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其他法師文章(第9頁)

大勢至菩薩與念佛法門

大勢至,梵語摩訶那缽,此雲大勢至。《思益經》言:我投足之處,震動三千大千世界,...

蓮宗助念的殊勝利益

蓮宗助念利益之殊勝,非世俗送終陋習所能比。對有緣的臨終者進行臨終關懷,念佛助其...

阿彌陀佛是在自心之內,還是在自心之外

問: 《阿彌陀經》有言: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

人們為什麼會懼怕死亡

人都害怕生病,害怕死亡,因此長生不老是很多人的願望。秦始皇為求長生不老,聽從徐...

真正的佈施,要達到無私奉獻

真正的佈施是無私的奉獻,你如果沒有達到這個,你也是佈施,但你這個佈施的等級不高...

弘一大師勸念佛

在弘一法師諸多開示、論述中,提及淨土法門的很多,無論是勸發願往生淨土還是勸念佛...

當心碰到外塵時,才是真正修行的開始

當你發現一切事物都是不完美時你會想要出離,心會變得無動於衷並會尋求出離之道。出...

念念貪瞋癡,還有功德和護法神嗎

問: 阿彌陀佛。弟子最近看了悟達國師的故事,有個疑問。都說我們普通修行人要多積...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生可殺乎?

原文: 殺生一事,過患至為深重。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生可殺乎?造重業,縱殺心,結...

《古杭雲棲蓮池大師塔銘》略釋

一、發出離心,斷愛出家 居常太息曰:人命過隙耳,浮生幾何。吾三十不售,定超然長...

蓮宗八祖蓮池大師圓寂紀念日

農曆七月初二是淨土宗八祖蓮池大師的圓寂日。 蓮池大師,公元1535~1615,...

什麼是加持,加持是如何發生效用的

問: 什麼是加持?什麼是氣場?加持是怎麼發生效用的?在家人可以為他人加持嗎? ...

墮落到畜牲道,都在償還宿債

我們修學佛法這個心不能間斷,不要朝三暮四,放逸懈怠,不能修一切善法就叫放逸懈怠...

不要向鬼神外仙請教

因為我們本師已經入涅槃了,把三藏十二部教典留在世間,作為我們修學佛法,乃至成佛...

蓮池大師《三難淨土》略解

第一難:娑婆未變淨土難 一人問:釋迦如來以足指按地,即成金色世界。佛具如是神力...

馬祖道一禪師廣錄

江西道一禪師。漢州什方縣人也。姓馬氏。本邑羅漢寺出家。容貌奇異。牛行虎視。引舌...

當妄心雜亂之頃,念佛自然隨念寂靜

淨土之為教,仰承阿彌陀佛四十有八大慈大悲深重願力,攝取十方一切眾生,凡具信心者...

六種會損耗財物的不良行為

佛陀告訴善生,有六種損耗財物的不良行為。第一是沉迷於飲酒;第二是賭博;第三是生...

蓮池大師《七筆勾》淺析

一、五色封章一筆勾 【原文】恩重山邱,五鼎三牲未足酬。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

願諸人以淨業而為急務

蓮池大師(一五三五-一六一五)是明末中興念佛法門的巨匠,因一生化業非凡,與紫柏...

執著於苦的「有」,而看不到苦的「無」

佛教不是宿命論,它告訴人們人生是苦,是困難,是要人們積極地去面對它。 苦並不能...

圓因法師:蓮池警策

(一) 放下 ◎佛陀說法四十九年,三藏十二部經典就是告訴我們二個字:放下。金剛...

《六祖壇經》慧能詩偈集

第一首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第二首 說通及心通...

云何說諸法如幻

問: 既唯一真心,教中云何復說諸法如幻? 答: 了境是心,萬法奚有?以依心所起...

溈山禪師警策文

夫業系受身,未免形累,稟父母之遺體,假眾緣而共成。雖乃四大扶持,常相違背,無常...

