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九十六頁,壬二,明大均。

本經的正宗分開始的時候,阿難尊者請佛陀開示首楞嚴王三昧的修學法門,佛陀花了三卷的時間來詳細說明生命的真相。也就是說,我們首先要對生命有正確的了知,才能夠生起正確的觀照。

前面三卷的經文,我們可以會歸成兩個重點:

第一個,就是相妄性真。蕅益大師在註解當中經常提到說:「觀相元妄,觀性元真。」這個「相」的意思就是,我們整個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只要你看得到的、聽得到的、摸得到的東西都是虛妄的,都是生滅變化的。在這種相狀當中,我們很容易產生一種我愛執,產生一種顛倒想,由此起惑、造業乃至於出現生死的流轉。前面的三卷經文其實就是在破除這個虛妄相。對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的這個虛妄相,經過我空、法空的智慧,我們修不迷不取不動,把虛妄相破了以後,顯出一個什麼東西呢?顯出了現前一念心性,清淨本然、週遍法界,這個就是真實的。諸佛所證、眾生本具的現前一念心性,這個是不生不滅的真實的功德。

所以,我們大乘的佛弟子,在看生命的時候是兩個方向:第一個,當我們把生命攝用歸體,把整個身心世界回歸到真實的時候,那就是一念的心性;第二,當我們依體起用,我們一念心性受了業力的熏習,就會隨緣而顯現種種的五陰身心:一個男人的身心、或者一個女人的身心,這就是一個體用的關係。比方說,我們今天一個大海,這個大海就是一個法性的本體。業力風一吹的時候,產生一個水泡。這個水泡當然各式各樣,有大水泡,有小水泡。這個水泡就比喻我們的身心世界是生滅變化的。這個身心世界最後結束了,又回歸到大海去。

所以當有人問我們說,你從什麼地方來?那答案只有一個:我們每一個人生命是從我們的真如本性而來,從現前一念心性而來。那你死掉以後,經過幾十年,你的身心世界消失了,你又將往哪裡而去呢?你還是回到了現前一念心性。所以生命就是這樣不斷地變化,「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而我們的一念心性本來就無生,也就沒有滅。常住真心性淨明體是不生不滅的,它也就是整個修行當中我們所要找到的本來面目。我們講「大佛頂」,就是講的這一念心性。你把大佛頂找到了,你才能夠成就如來的密因,才能夠依此修學,成就諸菩薩的首楞嚴王。所以它是整個《楞嚴經》的核心思想。

說「開悟的楞嚴」,那麼你悟到什麼東西呢?你就悟到了整個生滅的因緣,並且從生滅的假相中找到了不生滅的心性。這個就是明心見性。「觀相元妄,觀性元真」,這就是所有大乘佛弟子修學止觀的一個根本思想。你絕對不能依止相而修。依止生滅的相而修,你不能成就不生滅果的,不可能。所以著相修行是不能成佛的,你一定要找到你的本性,稱性起修。以真實的因地,才能夠成就真實的功德。所以,在前面的三卷經文,我們可以知道「相妄性真」的道理。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我們更進一步了解,其實真妄是不二的。佛陀剛開始是把真跟妄作一個很詳細的分別:真實的心性是不生滅的,虛妄的相狀是生滅變化的。但是佛陀到最後的時候告訴我們:生滅中有不生滅,不生滅中也有生滅,相中有性,性中有相;波浪當中是有大海的,大海當中也有波浪。這個是告訴我們什麼事呢?我們的目標是要趨向於現前一念心性。但是你要怎麼回家呢?你還是要用你現在的這個身心世界。

如果說我這個身心世界是假的、是暫時的,那我就把這個身心世界自殺,我不要我這個身心世界。那你也沒辦法回家了。你就是要借假修真。你這個身心世界是生滅的,但是你從這個地方觀進去,就能夠找到不生滅的家。你當初從真如本性流轉出來,一念妄動變成這個身心世界,你回家還得要循著這個身心世界回到你的家去。你看看後面的經文講到二十五圓通,二十五圓通其實就是前面的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特別講到六根,你還得從生滅的六根門頭去悟入不生滅的本性。

