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 121 頁。卯二,別解濁名。

本經在整個大乘佛法當中的定位,古德說是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整個修學過程當中,都是要先依止《楞嚴經》來大開圓解,從開悟當中我們才能夠真實地掌握整個修學的方向。

那麼,《楞嚴經》所悟的道理到底是什麼呢?我們可以從兩個方向來說明,就是所謂的內外、真妄。首先我們講到真妄的問題。佛法的確是有一種真實的功德跟一個虛妄的相狀。真實的功德跟虛妄的相狀,其實主要的就是由我們一念心來決定的。那麼這個怎麼決定呢?就是講到內外的問題。我們一念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當我們是向外攀緣的,那當然就是虛妄了;我們能夠迴光返照,我們就安住在真實。所以古人說,真跟妄是不隔一條線,因為真實的功德也是它,創造虛妄的、創造痛苦的也是它,就在你一念之間。所以本經的基本思想就是——迴光返照,正念真如,安住在一種真實的功德。

也就是說,我們剛開始修學,你一定要確認整個修行的方向,古人說你要認清路頭。你未來的路走得是快是慢,這個都無所謂,但是你一開始方向走錯了,一開始就向外攀緣,那你後面的修行全部完蛋了。依止生滅心為本修因,整個功德都是生滅、都是虛妄的。所以說,在修學的過程當中,本經可以確認一個佛弟子很正確的、很真實的方向。這個是很重要的。

卯二、別解濁名 分五:辰一、劫濁;辰二、見濁;辰三、煩惱濁;辰四、眾生濁;辰五、命濁

我們看卯二,別解濁名。這一科是各別解釋我們身心世界五濁的差別名稱。

這個濁的意思前面有講過。「濁」有兩層意思:第一個是染污義。因為這個五濁,這個色受想行識產生的干擾,會染污我們的心性。第二個是障礙義。它會障礙我們內心的功德,使令內心的功德不能顯發出來。所以叫作濁。

五濁分五:一劫濁、二見濁、三煩惱濁、四眾生濁、五命濁。這五濁剛好是配五陰,由色陰產生劫濁,乃至於識陰產生命濁。這個是五陰而引生五濁。看經文的地方就容易清楚。

辰一、劫濁

劫濁是依止色陰而引生的。這個色就是包括一切有質礙的色法,包括了五根六塵,內五根、外六塵。我們對於色陰的執取而創造了劫濁。

阿難!汝見虛空遍十方界,空見不分,有空無體,有見無覺,相織妄成,是第一重,名為劫濁。

佛陀說,阿難!「汝見」,這個見指的是第八識的見分。其實這個見包括了整個見聞嗅嘗覺知,整個六根的明瞭的功能。虛空指的是第八識的相分,就是所見的一切的色聲香味觸法。一個是能見,一個是所見。這兩個其實都是普遍在十方世界當中的。

這兩者的關係是怎麼樣呢?是「空見不分」。也就是說,空中有見,見中有空,它們兩個是不可以分開的,彼此也沒有所謂的你我的邊際。當我們的心去攀緣虛空的時候,我們不能夠說,哦,這是見,這是虛空。其實兩個已經是不可分開了。

「有空無體」,如果單單隻有所見的虛空而沒有能見的見,那麼虛空之相是不能顯現出來的。同樣的道理,「有見無覺」,如果單單隻有能見的見而沒有所見的虛空,那麼能見的功能也不能顯發。

所以它們兩個必須怎麼樣呢?「相織妄成」,空跟見必須要相互作用,就好像一個經線、一個緯線,一個縱、一個橫,兩個才能夠構成一個時空的相狀。這就是我們一念心性當中產生的第一重的污濁之相,名為劫濁。

這一段的經文主要意思就是說,我們修菩薩道,你說拜佛是誰?當然是我們這一念心在拜佛;你去佈施,佈施當然不是你身體可以佈施,是你那一念心佈施。那你的心態是很重要,我們講心態決定你的狀態。你用什麼樣的心態來佈施,你用什麼樣的心態來念佛,就影響到你整個修持的功德是真實還是虛妄。

