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 127 頁。我們這一科講到丑二,正勸詳擇降伏合知解喻。

佛陀前面是講到六根的差別功德,到這一科就正式要我們修學者很詳細地去揀擇六根的這些差別功德,來選擇一個圓通本根,也就是我們整個首楞嚴王三昧的一個所觀境。

為什麼要選擇所觀境呢?在這一段的寅一「勸簡略明」當中提出了兩個理由:

第一個理由,就是你六根的修學一定要一門深入,所謂的「一門深入,入一無妄,彼六知根一時清淨」。雖然煩惱是普遍在六根活動,但是你不可能同時去攀緣六根,這樣子到最後一定被煩惱打敗,因為你的心力分散。蕅益大師講出一個譬喻說,譬如掘井,深造自得。你看你口渴,要挖井,你不可能同時挖六個洞。你挖六個洞,一輩子也挖不到水。你要把所有的精神體力統一地挖一個洞,那你才能夠得到水。也就是說,我們在有限的生命當中,一定要集中在一個所觀境,你才能夠深造自得。所以你必須要去選擇一個圓通本根,因為你沒有選擇餘地,你一定要找一個根,一門深入的。

第二個,你選擇一個圓通本根跟沒有選擇一個圓通本根,是差很多的效果,日劫相倍。在事相上,法門的確是有高下的差別。你看,佛陀把法門比喻作「乘」!你說你從這邊到台北去,你坐汽車跟騎腳踏車肯定是不一樣的。法門的確是有它契機性的差別。一個契理契機的法門,的確能夠使令我們很容易上手,所以你非選擇不可。

所以,六根的理性是相通的,但六根的事相的確要揀別。這是我們為什麼要選擇的兩個理由,這個在這段有說明。

第二個,我們應該怎麼去選擇呢?

佛陀告訴我們三個方法:第一個,合離;第二個,淺深;第三個,圓通跟不圓通。那要照這樣子選擇下來,當然就是剩下耳根圓通。正如印光大師說的,耳根容易攝心。在整個六根當中,我們對於音樂、對於聲音,最容易產生專注。我們眼睛本來在看一個東西,突然間有聲音,我們很容易被聲音牽著走,因為聲音對我們影響太大。只要聽著聲音,我們其他的根都可以放下,很自然放下,它的主導性特別強。所以,用耳根來運作是最容易攝心的。第二個,印光大師強調它特別養神,它沒有疲憊的感覺。它能夠讓你白天去聽佛號,晚上也聽佛號,它就沒有疲憊、厭煩的感覺。不像你用第六意識,用久了你會厭煩、會疲憊。所以,在我們由業力所招感的六根當中,耳根的確是扮演非常好的一個「門」,一個下手處。

在這一段佛陀是作一個簡略的說明,也等於是有一種勸勉我們好好地去選擇的意思。

寅二、因疑廣示 分二:卯一、疑請;卯二、廣示

阿難尊者聽佛陀講到前面的這一段開示以後,產生了三種疑惑。這個時候佛陀就根據阿難尊者的疑惑來廣泛地開示,來破除他的疑惑。這當中分兩段:第一個,疑請;第二個,廣示。

阿難尊者因為心中有疑,來請示佛陀。看阿難尊者是產生什麼疑惑。

阿難白佛言:世尊!云何逆流深入一門,能令六根一時清淨?

這段經文是很簡單,我們把它作一個消釋。

阿難尊者白告佛陀說,世尊!為什麼在六根門頭當中我們產生迴光返照,只要深入其中的一根,把這一根的妄想破壞了而回復到清淨,就能夠使令所有的六根都得到清淨呢?為什麼一根清淨六根都清淨呢?

