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庫 > 大安法師文章(第10頁)
問: 請問法師,念佛法門必須要修當前一念才能往生嗎? 大安法師答: 念佛法門的...
一信之後,更不再疑。為什麼要討論這個問題? 一信,在無量劫的永不休止的輪迴當中...
問: 人要想往生,首先得要不怕死,請開示如何才能坦然面對死亡? 大安法師答: ...
問: 臨終助念遇到一件頗有爭議之事,一向姓女居士茹素念佛四十餘年,平時信願具佳...
問: 有人講一生最好是觀拜一尊佛像,不要多了,多了怕臨終心亂,是不是這樣呢? ...
有人說,《觀經》講臨終十聲就都能往生,那我現在就可以該幹嘛就幹嘛,該放逸就放逸...
淨土法門就是感應道交的產物,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拯救眾生的慈悲力量瀰漫在虛空法界...
大家一定要堅信一點,這個六字洪名阿伽陀藥,萬病總治。現在有些焦慮的病,抑鬱症啊...
問: 我們聽說往生的關鍵是清淨心,只要心清淨,哪怕是念《玫瑰經》,念《古蘭經》...
或問:何得文中,彼佛有聲聞弟子。答:此暫有終無,至下釋文中當辯。 又問:厭苦趨...
問: 請問法師,俗家弟子若欲行日中一食,該注意哪些事項? 大安法師答: 這要根...
印祖說他剛出家的時候,在做照客的時候,不是六月初六要曬經嘛,在曬經的時候他就得...
問: 《地藏經》中說現在未來一切眾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得一佛名號,功德...
問: 弟子總覺得往生很容易,只要具足信願就可以,所以平時念佛就不是很精進。請問...
蕅益大師會特別強調往生的條件:得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低全由持名之深淺,...
問: 請問法師,現在信佛的人大多是以淨土為最終的歸宿,可是念佛者很多,而往生者...
釋迦牟尼佛是我們娑婆世界教主,阿彌陀佛是極樂世界的教主,這兩尊佛都是在無央數劫...
我們很多人念念佛,念念佛這個心就會像野馬,就往外跑,心很難安立在佛號上。他一安...
問: 尊敬的大安法師,在您講的《淨土資糧--信願行》中提到,淨土法門往生極樂是...
阿彌陀佛徹證法界實相理體,同時又把他無央數劫的積功累德、六度萬行所有的功德,全...
我們體會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不可思議,吾人的心性功德不可思議,信願持名之法不可思...
只要仰信佛的知見,把它轉為自己的知見,我們也就大悟了。這個悟就叫 信忍。 如果...
現在很多人沒有自知之明,他覺得他一修行就目空四海,覺得自己很了不起,我修行怎麼...
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力能為者,認真為之。 不能為者,亦當發此善心,或勸有力...
問: 請問我們在家居士持戒要到什麼程度? 大安法師答: 在家居士持戒,至少要把...
五蘊就是我們的色受想行識五蘊,這五蘊,蘊就是覆蓋的意思,就是我們本有的佛性,就...
問: 最近我有急迫的念頭想出家,但現在我父母還健在,小孩還沒有成家,還有公司一...
問: 《印祖文鈔》說往生全仗信願真切,若先有怕不能往生之疑,則不能往生矣!。而...
有人說成佛一定是在娑婆世界,往生到西方精進修持後還是要回到娑婆世界來,因為成佛...
問: 淨土道場是否可以不提禪字?學人在永寧寺聽說壓根不能提到這字。那麼平時佛前...
念佛是長是久,各人因緣善根有差異。但無論他念佛時間的長久,只要具足信願,都能往...
即常遠離惡知識,永離一切諸惡道,速見如來無量光,具此普賢最勝願。此人善得勝壽命...
問: 我聽元音老人講,修淨土法門行者念南無阿彌陀佛結束後,在迴向前,最好加念阿...