在本經當中就是說,你整個修行的起跑點,第一個出發點是很重要。起跑點錯了,你整個後面全部錯了。就是你要依止不生滅心為本修因。在講不生滅心之前,佛陀先講什麼是生滅心。假設我們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色身來作出發點:我為了身體健康去拜佛,我為了身體健康去持戒……那你就完了,成就了一個劫濁。因為這個劫濁是色陰,就是你那個心跟着色陰在動。我們每一個人出生一定有一個色身,這個色身沒有錯。色不迷人人自迷。色身是沒有錯,但是你執着色身的時候,你被色身所轉,那麼你就構成了內心當中第一層的劫濁。

這個劫濁是什麼意思?就是一種時空的障礙。我們生命本來沒有過去、沒有現在、沒有未來,也沒有所謂的什麼極樂世界與娑婆世界這種空間的障礙,但是我們對色法執取以後,這個障礙就產生了。就是說,我們迷執於整個色陰,使令我們在身心世界產生了時空的障礙。諸佛菩薩因為超越了色陰,所以他沒有劫濁的問題。

這個地方先把我們要遠離的第一重的障礙——劫濁破壞,當然就是要遠離色陰的執取。

辰二、見濁

這個見就是我們凡夫種種的知見,當然以我見為根本。這個我見是怎麼產生的呢?這個地方是從受開始。我們那一念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產生一個領納的功能,這種感受就產生了我們內心當中的我見。看經文就容易清楚。

汝身現摶四大為體,見聞覺知,壅令留礙,水火風土,旋令覺知,相織妄成,是第二重,名為見濁。

佛陀說,正如你阿難,比方說你的色身是「摶四大為體」,這個「摶」 的意思就是假借,是假借地水火風來當作自體。有地水火風就有色身,有色身就會產生一種對心性的隔礙作用,而分成了見聞嗅嘗覺知六種的明瞭功能。

也就是說,由於內心的四大引生了六根,由六根就產生了「壅令留礙」。「壅」是阻塞的意思。由於六根的相互作用,使令我們一念心性產生了一種阻礙的作用。比方說,因為六根產生了,我們眼睛只能夠看,耳朵只能夠聽。當然,聖人眼睛也可以聽。聖人,後面會說到「六根互用」。因為我們凡夫對於整個感受,六根的受的堅固的執取,而產生了一種障礙。「水火風土,旋令覺知」,就是,這個地水火風的四大本是無情之物,但是因為和心性的作用,它就能夠轉變。這個「旋」就是轉變,轉變成一個有知覺的眾生。所以「相織妄成」。因為有知覺的心識跟無知覺的四大相互作用,就產生了我們內心當中的第二重污濁,叫作見濁。這個見濁開出來有六十二種邪見,但是以我見或者以身見為本。

這個地方是說,我們一個有情眾生,有了色身就會有感受。前面色身是最粗的,色身是個色法,這以下進一步就是心法了。這個感受會影響到我們的身見,影響到我們的我見。按古德的意思,你看古德的開示,他有個道理說,一個人福報大了,他一生的快樂的感受會多。他一天當中,眼睛所看到的都是他歡喜的,耳朵聽到也是他歡喜的,身體所接觸的也是他如意的。一個人老是活在安樂的感受,這個人我執我見會特別的重,我執會很大。相反的,你生長在一個卑賤的環境,比如說你變成一隻螞蟻,你看到人就怕,你接觸的環境都是不如意的、都是障礙的,你的自我意識相對比較小。你做一個大國王,你那個「我」就特別大。為什麼呢?因為你這個見濁是由感受形成的。

你看我們以前古代的社會,生活環境相對比較差,所以快樂的感受比較少,人會比較認命。現在大家追求幸福、追求安樂的感受多了以後,自我意識強,動不動就要抗議,表達自己的看法。所以說,我們的知見,這個我見,的確受了感受的影響。就是,我們因為有感受,就從一念清淨的本性當中產生一個自我的想法出來,這是感受引生見濁。

辰三、煩惱濁

我們看第三段的「煩惱濁」。煩惱濁是由想陰引生的。想的意思就是「於境取相,施設名言」。我們的心跟蓮花的境接觸的時候,本來這蓮花是屬於外面的蓮花,這個時候我們「於境取相」,心中也出現一個蓮花的影像。然後我們說,哦,這個蓮花很漂亮啊,它很光明啊,就施設很多的名言。第一個產生相狀,第二個施設名言,就帶動很多的貪愛、瞋恚的煩惱出來。

