個火宅的門只有一道。就是說,不管你是羊車,是鹿車,還是牛車,這個三乘,它一定要從這道門出去,沒有例外。

很多菩薩以為說,我是修佛道的,我不需要出三界。那你的觀念就跟佛陀觀念相違背了。羊車、鹿車、牛車三道車,都是同時從我空的門出去的,只是菩薩的法門更高。菩薩在觀我空的時候,他不執著我空而已,他是不起法執。不起法執不表示沒有法,他只是對法不執著,不是說他連我空都不修的,不是的。

也就是說,三乘共坐解脫床,不管你是修什麼道,你只要了生死,你一定要經過我空這個關鍵,沒有其他的門可以走。就是你想成佛,一定要放棄主宰;你想往生,也要放棄主宰。說,我修《法華經》,圓教!也是放棄主宰。只是你站在一心真如的角度,觀我如夢如幻,結果還是放棄主宰。就是結果一樣,方法巧妙不同,如此而已。

所以這是每一個人的必經之路。因為佛陀說,每一個人,不管你是修什麼,離開三界只有一道門,那就是我空的真理。當然後面各自發揮,離開三界以後,菩薩跟聲聞人那就各自發揮了,但是離開三界這一塊,是三乘共修的,沒有例外,除非你不想了生死。是這麼個情況。

子二、轉滿字教法  分六:丑一、諸子出家;丑二、請轉法輪;丑三、眾人出家;丑四、受請講經;丑五、說經時節;丑六、說已入定

我們看子二的轉滿字教法,講大乘,講中道。前面只講空,這以下包括不空,講空有無礙的中道實相,就是滿字教。這地方有六段。

丑一、諸子出家

爾時,十六王子皆以童子出家,而為沙彌,諸根通利,智慧明瞭,已曾供養百千萬億諸佛,淨修梵行,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十六王子在聽完四諦十二因緣以後,就出家了。前面是說明,很多凡夫聽到四諦十二因緣以後就證得我空或者是斷了見思,成就阿羅漢,那麼十六王子聽了四諦十二因緣以後,他到底有什麼受益呢?這以下說明,他有兩種功德:

第一個,他的智慧,「諸根通利,智慧明瞭」。「諸根通利」,蕅益大師說這是六根清淨位;「智慧明瞭」,這個是證得中道的智慧。六根清淨位,相似即佛;智慧明瞭,是分證即佛。這是他的智慧。

第二個,他的福德力呢?「已曾供養百千萬億諸佛,淨修梵行。」諸位你看,離開三界以後,那三乘人是各憑本事了。你看這三部車在三界火宅裡面目標一致,就是趕快往那個我空的門奔去,但是一旦離開三界的門以後,那就各自表現了。聲聞人可能就是到涅槃寂靜去了,那菩薩呢?離開三界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要做,就是親近十方諸佛。記住:你只要修菩薩乘的,離開三界以後,第一件事情就是供養親近十方諸佛,然後淨修梵行。以這樣子的福德智慧兩種善根,追求無上菩提。

這個地方的階位,我們講一下。

蕅益大師說,十六王子聽了四諦十二因緣以後,不但沒有成就阿羅漢,而且怎麼樣?成就「諸根通利,智慧明瞭」,那等於是法身菩薩,所以他們應該是乘願再來的。

諸位!大乘見道位是個關鍵。大乘見道位,就是初地,它的關鍵是怎麼說呢?初地之前的菩薩叫做追求果報,初地以後,那就不是追求果報,那是開顯自性了。你看,初地之前的菩薩重點在修清淨心,就是心性跟空性的結合。到了初地以後,他的重點在菩提願,在發願。因為他開始怎麼樣呢?成熟眾生,莊嚴淨土了。他不是為自己著想,他要創造很多很多次的淨土,去攝受跟他有緣的眾生,而在每一次度化眾生的因地跟果地當中,他不斷地進步。

初地以後是開顯自性,初地之前是追求果報,所以這個法身的初地是一個指標,大乘見道位。十六王子,看這個意思是法身菩薩示現,一佛出世,千佛護持,是來護持大通智勝佛弘法的。

丑二、請轉法輪

俱白佛言:世尊!是諸無量千萬億大德聲聞,皆已成就。世尊!亦當為我等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我等聞已,皆共修學。世尊!我等志願,如來知見,深心所念,佛自證知。

十六王子在聽完四諦十二因緣以後,就代大眾請法。他說,世尊!無量千萬億大德聲聞弟子已經成就,您老人家三寶已經成立了,有佛寶、有法寶、有僧寶,那現在您是時候該講大乘了,「我等聞已,皆共修學」。世尊!我等志願,追求如來知見,這是我們大家心中所憶念的,佛陀您老人家應該能夠如實了知。