盡未來際,不是盡形壽。盡形壽是指聲聞戒。 盡未來際,就是在你初發心到圓成佛果,...
到了老了,你看人的一生,你想想,是毫無意義的。幾歲懵懵懂懂什麼都不了解,前三年...
問: 請問把去世多年的人掛牌超度,能否有效果?能否從惡道度出來?家里人不信佛法...
問: 年輕的在家居士,除了念佛號,是否應該多閱讀經典?弟子學佛不久,能否推薦一...
大哉二句,讚辭。大者當體得名,具遍常二義。以橫滿十方,豎極三際,更無有法可與為...
我們每個人都有冤家對頭,但碰到冤家對頭我們千萬不要生氣啊,為什麼?我們想想今生...
問: 感恩師父遠道而來為我們講經開示。我的問題是:善導大師關於正行與雜行,正行...
問: 師父,以下綜合幾位同修的問題,請慈悲開示:對於一些公眾,被義工在半推半就...
對西方淨土依正莊嚴,阿彌陀佛的光明、願力、德行,要有一個很好的認知,要有一個由...
問: 本人已六十多歲,念佛多年,但家人不接受,本人想離家到寺院念佛求往生,家人...
問: 師父慈悲,弟子有個生活上的困擾,希望師父能慈悲開示,讓我知道要怎麼做才如...
我們這些帶業往生的凡夫,雖然具足煩惱的繫縛、通身都是業力,但是如果能夠深信、切...
宗門下很多祖師大德常常談到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之理,其中某些人對這句話的理解上出...
問: 請問信願念佛人往生後,發願盡未來劫,仗佛願力普度十方世界眾生,回到了娑婆...
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西方淨土是法界藏土,念一佛就等於念無量無邊的佛,往生西方就...
問: 我有一個佛友誦《地藏經》五六年了,但從未迴向給自己的冤親債主,而是給自己...
印祖在講到永明延壽大師《四料簡》中的有禪無淨土時,不禁感慨道:生死海深,菩提路...
我們知道這娑婆世界的劇苦,因因果果的冤家對頭碰面,共業、惡業同分所感的情況,知...
問: 五戒犯了三戒失去戒體了嗎?該怎麼辦?明知這樣做是犯戒但還是做了,是業障太...
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的妄想雜念總是要琢磨,啊,我下一步該幹什麼?要謀劃這些也都...
阿彌陀佛這十二光如來的這種功德我們要常常思惟。當我們某種煩惱現前的時候,你就思...
問: 一天至少念多少聲佛號才有效果?有效得去妄念? 大安法師答: 這個思路,還...
問: 請問用念佛機念經或念佛,作用是一樣嗎?特別是念《地藏王菩薩經》,念佛機可...
問: 弟子是受了菩薩戒的在家居士,想為兒女求婚姻,這樣做可算是破了邪淫戒或四十...
印祖第三天開示,重要內容講得差不多時,就談了一下當時內蒙一帶傅作義將軍抗擊日偽...
要常常觀照自己這個身體,這是五欲享受的主人。這個身體是什麼呢?我們常常又顛倒了...
非濁者,雲有則不受一塵。非清者,雲無則不捨一法。無背者,縱之則無所從去。無向者...
我們業力凡夫無始劫以來,都有一個特點:被這個五欲所纏縛。五欲就是財色名食睡。在...
化城是《法華經》裡講,為了引誘那些根機暗鈍的眾生,本來是用一乘法來度眾生的,但...
問: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中的住作何理解?是否可以理解為無所不住?生其心是生妄心,...
臨命終時,用這個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來莊嚴這句名號,乃至十聲,乃至最低限度要念十...
沒有得念佛三昧的眾生,帶業往生的眾生,他臨終感應道交,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阿彌...
問: 請問如果一個女孩子發心出家了,也許幾年以後想還俗,可以嗎?有什麼說法?她...
問: 請開示,文昌帝君因慈悲、憐惜婦人,而墮落人道,請問與佛教導眾生髮慈悲心有...
