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 186頁,辛二、殺戒。

我們講到《楞嚴經》的修學方法,有正行跟助行的差別。正行主要是修學耳根圓通的法門,助行本經講到兩個重點:一、圓持四根本重戒,二、誦持《楞嚴神咒》。我們這一段講到圓持四根本重戒,這地方的戒法跟我們一般聲聞的戒法,是不太一樣的,大家要把它分清楚。

聲聞的戒法它是以事相做根本的,它是由事而入理。你看我們在修學比丘戒的時候,我們剛開始不是很重視無常無我的智慧,反正你就照著做,把佛陀所製定的制教你照著做,慢慢慢的由戒修定再修慧,它是由事入理。

菩薩戒是相反的,菩薩戒他一開始要求你安住菩薩種行,你才有資格持戒。所以菩薩戒是由理而入事,他先入理觀,然後再從理觀當中產生事相的修學。這地方大家要區分清楚。

當然菩薩的理觀,我們一般叫做菩薩的戒體,戒體的內涵,在蕅益大師《梵網經菩薩戒本》,他老人家提出七個重點,我今天講出其中兩個,他說:菩薩戒體,這個理觀有兩個主題:一、「本源清淨,以為其體」。二、「增上的善心,以為其因」。

你整個菩薩道斷惡修善度眾生,你依止什麼樣的心態來做這件事情,心態是很重要。它整個菩薩道的體就是「本源清淨」。我們講是因為正念真如,所以開顯我們內心本俱的清淨本性,在清淨本性當中,本來沒有殺盜淫妄。我們的清淨本性本來沒有殺盜淫妄,那當然我們應該要不殺盜淫妄。我們過去在持戒的時候是從因果的思考,我為什麼不殺盜淫妄呢?因為我殺盜淫妄來生會遭受到痛苦的果報。

一般我們在人天乘的思考是「業果」,但菩薩戒的思考不是這樣,他是念念隨順真如,我既然要成佛,我就應該隨順真如,那麼真如沒有殺生,所以我不應該殺生,殺生是妄想做的事情,真如怎麼會殺生呢?因為它內心當中本來沒有殺生的功能。

第一個、你整個心態的依止點是「本源清淨」,以真如本性來當做你整個菩薩道的體。其次、以「增善的善心為因」,這個「因」就是功能,你要表現菩薩道你一定要有功能,增上的善心就是菩提心,你要觀察十法界的差別因緣,思惟佛法界的功德,而生起上求佛道;思惟眾生法界的痛苦,而生起下化眾生。上求下化,來當做整個菩薩道的因地功能。

也就是說,整個菩薩道它修學的行動,是從一個清淨心跟菩提心的結合所發動出來。它整個修學是先從理觀,而入事修,先安住菩薩種性,然後才有菩薩修學的行動。

好,那麼我們看這個講義的辛二、殺戒,這個地方我們從第四段廢權防難開始說起,看經文:

廢權防難

阿難!我令比丘食五淨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無命根;汝婆羅門,地多蒸濕,加以砂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為肉,汝得其味。

這段經文講到殺生相關的關係,就是吃肉的問題:佛陀在世的時候曾經預言在末法時代,有很多所謂的善知識他提倡吃肉。他怎麼說呢?他說食肉是得菩提路,吃肉會讓我們身體健康強壯,是有助於修菩薩道。佛陀知道,在末法時代有很多這樣邪見的眾生出現,佛陀必須要把這觀念講清楚,把食肉的問題很清楚的做一個交代。

佛說:「我令比丘食五淨肉」,佛在世的時候,佛陀是允許比丘來食用五淨之肉。五淨肉是什麼意思呢?不見殺、不聞殺、不疑為我殺、自死(自然死亡)、鳥殘(鳥類吃剩下的肉食)。這五種因緣俱足就表示說,比丘得到這個肉是沒有殺生的因緣,他的死亡跟我完全沒有關係。佛陀是允許吃五淨肉,但是他有他背後的內涵在裡面,佛陀要講出來。佛陀說:這些的肉其實是我神通道力變化,它根本沒有生命現象。