學佛的人,最怕的是「放不下」

學佛第一個觀念,就是 永遠不去看眾生的過錯 。看眾生的過錯,永遠污染自己,根本...

【推薦】稱名供養禮拜地藏菩薩,求諸所願速得滿足

地藏菩薩常以不可思議禪定之力度化無量世界眾生,滿願消災,在《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勝鬘夫人的十大弘誓

勝鬘夫人是佛教的模範優婆夷,也是一位典範信女。她是波斯匿王和末利王后唯一的掌上...

志公禪師:十二時辰頌

志公禪師即寶誌禪師(公元418年514年),南北朝齊、梁時僧,又稱寶誌、保志、...

積累資糧與消除業障的五個方法

學會讚美,尊重他人 在《妙法蓮華經常不輕菩薩品》中,記載了常不輕菩薩的故事。他...

三洲感應難思,汝有真修我護法

三洲感應難思 汝有真修我護法 一杵威神可畏 人無邪念自降魔 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

煩惱沒那麼可怕,關鍵在於你怎麼去對待

如果為眾生難度而煩惱,把煩惱歸結在眾生身上,那煩惱就是外在的,我又何故煩惱?當...

自殺的人一定是愚癡糊塗人

自殺的人一定是不了解宇宙人生真相的人,是無明的人,是愚癡的人,是糊塗的人,是迷...

怎樣面對「無常」所帶來的種種痛苦

問: 法師,我們怎麼去理解無常呢?怎麼去面對無常所帶來的種種痛苦呢? 慧廣法師...

飯要自己吃才能飽,道要自己修才能成

最近聽了一個故事,說是有個老居士半夜家裡突然有人敲門,進來幾個人說自己有神通,...

人生是自己的,不用活給別人看

有些人身體健康,工作穩定,家庭和諧,卻總是滿心煩惱,滿面愁容。問他們為什麼煩惱...

為什麼我會有這樣的父親

問: 為什麼我爸爸總是夜不歸宿,謊話連篇?這到底是什麼惡緣? 我是2017年7...

翠岩禪師《警僧銘》對僧人的告誡

翠岩可真禪師是宋代著名高僧,福州人。曾經參訪過慈明禪師,因到金鑾結夏安居,與善...

藥師佛十二大願變相圖

藥師佛,又作藥師如來,被稱作大醫王佛、醫王善逝或消災延壽藥師佛主,全名為藥師琉...

功名富貴如何能求得呢

【餘進曰:孟子言:求則得之,是求在我者也。道德仁義,可以力求;功名富貴,如何求...

暫執聖號已勝百年之福,一發大心已越歷劫善根

佛在《阿彌陀經》中講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也就是,少善根不生淨土...

沒有一番靜氣,人生就過得很忐忑

靜,是一種至味。至味才雋永、綿長。 就跟我們吃素一樣,別人看你們吃素有什麼好吃...

福報大的人,做事情就比較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生活經驗:跟福報大的人一起出行會異常順利。 比如某個堵車...

分手後仍放不下他,該怎麼辦

問: 我和對像分手才二十天,這幾天我一直很痛苦,放不下,天天想聯繫他,總想著再...

天人福報極大,為什麼不能修行

問: 天人福報極大,為什麼不能修行? 答: 天又分色界天和欲界天。欲界天人沉溺...

對別人產生反感厭惡,是我們過去的惡業所感召

外在的境界都是我們內心的一種折射。佛教中說,依報隨著正報轉。正報是我們自身,依...

找回曾經的幸福感

回想二三十年前的小時候,一毛錢一包的辣絲兒,一分錢一根的粘牙糖,我們吃的幸福感...

要真為生死,而發菩提心念佛

念佛道理講起來很多,現在說一總綱乃: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切願,持佛名號。我...

沒有吃素可以念咒嗎

問: 我沒有吃淨口素,但念咒的時候,念淨口業真言可以嗎? 成剛法師答: 人的身...

