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講)

請大家打開請大家打開講義第174頁,庚五、佛敕文殊簡擇。

當我們在修學《首楞嚴王三昧》的時候,也就是我們面對所有的人事的因緣,開始迴光返照正念真如,這當中我們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恢復我們本來的面目。我想我們今天要有個觀念,《楞嚴經》的修學跟其他經典是不太一樣的,其他的對治止觀都是在內心當中增加一個功德。本經的意思不是這個意思,它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把你原來的面目把它恢復出來就好,不要增加什麼東西,還它的本來面目。

有很多人都問我,從念佛的人角度來說,我們為什麼要恢複本來面目,我們現在的面目來念佛有什麼缺點?這個問題值得我們去了解。我們凡夫現在的情況是這樣,我們一念心開始生起作用的時候,一定要經過根塵識的相互的作用,我們一念明瞭的心,一定要依止根去攀緣塵產生一個了別的識,這樣我們才能夠產生一個認知的功能。當然根塵識沒有錯,根塵識是依他起性,它沒有錯。問題就在我們的心依止根攀緣塵而產生識的過程當中,我們心中產生一種執取,心有所住。這是很嚴重的問題,或者是住在根、或者住在塵、或者住在識,有所住就產生兩個問題出來:

第一、使令我們心靈的力量變得非常的脆弱。你看我們修行人一般都是變來變去的,我們前一段時間內心發願要發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過了半年以後整個心完全退轉。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深受外在假相的干擾,我們心隨妄轉,為虛妄的假相所轉,我們的心變成不決定。我們在念佛的時候,信心也不決定,發願也不決定,念阿彌陀佛的持名也不決定。所以為什麼我們臨命終的時候,五蘊身心開始敗壞的時候,有些人的信願行還是可以堅定的現出來,有些人的信願行就現不出來,因為他本身不知道怎麼去脫離根塵識的方法。當我們諸根敗壞的時候,我們怎麼把我們平常的信願行現出來?所以我們的心住在根塵識,會受到根塵識的影響,因為它是生滅法,變成我們的心靈所栽培的功德,都變得非常的脆弱而不堅定。這第一個問題。

第二、我們的心住在根塵識,使令我們所修的功德都變得非常的狹隘。我們可能在修行當中,信願行是依止某一個根、某一個境、某一個心態而產生的一個三資糧。心有所住就會產生顧此失彼,我們的心不能廣大。修學《首楞嚴王三昧》到底有什麼好處呢?簡單的講有兩個好處:第一、讓我們心靈的力量更加的堅定;第二、讓我們心靈的力量更加的廣大。因為我們慢慢慢慢,我們可以告訴自己,我們不再受根塵識干擾。當然我們還是要用根塵識,這個大家要清楚,我們要用根塵識,但是你可以不受它干擾。我們可以無住,但是我們又可以生心,我們一方面要生起心,但是又要無住。我們不能像小乘一樣,對根塵識是全盤的否定,一種斷滅的心態,這個我們覺得沒有必要。但是我們也不能像凡夫一樣,把根塵識咬得死死的,弄到自己很痛苦。本經的原則就是說,你怎麼用根塵識來積功累德,我們講借假修真,但是又能夠不受根塵識的干擾,你一方面要生心,但是你又要跟根塵識保持距離。

那這關鍵在哪裡呢?就是我們剛開始說的,你要保持「不迷、不取、不動」。本經的原則就是你要怎麼去運用根塵識來斷惡修善,來發菩提心,來積功德,但是你又怎麼跟根塵識保持一個適當的距離,這個就是本經的一個主要的目的。當然這樣的目標必須有它的過程,必須有它的一個方便門。這時,當二十五位聖人講出二十五圓通以後,佛陀就敕令文殊菩薩,來簡擇當機的圓通本根,就是我們怎麼達到「不迷、不取、不動」,怎麼能恢復我們本來的面目,這當中從哪一個地方下手會比較簡單。這科的大意是這樣子。這當中有三科:一、佛敕文殊。二、受命簡擇。三、時眾獲益。

庚五、佛敕文殊簡擇(分三:辛一、佛敕文殊。辛二、受命簡擇。辛三、時眾獲益)辛一、佛敕文殊

淨界法師:楞嚴經

佛陀正式來敕令文殊菩薩來加以簡別。

諸法平等

於是如來,告文殊師利法王子:「汝今觀此二十五無學,諸大菩薩及阿羅漢,各說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習真實圓通,彼等修行,實無優劣前後差別。

