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講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這一品就是講聽了法華經聞法所獲得的好處,好處就是功德。聞佛的壽量無量壽,我們也得佛的功德。佛的無量壽,就是佛說法的功德使佛的壽命無量。佛久住世間,常時在說法,你能生起這麼樣個信心,功德無量。把佛的功德、聞法的功德分別一下,就是較量一下,聞法和不聞法的差別在哪裡呢?就是在你所得感受上所得的功德說。

【爾時大會。聞佛說壽命劫數長遠如是。無量無邊阿僧祇眾生得大饒益。】

如來現在把眾生聞法的功德,聞聽法華經,還沒說你修行,也沒說你證得,只是你能聽到法華經,你所得到的功德。功德,我們一般說是好處吧!一般的或我們做一件善事,而供養給人家一點東西,人家求你迴向,或是你給他念經迴向的功德,這是一般的,這指說佈施。佈施裡頭,有飲食,有衣物;但是跟法不能相比,以法佈施功德。在我們出家道友來說,你所修行的,念佛也好,誦經也好,你所修行的,這叫功。當你證得了,心裡有所領會,那叫德。行道有得於心,就叫功德。你說對世間相,說是幫助別人點事,這個功德。那個功德很小很小。如你自己修行,功行那叫功;心裡證得了,那叫德。這就是功德,跟世間所說的功德不一樣。

【於時世尊。告彌勒菩薩摩訶薩。阿逸多。我說是如來壽命長遠時。六百八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眾生得無生法忍。】

現在法華會上這些菩薩們聽到佛的壽命無量,就聽到佛的壽命無量這個功德,所有法華會上這些聞到佛說無量壽,就聞到佛的壽命無量,聞到這一法的時候,很多人,與會的大眾,有好多呢?六百八十萬億那由他,把這六百八十萬億那由他是恆河。多少恆河?六百八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每恆河每一個沙粒是一個眾生,這個算數是無盡的。這是法會的當中一部分,他們聽到佛的壽量品之後,得到無生法忍。咱們經常講經說到聞法了,開佛知見了,悟入了,得到無生法忍。無生法忍是什麼地位呢?咱們講華嚴經十住菩薩,初發心住,這叫無生法忍。每部經上講到好多人得到無生法忍,好多人證果。就是有這麼多眾生聽到佛的壽命長遠,都得入於初住位,這叫住不退。住不退,住在菩提心上,再不退菩提心了。這叫發菩提心,初發心住。一發了這菩提心就直至成佛,不會再中斷的,這叫得了無生法忍。

【復有千倍菩薩摩訶薩。得聞持陀羅尼門。】復有千倍菩薩摩訶薩,在這個六百八十萬億那由他這個數字上加一千倍。加一千倍是指哪一類說?指菩薩摩訶薩,他們得了聞持陀羅尼門。聞持陀羅尼門在我們講經的位子說,就是十住位的繼續修行,到十行位的菩薩。

【復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得樂說無礙辯才。】說法無礙,而且歡喜說,說法時候生大歡喜。這叫十迴向位。在佛說無量壽品的時候,有這麼多菩薩發了菩提心,住在菩提心上,修行菩提心,完了迴向給眾生,迴向自己的位子,如實迴向,這叫三賢位。

【復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得百千萬億無量旋陀羅尼。】旋陀羅尼到什麼位子呢?是初地菩薩。從賢位入於聖位。在法華經講三種陀羅尼,這是一種旋陀羅尼,就是入於初地了,對於法能夠旋轉自在,就是運用法;在他自心運用法的時候能夠旋轉自在,這得登初地的菩薩。初住、初行,乃至初向、初地,就是佛說這個無量壽,有這麼多眾生得了這個好處。

【復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能轉不退法輪。復有二千中國土微塵數菩薩摩訶薩。能轉清淨法輪。】能轉不退法輪在前,能轉清淨法輪在後。這就是初地、二地、三地,這是二地和三地的菩薩。這個就是說的學法的次第,學了佛法了,聞到佛講旋陀羅尼法的時候,證得的位子。證得這個位子,就是他從此位不退。

【復有小千國土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八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小千國土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八生就是再過八世,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進入第四地菩薩。

【復有四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四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他過一生、過一生,四生,就是八地菩薩。現在是一地一地菩薩講。

【復有三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三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二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二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第九地菩薩。把這個菩薩的次第,就是聞這個法得到利益各有不同的。

【復有一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一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一生,就是這一生成就佛果,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指的第十地的菩薩。

【復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是等覺菩薩證得金剛心,就是最後菩薩位,就是我們現在所說彌勒菩薩,類似跟彌勒菩薩相等的。在佛說菩薩摩訶薩這個無量壽法門的時候,有這麼多這些得到利益的,從初住到十住,從初行到十行,從初地到十地,乃至最後心轉成佛位。就是聞到佛的無量壽,那他所證得的位子不同了。

