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一百頁。辛二,別述二難。

當我們在修學首楞嚴王三昧的時候,基本上要注意兩個重點:第一個就是云何應住,第二個就是云何降伏其心。我們知道整個生命是變化的,所以,我們這一念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首先你要想到你要安住在一個什麼樣的根本。從本經上來說,我們一定要找到我們的現前一念心性。

這個現前一念心性,基本上它的特質是「清淨本然,週遍法界」的,它不能有任何的相狀,因為那個相狀是變化的。我們心中只要有相狀,這個相狀一變化,你的心就跟著變化了。所以,在修學的時候,你的依止處這一念心不能有任何相狀,你一定要找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個真實的心性,才能夠安住下來。無相的心性找到以後,它有兩個基本的功能德用:第一個,它是有不變性;第二個,它是有隨緣性。

心性找到以後,第二個就是「云何降伏其心」。我們安住在一念心性,但是我們有很多的煩惱習氣會不斷地干擾我們,所以我們要隨時地調整。調整,在本經當中就是用空假中三觀來加以調整。空觀是破除我們對相狀的執取,發明我們心中這個不變的理性。所以,我們心中開始執取的時候,我們先守住不變,以空觀安住不變。然後,以假觀來成就隨緣的妙用。當我們把心中的虛妄相掃掉以後,我們根據佛法的施設,又安立了很多很多的假名假相。比方說,我們安立了佈施的假相,來成就我們的福報;我們安立了持戒的假相,來成就我們的尊貴身;我們安立忍辱的假相,來成就我們未來的莊嚴;乃至於我們安立了憶佛念佛的假相,來成就往生淨土、成就不退。所以,空觀是在破除我們心中的執取,而假觀是在建立種種的莊嚴的假相,中觀等於是把空假二觀作一個平衡。所以說,我們在修首楞嚴王三昧,首先依現前一念心性而住,以空假中三觀來作調整。

曾經有人問我一個問題,說是《金剛經》也是在破相,《楞嚴經》也是在講破相,那麼這兩種有什麼差別呢?《金剛經》以空性的智慧破相以後,它顯出來的是一種空性;《楞嚴經》用空觀把相狀破壞以後,顯出來的是現前一念心性。這個地方有所不同。我們可以這樣講,「破妄」這兩方面是一致的,但是「顯真」有所不同。《楞嚴經》認為:空性的智慧不能當安住,空觀只是破除我們執著的一種方便;安住的是一念心性,它才能夠安住。所以這個地方大家要清楚,《楞嚴經》它是破妄又能夠顯真,這樣子才是比較圓滿。

辛二、別述二難 分二:壬一、從陰入處界文中起理違事難;壬二、從七大文中起相違性難

我們看辛二,別述二難。

這一科的大意是說,佛陀講完了三卷經文來發明相妄性真、真妄不二的道理以後,二乘的無學之人對於這樣真妄不二的道理產生了兩種的疑問。我們看科文。「別述二難」,就是各別地敘述二乘的無學心中疑惑所產生的兩種難問:第一個是「從陰入處界文中起理違事難」,第二個是「從七大文中起相違性難」。

壬一、從陰入處界文中起理違事難

首先我們看第一科。

佛陀前面講到四科的經文: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二乘的無學之人生起了所謂的理性違背事相的這樣一個難問。佛陀在講四科的時候,基本上是會事入理,對五陰的身心世界的生滅因緣,都說它們是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最後是當體即空;而當體即空當中,佛陀又說它是一念心性之所顯現,當體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對這樣子的觀念——會事入理,二乘的無學產生了心中的疑惑。我們看經文就知道他到底產生什麼疑惑。

我們看第一段。

淨界法師:楞嚴經

世尊!若復世間一切根塵陰處界等,皆如來藏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終而復始?