就著法性來說,我們修學圓通最後的結果是一樣的。這時,釋迦如來告訴文殊師利菩薩說:「你應該好好的去觀察,前面二十五位的無學。我們前面說過,無學不是大乘的無學,而是成就大乘圓通法門的這些法身的聖人,都叫「無學」。這當中包括這些諸大菩薩,還有回小向大的諸大阿羅漢,他們都各說他們最初成道方便,成就聖道的方便是講到他的因地。每一個人在修學成道的時候,他的主要原則就是依如如理生如如智,又由如如智還照如如理,我們講,依不生滅心而生空假中三觀,空假中三觀又還證不生滅心,如是的輾轉循環,就把根塵識慢慢的脫落了。因地上有它的方便,在果地上又成就了「真實圓通」;就著它果地上圓通的修行功德來說,是沒有優劣,沒有哪一個法門是在前在後這樣的差別。先把他們的結果標出來,二十五圓通最後到達的目地。觀世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都恢復了本來面目,這個本來面目都一樣的,結果是一樣,而過程當然有不同。

方便有異

我今欲令阿難開悟二十五行,誰當其根?兼我滅後,此界眾生入菩薩乘,求無上道,何方便門得意成就?」就著過程,我現在是就著揀擇根機,第一個對像是阿難尊者,使令阿難尊者能夠開悟。在這二十五方便法門當中,哪一個法門是他圓通本根,以及在我滅度以後(這地方特別指的是末法眾生),在此界的娑婆世界中,他想發菩提心修大乘的菩薩乘,而追求無上菩提道,要依何種方便法門容易成就呢?我們在正式的研讀文殊菩薩揀擇之前,我們要有兩個確認:第一個、這樣的揀擇對像到底有哪些?第一個是針對阿難尊者。阿難尊者我們都知道他個人的根性是多聞第一,他很喜歡用耳根來聽聞佛法。第二個、是針對於末法時代的娑婆眾生。末法時代的特色是障深慧淺,就是你要他修習出世的善根很難!去修福報還可以,因為他善根淺薄,他煩惱又特別的粗重。這個地方揀別對像有兩個,第一個他是末法眾生,第二個是阿難尊者這方面根機的。

蕅益大師在這一段他曾經提到一個觀念說:佛陀老人家為什麼不出來自己揀別,要請文殊菩薩出來揀別?有兩層意思,蕅益大師說:一、如果揀別若約著果位上來說,那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佛菩薩在利用根塵識當作善巧方便度化眾生的時候,那真的是無量無邊的自在,沒有什麼高低的差別,從果位上是沒有差別。但是就著因地上來說,的確是有他個人的根機,所相應的法門不同。所以針對一個初機來說,文殊菩薩正是一個初機的導師,我們看整個『華嚴經』,整個初學者都是跟文殊師利菩薩學的,到最後才跟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所以文殊菩薩是初機的導師,既然文殊菩薩身為初機的導師,他最了解初機的問題點在哪裡,所以請他來揀擇是特別的適合。

二、文殊菩薩他表示眾生大乘的根本實智。蕅益大師說:這個揀別其實你個人也有個人的差別相,這個是原則性,不是一定是說耳根最殊勝,其他的法門都要否定,也不必然是這個意思。我們可以有一個正行跟助行的差別,這部份等到我們上到那一個階段再詳細說明,什麼叫正助雙行的方法。這地方的大意是過程要揀別。

辛二、受命簡擇 (分二:壬一、敘儀。壬二、正說)文殊菩薩承受佛陀的使命,來揀擇一個初心的人,一個末法眾生,應該麼來修學圓通本根。這當中有兩段:一、敘儀。二、正說。

壬一、敘儀

文殊師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從座起,頂禮佛足,承佛威神,說偈對佛:

文殊師利菩薩,承蒙佛陀威神的加被,在佛陀的面前,文殊菩薩不敢說我自己來揀擇,是仰仗佛力來揀別。

壬二、正說(分二:癸一、頌真如不變之體以標真源。癸二、頌真如隨緣之能以明染淨)正式揀別圓通本根

癸一、頌真如不變之體以標真源。

以偈誦來說明,真如本性它的不變之體,來標示眾生真實的根源。我們凡夫在根塵識活動當中,這些妄相中什麼是我們的本來面目,先把真實的根源標出來。

覺海性澄圓,圓澄覺元妙。

我們的本來面目:第一個「覺」,是本覺理性,一個法;「海」是一個譬喻。本覺理性的功德甚深廣大,猶如大海,它俱足十法界染淨的功能。「覺海」就是本覺的功德海。「性」指的是它的體性,它的性質是什麼呢?是「澄圓」,指的是寂而常照,指的是它不變隨緣這一部份的功能。「圓澄覺元妙」,「圓澄」指的是照而常寂,指的是它隨緣不變的體,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清淨本然週遍法界,離相清淨的本體,叫「圓澄」。圓澄的體性是「覺元妙」,它的靈靈覺覺的功能。為什麼叫「妙」呢?本來就沒有顛倒妄想可得,是本來清淨,不是我們加以修正後才清淨,是本來就是清淨的,本來就特別的廣大,所以這件事情是微妙不可思議。

這一段它的意思,主要傳達的訊息,這個偈誦是「達妄本空,知真本有」。告訴你在我們本來面目當中,是沒有任何的煩惱、沒有妄想的,而且這種心性不是誰送給你的,也不是你修來的,諸佛菩薩只是把它恢復出來,因為它本來就存在了,我們只是迷失掉而已,我們現在把它恢復出來,「知真本有」。這地方是開顯作用之前,蕅益大師說:我們在發明染淨的因緣,成就十法界差別之前,先說明隨緣不變之體,以為十法界之章本。我們現在在整個根塵識當中,我們找不到家。佛陀就告訴我們:「你從什麼地方來?」你要先清楚,你從什麼地方來你都不清楚,你怎麼回去呢?我們是從「覺海性澄圓,圓澄覺元妙」而來,這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那我們現在的面目是怎麼回事?先把我們的本來面目跟現在的面目弄清楚,然後再做回家的方法。

癸二、頌真如隨緣之能以明染淨  (分二:子一、頌隨染緣從源出流。子二、頌隨淨緣從流遡源 )用偈頌來說明真如有隨緣的功能,來說明十法界染淨的差別。為什麼佛陀他可以成佛,有無量無邊的功德莊嚴?為什麼他會變成三惡道眾生?為什麼有些人會到人天乘?為什麼有些人變成二乘、變成菩薩?這種因緣是怎麼來的?這個地方是講眾生現在的面目,十法界的差別。這當中有兩段:一、頌隨染緣從源出流。二、頌隨淨緣從流遡源。

子一、頌隨染緣從源出流

淨界法師:楞嚴經

眾生的真如是隨順雜染的因緣,從一心真如的根源中而有種種三界生死的果報。

妄源生起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根本無明。「元明照生所」「元明」是我們自性本俱的光明,這光明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它沒有能所對立。問題在「照」這個字,平等的心性,我們是怎麼回事呢?我們是真如不守自性,一念的妄動,一念妄動以後就產生一個攀緣的心,就想要去「照」,看看外面是怎麼回事,一個能照的心。這個能照的心就是生相無明,最初的生住異滅,最微細的生相無明生起。有一個能照的心,當然就有一個所照之境,就生一個所照之境。「所立照性亡」當所照之境成立了以後,這時候能照的自性的光明,就暫時的隱沒而不現前。因為有能所對立,就把平等的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心性破壞掉了,「照性亡」。這個地方也就說明了,我們凡夫的本來面目一念妄動以後,從一個不生滅性又產生一個生滅性,就造成生滅跟不生滅和合的阿賴耶識產生了,也就是我們一般說的「根本無明」,產生阿賴耶識。

妄相生滅

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

「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迷妄」主要是講第六識跟第七識這兩個兄弟。「迷妄」,他依止前面的妄想跟妄境的相互作用,妄想去攀緣妄境,相互的執取,就把虛空創造出來。因為我們本來是一個靈靈覺覺的空性,就轉成一個冥頑的頑空,一個沒有覺性的頑空出現。這種虛空之相,就是妄想攀緣妄境最初的開始,第一個產生虛空,然後再依止這虛空再產生種種的想像,就把世界給想像出來。世界產生了以後會有什麼問題呢?我們的生命開始受著時空的障礙,有壽命的長短、有空間的障礙,你在台北你就不能在高雄,就開始有空間上的隔礙,我們的生命就有所謂的分段生死。我們的心性當然是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哪有什麼時空的障礙?但是因為一念的無明妄動,又有妄想的執取,把虛空世界創造出來以後,我們開始就有分段生死的問題。