又汝心中憶識誦習,性發知見,容現六塵,離塵無相,離覺無性,相織妄成,是第三重,名煩惱濁。

佛陀說,比方說你阿難心中,你這一念心有三種的功能:「憶」,就是回憶過去,你過去曾經做過什麼事情;「識」,是對現前境界的分別,是指的現在;「誦習」是指對未來事情的種種想像跟期待。過去、現在、未來都是由「想」來引生的。

「性發知見」,這個六識的了別性要產生明瞭功能,必須要依托六根才能夠產生心識的想像。那麼這個想像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呢?「容現六塵」,就是這個六識依止六根去攀緣六塵的時候,這個六塵本來是外在的境界,我們內心本來沒有六塵,但是經過這個六識的種種想像,它就能夠容納、能夠顯現六塵的影像在心中,經過想像就能夠轉外在的塵相而成你內心的塵相。

「離塵無相」,就是六識離開了所了別的六塵,六識的了別作用就不能生起了。「離覺無性」,相同的道理,六塵離開了能了別的六識,那麼六塵的塵相也不能顯發。所以,它們兩個必須「相織妄成」,就是六識的了別跟六塵的境界要互相地作用,所謂心識攀緣六塵引生想像,這樣子才能構成第三重的污濁之相,名為煩惱濁。

我們一個人的煩惱,說你這個人為什麼煩惱很重呢?為什麼他煩惱很輕?你一天到晚起煩惱而他不起煩惱呢?一個人煩惱很重,就是你想像力很豐富,你想太多了。我們不能夠說外境給我煩惱,不能這樣講。如果外境給我們煩惱,那我們大家生活在同一個環境,應該起同樣的煩惱才對。我們接觸的是同樣環境,我們住在同樣的地方,吃同樣的飯菜,去同樣的地方做早晚課,但是每一個人起的煩惱不一樣。同樣一個環境,這為什麼呢?因為你的想像力不一樣。

我舉一個例子。比方說有一個老母親,老母親有兩個女兒,大女兒是賣雨傘的,小女兒是賣棒冰的。這個母親,天氣好太陽出來的時候,她一想到她大女兒就很痛苦:糟糕了!天氣這麼熱,我大女兒的雨傘賣不出去了。過了幾天下大雨的時候,她又想到她小女兒:糟糕了!下雨了,我女兒的棒冰也賣不出去了。所以她整天很痛苦,出太陽也很痛苦,下雨也很痛苦。後來有人跟她講說,你不要這樣想,你換個角度。出太陽的時候,你就想著你的小女兒,這個棒冰賣得不錯哦!下雨天的時候你就想大女兒,欸,這雨傘可以賣得不錯。你整天就很快樂了。

這個道理就是說,我們內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第一剎那是感受。感受的時間是很短的,那是一種直覺。但是當我們第六意識想像以後,你後面的心情就受你的想像來主導。我們可以這樣講,每一件事情都有正面的思考跟反面的思考,沒有一個例外,有黑的就有白的。我們是生長在一個對立的世界,只有佛陀能夠離諸對待,超越了對立的世界到一真法界。有為諸法沒有絕對的好,也沒有絕對的壞。如果你可以告訴我有一件事情是絕對的好或絕對的壞,那就破壞了整個佛法說的二分法的對立世界,不可能!所以說,我們今天的情緒是受了想像的影響,不是外境。外境的時間很短,那是一種直覺而已。

你看唯識學,它怎麼去形容第六意識的想像力?它說「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你一天當中的情緒是快樂是痛苦,第六識想像力決定;你未來會造什麼業,也是由你想像力來決定。整個五陰身心當中,最有主導性的就是「想」。它從前面引導色陰跟受陰,它主導你的感受,它後面主導你的行陰跟識陰,通前通後。

不過本經的意思是破「想」。後面會講到,《楞嚴經》它是,在凡夫位它不准你有任何的想像,就是無念,以無念為正念。它認為所有的想像,凡夫的想像沒有一件是好事情,所以它是先以無念為根本,然後再求隨緣。當然,我們剛開始先不要說無念,我們先做比較好的想像,正面的想像。

總而言之,這一段的意思就是說,我們的煩惱是由我們的想像創造出來的。欸,你的煩惱從什麼地方來?就是你的想像力想出來的嘛。你要這樣子想,你就起煩惱嘛。你換個角度,欸,這個是我的善知識!你認為他是你的冤家,那你就很痛苦;你說這是我的善知識,我必須要靠他才能夠成就我的忍辱波羅蜜,那你就很高興了。