這個地方表面上提出一個問題,但是古德說,其實阿難尊者的問有三層含義,從後面佛陀的回答可以看得出來:第一個,就是這個經文所表達的,為什麼深入一根的觀照能夠使令六根清淨?這第一個。第二個,如何一門深入,如何正確地去一門深入?第三個,當我們一門深入以後,應該怎麼來做一個下手,第一步要怎麼做?當我們選擇了這個圓通本根以後,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去做,才能夠去破壞這六根裡面的虛妄的力量。提出了三點。

這以下就是根據阿難尊者的這個疑請,佛陀作了種種的廣泛的開示——有關六根的相互關係。

卯二、廣示 分二:辰一、約研破總示;辰二、約行相別示

佛陀因為阿難尊者的啟請而廣泛地開示它的內涵。這當中分兩段:一,約研破總示;二,約行相別示。

辰一、約研破總示 分三:巳一、就法研破;巳二、藉喻顯理;巳三、以法合喻

「約研破」,這個「研」就是研究六根的煩惱相貌,叫作研;「破」就是談到破除的方法。先研究它的煩惱相,再破除,來作一個攏總的指示。這當中分成三小段:一,就法研破;二,藉喻顯理;第三個,以法合喻。

巳一、就法研破

淨界法師:楞嚴經

首先就著法。這個法指的是什麼呢?是阿難尊者自己所證得之法。阿難尊者當然是證得初果,就著初果的法來研破。這個地方有兩大段,第一個講到阿難尊者所證得的法「情執尚深」,這當中有「我執未盡」跟「法執全在」。看第一段。

佛告阿難:「汝今已得須陀洹果,已滅三界眾生世間見所斷惑,然猶未知,根中積生無始虛習,彼習要因修所斷得。何況此中,生住異滅,分齊頭數?

這個地方就說明,身為阿難尊者,你為什麼要選擇六根?因為你非選擇不可,因為你有法執嘛。佛告阿難,說你現在已經證得了小乘見道位的初果,初果當然就不入色聲香味觸法了,對於六塵的粗的分別已經不生起了。因為他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所以他滅除了三界的有情眾生當中的一個「見所斷惑」,三界的見惑已經斷除了,也證得了無我的真理。但是俱生的我執,這個微細的我執還是存在的,所以仍然沒有能夠完全了知在六根當中所累積的無始以來這種虛妄的習氣,這個就是所謂的思惑。這個思惑要到修道位才能夠慢慢地斷除。他的我執未盡,就是破了分別我執,俱生我執還在。

更何況在六根當中那種微細的「生住異滅」。我們煩惱有四種相貌:生、住、異、滅。這種種產生的「分齊頭數」,包括了我們講「一念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一念的妄動產生了三細六粗,這種種的差別相狀,那更難掌控。

佛陀訶責阿難尊者「法執猶在」,意思就是說,為什麼要選擇六根呢?因為我們的確有法執啊。有法執的話,每一個根對我們的效果的確不同,因為我們不能夠法法自在。所以凡位的眾生的確要選擇六根,這個在事相上你必須要揀別的。

這以下佛陀就把這六根的關係詳細地說明。

今汝且觀,現前六根,為一為六?阿難!若言一者,耳何不見?目何不聞?頭奚不履?足奚無語?

先提出一個問。說你現在姑且去觀察,你現前身心世界的六根門頭,到底是一還是六?「一」的話就完全相同。如果是「一」的話,那你選擇哪一根都一樣了。如果選擇「六」,那麼六根完全不同。六根完全不同那就糟糕了。六根完全不同,那你斷了耳根的煩惱,你還得去斷眼根的煩惱,還要斷意根的煩惱,因為它六根完全不同。所以,到底它是完全相同,還是完全不同,這個要揀別出來。

我們先看「非一」的情況。「阿難!若言一者」,假設六根的功能是完全相同的,那麼「耳何不見」?你耳朵為什麼不能見東西呢?眼睛為什麼不能去聽聲音呢?頭部為什麼不能走路呢?雙腳為什麼不能說話呢?可見得,六根的作用的確是有它的各別獨立的體性的。既然有它的各別獨立體性,當然要再揀別了,因為它「非一」嘛。

看「非六」。

若此六根決定成六,如我今會,與汝宣揚微妙法門,汝之六根誰來領受?阿難言:我用耳聞。佛言:汝耳自聞,何關身口?口來問義,身起欽承。

但是它也不是完全的「六」,它也不是完全不同。假設六根是決定成六,是各各不同,那各各不同就糟糕了。六根是完全獨立,那我們修行就要修六次,耳根圓通修完,還要修眼根圓通乃至意根圓通,因為它完全獨立。所以它不能說是完全不同。