【佛說是諸菩薩摩訶薩得大法利時。於虛空中。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以散無量百千萬億寶樹下師子座上諸佛。並散七寶塔中師子座上釋迦牟尼佛。及久滅度多寶如來。亦散一切諸大菩薩及四部眾。又雨細末栴檀沉水香等。於虛空中。天鼓自鳴。妙聲深遠。又雨千種天衣。垂諸瓔珞。真珠瓔珞。摩尼珠瓔珞。如意珠瓔珞。遍於九方。眾寶香鑪燒無價香。自然周至。供養大會。一一佛上。有諸菩薩執持幡蓋。次第而上。至於梵天。是諸菩薩。以妙音聲。歌無量頌。讚歎諸佛。】

佛說是諸菩薩摩訶薩得這個法的利益的時候,在這虛空中自然的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陀羅華像我們中國那個芙蓉華一樣的。這都是天上的,不是人間的。以散無量百千萬億寶樹下師子座上。這師子座來的都是十方諸大菩薩,乃至入佛位。同時不要忘記這個會中還有多寶佛塔,還有過去無量無量劫早已成佛的多寶佛,為了證明佛說法華經,還得供養多寶如來。以散無量百千萬億寶樹下師子座上諸佛,散七寶塔中。釋迦牟尼佛及久滅度的多寶如來,供養二世尊,供養這兩尊佛。

亦散一切諸大菩薩及四部眾。不只散佛,還有與會的大眾都供養,叫普遍供養。供佛及僧,這個僧就是菩薩僧,不是凡夫僧。這個會上沒凡夫,沒有二乘,沒有權乘,權小凡夫都沒有,最起碼是初住菩薩,發大菩提心的。又雨細末栴檀沉水香等,於虛空中,天鼓自鳴。天上的鼓、音樂自己就發奏了,自鳴,不要人去擊它,妙聲深遠。又雨千種天衣,垂諸瓔珞,真珠瓔珞,摩尼珠瓔珞,如意珠瓔珞,遍於九方。眾寶香鑪燒無價香,自然周至。供養大會,一一佛上。有諸菩薩執持幡蓋,次第而上。至於梵天,是諸菩薩,以妙音聲,歌無量頌,讚歎諸佛。這是從文字解釋,沒有其他的含義。

【爾時彌勒菩薩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說偈言。佛說希有法。昔所未曾聞。世尊有大力。壽命不可量。無數諸佛子。聞世尊分別。說得法利者。歡喜充遍身。】

爾時彌勒菩薩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說偈言,佛說希有法,昔所未曾聞。彌勒菩薩向佛表白,他們現在聽了法的感受,他說這個法我以前沒聽說。大家想想,彌勒菩薩是等覺菩薩了,佛說法華經的時候,他以前沒聞到這個法。是客氣嗎?不會,這不是說客氣話的地方。為什麼?一種說彌勒菩薩他推崇這個法的殊勝。佛經過四十年之後才說法華經,佛佛都如是,不止釋迦牟尼佛,演法華會上的第一個是得因緣成熟。諸法緣生,緣生諸法。緣沒成熟的時候,佛不會說的。佛說法是有目的的,有目的的就是某一部分人應該成就了,說是法也要有因緣。

我們現在說法華經有沒有因緣呢?一樣的,無緣不生。諸法緣生,緣生諸法。不是我們心裡想,必須得有那個緣。光有因不行,因得緣生,得有助成。第一個,我們說法,不論說什麼法,你得有個地方。換句話說,現在我們得有個法堂,得有個說話的地點。大家想聽,那得有個說的。沒說的,我們聽什麼?緣不成熟,或者有說的想說,緣不成熟說不成,或者是地點條件不夠,或者是有其他的因緣障礙。因此彌勒菩薩讚歎的含義,就是說我以前沒有聽說佛演說希有的這種法。每個法的當機眾都如是說,就像須菩提聽佛說金剛經,他就痛哭流涕,昔所未聞。每一法都如是。

彌勒菩薩都說這個法昔所未聞,現在我們聽到了感覺著是昔所未聞嗎?有沒這感覺?特別我們好多的在家道友,最近來聽一座,或者沒有聽,或者有什麼的,他沒什麼感覺,他不像法會這些大菩薩的感覺。現在我們與會大眾有這樣感受嗎?沒有。為什麼?你惑業還沒銷。我們連初住位沒夠呢!還沒到初住位呢!我們發了菩提心隨時動搖的,隨時喪失掉,並沒住在菩提心上。現在此會最起碼的都住在初住位,所以彌勒菩薩讚歎,佛說這種的法我以前沒聞過,昔所未曾聞。世尊有大力,壽命不可量。說什麼呢?佛說無量壽法。佛從來沒說過我這個壽命無量,只有在法華經開始,這叫開權顯實,現在說真實的。假使說以這個問號你來問,開權顯實。那佛以前你說法時沒有說,不是瞎說了嗎?是不是妄語?不是的。為啥呢?緣沒成。眾生的因,眾生沒有這個希求,聽了他也等於沒聽。現在不同了,現在眾生的因成熟了,所以開始顯實。無數諸佛子,聞世尊分別。現在與會的大眾聽到如來分別過去的無量無量的劫前,因此現在顯說。這講顯說,就是開權顯實。為了令一切與會大眾都能夠悟入佛之知見、證入佛之知見,所以佛才開佛的知見、示給佛之知見。因此說此法的時候,所有與會大眾歡喜充遍身,而不是小小的歡喜,是遍滿身心的歡喜,就是前面咱們所說的一地一地的。