所以,我們常說借假修真,你要假借生滅的因緣來成就智慧。你為什麼會有智慧?你要聽音聲。你說,欸,音聲是生滅的!音聲是生滅的,但是它所詮釋的道理是不生滅。你還得要假借你的身心世界去拜佛、去修福報,所以你必須假借你的生滅的因緣來積功累德,來成就你的不生滅的清淨的功德。這個就是我們在前面的三卷經文得到的第二個思想,就是真妄不二的道理。

那你把這兩個思想掌握住了,前面的三卷的經文你大概就知道了:第一個,相妄性真;第二個,真妄不二。這個是整個前面三卷的思想,也是整個《楞嚴經》修止觀的最重要的觀念。

壬二、明大均

我們看壬二,明大均。這一科是講到「識」。六識的相狀是虛妄的,但是六識的本性卻是真實的如來藏妙真如性,說明這個道理。這一段是說明七大。這個「大」包括整個七大;這個「均」的意思,就是週遍法界的意思。其實七大的體性是週遍法界的。

先看「融性合會」,我們看經文。

若此識心本無所從,當知了別見聞覺知,圓滿湛然性非從所,兼彼虛空地水火風,均名七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

我們把這個經文作一個消釋。說既然這個六識的識心——講到六識當然它是一個相狀,也是一種作用,那麼只要是相狀就是生滅的。本經在發明生滅的法是畢竟空,它主要的思想就是「本無所從」,就是「你從什麼地方來」?前面講過很多,說為什麼我們有這個了別的心識呢?最後結論:它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覓之了不可得;它只是一個業力去熏習真如本性所顯現的一種「當處出生,隨處滅盡」的假相而已,它沒有一個真實的來處。它沒有一個真實的來處,所以也就沒有一個真實的去處。從六識的自性空,我們也可以推論,也應該了知,這個六根的了別,所謂見聞嗅嘗覺知,它的體性也是圓滿,也是湛然不動。這個「湛然」就是不生不滅,它的體性也是一樣,沒有一個生處,它本自無生。這一段,把六根也會歸到一念心性。

前面兩個是心法,這以下講色法。乃至於兼帶的像虛空、地、水、火、風等等這些七大,體性都是真實而圓融無礙的,當下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之所顯現,而它的本質、它的體性都是不生不滅的。它的觀念就是說,七大的相狀是生滅變化的,但是七大的體性、當我們把七大的相狀破壞以後看到它的本性,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就是我們現前一念心性,那這個就不生滅。這一段也等於是有「相妄性真」的意思。

看第二段,警令覺悟。

阿難!汝心粗浮,不悟見聞發明瞭知,本如來藏。汝應觀此六處識心,為同為異?為空為有?為非同異?為非空有?

這一段是佛陀對阿難尊者的一個警策。說,阿難,你過去身為一個小乘的學者,在研究諸法的時候看到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從大乘的角度來說,你這都是心外求法,向外攀緣。看到了生命的緣生,看到了緣滅,那麼這緣生緣滅,到底是從哪裡而來?你從來都沒有去觀照的,所以說是一種粗糙浮動的心思。為什麼呢?因為你都是向外攀緣,而不能夠真正地去迴光返照,去發覺這個六根的見聞覺知,以及它所發動的六識的了別,本性都是一念心性。也就是說,我們過去只看到因果的思想,造善業招感安樂的果報,造惡業招感三惡道的痛苦果報。但是這個果報是怎麼來的?沒有人知道。換句話說,我們只是在生滅的相上打轉,我們永遠找不到不生不滅的真如本性,所以我們就不能夠成佛。這個地方等於是佛陀對阿難尊者乃至於對所有佛弟子的一個警策。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去發明、去了解如來藏妙真如性呢?佛陀以下告訴一個方法。他說,你應該要從什麼地方去觀察這個體用的關係呢?就是你觀察六識的識心是同是異、是空是有;是非同非異、是非空非有。佛陀告訴這四個方便。蕅益大師說,其實這四個方便說穿了就是兩個方便,就是我們學了《楞嚴經》以後應該怎麼去看事情。蕅益大師說,你應該從體跟用兩方面去看:體是不變,用是隨緣。

我們從這兩個來看。你說這個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個六識它的作用是相同還是有差別呢?我們應該這樣講,它的體性是相同的,都是一念心性嘛。當把六識攝用歸體的時候,同一體性;但是當六識依體起用的時候,那是各各不同。