所以說境無好丑,你怎麼想像,它就變成什麼相貌。

古人講一句話說:「生從識起,滅從色滅。」它的生起是由細到粗,最初的是識,是先有識陰,然後行陰,然後想陰、受陰,然後再色陰。它生起的時候,一念妄動以後,一念心性剛開始是由識陰生起,因為它最微細。但是滅除剛好相反,滅從色除。我們在對治的過程,先破壞色陰,再破壞受陰,再破壞想陰。因為它是五層的,先破壞最外面那一層,就是色陰那一層。所以這個五陰越往裡面是越微細的、越深沉的,它離那個心性越靠近。

辰四、眾生濁

這第四段是「眾生濁」。這個眾生濁是由行陰引生的。什麼叫行陰呢?就是我們內心當中有一種念念造作、生滅遷流的相貌,這個叫作行陰。這個就很微細了。

又汝朝夕生滅不停,知見每欲留於世間,業運每常遷於國土,相織妄成,是第四重,名眾生濁。

又比方說,我們講「朝夕」,就是白天跟晚上。我們這一念心是念念的生滅,沒有停止的時候,叫「生滅不停」。我們這個心一天到晚在那邊生滅,到底是幹什麼事情呢?「知見每欲留於世間。」我們開始出生以後,心中就有一個知見,很堅定的想法。什麼想法呢?我們總是希望能夠留連於世間當中,使令自己的壽命越長越好。就是內心當中有一個很微細的想法,總是希望這個生命能夠相續下去。其實這個就是行陰的相貌。

「業運每常遷於國土。」但是我們眾生有一種業力,它會主導我們的色身,經常捨生趣生,遷變於不同的國土當中。就是說,我們心中是想要活得長一點,但是業力卻經常違背我們的心意,一下子把我們丟到人間,一下子把我們丟到螞蟻去,一下子又把我們排到天上去。業力它是不管你的。

「相織妄成」,這個業力當然主導我們的色身,我們內心當中是由行陰來主導。這個色身跟內心的行陰相互作用,就構成了身心世界第四重的污濁相,名為眾生濁。

這個行陰,按唯識學的意思,它是生死的根本。前面那個想像是煩惱的根本,是比較粗的。行陰,其實在唯識學它的名字叫作「恆審思量」,就是我們內心當中對這個生命體有很堅固的執著跟愛著,我們行陰的愛著。生命很奇怪,我們不愛過去,也不會愛未來,我們只愛現在。這個行陰很奇怪,你看唯識學怎麼說?它對這個第七意識恆審思量,說是「隨所生所繫」,隨著我們業力在哪裡受生,我們的執著就在那個地方出現。你說,欸,你變成一隻螞蟻。這個螞蟻的果報很差,你應該是不喜歡這個螞蟻相,你應該讓自己早一點死掉。不對!你要殺它的時候,它也是怕,它也不想死掉。比方說極樂世界很好。我們讀《阿彌陀經》,極樂世界,正報,他的色身有五種神通,依報有七寶池、八功德水、樓閣、寶樹。那你應該會喜歡極樂世界呀。不對,其實不是這樣子,一般人還是喜歡現在的生命。我們對生命的執取是「隨所生所繫」,我們是愛著現在,很奇怪,每一個剎那都愛著現在。雖然所謂的現在也是變化,但是他就是愛著當下的生命。不管這個生命是快樂的,不管是痛苦的,我們內心對這個生命有一種深深的愛著,希望它相續下去。這樣的一種心態就是眾生濁。這個很微細的,一般人大概很難去觀察到這一層。我們一般人大概就是活在感受、想法,跟著感覺走,跟著你的想法走,大概是這樣。古德說,要會看得到你那個念念遷流的執取,一般來說一定是要有禪定以上。我們現在的知道叫作比量,依止教理而得知的。

辰五、命濁

這個命濁主要是由識陰引生的,就是內心當中一種生滅的、了別的作用,當然這個主要是講第八識了。所以古人有時候把它搭配,說是這個受陰主要是前五識,就是前五識引生的這個受;想陰是第六意識;行陰是第七意識;第八識是屬於識陰。這是從多分的功能來說。

汝等見聞元無異性,眾塵隔越,無狀異生,性中相知,用中相背,同異失准,相織妄成,是第五重,名為命濁。

說是汝等眾生,我們的見聞嗅嘗覺知這個六根的明瞭功能,是「元無異性」,它本來是一體的,本來是沒有差別的相狀。我們前面說,「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它依體起用的時候變成六根,但是它攝用歸體的時候,其實就是一念心性。