【或住不退地。或得陀羅尼。或無礙樂說。萬億旋總持。或有大千界。微塵數菩薩。各各皆能轉。不退之法輪。】聞到佛現在轉這種法輪時候,與會的大眾都能夠學說,學著佛說而說,都能轉不退的法輪,都轉這個開示悟入佛的知見的法輪。

【復有中千界。微塵數菩薩。各各皆能轉。清淨之法輪。】復有中千界。前頭是大千界,彌勒菩薩與微塵數菩薩,各各皆能轉,清淨之法輪。前頭是不退法輪,這個是清淨法輪。

【復有小千界。微塵數菩薩。餘各八生在。當得成佛道。】八生成佛。

【復有四三二。如此四天下。微塵諸菩薩。隨數生成佛。或一四天下。微塵數菩薩。餘有一生在。當成一切智。如是等眾生。聞佛壽長遠。得無量無漏。清淨之果報。】

數生,不要八生。或一、二、三、四,就成佛了。餘有一生在,當成一切智。就像彌勒菩薩他就是一生成佛,像善財童子也是一生成佛。如是等眾生,聞佛壽長遠,得無量無漏,清淨之果報。為什麼?以前眾生認為長壽佛也不是活八十歲,還是照樣死,這樣來看生死的。二乘人看佛也是入滅了。你看圍著菩薩那些證得阿羅漢果的,那些佛的弟子,佛在印度涅槃的時候,圍著悲傷的不得了。你說現在這個佛說我沒有死,是現化的。這些大菩薩聞了,他生歡喜心,佛是永久住世。因為聞到佛說如是甚深法的時候,聞佛的壽命是長遠的,他得了無漏智慧了,知道這是清淨果報。這種妙因將來所感的妙果沒有障礙的,是清淨。

【復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聞佛說壽命。皆發無上心。】以彌勒菩薩看,復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八個佛世界,八世界是指三千大千世界,在這個世界當中有無窮無盡的眾生,聽到佛說佛的壽命無量的時候,皆發無上心。以下咱們就念念這個偈頌就行了,不加解釋了。

【世尊說無量。不可思議法。多有所饒益。如虛空無邊。雨天曼陀羅。摩訶曼陀羅。釋梵如恆沙。無數佛土來。雨栴檀沉水。繽紛而亂墜。如鳥飛空下。供散於諸佛。天鼓虛空中。自然出妙聲。天衣千萬種。旋轉而來下。眾寶妙香鑪。燒無價之香。自然悉週遍。供養諸世尊。其大菩薩眾。執七寶幡蓋。高妙萬億種。次第至梵天。一一諸佛前。寶幢懸勝幡。亦以千萬偈。歌詠諸如來。如是種種事。昔所未曾有。聞佛壽無量。一切皆歡喜。佛名聞十方。廣饒益眾生。一切具善根。以助無上心。】這是助道法,發了無上菩提心了。彌勒菩薩讚歎完了,這些都是供養偈的供養辭。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阿逸多。其有眾生。聞佛壽命長遠如是。乃至能生一念信解。所得功德。無有限量。】

最後這句話,佛跟彌勒菩薩說,聽到佛的壽命長遠,他生起一念的信解,解就是明白了。信是剛發一個信心。信解行證,明白了你才去做,做了才能成。聽到佛的壽命,他這麼一念間信。這個信從解來的,了解了之後,佛的壽命是無量的。咱們怎麼理解?我們沒講法華經之前,先給大家講性空緣起。佛的壽命是性空的,性空的還有數字嗎?但是也是緣起的,由性空而生起緣起諸法,這叫緣起性空。說佛壽命八十,那有作用的,專度那一類機。唉呀!佛要入滅了,我得趕快修行,佛入滅了,沒人再照顧我了,我自己得勇猛精進。這是善巧方便。凡是一切大乘經典都告訴你,你懂得性空緣起了,這個意思你早就明白了。聽到佛的壽命長遠,本來也如是。咱們的壽命也如是。性,咱們所具足的自性,只有法性它是無障礙的,有障礙的是咱們所有的緣,緣起的。一切眾生為什麼能成佛?他本來就具的,本來就是佛。這個先最基本的原因。

我們經常問道友們說:你有信心沒有?都把它理解的不正確。說:信三寶不?信法不?把這個當成信心。不是的。是你相信你自己的心不?你的心跟佛無二無別,你心本來就是佛,所以你才能成佛。你不信心,你也成不了佛,永遠也成不了,讓你相信自己的心。佛的壽命無上是指性空說的,不是緣起。緣起是隨眾生的緣,那這壽命有長有短,你看見佛活八十歲,他看著佛活著無量壽。既然是佛佛道同,釋迦牟尼佛跟阿彌陀佛一樣的,都是無量壽,都是無量光,心要圓!如果你這樣的觀想、這樣來信解佛所說的法,你所得的功德無有限量。就是講的功德品。聞到無量壽,你心裡沒有一點的懷疑,無量!所以你得到功德也無量,這樣的無量的。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於八十萬億那由他劫行五波羅蜜。檀波羅蜜。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毗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除般若波羅蜜。以是功德。比前功德。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

