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庫 > 其他法師文章(第16頁)
憨山大師(1546-1623),名德清,字澄印,明金陵全俶人(今屬安徽)。憨山...
衲衣,就是用世人丟棄在糞堆上或者野外的朽壞破碎的衣片修補縫綴所成的法衣。衲衣的...
百丈懷海禪師(720814)是唐代禪宗高僧,我國禪宗叢林清規之製定者。福州長樂...
導語:今生,為何有人善良厚道卻諸事不順,正直謙虛卻多病短壽,十善、十不善,該獨...
習慣預示著一種因果關係。習慣決定著財富、貧窮、快樂、悲傷、壓力、關係好壞、健康...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端正報。 1、不嗔。如果想要長得端正美麗,以後就別發脾氣了...
問:在世俗中,佛弟子該如何看待爭取呢?是應該什麼都不爭不要,遇到別人爭搶一味退...
佛教裡面說懺悔的方法,有說兩種,事懺和理懺;也有說三種,作法懺、取相懺、實相懺...
如何去消病苦?病其實是三類病,佛陀說三類病。 一個是四大不調的病。 你飲食不調...
大部分的人仍不知禪修的本質,他們認為行禪、坐禪與聞法即是修行。那也沒有錯,不過...
有一次,我到繁華的首都北京出差,晚上路過一座天橋,站在天橋上往遠處望去,馬路上...
從前有個有錢人,他很願意去幫助那些窮人。大家都知道,印度的窮人是很多的。有錢人...
有的人說我一輩子感到很快樂,我沒感到痛苦。其實,人的痛苦是太多太多,有些苦甚至...
講《藥師經》的目的,就是要教大家怎樣擁有健康的身體和健康的心態。怎樣才能擁有健...
戒律當中,每一條戒都有其制戒的緣起。例如淫戒的製定,就是源於這樣一件事: 世尊...
世事多因忙裡錯, 好人半自苦中來。 這是一副自誡自勉書室聯。上聯自誡,塵世繁...
【禪修的方法】 靜坐的姿勢 初學靜坐者,即應養成正確的靜坐姿勢,如下列所述: ...
長假早已悄然結束,短暫的閑暇,似乎打亂了往常的生活規律,當我們再度面對緊張的工...
第一個方法:以慈悲心來開啟快樂的源泉。 很多時候,我們的不快樂都是自找的。常有...
寶峰寺,某天午齋畢。僧問:飯好不好吃?和尚答:吃飯是滋養色身的,要做五觀想。而...問: 師父,一個修行人可否同時修幾個法門?其實,很多修行人在正式拜師之前,都很迷茫。 慧廣法師答: 剛剛看...
若受離一切所應遠離身語業,安立第四苾芻律儀,一切不如法的身語業都要遠離的。具足...
我們修淨土宗的,如果把一句阿彌陀佛名號,當做阿伽陀藥的話,這就是無上的密。這一...
我們修行的人,見、行兩個是不能分割的。見,就是我們的知見,由聞、思、修,要從聽...
為了讓大家能夠更方便地、更快速地通過自身地努力達成自己的善願,在此提出成辦善願...
在千百年來東方的傳統春節文化裡,親朋好友之間新年第一次見面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恭...
佛法是如何理解愛情的? 世間的男男女女都會因為感情的事情苦惱,如何用佛法的思維...
家庭如果要達到和諧,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尊重對方的個性。如果總是希望按照自...
佛在《地藏經》上講,如果有人能在南方清潔之地,供養瞻禮讚嘆地藏王菩薩,那麼這人...
你看報紙上面說,全世界大概有死亡人數里面佔到15%都是死於血癌。中醫和西醫幾乎...
一、道高益安,勢高益危 道德愈高尚則愈安全,權勢愈高則愈是危險。 追求權勢地位...
很多朋友問我,出家後我如何對待兩性慾望。 這確實是很多人感興趣的問題,一個人剃...