佛陀為什麼要用神通道力變現五淨肉來讓比丘吃呢?佛陀講出他的道理:婆羅門(印度)的氣候是地多蒸濕,特別的乾旱,而且很多的雨水濕氣很重,在很多土地的結構是很多的砂石,所以一般的蔬菜根本就很難生長,在這種情況之下,假設不開緣吃五淨肉,那比丘就很難去維持他的生命。所以佛陀以大悲心來顯現神通力來變化五淨肉,這五淨肉是佛陀大慈悲的神通所加持的,它只有肉的假名、假相、假用,根本沒有生命現象,主要是讓比丘得到這樣的滋味來維持他的生命。

這地方等於先做一個預言。說:欸!你看佛在世的時候,佛陀也允許吃五淨肉,那我們現在當然也可以吃!這一段蕅益大師的註解當中他提出一個問題,他說:既然佛陀不允許我們吃眾生肉,那佛陀直接就變現蔬菜就好,為什麼要變五淨肉,然後給後世產生這樣一個誤解。

蕅益大師解釋說:佛陀的出世不能有種種怪異的現象,要很正常。佛還沒有出世之前印度沒有蔬菜,結果佛出世以後變成有蔬菜,佛滅度以後蔬菜又消失了,那大家就覺得很奇怪啊!佛教是不能提倡怪力亂神,所以佛陀在世間不能壞世間的假相。《金剛經》講菩薩觀一切法空,不壞世間的假相。也就是說,佛陀必須要隨順眾生的因緣,是這個道理。這個地方,佛陀把佛世的時候五淨肉的真實相貌講出來了,那大家就不能有藉口了。

第二段跟第三段就開始把食肉的過失講出來。

奈何如來滅度之後,食眾生肉,名為釋子。汝等當知,是食肉人,縱得心開似三摩地,皆大羅剎,報終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殺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

「奈何」為什麼(有訶責的意思)。佛在世的時候吃五淨肉還有道理,因為五淨肉是佛陀變現的,那現在佛陀滅度以後,變現的五淨肉已經不存在了,那麼佛弟子又吃五淨肉,那這樣子怎麼可以稱為一個修學聖道的佛弟子呢?為什麼吃肉就不是佛弟子呢?

汝等弟子當知,一個修道之人經常的吃肉,縱使你能夠得到心開意解,他有多聞的智慧、有俱足一些相似的智慧、乃至於有種種三摩地禪定的相似的功德,有多聞的智慧、有少分的禪定,但是這個人是大羅剎。我們看佛陀在戒律裡面訶責弟子,很少用這麼重的話來訶責,這個人是大羅剎。你看我們菩薩戒說:這個人明明知道這個是過失,故意的起心來犯戒,佛陀頂多說這個是癡人、畜生無異、木石無異;說你這個人是畜生、是石頭,沒有判斷力,頂多這樣子。

這個地方說你等於是羅剎。什麼叫大羅剎呢?羅剎是吃肉的,你是一個有多聞、有智慧的叫大羅剎,但是你的本質還是羅剎。

他的結果是「報終必沉生死苦海」,他享盡他的福報以後,他就墮落到三惡道去,變成鬼神之類。前面我們講到,上品的大力鬼王、中品的飛行夜叉、下品的就是地行羅剎。非佛弟子,因為他已經損壞了自己的菩提善根,即便他每天還是拜佛、持咒有種種的加行,但是他已經破壞他菩提的善根。如此食肉之人彼此相殺相吞,這種因果的輾轉相續沒有了期,又怎麼能夠出離三界呢?因為你一天到晚吃肉,欠眾生很多命債,你什麼時候才能夠還得清楚呢?

諸佛教誨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斷殺生,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二決定清淨明誨。

佛陀要阿難尊者:你應該把這樣的正法,輾轉流通到後世,讓大家知道你要修學大乘的三摩地,次斷殺生。這個地方講:第一要斷淫心,第二斷殺心。這才是如來(現世的佛陀)、先佛(過去佛陀),過去現在諸佛一種決定的清淨明智的教誨。

在大乘經典中,佛陀對吃肉訶責這麼嚴重的很少,像《楞嚴經》的這樣很少,大概帶過去,當然他的理由就是說,吃肉為什麼這麼嚴重,會變成大羅剎呢?

