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教故事文章(第38頁)

活在當下

從前,寺院裡住著一老一少兩個僧人。老僧才學廣博,聲名遠播。小沙彌整日按師傅所授之法打坐,讀經, 日復一日。...

二鴿喻

從前有雄雌兩隻鴿子,住在一個巢裡。秋天果子熟的時候,它們撿來果子裝滿了一巢。後來果子風乾體積減少了,只剩下...

女人為什麼有貧富貴賤和美丑

勝鬘夫人是舍衛國波斯匿王之女,也是逾闍國的王妃。 勝鬘夫人地位尊貴,但面貌卻長得不太好看,她心裡常常因此生...

佈施

一個人聽了因果佈施的道理,對禪師說:等我有錢以後,一定廣修供養,做一些濟世救人的事業。 等你有錢以後再行布...

佛最後一次教誨

在薩羅國的娑羅樹林,佛對他的弟子,作了最後一次教誨。佛說要自己度自己,不要依靠其他。要為自己作照明,要以我...

謠言

印度拘薩羅國有一位年輕的修行者,住在某處森林裡,他跟國內某位富翁頗有交情。這個富翁的妻子,長得貌美動人。因...

貪婪的代價

一位古董商有一次在一處僻靜的窮山村裡,發現了一個老式紅木舊櫃子。驚喜過後,開始動了心思。他先與櫃子的主人閑...

耕種

有一次,佛陀在拘薩羅國弘化,遇到一位以耕田為生的婆羅豆婆遮婆羅門,正使用五百具犁辛勤的工作。他遙見佛陀容止...

虛空眨眼

在一次法會上,唐肅宗向南陽慧宗國師請示了很多問題,但禪師卻不看他一眼,肅宗很生氣的說:我是大唐天子,你居然...

國師與皇帝

清朝順治皇帝有一天特召迎玉琳國師入宮,請示佛法,順治問道:楞嚴經中,有所謂七處征心,問心在那裡?現在請問心...

阿難的多聞第一

佛陀住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時,有比丘對阿難尊者的多聞生起這樣的疑惑:阿難尊者過去世做了什麼善業,這一世能將...

施多福大

有一段時期,佛陀住在迦蘭陀竹園弘化,每天早晨依慣例著衣持,到王舍城次第乞食。有一位火與婆羅門遠遠看見佛陀,...

貧人供佛

羅閱城的大眾正在商議每人出百錢,以辦齋供養佛陀與僧眾的事。此時,有一貧苦人,貧窮無錢,他擠在人群中聽大家會...

炷香增福

唐朝裴休宰相,是一個很虔誠的佛教徒,他的兒子裴文德,年紀輕輕的就中了狀元,皇帝封他為翰林,但是裴休不希望兒...

禪的妙用

仙崖禪師外出弘法,路上,遇到一對夫婦吵架。 妻子:你算什麼丈夫,一點都不像男人! 丈夫:你罵,你如再罵,我...

真正的富有

從前有一個婆羅門國家,名叫多味象,這個國家的國王信奉外道。 有一天,國王起了一念善心,想要行大佈施,於是就...

商人聞法

佛陀從遠方的跋耆國遊行教化到毘舍離國,住在獼猴池旁的重閣講堂。國內的商人得知佛陀的行止,都歡喜地相約來到佛...

一隻破水桶的啟示

一位農夫有兩隻水桶,他每天就用一根扁擔挑著兩隻水桶去河邊汲水。 兩隻水桶中有一隻有一道裂縫,因此每次到家時...

宿世業報

舍衛國有一個近二百歲的貧窮老翁,聽說佛陀能夠知道現在、過去、未來的種種事,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因而想瞻仰...

王女的覺悟

印度波羅奈國王的夫人生有一女,膚色金黃耀眼,頭髮紺青。王女十六歲時,父母見女兒日漸長大,就想替她尋找佳婿。...

慧眼觀六道

悉達多太子在菩提樹下靜坐四十九天,於最後一天夜裡悟道成佛,此時佛陀以無礙的慧眼,觀看這娑婆世界裡六道眾生的...

施戒得名利

佛陀住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說法已經有一段日子了。一天清晨,佛陀正在園中經行,一位容貌莊嚴殊妙的天子來到佛前...

人生五難

阿若憍陳如等五比丘是最早追隨佛陀出家的弟子。佛陀成道後,一心想要度化他們,於是前往他們所住的波羅奈國。途中...

持戒的功德

佛陀住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時,國中的須達長者有七個兒子,由於他們不信仰佛教,不歡喜皈依三寶及受持五戒,令長者...

藏六如龜

在佛陀的弟子當中,根機有利有鈍,有的人一點即通,有的需要耐心琢磨,但是佛陀都能耐心觀機逗教,給予啟發。譬如...

