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庫 > 大安法師文章(第16頁)
如果你一天到晚都是意必固我,那就絕對你幹不成任何事情,一幹事情一定碰壁,因為你...【第七覺悟: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志願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 《...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裡面談到九品往生,其中上品上生的條件,是要讀誦大乘方等經典...
蓋穢土自力修行,生死關頭,最難得力。無論頑修狂慧,懡[忄*羅]無功。即悟門深遠...
問:求生西方固所願也,但我下劣凡夫,罪業深重,福善輕微,如何容易得生安養? 答...
這個習字,早先它是什麼意思?就是小鳥依靠樹林的意思。這個小鳥常常要練習飛,它不...問: 我要怎樣做,才能盡可能地把憶念阿彌陀佛的功夫、期待往生極樂淨土的願滲透到夢中,滲透到最深層的心意識裡...
息心,就是把追求世間五欲六塵的那個心止息了,隔斷塵緣了,因為那都是夢幻泡影的、...
本人能夠相信念佛法門,實際上比較感謝一次住院的經歷。那次我跟癌症病人住過一段時...問: 一個完全沒有修持的人死後,能燒出舍利子嗎? 大安法師答: 一般來說,你用戒定慧的功德,能轉化身心結構...
情動入胎。沒有斷見、思惑都應該是叫凡夫。凡夫都是有情的有情識的,他這個情一動就...
凡誦經、持咒、禮拜、懺悔、及救災、濟貧,種種慈善功德,皆須迴向往生西方。切不可...
念佛之人,必須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印光大師 念佛行人首先要...問: 弟子最近在福州寺院看到上海佛學書局出版的《念佛真實義》等幾本書,作者是台灣覺雲居士。上網一查,乃知是...
稱彼如來名者,謂稱無礙光如來名也。如彼如來光明智相者。佛光明是智慧相也。此光明...
徹悟大師有首偈子談道:要作蓮池自在人,娑婆肯更惹紅塵?心神早送歸安養,此地空餘...
在《大佛頂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中,大勢至菩薩談自己的修證方法憶佛念佛,追溯到了...
念佛的功夫來自於不斷的熏習。如果不念佛,我們每天的起心動念都是五欲六塵、都是人...
我們眾生都有俱生的我執身見,對身體非常貪戀,把不淨的身體當成很乾淨。因此,修道...
現代的經濟學家很多觀點都是有問題的,凱恩斯說以消費促進生產,於是整個的社會就變...
修行不退轉有四種:念不退、行不退、位不退和畢竟不退。 念不退,就是念念與一切種...
佛能不能度眾生,眾生能不能被度,這其中的關鍵就是看有沒有緣。有緣就容易度,沒緣...
今天我們講第二講,翻到第一編淨土宗的成立。我們主要講第一章,蓮宗之教起所因,就...
我們講慈悲,有三種慈:眾生緣慈、法緣慈和無緣慈。 眾生緣慈,即慈心不殺,保護生...問: 印光大師言:雖常念佛,心不依道,或於父母,兄弟,妻室,兒女,朋友,鄉黨,不能盡分,則心與佛背,便難往...
大凡生存於斯世,每個人帶著宿世的業力或願力,在其人格傾向與個性特質上均會烙下或...
現在各大旅遊區風景點也被過度開發。本來去旅遊去登山,主要為了健身、領略大自然;...
【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婦順,主仁,僕忠,恪盡己分。印光大師】 這裡...問: 弟子一心想念佛求生淨土,但世間緣分未盡,且為人父母。可否傚法《了凡四訓》,年輕的時候求人天福報,年老...