《梵網經》有講得很清楚,說:「食肉之人,斷大慈悲佛性種子,一切眾生見而捨去」。你這個人本來很有慈悲心,但是你每天吃肉,慢慢慢慢的無形當中你慈悲心消失掉。

有些人說是,酒肉穿腸過,佛在心中坐。這一句話是完全不合乎道理,因為你酒肉穿腸過的時候,你的佛已經慢慢慢慢不在心中坐,是羅剎在心中坐,怎麼佛在心中坐呢!破壞你的大慈悲心。這個道理在唯識學講得很清楚,唯識學說:我們的身心世界是互含互攝的,心會牽動你的色身,色身也會牽動你的內心。

在《宗鏡錄》,永明延壽講一個小故事,他說:佛在世的時候,有一群比丘在山林中修學,那時候大家結夏安居九旬用功,很多人成就了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在用功當中,有很多的猴子,猴子看到比丘這麼用功很精進,看大家都在打坐就起歡喜心,就送很多的鮮花、很多的水果來供養這些比丘們。比丘九旬用功,成就聖道以後就離開了。

比丘離開沒多久,外道也看到這個地方,欸!這個地方不錯啊!他也住下來。過去供養比丘那些猴子也過來,看他們在修行也拿花、水果來供養。但是這猴子一看,哎喲!這些人跟之前的那些人的動作不太一樣啊!比丘都是正襟危坐,外道有的是一隻腳站著、有的是躺在地上,各式各樣的姿勢。

猴子剛開始看還不怎樣,看久了就很生氣,他們怎麼這樣子呢?猴子實在是受不了了,就成群衝下來,就強迫這些外道們坐好,把他們的腿盤好,雙手結法界印,把他們眼睛強迫閉起來。外道剛開始當然抗拒,但久了,這個方法還不錯,容易攝心喔!結果因為結跏趺坐,外道很快的成就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宗鏡錄》永明延壽大師說:可見得你身體的動作,會影響你的內心。你看,外道剛開始沒跏趺坐的時候,沒有一個人得到禪定,都是散亂。所以你吃肉它只是一個色身的行為,但是我們的五蘊身心,身心世界是互動的,色身會影響你的內心,內心也會影響色身。在講「沙彌律儀」,諸位就知道,為什麼要俱足威儀呢?因為威儀它會產生攝心的效果。這個地方佛陀是對末法眾生的吃肉,可以說是很嚴厲的訶責跟批判。那該怎麼辦呢?下一段講到對治的方法。

解脫之本

舉喻

是故阿難!若不斷殺,修禪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聲大叫,求人不聞,此等名為欲隱彌露。

一個人假設不斷殺,在《楞嚴經》講斷殺,不是只有殺生,包括你吃肉,包括你吃眾生所有的部分都叫做殺,這地方的殺生是很廣泛的。假設你不斷除這樣的殺生的心念跟行為,而只是一昧的修學大乘的三昧,就像一個人,你自己把自己的耳朵塞住,結果又高聲的大叫,希望別人沒有聽到。換句話說,你把自己的耳朵塞住,只有你自己沒有聽到,別人都聽到的,這叫「欲隱彌露」,本來要隱瞞自己的過失,結果是更加的顯露他的過失。也就是我們一方面要殺生吃肉,一方面又想遠離三界輪迴,那根本就是不可能。先講出一個譬喻,以下合法。

法說

清淨比丘,及諸菩薩,於歧路行,不蹋生草,況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諸眾生血肉充食?

佛陀先講出一個比況:身為一個清淨比丘,乃至於一個清淨持戒的菩薩,在鄉間的小道行走的時候,都不去踩踏有生長功能的這些野草,當然也不可能用手去拔。佛弟子連對草都這麼的愛護,又為什麼修學大悲心的這些大乘佛弟子,而取眾生的血肉來充食呢?連草都不可以去踏了,何況是食眾生肉,一個有生命的眾生肉呢?應該怎麼辦呢?下一段,佛陀就講得很清楚。

若諸比丘,不服東方絲綿絹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於世真脫,酬還宿債,不游三界。何以故?服其身份,皆為彼緣,如人食其地中百穀,足不離地。

佛陀要我們在斷殺生的時候,要斷三種因緣。假若諸位比丘在修學禪定的過程中,不服,「服」有兩層意思:一、服食,服食其肉;二、服用,穿的衣服鞋子叫用。「東方」指的中國,印度在西方。我們中國的絲棉絹帛,這四個字加起來就等於絲織品,「絲」是一個總稱,比較細的絲就叫「綿」,「絹」是由生絲所做成的物品,將絹做成棉被、做成手帕等等,「帛」就是把生絲再跟其它的東西混合加工以後的作品,總而言之就是絲織品。