什麼是如來知見?我們前面講過,就是一心具足空假中三觀的中道實相,這裡等於是請這個大乘法。因為前面的弟子們聽了四諦十二因緣是證得我空,成就阿羅漢,阿羅漢其實就是一個空性的涅槃,那基本的三界的安穩是解決了。但是現在要解決空性跟中道產生對接的問題了,所以十六王子要請大乘法,怎麼樣把空性轉成中道實相,請轉法輪。

丑三、眾人出家

爾時,轉輪聖王所將眾中八萬億人,見十六王子出家,亦求出家,王即聽許。

眾人看十六王子出家,也就跟著出家了。這個地方包括了與會的大眾,也包括了在轉輪聖王所將眾中,就是轉輪聖王的這些文武百官的眷屬,有八萬億人,都跟十六王子出家。

丑四、受請講經

爾時,彼佛受沙彌請,過二萬劫已,乃於四眾之中,說是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說是經已,十六沙彌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皆共受持,諷誦通利。說是經時,十六菩薩沙彌皆悉信受;聲聞眾中,亦有信解。其餘眾生,千萬億種,皆生疑惑。

大通智勝佛講完阿含時,講到四諦十二因緣以後,很多人成就了聖道,那麼十六王子就出家,然後就請大乘法。

既然有人請,大通智勝佛就……經過了兩萬劫的時間,這個兩萬劫的時間做了什麼事呢?蕅益大師說,先講方等、般若。講到方等,大乘的功德,來對比小乘的不足,使令聲聞人恥小慕大;講到般若的無生的智慧,來消滅聲聞人的法執,對涅槃的執著,讓他淡薄一點,為《法華經》做鋪路。所以,這個兩萬劫等於是做一個基礎,講方等、般若。然後在四眾當中正式開演大乘《妙法蓮華經》,這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三世諸佛所要開顯的他自己的知見。

「說是經已,十六沙彌,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皆共受持,諷誦通利。」佛陀講《法華經》的時候,出現了兩個情況。第一個,以十六沙彌為代表的人都能夠受持乃至於讀誦。受持讀誦是《法華經》很重要的修行方法,受持、讀誦、書寫、為人演說。十六沙彌對《法華經》完全能夠信受、理解。

但是與會當中的聲聞人,有些能夠信解,但是還有很多很多的聲聞人,有「千萬億種,皆生疑惑」。

就是說,「三乘共坐解脫床」,但是,菩薩進入空性的涅槃的時候,他不會執著,他把它當作一種休息,他是利用空性涅槃不斷地增上。但是,二乘人進入空性涅槃以後,他就叫全面休息了。他全面休息,佛陀要把他引導出來的時候,說你這個涅槃是唯心所現的假相,你應該回歸到心性,但是這個時候有些聲聞人是「皆生疑惑」。

蕅益大師說,既然產生疑惑,大通智勝佛應該比照釋迦牟尼佛講《法華經》,既然你沒辦法接受,應該把他們摒出去或者使令他們退席。為什麼沒讓他們退席呢?蕅益大師說,因為他們這幾個人雖然產生疑惑,但是疑而不謗,這很重要!

《法華經》你可以不了解,你可以產生疑惑,但是你不能譭謗。你只要不譭謗,你還有救。就是你可以愚癡,但是你不能起邪見。他們只是疑惑,所以就招感了釋迦牟尼佛第二波的復講《法華經》。

就是說,這個也是每一個人聽法,各有各的因緣。大通智勝佛度化了一撥以後,十六王子當中很多人得度了,但是在十六王子的聲聞弟子當中,有很多很多不了解的。這一撥就包括了釋迦牟尼佛這一期的聲聞弟子,就留給十六沙彌來度化。

丑五、說經時節

佛說是經,於八千劫,未曾休廢。

大通智勝佛講《法華經》,講了多久?講了八千劫。所以這個《法華經》有開合不同,我們估計講五年,大家都覺得很久,對不對?大通智勝佛講八千劫。

為什麼講八千劫?你們知道嗎?蕅益大師說,光是「開權顯實」四個字,你就可以講無量劫了。就是,你要講權實的關係就夠你講了,因為權法是無量法門。你說「一心衍生萬法,萬法回歸一心」,就這兩句話就好。你可以說佈施跟心性的關係,你修佈施的時候產生果報,同時也開顯自性。你也可以講持戒跟心性的關係,你也可以講忍辱跟心性的關係。

