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其他法師文章(第38頁)

用功和修行

今天講一講在家人如何建立家庭。因為很多同修都在問,到底我如何修行好?那麼表示大...

除夕撞鐘為何要敲108響

辭舊迎新,年年歲歲的新年及除夕之夜,京城內外都會聽到鐘樓上傳出的響亮而綿長有力...

學佛不能學成孤家寡人

現在有一部分在家居士,總想自己弄出點什麼名堂,試圖把自己與社會、與團體脫離開,...

經典告訴你學佛後為什麼倒霉了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五》: 是人今世惡業成就,或因貪慾瞋恚愚癡,是業必應地獄受報...

學佛從皈依三寶開始

我們學佛要從皈依佛法僧三寶開始。 皈依是什麼意思呢?從字面上來說皈有歸來、返回...

用四無量心對治煩惱

如果學佛者在生活中解行並進,開、示、悟、入佛的知見,解脫生死煩惱,降服其心最為...

人可以有霉運,但不可有霉相

美國從事個性分析的專家羅伯特菲力浦有一次在辦公室接待了一個因自己開辦的企業倒閉...

天地間自有一種撫慰的力量

唯有改變自己的做法才能讓問題迎刃而解 有很多人常抱怨,都是環境或別人對自己不好...

內心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

內心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 擁有強大的內心,可以更坦然地面對挫折,可以更細膩地品味...

養生貴在七個按時

1、按時休息 生活中,很多人都是感覺累了才去休息,其實,這時休息已為時過晚。因...

把人引往惡趣的娛樂外道

現在五花八門的娛樂節目組織者、引領者,實際是帶領大家玩樂的外道,叫做娛樂外道。除了玩得非常火熱之外,其它什...

「怨恨惱怒煩」是疾病來源

清末明初的一個老先生認為,一個人如果你在心性裡面若有怨、恨、惱、怒、煩的負面的...

懺悔的力量

《佛遺教經》中說:慚恥之服,於諸莊嚴,最為第一。慚如鐵鉤,能制非法。是故常當慚...

令外貌莊嚴美麗的好方法

1、心念的力量 一個人的外貌與他的內心思想密不可分。相由心生,外貌多數是內心思...

佛教徒的化妝與美容

早上醒來我會用智慧水洗滌臉,讓貪嗔的油垢不再污染本來潔白的臉龐;接著用如實語牌...

什麼是念佛的最好時節

朋友講了他親屬的一件事,他的親屬在單位突發腦溢血,單位和醫院堅持必須家屬到場才...

慾望不可無休止

民間流傳著一首《十不足詩》:終日奔忙為了饑,才得飽食又思衣。冬穿綾羅夏穿紗,堂...

把人生看做一次旅行

《紅樓夢》裡的開篇偈語說道:人人都說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人世間,總是交織著...

斤斤計較,很難獲得快樂

有人說: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的確,生活中有太多的無奈,有各種各樣的煩惱...

信願行的修行次第

禪宗法門,以心即是佛為究竟,所以不立語言文字,故曰言語道斷,心行路絕。心即是佛...

心量大能量就大

在心量和能量之間,心量是基礎。你有這麼大的心量,才會努力去積累與之相當的能量。...

不生氣,你就贏了

不生氣,就贏了。這是金庸先生的至理名言,也是金庸先生一篇小雜文的標題。 金庸先...

珍惜我們的時間

看得見的,我們比較容易在意,比如金錢;看不見的,我們比較容易忽略,比如時間。雖...

幸災樂禍近於禍

國人中某些人的特點是願意把自己的快樂凌駕於別人的痛苦之上。常常鄰里他人的遭難,...

不計較與肯吃虧

受人羞辱、親人離世、三餐不濟,因而煩惱,這是合理的。 情緒化,胡思亂想而生煩惱...

每個遇到的人都是你的啟示

愛與你相遇的每個人。每一個相遇的人都是你的啟示。你給予他們,同時你也被給予――...

人生的十個好習慣

1.說了就要做(誠實守信) 誠實守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是全部道德的基礎。一個言而...

新年的十問

在今後的生活中,尤其是在情緒波動等時候,都可以用以十年之後的眼光看自己,或者用...

佛教徒的擇偶觀 家庭就是道場

在網上看到有女居士發帖徵婚,要建立一個佛化家庭,除要求對方篤信正教,別的條件都...

般若與人生佛教

般若有三個方面,第一是具大智慧,第二是有大悲心,第三包括菩薩的方便行。這個般若...

唯識要義解說

一、唯識之義 唯識者,據《成唯識論述記》云:唯謂簡別,遮無外境,識謂能了,詮有...