有的人念佛念得有氣無力,念念念呢,覺得是不是真有阿彌陀佛啊?阿彌陀佛是誰啊?他...
一切法都是從心想生,臨終能夠遇善知識,十聲往生,這樁事情也不是很容易能夠產生的...
問: 弟子看有些書上說,人死後因為業力的牽引仍然會在六道中輪迴,在進入中陰境時...
求生彌勒兜率淨土與求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卻大有優劣的差異。有優有劣,就是求生極...
有人就問,我們都是業力凡夫,具足見惑思惑了,常常起現行,那麼怎麼能說到了極樂世...
問: 有同修吃齋念佛多年,一直辛勤為道場服務,然臨終卻障礙重重,苦似人間地獄。...
問: 請問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無量無邊,按大乘說法,乘願再來的菩薩應該也有無...
釋迦牟尼佛要我們專念阿彌陀佛,是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千經萬論處處指歸的。如果要具...
能夠往生到極樂世界就是阿鞞跋致菩薩,阿鞞跋致是不退轉的意思。其中就有三種不退:...
問: 早課誦楞嚴咒,十小咒,晚課誦地藏本願經,有的人說我這樣誦是混雜,不如法的...
阿彌陀佛因地為什麼要發願建立一個超勝十方諸佛的淨土? 就是因為深知靠通途佛法只...
問: 如果夢中出現烏雲、狂風,從前方衝擊過來,從上空而過,眾人驚慌,而心中知道...
問: 印祖一再說:念佛人當須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一心念佛,...
問: 請為年輕淨業行人推薦應該閱讀的書目。其中哪些需要研讀?具體一點,好嗎?如...
又,若據法所顯義,則無非佛事。如香飯光明等,當知法法皆為教體。法能顯義,則法法...
故首楞嚴經云,臨命終時,未捨暖觸,一生善惡,俱時頓現。純想即飛,必生天上。若飛...
地面上江河湖泊的一切月影就是一個月影,一個月影就是一切月影,天上和地下的江河湖...
問: 每天一不發願,二不迴向,三不誦經咒,不上早、晚課,只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
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裡面有一個結論,就是具縛凡夫,有大悲心,願生惡世,救苦眾...
因其實慚懼故,你造作了很多的惡業,已經造了,臨命終時這個下三惡道的業報已經現前...
當你碰到冤家對頭現前的時候,瞋恨心有可能會上來,巴不得他倒霉,巴不得他碰車,巴...
我們這個世間的眾生有一個特點:雖然這個世間很苦,但是我們還很難生起出離心,厭離...
持戒者容易往生是遠離諸染故。 持戒對於我們居士來說至少要持五戒,有六齋日重要日...
念佛法門雖然簡單容易,但卻是至圓至頓的。蕅益大師說這是方便中第一方便。一切法門...
因智慧能斷疑故。 這智慧不是說我們高考能考一個很好的分數,記憶力很強,這個反應...
隋天台智者大師臨命終時預知時至,梵僧預告他化緣已畢,他就召集門人弟子來唱兩部經...
問: 什麼叫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大安法師答: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無...
問: 法師,經常做很多夢,是不是因為日常生活中妄念太多了? 大安法師答: 常做...
佛要我們修道人著慚愧衣,服慚愧藥。慚和愧,確實我們要生起這個心。無量劫以來,我...
問: 有些助念團在助念結束後,見亡者的身體沒有軟柔,就乘給亡者更衣時,用力將其...
問: 若在學佛之前因不相信有這麼一個容易法門,而說了誹謗佛的話,現在信了,也發...
這個財產都是人的外命,一般的人視財產如命,每個人來到這個世間有多少財富,這是由...