你看,眼識只看色塵,耳識只能夠聽音聲,所以它們體相同。異呢?作用差別。這是空有,它的體性是畢竟空的,但是它的相狀的確是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它有它隨緣的作用。非同、非異、非空、非有,道理都是一樣。為什麼說它不是非同呢?因為它同一體性。為什麼說它非異呢?它作用差別。

你只要掌握體跟用這兩個角度,當我們攝用歸體的時候,諸法是隨緣而不變;當我們依體起用的時候,不變而隨緣。攝用歸體,這個時候現出的是清淨本然,週遍法界;依體起用,就循業發現,各各不同。這個就是整個《楞嚴經》要我們去從這兩個角度來看生命。

壬三、顯理性

前面是破除虛妄相,破妄;這以下顯真。

汝元不知如來藏中,性識明知,覺明真識,妙覺湛然,遍周法界。含吐十虛,寧有方所?循業發現。

我們先看它的體性。

當我們把整個六識,每一個人的思想會歸到體性的時候,佛陀說,其實你到現在還不知道,在我們一念心性當中,它所具足的這個識大,當體是真空的。說你現在有很多的想法,你看到佛像想要拜,想要皈依,有這個信心,但是這個信心當你回歸到一念心性的時候,是覓之了不可得。

雖然覓之了不可得,但是這個真空的體性就具足了十法界的染淨的識大的功能。雖然覓之了不可得,但是它又有這種可能性。就是當我們把每一個人差別的思想回歸到一念心性的時候,我們這一念心性,雖然畢竟空,但是它卻有無量的可能性。它可以去塑造。你遇到好的因緣,你就產生好的思想;你遇到不好的因緣,你就產生不好的思想。比方說,黃金可以打造成一個佛像,黃金也可以做成一個馬桶,所以黃金具足任何的可能性。我們這念心也就是這樣,它本來就具足十法界的染淨的功能。這個就是所謂的「性識明知,覺明真識」。這個講到性具。

「妙覺湛然」,這個講到性體。妙覺指這一念心是寂而常照的,湛然指的是照而常寂。這個「妙覺湛然」也等於是前面的清淨本然的意思,它是離一切相的。這以下以「寂照」兩個來發明,觀念是一樣。這個講到性體。

這以下講性量。這個心性是普遍整個十法界的,每一個地方都有我們的心性。

這個是講到把六識的作用回歸到本體的時候,它的相貌是這樣,簡單地說,是清淨本然,週遍法界,具足十法界的德能。

這以下我們看它的作用。「含吐十虛,寧有方所?循業發現。」「含」是指含攝,它理具;這個「吐」指的是事造。由業力的造作,它就會顯現出整個十法界的各式各樣的心識出來。所以這個心識的活動、心識的出現,它不可能有固定的處所。各人有各人的業力,它就各人顯現,這就叫「循業發現」。

什麼叫循業發現?我們解釋一下。比方說,你前生本來是一個女眾,女眾有女眾的想法,你跟現在的想法不一樣,因為女眾的想法比較保守,相夫教子。欸,你今生變成一個男眾,你的想法變成一個男的思想,因為男眾跟女眾的社會地位不一樣。那麼你說,欸,我前生是一個女眾,怎麼就轉成一個男眾呢?這怎麼回事呢?很簡單,就是循業發現。你前生是一個女眾,但是那個女眾只是一個一時的相狀。你用女眾的心去造作很多男眾的業力,你造了很多各式各樣的業力,這個業力去熏習你清淨的本性,你今生就變成一個男眾嘛,因為你造了很多男眾的業力。

你說,欸,為什麼他前生是一個人,後來變成一隻螞蟻呢?人的思想跟螞蟻的思想怎麼會一樣呢?螞蟻的思想就是:我是一隻螞蟻,我一輩子只做一件事情,把這個東西搬到這邊,再把這個東西搬到那個地方去,就聽招呼就好了。他前生是一個轉輪聖王,七寶千子,怎麼後來第二生變成一隻螞蟻呢?那這個思想轉變是怎麼來的?當然就是業力,循業發現。他的體性是清淨本然,但是他受業力的熏習而產生很多的變化。當業力結束的時候,他又回歸到清淨本性,又再創造另外一個生命。

