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庫 > 其他法師文章(第6頁)
障礙我們見到本有佛性的就是我們的分別心。其實分別心與我們要見的心性並不是兩個東...
念佛要有真實信心,第一要深信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也就是在本體上我、眾生和佛沒...
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這裡所謂不可取的意思,是說佛法都...
淨慧老和尚提出的生活禪四個要點發菩提心、樹般若見、修息道觀、入生活禪,前面我們...
每聽人說大家學佛,世界上的人都沒有了,為什麼呢?大家都出家了,沒有夫婦兒女,還...
生佛同體,方可感應道交;事理圓融,故能念佛證真。淨土法門於理極為圓頓究竟,於事...
我們要斷除貪心,祖師大德作了一個偈子說:貪多業亦多,貪少業亦少,萬般諸煩惱,除...
三善十一者:言無貪者,於有、有具,無著為性。對治貪著,作善為業。言有有具者,上...
地藏法門的經典有三部:《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簡稱《地藏十輪經》;《占察善惡業...
十惡止了就是十善。心有三種,貪、嗔、癡,要把它斷除;口有四種,兩舌、惡口、妄語...
徹悟禪師說【一句阿彌陀佛,具足四句宗旨。一、以唯心為宗,二、以唯佛為宗,三、以...
【原文】 又,居士子!有六患,消財入惡道,當識知。何謂六?一為嗜酒游逸、二為不...
一念之道有三:曰信、曰行、曰願。 不疑之謂信,苟有疑焉,心不得一矣。是以求生極...
峨眉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相傳為普賢菩薩應化的道場,普賢騎象銅像在今峨眉山...
【以無漏慧。通除三業中五種邪命。住清淨正命中。名正命】。五種邪命,皆為利養,就...
虛雲老和尚誕於1840年,經道光、咸豐、同治、光緒、溥儀五帝,於1959年以1...
要想從這個話頭入手,以念佛是誰入手,那沒有別的巧妙,你只要生死心切,時時刻刻不...
《解》又於一切念佛法門中,求其至簡易,至穩當者,莫若信願專持名號。 前謂諸佛憐...
(原載於《法音》雜誌2002年第11期) 界詮法師,1959年出生於福建省福...
眾所周知,念佛有很多種方法,如觀想念佛、實相念佛、持名念佛等,末法時期,念佛以...
當知吾人,本有妙明真心,本是清清淨淨、光光明明,如何現在,弄得昏昏暗暗,糊糊塗...
歡喜特異功能,但是你內心裡的不安還在,就算你成功了,有特異功能,你心裡面的不安...
【原文】 蓋聞業海茫茫,難斷無如色慾。塵寰擾擾,易犯唯有邪淫。拔山蓋世之英雄,...
一、宜簡不宜繁 在家居士,家庭工作與修行皆要兼顧,實屬不易,理應權衡,不可於某...
蕅益大師倡禪教律三學一源之說,三學之結穴歸根則在念佛一門。念佛三昧名寶王三昧,...
關於剃度出家世人的看法非常矛盾,有人認為是了此殘生的頹廢選擇,有人認為常伴青燈...
稽首天人所恭敬,阿彌陀仙兩足尊, 在彼微妙安樂國,無量佛子眾圍繞。 願共諸眾生...
古印大乘佛法東傳震旦,主流乃是般若與淨土兩大法系並行交織。中國蓮宗祖師中,多有...
問: 弟子的兒子得了中度抑鬱症,我懺悔、做善事,天天念佛迴向給他,請問如何才能...
彌陀因地 《無量壽經》云:過去久遠劫前,有佛出世,名曰錠光。次名光遠。次名龍音...
夫慾念誦,滅罪障,助菩提,應鬚發願。先淨三業,十指合掌,面向諸佛,口陳辭句,作...
《爐香讚》 爐香乍爇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隨處結祥雲 誠意方殷 諸佛現全...