佛陀舉出三種要斷的,絲棉絹帛是最重的,這可以說是廣泛的殺生所成就的。「及是此土靴履裘毳」,「靴履」動物的皮做成的鞋子,「裘」野獸的皮所做成的衣服,「毳」野獸的毛;皮跟毛來做成的衣服鞋子之類。還有「乳酪醍醐」,剛出來的叫做「乳」,提煉以後就變成「酪」,乃至於再精緻變成「醍醐」。佛陀在本經是講得很微細,斷的三種東西,但這三個當中,其實蕅益大師說:有淺深的差別。

蕅祖在註解上說:絲織品是最嚴重的,大小乘同制而且沒有開緣。靴履裘毳,是大乘不許,小乘有開緣,所以它是中等。乳酪醍醐,大小乘都有開緣,有重病的因緣它是有開緣的。這三個有輕重的差別。

這個人能夠完全不吃動物的東西,這個比丘在世間上是真實的解脫。為什麼呢?因為他的生命的相貌是「酬還宿債,不游三界」,他的生命只是來酬還過去的命債,隨緣消舊業,他不再造新殃,未來也不再游於三界之中。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服其身份,皆為彼緣」,你吃他的肉、用他的皮毛,你就跟眾生結下業緣,你再也離不開跟眾生的一種力量,你跟它有緣嘛!你看他為什麼做你的兒子呢?就是你過去跟他結緣嘛!

這以下講出一個譬喻:就好像一個人,他食用地中的五穀雜糧,他再也不能夠離開大地,因為五穀雜糧是地上的東西,你吃了它以後,你跟大地結緣,你就離不開大地。在我們人世間最早的時候,我們講劫初光音天,光音天從天上掉到人世間的時候,他是有神通的,但是後來,他因為吃了地上一種滋養的,叫「地肥」以後,他再也飛不回去了。因為他吃了大地的東西,就跟大地結緣,就離不開大地了,你吃了眾生的東西,就離開不了眾生,他輪迴你只好陪他輪迴。

必使身心,於諸眾生,若身、身份、身心二途,不服不食,我說是人真解脫者。

我們有志於要離開三界的人,對色身的行為、還有內心的活動,對於身(動物的血肉),身份(動物的皮毛),這二個身心二途,都能夠不服用也不服食,這個人才容易的跳脫三界。

判決邪正

如我此說,名為佛說;

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如果能夠正如我前面所說的,這個就是佛陀所宣說的正法眼藏,假設違背前面的旨意,就是魔王的邪知邪見。我們剛開始在修學戒律的時候,很多人提出一個問題,說:綿羊的毛為什麼不能用呢?很多人提出質疑,因為綿羊的毛,就像我們剪頭髮一樣,它時間到它自然要掉的,所以你把他剪掉,對它完全沒有影響,他也不會痛苦,就像剪頭髮一樣,但是佛陀還是不允許用。我們在《楞嚴經》得到答案了,因為你用他的東西就跟它結緣,對我們離開三界自然是很不好。

有一個禪師他行腳,他剛好到一個古代的鄉村,看到有人在辦喜事,看了以後他講了一個偈誦,他說:「娑婆眾生苦,孫子娶祖母,牛羊桌上坐,六親鍋內煮。」他說:眾生六道輪迴是很痛苦。為什麼呢?你看這因緣變來變去,孫子娶祖母,因為這祖母過去愛這個孫子,所以當這個祖母死掉以後跟孫子結緣;牛羊桌上坐,他們過去所殺的,你過去吃它的肉,現在牛羊變現來吃你的肉,牛羊變成人來桌上坐;過去的六親在鍋內煮準備給人吃。所謂的肉債,是個很重要的因素。

諸位你看看印光大師文鈔,他講到臨終的正念,除念佛以外,印祖是很強調吃素的,而他的理念是從《楞嚴經》的地方出現。你臨終的時候,你希望沒有障礙,沒有冤親債主來障礙你,你就少吃它們的肉。今天我們要從這個地方跳到那個地方去,你身體的負擔是越少越好,你若背著一百公斤還能跳過去?所以這個地方佛陀說:你能夠不吃任何眾生的東西,那你真實的解脫,減輕你臨終的負擔,是這個道理。

辛三、盜戒

淨界法師:楞嚴經

「盜」的定義是不予而取他物,是我們所對治的惡法,包括偷盜、包括強奪、乃至於用詐欺的方式來騙取財物,都叫做偷盜。「戒」是能對治的法。在本經講到四根本重戒,都不是只是身口而已,還偏重在意業的斷除這種偷盜之心。