疑人竊斧

有個人丟了一把斧子,懷疑是鄰居家的兒子偷走的,於是,他看鄰居兒子走路的樣子,像偷斧子的;臉上的表情,像偷斧...

佛陀探病

佛陀住在只園精舍的時候,有一位比丘患了重病,因為臥病太久,不能清掃房間,所以他住的房間非常污穢。當他最初有...

發牢騷會影響身材和容貌

《賢愚因緣經》上記載:有一次,波斯匿王率領大軍經過佛陀講經說法的道場,聽到一位出家師父誦經的聲音特別好聽,...

知因達果

梁武帝很相信志公禪師,而其他一般人也很相信他,不論是什麼場合,生小孩、親友死亡、結婚、喪禮等,都要請志公禪...

何事最快樂

有四位新出家的比丘,相偕到一棵柰樹下坐禪修定,這棵柰樹高聳入雲,枝繁葉茂,花香撲鼻,因此引起這四位比丘的興...

惡語之害

佛陀在袛園精舍的時候,六群比丘吵起架來,並且舉出十點,嘲罵那些正直的比丘。佛陀知道此事後,便召集六群比丘來...

受持三戒

舍衛城中有一良家子弟聽了佛陀的說法,便皈依三寶,出家修行。當時有一位尊者為他解釋戒律道:法友啊!這個名為一...

惡口罵人變丑女 見佛歡喜轉莊嚴

波斯匿王有一位女兒,名叫賴提公主,有十八種丑,都不似人,任誰見了都會感到恐怖害怕!波斯匿王只好在國內招募:...

忍辱求安

寒山是唐代著名的和尚詩人。他的詩大多富有禪理,令人回味無窮。其中,有一首是這樣的:有人辱罵我,分明了了知。...

慈悲與愛

很多人只知道佛陀在菩提樹下頓悟成佛,哪知道佛陀曾示現了無量劫的慈悲與愛。 古印度有一位國王,名一切施王。他...

獵人改業

羅閱只國有一座高山,山上花草樹木、飛禽走獸很多,風景奇美。山下住著幾百戶人家,全以打獵為業。天亮時,男人就...

佛說不敬、非議或辱罵老師的果報

阿難問佛陀:世尊,若是有比丘,對他們的老師或和尚,不生恭敬心,而論說師長的長短。那麼他們將來,會得到什麼果...

功德天與黑暗女

從前,有一個女子,到了一戶人的家裡。這個女子長得端正莊嚴,容貌十分美麗,穿戴珠光寶氣,裝飾得異常華貴。 這...

佛陀勸孝的偈語

一天早晨,正當佛陀著衣持缽進入舍衛城乞食時,有一位年老的婆羅門也手持枴杖,挨家挨戶的乞食。 佛陀問婆羅門:...

因果業報

有一位婆羅門長者,家財萬貫,只有一個兒子,年滿二十歲,新娶媳婦,還沒滿七天,夫婦相敬如賓,水乳交融。一天,...

香和臭

一天,佛陀和難陀尊者經過街市,在一家魚鋪門口停下來,佛陀對難陀尊者說道:難陀!你到魚鋪裡去,用手摸一摸鋪在...

殺掉嗔恨

有一個婆羅門生養了一個瞋心很重的女兒,經常觸怒婆羅門,惹他生氣。 有一次,女兒又把婆羅門氣得七竅生煙,因而...

老人是寶

有一次,佛陀在舍衛國對比丘們說:恭敬老人有很大的利益,不曾聽過的事,可以獲得了解,使名聲遠揚,受到有智慧的...

難忍能忍的須賴

佛陀住世時,舍衛城中住著一位赤貧如洗的佛弟子,名叫須賴。他雖然貧窮潦倒,卻十分深信佛陀所開示的教理,因此絲...

【推薦】把握當下

有一天,一位外道婆羅門來到舍衛國的只園精舍拜見佛陀,向佛陀請法。 外道婆羅門問道:佛陀!未來世中會有多少佛...

戰勝自己

有一位比丘,自出家以來,父母從未曾放棄說服他還俗,一再以親情及豐厚的財富試圖動搖他求道的信心。而他自己也一...

以貌取人

佛陀居住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時,有一位比丘名叫拔提,相貌丑陋,從很遠的地方來拜見佛陀。 當時,圍繞在佛陀四...

愛是一種心境

盛產童話的丹麥有兩位科學家,他們是兄弟。弟弟叫哈洛波爾,哥哥叫尼爾波爾。 有一天,哥哥尼爾對弟弟說:我們來...

佛的無奈

一般人總以為佛陀神通廣大,法力無邊,想要做什麼就能做什麼。其實,佛陀也有無奈的時候。 有一個壞人名叫幹達多...