你也可以講念佛跟心性的關係,說我內觀真如,外順彌陀,我站在一念心性的角度來念佛,有什麼好處呢?破除十萬億佛土的障礙。臨命終的時候,我們最怕就是十萬億佛土這種概念,說我在娑婆世界,阿彌陀佛在十萬億佛土外,我怎麼去?你動這個念頭,你就很難去了。但是你安住心性的時候,你知道,佛在我的心中,我的心中有佛,佛的心中有我,自他不二,那就是一念之間而已。

所以,你要把權法跟實法之間對接,你可以把無量的法門跟心性對接,那你不是八千劫。蕅益大師說,恆河沙劫,說不能盡。所以《法華經》可開可合。我們今天《法華經》的經文主要是針對二乘人,講到空性跟涅槃的對接就講了三週說法。如果你要講菩薩乘的對接,講六度萬行的對接……如果你要講一個淨土宗的《法華經》,你可以講念佛往生跟心性的對接。所以,這個講八千劫是剛好而已。

丑六、說已入定

說此經已,即入靜室,住於禪定八萬四千劫。

所以佛陀度化眾生,他的心是平等,他隨順因緣的。他覺得他的因緣結束了,雖然很多人沒有聽懂,但是佛陀覺得這些因緣就不是我度化的了,所以他說完《法華經》以後就入了靜室。他沒有入滅,而是入於八萬四千劫的甚深禪定。因為他知道這些沒有聽懂的聲聞弟子,他們度化的因緣是在十六王子,他把機會創造給十六王子,所以他選擇了入定。所以到這個地方,第一段因緣結束,就是大通智勝佛的成道跟說法,第一段因緣結束。

壬二、明結緣之事  分二:癸一、法說結緣;癸二、喻說結緣

我們看第二段因緣啟動。看壬二的明結緣之事。前面是講結緣之由,是講過程,這以下正式說明他結緣的一個因緣的事蹟。這個地方有兩段:一個是法說,一個譬喻。

癸一、法說結緣  分三:子一、昔日共結法緣;子二、中間更相值遇;子三、今日還說法華

子一、昔日共結法緣  分二:丑一、覆講利生;丑二、佛起稱嘆

先看法說。法說當中分成三段。看子一的昔日共結法緣,就是說明釋迦牟尼佛在十六王子的時候,他已經出家了,應該說在十六沙彌的時候,就跟當時的聲聞弟子結下了《法華經》之緣,講到這件事。這個地方兩段。

丑一、覆講利生

是時十六菩薩沙彌知佛入室,寂然禪定,各升法座,亦於八萬四千劫,為四部眾廣說分別妙法華經,一一皆度六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等眾生,示教利喜,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大通智勝佛講《華嚴經》的時候,當然很多人沒有聽懂。講阿含、方等、般若的時候,大家問題不大,因為這都是權法。講《法華經》的時候還有很多人沒有聽懂,大通智勝佛就選擇了入禪定。

佛入禪定以後,沒有聽懂的人怎麼辦呢?

十六沙彌知道大通智勝佛入室進入禪定以後,就每一個人找自己的法堂,「各升法座」,亦於八萬四千劫當中為四部弟子分別廣說《妙法蓮華經》。每一個人在講《法華經》的時候,各自度化了「六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眾生」。

那麼怎麼度化他們呢?使令他們成就兩種功德:第一個,「示教利喜」;第二個,「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第一個,產生信解,產生受益,產生歡喜,這是第一個,信解;第二個,發菩提心。

所以諸位!你要成就《法華經》的善根,不是只有智慧而已,還要發願。發願我們後面會說。我們依止開權顯實而成就佛陀的智慧,看到佛陀的功德而發願成就。所以整個《法華經》,要成就《法華經》的善根,包括清淨心、菩提願這兩個。一個是信解《法華經》而產生歡喜;第二個,發菩提心。

丑二、佛起稱嘆

大通智勝佛過八萬四千劫已,從三昧起,往詣法座,安詳而坐,普告大眾,是十六菩薩沙彌,甚為希有,諸根通利,智慧明瞭,已曾供養無量千萬億數諸佛;於諸佛所,常修梵行,受持佛智,開示眾生,令入其中。

