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其他法師文章(第11頁)

持咒的四種功德利益

一、歡喜益: 你如果對咒語的認知,說這個咒語都是佛菩薩的聖號、鬼王的名字,那些...

佛門不推崇算命,為何卻有《達摩一掌經》傳於世呢

為什麼佛門不推崇算命,卻有《達摩一掌經》暗傳於世呢? 最近有人問起:師父,佛門...

初學佛應克服的哪些誤區

現在人一般誤以為佛教是消極的出世的,甚至有一些初學佛者受到這種風尚的影響,生起...

佛教四大名山與十小名山

一、五台山 清涼聖地 風光獨秀 五台山,又稱清涼山,為文殊菩薩的道場,居中國佛...

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

念觀音聖號要知道怎樣名為觀音?應顧名思義,因義知名。又者名實相稱,因果相稱。觀...

道源法師:在家菩薩戒本釋義

在家菩薩戒本釋義緣起 南投縣埔裡鎮之佛光寺,為滿該寺開山樂果上人生前之心願而...

地之穢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無魚

明朝奇書《菜根譚》誕生於明朝萬曆年間,此書將儒家的自強不息、佛家的寬忍宏大和道...

如何稱呼出家法師的父母

問: 出家法師的父母、親人,弟子應該怎麼稱呼比較好?感恩法師! 容通法師答: 出家法師的父母、親人如果他只...

沒有受菩薩戒就不可以看《梵網經》嗎

問: 有同修說戒律不是隨便學的,犯盜法戒、犯盜法罪,沒有受菩薩戒就不可以看《梵網經》,不讓學是怕拿戒去挑別...

一輩子修持淨土,究竟能不能去呢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那麼佛性是什麼呢?佛就是覺悟,一切眾生都有覺悟的本...

佛弟子應該學習彌勒菩薩哪些精神

眾所周知,彌勒菩薩為中國佛教最有代表性的佛菩薩之一,彌勒菩薩信仰大約在宋朝時形...

才華一不小心就會害死修行人

有時候前途的有無,牽涉到個人才華的高低。因此才華一不小心,就會害死一個修行人!...

都說出家好,怎麼個好法

佛說孔雀雖有色嚴身,不如鴻鵠(鴻鵠)能遠飛。 白衣雖有(雖有)富貴力,不如出家...

叢林參學中的「警策格言」

自古以來,叢林即是十方人士聚集之所,過去中國大陸的四大名山、四大叢林、四大禪林...

「中道」的財富觀

小乘佛教認為金錢是不潔淨的,如毒藥,似毒蛇,應該遠離它,出家的信徒不能接受金錢...

【推薦】我又沒有罪,為什麼要修懺悔呢

有一次和居士提及懺悔法門的時候,有居士問:師父,我又沒有罪,為什麼要修懺悔法門...

淨土諸祖師對「信」的闡述

淨土法門以仰仗彌陀願力往生安養為本質內涵,所以深信佛力救度是淨宗不共的詮釋,縱...

上殿的時候居士能敲法器嗎

問: 上殿的時候居士能敲法器嗎?(因為師父少忙不過來,讓居士幫忙敲法器),居士們聚在一起練習敲法器可以嗎?...

白居易《八漸偈》

唐貞元十九年秋八月,有大師曰凝公,遷化於東部聖善寺缽塔院。越明年春二月,有東來...

作為佛弟子是否可以「卜事」

問: 作為佛弟子是否可以卜事呢? 隆宣法師答: 阿彌陀佛!作為佛弟子,不得卜問,請祟,符咒,厭怪,祠祀,解...

學佛弟子應依四依法為標準

當今學佛群眾大量增加,但因宿根不同學習深淺不同,以是個人的認識知見也各存不同。...

業障和魔障有何區別

魔障與業障,如何分辨呢? 第一、如果某些異常狀況忽然而來,又忽然而去;說不出究...

受五戒後飲酒需要重新受戒嗎

問: 弟子已受過五戒,但在年終的年會上不得已喝了酒,請問法師是否需要重新受,還是怎樣?感恩法師。 容通法師...