佛又對彌勒菩薩說,若是有善男子善女人為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了無上正等正覺,於八十萬億那由他劫;劫是劫波,就是時分;八十萬億那由他這個時間,行五波羅蜜;沒說六波羅蜜;檀波羅蜜、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毗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為什麼不說般若波羅蜜呢?因為除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是正慧。只說五波羅蜜。以這個功德比前的功德,比聞到佛說無量壽的功德,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沒有前頭聞說無量壽佛的功德大,拿這個來比喻。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

【若善男子善女人有如是功德。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退者。無有是處。】

因為前頭講了,只要聞到這個法他就進到初住、初行、初向、初地,三賢十聖;就是住、行、向,加初地到十地,這是十聖。一個是功德從外邊來的,一個他是自己產生的,這個產生就是般若波羅蜜產生,智慧所產生的。這說五度,沒說六度。你信解得有智慧,從你內心而得到的,所以說這個功德得到是不退的。咱們的功德是進進退退,時而得到,時而又失掉,這個功德是不退的,咱們所得的功德是退的。咱們修道也是,功德也如是。因為你有煩惱障、所知障,被這些障,有時候有緣了就聚了,緣聚則興,緣不聚了就散了,不是一樣的。所以佛將這種道理再重演說一遍,世尊自己用偈頌再跟大會說。當然彌勒菩薩是代表,佛說法並不是專對彌勒菩薩說的。彌勒是請求,替大眾請求,是代表的,其實他已經都了解的。有些菩薩他為了利益眾生而請法、說法、問答,不是他本人。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若人求佛慧。於八十萬億。那由他劫數。行五波羅蜜。於是諸劫中。佈施供養佛。及緣覺弟子。並諸菩薩眾。珍異之飲食。上服與臥具。栴檀立精舍。以園林莊嚴。如是等佈施。種種皆微妙。盡此諸劫數。以迴向佛道。若復持禁戒。清淨無缺漏。求於無上道。諸佛之所嘆。若復行忍辱。住於調柔地。設眾惡來加。其心不傾動。諸有得法者。懷於增上慢。為斯所輕惱。如是亦能忍。若復勤精進。志念常堅固。於無量億劫。一心不懈息。】

若人求佛慧,於八十萬億,那由他劫數,行五波羅蜜。佛重頌長行的。於是諸劫中,佈施供養佛,及緣覺弟子,並諸菩薩眾。當然供養佛就及僧了,或者聲聞緣覺的弟子,乃至於佛身邊的菩薩大眾。供養什麼呢?珍寶、飲食、衣服、臥具,乃至拿栴檀立的精舍,就是住宅。或以園林莊嚴。如是等佈施,種種皆微妙。盡此諸劫數,以迴向佛道,供養佛這些東西把它迴向給成佛。這是第一個佈施。

第二,持戒。若復持禁戒,清淨無缺漏,從來一天都沒犯過。求於無上道,諸佛之所嘆,這種是諸佛讚歎的、清淨的。這是佈施、持戒。若復行忍辱,住於調柔地,住在忍辱地上調息他的身心柔和的。設眾惡來加,其心不傾動。諸有得法者,懷於增上慢。為斯所輕惱,如是亦能忍。這是忍辱度,都能忍受。若復勤精進,志念常堅固。於無量億劫,一心不懈息,精進不懈。這種精進不懈得有點區別的,我們凡夫的身,就是我們這肉體,不是像那些大菩薩他們那堅固的願力心、總持心,他能堅持的。咱們這種凡夫的心,有時候你的心體,身心不能二十四小時不懈,總得要有休息、有睡眠、有進飲食的時間。像那地上的菩薩、住上的菩薩,他的精進,他沒有這些干擾了,他得各種陀羅尼,就是總持一切法的時候,所以他那個不懈怠是真正的不懈怠,一心不懈怠。

【又於無數劫。住於空閑處。若坐若經行。除睡常攝心。以是因緣故。能生諸禪定。八十億萬劫。安住心不亂。持此一心福。願求無上道。我得一切智。盡諸禪定智。是人於百千。萬億劫數中。行此諸功德。如上之所說。】

又於無數劫,住於空閑處。若坐若經行,除睡常攝心。就是任何時他那心不散亂,絕不放逸,絕不走念。我們一天的心,念三寶的心,跟念世間相的心,跟念自己的身心的心,生起無量心,不能攝心,所以成道就困難得多。若能夠常時攝心,不管你做什麼,穿衣、吃飯一切任何行動,心不隨相轉,這才叫真精進。咱們的心就做什麼隨什麼轉、做什麼隨什麼轉,你可以比照菩薩他們的心。以是因緣故,能生諸禪定。八十億萬劫,安住心不亂。八十億萬劫,心在那不動,安住心不亂。持此一心福,願求無上道。這個功德該大吧?這是福報。咱們不說八十億萬劫,八十個小時都辦不到。這就是我們自己跟佛所教授的你去比,你一比就顯出來,為什麼我們降伏障礙、降伏魔難效果不大呢?因為不能一心,我們這心常動亂,不說八十億萬劫,八十個小時都辦不到。若能達到一心不亂的時候,心不隨外境轉,永遠安住不動的。