這段的經文分成兩小段,第一段是富樓那尊者引用佛陀的開示。他說,世尊!正如您老人家前面的四科經文說的,在十法界的世間當中,這一切的有為諸法,包括了六根、六塵以及六識的種種的作用,乃至於產生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這種種的色心諸法,這種生滅變化的因緣法,你說它們是相妄性真的,它們的相狀是生滅的,但是它的本性卻都是我們眾生本具諸佛所證的如來藏妙真如性,都是清淨本然的。這正是佛陀前面說的會事入理的觀念。這一段是引用佛陀的法語。

第二段正式說明心中的疑惑。那麼,「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呢?也就是說,既然我們眾生本具的如來藏妙真如性是清淨本然的,是離一切相的,那麼怎麼就能夠產生眾生的依正二報,這種身心世界、這種有為諸法呢?產生有為諸法以後,又會產生一種次第的遷流變化,乃至於終而復始相續地循環不斷,包括有情眾生的生老病死,無情世界的生滅遷流。

這一段經文的大意是說,在二乘人的觀念當中,既然心性是無為法,身心世界是有為法,怎麼一個無為法能夠創造一個有為法出來呢?這是二乘人心中的迷惑。

這一點我們簡單地說明一下。我們講到現前一念心性的時候,它不是有為法,但是它也不是無為法。我們不像二乘人,二乘人講空性,那真的是無為法。我們講心性的時候,它不是有為,也不是無為。因為它隨緣不變,是跟無為相應;但是它不變又隨緣,又跟有為相應,所以它是亦有為、亦無為,非有為、非無為。

從這段經文當中我們可以知道,二乘人對於心性的隨緣不變之體是認同的,但是對這個不變隨緣之用產生了疑惑。也就是我們前面說的,這一念清淨心能夠「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能夠受業力的熏習而變現身心世界。隨緣的作用這一部分,二乘人的確是產生了障礙。就是,既然清淨本然,又怎麼能夠變現這些山河大地,變現出來以後它又不斷地流轉?這個是說明理違事難。

壬二、從七大文中起相違性難

第二個疑惑,是從七大的經文當中產生了事相違背理性的這樣一個難問。

我們講一下這個理跟事。本經要講到理的話,那都是講心性,以不變為理,心性是不變。講到事相,就是講身心世界。前面是說一念心性是怎麼變現成身心世界,理違事難;這段「相違性難」是說,身心世界又怎麼能夠回到一念心性?前面是說一心怎麼產生萬法,這個地方是萬法又怎麼能夠回歸到一心。這個地方產生了障礙。

我們看經文。

淨界法師:楞嚴經

又如來說,地水火風,本性圓融,週遍法界,湛然常住。世尊!若地性遍,云何容水?水性週遍,火則不生,復云何明水火二性,俱遍虛空,不相陵滅?世尊!地性障礙,空性虛通,云何二俱週遍法界?

第一段的經文也是引用佛語,說,世尊您老人家在「七大」當中講到一個觀念說,地水火風乃至於空大。當然,身為七大,相狀是生滅的,但是它的本性,所謂的如來藏妙真如性,是圓融無礙、是週遍法界,而且是湛然不動、是不生不滅的。相狀是生滅的,而體性是不生滅的。這個觀念是佛陀前面說過的「相妄性真」,這個沒有問題。

這以下就正式地說出他心中的疑惑,說:「世尊!若地性遍,云何容水?」身為一個地大,地大的體性是堅固的,是一種障礙的,而水的體性是濕潤的,有地大就不能含容水了,有水就不能有地大。在二乘人的觀念,是認為地、水這兩種性質是互相障礙的,那你怎麼能夠說是相互圓融呢?這是第一個問題,地、水的兩個法門的互相障礙。

再看第二段,這一段是講到水火之間的障礙,說「水性週遍,火則不生」。說水大是一個濕性的,而火大是熱性的,水火根本是不能夠兼容的。你看火能夠把水燒乾,水也能夠把火撲滅,所以水火二性是互相障礙的。那麼怎麼能夠說水火二性,這兩個體性都遍滿虛空,而不互相地去陵奪、不互相地消滅呢?也就是說,認為水火二性是有障礙的。

第三段講到地、空兩個法的障礙,說,世尊!地大的體性是障礙的、是堅固的,而虛空的體性是虛無通達的,那麼這兩個又怎麼能夠都週遍法界,都能夠圓融無礙呢?

