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其他法師文章(第13頁)

既然佛法能治病,為何法師還要求醫問藥

最近腳部做了個小手術,做完隨手發了個朋友圈,一是告知大家我沒事,讓關心我的父母...

修學淨土難相應的原因何在

我們想求生極樂世界,前行也是數數聞思淨土經論。比如,對西方淨土的因、果、事、理...

邪淫給家庭社會帶來的慘痛教訓

根據百科全書對婚姻的定義,是一男一女彼此相愛,並願意在法律的約束和保障下,長相...

【推薦】把握機會此生務必往生淨土

比如販東西的人,花一錢成本,賺得兩錢,就定會自生歡喜,認為賺了很多。在外行路的...

偷盜寺院常住僧人之物果報極重

偷盜戒以盜常住物及僧眾物之罪極重,應墮地獄。《方等經》華聚菩薩說:五逆四重,我...

常見的禪病及其調治

所謂禪病,是指由禪修方法不當直接引發的身心疾病或顯著障礙。禪病主要表現在身心兩...

沒有垃圾的人,只有垃圾的心

當我們眼裡看到這個是垃圾人、那個是垃圾人時,我們應該努力地反省:不是別人垃圾,...

在生氣時,自己照照鏡子

當憤怒生氣時,拿出鏡子看看自己,這時的你一點都不可愛,臉上的肌肉緊繃,看起來就...

【推薦】飭終津梁(臨終助念須知)

飭終津梁提要 臨命終時,四大分張,眾苦畢集。若非三昧久證,誠恐不易得力。況眷屬...

此乃往生之要關,誠念佛之妙訣

阿彌陀佛,誰不能念?而偏不易念。 西方極樂,誰不願生?而罕得往生。 蓋念佛之人...

不要拿「吝嗇」當「惜福」

吝嗇是個貶義詞,惜福是個褒義詞。 很多人生性吝嗇,日常生活中處處遭人嫌棄,自己...

在科學時代如何生起對佛法的信心

凡夫眾生根基陋劣,慧淺信薄,通常對佛法難以生起決定的信心。因為我們凡夫對世界的...

蕅益大師警訓略錄

流俗知見,不可入道。我慢習氣,不可求道。未會先會,不可語道。宴安怠惰,不可學道...

信心是淨土法門最大的難處

淨土宗很難的就是信心,信心一定要具足。真信一定要用教理來判。小乘要見道證初果,...

像供奉佛法一樣地供奉仇人

(寂天菩薩著 達瓦次仁譯) 假如你的仇人遇到了倒霉的事時,你採取幸災樂禍的態度...

寺廟對聯大全,真正的大智慧

1、杭州城隍廟: 上聯:夫婦是前緣,善緣惡緣,無緣不合。 下聯:兒女原宿債,討...

功德迴向的原理和意義是什麼

問: 功德迴向的原理和意義是什麼?各種不同的功德偈頌之間其效用是否有差別?請法師給予明示,阿彌陀佛! 曙詳...

陝西扶風法門寺塔的由來

法門寺是因痙貯佛骨而修塔,因修塔而建寺,因名塔寺。佛指骨是佛教始祖釋迦牟尼骨頭...

精明不如厚道,計較不如坦誠,強勢不如和善

做人,精明不如厚道,計較不如坦誠,強勢不如和善。 人生好比一幅巨大的地形圖。如...

尊重師長為何如此重要

尊師重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往今來,代代相傳。這亦從另一個側面體現了中華...

阿彌陀佛今天就來接引,我們會作何反應

一、一個設問 如果阿彌陀佛今天就現身來接我們往生極樂國土,我們將會作何反應?是...

宏海法師:信解行證

好各位,我們尊敬的上果下道和尚慈悲,各位在座的法師慈悲,也辛苦剛才的引領大德們...

飲酒有三十六大危害

目前吸煙、酗酒或吸毒現象日趨嚴重,有害我們的智力,使我們的大腦反應遲鈍,很容易...