楞嚴經上講心能轉境,你遇到任何環境,我們自己的心能轉境,不被境轉。遇著什麼事情,本來應該生煩惱的,像人家罵我,你心不動,像沒聽見一樣的。這樣說八十億萬劫,八十天,八十個小時,那你就自己檢驗自己功力吧!若能安住的心不亂的時候,就這個一心福求佛道,成佛了。

佛又跟彌勒菩薩說,我得一切智,我成就一切智慧了。盡諸禪定智,這個定是沒有時間的、沒有邊際的。是人於百千,萬億劫數中,行此諸功德,如上之所說。現在要求我們做什麼?一個信,一個解。不是要求的像佛一樣的,那不可能。你相信佛所說的話,理解到佛所說的話是真實的,不生懷疑,沒有二念,就這個功德已經不可思議了。就是如上所說的信解,我們能達到了信,佛說的話沒有一點的懷疑,信了!了解到決定如是,佛是真實語。

【有善男女等。聞我說壽命。乃至一念信。其福過於彼。】一念信,佛說無量壽我毫沒懷疑。你怎麼能把這信堅定呢?知道性空,你信就堅定了。佛的法身是性空,佛的化身是緣起,化身有生滅,佛的法身沒生滅。佛是三身一體,法身即是化身,化身即是法身。你如是信解,你絕不懷疑,這個功德就大了,能夠相信自己的法身,相信自己的法身跟佛得法身無二無別,也是信,不是證得。有善男女等,聞我說壽命,乃至一念信,其福過於彼。不是求功德嗎?求福報嗎?一念一信,那你福報無量,增加無量。

【若人悉無有。一切諸疑悔。深心須臾信。其福為如此。】若是有這樣的眾生,他對佛所說的法一切都沒有懷疑的,就這麼一念的深信心,他的福德就大了,不可思議。

【其有諸菩薩。無量劫行道。聞我說壽命。是則能信受。】信受我這個說壽命無量的眾生,那得行無量劫修菩薩道,他才不懷疑。

【如是之人等。頂受此經典。願我於未來。長壽度眾生。如今日世尊。諸釋中之王。道場師子吼。說法無所畏。我等未來世。一切所尊敬。坐於道場時。說壽亦如是。】如是之人等,頂受此經典,願我於未來,長壽度眾生。相信佛永遠在度眾生,從來沒入滅。如今日世尊,諸釋中之王,道場師子吼,說法無所畏。我等未來世,一切所尊敬,坐於道場時,說壽亦如是。哪個佛成佛之後,說他的壽命都是這樣子的。

【若有深心者。清淨而質直。多聞能總持。隨義解佛語。如是之人等。於此無有疑。】若有深心者,清淨而質直。質直,就是沒有彎曲。直是沒有彎曲。質,就是他的心地。多聞能總持,隨義解佛語,如是之人等,於此無有疑,聽到佛的壽命無量絕不懷疑。佛對阿逸多所說的意思,就是使眾生不要懷疑,聞到無量壽的法。如果你不懷疑的功德是無量無量。

【又阿逸多。若有聞佛壽命長遠。解其言趣。是人所得功德。無有限量。能起如來無上之慧。】又阿逸多,佛又再跟彌勒菩薩說。若有聞佛的壽命長遠,理解這種言的道理,理解佛說壽命長遠是意義,它的趣向。因此這個人的功德沒有限量,能起如來無上之慧,他也漸漸的增長佛的智慧了。

【何況廣聞是經。若教人聞。若自持。若教人持。若自書。若教人書。若以華香瓔珞幢幡繒蓋香油酥燈供養經卷。是人功德。無量無邊。能生一切種智。】

何況廣聞是經。不止聽一個壽命品,還廣聞全部的經。若教人聞,教別人也都能聽到妙法蓮華經。若自持,若教人持。自己受持法華經,教一切眾生都來受持法華經。若自書,若教人書。若以華香瓔珞幢幡繒蓋香油酥燈供養經卷,供養法華經的。是人功德無量無邊,能生一切種智。這是說法。若是有人或是拿香、拿華、拿幢幡寶蓋一切供具,供養這個經書,供養法華經,功德無量,能生起如來的智慧。

【阿逸多。若善男子善女人。聞我說壽命長遠。深心信解。則為見佛常在耆闍崛山。共大菩薩諸聲聞眾圍繞說法。又見此娑婆世界。其地琉璃坦然平正。閻浮檀金以界八道寶樹行列。諸台樓觀皆悉寶成。其菩薩眾。咸處其中。若有能如是觀者。當知是為深信解相。】

阿逸多,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我說壽命長遠,深心信解,則為見佛常在耆闍崛山,就是靈鷲山。因為佛常在靈鷲山,在那說法華,共大菩薩諸聲聞眾圍繞說法。又見此娑婆世界其地琉璃坦然平正,閻浮檀金以界八道寶樹行列,諸台樓觀皆悉寶成。其菩薩眾,咸處其中。若有能如是觀者,當知是為深信解相。看著娑婆世界跟極樂世界一樣的,是琉璃為地的,這金色世界,這是觀。那你以佛眼看一切,都是佛境界。以眾生眼看,以凡夫眼看,都是凡夫境界。但是這個不是見慧,是思慧,以你思慧的力量來這樣認識。