這個地方我們講一下。二乘人對這個法的觀念,是一個很堅固的法執。那個堅固的法執是怎麼來的呢?因為他認為這個法是離開這一念心而個別有體性,他不認為一切法是內心所變現,他認為法是真實的。你看他「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他對三界非常畏懼的。他看到三界的可怕,就把這一念心的我執消滅了。不再招感三界,他就認為大事已辦。至於這個三界是怎麼回事,他不管。

大乘佛法認為一切法是如夢如幻的,地獄是我們一念心所變現的,極樂世界也是我們一念心所變現的,所以一切法能夠互含互攝。互含互攝的基礎點要安立在法空的思想。而這個法空的思想,要安立在一切法是唯心所現,你才能建立法空的思想。二乘人由於心外求法的緣故,所以他認為法法是不兼容的,每一個法都是有真實的、獨立的體性。

蕅益大師講到這個地方,對於二乘人兩種疑問提出他的看法。他說,二乘人的思想,真不能容妄,妄也不能容真。二乘人認為,真實的空性不能容受虛妄的有為諸法,有為諸法也不能容下真實的空性;真實就是真實,虛妄就是虛妄。這個是二乘人的概念,兩個永遠是漢賊不兩立。大乘佛法是認為真中有妄、妄中有真,關鍵在一念的迷悟的差別。你要是覺悟了,一切法都是真實;你迷惑的時候,一切法都是虛妄。這是大乘的「不二」的思想。身為一個二乘法執重的人,提出這個觀念是可以理解的。

總而言之,兩種疑惑都是對真妄不二的思想產生了疑惑。

好,把二乘人的疑惑牒出以後,我們就知道,其實整個後面的半卷經文,都是在回答這兩個問題。我們看辛三,請佛開示。

辛三、請佛開示

富樓那尊者講出了二乘人心中疑惑以後,很恭敬地請佛陀開示。

我們看經文。

而我不知是義攸往,惟願如來宣流大慈,開我迷雲,及諸大眾。作是語已,五體投地,欽渴如來無上慈誨。

富樓那尊者講出了心中疑惑,說,我現今是真的不能夠了知這個性相二義,所謂的真中有妄、妄中有真。一念心性能夠變現萬法,一心而產生萬法,萬法又能夠產生一心,這個心跟法之間是不二的。這個觀念我實在是很難理解。對這樣的一種真妄不二、性相圓融的道理,這樣的一個宗旨,它的趣向,實在是很難能夠融會貫通。惟願如來世尊能夠依止大悲心,來為我等廣泛地宣說,來開示我心中的迷雲,乃至於整個二乘無學之人,來破除我們心中的疑惑。作是語後,富樓那尊者就五體投地,心中懷著欽慕、渴仰的心情,來等待佛陀慈悲的開導。

這個地方,古德的註解上說,富樓那尊者講出這句話,說明他這個人是有自知之明。佛法是很忌諱增上慢。也就是說,你知道就說知道,不知道就說不知道。基本上,佛陀在開導二乘人的時候是為實施權。佛陀在講小乘法的時候,並沒有把整個生命的全貌講出來,只是講到諸法是無常無我的,從無常無我當中而證得我空真如,趨向偏空的涅槃。對於我們這一念廣大的現前一念心性「清淨本然,週遍法界」,並沒有廣泛地開顯。也就是說,佛陀在小乘法當中只是引導他們怎麼從有為法而悟入空性。這空性怎麼出來,怎麼從空出假,這個教法佛陀並沒有宣說。所以他們自然是產生了障礙。

我講一個小故事,諸位體會一下。這個講到「國王的名言」。說古代有一個國王,非常的賢能,每天處心積慮要造福老百姓,設立很多的制度,也幫助很多的弱勢團體,做了很多福利大眾的事情。但是眾生的心是有各式各樣的想法,所以,他怎麼做都有人去讚歎他,怎麼做也是有人譭謗他。他覺得非常的苦惱:我怎麼能夠讓大家都滿意呢?有一天他睡覺的時候,有一個老者,白髮蒼蒼的一個老人家,就告訴他說,你要讓大家滿意,有一句話你要記住,這一句話你能夠實踐它,一定會讓大家都滿意。這個國王聽了以後非常歡喜。聽了這句話以後,他醒過來,欸,把這句話給忘掉了。忘掉了以後說,哎呀,糟糕,這句話是讓我離苦得樂、趨吉避凶的法寶,怎麼忘掉了呢?這個時候他就傾他所有的財產,去做了一個世界上最大的鑽石,昭告天下:哪一個人能夠把我夢中的那個名言找出來,解除我心中的痛苦,讓每一個人都能夠滿意我,我把這個鑽石送給他。後來有一個在山中修行的老者,聽到這個傳聞以後就走下來,持大悲心來到國王的面前,說,國王!請你把那個鑽石拿給我。他說,你知道答案了嗎?他說你先把鑽石給我。拿到鑽石以後刻了幾個字,就把鑽石還給大王,然後掉頭就走。國王看到這個鑽石, 這個戒環旁邊刻了字,就是:一切都將過去。他看了以後恍然大悟,就是我夢中裡面的名言,一切都將過去!