佛經裡經常用一句話形容佛的功德:如大調象,亦如沉淵。 什麼叫大調象?大家見過馬...
一日夫妻百日恩,其中的時間從一日到百日,這裡的一日是指短暫的時間,百日:也不是...
有著低劣業力的眾生,將目標投注在世間的顯赫與虛榮上,行一切事時,完全不會想到業...
很多的佛教修行人,大部分是比較歡喜修福報的。因為修福報感覺利潤的回饋比較多一些...
如果把社會中的人,按工作性質進行劃分,大致可以分成白領階層、上班族和打工族。除...問: 居士到寺院裡修行需要注意什麼? 雍瑞法師答: 首先要知道,自己到寺院的目的是什麼。真正的佛教居士到寺...
流水下山非有意,片雲歸洞本無心。人生若得如雲水,鐵樹開花遍界春。宋此庵守靜 灑...
有一種幸福叫做上有老。回到家來,親熱地叫一聲爸爸媽媽,我們才能充分感知一個家的...
早睡早起佔人體健康的百分之七十,心態、飲食、及時調理各佔百分之十,我們就可以知...
出家人是佛陀的親近追隨者,是如來偉大家業的繼承者,是一切世間的無上福田,因此決...
我們今天來談談學佛的次第,覺悟的次第,叫做信、解、行、證。大家學習與付出是為了...
《六祖壇經行由品》中,講述了六祖大師得法的過程,靠打柴為生的盧行者,初次和五祖...
我們為什麼一直生死不得自在,六道輪迴,受諸眾苦?因為我們一直在夢中,不得醒來。...
生活中總可以聽到道德一詞,那麼在到底何為道德,而我們又該怎麼做才能謂之為有道德...
佛說有十種善行能使眾生得到長壽的福報,其中五條都圍繞不殺生而言。 《佛說業報差...
年關已過,啟程出門工作的人多了起來,與此同時,有一種說法也多起來了。 有人認為...
中國許多地方都有新年第一天吃素的習俗。古人有言,一日持齋,天下殺生無我分,大年...
有一回在廣濟寺,很多人圍繞在身邊,我提及照顧心念的話題,說了一句:多心好。身旁...
走路要輕 行的威儀最先入人眼目,超然的儀態亦可化導眾生。行要杜絕雜亂不勻、輕佻...
我是一名護士,對這個稱號我曾很不喜歡。你可能會說,那不是白衣天使嗎?可在我眼裡...
由於學過經濟管理,所以我也成了多年的股民小散。作為投資者,最關心的事是投資的風...
農曆新年臨近,開始進入了中國味道的倒計時。記憶中過年總少不了和親朋好友們大大小...
老和尚慈悲,大和尚慈悲,各位班首師傅和各位法師慈悲: 本來我是到這裡來參訪、掛...
人生渺渺,世事茫茫,何去何從,很難確定,原因是個人的力量有限,對人生的認識亦不...問: 信佛以後吃長素,家人反對怎麼辦? 成剛法師答: 這個前兩天我給大家講了,我們佛門弟子要想出苦得樂,自...
忽爾一年,小年又來了。曾經記得,年少時的故鄉風俗,跟其他地方或許大同小異。小年...
不善心死者,謂由自憶或他令憶,乃至粗想現行以來,追念貪等現行不善,臨死其身受重...
一些學佛的人聽到別人有病就會勸人專心念佛,不要在意疾病,甚至於勸人不要去看病,...
《與茅靜遠居士書》是省庵祖師寫給茅靜遠居士的一封書信,原存於《省庵法師遺書》中...
淨土宗十一祖省庵大師(1686~1734年),活動於清朝的康熙、雍正年間。大師...
憨山大師:此種法門:第一要決定志;第二要放得下;第三要隨得緣,隨緣即安命也;第...
《易經》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諸子百家都從其中汲取營養。易道廣大,潔靜精微。而這...
王陽明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爭議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曾國藩曾這樣評...
清朝的紀曉嵐是大學士,他一輩子都在編四庫全書,所以他說,天下的學問,該說的話都...