比方說,我們在楞嚴法會當中,佛陀為汝等眾生來宣揚首楞嚴王大定的微妙法門,那麼阿難尊者你六根當中是用哪一根來領受佛陀的法音呢?阿難說,我是用耳根來聽聞佛陀的法音。佛陀說,你用耳朵來聽佛陀的法音,那跟你的身業、口業——身、口二根有什麼關係呢?你為什麼耳根聽了法音以後,你會用嘴巴來問問題,身體會感到很恭敬,起來跟佛陀頂禮呢?因為你是用耳根聽,就算你感動,你有很多的感覺、想法,也應該是在耳根裡面活動,怎麼會跑到身根、跑到口業去了呢?你那個聲音是從耳朵進去的,怎麼到最後嘴巴也開始動作了,身體也開始動作了?可見得六根的確是有它相通之處。所以說,聲音是從耳根進去,但是它表達出來卻是身口意六根的活動,所以你不能夠說六根是完全獨立的。

所以作總結。

是故應知,非一終六,非六終一,終不汝根元一元六。阿難當知!是根非一非六,由無始來顛倒淪替,故於圓湛一六義生。汝須陀洹,雖得六銷,猶未亡一。

六根的相互關係,這以下作一個總結:它是「非一終六,非六終一」。從功能上來說,它不是一而是六。這個「終」就是畢竟,它畢竟是六。因為「用中相背」,前面說過,在作用上的確是有它的差別,但是「非六終一」,從體性上來說它卻是一而不是六,因為它「性中相知」。所以,我們終究不能夠說這個六根決定是一或者決定是六。所以阿難當知,這個六根它非一,因為它「用中相背」;非六,因為它「性中相知」。

那麼這六根怎麼來的呢?是我們無始劫來因為顛倒的妄想而淪落於生死,所以把這個圓滿湛然不動的清淨本性虛妄產生了一跟六的差別,我們講「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所以,雖然阿難尊者證得須陀洹果,已經能夠「六銷」,就是對六塵不再生起粗的分別,所謂不入色聲香味觸法,但是「猶未亡一」,對於六根門頭當中妄想的結使還沒有真正地消除,還沒有回歸到一念心性。

這個六根是一是六?我們這樣講,六根它有兩個方向:它向外的時候變成六。你看六根向外活動的時候,那真的是六,因為你耳朵真的只有能夠聽,眼根只能夠看。所以當六根是向外活動的時候,變成「六」。但是當六根向內迴光返照的時候,它又變成「一」了,因為它六根到最後回歸的就是一念心性。這就構成了「性中相知,用中相背」。

所以你說這個眼根,它迴光返照的時候變成見性,耳根變成聞性,而這兩個都是完全一樣,見性跟聞性都是完全一樣。所以,向內的時候就找到共同點了,向外的時候就產生差別相了,就是所謂的「性中相知,用中相背」。

這個就說明整個六根的相互關係。

巳二、藉喻顯理

這以下佛陀講出一個現實的譬喻,來開顯六根非一非六、即一即六的深妙道理。

淨界法師:楞嚴經

如太虛空,參合群器,由器形異,名之異空。除器觀空,說空為一。彼太虛空,云何為汝成同不同?何況更名是一非一?

佛陀講出一個譬喻。比方說太虛空(太虛空就比喻我們眾生本具的一念心性),它當然是所謂的「一」。但是你在這個同相的太虛空當中參雜了很多不同的器具,你放了一個圓形的器具,或者放了一個方形的器具。因為器具的形狀不同,就產生不同的虛空,叫作異空。你放了一個圓形的器具,就產生一個圓形的虛空;你放了方形的器具,就產生方形的虛空。就是說明這個六根,因為一念妄動以後,產生了不同的作用。

「除器觀空,說空為一。」前面是講到六根的往外去攀緣的作用,產生「異空」;這以下,當我們「除器」,把這個大小方圓的器具除掉,迴光返照,去單獨地觀察太虛空,其實虛空又恢復它的本來面目,又變成「一」。