因為在〔菩薩戒〕就是重理觀的,是重意業的,因為〔菩薩戒〕它根本的思想,就是在加強你的菩薩種性,從菩薩種性發動出來,最後加強你的菩薩種性,所以它重視意業的。

持戒功德

阿難!又復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偷,則不隨其生死相續。

總說持戒的功德:阿難!在世界中的六道眾生,假設我這一念心不生起偷盜之心,這要有理觀的智慧。一個人不生偷盜,你當然要安住真如本性,一個人安住在無明妄想,就很可能生起偷盜。

所以你要遠離虛妄的生滅心,而回歸到不生滅心,你才能做到「其心不偷」,那就不再隨順生死業力相續。可見得偷盜是增長生死業力,是障礙我們出離的,是這個道理。

犯戒過失

汝修三昧,本出塵勞,偷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偷,必落邪道,上品精靈,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諸魅所著。彼等群邪,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

佛陀告訴我們,為什麼要斷離偷盜的主要因素:汝等修學大乘的三昧,我們真正的目的是要離開三界的塵勞煩惱,假設偷心不除,不但三界的塵勞不可出,而且會有以下的過失。縱使我們有多聞的智慧,有少分的欲界定跟未到地定的功德,但是我們內心當中還累積很多偷盜的功能,最後的結果是必落邪道,邪祗鬼魅之類的眾生。

上品精靈,假設你的福德資糧很夠,那就是精靈。精靈主要的功能就是盜取日月的精華,有時是依靠山、依靠水而住,偷取日月的精華。中品的妖魅,妖魅是偷取人類的精氣。下品的邪人,邪人被前面這些所謂的精靈、妖魅所附著,幫精靈跟妖魅做事的人,叫邪祗之人。

前面三品之人,都是屬於邪祗這一類的眾生,而且他們都各有他們相應的眷屬,而每一個人都產生邪見,自己認為自己經成就無上覺道。差不多這種人會那麼堅固的生起偷盜,都有邪見支持,都是無慚無愧邪知邪見的人,才有辦法產生那麼大的力量。

預記末法

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熾盛世間,潛匿姦欺,稱善知識,各自謂己得上人法,炫惑無識,恐令失心,所過之處,其家耗散。

佛陀對末法時代的預言:我滅度之後,正法過去了,像法過去了,到了末法時代,末法時代有二種特色:外在的環境是去佛久遠,所以邪師說法如恆河沙;內在的因素是障深慧淺,善根淺薄煩惱粗重,所以造成了一種魔強法弱的時代。在這時代就有很多很多的妖邪眾生出來活動,而他們出來活動他也不可能現出本來的面目,說我是妖邪,他隱藏自己。

潛匿姦欺,他隱藏他內在奸詐欺狂之心,表面上現出善知識的相貌,他經常好言吉凶禍福,以得道的善知識來自居。但是你看看他所說的法,他自己就稱自己是上人之法,甚至於稱自己是菩薩、古代的佛自居。他這樣子的目的是要迷惑這種沒有知識、沒有教理判斷力的這些愚夫愚婦。

他是用什麼方式呢?恐令失心,他往往好言吉凶,說你這個人可能什麼時候會有災難,用恐嚇的言辭使令這個人失去主張、失去他的判斷力。尤其一個人他運氣不好的時候,他才會來找出家眾談,有很多人就順勢而為,說你怎麼怎麼…的,那麼他更加的沒有主張。如此的邪欺之人,他所到過的處所,他對眾生的傷害是其家耗散,把這個人的錢全部都騙光了,因為他內心害怕,結果就把錢都拿出來。這種妖邪眾生在末法時代,是特別多的,佛陀先預言。

佛教捨貪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捨貪,成菩提道;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於殘生,旅泊三界,示一往還,去已無返。

佛陀的教誡:為什麼講完邪逆眾生以後馬上講佛的教誡?對比一下,看他們的所作所為跟佛法是不相應的。佛陀教誡弟子們是怎麼修學:佛陀教誡比丘們是用乞食的,而且是「循方」,你不能夠故意的跟誰去乞食,不能有特定的對像,要按照你所走的地方,按照一定的次序來乞食。