不過,這句話從佛法的觀念,我們說,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什麼事情都是我們心在動。如果你不執著,它不會傷害你的,色不迷人人自迷。我們要知道,外境不會傷害我們,一定是你對它有執著,它才會傷害你。這個大家都知道的。我們對它產生執著以後,它對我們產生牽動嘛!你說這一切都會過去,等於是無常的智慧。這個時候你的心等於是收回來,開始把外境收回來。

但是,「一切都將過去」,我覺得只是破妄,其實它只是一種止痛藥。一切都過去,然後呢?然後就沒有了。我們應該說,這一切都將過去,我們現前一念心性即將到來。破妄顯真。因為你把一個東西破了,那麼云何應住呢?所以我們佛法是有所破壞、有所安立,它講離一切相又即一切法,一定是雙向思考。當然,這種雙向思考的觀念,二乘人是很難理解的,所以他以一種真妄對立的心,提出他的看法。

戊二、許宣

爾時世尊告富樓那,及諸會中,漏盡無學諸阿羅漢:「如來今日,普為此會宣勝義中真勝義性,令汝會中定性聲聞,及諸一切未得二空,迴向上乘阿羅漢等,皆獲一乘寂滅場地,真阿蘭若正修行處。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富樓那等,欽佛法音,默然承聽。

這個地方佛陀正式地允許他的疑惑、他的難問,來宣說這個真妄不二、性相圓融的道理。

我們看經文。就在富樓那尊者講出他心中的疑惑,而且請佛開示以後,佛陀就先告訴了富樓那尊者,以及整個法會當中這些已經漏盡的無學。這個「漏」指的是煩惱,特別指的是三界的見思煩惱。身為一個阿羅漢,他的特色就是證得我空的真如而斷除了見思煩惱,分段生死已了,所以他在整個小乘法當中已經無學了,已經圓滿了,這是阿羅漢。當然,我們前面講過,二乘人的特色就是煩惱障輕、所知障重。他的見思煩惱淡薄,但是他們對於性相圓融無礙的這些道理,是容易產生疑惑障礙的。所以,如來今日普遍地為此法會當眾來宣說大乘勝義當中的真勝義性。

這個地方我們解釋一下。什麼叫勝義中的真勝義性?在古德的註解當中,說是在唯識的教法當中,把這個勝義的道理分成四種:

第一個叫作「世界勝義」。這個世界勝義,主要的是一種人天乘的道理,講到了世間的因果。我們造善一定可以招感安樂的果報,造惡決定招感痛苦的果報,這個叫作世界勝義。這個道理特別的殊勝。

第二個叫作「道理勝義」。這個是二乘的教法,講到四諦十二因緣,出世間的因果,我們應該怎麼去知苦、斷集、慕滅、修道來成就出世的涅槃。這個叫道理勝義。

第三種叫作「證得勝義」。就是整個般若經典所說的,我們應該怎麼把一切法看到它是緣起性空,把一切的有為諸法會歸到我空法空的真理,所謂的「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這個叫作證得勝義,這個是大乘別教的道理。

最後一個就是「勝義勝義」。就講到了相妄性真。這一切法的相狀是虛妄的,但是一切法的體性卻是真實的如來藏妙真如性,就是「萬法唯是一心」 的道理。這個是整個教法當中最為殊勝的。「勝義勝義」就是說明了觀相元妄、觀性元真,並且真妄是不二的。這個是佛陀的教法當中最為殊勝的。

這種真勝義性,使令法會當中的這些定性聲聞(這些都已經證入偏空涅槃決定不能夠回小向大了,他們內心是沉空滯寂,對有為諸法不生好樂),乃至於不定性的聲聞(一切尚未證得我空法空,只證得我空真如的這些已經回小向大的阿羅漢),從這當中都能夠獲得一佛乘的寂滅場地。