所以說,「彼太虛空,云何為汝成同不同?何況更名是一非一?」從太虛空的角度,它又怎麼能夠讓你切割成同或者是不同呢?更何況是所謂的一或者不是一呢?就是說,虛空是一樣,但是擺了不同的器具,就產生不同的差別。

這個六根,你的確要很好地掌控。因為你未來在整個修行當中,整個觀照的活動都在六根。就像佛陀說的,你要打開結之前,你要知道這個結是結在哪裡。你了解你的問題點,你才能夠真實地去觀照。

我講一個小故事大家體會一下,講到一個小老鼠的故事。說有一隻小老鼠它膽子很小,看到什麼都怕,它看到人也怕,看到小狗也怕。所以它就覺得說,老是覺得怕不是個辦法,它要學膽量。它就想,這個宇宙間哪一個是最有強大勢力的呢?它想,哦,天空是最有強大勢力的,它就想跟天學習。它找天空的時候,天空說,你不能跟我學習,我也是怕的。說你怕什麼呢?我很怕烏雲啊。烏雲能夠遮蔽天日,烏雲一來的時候就把我遮住了,我是怕烏雲的。那小老鼠說,烏雲很厲害,我應該跟烏雲學習。它就跑去跟烏雲說,我是很怕,你可不可以教我怎麼樣不怕?烏雲說,我也很怕的,我很怕風。風一吹的時候,霧消雲散。你看,風一來的時候我就被吹走了。小老鼠看風很厲害,就跑去跟風學習。說風啊,你要告訴我怎麼樣讓我不害怕。風說,我也是很怕的,因為我很怕牆壁。前面有一道牆壁的時候,就把我給擋住了。小老鼠又去找了,牆壁啊,你真的是很厲害,你看你那麼厲害,風已經很厲害了,你把這個風一擋就擋住了。牆壁說,我也是很怕,我很怕小老鼠。你在牆角上給我挖幾個洞,我哪一天就「啪」,整個垮下來。小老鼠說,那我是最厲害的。這意思就是說,因為小老鼠剛開始的心是向外攀緣,向外攀緣的時候產生了很多的障礙,六根就很多障礙。但是小老鼠迴光返照的時候,回歸到它的一念心性的時候,它就找到了自性。

其實六根的道理也是這樣。你去向外攀緣,那你就受這個器具的影響:這是方形的器具,這是圓形的器具。但是你要迴光返照,把器具拿走以後,其實就是虛空。所以這個六根它就是兩個方向:一個向外,一個向內。當你要向外攀緣,那你就是障礙重重;但你一迴光返照,你就覺得你功德具足。這六根是很妙的。

巳三、以法合喻

則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復如是。

所以六受用根到底是一還是六?它的道理就與前面太虛空跟群器的關係是一樣的,你說它是六也對,說是一也對。

辰二、約行相別示 分二:巳一、明從真起妄六用偏局;巳二、明返妄歸真六根互用。

這以下約著六根的差別行相來各別地解釋。這當中分兩段:巳一,明從真起妄六用偏局;巳二,明返妄歸真六根互用。

巳一、明從真起妄六用偏局 分二:午一、別示生起之由;午二、總結偏局之相

凡夫因為迷真而起妄,使令六根的作用就偏局在某一種範圍。古人說,眼根只能夠攀緣色塵,耳根只能攀緣聲塵。這當中分二段:第一個,別示生起之由;二,總結偏局之相。

午一、別示生起之由 分六:未一、示眼根結相;未二、示耳根結相;未三、示鼻根結相;未四、示舌根結相;未五、示身根結相;未六、示意根結相

「別示生起之由」,各別地解釋凡夫六根生起的緣由。分成六段:

未一、示眼根結相

首先我們看凡夫眼根的結相。這個地方就很重要。我們知道整個首楞嚴王三昧的空假中三觀是在六根活動,那麼六根裡面到底有什麼內涵,你要清楚。

我們一般講六根六根,其實「根」當中有三個東西,我先說明一下。第一個,所謂的見精、聞精乃至於知精,這個見聞嗅嘗覺知之精,有這六根的精;第二個,勝義根;第三個浮塵根。你要了解它。