印祖在一生的弘法當中,他很痛心地看到這麼一個事實,就是很多修行學佛的人,他懂得...

【推薦】要修當前一念才能往生嗎

【推薦】一信之後,永不再疑

念佛人如何才能坦然面對死亡

臨終後沒有瑞相,能證明往生嗎

一生最好是觀拜一尊佛像,是這樣嗎

切忌用「臨終十念」賭往生

具足信願稱名,依舊是萬修萬人去

用求救的心去念佛

只要有清淨心,念誦外道經典也能往生嗎

求生極樂是貪心嗎

在家人如何修「日中一食」

印祖念佛治眼疾

臨終時聽聞到佛號,就一定不墮三惡道嗎

總覺得往生很容易,平時念佛就不是很精進

以祖師正確的知見做後盾

【推薦】現在是念佛者多,往生者少嗎

兩土世尊度眾生的分工

念佛一定要「念茲在茲」

一生念佛很精進,為何不能確信自己今生能往生

六字洪名的實相之道,一刻也不要離開

念佛法門是可以驗證的

信忍、悟忍、喜忍

淨土法門下手容易,成就的果位非常高

大善人要做大善事,障礙別人實際是障礙自己

在家居士持戒要持到什麼程度

五蘊熾盛苦來得太厲害

出家不要操之過急

如果總擔心自己不能往生,是否會真的往生不了

極樂世界是快速成佛的地方

淨土道場是否可以不提「禪」字

剛念佛不久的人沒助念,能往生西方嗎

讀誦《普賢行願品》的殊勝功德

淨土法門的修行一定要依照聖言量

菩薩戒是盡未來際永為道種

人生的老病死非常無奈

把去世多年的人掛牌超度,能否有效果

在家居士除了念佛,是否還需要閱讀經典

三界虛偽,唯此真實

遇到冤家對頭千萬不要生氣

念阿彌陀佛後,還念八十八佛,這是雜修嗎

勸人佈施也要注意善巧方便

能夠信願念佛是人中芬陀利華

不要輕易地離開家庭,讓家裡生煩惱

重罪輕報,肉眼是看不出來的

一得往生,煩惱惡業就徹底消滅

「唯心淨土」不是指妄心,而是指妙真如心

往生後發願回娑婆世界,會不會又再墮落

【推薦】能專念六字大經王,就一切都具足了

怎樣才能惡業消滅,善根增長菩提不退

生死海深,菩提路遠

貽誤今生淨土機緣,未知何世再得人身

五戒犯了三戒失去戒體了嗎

把一切想法都歸到念佛當中

思惟十二光如來的功德

【推薦】一天至少念多少聲佛號才有效果

用念佛機念經或念佛,作用是一樣的嗎

受菩薩戒的居士,能為兒女求婚姻嗎

社會困亂之時,正是佈施的好時機

肉身之軀,扼縛癰瘡

自性無對立,凡夫妄分別

厭離五欲,方能出離輪迴

極樂世界絕不是化城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住」應作何理解

浪費時間在世間事,那你沒有做到至心信樂

極樂淨土去此不遠

女孩出家幾年後想還俗,還可以有家嗎

文昌帝君輪迴的啟示

疑根致懈怠,懈怠致放逸

十念往生者,都是宿世善業強

中陰身應跟哪種顏色的光走呢

兜率淨土與極樂淨土優劣之差異

五種因緣加持往生者不退轉

臨終障礙重重,平時念佛是否白費了呢

往生後乘願再來的菩薩會不會迷失呢

釋迦牟尼佛為何要我們專念阿彌陀佛

往生到極樂世界後,就有三種不退

早課誦楞嚴十小咒,晚課誦地藏經,這樣如法嗎

相信了佛的話,就省去開悟見道的難關

夢裡的境界,是多方面的因素構成的

如何將世出世間法圓融

淨業行人應閱讀哪些書籍

極樂六塵皆說法

純想即飛,純情即墜

一體萬用,一念萬涵

不發願不迴向不誦經咒,只念六字洪名可以嗎

具縛凡夫,欲度眾生,無有是處

諸惡已作,業報已現者易生淨土

提起佛號,把瞋恨心降伏下來

沒有出離心,修一切善法也跟生死不相應

持戒佈施者易生淨土

信願持名,去極樂蓮華里安身

智慧與禪定者易生淨土

惡人尚且能往生,何況善人

什麼叫「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經常做很多夢,如何念佛才能安眠

只要有這個慾望,想出離就沒有辦法

助念團以亡者身體柔軟誆誘家屬學佛,這樣做對嗎

學佛之前誹謗過淨土法門該怎麼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