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教故事文章(第33頁)

別人並不是我

永平寺裡,有一位八十多歲陀著背的老禪師,在大太陽下曬香菇,住持和尚道元禪師看到以後,忍不住的說:長老!您年...

虱子是什麼做的

有一天蘇東坡和秦少游在一起吃飯,兩個人因為才華都很高,往往為了談學論道,互不相讓。這天吃飯的時候,剛好看到...

是邪是正

漸源仲興禪師在道吾禪師處任侍者時,有一次端茶給道吾禪師,道吾禪師指著茶杯道:是邪?是正? 仲興走近道吾禪師...

天生暴躁

盤珪禪師說法時不僅淺顯易懂,也常在結束之前,讓信徒發問問題,併當場解說,因此不遠千里慕道而來的信徒很多。 ...

心與性

有一學僧至南陽慧忠國師處參學,請示道: 禪-是心的別名,而心是在佛不增,在凡不減的真如實性,禪宗祖師們將此...

行惡與修善

有學僧請示峻極禪師道:如何才是修行行善的人? 峻極:擔枷帶鎖者。 學僧:如何是邪惡為非的人? 峻極:修禪入...

要眼珠

雲岩禪師正在編織草鞋的時候,洞山禪師從他身邊經過,一見面就說道: 老師!我可以跟您要一樣東西嗎? 雲岩禪師...

一切皆是禪

有一位雲水僧聽人傳說無相禪師禪道高妙,想和其辯論禪法,適逢禪師外出,侍者沙彌出來接待,道:禪師不在,有事我...

一與二

在中國佛教史上,道教的道士和佛教的出家法師,時常辯論、鬥法。 有一個道士向法印禪師說道:你們佛教怎麼樣也比...

一坐四十年

佛窟惟則禪師,宋朝長安人,少年出家後,在浙江天台山翠屏岩的佛窟庵修行。 他用落葉蓋屋頂,結成草庵,以清水滋...

育才之道

有一位信徒在佛殿禮好佛後,便信步到花園散步,碰巧看到園頭(負責園藝的僧眾)正埋首整理花草,只見他一把剪刀在...

安住於何處

唐朝丹霞禪師有一次想要去拜見馬祖禪師,在路上碰到一個白胡蒼蒼的老人及一個髻齡的童子,丹霞禪師見老者器宇不凡...

有禪心的人,不計人間毀譽

月船禪師是一位善於繪畫的高手,可是他每次作畫前,必堅持購買者先行付款,否則決不動筆,這種作風,給社會人士經...

慳貪的苦果

人生沒有真正的所有權,因、緣、果、報的道理要切記啊! 佛陀時代,有一位家財萬貫的富翁,不但為人非常慳貪,更...

要學佛道,先結人緣

兜率從悅禪師,參訪密行的清素禪師,非常禮敬,有一次因食荔枝,經過清素禪師的窗口就很恭敬的說道:長老!這是家...

不知道

宋朝有一將軍曹翰,在討伐南方的賊寇之後,路經廬山的圓通寺,寺僧因知曹翰的軍隊風紀不好,大家就嚇得四散逃逸,...

草木成佛

日本真觀禪師,最初研究天台教義六年,後來改習禪學七年,為了尋師訪道,以期明心見性,找到自己本來面目,又負笈...

茶飯禪

唐朝龍潭崇信禪師,跟隨天皇道悟禪師出家,數年之中,打柴炊爨,挑水作羹,不曾得到道悟禪師一句半語的法要。一天...

禪的心要

大詩人白居易有一次請問惟寬禪師道:身口意如何各自修行? 惟寬:無上菩提者,被於身為律,說於口為法,行於心為...

除卻心頭火

有一個久戰沙場的將軍,已厭倦戰爭,專誠到大慧宗臬禪師處要求出家,他向宗臬道:禪師!我現在已看破紅塵,請禪師...