由明暗等二種相形,於妙圓中黏湛發見;見精映色,結色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眼體,如蒲萄朶,浮根四塵流逸奔色。

這每一段經文都分成三段:第一個就是所謂的見精,第二個勝義根,第三個浮塵根。

「由明暗等二種相形,於妙圓中黏湛發見。」到這個地方形成了見精。這個見精是怎麼形成的呢?就是由光明跟黑暗兩種的形狀相互的顯發、相互的對比。也就是說,眾生的心性本來是一念心性,但是一念妄動以後,把妙明的真空變成晦昧的頑空,就好像日被雲所遮一樣,就構成了一個明暗的相狀,一個晦昧的相狀。那麼這個晦昧的相狀,它又產生「於妙圓中黏湛發見」。這個晦昧的明暗就是:說它是暗,又不是全暗;說它是明,也不是全明,一種明暗參雜的相狀。好像太陽被雲遮住,那種若明若暗的相狀。這種明暗參雜的相狀,會相黏於我們一念心性而產生一種見精的功能——一念妄動以後產生了第八識的見分。這個地方講「由境牽心」。當然,這個境是很微細的。三細,阿賴耶識那個三細的境,就產生了見分。這個見分,見精,是完全心法。

「見精映色,結色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這個地方就講到勝義根的形成。「見精映色」,這個「映」就是相對,相對色塵。「結色成根」,這個「結」就是攬取,攬取色塵而成為勝義的眼根。而這個勝義的眼根,它「目」,就是名,名之為清淨的四大。就是,這個勝義的眼根是見精跟色塵所成的。但這個色塵是一個很微細的,不可見,眼睛不能見的,叫清淨四大,這個就是勝義根。

「因名眼體,如蒲萄朶,浮根四塵流逸奔色。」這個「因名眼體」,就產生了浮塵根。因就是依止,依止這個清淨四大的勝義根,以它為自體而產生了浮塵根。海公說,勝義根就像一個模型一樣,把色法灌進去就變成了浮塵根。就是,浮塵根是以勝義根作自體的。因為有勝義根的關係,依止勝義根為自體而產生一個像葡萄朵的浮塵根。好像吃的那個葡萄一樣,這個眼珠子就產生了浮塵根。所以「浮根四塵流逸奔色」,當這個浮塵根產生以後,我們這個明瞭的見精就依止浮塵根跟勝義根,就開始「流逸奔色」了。這個浮塵根的結構是四塵,就是色香味觸四塵所成。就依止這個浮塵根,就到處地去攀緣色塵,然後就循色流轉,奔騰於色塵當中,從此以後我們的眼根就不能超越色塵。

所以你看每一個根打的結,它打了三個結,這個地方大家要清楚:第一個見精,第二個勝義根,第三個浮塵根。當然,我們今天的關鍵在勝義根,但是勝義根它往內的話是見精,再往外一層的話就是浮塵根,這個地方要清楚。

未二、示耳根結相

我們再看耳根的結相。

由動靜等二種相擊,於妙圓中黏湛發聽;聽精映聲,卷聲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耳體,如新卷葉,浮根四塵流逸奔聲。

這個道理都一樣。由於外在動靜的聲塵相互的擊發,比方說假設以動來擊靜,這個靜相就消失而生動相;如果是以靜來擊動,則動相消失而生靜相。這個動靜二相互相的擊發,就在一念的妙覺圓滿的心中而相黏一念心性,產生了聞精。一念妄動以後,一念心性就「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產生了見聞嗅嘗覺知,第八識的見分產生了。這個時候是精,還沒有色法。

「聽精映聲,卷聲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勝義根產生了。由於聽精再相對於聲塵,「卷聲成根」,這個卷就是收攝,把聲音收攝成這個勝義的耳根。而這個勝義耳根,它名為微細的清淨四大。

「因名耳體,如新卷葉,浮根四塵流逸奔聲。」也是依止這個勝義耳根為自體,又產生了「如新卷葉」,好像新生的還帶著卷的樹葉一樣。這個浮根四塵是由色香味觸四塵所成。我們的聽精就依止勝義耳根乃至於浮塵根,就像瀑布一樣攀緣於外在的聲塵。而從此以後,我們的耳根就不能超越聲塵。這是耳根形成的過程。