【又復如來滅後。若聞是經而不毀訾。起隨喜心。當知已為深信解相。何況讀誦受持之者。】佛又跟彌勒菩薩說,又復如來滅後,說回原地,在如來涅槃之後了。若聞是經而不毀訾,起隨喜心,當知已為深信解相。什麼樣是深信解相呢?不謗毀,讚歎隨喜。佛又說恢復現實了,在佛滅度之後了,還能聽到妙法蓮華經,不謗,能夠歡喜,能夠讚歎,這就叫信解相。那就咱們現在吧!佛滅後了,咱們還能在這講,還能大家共同學習,這就是受持。

【斯人則為頂戴如來。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不須為我復起塔寺及作僧坊。以四事供養眾僧。所以者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是經典者。為己起塔。造立僧坊。供養眾僧。則為以佛舍利起七寶塔。高廣漸小至於梵天。懸諸幡蓋。及眾寶鈴。華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眾鼓伎樂。簫笛。箜篌。種種舞戲。以妙音聲歌唄讚頌。則為於無量千萬億劫作是供養已。】

我們大家都共同的,斯人則為頂戴如來。頂戴如來就是把佛頂在頭上,這樣才能信得法華經。這是佛讚歎信法華經的功德。只是說信,沒要求我們信解,沒有解,解完了修,修完了證。有些功德是得解行,理解了,去做,那功德相才有。法華經不是的,你信就行,但是這只是功德,不是成。

佛又說這都不容易了。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不須為我復起塔寺,不必再給我修塔修廟,也不要作僧坊,頂戴法華經就好了。以四事供養眾僧,都不需要了。是善男子善女人,只要能夠受持讀誦是經典者。只要能讀誦法華經,就是起塔了,就是建僧坊了,就是供養眾僧了。則為以佛舍利起七寶塔。法華經即是塔,佛說的這麼樣的尊重法華經。高廣漸小至於梵天,懸諸幡蓋,及眾寶鈴,華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眾鼓伎樂、簫笛、箜篌、種種舞戲,以妙音聲歌唄讚頌,則為於無量千萬億劫作是供養已。這是說法華經。假使做這些供養,供養三寶,供養塔廟,都不如供養法華經的功德大,供養法華經就可以了。

【阿逸多。若我滅後。聞是經典。有能受持。若自書。若教人書。】阿逸多,若我滅後,在我不在世了。聞是經典,就是聞到法華經。能受持,能夠書寫,乃至教人書寫。

【則為起立僧坊。以赤栴檀作諸殿堂三十有二。高八多羅樹。高廣嚴好。百千比丘於其中止。園林浴池。經行禪窟。衣服飲食 褥湯藥。一切樂具。充滿其中。如是僧坊堂閣。若干百千萬億。其數無量。以此現前供養於我及比丘僧。是故我說如來滅後。若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若自書。若教人書。供養經卷。不須復起塔寺。及造僧坊供養眾僧。】

應當給他起立僧坊。以赤栴檀作為殿堂,三十有二。高八多羅樹,高廣嚴好。百千比丘於其中止,園林浴池,經行禪窟,衣服飲食,牀褥湯藥,一切樂具,充滿其中。如是僧坊堂閣,若干百千萬億,其數無量。以此現前供養於我及比丘僧,是故我說如來滅後,若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若自書,若教人書。供養經卷,不須復起塔寺。現在給我起的僧坊怎麼供養莊嚴,都不如在後世時候供養法華經。不需要起塔寺,也不需要造僧坊,也不需要供養眾僧,就供養法華經功德就夠了,光是供養。

【況復有人。能持是經。兼行佈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況復有人能持是經,這個持就是受持、讀誦、禮拜、供養。兼行佈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一心就代表禪定,就是把禪定說成一心。

【其德最勝。無量無邊。譬如虛空。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無量無邊。是人功德。亦復如是無量無邊。疾至一切種智。】一邊誦經,一邊還要做佈施,還能夠持戒忍辱精進一心,還修般若波羅蜜,這個功德就更殊勝了,無量無邊。譬如虛空,東西南北四維上下。虛空還有量嗎?無量,無有邊。這個人供養法華經的功德也是無量無邊,能夠成佛。疾至一切種智,很快的就成佛。所以佛給讀誦法華經的授記,凡是讀誦法華經的都能成佛,佛都給他授記了。

【若人讀誦受持是經。為他人說。若自書。若教人書。復能起塔。及造僧坊。供養讚歎聲聞眾僧。亦以百千萬億讚歎之法。讚歎菩薩功德。又為他人種種因緣。隨義解說此法華經。復能清淨持戒。與柔和者而共同止。忍辱無瞋。志念堅固。常貴坐禪。得諸深定。精進勇猛。攝諸善法。利根智慧。善答問難。】