那麼一念心性怎麼產生六根的呢?「眾塵隔越」,就是一念心性因為受到了外境的牽動(這個塵就是外境,外在的塵相的牽動),比方說明暗這種色塵的牽動,比方說動靜這種聲塵的牽動,所以把一念心性就隔成了六種的差別的功能,而產生了彼此的障礙。「無狀異生」,所以心性表現在眼根就變成為見,在耳根名之為聞,乃至於在意根就名之為知,這六種作用。

那麼這六種作用,六根的相互關係是什麼呢?「性中相知,用中相背。」 這六根,當它攝用歸體的時候,在體性上是可以相通的。比方說,你耳朵聽到了佛法的音聲,你是用耳朵在聽,聽到以後你很恭敬,你雙手就知道合掌,心中就能夠稱讚佛陀。奇怪了,你聽佛法是耳朵,怎麼會牽動到你的手、牽動到你的嘴巴呢?那就是六根它的內在有相通的作用。你拜佛的時候眼睛看佛像,你就知道要很自然就拜下去。你眼睛看是眼根,但是你拜佛是身根。你眼睛看你的,身體拜身體的,不可能。它作用的時候,它的體性是相同。它會互相配合,配合得很好,所以它性中是相知的,內在的體性是可以互相的了知。

但是,它的外在的作用卻互相的獨立。你看我們眼睛只能夠看色塵,耳朵只能夠聽聲音,其實在用中是有獨立的。所以,六根當中有它的各別的獨立相,也有它互相的相通相,所以「同異失准」。六根它們的關係到底是相同還是相異(相異就是不同),是很難有一定的標準。總而言之,「相織妄成」,六根的明瞭功能跟六塵的塵境交互作用,構成我們生命當中第五重的污濁相,名為命濁。

這個命濁就更微細了,你更難了知它了,那是內心當中一種了別的生滅相。在唯識學上對這個命濁有一個偈頌,說「去後來先作主公」。這個明瞭性它是最先來。你是怎麼投胎呢?你就是那個明瞭的心投胎到父精母血的色身裡面去,那一念心識來投胎的,那個明瞭性。但是走的時候,那個明瞭性最後離開。它一離開的時候你全身就冰冷。當然,那個了別性是受業力主導的,就是我們的業力主導著這個命濁。這個阿賴耶識到天上、到人間去投胎,就構成一個所謂的命濁。

佛陀講這個五陰構成五濁,主要就是說,要我們在修行當中盡量不要依止五陰來修學,不要跟著它走。這個五陰的功能是存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它真的是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是存在,但是你不能跟著它走。你依止它來當作你修行的本因,那就完了:第一個,你的功德容易破壞;第二個,你的功德變成有漏。所以,佛陀講完五陰以後,就正式開示了,我們看下一段就清楚了。講這個五陰乾什麼呢?看丑二,依無生滅性合虛空喻。

丑二、依無生滅性合虛空喻 分二:寅一、棄濁就清;寅二、以喻合法

佛陀告訴我們說,你一開始起修的時候,不管你修佈施、持戒乃至於念佛等等,你要依止不生不滅的一念心性來修學,不要依止五陰的這種作用來修學,這樣子才能夠來合前面虛空的譬喻。

這地方有兩段:第一段是棄濁就清,第二個以喻合法。

寅一、棄濁就清

第一個是要我們遠離這個濁相來合清相。看第一段,「棄濁就清」,就是捨棄這個污濁的五陰身心,來「就」——隨順清淨的本性。這兩段經文是很重要,大概整個修行的綱要都標出來。

我們看第一段,簡擇真妄。

阿難!汝今欲令見聞覺知,遠契如來常樂我淨,應當先擇死生根本,依不生滅圓湛性成。

我們一再強調,修行的第一步是很重要的,你不要說走錯路了後面再改來改去,什麼回小向大,那個都很麻煩,你一開始就走對。就是高速公路一開始就走對了,走得慢走得快那是其次。一個人最怕就是走錯路。古人說,我寧可千年不悟,我都不要一日著魔。你走錯路很麻煩很麻煩,因為你那個習慣養成了。所以你寧可不要修行,你也不要走錯路。古人這樣講,寧可千年不悟。他是一個非佛弟子,他沒有走錯路,他以後學佛還會更快,他很容易接受一個正確的思考。你的思考錯誤了,誰拿你都沒有辦法,要改都沒辦法改了,佛陀跟你講都沒有用。