前面是講到大通智勝佛入定以後,十六菩薩沙彌就各自講《法華經》,每一個人都產生了清淨心、菩提願,講完以後,佛陀就出定了,就從三昧中出定,出定以後就讚歎人,讚歎法。

先看讚歎人。說為你們講《法華經》的十六菩薩沙彌,是「甚為希有」。為什麼甚為希有呢?因為他們具足四種功德:第一個,「諸根通利,智慧明瞭」。這我們前面講過,他們已經開示悟入佛的知見了。第二個,已曾供養無量諸佛,成就廣大的福德。第三個,「於諸佛所,常修梵行」。他們生生世世親近諸佛的時候,都是示現出家的,常修梵行。第四個,「受持佛智,開示眾生」。他一方面受持中道的佛智,一方面有善巧方便來開導眾生,「令入其中」。就是智慧、慈悲、善巧、福德四種功德具足。

先讚歎人,再讚歎法。看第二段,讚歎法。

汝等皆當數數親近而供養之,所以者何?若聲聞、辟支佛,及諸菩薩,能信是十六菩薩所說經法,受持不毀者,是人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來之慧。

大通智勝佛從定中出來以後,讚歎十六菩薩沙彌,又讚歎《妙法蓮華經》,說:「汝等皆當數數親近而供養之,所以者何?若聲聞、辟支佛,及諸菩薩」,能夠信解十六菩薩所說的《妙法蓮華經》,重點在下面這句話——「受持不毀」,你們能產生堅定的信解,那麼,這個人有什麼好處呢?是人在未來世當中,「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來之慧」,一定可以在未來世中成就無上菩提。等於是對未來授通記。

這個地方的重點在於「受持不毀」。因為到這個地方,第二段因緣——釋迦牟尼佛聽《法華經》跟講《法華經》的因緣結束了;後面的因緣就是,聲聞弟子聽了《法華經》以後,他們有什麼遭遇呢?有些人聽了《法華經》以後,直趨佛道,就進入《華嚴經》成佛去了。有些人聽了《法華經》以後,墮落了,到三惡道去了。不得已,佛陀趕快用權法先把他拉起來。諸位!每一個人聽完《法華經》以後,都產生了信解歡喜,但是有些人退轉,有些人不退轉,關鍵就在這四個字:受持不毀。我們說明一下。

你聽了《法華經》以後,你道理完全明白了,你只有一半的功德;一個人要能夠真正不退轉,一定要發願。所以,聽完《法華經》以後,你最好去做一個動作,受菩薩戒,把菩薩戒再受一次。因為你沒有通達一心真如之前,你沒有通達「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你不能夠感受到你的心跟諸佛是同一個體性的,而發菩提心。你認為你是打妄想了,你認為你業障深重,佛陀是萬德莊嚴,這樣受的菩薩戒是不算的。依《法華經》,你沒辦法總持,這是虛妄的,這是權法。就是說,你能夠會權入實以後,你要去再次受菩薩戒,就是用你的菩薩戒的菩提願力跟《法華經》的智慧的清淨心的觀照合起來,就是受持不毀。

所以,一個人會不會退轉看兩個指標:第一個,你的智慧觀照力;第二個,你的誓願力。兩個指標缺一不可。這兩個指標就造成了後面的差別。

也就是說,釋迦牟尼佛的前身,其實他在座的時候度了很多人,他講《法華經》的時候有多少?很多很多,度了「六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眾生」。也就是說,釋迦牟尼佛這一生在座的弟子,很多很多的聲聞人,常隨眾的弟子,為什麼現在還是聲聞眾呢?就是退轉了,但是他同梯聽《法華經》的人,現在很多很多是成就了法身,甚至已經成就十地菩薩,為什麼?就是他的受持有沒有退轉的問題。

也就是說,我們今天整部學完《法華經》以後,都開示悟入佛的知見了,但是來生以後呢?那就各走各的路了,因為你落入因緣所生法就不好說了。就是說,你明白心性以後,這是理觀的智慧,但是你不可能永遠在理觀當中,你總要面對因緣。

你明白《法華經》以後,你知道「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那大家都安住在一念心性。但是你回家以後,那就是一個現實的因緣所生法,你有你的家庭,他有他的家庭。所以,你明白心性以後,你是不是能夠接受業力的衝擊?每一個人背負了過去無量無邊的業力,你要面對你的過去。

在業力衝擊心性的時候,有些人反轉了,他能夠轉逆緣成菩提道,他就上去了;有些人被業力衝擊的時候,他就退下來了。這就考慮你的善根力了。這是為什麼?我們下次會說明。在釋迦牟尼佛這前身講完《法華經》以後,這麼多弟子都已經「示教利喜」,發了無上菩提心,為什麼有些人面對因緣的時候退轉了?有些人面對業力的時候他不但不退轉,還把業力變成無上菩提的逆增上緣,上去了?最後的差別在哪裡?我們下一堂課再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