這個寂滅場地,指的是我們的常住真心,以一念心性當作整個修行的根本。這個根本開始從體起用,產生了一種修行。這個修行就是我們前面說的空假中三觀的調伏,以空觀來發明我們心性的不變之體,以假觀來發明我們心中隨緣之妙用,以真空妙有來調伏內心。這個才是真正的「阿蘭若」。阿蘭若就是寂靜,也就是依止這個不生不滅的心性當作一個場地,在這個場地當中修習空假中三觀,這個就是所謂的勝義中的真勝義性。汝等應該好好地把握這個機會,好好地聽聞,我也會為你們詳細地說明。富樓那尊者跟這些二乘的無學之人,聽到佛陀的法音以後,內心當中生起恭敬,默然來承受聽聞。

蕅益大師說,從這一段可以看得出來,本經是《法華經》的前方便。《法華經》開顯了每一個眾生都有真如的本性,所謂的相妄性真。雖然我們每一個人的長相不同,你看你的長相跟他的長相不同,我們的長相跟螞蟻的長相也不同,但是這個長相是生滅的。你前生長得跟今生也不同,你來生的長相跟今生也不同。而我們在不同當中找到了一個共同的本性,在《法華經》裡面就是開示悟入佛的知見。把整個生滅的相狀,啪!整個破壞了,開顯眾生本具的心性。在《法華經》當中,所有的人聽過以後,沒有人產生懷疑;所以《楞嚴經》是圓教中還帶一點別教的思想,有些人還是產生懷疑,佛陀還要再宣說。所以它只是《法華經》的前方便,因為它是方等時,四教並談,以圓教為根本,但是含有藏通別的教法在裡面。

這個地方先把二乘心中的問題提出來。

戊三、正說 分二:己一、答迷真起妄以釋理違事難;己二、答相隨性遍以釋相違性難

這以下我們看戊三,正說。佛陀正式地說明所謂的「勝義中真勝義性」,就是所謂的真妄不二、性相圓融的道理。分兩段:第一段,答迷真起妄以釋理違事難;第二個,答相隨性遍以釋相違性難。

己一、答迷真起妄以釋理違事難 分二:庚一、總辨真覺;庚二、別明迷悟

先看第一段,佛陀講到這個理違事難。說,我們清淨本然,怎麼就產生山河大地呢?說你這個心是無相的,無相怎麼就產生這些身心世界的男人相、女人相出來呢?佛陀的回答只有四個字,因為「迷真起妄」。「迷真起妄」,這個「真」是什麼?就是我們的現前一念心性。「妄」就是無明妄想。

我們解釋一下。我們只能夠說「迷真起妄」,不能說「從真起妄」,真怎麼能夠生起妄呢?佛陀觀念裡面是說「妄本無因,因迷故有」,妄想是沒有理由的,沒有原因的。妄想從哪裡來?它本來就是沒有根本嘛,達妄本空嘛,你說它從哪裡來?它只就是一念的迷情嘛,「妄本無因,因迷故有。」你不能夠說妄想從真心出來,那就完了。清淨本然怎麼會有妄想?我們只能夠說,因為我們迷失了本性,所以產生了妄想。

後面佛陀又講一個故事。他說,什麼叫迷真起妄呢?說有一個人,一個很健康的人,早上起來照鏡子的時候,欸,突然覺得:「我的頭不見了。」他的頭還在,但是他認為他頭不見了,產生這一念的迷情。然後就到處說:「我的頭到哪裡去了?」一個有智慧的人過去,一個巴掌「啪」打過去,欸,他醒過來了。他醒過來的時候,他頭就在了;但是他在迷惑的時候,他頭也在啊。他只不過是怎麼樣?只不過是一念的迷情嘛!