修淨土法門帶業往生

如來苦口婆心勸導眾生,勸諫我們老實念佛,修淨土法門,帶業往生,別再想這個想那個...

因最初多聞之力而成就菩提

問: 祖佛大意,貴在心行;采義徇文,只益戲論。所以文殊訶阿難云:將聞持佛佛,何...

何以念佛即得成佛

或問: 念佛本極易之事,而成佛為甚難之事。佛道長遠,經中所云,必經三大阿僧祇劫...

想消除業障,最好拜佛菩薩

在《地藏經》中,世尊對普廣曾說,若未來世有諸下賤等人,或奴或婢,乃至諸不自由之...

誦持《准提咒》的殊勝功德與利益

准提咒之殊勝,有三種,不同餘咒。 (1)准提咒,總含一切諸真言故,一切真言,不...

我今念佛,必得見佛

現前一念心性,本與佛同體。佛已久悟,而我猶迷。佛雖已悟,亦無所增;我雖猶迷,亦...

善者可以為法,惡者可以為戒

善者可以為法,惡者可以為戒 這句話對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怎麼說很重要呢?就是,...

九種素餃子的做法

素餃子很好吃,但做素餃子有些訣竅。做素餃子一般需要注意在餃子餡上做好工夫。按照...

如何改掉不孝頂撞父母的惡習

問: 請問師父:如何才能打開心量,改掉不孝順、頂撞父母的惡習?我的心真的很苦!...

人要自己掌握命運掌握生死

佛法教導我們:人要自己掌握命運、掌握生死,就是避免我們到臨命終時手忙腳亂。如果...

心能與佛合,則娑婆轉為極樂

心能造業,心能轉業;業由心造,業隨心轉。心不能轉業,即為業縛;業不隨心轉,即能...

有所求都是痛苦的開始

有所求即遭受苦,沒有想要求時就快樂。 菩提達摩在論中說:世人長迷,處處貪著,名...

有這樣的信心,才算得上深信淨土

原文: 若正修淨業時,倘達摩大師,忽現在前,乃曰:吾有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禪,...

【推薦】全國各地臨終助念團聯繫方式

全國各地臨終助念團聯繫方式...

說話是一門大學問

說話是一門大學問,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因為說話遭到過別人的白眼或讚歎的體驗。 同樣...

念阿彌陀佛求生到極樂世界的法門,真的是太簡便了

煩惱濁有五種: 第一種是貪。有了貪心,這也想要,那也想要;這也捨不得,那也放不...

徹悟大師「十信」解讀

佛法大海,信為能入,眾生對於至極圓頓、唯佛與佛乃能究竟的淨土法門,生信尤難。而...

不要執著咒語的發音

關於咒的發音,無論你念得多麼准,都是漢字發音,都不是梵文的元音發音,所以,不要...

念佛即是涅槃門

《心經》裡就是講涅槃三世諸佛的。怎麼叫涅槃?涅槃就是證到果位了,就是到四果阿羅...

修雖有三,成功則一

經云: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此言正因佛性,人人本具。故稱性所起緣,了、二因,...

這樣念佛才能得到真實利益

八萬四千法門,門門可以入道,念阿彌陀佛當然可以往生西方,可以了生死!不必一定另...

楞嚴咒護身符,可以隨時都佩戴嗎

佛教的咒語確實是有加持力的,楞嚴咒也是寺院每天早課都需要誦持的內容,法力非常殊...

佛經中開示不邪淫的功德

1.爾時佛告諸比丘:「於此眾中,我不見一法修行已、多修行已,受人中福,受天上福...

守培法師:念佛四十八韻

一 念佛最高古,能離生死苦; 託生寶蓮華,安居極樂土。 釋迦親口宣,遠公為初祖...

一切不離自性,自己的心就是真佛

禪堂裡是講心地法門,沒有什麼好講的,扯來扯去是消磨時光,悟道就在一剎那,一下子...