出家人完全禁慾有三種原因

有人問,佛教主張禁慾,是否又主張苦行之嫌疑?答案是否定的。佛陀歷來主張中道,反...

大般涅槃經:不食肉者,有大功德

爾時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食肉之人不應施肉。何以故?我見不食肉者,有大功德。 ...

宏海法師:佛說吉祥經

好,各位大覺佛子們,大家晚上吉祥。今天是我們2018年的元旦殊勝日,也是月半十...

【推薦】往生論(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

(婆藪槃頭菩薩 造 元魏菩提流支 譯) 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 無礙光如來,...

《法華經》中最精彩的七個比喻

《妙法蓮華經》在大乘經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法華經方便品》中云:佛所得法,甚深...

悲心無盡 行願彌堅——一誠長老珍貴舍利擷影

【真如寺訊】丁酉十一月十三日(2017年12月30日),上一下誠長老舍利於雲居...

聶雲台居士《保富法》

內容簡介 《保富法》作者聶雲台先生,是清代名臣曾國藩的外孫,舊上海首任商會會長...

蕅益大師法語

示法源 念佛工夫,只貴真實信心。第一要信:我是未成之佛,彌陀是已成之佛,其體無...

讓你一生吉祥的10個秘方

吉祥第一方:遠離愚癡人,應與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為最吉祥。 孔子說無友不如己...

如何降伏意念的邪淫

淫慾是三界六道一切眾生的生死根本,無始劫以來的病根,粗的邪淫不做,有道德的約束...

如何在不同場合守住妄語戒

佛教講,我們造業的方式有三種:身、口、意。口業佔了我們造業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見...

陳海量居士:可許則許

序 今年已經是勝利後的第二年了,這和陳海量老師著述這本《可許則許》的時代似乎是...

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一誠長老安詳示寂

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北京法源寺方丈一誠長老一期報盡, 雙林潛影,世緣已畢,所...

出家人看到異性還會動心嗎

很多居士來寺廟裡找師父傾訴,都是因為情愛的煩惱而來,在敘述完自己的煩惱後都會羨...

將慾望轉化為修行的助緣

慾望,是世界上所有動物最原始、最基本的一種本能。人類的慾望是由人的本性產生的想...

業力帶著你去旅行

佛法裡面講,我們的生命由於自己有身口意的造作,就會有這些業力,就會有這些能量,...

在家居士簡易又有效的煙供儀軌

煙供,此修法主要利益鬼神,把很多殊勝的加持物和食品進行一定比例的粉末製作、調配...

耐煩有什麼好處

學學問,要耐煩一點。 耐煩有什麼好處?將來修定有辦法。你心很細,容易入定。心粗...

煲湯不放肉,也能很好喝

中國人喜歡喝湯,尤其是廣東人,老火靚湯是必不可少的。很多人都覺得煲湯離不開肉,...

天天求藥師佛,為何身體還是沒有起效

問: 師父,我的身體不好,有人勸我去拜藥師佛,說這樣可以讓我身體健康,我天天祈求藥師佛,身體還是沒有起效,...

回歸本來面目的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卑躬屈膝地去討好別人;有的人為了維護虛榮,...

欲誦經滅罪,當做此觀心法

夫欲誦經滅罪,第一,先須盥漱,整肅威儀,別座跏趺而坐。第二入觀:觀所坐之座高廣...

關閉惡趣門踏上菩提路

從接觸佛法到現在已經有20多年了。也因為觀察到眾生有種種苦、種種無奈而選擇出家...

把精進努力放在正確的地方

祖師們在《禪關警策》裡面記載了很多他們用功的情景。佛陀也在各種經典裡面一再強調...

念佛法門只是老太婆修的嗎

學佛的第一步就是要解決人生問題,了生死。了生死的法門很多,八萬四千法門,任何一...