所以我們凡夫跟佛差在哪裡呢?「夢裡明明有六趣,醒後空空無大千。」 只就是一念的迷情,所以虛妄地顯現了三界。當我們返妄歸真的時候,最後覓之了不可得。

這個就是所謂的迷真起妄。這個觀念,這四個字,佛陀後面會詳細地說明。

好,這當中有兩段:第一個,總辨真覺;二,別明迷悟。

庚一、總辨真覺 分二:辛一、直指覺性本來寂照;辛二、雙破覺非明與不明

首先看第一段,佛陀先攏總地來辨別眾生真實的覺性,就是眾生的本來面目是什麼。這當中分兩段:第一段,直指覺性本來寂照;第二個,雙破覺非明與不明。

辛一、直指覺性本來寂照

淨界法師:楞嚴經

「直指覺性本來寂照」是說,我們真實的覺性其實本來具足「寂」跟「照」兩種功德。看經文就容易清楚。

佛言:富樓那!如汝所言,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

這一段先牒示、按定富樓那尊者的疑惑。他說,富樓那,正如你所說的疑問,你說我們這一念心性是清淨本然。「清淨」這兩個字我們解釋一下。當你在大乘經典看到「清淨」這兩個字的時候,你要怎麼解釋它?清淨的意思就是離一切相。也就是說,它不是雜染,但是它也不是清淨,它不是清淨相。你說,欸,它是清淨相,那就完了。如果它是清淨相,它怎麼能夠現出雜染相呢?所以,清淨就是說,它不是雜染相,它也不是清淨相,它是離一切的對立,叫作清淨。這個觀念要清楚。

身為一個眾生本具的心性,它是離一切相的,而且是「本然」,這樣的一種相貌是本來如此的,不是經過後天的造作而有的。那麼,這樣的一個清淨本然的相狀,怎麼就能夠產生山河大地、身心世界出來?

這段經文是先按定富樓那尊者心中的疑情,這以下就正式地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我們看經文。

汝常不聞如來宣說,性覺妙明,本覺明妙?富樓那言:唯然世尊,我常聞佛宣說斯義。

佛陀說,富樓那尊者!你過去應該經常地跟隨在佛的旁邊,那你是不是曾經聽過佛陀講出一個觀念,說是「性覺妙明,本覺明妙」呢?這個「性覺」 跟「本覺」都是一個東西,都是講到如來藏妙真如性當中的一個本覺的理性。這個本覺的理性,它是妙明的,是具足光明的。這個「妙明」,這個光明放在下面的時候,表示它是寂而常照的。寂指的是如如理,照指的是如如智,以如如理而生起如如智,這叫寂而常照。那麼「明妙」呢?是剛好相反,是照而常寂,依如如智還照如如理。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眾生的本性是覺性當中有光明,光明中有覺性。先把眾生的本來面目指出來。

富樓那就回答說,是的,世尊!我經常聽聞佛陀宣說如此深妙的意理。這個地方等於是先按定本性。也就是說,在我們還沒有迷真起妄之前,那麼到底我們的相貌是什麼?就是這樣子,就是「性覺妙明,本覺明妙」。

學過大乘佛法,我們會知道,現在這個相貌,我們並不是很滿意。不管色身,不管內心,很多妄想,我們都不是很滿意。但是這個相貌都不是我們原來的相貌,是很多的流轉、生了很多的妄動然後才有的。那麼到底我從什麼地方來?我們開始去探本求源,說,那我剛開始是怎麼樣?當我們把生命回歸到原點的時候,那我剛開始是怎麼樣呢?佛陀先說明,「性覺妙明,本覺明妙」,就是,我們這一念心是清淨本然的,在一念的清淨心當中它寂靜而有光明,光明而又不障礙寂靜,就寂照不二。這個是我們的本來面目。先把我們這樣的一個真實的面目標出來。這是第一段。

辛二、雙破覺非明與不明

淨界法師:楞嚴經

看第二段,雙破覺性是非明、非不明。身為一個覺性,它本身不是覺悟,它也不是迷惑,覺性是超越迷悟的。我們說佛陀是覺悟了,這是方便說。你說你覺悟,那你這個覺悟當中,是不是還有一個迷惑的對立呢?有對立你的功德就不圓滿了。所以,身為一念心性,它不是明。這個「非明」就是說,它不是覺悟;「非不明」,也不是迷惑。超越覺跟迷的對立。我們看經文就知道。有三段,先看第一段。

佛言:汝稱覺明,為復性明,稱名為覺?為覺不明,稱為明覺?

這以下就開始來測試富樓那尊者對於本來面目的想法。佛陀說,正如你剛剛所認定的這個覺明(這個「覺明」是我們的真如本性,如果講「明覺」 那就是一個無明妄想,所以這個地方要注意,覺在前面的話是覺明)。佛陀說,你剛剛說這個覺明,覺性中有光明,光明中有覺性,這個寂而常照、照而常寂,這個觀念是真實的本來面目哦。

這以下佛陀就提出一個問題:「為復性明,稱名為覺」還是「為覺不明,稱為明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