別讓福氣迷了眼

佛經上說諸經滅盡後,有南無阿彌陀佛六字住世,如果有人發心念一句,即得往生。大家...

容通法師:妙法蓮華經玄義

各位同修,請跟我一起合掌,跟著我念: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

文殊菩薩的141願,教我們在生活中善用其心

文殊菩薩一百四十一願,出自《大方廣佛華嚴經淨行品》, 用詩體敘述在現實中修菩薩...

弘一大師開示律學要略

我出家以來,在江浙一帶並不敢隨便講經或講律,更不敢赴什麼傳戒的道場,其緣故是因...

未必錢多樂便多,財多累己自招魔

隆蓮法師雖身居廟宇,但對如今社會上物慾橫流的種種現象還是非常明瞭的。作為一個一...

憨山大師開示學道十要

第一要看破世間一切境界,不隨妄緣所轉。 第二要為生死大事,決定鐵石心腸,不被妄...

《佛說孝子經》讓你成為真正的孝子

導讀:《佛說孝子經》,這一部經只有一卷,收錄於《大正藏》(16冊。p687)之...

念藥師佛聖號,滅無量劫生死重罪

藥師琉璃光如來,過去因地發了很多願,主要是十二大願,要成佛度一切眾生的生、老、...

觀音聖號功德無量,命終也能往生淨土

觀世音菩薩聖號功德 《楞嚴經》: 觀世音菩薩云:由我所得圓通本根,發妙耳門,然...

仿葷素食不是肉,為什麼也要少吃

作為肉類的替代品,仿葷實物似乎是素食餐廳的必備。仿葷味道很好,也不真是肉,為什...

皮草行業的真面目:穿皮草的人通常不會去想

穿皮草的人通常不會去想,動物是因為他們所穿的大衣、衣領或皮草飾邊而死的。你可曾...

佛說孝順父母的福德,大到不可思議

《本事經》裡說:世間聰慧人,恭敬於父母,恆時修供養,常生歡喜心。意思是說,世間...

煩惱不斷,無非就是沒有智慧

問: 阿彌陀佛!請問師父,為什麼有的人總是有病,總有一些煩惱,總是想不開? 寬見法師答: 為什麼總是有病,...

出入息的修法和注意事項

佛門中關於修止的方法有很多,而觀呼吸就是其中的一種。但是要注意的是,佛門中的觀...

德山棒、臨濟喝、雲門餅、趙州茶

靈山會上,佛陀拈花,迦葉微笑。禪法一脈傳至達摩祖師,西來一句:吾本來滋土,傳法...

略談菩薩戒中的「說四眾過」問題

菩薩戒也稱大乘戒、佛性戒、一心戒、心地戒、方等戒、千佛大戒等,是修大乘菩薩道者...

他去養老院之前,留下了這一封信

我要去養老院了!非不得已,我是不會去養老院的。但是當生活開始不再能完全自理,而...

說說出家人衣服上補丁的事兒

昨天公眾號後台收到居士的留言,問能不能說說衣服的事。 那今天咱們就來說說出家人...

眾苦煎迫的「娑婆世界」

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名叫娑婆世界。娑婆意為堪忍,意思是這個世界充滿了諸種苦和...

人壽百歲,不起善願,不如一日,發行四弘

人壽百歲,不起善願,不如一日,發行四弘。《大法句經》 世間上,很多人希望自己得...

從佛教的角度來處理婆媳關係

社會是由一個個的家庭組成的,而夫妻關係可以說是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關係,但是由於...

身心皈依阿彌陀,從此不做輪迴客

廬山東林寺2018年8月上旬閉關圓滿 古德云:上士閉心,中士閉口,下士閉門。末...

廬山東林寺晝夜經行︱三界如火宅 念佛歸安養

2018年8月12日,東林寺每月一次的晝夜經行如期舉行。下午3時,緇白二眾齊聚...

念佛必須認真念,才能念出工夫

念佛必須認真念,才能念出工夫來,才有證得一心不亂的希望。如已證得一心不亂,則了...

造了什麼業才會墮落成附體的大仙

問: 仙是做什麼樣的業才得到這種果報呢? 成剛法師答: 這個附在人體的,《楞嚴經》說,天魔就是指欲界第六天...