未三、示鼻根結相

由通塞等二種相發,於妙圓中黏湛發嗅;嗅精映香,納香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鼻體,如雙垂爪,浮根四塵流逸奔香。

這個鼻根的打結相狀也是三種:第一個由「通塞」,這個通就是暢通,塞就是阻塞。這暢通跟阻塞兩種相狀來互相地顯發。因為它是通,它就不是塞;由塞就不是通。所以在一念心性當中,由通塞兩種相狀相黏於一念心性而產生了嗅精。此嗅精再相對香塵,就領納香塵而轉成了勝義的鼻根。這個勝義鼻根它的組織結構是一種清淨四大所成。我們再依止這個清淨的勝義鼻根為自體,又轉成了浮塵根。浮塵根就像雙垂爪,就像兩個爪下垂的相狀,那麼它的結構是浮根四塵,就是色香味觸所成。由此,嗅精就根據勝義根跟浮塵根這二根,就攀緣於香塵,奔騰於香塵之中,從此這個嗅精就再也不能離開香塵,是這樣來的。

未四、示舌根結相

由恬變等二種相參,於妙圓中黏湛發嘗;嘗精映味,絞味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舌體,如初偃月,浮根四塵流逸奔味。

「恬」跟「變」,恬就是我們舌根不動的時候叫恬,因為舌根不動的時候是平淡無味;變就是我們舌根轉動的時候,就有酸甜苦辣的滋味產生。由恬變兩種滋味互相的對比,在一念心性當中它就相黏於一念心性而產生了嘗精。而這個嘗精相對於味塵就「絞味成根」。這個「絞」就是彼此絞在一起了,色心二法就分不開了。絞在一起了,就轉成勝義的舌根,而這個勝義舌根的組織結構是一種微細的清淨四大。然後再依止這個微細的清淨的勝義根,轉成比較粗顯的浮塵根,就像「初偃月」,像月初的那種半圓的形狀。「浮根四塵流逸奔味」,我們就根據這個勝義根、浮塵根,就奔馳於滋味當中,就從此再也離不開滋味了,這個活動範圍不能離開滋味。

未五、示身根結相

由離合等二種相摩,於妙圓中黏湛發覺;覺精映觸,摶觸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身體,如腰鼓顙,浮根四塵流逸奔觸。

這個身根是怎麼產生?為什麼會有根呢?「由離合」。離就是分離,觸塵跟身根分離的情況;合,這觸塵跟身根相合。由這兩種相摩,就是互相的交接,所以在一念心中,因為離合二種相狀相黏一念心性而產生了覺精;而這個覺精再相對於離合兩種觸塵,再摶取這個觸塵而轉成了勝義身根。這個時候的勝義身根,它的組織結構是一個清淨微細的四大。依止這個清淨微細的勝義身根,再轉成比較粗顯的浮塵身根,它形狀像「腰鼓顙」(這個中國沒有,印度才有,中間很小,兩邊比較大的)。這個腰鼓顙的結構是浮根四塵,就是色香味觸所成。這個覺精就依止勝義根跟浮塵根,流逸奔馳於觸塵當中,就從此再也離不開觸塵。

未六、示意根結相

由生滅等二種相續,於妙圓中黏湛發知;知精映法,攬法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見,浮根四塵流逸奔法。

「由生滅」,這個意根所對的是法塵。這個「生」是生法塵。當我們心中有種種想像的時候叫生法塵。第二個是滅法塵。當我們心中的想像消失的時候叫滅法塵,就是沒有想像的時候。由生滅兩種法塵的相續,由生而滅,由滅而生,這兩種輾轉相續,由這生滅兩種的法塵相黏一念心性而成就了一個知精;再依止知精,再相對於這個生滅的法塵,攬取這個法塵而轉成勝義的意根。這勝義的意根是一種清淨微細的四大所成。再依止這個清淨微細的勝義的意根的功能而產生種種的思量,「因名意思」,就產生了思量的作用。它在思量的時候,就好像「幽室見」——在黑暗當中見種種物,似見不見。比喻這個意根在思惟法塵的時候是似有似無、似見非見的狀態。再依止這個勝義根就轉成浮塵根,意根的浮塵根就是肉團心,我們說心臟。「流逸奔法」,就奔馳在生滅的兩種法塵,這個意根就再也離不開法塵。