「不矜細行,終累大德」這八個字很重要

古云:不矜細行,終累大德,此之謂也。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如果我們在一些細微處不...

不後悔過去,不擔心未來

人們通常認為在水上或稀薄的空氣裡行走是個奇跡。但我認為真正的奇跡並不是在水上行...

《瑜伽焰口》十二召請文

焰口是佛教傳統的佛事儀式之一。瑜伽為印度語,意為相應,即手結密印,口誦真言,專...

看護病者,八福中第一福田

人在患病時往往力不從心、身心苦痛,特別需要關懷照料。而照看病人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清明時節讀誦《地藏經》,以佛法利益亡人

《地藏菩薩本願經》中,釋迦牟尼佛講,從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直到彌勒佛成佛之前,...

有十種行持,可遠離魔業的障礙和困擾

《八十華嚴》中說: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捨離魔業。也就是說大菩薩有十種行持,可以遠離...

信佛不依佛之教法,則佛性不能發揮出來

信佛不能依佛之教法去行,則仍不能將佛性發揮出來。 佛之教法約有二: 甲、即為一...

受持十善業,能得哪些功德利益

離殺生,得成就十離惱法 一、於諸眾生普施無畏。二、常於眾生起大慈心。三、永斷一...

看開生死,沒你想得那麼難

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來時歡喜去時悲,合眼朦朧又是誰?(清順治) 這...

諸法無自性,一切皆無永恆

當今社會,人們急速向城市集中,都市街頭行色匆匆,而田間地頭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的...

不吃藥光念經,病就能好嗎

時不時聽病友說:醫生,我這個病就是靠念經才慢慢好起來的。或許有醫生會毫不客氣地...

禪定者調和出入息的方法

智者大師原文: 夫初欲入禪調身者。行人欲入三昧調身之宜。若在定外。行住進止。動...

不往生到極樂世界,只有禍害沒有利益

佛陀又叫舍利弗尊者說道,我看到只要一心念佛,就可以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大利益...

越急於求成,越難以成功

有人做了這樣一個比喻,說身心浮動的人好比滾動的石頭,滾動的石頭無法長出苔蘚,從...

修淨土要不要兼持楞嚴咒與往生咒

問: 修淨土的人要不要兼持《楞嚴咒》與《往生咒》? 答: 《楞嚴咒》在叢林早課...

凡夫眾生都有這五大難處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

臨終時老實念佛,必能往生極樂世界

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 念佛的人真能夠念到一心不亂,這個人...

【推薦】菩提心是一切諸佛成佛之種子

發菩提心是佛教常用術語,全稱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又作無上菩提心、無上道心...

《楞嚴經》中的十種仙道

佛說:又有一處從人本位,不依自性正覺而修習定慧的正三昧,卻懷有妄念而別修一種法...

到極樂世界能得壽命無量,修行永不退轉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佛陀又向舍利弗尊者說道,在極樂世...

愛恨親疏,這樣的愛是一種交易

對親友不能太執著 親朋好友是因為各種因緣的積聚,在即生中成為親友的,因緣散了以...

念一遍佛,西方極樂就在心上過一遍

念佛就是請佛住世,此引慈舟老法師開示:佛本無生滅,隨眾生心生而生,隨眾生心滅而...

面對生死,捨身就能歡喜解脫嗎

最近,一段關於安樂死的家庭錄像在網絡上廣為流傳。沒有哀傷,更像是個小小的慶典。...

把功德迴向給眾生,我吃虧了嗎

眾生和諸佛,誰更重要? 有一次,寺院裡要舉行大的法會。從各地而來的法師與居士都...

三種供養佛菩薩的方式

在《地藏十輪經》上,佛說能恭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就能獲得一切所求,比如資具豐...

【推薦】為什麼很多念佛人害怕臨終沒有正念

問: 稱讚淨土佛攝受經(阿彌陀經的另一個版本)裡講到,在臨終時阿彌陀佛和觀音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