念佛是我們的生命,那什麼是養分呢?就是法義的學習。往生靠什麼?我們的法身慧命靠...
念佛乃諸法之要,孝養為百行之先。孝心即是佛心,孝行無非佛行。欲得道同諸佛,先須...
《別行疏鈔》中講了十種禮: 一、我慢禮: 像上下搗米那樣,內心沒有恭敬心。 二...
釋尊一代時教,所說一切諸法,皆為徹底解除吾人生死大患,親證如來本地風光。法門計...
在不空大師譯《供養十二大威德天報恩品》中有這樣一段普賢菩薩自問自答的話: 問:...
問:在琉璃王滅釋迦族的時候,世尊的頭痛了三天。這是什麼因緣呢?是不是人多,業就...
光陰過的很快,今天是第二個七的第二天了。光陰無情,我們功夫應當稍有進步了,心底...
天台宗教義,浩如汪洋,非一言所能罄,今僅作概要之敘述。 天台宗成立於智者大師,...
再接下來第三科是有緣暫宿等法。有因緣,像我們來到寺院裡打佛七,都是有因緣住到寺...
紅花兩朵插牛頭,辛丑新春應屬牛。 祝你今春耕種好,風調雨順慶豐收。 豐子愷的這...
問:同樣殺一隻螞蟻,果報有可能墮到地獄,也有可能只是墮到餓鬼、畜生道。這是為什...
又勿坐僧床席,輕侮僧故。 為什麼?他是師父,他代表佛,你一個在家人的身份,怎麼...
【原文】 世人皆惡吃虧,而人人做吃虧之事。世人皆畏墮落,而在在種墮落之因。有人...
大年三十(除夕)至正月初二,依漢傳佛教叢林的慣例在全寺各殿堂舉行普供法會。寺院...
農曆辛丑牛年即將來臨,牛與佛教有著殊勝的因緣,如著名的禪宗十牛圖便是以牛來比喻...
春節到了,今天推薦幾道經典的紅燒素菜做法,讓你春節也能露一手,味道極鮮,趕緊學...
問: 年紀大,修學禪定,堪能性差,還能得定嗎? 妙境法師答: 這個在優波鞠多的...
經云: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 以一切諸法,皆依此心;若離此心,無別有法...
寺院原本就是十方佈施所成,三寶所依,本來就是出家師父的依宿處,我們修建寺院,沒...
有的居士具備善知識的特點,可以幫我們更好的修行。 而有些居士表面上學佛,但實際...
天地之間,凡有血氣者,莫不自愛身命,是故世間有種種防衛身命之方法,究其結果,終...
蓮宗助念法語大觀 覺光居士 輯錄 序 死生乃人生一大事也。我等眾生,曠劫以...
五十一心所,分成六位。第一是遍行心所,什麼叫遍行心所呢?它描述了我們的心理活動...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 天台智者大師 說 宋四明沙門知禮 述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
【原文】 人造惡業,如植葛藤,一本既發,枝葉蔓生。且以畜貓論,自世俗觀之,不過...
菩提煩惱不二 眾生不解修道。便欲斷除煩惱。煩惱本來空寂。將道更欲覓道。一念之心...
佛子!如來智慧無處不至。何以故?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
說到《六祖壇經》大家都很熟悉,有敦煌本、惠昕本、曹溪原本和宗寶本四個版本,雖然...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人活一世難以一帆風順,常是苦多樂少。煩擾困於心,無...
問。六趣升沉皆唯是識。初生善惡之趣。其相如何。 答。隨福所資。果報不等。勝福資...
問: 般若無相,不受一塵,云何廣辯四緣及諸因果? 答: 夫佛道正法,皆從緣生。...
從今已後應作廁屋,廁屋不得在東在北,應在南在西開風道。作法者,若作坑、若依高岸...
【原文】 蠶之作繭也,左之右之,上之下之,盡吐腹中所有以成之。方謂常住其中,可...
六大賊者,即外六塵。菩薩摩訶薩觀此六塵如六大賊。何以故?能劫一切諸善法故。如六...