我們要知道,這個識對我們影響很大的。在整個六根、六塵、六識當中,心識的活動主導了整個業力,你造善、造惡是它主導的。我們下一段會把這個觀念再講一下。

壬四、斥迷惑

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一般的凡夫外道乃至於二乘人,在看生命的時候,都很難看到生命的全貌。比如說,看到諸法的因緣生,你看到諸法的相狀,沒有看到諸法的本體;看諸法是自然而有,只看到諸法的本體,沒有看到諸法的相狀。我們很難同時看到生命的不變跟隨緣。體用的同時觀照,這是很難。所以當我們去看到因緣生、自然有的時候,其實都是落入了個人識心的虛妄分別計度。這個只有言說相,我們都不能看到生命的真實義。這就是我們為什麼不能成佛,因為不能掌握整個生命的全貌。

我們的內心狀態有兩種差別:一個是六根,一個是六識。六根是一個感受。我們眼睛看到一個東西,產生一個感受,快樂的感受或痛苦的感受。這個感受傳給了第六意識的時候,就產生很多的分別的想法。而這個根跟識,根是主導了感受,識就主導了思想。我們講一個小故事來說明這個道理,你就知道根跟識的差別。

有一個大學教授,他是一個心理學的教授。他找了十個人來跟他做實驗。有一天就帶著這十個人到了一個黑暗的房間,點了幾根蠟燭。這個教授帶了這十個自願者慢慢地過了一個用繩子綁成的獨木橋,左晃右晃,從這個地方走到對面去了。大家感受到那個獨木橋搖晃的快樂,走過去了。

走過去以後,教授問大家:感受怎麼樣?說不錯啊,這個獨木橋搖過來搖過去,滿有節奏感的。那麼教授就把燈光又打開一半,大家一看,不得了啊,這個獨木橋下面一個很大的水池,這水池裡面有十幾隻鱷魚,在那個地方跑來跑去。先前大家過去的時候,心中只有一個想法:它是一個橋;這個時候看到鱷魚,大家開始注意鱷魚,已經不是看到橋了,心識開始活動。

這個時候教授說,我們剛剛大概花了一分鐘左右就很快走過來,我們現在還必須走過去,誰願意跟我再走回去?只有三個人可以走過去。其他人看到鱷魚沒有人敢,腳都軟了,都沒辦法動了。後來教授就帶了三個人原路走回去了,還有七個人在後面都不敢走了。

教授這個時候再把燈光全部打開。欸,在橋跟鱷魚中間,有一個安全的保護繩索做的一個網子,你掉下去其實這個網子保護你。教授說,你們放心,有一個安全網在這裡的。現在你們看到網子了,有誰願意走過來的?又有三個人鼓起勇氣,走過去了。其他四個人打死都不敢走了。

那麼,這個地方是表示什麼呢?表示其實我們生命的行為是由我們的思想來主導。我們講心境決定你的處境。我們有時候會覺得,啊,這個修行,技巧很重要。其實不是,心態很重要。你看走路,誰不會走路?身為一個技巧,你剛剛就走過來,為什麼現在走不回去呢?心態不同了嘛。第一批能夠走過去的人,是開創型的。他看到鱷魚,他無所畏懼,他對自己有信心。他認為:我心中沒有恐懼,就沒有危險。心能轉境。這種人往往都在事業上是開創型的,打天下的。第二種人他看到了保護網,他也看到鱷魚。他選擇相信保護網,他是樂觀派的,樂觀型。人生有順境有逆境,他往往往光明面去想,這種人成功機率很高。第三種人往往看到悲觀的一面,他不相信樂觀的一面。他看到了保護網,他也看到鱷魚,他寧可相信鱷魚這一部分,他不敢走,注定是要失敗的。

所以,我們看到,一個人的心態永遠決定他的狀態。你說這個技巧重要嗎?走路的技巧重要嗎?身為一個技巧,你看誰都會走路,但是心態不同,影響了你的行為。我們看國際的比賽,網球比賽、羽毛球比賽,真正高手相對峙的時候,技巧一定是其次,你的心理的素質、心態決定你的狀態,所以跟本經是一樣的。「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你有什麼樣的思想,你就會造什麼樣的業力,就會變現什麼果報。你的生命完全是從你的現前一念心性的活動顯現出來。所以這個地方講循業發現。