他的目的就是要捨棄心中的貪慾,因為你乞食,你就不用積集財富,也不用從事生產事業,反正你今天吃完了,明天的明天再說,一天過一天,不要累積太多的飲食跟財物,捨棄貪慾。依此捨貪來助成我們的菩提道,諸比丘在大戒當中是不能儲飲食的,佛世是這樣規定的。

他生命的目的是「寄於殘生,旅泊三界」,身為一個比丘,他對生命的看法,他經常觀察生命是無常的,我只是在大海中暫時產生的一個水泡,暫時得借用這個色身來修行而已,在一期的生命當中只是暫時的借住。

「示一往還,去已無返」,每一個修道人都有最後的準備,這是最後一生了,從此以後成就聖道,不再來三界。所以他把自己的生活所需降到最低。這是佛陀的教法,這跟前面自稱善知識的、累積財富越多越好,當然產生對比。佛陀對這樣的事情,產生嚴重的教誡。

違教深害

云何賊人,假我衣服,裨販如來,造種種業,皆言佛法,卻非出家具戒比丘為小乘道。由是疑誤無量眾生墮無間獄。

「賊人」,出家以後他不修學佛法,而修外道之人,用種種的外道之法來好談吉凶禍福,為人家處理事情,這叫賊人。因為他偷取佛法,假借僧眾的衣服,他也出家,但是他真正所作所為是「裨販如來」,穿著出家的衣服來幫助他販賣如來,追求名利。因為要不現出家相,這些信徒對他也不能產生信心,他必須要現出這個相狀,來幫助他造作種種盜取財物的罪業。

平常的開示「皆言佛法」,他認為這些種種的外道法都是佛法,說一些相似之法,非法而說成佛法。「卻非出家具界比丘為小乘道。」「卻」反過來,「非」誹謗。反過來誹謗這些如法持戒,少欲知足的持戒比丘是小乘之道。說:我是求大乘菩薩,不拘小節,這些只是小乘的自了漢,反過來批判這些少欲知足的道法。最後的結果:「由是疑誤無量眾生墮無間獄。」重大的過失就是疑惑誤導眾生,使令他們墮落到無間地獄。

這地方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這「疑誤眾生」在佛教裡面是非常嚴重的過失,因為整個佛法的重點在正確的知見,端正其心才能有正確的行為、有正確的結果。

比方說:我們看春秋時代,春秋時代齊桓公當時要稱霸整個天下,他就找管仲。他說:我想稱霸於天下,要有什麼樣的條件?管仲說:稱霸天下不是靠武力,你要有一個證盟,你要有一個正確的理念、正確的知見。他說:你看鄭莊公(他舉鄭莊公,在齊桓公之前,鄭莊功的武力是很強大的),但是鄭莊公沒有證盟,他師出無名,他公然的抗拒週天子。管仲說:週天子是王室雖衰並未喪德。你稱霸,默默的稱霸,大家沒話講,你不能公然的挑戰週天子的威嚴。

因為這是古代的證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它有一定的章法,來形成整個社會次序。所以管仲提出了「尊王攘夷」,你雖然稱霸,但是你要尊重週天子,這樣子整個社會的次序才有章法。管仲果然用這個方式,讓他成為春秋時代的第一個霸主,春秋五霸第一個霸主。我們講「齊桓公九會諸侯,一匡天下」,他的整個成功就是證明。

這地方就是說:我們一個佛弟子(比丘)看到比丘戒,很多地方我們真的很難做到,因為時代隔了二千多年。但是蕅益大師他提出一個觀念,他說:這是佛世的方規。雖然做不到,你應該起慚愧心來面對,你看現在有些人傳戒,他甚至於把一些戒律更改了,沙彌十戒改成沙彌八戒。這是非常不對的,非常不對!他的過失在哪裡呢?在疑誤眾生。

我們做不到,我們起慚愧心,但是佛陀的制教你要保留下來,當做一個鏡子,讓大家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我們做不到,那是我們個人的事情。

這個地方販賣如來,最大的嚴重:「疑誤眾生」。行為本身還不是很嚴重,因為你壞亂了整個佛法的章法。你看孔夫子他要去殺生,殺一隻羊。子貢說:你不要殺這隻羊,這隻羊很可憐。孔夫子說:你愛惜這隻羊,我愛的是那個制度。古時候沒有因果觀念,大家為什麼不敢造錯呢?因為敬畏鬼神。我們知道有鬼神存在不敢放逸,這種制度的存在,有安定人心的作用。這個地方,大家要站在比較高的角度來看這個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