幸與不幸是取決於自己的看法

幸福與不幸、痛苦和快樂就像是硬幣的兩面,不幸與痛苦在正面,幸福與快樂就會被轉到反面;當你把幸福與快樂放在正...

順境與逆境都是對我們最好的安排

有一座寺院供奉著一尊觀音菩薩像,因為有求必應,四鄉八鎮專程前來祈禱膜拜,香火鼎勝每天香客特別多。一天,寺院...

鋤草斬蛇

有一個學僧到智常禪師的道場來參學。 智常禪師正在鋤草,草中剛好跑出一條蛇,禪師舉起鋤頭便砍。學僧很不以為然...

掛鈴鐺的騾子

有一則很有趣的寓言:一頭騾子脖子上繫著鈴鐺,騾子每走一步,鈴鐺就發出清脆的聲響。有一次騾子去菜地吃青菜,由...

從門入者不是家珍

雪峰禪師和岩頭禪師同行至湖南鰲山時,遇雪不能前進。岩頭整天不是閑散,便是睡覺。雪峰總是坐禪,他責備岩頭不該...

修禪要除去比較的心態

有一個學僧道岫,雖然精於禪道的修持,但始終不能契悟,眼看比他晚入參禪學道的同參,不少人對禪都能有所體會,想...

多撿一些

鼎州禪師與沙彌在庭院裡經行,突然刮起一陣風,從樹上落下了好多樹葉,禪師就彎著腰,將樹葉一片片的撿起來,放在...

當進則進,當退則退;當高則高,當低則低

龍虎寺禪院中的學僧正在寺前的圍牆上,模擬一幅龍爭虎鬥的畫像,圖中龍在雲端盤旋將下,虎踞山頭,作勢欲撲,雖然...

割耳救雉

智舜禪師,唐代人,一向在外行腳參禪。有一天,在山上林下打坐,忽見一個獵人,打中一隻野雞,野雞受傷逃到禪師座...

公雞與蟲兒

有個兒童,才七歲,但常常找無德禪師,和他東南西北亂說一通,但無德禪師卻認為這個童子機智不凡,出言吐語,常有...

古鏡未磨

有道禪師當初行腳時,路過一間賣茶的茶坊,因為口渴,就順道進去想喝杯茶小憩一下,店主一看是位雲水僧就熱忱招呼...

自私的迴向

有一個農夫,禮請無相禪師到家裡來為他的亡妻誦經超度,佛事完畢以後,農夫問道:禪師!你認為我的太太能從這次佛...

學會換位思考

別人是你自己最好的一面鏡子。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就怎麼對待你。你替別人著想,考慮別人的方便,別人也會替你著...

變化的只是我們的感覺

有個人在市場上買了一個青花瓷瓶,價錢還算公道,做工精雕細刻。回家以後,他一會兒擦擦,一會兒端在手裡看看,喜...

千兩黃金的福報

有一個青年,二十歲的時候,就因為沒有飯吃而餓死了。 他到了閻王爺的面前,閻王從生死簿上查出,這個青年應該有...

為別人服務就是最大的利潤

泡茶用的電磁爐壞了,我拿去原來購買的小店修理。 有沒有保證書?小店的老闆問我。 沒有,遺失了。 那怎麼能證...

感恩心使他得到更大的回饋

在家後的市場,有一位賣古董、玉石、民俗藝品的小販,他的聲名遠播,原因是他每天開市賣的第一件東西,不論價錢高...

跨越心靈的柵欄

有這樣一則故事:有一位從戰俘營逃出來的人,戰後去拜訪同窗的難友。 他問難友:你原諒那些殘暴的傢伙了嗎? 難...

那就是禪

王田是一個精於醫術的醫生,不過仍有許多病人死去,因此每天都懼怕死的陰影。一次在出診的路上,碰到一位雲水僧,...

哪裡沒有佛

一次,有位禪師在佛殿裡隨眾課誦,忽然咳嗽了一聲,就將一口痰吐在佛像身上,管理的糾察師看到以後就責罵他道:豈...