在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中,周利槃陀伽是最笨的一個人。他的哥哥教他一個偈頌,他三年都...問: 在為臨終人助念過程中,應當持什麼樣的心態念佛號?是清清楚楚的念佛號就好?還是念念中,意想提醒行人不要...朝暮於佛前禮拜持誦,隨自身閑忙,立一課程。此外,則行,住,坐,臥,及做不用心的事,均好念。睡時當默念,不宜...問: 請問法師,如何對佛法生起勝解心而不退轉呢? 大安法師答: 就對淨土法門來說,確實要去聽聞經教,聽聞包...問: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有這樣一段經文: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從...
只要將猛,不怕賊強。若果希求心切,繫念心專,則貪戀雖重,自然漸漸輕微,亦當往生...
實際上這部經典卻是具足華嚴的十玄門,那些有眼光的這些注經家也都認為這部《阿彌陀...問: 請問法師,我一念南無阿彌陀佛就邪念頓生,為什麼? 大安法師答: 沒關係,你能意識到是邪念出來了,並且...
一個有智慧的人,即便自己沒有財富,也能作福,修到福德;一個沒有智慧的人,自己有...問: 受過三皈五戒的人是有護法神隱形保佑的,為何還會受到鬼神的騷擾呢? 大安法師答: 念佛人和受了三皈五戒...
第四個問題談一下淨土文化與生態平衡。為什麼我們要談這個?因為這是目前整個社會面...
信字,左邊是一個人,右邊是一個言,意味著是人說出的話就應當有信。如果一個人說的...問: 請問法師,應如何看待墮胎現象? 大安法師答: 從佛法的基本原則來看,墮胎就是殺生,而且不是殺一般的蜎...問: 請問法師,從我出生,爸爸就不要我,不養我,那家人嫌我是個女兒,二十年不聞不問。他對我沒有親情,我從來...問: 關於往生的條件,在於深信切願,弟子對這點也是深信不疑的,但弟子對於阿彌陀佛第十八願裡面提到的,唯除五...
釋迦牟尼佛說極樂世界在娑婆世界之西,但是你不要執著它的方位,因為這要針對不同的...
一個人生前自己肯念佛,肯定就有信心在裡面,有願力在裡面。如果一點信心、一點願力...
無明所引。棄覺逐塵。違遠真體。故名曰背。返其去路。復使歸還。斯之謂向。即指背娑...
如果人們不相信有來世,不僅會導致很多的問題,也會影響他對死亡的看法。 前些年我...
宋代有個荊王夫人也是站著走的,有人神遊極樂世界,還看到極樂世界有她一朵很大的蓮...問: 在家學佛逆緣多,怎麼對待和處理才如理如法?如家人不許在家拜佛、念佛、看佛經怎麼辦? 大安法師答: 在...
現在有些凡夫說釋迦牟尼佛講淨土法門、極樂世界,大概是一個方便之喻、一個化城,甚...師父慈悲,請問念佛行人如果在毫無準備的條件下,遇到突發事件命終,事發時他剛好正在念佛,他還沒有意識到發生了...問: 有一位居士,還未到佛堂皈依,但精通佛法、研究經典、依法奉行,他算是佛弟子嗎?能修成正果嗎? 大安法師...
有人說西方極樂世界的西方是肅殺的意思。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 當然,從稱理和表法...
淨土一法,它的事理、性相全體是佛的果覺境界。也正因為這樣,它遠遠超出凡夫乃至於...
又真實有二種:一者,自利真實;二者,利他真實。言自利真實者,復有二種:一者,真...問: 專修淨土信願持名的念佛人,需要了解中陰、四大分解的過程嗎? 大安法師答: 了解一下也是可以的。四大分...
我們不要以為這些飛禽走獸、海里生物、家養牲畜就理所當然地應該被人類吃,不是這樣...問: 末法眾生若命終、未命終,家中眷屬即為其穿衣,殺生,哭泣,造種種違緣,不復有安慰、助念等臨終關懷,使臨...問: 印祖多次提臨終助念及佛化家庭的重要性,尤其強調了臨終正念的問題。弟子雖明白決定往生的條件全在深信切願...
云何得處非處智力、過未現在業報智力、根勝劣智力、種種界智力、種種解智力、一切至...
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佛說阿彌陀經》 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
我們一定要愛惜五穀糧食,不能浪費,浪費糧食就是暴殄天物,是最損福報的。即便你是...
進一步談五濁惡世這種是為甚難。而且,特別談到五種決定。在這個五濁惡世,我們一定...