我們告訴大家一個修行的觀念:你覺得看誰都不順眼的時候,其實你要趕快去懺悔,不是改變別人。因為你自己的心態決定你的狀態。《楞嚴經》的意思就是說,你要知道生命從什麼地方來!所有的東西都從你的內心表現出來。

丁四、大眾圓悟 分二:戊一、經家敘益;戊二、當機偈讚

我們看第四段,大眾圓悟。

通過前面佛陀三卷的開示,整個楞嚴法會的大眾就徹底地覺悟了,覺悟到生命的本質有真實的、有虛妄的。真實的部分就是現前一念心性。虛妄的是什麼呢?就是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我們講不變而隨緣,隨緣而不變,對這個道理完全地了解了。我們講「無不從此法界流」,我們一念心性一動的時候,變現了十法界的五陰身心,最後「無不還歸此法界」,又回歸到一念心性。那麼大家對這個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是完全徹底了解。

這裡面的科分兩段:第一段是經家敘益,第二個是當機偈讚。

戊一、經家敘益 分二:己一、敘益;己二、敘儀

這個戊一的「經家」就是結集經典的人,他來敘述法會大眾所得到的利益,這個結集經典的人來敘述的。這當中有兩段:第一個,敘益;第二個,敘儀。

己一、敘益 分二:庚一、略敘;庚二、廣敘

敘益當中分兩段:第一個,略敘;第二個,廣敘。我們先作一個簡略的敘述。

庚一、略敘

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蒙佛如來微妙開示,身心蕩然得無罣礙。

正當佛陀講完四科七大這三卷的經文以後,法會大眾承蒙佛陀一而再、再而三詳細地說明「如來藏妙真如性圓三諦理」。這個微妙的開示,我們前面說過了,有兩部分:第一個,相妄性真;第二個,是真妄不二。原來在生滅的身心當中,我們當下就具足不生滅的本性,我們就可以從生滅當中來就路還家。關鍵的是,你是不是能夠善用其心。

從這樣的微妙開示,我們得到了兩種利益:第一個是色身的蕩然而無有罣礙(這個蕩然就是豁然開朗、了了分明),對色身的開悟;第二個,對內心的開悟。

蕅益大師說,我們過去是執著四大來當作自身相,我們把外在的地水火風的四大當作自己色身的相狀。這個時候我們知道,這個四大的身相是虛妄的,所以放棄了四大的自身相而頓悟了清淨法身,所以感到色身的蕩然。這是第一個利益。

第二個,我們過去妄認六塵的緣影為自心相,我們第六意識累積很多的想法,很多的思考模式,我們以這個當作自我,把這個生命的思想當作自我。這個時候,我們能夠放掉這個生命的第六意識的意識形態,頓悟常住真心,所以內心感到蕩然而沒有罣礙。

所以在法會當中,他看到了當下的身心世界是剎那剎那生滅,就像大海飄出一個水泡,它只是一個生滅相。從生滅當中,我們找到我們不生不滅的真實的家。所以這個時候身心感到非常的開闊,感到沒有罣礙,內心當中找到一個生命的依止處。這種利益是一個簡單的說明。

我們看第二段,廣泛的敘述。

庚二、廣敘 分二:辛一、圓悟三大;辛二、結屬真因

廣敘當中分成兩段:第一段是圓悟三大,第二個結屬真因。

辛一、圓悟三大 分三:壬一、悟性量即是相大;壬二、悟性體即是體大;壬三、悟性具即是用大

圓悟,就是圓滿地悟到我們現前一念心性當下具足體、相、用三大。這當中有三段:一,悟性量即是相大;二,悟性體即是體大;三,悟性具即是用大。

壬一、悟性量即是相大

我們看壬一的性量,就是心性的量,它本身是相大。也就是說,我們過去總是認為我內心世界是狹隘的,我們在佈施的時候很難平等廣大,但事實上這是我們自己障礙了自己。我們內心的量它本來是週遍法界的。我們看經文。

是諸大眾,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見十方空,如觀手中所持葉物。

那麼,大家聽到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以後,認識到我們過去都是向外攀緣,執著身心世界為自我;這個時候開始迴光返照,結果發覺我們這一念心其實是週遍十方法界。那麼再回過來看這個十方的虛空,乃至於虛空所有的山河大地,就好像觀察手中的一個小小的樹葉而已。我們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