「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在這個世界當中有所謂的依報的國土,有正報的眾生。依報是怎麼來呢?是妄想的迷結,變成國土;你心中經常作某種想像,就把這國土創造出來了。一念的知覺之心的一種迷情,就產生了有情的正報。依正二報完全是我們一念心去把它捏造出來的。蕅益大師說,這個地方它給我們的觀念,說:我們一念心性「全真在妄,全妄在真」。凡夫一念的迷,所以「全真在妄」,諸佛菩薩是一念的覺悟,「全妄即真」。「全真在妄」在妄這一句是值得我們去了解的。我們都喜歡把真實的心性找到,還我一個本來面目。但是本來面目在哪裡呢?本來面目就在妄想當中、就在妄想中。

我們那時候在讀《楞嚴經》的時候,我們班上有一個同學很聰明,這個人非常聰明,可惜後來修密教去了,他是我的同班同學,他也是我師兄弟。他問海公一個問題問得很好,他說:「反聞聞自性」,我們這一念心聽到聲音,你為什麼能聽到聲音呢?那聽到聲音的能聽的是誰?「反聞聞自性」。他問海公說:我們現在沒有自性啊!我們聞到是自己的妄想,那怎麼是反聞聞自性?我們現在自性沒有現前,我們迴光返照,你從什麼地方來?當然我們接觸的是自己的妄想。這個問題諸位怎麼回答?

海公實在是高手,海公說:妄想的本質就是自性,「全真在妄」,不是離開了妄想有另外一個自性,不是這個意思!它是一個妄想,但你不斷的聞,聞久了它就變化,就變成自性,還它本來面目。你就是不斷的用正法去薰習,「不思議熏,不思議變」。我們這樣子想,剛開始就是一念不覺,無明薰習真如,就慢慢慢慢變成這個樣子,你現在把它還熏回去,你用正法去薰習它,它就慢慢慢慢慢…開始反妄歸真了,還是這一念心嘛!海公說:你成佛的時候那一念心,就是你現在打妄想的心,只是你後來經過佛法的薰修慢慢慢慢…從迷惑轉成覺悟如此而已,不是說你現在打妄想的心是這個心,然後成佛又換另外一個心,不是這個意思,那這佛法就不合乎大乘不二法門。

比方說,你睡覺的時候是一念的夢心,夢裡明明有六趣,你做一個大國王,內心有不可思議的力量,你醒來的時候還是一般的凡夫。那你作夢的時候那一念心,跟醒來的心還是一樣啊!只是一個是在夢,一個是醒過來,如此而已,你躺在床上你那一念心還是那一念心。所以你不要以為你現在妄想沒有用,你現在的妄想有很大的作用,因為真實的功德就在這一念妄想當中。問題是你怎麼樣去把它熏修,迴光返照讓它熏修,讓它不思議熏、不思議變,慢慢慢慢…把它帶回家去,只就是這一念心。這個地方蕅益大師說:凡夫你要知道一個觀念:「全真在妄」。所有真實的功德就在你的妄想當中,問題你怎麼把它轉變。這一段經文有這一層意思。

子二、頌隨淨緣從流遡源(分二:丑一、總顯滅妄歸真。丑二、別顯歸真方便)十方諸佛菩薩是隨順清淨的因緣,從生死流恢復了我們一心的本源。這當中有兩段:一、總顯滅妄歸真。二、別顯歸真方便)丑一、總顯滅妄歸真

淨界法師:楞嚴經

攏總的說明滅除虛妄、回歸真心的本源。

迷真起妄

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

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

我們應該怎麼滅妄歸真?「空生大覺中」「空」指的是我們一念無明妄動,所產生這種廣大虛空之相。這虛空之相是怎麼來的呢?是生於我們一念的大覺心性當中。這種大覺心性跟虛空的關係,就好像大海跟一個小水泡一樣。我們看覺得虛空很大,其實虛空跟大覺心性比起來,它只就是大海的一個水泡而已。虛空如此,更何況是有漏的微塵國呢?「有漏」指的是我們正報的五蘊身心,「微塵國」指的是依報的國土,依正二報都是依止虛空而生起,在我們一念心性當中,那更是水泡中水泡,那更加渺小。這個地方講「迷真起妄」,我們為了要追求微小的水泡,結果我們失去廣大心性的功德,所以我們凡夫是因小失大。