如何面對當前糾結的婚外戀

一位四十多歲的男士神色黯然地詢問,如何面對當前糾結的婚外戀。他告訴我他的家庭生...

凡事都需要有一個限度

日常生活中,凡事都需要有一個限度,才能達到滿意的效果。要是過了,勢必過猶不及。...

度過人生種種難關,要做到這四點

在寺院日常接待事務中,應酬最多的恐怕就是世人的種種煩惱、痛苦與障礙,有來自生活...

《壽康寶鑒》白話

(三寶弟子 翻印 印光大師 編訂) 古時賢者編了《不可錄》一書,記載了淫慾之害...

《佛說阿彌陀經》白話譯

序 分 這一部經,是我從佛那裡親自聽到的。當時,釋迦牟尼佛正在舍衛國中的祇樹給...

修了多劫的福報善根,才能得人身聞佛法

佛家常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得人身非常不容易,在六道中,人的壽命不長,得人身...

再沒有比這更簡便易行的法門了

【何以令盡一口氣念?以眾生心散,又無暇專念,如此念時,借氣攝心,心自不散。然須...

輪迴與轉世

第一節 人死並非如燈滅 在大乘佛法的顯宗教理中,是將整個生命與物質的存在分成勝...

念佛求生淨土以報答四恩

若不念佛求生淨土。雖發心廣大。自救尚且不了。安能救度眾生。 惟有念佛修行。專心...

以佛法來指導自己的身語意

要知道由聞思修修心的方法和次第,對此獲得定解之後,不會認為聞思和實修沒有關係。...

佛教素食漫談

隨著因氣候變遷而不斷引發的生態危機的不斷出現,當今人類對於自身的生存、社會的和...

我們為什麼應該素食

我們為什麼應該素食?我們可以從很多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比如尊重生命、保護動物、...

修行要養成有定課的習慣

我的希望是大家要逐漸養成有定課的習慣。但一開始也不要多,因為現在人的心普遍虎頭...

《易經》智慧:人的命運,藏在這三個字裡

時因時乘變,待時而飛 虎落平陽被犬欺,龍困淺灘被蝦戲。人做事都需要掌握時勢和時...

從佛經中看前世記憶消失之謎

《佛說見正經》白話譯文: 一天,佛和弟子們在羅閱只城外的一顆大樹下休息,有一位...

淨土信仰對晚年白居易的積極影響

白居易作為唐朝士大夫學佛的代表,他的佛學思想,尤其是禪宗的思想在學術界已經有著...

宏海法師:三皈五戒開示法會

那各位我們現在大家先定定心。今天因為有十幾到二十位佛子來進行三皈和五戒的儀軌。...

對境煉心才是真修行

問: 弟子聽過一個公案,有位修行人一直在山上閉關修行,自認為到了一定境界修行成就了,於是準備下山,下山途中...

觀死無常,勤念彌陀

學院在每年都會打四次佛七,當我們開始過得安逸、懈怠、散亂時,佛七的開始,提醒著...

每天念經拜佛為何還是煩惱

很多時候我們是把修行的 外相當成修行本身而不自知。先通過對佛法教理的聞思,改變錯誤的思想,斷除煩惱產生的溫...

七事得梵天福報

培福、種福不僅是世俗人的希望,即使是修行人也必須時時修福,如果一個人不修福報,...

做義工的功德到底有多大

義工,是一種慈悲與利行的奉獻,是一種愛心和時間的佈施,所以義工都是知行合一的菩...

人生是苦,化苦為樂

初步接觸佛法的人都知道這句話人生是苦,但通常人們對它的理解多半都是有偏差的。佛...

世間有五種不易

黃龍慧南禪師說世間有五種不易。一化者不易。二施者不易。三變生為熟者不易。四端坐...

憨山大師示參禪切要

禪宗一門,為傳佛心印,本非細事。始自達磨西來,立單傳之旨,以《楞伽》四卷印心。...