臭女淨心

舍衛國有一位清道婦,每天清晨就在城內各通衢要道掃地,清除污穢的水溝或馬路,她無暇顧及自己的身裝,所以總是一...

念珠的由來

佛陀駐錫在靈鷲山說法的時候,附近有一個弱小的國家,經常受到鄰國的侵凌,加以國內瘟疫流行,內憂外患,人民非常...

五缸黃金的秘密

在佛陀的時代,有一位富翁,他雖然很有錢,但卻生性慳貪,經常交代他的兒子:如果有乞丐或出家人來家裡 就把他們...

梵天問道

有一天,佛陀在只園精舍說法,大梵天主從天而降,來到佛陀座前,向佛陀請法。 梵天問:什麼是最銳利的劍?什麼是...

不變應萬變

道樹禪師,建了一所寺院,與道士的廟觀為鄰,道士放不下觀邊的這所佛寺,因此每天變一些妖魔鬼怪來擾亂寺裡的僧眾...

度化長者

佛陀想度化一位長者。有一天,佛陀到長者的家門口乞化,長者的家人趕快通知他。長者一聽,立即拿出布疋來佈施。佛...

到市場買菜去

有兩個禪寺,同在一個城中,相距不遠。每天清晨,兩個禪寺都要派個沙彌到市場上去買菜,兩個沙彌在市場上撞見時,...

身為苦本

一位出家人坐在石窟裡面,結跏趺坐,斂目攝心,屏除一切雜念,用功精進,觀照自己的本性自心。出家人正在全神貫注...

割斷慾望之繩

有一則故事:一個年輕人從家裡到一座禪院去,在路上他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他想以此考驗禪院裡的老禪者。來到禪院...

勝利之道

從前,有一個青年在家人的幫助下開了一家客棧。由於青年的精心經營及家人對他的支持,客棧的生意十分紅火。 不久...

如盲執燭

在拘睒尼國的美音精舍,佛陀正為四眾弟子廣說大法。有一個老梵志,整天高舉著火把在城市中行走,有人問他:你為什...

盲人除蚊

佛陀從舍衛國至摩竭陀國行腳,到了一個村落,村中住著許多盲者。一日,盲者會集在一處商議道:諸位!我們到森林中...

天耳通

從前,有一個叫耆婆的老先生,他會一種很特別的功夫,即對音聲非常敏感,只要有任何聲響發出,他就能憑藉雙耳分辨...

對面不識佛菩薩

以前中國有個杜順和尚,他收了一個徒弟,這個徒弟跟著他學佛法。他有時講經說法,有時教人打坐參禪,有時教人念佛...

佛陀的一天

佛陀一天的時間分成五個部份:上午,下午,第一時夜,中時夜,後時夜。 一,上午時分至午時前,佛陀結束飯食。飯...

菩薩與羅漢的故事

第一篇 四大菩薩與阿羅漢 其一 中國四大菩薩 中國佛教有四大名山,是四大菩薩教化眾生的道場,代表中國佛教的...

佛教故事系列

王子公主的故事 躲在暗室裡的公主 波斯匿王的王后茉莉生了一個女兒,取名叫波安羅,她的面貌丑陋,根本不像人類...

以關懷代替處罰

在仙崖禪師住的禪院裡,有一位學僧經常利用晚上時間,偷偷的爬過院牆到外面去遊樂,仙崖禪師夜裡巡寮時,發現牆角...

朋友有四種

朋友好比一面鏡子,善友可以規過勸善,惡友可以引以為鑒,自我警惕。世上有人因為交友不慎,不辨善惡,而誤入歧途...

貪慾如舉債

佛陀游化到舍衛國,居住在勝林給孤獨園。有一天,佛陀問比丘們:有一個貪慾心很重的窮人,他心中貪戀著物質,是不...

逆風的香

阿難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 有一天,阿難獨自在花園裡靜坐,突然聞到園中的花,隨著黃昏吹來的風,飄過來一陣一...

12條小故事

1、父子二人經過五星級飯店門口,看到一輛十分豪華的進口轎車。兒子不屑地對他的父親說:坐這種車的人,肚子裡一...

大象與小狗

佛教常有一句話勸人的話:要結好緣、結歡喜緣:但是,我常常強調:要結清淨緣與歡喜緣! 有些人的習氣是愛恨很強...

重報輕受

唐朝時,西域天竺國有位戒賢法師,德高望重,名震四天竺國。某一年身患惡病,痛苦極為慘烈,無法忍受,正想自殺以...

羅漢托空缽

在過去久遠前,有兩兄弟。他們都是窮人。哥哥心想:生活如此窮,當求解脫。所以就出家修行,後來證得阿羅漢!弟弟...