我們這樣子講好了。我們的內心有兩種相貌:第一個,是你本來的相貌,本來的;第二個是你現在的相貌。我這個人的心量就能夠容納這麼多——這個是可以理解,因為我們無始劫來產生很多的習氣。但是你要了解一個觀念:我們的胸量是我們自己捏造出來的,我們有無量的進步空間。因為我們這一念心原來的設計是週遍法界的,是我們自己把它弄得這麼小,「法性量等虛空,眾生發心自小。」你說,欸,我們的本來面目就這麼大。那你再怎麼努力都沒有用,因為你的本來面目就這麼大。這個房子設計是一千坪,結果我們只用了十坪,我們自己糟蹋了自己的房子。就是說,我們的胸量本來是週遍法界的,後來被我們七弄八弄變成這樣的一個胸量。

所以,你現在觀察生命,要觀察你的本來面目是什麼,然後你現在的面目是什麼,哪些還有進步的空間,你就知道要從哪裡下手。是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開始迴光返照,原來我們的心這麼廣大,你看這個虛空乃至於虛空的東西,就像樹葉一樣。是這個意思。

壬二、悟性體即是體大

一切世間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圓,含裹十方。

這個時候他悟到這一念心性之體當下是清淨本然的。這個體大指的是離相清淨的,它是沒有相的。說是我們看到前面的經文以後再迴光返照,世間上諸所有物,包括了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總而言之就是身心世界),這些生滅的因緣,其實當下就是我們無上菩提所相應的微妙光明的這一念心性。而這一念心性是特別的精純不夾雜,而且週遍圓融、無所欠缺的,能夠含容、包裹十方的世界。

也就是說,其實我們這一念心本來是無相的。本來是無相,就表示你可以改變它。如果我的心本來就是這樣的一個相狀,那你就完了。你說我的心本來就是一個人的相狀,我的心就是一個人的心,那你怎麼能夠成佛呢?因為它無相,我們才可以加以改變。所以,這個意思就是說,這一念心性它本來就是離一切相的。這是講體大。

壬三、悟性具即是用大

這一段講到循業發現。

反觀父母所生之身,猶彼十方虛空之中,吹一微塵,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漚,起滅無從。

當我們明心見性,找到了現前一念心性以後,我們回過來觀察父母所生的這個肉團身,好像在十方虛空當中吹起一個微塵,這個微塵在虛空當中飄來飄去,上下飄蕩。這個虛空指的是我們現前一念心性,這個微塵指的是我們當下這個色身。你從這個譬喻就知道,這個色身是變化的,虛空是不動搖的。這是第一個譬喻。

第二個譬喻,就好像一個湛然澄清的大海,被業力的風一吹,吹起一個小水泡。這個水泡是起滅無從,「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這個水泡指的是我們的身心世界,這個大海就比喻現前一念心性。

所以你看,這個經文當中就是不斷地告訴我們:「觀相元妄,觀性元真。」相狀的東西是變化的,是暫時的;心性是永恆的,是我們生命的依止處。

辛二、結屬真因

我們把前面的體、相、用三大作一個總結,結屬真因。這是修學無上菩提的真實的因地。

瞭然自知,獲本妙心,常住不滅。

到這個時候,法會大眾徹底地了知,也就不再疑惑,原來我們眾生本具的一念心性是常住不消失的。我們的色身會死亡,但是我們的心性從來就沒有生,也就沒有死亡。我們對死亡感到恐懼,那是因為我們對色身產生執著。

夏蓮居老居士常講一句話:「本來無生死,生死由心現。」你看為什麼有些人他臨命終的時候,他對死亡不害怕,你對死亡害怕?表示你的心是住在你的身心世界,你就執著這個身心世界。你執著水泡的時候,那你就完了。水泡是變化的,你的心就跟著它變化。你的心住在什麼地方,非常重要。云何應住?你看,欸,他為什麼死亡到來的時候不害怕?因為他沒有把心住在身心世界,他安住在現前一念心性。

這個地方,為什麼蕅益大師講「真因」?你修行,內心的依止處就是真實的因,諸佛成就無上菩提的真因。你的佈施用什麼心態來佈施,你用什麼心態來持戒,用什麼心態來拜佛,用什麼心態來念佛,都是依止常住真心來修行,你才能夠成就不生滅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