佛陀講這個六根的打結之相,意思就是說,我們現在開始進入到六根,要把這個結解開來,那你就注意這個結是怎麼結的。當然,這個地方以耳根來說,有聞精、勝義根跟浮塵根,它的關鍵在勝義根。這個勝義根,它的結構,是由於色塵的牽動而有的,由境牽心,再由心取境。意思就是說,勝義根是一個色心的和合體,所以它每一個勝義根都具足了五陰的混濁——色受想行識,因為它的結構就是色心的和合

佛陀講這個打結的意思就是說,我們現在是這樣子的一個相貌,我們一定要知道我們是從什麼地方而來、為什麼會轉成這樣的一個勝義根,然後才能夠迴光返照。你現在要迴光返照,要就路還家之前,你要知道我們是怎麼來的,然後你再逆向操作,就回去了。

當然,我們從勝義根的角度是先有識,識陰、行陰、想陰、受陰,再轉成色陰,是由細到粗。我們要回去,就先破色陰再破受,再破想,再破行,再破識。就是來的時候是由細到粗;你現在回去就要反方向,就由粗到細,就像洋蔥它有五層。它出來是從識陰出來,一念的妄動產生八識的見分,然後產生感受、想法,最後變成浮塵根、變成色陰。但你回過去,剛好逆向操作。所以,我們要先知道我們是怎麼來的,才能夠知道怎麼回去,是這個意思。所以它後面開始破的時候先破色陰,就是這樣子的。

午二、總結偏局之相

把六根的偏局的相狀作一個總結。看經文第一小段,「由迷成六」。

阿難!如是六根,由彼覺明有明明覺,失彼精了,黏妄發光。

這個地方先作說明。所以我們知道,六根的生起過程是「由彼覺明」。這個「覺明」就是眾生本具、諸佛所證的現前一念心性,是本覺的、是妙明的。但是一念妄動以後,就有「明明覺」,就有一念無明的妄動。第一個「明」就是無明的妄動,增加了一個妄明而產生了能所的對立。這個時候產生了種種的妄想,就會依止這個無明的妄想的活動「失彼精了」,失去了本具的精純明瞭之性。將清淨的心性相黏於外在的塵相,而形成了六根的見聞嗅嘗覺知的作用,那麼就產生了所謂的「失彼精了,黏妄發光」。是這樣子來的。就是產生了妄動,就有很多很多的色塵出現,跟色塵再相黏就產生六根。就把前面的六根的結相作總結。

最後看「離塵無體」。

是以汝今離暗離明,無有見體;離動離靜,元無聽質;無通無塞,嗅性不生;非變非恬,嘗無所出;不離不合,覺觸本無;無滅無生,了知安寄?

所以,六根的活動就再也離不開六塵。當我們離開了暗相跟光明之相的時候,我們就產生不了見的功能;「離動離靜,元無聽質」,離開了動靜二相,我們聽的功能也就消失掉了;離開了暢通跟阻塞兩種相狀,我們嗅聞的功能也就不能生起;離開了變味跟恬味兩種滋味,我們嘗的功能也就沒有根源;如果離開了離跟合兩種觸塵,那麼我們覺知的身根也就本來不存在;離開了生滅兩種法塵,了知的意根也就沒有依托的處所。

所以,六根的作用是離塵無體的。所以你看,我們一開始是從六根進去,但是它最後是破六根,就把六根破掉。就好像說,一個太虛空,我們安立了很多的器具,把這個器具拿掉,蕅益大師講「除器」而恢復它原來的空,最後還是把六根的功能破掉。六根破掉以後,就回復到本來面目了。

這個地方等於是把修行的消息先透露出來。六根是離塵無體的,所以剛開始的時候先破外塵,先脫離外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