【問。西方佛聖。何以貪華麗。尚美觀耶。此土土古聖賢。如堯帝處茅茨。禹王卑宮室。...
問: 請問法師,念經後迴向給其他人的冤親債主,是否替他背業障? 容通法師答: ...
小的時候在老家,我們那裡有個順口溜:土地是枷鎖,兒女是冤家。很形像是吧?那麼這...
五觀心治者。不帶想息直觀於心。內外推求。心不可得。病來逼誰誰受病者。六方術治者...
藕微甜而脆,可生食也可煮食,是常用餐菜之一。藕也是藥用價值相當高的植物,它的根...
我們今天人不是講感情,要談戀愛嗎?我們佛教講,菩薩行有六度。對吧!我原來也給他...
虛老開示說:不論念佛也好,持咒也好,參禪也好,總要認定一門,驀直幹去,永不退悔...
曾經有個男人必須離家一段很長的時間,在他離開前,並不知太太已懷孕,等到他回家時...
農曆九月二十九日是藥師佛聖誕日,關於藥師佛的大願及修持利益,有一則頗為典型的公...
以自己為對像 你們也許注意到了這個經文的第一行:願我無敵意。所以,第一個對像是...
古代民間女子若是婚姻不好,尤其是夫死再嫁、寡居等,很多都會被加上剋夫的名頭。當...
問:在戒律中,佛陀說:你們若不互相看視病人,那麼誰應當來做這件事呢? 答:故律...
問: 我是三十三歲的念佛行人。請問,出離心是不是會顯得孤僻?我要與這殺盜淫妄的...
分清是否禁止拍攝 部分佛教寺院會在寺內或佛像附近提示,請勿拍照或請勿使用閃光燈...
火宅塵勞,何時是了?安樂得一日,便是千萬日樣子也。於一日中,心不馳求、不妄想、...
問:為什麼我們要恭敬、尊重所有的出家僧人呢?含(受了戒,並不持戒的出家人, 或...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這首大家熟知的...
01、《法華經如來神力品》云∶諸佛神力,如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若我以是神力,...
每一次修行對於我們來說都是非常的珍貴,因為修行是每個人生命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一、承遠大師的生平 承遠大師(公元七一二年八〇二年),俗姓謝,四川綿竹縣人,出...
云何猶不知,身陷惑網者,必囚生死獄,正入死神口。 此思維死亡的過患,藉以激發修...
問: 因為家里人反對,所以總是要打妄語才能去學佛,這樣是不是就一直不能受五戒?...
念佛一法,尤為斷念方便之方便。不令他念而念佛,亦是轉換一個念頭。而念佛更視作觀...
馬祖一日謂眾曰:汝等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達磨大師從南天竺國來至中...
代序 蕅益大師說:佛道以見性明心為指歸,以信行、法行為方便。信行秉教,豈廢觀心...
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普門品》 這是說,若能恭敬持誦觀世音菩薩名...
《阿彌陀經》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淨土往生,要須大善根、大福德...
大智度論問。若一切諸法空如幻。何以故。諸法有可見可聞。可嗅可嘗。可觸可識者。若...
問:女眾到寺院,律中會有特別的戒法,為什麼呢?女眾來到寺院,有哪四點要注意的呢...
問:如何是修道? 師云:道不屬修。若言修得,修成還壞,即同聲聞;若言不修,即同...
末法時期,學佛的路上,有種種的困惑。學佛很久了,感覺沒得到什麼感應。精進念佛,...
一 琉璃寶地黃金相 不在西方不在東 妄想盡銷歸一佛 自然身在藕花中 二 才生一...
出家也是有苦有樂。苦什麼?比如得長期吃素,有的人吃肉吃習慣了,他來吃素就覺得很...