妄滅歸真

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

那應該怎麼辦呢?要把這水泡把它消滅掉。它從什麼地方來,你就把它回到什麼地方去;水泡是從大海中來,所以你還是讓它回到大海,把水泡的相狀消失,把大海的體性現出來。水泡一滅,無明的妄動一滅,這時候虛空跟整個有漏微塵國土,都回歸到大覺的心性,連虛空都沒有了,何況是其他的依正二報有情跟無情呢?當然都回歸到一心性。

蕅益大師在研究《楞嚴經》的時候…諸位去看蕅益大師的傳記,他在這一段是開悟了。我們講開悟《楞嚴》,其實蕅益大師他老人家二十四歲出家,二十五歲讀《楞嚴經》,讀到這一段「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他想這個世間上怎麼有大覺心性這麼廣大,能夠做虛空的章本,他生起一念的疑情,就在徑山坐禪。在坐禪當中迴光返照,他經常問自己的身心世界,你從什麼地方來?結果一念的相應,突然間開悟。開悟以後他真實的徹證,我們一念心性果然是豎窮三際,橫遍十方,他這時候真實的相信,我們的身心世界不是從父母中來,不是!也就是說,我們在三界輪迴當中,我們過去生可能是個天人,今生是個人,來生可能到極樂世界。其實這果報的轉換,不管你是天人也好,你是天人還是不離開一念心性;像我們今生是個人,我們這個人的身心世界,也不離開一念心性,即便你到了極樂世界,你現出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五種神通,你也不離開你一念心性。

我們的身心世界都是一念心性,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就在一念心性當中,因緣和合而虛妄顯現,等到因緣結束了,那麼因緣別離,虛妄名滅。就是大海當中它產生一個水泡,水泡它跑到虛空的時間不會很長,它總有一天要下墜,回去以後又變成大海,又產生另外一個水泡,又變成大海。這就是「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的真實義。

蕅益大師就從這個地方徹底的開悟,他知道所謂的隨緣不變之體跟不變隨緣之用,體用之間的互動關係。你了解這個關係,你就知道我們從假入空也好,從空出假也好,這之間也可以隨時去運用。這地方是把「返妄歸真」的原則把它說出來,簡單的講就是要破除假相,破相顯真。以下講它的方法。

丑二、別顯歸真方便(分二:寅一、總示方便須擇。寅二、正為選方便門)各別的開顯,返妄歸真的方便法門。這當中有兩段:一、總示方便須擇。二、正為選方便門)寅一、總示方便須擇

淨界法師:楞嚴經

先攏總的說明方便要簡擇,不是你想修什麼就修什麼,要把方便法門揀擇、揀擇。

法門平等

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

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

「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歸元」就是當我們迴光返照,正念真如,回歸到一心的本元的時候,一心的本元它的體性是沒有差別的。譬如阿彌陀佛他的一心本元,跟釋迦牟尼佛的一心本元是沒有差別的。但是在下手觀照這當中方便,就有所謂的六根、六塵、六識、七大,有這麼多不同的法門,下手是有所不同。

「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聖性」是證得圓通的這一念心性的聖人,這地方指的是法身以上的菩薩。對法身菩薩來說,六根、六塵、六識都是通達的,他是順觀、逆觀都是悟入圓通的方便。我們在研究《楞嚴經》的時候,它的心情是怎麼樣?是把心帶回家,從生滅門入真如門,所以他很強調耳根。耳根的特性就是很穩定,非常穩定,它這個根很耐用又很穩定,不像眼根變來變去,不像意根擾動很厲害,耳根相對的相當穩定,所以你回家的路干擾是最少。譬如有十條路到台北去,而這一條路都沒有山崩,又很順暢,這條是最快的。

所以我們從凡夫的生滅心,回到不生滅心的時候,耳根是最快的。但是當你研究《法華經》的時候,態度就不一樣。《法華經》是證得聖性的人,他從空出假的時候,他度化眾生的時候,他積功累德的時候,那真的是順逆皆方便,根塵識對他是沒有障礙的。他可以現出一個色相……你說,我們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誰代表阿彌陀佛?你也可以說,那個佛像是阿彌陀佛,也可以啊!阿彌陀佛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你說,阿彌陀佛的聲音,以音聲來總持阿彌陀佛,也可以!色聲香味觸法都是阿彌陀佛現身的方便,阿彌陀佛是順逆皆方便,他可以用順的讓你歡喜,也可以刺激你,阿彌陀佛現出惡逆的因緣,你看常不輕菩薩就是用現惡因緣來刺激眾生,讓眾生起瞋恚心來打他,結果還是種善根,順逆皆方便。