萬事有因,強求不得

梁武帝在還沒有顯貴時,曾認識了一位很貧困的人。梁武帝即位後,一天在苑裡遊玩,發現以前認識的那個人正在岸上拉...

一缽飯

釋迦牟尼佛住世時,有一年正趕上鬧饑荒,百姓多有餓死,地上白骨縱橫,比丘們很難討到食物。 一天,世尊等弟子們...

大佛的鼻孔

有一位雕塑佛像的工匠,他的手藝遠近馳名。 當他為一座佛寺雕刻的佛像落成的時候,附近幾里的人都跑來觀禮,人人...

苦瓜變甜

有一群弟子要出去朝聖。 師父拿出一個苦瓜,對弟子們說:隨身帶著這個苦瓜,記得把它浸泡在每一條你們經過的聖河...

財富與幸福

在英國某小鎮,有一個青年人,整日以沿街為小鎮的人說唱為生。這兒,有一個華人婦女,遠離家人,在這兒打工。他們...

身受與心受

有一次,佛陀在摩揭陀國首都王舍城北郊的迦蘭陀竹園,告訴比丘們說:比丘們!一般人有樂的感受、苦的感受、不苦不...

不要為了小事而破壞虔誠的心境

天剛破曉,朱友峰居士興沖沖的抱著一束鮮花及供果,趕到大佛寺想參加寺院的早課,誰知才一踏進大殿,左側突然跑出...

三隻桶

青年人即將走上社會,為此惴惴不安。臨行前,青年人來看望爺爺,希望爺爺能給他一些忠告。 爺爺說我的菜地很久沒...

把自己當成自己

一位十六歲的少年去拜訪一位年長的智者。 他問:「我如何才能變成一個自己愉快、也能夠給別人愉快的人呢?」智者...

用佛的慈悲智慧來包容別人

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裡有一個小和尚講故事。這個小和尚對自己的頭腦、學問、智慧還算比較自信。聰明人當然...

四千億財產

佛陀發現了宇宙人生的真理,又把這分清淨光明的智慧傳授給我們,我們從佛的口中接受了法而後身體力行,我們的慧命...

沃爾瑪老總的故事

薩姆沃爾頓出身貧寒。他的父親是一名油漆工。靠著微薄的打工收入供他念完高中。後來他有幸被美國耶魯大學錄取。但...

魚販與老和尚的故事

在某個寺廟裡有一位年老的和尚,出家已經很久了。但是因為天資笨拙,口才也不好,講經說法更是輪不到他,也沒什麼...

老鼠也能往生

清朝的時候,在浙江省杭州武林門內,有一座庵堂,住持是上靜下然尼師。她每天早晚焚香誦經禮佛,很有修行。 在順...

肥胖多病的原因

舍衛城有一位富翁,因為過分肥胖,導致通身是病。有一天,他到精舍向佛陀求教:佛陀!我飽受肥胖臃腫的不便,不但...

把位置放低

有一個青年人,他對生活的不滿和內心的不平衡一直在折磨著他,覺得懷才不遇而又牢騷滿腹。夏天有一次他乘同學敏家...

對所有的人一視同仁

一個國王和他的朝臣們在一次冬季的狩獵中迷了路,走到了一個人煙罕至的地方。當夜晚來臨之際,他們好不容易才發現...

心靈的漏洞

許多年前,有個求道的年輕人,為了獲悉人生的道理,不辭辛勞,長年累月,跋山涉水到各地探訪有道之士,尋求答案。...

鬼神護法

1945春,虛雲老和尚從雲門到南華傳戒。此時,雲門禪寺有兩位僧人,一位法名古根,一位法名傳真,同住在一個寮...

妻子的七種類型

對一個佛教徒來說,婚姻是愛的真正認可。佛陀總是教他的在家弟子三種保持正確之愛的方法。首先丈夫應該用適當的態...