若人讀誦受持是經,為他人說。不但自己讀誦,還給別人說,讓別人也讀誦。若自書,若教人書。復能起塔,及造僧坊,供養讚歎聲聞眾僧。亦以百千萬億讚歎之法,讚歎菩薩的功德。又為他人種種因緣,隨義解說此法華經。復能清淨持戒,柔和共同止住。忍辱無瞋,志念堅固。常貴坐禪,得諸深定。精進勇猛,攝諸善法。利根智慧,善答問難。佛說不但能受持法華經,還要去起塔供僧,還做兼於的六度菩薩行,這樣的人是不可思議的。因為讀誦此經為他人說,還教別人也都能說,化度別人。

【阿逸多。若我滅後。諸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是經典者。復有如是諸善功德。當知是人。已趣道場。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坐道樹下。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若坐若立若行處。此中便應起塔。一切天人。皆應供養如佛之塔。】

阿逸多,若我滅後,諸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是經典者,復有如是諸善功德。不但讀誦此經,還能做其他的很多的功德。當知是人已趣道場,就是他成佛很近了。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坐菩提樹下,就是很快成佛。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若坐若立若經行處,此中便應起塔,一切天人皆應供養如佛之塔。如佛之塔,就是跟佛無別,讚歎的意思。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若我滅度後。能奉持此經。斯人福無量。如上之所說。是則為具足。一切諸供養。以舍利起塔。七寶而莊嚴。表剎甚高廣。漸小至梵天。寶鈴千萬億。風動出妙音。又於無量劫。而供養此塔。華香諸瓔珞。天衣眾伎樂。然香油酥燈。周匝常照明。惡世法末時。能持是經者。則為已如上。具足諸供養。】

佛還沒有說完,世尊欲重宣此義。佛感覺著還沒說完,把這種道理再用偈頌重頌一遍。若我滅度後,能奉持此經,斯人福無量,如上之所說。上頭我已經都說了,這個人的福無量。是則為具足,一切諸供養,以舍利起塔,七寶而莊嚴。表剎甚高廣,漸小至梵天,寶鈴千萬億,風動出妙音。又於無量劫,而供養此塔,華香諸瓔珞,天衣眾伎樂。然香油酥燈,周匝常照明,惡世法末時,能持是經者。則為已如上,具足諸供養。到了佛滅度末法的時候,你能誦一部法華經,等於像上頭念這些供養具一樣的。就是在佛前念誦法華經,念一遍,或是念其中幾品。大概我們受持普門品的很多吧?這是此經的二十五品。受持法華經,等於具足一切供養。

【若能持此經。則如佛現在。以牛頭栴檀。起僧坊供養。堂有三十二。高八多羅樹。上饌妙衣服 臥皆具足。百千眾住處。園林諸浴池。經行及禪窟。種種皆嚴好。】若能持此經,則如佛現在。你受持這個法華經的時間,就是佛在世,就是佛現在。以牛頭栴檀,起僧坊供養。堂有三十二,高八多羅樹。上饌妙衣服,牀臥皆具足。百千眾住處,園林諸浴池。經行及禪窟,種種皆嚴好。

【若有信解心。受持讀誦者。若復教人書。及供養經卷。散華香末香。以須曼薝卜。阿提目多伽。熏油常然之。如是供養者。得無量功德。如虛空無邊。其福亦如是。】若有信解心,受持讀誦者。若復教人書,及供養經卷。散華香末香,以須曼薝卜。阿提目多伽,熏油常然之。如是供養者,得無量功德。如虛空無邊,其福亦如是。

【況復持此經。兼佈施持戒。忍辱樂禪定。不瞋不惡口。恭敬於塔廟。謙下諸比丘。遠離自高心。常思惟智慧。有問難不瞋。隨問為解說。若能行是行。功德不可量。若見此法師。成就如是德。應以天華散。天衣覆其身。頭面接足禮。生心如佛想。又應作是念。不久詣道樹。得無漏無為。廣利諸人天。其所住止處。經行若坐臥。乃至說一偈。是中應起塔。莊嚴令妙好。種種以供養。佛子住此地。則是佛受用。常在於其中。經行及坐臥。】

況復持此經,兼佈施持戒。忍辱樂禪定,不瞋不惡口。恭敬於塔廟,謙下諸比丘。遠離自高心,常思惟智慧。有問難不瞋,隨問為解說。有問難不瞋,就是不論人家問你什麼難問題,不管你能答覆、不能答覆,不要發瞋恨心。不因為人家問得不對,你起煩惱、瞋恨心,這是不對的,應該隨順眾生給他解說。如果若能這樣做,若能行是行,功德不可量。若見此法師,成就如是德。應以天華散,天衣覆其身。頭面接足禮,生心如佛想。又應作是念,不久詣道樹。得無漏無為,廣利諸人天。其所住止處,經行若坐臥。乃至說一偈,是中應起塔。莊嚴令妙好,種種以供養。佛子住此地,則是佛受用。常在於其中,經行及坐臥。這就是功德,隨順分析的功德。