所以,迴光返照的時候,回家的路越穩定越好,因為我們是善根薄弱,障礙就很多;但是你從回家的路要出來的時候,那就不是一條路,那你真的是順逆皆方便。你看《法華經》隨手捻來都是諸佛菩薩的方便,「若人一舉手,乃至小低頭,皆已成佛道。」佛菩薩總是有辦法讓眾生栽培善根。所以從自利的角度要很嚴謹,但是利他的角度,佛菩薩的功德妙用那真是順逆皆方便。

「歸元性無二」指的是回家的時候,小心謹慎。「聖性無不通」是說聖人從空出假的時候,他不用選擇一條路,他是什麼路都可以走。

方便須擇

初心入三昧,遲速不同倫。

總結:就一個初學者說,要悟入《首楞嚴王三昧》,你要把心帶回家,選擇一條穩定的道路,他的快慢的速度的確是不同。你說你不選擇什麼道路,那你會吃虧的,因為實質上日劫相倍。佛陀就講過了,你路選錯了,你修一劫,人家修一天就夠了。所以回家的路要好好的選擇,從家裡面出來就不要選擇,那你是隨心自在,所這兩條路是不太一樣的。

本經的二十五圓通,《維摩詰經》講三十二法門,《華嚴經》五十三參。為什麼開出這麼多法門呢?良由眾生根機不一,致使如來巧說之不同。我們每一個人從一念心性的妄動以後,流轉的過程不同,所以回家的路也就不同。你看我們從小的環境不同,我們接觸的人不同,那回家的路怎麼會一樣呢?不可能嘛!你怎麼出來的,就怎麼回去。阿難尊者是多聞第一,末法時代障深慧淺,當然選擇穩定一點,初心一定要先了解自己的根機,這一點很重要,「契機是妙法,治病是良藥」。

在論語有一段,那一段是說:孔夫子有一個弟子叫子路,子路問孔子一個問題說:「聞斯行諸?」。我聽到一個事情、一件善法是不是馬上去做呢?孔子說:你不能這樣子,「有父兄在,云何聞斯行之!」你爸爸跟你哥哥都還在,你就敢什麼事都去做,你要問問老人家的意思。過沒多久冉求也來問同樣一個問題「聞斯行諸?」,我聽到一件事情應該馬上去做嗎?孔夫子說:趕快去做,「聞斯行之!」。同樣一個問題,孔夫子做出兩個解答。公西華就問孔子說:你老人家怎麼對子路講這樣的話,對冉求講這樣的話呢?孔夫子說:「求也退,故進之」。冉求這個人做什麼事優柔寡斷、退退縮縮的,所以要鼓勵他,他的法門鼓勵對他是妙法;子路「由也兼人,故退之!」子路這個人做什麼事都太超過,「兼人」,太主動積極了,所以我讓他緩慢一下,他已經很衝動了,你又叫他趕快去做,那就糟糕了。

所以「初心入三昧,遲速不同倫」,對初心的人要說,的確選擇一個自己適當的法門,你會進步很快。你看很多人為什麼都沒什麼進步,因為找不到你適當的法門。為什麼呢?因為他沒有真正的了解自己。法門是依止根機,「良由眾生根機不一,致使如來巧說不同。」契機是妙法。你說這部《楞嚴經》哪一句話是妙法?你相應的那一個法就是妙法。這觀念清楚,就可以正式選擇修學《首楞嚴王三昧》圓通的方便。你要扣住一句話「契機是妙法,治病是良藥。」這個觀念建立以後,你就有資格來揀別。

寅二、正為選方便門(分二:卯一、簡非。卯二、顯是)卯一、簡非(分四:辰一、簡六塵。辰二、簡五根。辰三、簡六識。辰四、簡七大)首先簡別就著末法眾生,就阿難尊者來說,不是圓通的先把它簡去。這當中有四段:一、簡六塵。二、簡五根。三、簡六識。四、簡七大。

辰一、簡六塵

在圓通中先簡去六塵的所緣境,六塵所緣境因為它是不普遍的,而且它是變化太大,對初心來說,我們很難掌控,從這個地方回家並不是非常好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