馬鳴菩薩

中印度出了一位有名的大師,人們尊稱他為「馬鳴菩薩」,他對大乘佛學起了開端的作用。 馬鳴菩薩本學婆羅門教,擅...

洗手間裡的宴會

女佣住在主人家附近,獨自帶一個四歲的男孩。主人也曾留她住下,卻總是被她拒絕,因為她非常自卑。 那天主人要請...

幾塊磚的啟示讓殘疾乞丐變成富翁

一個乞丐來到一個庭院,向女主人乞討。這個乞丐很可憐,他的右手連同整個手臂斷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蕩著,讓人看了...

救人就是救己

一天深夜,我沿著一條燈光昏暗的小徑走回家。經過一片厚厚的叢林,我突然聽到有人掙扎喘息聲。我慌亂地停下腳步,...

世間上真正的美女

拘留國中有位婆羅門,名叫摩訶蜜,慳貪不信佛法,智慧無雙,財富無數,為拘留國國王、大臣所敬重禮遇,座下常有五...

貧賤夫妻

醫院收進一位女病人,四十來歲的樣子,農村人,蛛網膜下腔出血,醫生在全力搶救的同時,不停地催促她的丈夫到收費...

大悲咒與小悲咒

師正在誦讀一本書的時候,走進一個孩子。 師父,您在讀什麼書呀?孩子說。 在讀大悲咒。法師微笑著說,繼續誦他...

善待每一位眾生,不論貧富與貴賤

從前有一家專賣高級點心的鋪子。有一天,鋪子裡來了一個衣杉襤樓的男人,他抖抖索索地摸出幾個一角兩角的硬幣,要...

萬事皆有因

從前,徽州有個商人叫程伯鱗,他居住在揚州,非常信神敬佛。乙酉年夏天,北兵攻破了揚州城,程伯鱗於是向觀世音菩...

不要盲信奇異的現象

佛經裡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個人出門,帶了一些李子路上吃。他一路走一路津津有味地嚼著李子,一會兒就...

「今天」是我們擁有的唯一財富

一個青年去尋找深山裡的智者,向他請教一些人生問題。請問大師,你生命的哪一天最重要?是生日還是死日?是上山學...

忙的沒時間老

佛光禪師門下弟子大智,出外參學二十年後歸來,正在法堂裡向佛光禪師述說此次在外參學的見聞種種,佛光禪師總以慰...

做任何事前要衡量一下自己的實力

一個年輕的小和尚去集市的時候,見一位老者擺了個撈金魚的攤子,他向有意撈魚者提供魚網,撈起來的魚歸撈魚人所有...

持之以恆

有一位小和尚名叫一了,他的耐性不夠,做一件事只要稍稍有點困難,就很容易氣餒,不肯鍥而不捨地做下去。 有一天...

生命中的貪慾苦

有一個美麗得讓人感到心酸的故事: 在物質條件極度匱乏的年代,過年了,小妹妹終於有一件新衣服了,高興得不得了...

省一法師證念佛三昧的過程

省一法師,俗姓高,揚州江都縣人,世代務農。 省一大師十二歲時,母親去世,便萌發出家的念頭,由於父親不同意,...

便當裡的頭髮

在那個貧困的年代裡,很多同學往往連帶個像樣的便當到學校上課的能力都沒有,我鄰座的同學就是如此。他的飯菜永遠...

貪心之害

過去有一個少年婦女,因家庭的富有,吃喝玩樂,隨她自由,在物質方面,它的享受確是人人所羨慕,但日子一久,這種...

沒有上鎖的門

鄉下小村莊的偏僻小屋裡住著一對母女,母親深怕遭竊總是一到晚上便在門把上連鎖三道鎖;女兒則厭惡了像風景畫般枯...

寬容的故事

當時佛陀在世時,有位阿闍世王,為了奪取王位,害死了自己的父王頻婆娑羅王,自立為王后不久,知道弒父的罪報後,...