延一念為無量劫,促無量劫為一念

說這一部《法華經》,日月燈明佛說了多少時間呢?六十小劫。那麼釋迦牟尼佛在靈山會...

【推薦】《無量壽經》會集本的重要錯誤

某人曾經說過:「夏老居士不是普通人,他的會集本出來之後,很可惜印光大師已經往生...

大悲咒修持儀軌

《大悲咒修持儀軌》是根據《大悲心陀羅尼經》製定的,包括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大悲...

白居易《念佛偈》

白居易晚年虔心念佛,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他捨三萬兩俸銀請人按《阿彌陀經》、《無...

每日的課誦對居士修學尤為重要

修學佛法的過程就是不斷破除無始以來的貪瞋癡等一切諸漏,逐漸證悟佛性,但前提是通...

淨念相繼如母憶子

講幾句用功的話。佛在楞嚴會上《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這麼說;過去佛這麼說、現在...

無意義的懸想是一種自我損耗

立志用功,如種樹然。方其根芽,猶未有幹;及其有幹,尚未有枝;枝而後葉,葉而後花...

九大古語人生智慧,受益匪淺

01 宵行者能無為奸,而不能令狗無吠也。《戰國策韓策》 釋義:走夜路的人,盡管...

怎樣才算是真信佛

【原文】 所謂真信者,第一要信得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是未成之佛,彌陀是已成之佛...

念佛竅訣僅一個字

宋朝的草庵禪師是一位禪宗的大德,同時也是弘揚淨土的。在草庵禪師《念佛訣》一文中...

唯有這句佛號,是應當盡心竭力的

世間的眾生,正當處在急難痛苦的時候,號叫父母,呼天喚地,卻不知父母人王天王等,...

不受戒,犯了錯是否就不嚴重

有些人聽說受戒後所犯的罪要比不受戒所犯的罪還要大,便不敢受戒,這種態度是完全錯...

在世間唯有這一句佛號最珍貴

一百多位參加廬山東林寺十天百萬佛號閉關的蓮友,在閉關中心香光殿進行出關大迴向和...

能讓在家人獲得現世後世安樂之八法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位叫郁闍迦的年輕婆羅門,專程前來拜訪佛陀。他給佛...

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

杭州靈隱寺內,掛著這樣一幅對聯: 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 語言雖朴實...

會性法師:讚佛偈略說

讚佛偈 阿彌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無等倫 白毫宛轉五須彌 紺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

思維地獄苦,珍惜修學緣

通過學習三惡道苦中的地獄苦,我有兩點收穫。 一、透過現象看本質,現世的快樂可能...

在家居士每半月五戒誦戒儀軌

一、上香(三拜) 上香三拜 二、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三拜) 三、懺悔(三稱...

好好參一參腿疼的是誰

常懷敬畏心 三千威儀,八萬細行,總不出行住坐臥。禪堂的外面寫的是止語,希望大家...

持誦《地藏經》的功德利益

《地藏經》又稱《地藏本願經》《地藏本行經》,是大乘佛教一部重要的經典,也是現代...

照見五蘊自性本空

能觀的菩薩在觀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的時候,得到什麼效果呢?他觀的境怎麼樣呢?照見...

欲識佛住處,只這語聲是

打禪七的目的是求悟道,功成熟了,這個道就悟,為什麼要求道呢?別的不求,不求做大...

曲折所帶來的財富

宋代詩人楊萬里曾在《過鬆源晨炊漆公店》詩中寫道: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

及時回望自心,做精神富足之人

若不修內行,唯只外求,希望獲福,無有是處。 這句話或許想要告訴我們: 如果不注...

參禪的方法究竟是怎樣的

禪宗一門是佛法的骨髓,但以心印心,原不是言語文字可以表達。過去佛在靈山會上拈花...

親見虛老真功夫,方知機辯不是禪

光緒二十七年秋,法忍老人有赴終南之舉。先命月霞法師去營辦道場,餘與復成上座隨侍...

大乘佛法「大」在哪兒

智悲光尊者說過:一個凡夫眾生,如果施主、吃穿等樣樣俱全,在佛法沒有成就之前,魔...