《大智度論》裡面有個很有意思的故事,是關於一個貧窮的畫師。 畫師在另外一個國家...
徹悟大師參禪都是開悟了的,教下也很通達,但是對淨土法門產生信心之後,他覺得參學...
阿彌陀佛的光明是沒有障礙的,即便是鐵圍山、須彌山或者是銅牆鐵壁,都無法遮擋,因...
持名判行行,則是助行,何名正行。答,依一心說信願行,非先後,非定三。蓋無願行不...
中國大陸淨土宗的傳承是專一持名,不必再帶觀想。我們要有自信心,不要以為觀想好像...
對淨土經典的熏修如果沒有達到熟悉的程度,我們的舉心動念,遇見事情時的判斷,還是...問: 法師您好!我跟妻子結婚快四年了,第二年妻子就生了一場大病尿毒症,到現在做透析治療兩年了。家人一直催我...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
女人從十二三歲,至四十八九歲,皆有月經。有謂當月經時,不可禮拜持誦,此語不通情...問: 在家居士做《三時繫念》給別人超薦亡人,如法嗎? 大安法師答: 《三時繫念》盡管標明是中峰禪師所作的,...
了解了心作心是的道理之後,我們該怎樣去修學淨土一法呢?實際上就不需要向外去尋求...問: 念佛不能專心,不能夠做到一心不亂,怎麼辦? 大安法師答: 這是正常情況,不是說你一念佛就能做到一心不...問: 弟子在生活中,體會到當今社會的種種五惡五痛情況。在工作中,無論是作報告還是統計,到處充滿虛假。所以弟...
怎麼漸離生死?就是用般若智慧現量觀察這個世間的無常、國土的危脆、四大的苦空、五...問: 師父您好!請您開示,業障煩惱覆蔽身心時,是否一定須念《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和《淨口業真言》...問: 請問法師,臨終時阿彌陀佛來接引,但我沒見過佛,怎麼知道是阿彌陀佛來了呢?如果是別的佛來我認錯了怎麼辦...
末句結歸,言如是不可思議者,當是何物?惟自性乃爾。言性有二:兼無情分中,謂之法...問: 法師您好!弟子受了五戒,自己並不喝酒,也不食五辛,但要給家人燒菜吃。聽佛友說給家人燒葷腥菜時,不可用...問: 在家居士,可以經常替亡者助念嗎? 大安法師答: 作為在家居士,為病人臨終助念,這是一個行善積德的好機...問: 病人已命終或快命終時,家中眷屬即為其穿衣,殺生、哭泣造種種違緣,沒有助念,使亡者生大煩惱,無復正念,...
舍利佛,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佛說阿彌陀經》 發願,在我們的生命當中...
民國時,蘇州有位吳引之先生,是清朝的探花,探花是科考第三名狀元、榜眼、探花。此...問: 昆蟲之類的小動物在死亡時是否也要經歷四大分離之苦?是否也盡可能在數小時之內不要觸碰它們? 大安法師答...
問:今發願但可雲當生,何名今生? 答:此亦二義:一約一期名今,現生發願持名,臨...問: 法師您好!弟子修行淨土法門並且吃長素。一個朋友想找我合作,拍攝中餐廳的菜譜。請問這會不會涉及間接性殺...問: 最近想通過佛法治療多年的重度抑鬱症,沒想到眼睛也出現嚴重毛病,看東西出現閃光、黑影、重影等症狀,我心...問: 是不是只有大慧根者才可熏習禪宗求得明心見性? 大安法師答: 在這個時代,了生脫死的捷徑、圓頓之法是念...
無作戒體的生起有三個要素: 第一個要素,就是能受之心。 能受心,即得戒之本。為...問: 現在往往是事先沒有準備,發現亡者斷氣之後才開始助念,常常也能見到一些效果,但是我們不敢肯定是否往生。...
我們在受戒過程中,應該如何觀想,才能納受戒體? 菩薩戒的受體之機,是在三番羯磨...
又佛密意弘深,教門難曉,三賢十聖所弗窺測,況我信外輕毛敢知旨趣。仰惟釋迦此方發...
一個吃長素的人,他整個的生命品質心理品質會有一個本質上的提升。我們在座的諸位學...問: 淨業行人信願持名求生極樂,但病苦纏身,臨命終時是否也要受四大分離之苦? 大安法師答: 信願稱名的淨業...問: 助念不學佛的人,他能往生麼? 大安法師答: 在給不學佛的人助念時,一定要給他介紹淨土法門,給他講極樂...
往生的條件,是不是一定要得到事一心不亂或者理一心不亂,這是一個原則性的問題。 ...