下頭還講功德,下頭講的功德是隨喜的功德,聽見人家誦經了,聽到人家講經了,你也沒去聽,隨喜!就是隨喜別人聽經的功德,就是隨喜聽受的功德。這功德也很大,很不可思議,就是隨順歡喜別人讀誦法華經,別人說法華經。就是你不是反對,而讚歎隨喜,但是我沒有時間去聽,自己不去,就發一個歡喜心、隨喜心。這個隨喜大概我們都能做到的,但是有些人要反對,他不隨喜。或者你見人家在那說法華經,或者聽人家在那誦法華經,或是你感覺到他那是誦法華經,這就叫隨喜,隨順歡喜。還一種,聞。聞到法華經,你也參加來聽,聞法華經,這叫隨喜,特別隨喜。或者是聞到大小二乘法,一切法,你都有個隨喜心,那不是專指法華經的,其他的經論,就是大乘也好、小乘也好,人家說法你都讚歎隨喜,但是你本人不參加,就是一個隨喜的功德,這類的功德佛也來讚歎、來解說。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法華經隨喜者。得幾所福。而說偈言。世尊滅度後。其有聞是經。若能隨喜者。為得幾所福。】

佛又對彌勒菩薩說。彌勒菩薩摩訶薩他就向佛又請示了,這就是他請示,佛才向他說這隨喜功德。怎麼請示呢?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若是有善男子善女人,男的、女的,他聞此法華經了,只是隨喜,他也不聽,也沒參加學,這樣他的福德大小呢?他又請佛說,善男子善女人聽到人家講法華經,他隨喜,那他福德有好多?在世尊你滅度後,若有聞到法華經,他只是隨喜,他不參加,有沒有福德?福德有好大?前頭那是讚歎,那不是隨喜,經是參加了,聽聞,讚歎。這是光是隨喜。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阿逸多。如來滅後。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餘智者。若長若幼。聞是經隨喜已。從法會出。至於餘處。若在僧坊。若空閑地。若城邑巷陌。聚落田裡。如其所聞。為父母宗親善友知識隨力演說。是諸人等。聞已隨喜復行轉教。餘人聞已。亦隨喜轉教。如是展轉。至第五十。阿逸多。其第五十善男子善女人隨喜功德。我今說之。汝當善聽。】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阿逸多,如來滅後,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其餘有智慧的人,年紀大的也好,年紀小的也好,若長若幼,聞聽說法華經他就隨喜。乃至於從法會到別處,在僧坊,在空地,在城邑,在巷陌,在聚落,在田地裡頭,如其所聞,他自己聽到的。為父母宗親善友知識隨力演說,他也向人家說。是諸人等,聞已隨喜。若有人在法會當中,聽了法華經,不管到城邑、巷陌、聚落,反正人多處吧!把他所聽到的給那些人講,父母宗親善友知識隨力演說。那些人聽到,聞已隨喜。這隨喜的又去轉教。其餘人又為這個轉教人隨喜,隨喜他轉的因緣。如是展轉,至第五十。聽到法華經,一傳、二傳、三傳,傳到五十遍。阿逸多,其第五十善男子善女人,他聽到已經傳遍五十次了。佛就跟他說,跟阿逸多說,第五十個聽到法華經的,他的隨喜功德我說說,汝當善聽。

【若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六趣四生眾生。卵生。胎生。濕生。化生。若有形無形。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無足二足。四足多足。如是等在眾生數者。有人求福。隨其所欲娛樂之具。皆給與之。一一眾生。與滿閻浮提金銀琉璃硨磲碼碯珊瑚琥珀諸妙珍寶。及象馬車乘。七寶所成宮殿樓閣等。是大施主。如是佈施滿八十年已。而作是念。我已施眾生娛樂之具。隨意所欲。然此眾生。皆已衰老。年過八十。發白皮皺。將死不久。我當以佛法而訓導之。即集此眾生。宣佈法化。示教利喜。一時皆得須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羅漢道。盡諸有漏。於深禪定皆得自在。具八解脫。】

若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六趣四生的眾生,不管是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有形、無形,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無足、二足,四足、多足,如是等在眾生數者,有人求福,隨其所欲的娛樂之具,皆給與之,這是講佈施的。有這麼一個人隨順眾生,佈施了很多的樂具給這些眾生。這一一眾生與滿閻浮提金銀琉璃硨磲碼碯珊瑚琥珀諸妙珍寶,或者佈施象馬車乘,七寶,乃至於所成的宮殿等。這個大施主佈施很多。是大施主,不是一時的供養,而常時的舍,佈施滿八十年已。永遠舍不斷的,佈施滿八十年。他做這樣想法。而作是念,就是他的思惟想法。我已施給眾生娛樂之具,隨意所欲,願眾生隨他們的心裡所歡喜。然此眾生,皆已衰老。經過好多年,過了八十了。年過八十,不老嗎?發白皮皺,將死不久。過了八十歲就跟死亡接近了,將死不久,我當以佛法而訓導之。給他這麼多樂具,這不能了他的生死啊!對他的幫助不大,應該以佛法來訓導,教他們進入佛法。即集此眾生,宣佈法化,示教利喜。就這一說法,一時皆得須陀洹道,成了初果聖人了。斯陀含,二果。阿那含,三果。阿羅漢,四果。四果盡諸有漏了,於深禪定皆得自在,具八解脫。今天就講到這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