王陽明心學的四大智慧

王陽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創立了偉大的心學體系,是中國歷史上位居第一陣列...

為何每天勤修卻進步不大

對自己沒有要求,或不希求未來的果德,只是完成眼前的任務而已。這種狀況一方面源於...

只念一句觀音聖號,菩薩就可以感應到

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只要念一句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就可以感應到,消除罪難,...

生重前行,死歸淨土

前面談到的全是我們自身的事,你不要像看熱鬧一樣,以為在說別人,其實就是講每個人...

念佛的修法

念佛修法出自印光大師《復高邵麟書四》,是指至於念佛,心難歸一,當攝心切念,自能...

正念讓我們真正地活著

三十年前,我還是慈孝寺的沙彌,那時,洗碗可不是件愜意的工作。在結夏安居時,所有...

因果報應的三種形式

因果是佛法的基本定律之一,佛教深信相信因果定律的正確性。但是現實之中,卻有不少...

地藏如意寶,能滿眾生一切願

在《地藏十輪經》中,說地藏王菩薩就是法界的如意寶、摩尼寶,向地藏王菩薩祈禱,雖...

走運與倒霉

走運與倒霉,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是絕對對立的兩個概念。世人無不想走運,而絕不想倒...

隨順世緣遠離得失

我們禪修要有信心,不要被表面的平凡所迷惑,因為禪就在我們平凡的日用生活之中。千...

心法兩空是真實相

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法本無法,心亦無心,心法兩空,...

人一生所要讀的書

有人說,人生要讀三本書,一本是有字之書,一本是無字之書,一本心靈之書。但不管是...

在家居士該不該花精力追求升職加薪

問: 在家居士該不該花一些精力追求升職加薪,以及更好的物質生活呢?怎麼平衡世間生活與修行? 如孝法師答: ...

內心的充實才是真正的富有

總結我的前半段人生,從大學畢業開始,我的前半段人生好像就是在為房子而努力。 單...

太虛大師:楞嚴經大意

楞嚴是經名,今由楞嚴寺發起講經,故講楞嚴大意。本人初出家時,讀誦《楞嚴經》,頗...

佛是日中一食,過午可以供佛嗎

現在有一種說法說佛是日中一食,所以過午不能供佛。但根據佛經摘錄,在白天夜晚的任...

宏海法師:勸發菩提心文

(第一講) 好,各位大覺世間正法學堂的學子們,大家晚上吉祥。那我們其他的且不說...

宏海法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第一講) 各位大覺世間正法學堂的同修們,大家請合掌端身正念。 南無本師釋迦牟...

宏海法師:心地法門

好,各位同學,阿彌陀佛,大家下午吉祥如意。 今天很冒昧,本來可能諸位聽我們可潛...

宏海法師: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第一講) 好,各位大覺世間正法學堂的同修們,請大家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成剛法師臨終開示:念佛沒有巧路,靠我們老實

我們皈依三寶了以後,不管是出家僧人,還是在家居士,都要常念三寶的功德,要以三皈...

慾望來了怎麼辦?你需要這十五個退欲靈丹

對治手淫最重要是防患於未然,在你被淫慾控制將要手淫前,不妨吃下這15個退欲靈丹...

修行,是從「修不行」開始的

修行,其實是從修不行開始的。各位在炎熱的夏天裡還來此打坐,皆是為有所求而來──...

拋棄阻礙人生道路的包袱

包袱是一種累贅,總是會在不適當的時刻讓你感到無奈和絕望,阻礙人生的修行。如果能...

持齋誦經其功尤大

勸誦經人 凡誦經人。或持齋戒人。固為善業。後世必受福報。無可疑者。然此報有盡。...

在家菩薩的不偷盜與不妄語戒

第四有盜心,即內心作種種籌量,意圖非理侵損他人財物,謀取私利。如《五分律》云:...

發心的意義與類別

發心,又作初發意。、新發意、新發心、初心、發意。發心是指發無上菩提之心,為發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