三善十一者:言無嗔者,於苦、苦具,無恚為性。對治瞋恚,作善為業。言苦苦具者,苦...

父母未生之前你是誰

我是彌陀心內之眾生,彌陀是我心中之佛

《金剛經》的法與非法

在盡責中求滿足 在義務中求心安

在家也可以修行,為什麼還要出家

念佛即事達理之捷徑

十惡五逆,都是因為這個貪心

用無貪來對治貪著

【推薦】如何修持地藏法門

五戒都修不好,憑什麼得出世間的聖果

全佛是心,心外無有佛為心所念

有六種禍患會致錢財消散通往惡道

如此三法,可以期生淨土

峨眉山萬年寺北宋普賢銅像

五種邪命,皆為利養

【圖】虛雲老和尚120年的傳奇人生

這個就是參禪下手的竅門

持名念佛雖易,亦須真信切願

《法音》雜誌專訪界詮法師

末法時期,念佛以持名最為得力

有欲便有苦,無慾則無苦

對治內心有所得的執著

業海茫茫,難斷無如色慾

在家居士早晚課須知

念佛法門總持一切妙法

出家有些什麼樣的條件

龍樹菩薩:十二禮偈

空有不二契真如

兒子得了中度抑鬱症,如何才能使他走出困境

淨土經論擷要

天台智者大師發願文

《藥師法門》修法儀軌

有兩種人念佛最老實

念佛乃諸法之要,孝養為百行之先

《別行疏鈔》的十種禮佛

持名念佛一法,事則至簡至易,理則至深至妙

世有諸天鬼神其數甚多,何唯供養此十二天

受果報的時候,會因造業的人多而減輕嗎

為什麼今天開悟的人少,古人一碰就開悟

寶靜法師:略說天台宗大旨

住寺院應注意哪些問題

豐子愷的牛畫

造同樣的罪業,受的果報為何會有輕重差別

跟出家師父同坐一起,感得什麼果報

過年宴請賓客如何才最吉祥

春節寺院普供儀軌合集

牛年說牛---佛教裡的「牛」

新年的七道紅燒素食菜譜

年紀大了修學禪定,還能得定嗎

了解因果的道理,一切都能操之在己

寺院由誰管理才是最如法的

如果身邊有這四種「居士」,一定要注意

保護自命之第一良方

蓮宗助念法語大觀

發掘自己良善的品性

智者大師: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

養貓捕鼠,能滋生無量惡業

志公禪師:十四科頌

臘月初八——恭迎釋迦牟尼佛成道日

在《六祖壇經》中參悟人生三重境界

僧家之待客

一切由心,邪正在己

法無自性,隨心所現;所現之法,全是自心

如何在寺院詩意地蹲茅坑

作繭自縛的人生

觀此六塵如六大賊

西方佛聖,何以貪華麗?

迴向給其他人的冤親債主,是否會替他背業障

親人是「冤家」還是「眷屬」

心不可得,病來逼誰,誰受病者

蓮藕的14種素食做法

感情是緣分的組合

每天進步一點點,早晚會成功

你真的確定自己是對的嗎

消災延壽,相貌圓滿,辯才無礙……這尊佛都能滿願

修慈心禪的方法

佛教有「夫妻相剋」的說法嗎

佛陀看病比丘的因緣

有信仰真不容易,沒人讚嘆反被嘲笑

拍攝佛像的照片要注意些什麼

火宅塵勞,何時是了

為什麼要恭敬尊重並不持戒的出家人

平常心要如何修

【推薦】《法華經》的殊勝功德利益

每一次修行對於我們都非常珍貴

承遠大師生平及淨土思想

身陷惑網者,必囚生死獄——不思維無常的過患

打妄語才能去學佛,這樣是不是不能受五戒

當知念佛目的,必須歸於無念

心外無別佛,佛外無別心

能傑法師:童蒙止觀

脫離滔滔苦海愛河,免除輪迴之苦

【推薦】古德論《阿彌陀經》少善根福德因緣與多善根福德因緣

境隨情起,識逐緣生

女眾到寺院,為何戒律中會有特別的戒法

本既無迷,悟亦不立

【推薦】地藏占察懺完整儀軌

永覺元賢禪師:示淨土社諸善友七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