很多人都說念佛人都是愚夫愚婦 ,好像他修參禪的、或者止觀的、或者持咒的就很高明...

違背天道而行,就會遭致災殃
雖為俗人不染世樂,梵行高遠慈悲一切

上品上生的條件

【推薦】佛見眾生臨終倒亂之苦,特為保任此事

下劣凡夫罪業深重,如何容易得生安養

對治我們的煩惱習氣
【推薦】如何將往生滲透到夢中最深層的心意識

息心貞信之士

相信念佛法門,緣於一次住院的經歷
沒有修持的人能燒出舍利子嗎

情動入胎和臨終接引

做種種功德都要迴向往生西方

念佛行人首先要把人做好
大安法師對蕭平實若干種淨土著作的辨析

稱佛名號相應為要

身在鏡中勤修行,心作蓮池自在人

阿彌陀佛也是古佛應化

使生疏的佛號變熟悉

往生到極樂世界,就是一個清淨的回歸

刺激消費不如鼓勵耕讀傳家

修行有四種不退轉

未成佛前,要先結人緣

釋迦牟尼佛因地的大悲願心

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同體
惡人念佛一定往生嗎

當知此念佛者,是人中的芬陀利華

對自然界心存敬畏

敦倫盡分的人生
好好地念佛,世間的福報也在裡面

認真念佛,自然就有成就的那一天
臨終助念應以何心態來念佛
行住坐臥都要不忘念佛
如何對佛法生起勝解心而不退轉呢
「從生至生」是什麼含義

信願的力量要敵過貪戀塵勞的愛力

讀誦《阿彌陀經》的功德
為什麼一念佛就邪念頓生

即使沒有錢,有智慧的人也能修到福德
受過三皈五戒的人,為何還會受鬼神的騷擾

環境惡化的根源

道德的力量超越了肉體的生命
應如何看待墮胎現象
為什麼要我面對這宿命
萬一犯了五逆和謗法,就不能往生嗎

如何理解極樂世界的方位

信願持名要落實在日常生活中

背娑婆而向極樂

為什麼人對死亡會有截然相反的看法

為臨終的病人指一條路
在家學佛逆緣多,該如何對待和處理

千萬不要犯誹謗淨土法門的罪業
阿彌陀佛給我們作了決定的承諾
沒皈依但精通佛法,算是佛弟子嗎

往生西方是誕生,不是死亡

對佛所說的淨土一法,要深信不疑

他的身業全都倒向了世間的事情
念佛人需要了解中陰四大的分解過程嗎

吃素的原因來自兩個最起碼的認知
念佛人斷氣後遭遇違緣能往生嗎
臨終正念是往生的決定因素嗎

佛的十力與四無畏

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一飲一啄來之不易,從點滴處節儉惜福

看破五濁惡世,生髮厭離心

只要肯佈施,就會有好的果報

世出世間思惟遍,不念彌陀更念誰

阿彌陀佛的光明是沒有障礙的

什麼是淨土宗的真行

持戒念佛才是真念佛

淨土學人要做鈍功夫
父母要我放棄病重的妻子,該怎麼辦

具此三心者,必生極樂國

女人在生理期可以念佛誦經嗎
在家居士做三時繫念超薦亡人如法嗎

鈍功熏修老實念佛
念佛如何做到一心不亂
如何對待生活和工作中的消極悲觀

老實念佛,漸離生死
修行不要搞得太複雜了
臨終時怎麼知道來的是阿彌陀佛

只個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靈物
為家人燒菜放料酒,會破了酒戒嗎
在家居士可以常替亡者助念嗎
臨終遭此變故,還能往生嗎

淨土法門修行關鍵--發願

錯失良機的吳引之
動物死亡時是否也要經歷四大分離之苦

才發一念,池內便生蓮花一朵
拍攝葷腥菜譜會涉及到間接殺生嗎
佛是大醫王,能療救眾生的身心疾病
只有大慧根者才可熏習禪宗求得明心見性嗎

無作戒體生起的三個要素
中陰身階段會更容易往生嗎

【推薦】受戒時應如何觀想,才能納受戒體

淨土法門修行的第一關

心淨,方知肉味濁
淨業行人臨終時是否也要受四大分離之苦
助念不學佛的人,他能往生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