若薄福者,當生下賤種,彼於死時及入胎時聞紛亂聲,及自妄見入諸蘆荻稠林等中。 如...
父母生養了我們,含辛茹苦地撫育我們長大成人,雖然每位父母都不是那麼完美,都有這...
眾生各有宿世因緣,所以根器各有不同。 上根之輩,深明生死事大,不願沉淪輪迴,於...
死生事大。人,有生就有死。死,是人生必經之途。 大眾對於死常持避諱、畏懼的心態...
一日之計,始於清晨。 前人曾說過:能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一個人如果連早...
【莫飲過量之酒。】 這個莫字,就是勸我們這些事不可以做。我們學習聖賢教育,要形...
姚庭若說:如果一個人能保持一生的節操,不造淫業,這也只是完成了自己一人一身的人...
世間一切事皆可眾志成城,自然所作皆辦。眾志者,即大家同心耳;成城者,即得護持也...
(一) 思維死決定會到來,我決定要死的,無有能退卻者。 無論你受生為何等身,皆...問: 阿難曾說願化身石橋,經歷風吹雨打,只願那所愛之人從橋上走過而我乃一愚昧紅塵中人,從上次一段失敗的情感...
死無定期,分三: (一) 思維南瞻部洲眾生壽命不定。 《俱舍論》云:此中壽不定...
佛經是指佛像三藏(經、律、論)中的經藏。經藏通常是指佛陀所說之教法於後世結集之...
我是五九年出生的,六零年鬧饑荒,六零、六一、六二連續三年都鬧饑荒,以後也都吃不...
有一天,彈簧衝著壓力大聲叫道:人們喜歡的是我,又不是你!你幹嘛老是來找我的麻煩...
1月5號是臘月初八,不少人還保留著喝臘八粥的習俗。如今超市里有配好了的臘八粥原...非正式夫妻而行淫事者,是為邪淫。此事天地所不容,神鬼所憤怒。一有此心,雖未行其事,已大損陰騭。實犯者,非僅...
所以我們要成道,就須去除這世智辨聰,時時心空如洗,內不隨念轉,外不為境牽,精勤...
觀察他人的缺點幾乎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習慣,我們從來沒覺得這個習慣有什麼不對,而...
從前釋迦佛在世時,有個女子坐在釋迦佛邊上入定了。文殊菩薩走來一看,這個女子怎麼...
冬至很多地區都有祭拜祖先的傳統,但在美德之中也存在許多以殺生來祭拜的陋習。佛在...
富貴是用恭敬心佈施財物得來的果報。而福大小完全在下面這四個因素: (一)佈施的...
一、古以寫經增福延壽 抄經,古稱寫經,即書寫佛教經典。大乘佛教特別強調受持、讀...
要想做一番事業的人千萬不要意淫。想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的人更是如此,因為只有遠大的...
虛雲老和尚一輩子,重興了大叢林,包括雞足山,南華寺,湧泉寺,雲居山,雲門寺這些...
他比我職位高、比我更有財富和資源,比我得到更多的關注,而我只是平凡的不起眼的螻...
由澄諸念,覺識煩動。靜慧發生,身心客塵,從此永滅,便能內發寂靜輕安。《圓覺經》...
今天才正月初十,大多數人都還在享受新年的歡樂,你們卻從杭州跑到大佛寺來看我,要...
世間上,皈依人多,吃素人少;受戒人多,持戒人少;雜亂心多,念佛心少;既然大家是...
第六代祖師永明延壽禪師,他從禪歸淨土,他知道禪不容易成就,所以他就歸心到淨土來...
世間一切苦惱,都由愛慾而起。世間凡夫無法斷除愛慾之心,見到美色便神魂顛倒,愛水...
我常常勸你們都要吃素,都要念佛,為啥呢?既然大家都是佛弟子,都是修行人,理應按...
死亡是任何人都繞不過去的,從出生之日起,我們無時無刻不在面對死亡,這是每個人都...
關於彌勒佛的一些情況,北傳的四部《阿含經》中,除了《增一阿含經》談得比較具體,...