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

仁者,以財發身。就是懂得人道的人,懂得仁義禮智信的人,悟了大道的人,他善於運用...

邪淫念頭難以降伏,該怎麼樣解決呢

問: 師父,在家居士粗的邪淫容易戒除,意念上的邪念難以降伏。該怎麼樣解決呢?請師父開示。 存海法師答: 方...

佛經中說:夢見這四種相最為吉祥

《佛說發菩提心破諸魔經》中說:若人夢中見四種相者,皆是最上吉祥勝相。何等為四?...

念佛簡單枯燥,功德恐怕不如讀經吧?

〖疑慮〗 念佛簡單枯燥,功德恐怕不如讀經吧 〖破疑〗 1、念佛除罪遠勝聞經,彌...

為什麼勸您念《金剛經》

鏡蠟喻 一九八一年,我在紐約華美協進社講學佛緣由。當時我用了一個明鏡和蠟的比喻...

初學者應讀的幾部經

《地藏經》專門講因果,然後再講到百善孝為先,提倡這孝字。都是這些很孝順的兒女,...

久修之人當警惕此「五花箭」

五花箭者、皆煩惱所攝,謂諸魔王,有神通力,由見修行人內心有煩惱故,即投之以相當...

行善後為何家裡常有不好的事情

問: 為何行善,家裡卻常有不好的事情,請問殺生真的會遭到果報麼? 隆相法師答: 當然會有果報,但因果是一個...

淨土法門發願的重要性

發願有什麼重要性呢? 淨土宗講信願時再再強調發願的重要性。淨土宗第十二祖徹悟祖...

身口意不離佛法,這才是真信

我們為什麼要學佛?為什麼選擇信佛?很多人是一種盲從。 有的人看著別人信佛挺好,...

遠離五種邪命

緣有兩個,第一是遠離惡緣,遠離惡緣就是要遠離五種邪命和五種不正見,尤其作為在家...

最根本的世間善法

太虛法師講過一句話:人成即佛成。說的是:我們在人世間修行,無論是世間的善法還是...

以能護持正法因緣,故得成就金剛身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成就如是功德,其身云何?當有病苦、無常破壞?我從今日...

福慧具足的人,做任何事都容易成就

福報代表這一生當中的經濟環境,有福報的人做任何事都很順利;沒有福德,做任何事都...

佛講般若的十個原因

初教興者,依《大智度論》云:如須彌山王,非無因緣、非少因緣令得振動,般若教興亦...

銷售行業不免要打妄語,怎麼受五戒

問: 我是銷售醫療器械的,利潤大,有時不免要打妄語,怎麼受五戒? 寬見法師答: 在做一個(不是邪命的)行業...

【推薦】煩惱深重的凡夫往生後為何能得不退轉

問: 被煩惱束縛的凡夫,惡業深重,煩惱也未斷一絲一毫,怎麼能往生到出離三界的西...

學佛的三不退

禪宗這一法,是讓我們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要靠自己。學佛修行,不是一朝一夕的...

一轉念天堂地獄就在眼前

古時候的得道高僧說:竹影掃階塵不動,月穿潭底水無痕。階前的竹影因風搖曳,掃不動...

心清淨了,智慧就來了

大家知道《西遊記》裡面的孫悟空,他法力高強,一個觔斗能翻十萬八千里。我跟你們說...

有哪些可行的改過方法

然人之過, 有從事上改者, 有從理上改者, 有從心上改者, 工夫不同, 效驗亦...

如何才能活得坦蕩

假如說,一個人過於放縱自己的慾望,以至於沒有約束自己的心念、言語和行為,做了虧...

佛法點滴之生活篇

我們每天要吃飯,就不能像世間人那樣,我們在這個上面也要隨順佛法的淨化因緣。我們...

了凡四訓:改造命運的竅訣

前 言 《了凡四訓》是明代袁了凡居士寫給孩子的四篇家訓。在過去幾百年中,流通世...

以此三心而念,感應必至也

你現在要專心在一個上面,專心之後,力量就非常大。多了之後,你精力分散了,實際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