所以,它這個地方就很重要,認清路頭。佛陀說,阿難!你現在想要在六根門頭當中來修學,而你在前面的經文一開始就問我說,是要成就如來所成就的這種常樂我淨的大般涅槃的功德。你一開始問我的是成佛的法門,你沒有告訴我說你要生天,或成就阿羅漢,或成就菩薩。你一開始就問我說,如何能夠正確地走上成佛之道。那我就告訴你,你在修學剛開始的時候,就要很清楚地能夠簡擇什麼是生死的根本。我們前面說過就是五陰,色受想行識。你要依止五陰來修學,就帶動了五濁,這個是整個生死的根本。你要能夠從這個簡擇當中,找到一個不生不滅的圓滿湛然的體性,來當作你修行的因地發心。

這個地方我們講一下。我們現在很冷靜地來看我們的身心世界,有兩種相貌都同時存在:一個我們叫作本來的面目,一個叫作現在的面目。說我這個鏡子買來的時候剛開始是怎麼樣,現在變成怎麼樣,這兩個都要清楚。這個本來面目,《大乘起信論》叫作「本來具」,就是我們原本的面目,是清淨本然、週遍法界,沒有所謂的時間空間相,也沒有煩惱相,也沒有感受相,什麼相都沒有,就是一個明瞭的清淨本性。這是我們本來面目。後來我們在三界一直打滾,打滾久了以後,就變成現在的面目,就是《大乘起信論》說的「熏習成」。經過無量劫的六根六塵的相互作用,熏習成一種所謂五濁的、五陰的身心世界。我們現在這兩種相貌都有。

這個五陰身心,我們一般的執取,可以分成三種人:第一種人,他生命當中的執取偏重在色陰跟受陰。你看有些人他對色身很重視,他對感受很重視,他生命的追求大概都活在滋養色身、追求快樂的感受。這種人大概他的生命的層次不會太高。第二種人比較好一點,他是活在想陰。他對於外在的感受淡薄,但是他有很多個人的想法,活在自己的想像當中。這種人大都屬於知識分子、哲學家,都是比較喜歡追求心靈上的想像。第三種人是活在行陰跟識陰。這種人很微細了,一般是有禪定的人。有禪定的人他對世間的五欲根本不看在眼裡了,那個禪定生起的時候那種殊勝的三昧樂,他對於這種世間的五欲他沒有什麼感受。但是他活在一種行陰跟識陰當中,他對內在的生命還是一種堅固的執取。但是我們在剛開始修行的時候,盡量不要跟著你的感覺走,盡量不要跟著你的想法而走,你才能夠達到成佛之道。就是你那個方向要正確。

那麼我們不跟著五陰而走,應該怎麼辦呢?

看下一段經文,依真修學。

以湛旋其虛妄滅生,復還元覺,得元明覺無生滅性為因地心,然後圓成果地修證。

就是說,你剛開始修學的時候,一個生死凡夫剛開始的時候,你現在的生命世界有兩個情況:一個是不生滅性,一個是生滅的相狀。你應該要依止那個湛然不生滅的性。當然這個依止就是你要起觀,你日常生活要迴光返照、正念真如,來旋轉。

這句話最妙的地方在這個「旋」。因為五陰一定會干擾你,它跟你很熟嘛,它是你的老朋友,所以你要怎麼樣去跟它旋轉,就是旋轉它的虛妄性,把這個五陰的虛妄相狀慢慢地消滅,乃至於無生,達到無生。「復還元覺」,這個「復」,就是恢復我們眾生本具的清淨的覺性。恢復的意思就是說,我們本來就有,只是把它恢復回來,把這個表面上的五陰身心旋轉,然後恢復到我們清淨的本性。最後成就這個「元明覺」,元明覺就是不生不滅的覺性,達到這種不生不滅的本性,來當作我們的因地發心。

這個地方的因地發心是有證量的,蕅益大師說這個是圓教初住,從這個地方叫作真修了。以這個圓教初住,心中的所緣境這種不生滅性,來當作我們的本修因,你才能夠漸漸地依止修學,而能夠破無明、證法身,達到佛果的修證。

所以它這個地方就是要我們「棄生滅,守真常」,捨棄五陰的感受想法,安住我們的不生滅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