結善緣的重要

從前,有一位老和尚在山上一間寺院,一心一意清苦修行。日常除了打理佛寺的一般事務外,生活頗為清靜而平淡。 有...

烏龜與野狗

有一次,釋尊在舍衛國祇園精舍弘法利生。 有一個修行道人在河畔的樹下修行了十二年。雖然他修行了這麼久,始終不...

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東西

從前,有一位愛民如子的國王,在他的英明領導下,人民豐衣足食,安居樂業。深謀遠慮的國王卻擔心當他死後,人民是...

把慈悲心體現在生活中

在一個非常寒冷的大冬天,一個流浪者來到一位比丘的禪室,他因為飢寒而顫抖。 你可以看出來,我不僅飢餓也受凍,...

毒心的惡報

過去有一個人,夫婦結婚好幾年,他們一直渴望著有一個兒子。尤其丈夫等得最著急,為了生子,他就又娶了一個小妾。...

降伏內心淫念慾望的方法

有一次,尊者賓陀羅婆羅陀闍在婆磋國游化,住在首府拘睒彌城東南瞿師羅富家長者所佈施的林園中。 一天,婆磋國優...

佛陀的四種弟子

隨著佛陀教化的弘傳,皈依佛陀的弟子不可勝數,僧團份子良莠不齊自是意料中事,要求所有的弟子在短時間都能成聖成...

三車祖師--窺基法師

● 一坐坐了幾千年 前邊提到坐禪要有忍力,不怕苦二十一個鐘頭。你看古來那個窺基祖師,他的前生,你看他多苦,...

屠夫的頓悟

10年前,張順是個專職屠夫專門為附近的人宰殺大小牲畜。他說,幹他們這一行的,在每次行刑前,心裡都念叨這麼一...

修習慈心

一早,舍利弗進城托缽,遇到一名老婦人在路旁哭泣。舍利弗慈悲的趨前垂詢:老人家,您怎麼啦? 老婦人淚流滿面的...

教化兒童

佛陀住在舍衛城的祇園精舍時,有一天,在行化的途中,見到許多兒童在水邊玩魚。 佛陀問那群兒童說:孩子!你們怕...

自私自利遭苦報

韋婆多是一個很愛說警告語的比丘尼,她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求,常常以警告來阻止別人去獲得。 她雖然出家受具足戒,...

害人就是害己

從前有一個愚癡的人,因為他和別人有仇,所以常常要想出方法來報復。可是他怎樣也想不出方法,因此抑鬱在心,終日...

佛也要受前世的業報

佛教認為,即使是佛也難以免除前世所招感的苦報。 《長阿含經》卷二提到,釋迦牟尼在入滅前三個月開始背痛。此乃...

挫折與收穫

在古印度的時候,常常發生乾旱或是水災,因此,老百姓們常常失去收成,過著飢腸轆轆的生活。有一位婆羅門,因為不...

老僧一打坐,能消萬兩金

溈山老人曾說過,老僧一打坐,能消萬兩金。唐裴休丞相雖然知道出家是好,但自己身為丞相不能出家,遂造了一間大廟...

兩頭鳥

從前,在遙遠的雪山下,有一隻兩頭鳥。這只兩頭鳥,為了自己的安全,白天在一起進食,到了夜晚則輪流守護,一頭如...

如何成為富翁

很久以前,有個很窮的年輕人,從小就失去了父母,有一天,他到寺院裡拜佛,他虔誠地跪在地上,向菩薩祈求:菩薩啊...

還有明天

話說有一天閻羅王召開地獄的幹部會議,商討如何才能讓地獄的人口增加,牛頭首先發言:我會告訴世間的人們沒有天堂...

好好運用這一生

在人生路途上,我們假如能好好把握時間,善用良能與人結善緣,那就不至生死迷茫而任生、老、病、死的荊棘所刺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