一休與五休

有一天,有人問一休禪師道:禪師什麼法號都好起,為什麼要叫一休呢? 一休禪師回答說:一休萬事休,有什麼不好?...

強盜弟子

一天晚上,七里禪師正誦經時,一個強盜破門而入,手持尖刀威脅七里說:快拿錢出來,否則就要你的命! 七里望著眼...

沒人綁住你

三祖僧粲繼承慧可的事業,廣施法雨,普度眾生。 一天,有位年少僧人前來拜見。少年僧人問:什麼心才算是佛心呢?...

說不如行

有一天,一位經常跟隨佛陀到處弘法的弟子忽然對佛陀說:佛陀!您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老師。 佛陀聽了這話,絲毫沒...

小和尚掃樹葉

有一個小和尚每天早上負責清掃寺廟院子裡的落葉。 清晨起床掃落葉實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在秋冬之際,每一次起風...

公平分配財產

在百喻經中有一則很有趣的短文:有一位父親,年老多病,但是他很有錢、財產很多。老人有兩個兒子,當他病重時很掛...

困境即是賜予

一個障礙,就是一個新的已知條件,只要願意,任何一個障礙,都會成為一個超越自我的契機。 有一天,素有森林之王...

自傘自度

有一個人在屋簷下躲雨,看見一位禪師正撐傘走過,於是就喊道:禪師!佛法不是講求普度眾生嗎,度我一程如何? 禪...

貧女一燈福報無盡

在《阿闍世王授決經》中,記載一段貧女佈施一燈,得佛授記的故事。 有一天,佛陀在羅閱只國耆闍崛山。當時,阿闍...

瞎子點燈

從前有一個小巷子又黑又窄,路燈也沒有一個,每到晚上在裡面走路非常不方便。 一天晚上一個僧人穿過這個巷子,想...

修行如彈琴

參禪的目的就是要開悟,但開悟有什麼好處呢?佛教認為,一個開悟的人,任何事情他都放得下,再大的災難也不怕,滾...

小怒數到十,大怒數到千

聰明的一休是很招人喜歡的,喜歡他的中國人可能有好幾代了。一休和尚是真實的歷史人物。他生於l394年,是後小...

真理戰勝邪惡

有一回,佛陀在拘睒彌弘法,受到外道的嫉妒,故意收買不良份子,到處惡言中傷佛陀。在這種情況下,佛陀和弟子們想...

祈禱有用嗎

伽彌尼出家不久,有一天,他向佛陀提出一個問題:佛陀!我覺得各種宗教都有祈禱天神,求生天國的方法,佛陀為什麼...

燒香作炭

佛陀在舍衛國說法的時候,感化了一位青年發心跟隨佛陀出家、修持。五年以後,年輕的比丘得到佛陀的許可,獨自一人...

找心

佛陀在往伽耶山的途中,路過一座苦行林,在樹下靜坐片時,像等待什麼似的。有一個拿了大包裹的女人,從佛陀的面前...

善惡隨行

佛陀有一次到拘利城教化,拘利城的城主善覺王是耶輸陀羅的父親,因為佛陀曾捨棄他的愛女去出家學道,所以就懷恨在...

革除習氣

僧團是講求六和無諍的團體,但由於攝受的對像普遍,難免有一些根器比較頑劣的弟子,因此有時也會有紛爭發生。 羅...

婆羅門索債

佛陀住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佛陀帶著比丘們一起到城裡托□乞食,當他們走到一條巷子時,突然遇到一位...

走不回去的小和尚

某日,寺院要擴建殿堂,有一棵珍貴的銀杏樹需要移栽到別的地方。方丈命他的兩個弟子去做這件事,辦好後回來覆命。...

八風吹不動

蘇東坡被派遣到江北瓜州任職,和他的好朋友佛印禪師所住的金山寺只隔著一條江 。有一天,蘇東坡坐禪欣然有得,便...

心的容量

古時候,一位老和尚有個老是愛抱怨的弟子,老和尚決定要開導他一番。有一天,老和尚派這個弟子去集市買一袋鹽。弟...

佛法不在遠處

從前有個少年由於貧困,苦惱,迷上了求仙拜佛,可以解脫各種煩惱過神仙似的生活,在他家裡只有母親與他相依為命,...

布袋和尚

五代後梁開平年間(907~911年),四明奉化(浙江省)突然來了一位行為怪誕的和尚,皺著額頭,腆著大腹,身...

緣起性空

彌蘭陀王非常尊敬有過禪悟的那先比丘,那先比丘從禪修中證悟的智能,出言吐語,充滿了慧思靈巧。有一天,彌蘭陀王...

一次施捨的福德

在舍衛國裡有個名叫拘留的老人,他非常富有,卻一點也不開心,因為他一面沒有孩子。他日夜虔誠的祈禱,希望能求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