禪宗公案中有一則牛過窗櫺的著名典故。五祖法演禪師說:如水牯牛過窗櫺,頭角四蹄全...

染塵容易出塵難,不斷塵勞總是閑

出家人穿著衲衣有多種功德

百丈禪師《叢林要則二十條》

命運多舛、諸多不順的原因是什麼

他花5年時間研究177位富翁的生活習慣,結果很震撼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端正報

在世俗中,佛弟子該如何看待爭取呢

佛教的懺悔方法有哪些

如何去消除病苦

哪裡有迷妄哪裡便有平靜

人都在為什麼而奔忙

這個咒語讓您無病無災財源滾滾

人生有些苦連我們自己都意識不到

如何擁有健康的身體

你不快樂是因為活得不坦蕩

曾國藩的七副對聯,說盡人生大智慧

【推薦】靜坐的姿勢與數息觀

如何克服節後綜合症

如何用佛法來提高生活質量

無分別心是道
可以同時修多個法門嗎

抱年輕女人與抱一條死狗的感覺一樣嗎

淨土法門與發菩提心

這種見解在佛法裡是最危險的

【推薦】如何讓自己所求之願能迅速成辦

出世間的七種法財

情,為什麼那麼難以放下

美滿的家庭,要做到尊重與包容

人善土地就豐壤,人奸地就薄

治病的根本方法是要息滅貪瞋癡

人生醒世妙語15句

出家後我如何對待兩性慾望

欺負弱小猶如為自己挖坑

「一日夫妻百日恩」有何含義

待在能讓你的修行成長的地方

佛法是依靠智慧成就解脫,而不是福報

現代人為何活得這麼累
居士到寺院需要注意什麼

流水下山非有意

珍惜「上有老」的日子

為什麼中醫提倡五點鐘早起

切莫譭謗出家人,龍天護法定不饒

學佛的次第--信解行證

你就是佛啊!

夢中家財萬貫,醒時兩手空空

怎樣做才是有道德之人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長命報

七不出八不歸,你誤解了多少年

新年吃素增福增壽 舌尖上的素食中國年

念頭雖多不亂就好

去寺院要注意哪些「輕重」

把工作環境當做修行的道場

從財富投資到生命投資

怎樣品出年味裡的菜根香

參禪的下手方法

人生該不該有信仰
信佛後吃素,家人反對怎麼辦

「小年」的佛教意義

惡人死亡時會發生什麼

學佛後有病還要不要看

居士今日要務,唯當謝絕人事一心念佛

百八首詩勝楚歌,聞者厭離娑婆

念佛法門的五個要訣

什麼樣的人才擁有好的命運

王陽明的五大處世之道

人心不正,太聰明反而害了自己

福德薄厚,入胎時顯現的境象不同

自己父母都容不得,何以容天下

《地藏經》利益篇

《地藏經》臨終篇

清晨都控制不了,何談人生

飲酒而不加節制,德行會越來越差

勸君莫借風流債,借得快來還得快

現在不造惡業,則當來不受苦報

每個人的終極歸宿,你了解多少呢
佛什麼時候說過這麼多心靈雞湯

生命的無常,就是這樣迅速

經書怎樣擺放才如法

界詮法師的學佛出家因緣

沒有掙扎就沒有進步

吃臘八粥選料有講究
邪淫之事為天地所不容,神鬼所憤怒

動靜一如才是真定

看到別人的缺點,是因為自心不清淨

心不動搖無所住執,才能成大道

千萬不要殺生增惡緣

再窮的人也能因佈施而得福

抄經的十大功德利益

要想做一番事業的人千萬不要意淫

施恩於人不可求

學做「平凡人」

佛告訴你為何心靜後智慧就來了

一心念佛,切忌三心二意

攝心的先決條件是什麼

永明延壽大師開悟的故事

【推薦】破除淫慾衝動的方便法門

念頭不起則已,一起必落一界

生命的長短到底能否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