如何處理信仰與家庭事業的關係

我今天的講題是:如何處理信仰與家庭事業的關係。如何處理信仰與家庭事業的關係?佛...

怎樣做一個真正的佛弟子

一、學佛首先要念苦 你們今天能夠皈依三寶,走向學佛之路,這是一條解脫、覺悟的光...

淨土宗的圓融頓悟及其影響

佛教傳入中國,自後漢至魏晉南北朝,有關淨土的經典翻譯不下三十餘種。淨土思想,早已發生。東晉時代道安(312...

佛法是世界之光

過去有些人有誤解,說佛教是封建的、迷信的、消極的,其實佛教的本質不是那麼一回事...

轉變知見離開痛苦

(一)正知見 佛法指出了苦的事實,目的是要我們遠離諸苦。但是如何離苦呢? 佛法...

過多的慾望使我們離快樂越來越遠

世間的人或者為物所累,追求物質,追求事業的廣大;或者為情所困,忙忙碌碌,但是卻...

冬季適合進補的食材

冬天該吃點啥呢?吃什麼最養生?生活中,我們又該怎樣通過食療來調節自己的身體呢?...

要從當下的一念去把握

佛法真正學好了,就能夠用智慧觀照自己的身心狀態,時刻把握當下。有些人說:等我有...

中國人的四大傳統智慧

1、大道至簡 大道理是極其簡單的,簡單到一兩句話就能說明白。世上的事情難就難在...

十大因素讓僧人們健康長壽

長壽是千百年來人類探索和追求的目標。秦始皇為了能使江山千秋延續,派術士徐福率到...

堅持為什麼這麼可貴

很小的時候,就聽說滴水穿石的故事。一滴水,看起來微不足道。但長年累月滴下去,竟...

把錯誤當成一種財富

俗話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大多數人都以錯誤為恥,不過,我們只是平凡的人,誰也...

人體所需的七大營養素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人體所需的營養素不下百種,其中一些可由自身合成、製造,但無法...

解析禪的內涵

一、禪是心的原態,生命的共相、永恆相 禪究竟是什麼呢?幾年前台南禪學會成立的時候,我曾說過:禪是心的原態、...

五種可隨時隨地修行的方法

下面是我想得到的幾種隨時隨地可行的辦法。每個人因為環境不同,興趣不同,有人歡喜這一種辦法,有人卻以那一種較...

找到真正的自己

一條小魚問一條大魚道:我經常聽人說起海的故事,海究竟是什麼呢?大魚說:你就生於海也歸結於海,而你卻不自知,...

學會自我剖析虛榮

學會自我剖析虛榮,把我們的短處及時收攏在自我檢驗的驗光鏡下,我們會發現,我們虛榮心有多高,我們背離光明的陰...

你喜歡哪幾種呢

喜歡付出,福報就越來越多; 喜歡感恩,順利就越來越多; 喜歡助人,貴人就越來越多; 喜歡抱怨,煩惱就越來越...

夫妻間和諧解決之道

有位少婦由於不被丈夫寵愛,心中鬱鬱寡歡,成為一種心病。致使她的性情乖戾,夫婦倆更合不來。 恰巧有一位高僧來...

轉變嫉妒心的方法

在我們的生命中有一種自己很難發現的習氣嫉妒心。嫉妒本身來自於我執,嫉妒心是一種很負面的情緒,不但會影響我們...

種植寬容,收穫感動

什麼是寬容?寬容是寬大有氣量,原諒不計較他人。寬容是一種非凡的氣度,寬廣的胸懷,是對人對事的包容和接納。茫...

10句人生忠告

1.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求生淨土。 2.一旦無...

為什麼要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佛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淨土難信。得人身有多難呢?比如大海飄浮一塊木板,此木板中間有一孔,一海龜一百年浮...

給予不是放棄和犧牲

什麼是給予?對佛學深有造詣的西方分析心理學大家弗洛姆有過專門研究。他認為,這個問題看起來簡單,實際上很不簡...

平常為何要稱念阿彌陀佛名號

佛教平常給人影響最深的是僧俗弟子中很多人都在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更將常人記憶...

八種抗癌第一菜

編者按:現代人為了健康,每天花大價錢養生保健,其實菜場、超市里常見的一些菜就能...

保持一顆赤子之心

朋友之間的友誼不是靠甜言蜜語來維繫的,真正的友誼是經得起時間和環境的考驗的,能在關鍵時刻給我們一個切實的支...

臘八粥的八大吉祥寓意功效

傳統節日在很多人印象中,似乎只剩下相關的節日食品了。諸如端午節的粽子、中秋節的...

臨終的五趣相

眾所周知:六道輪迴之六道, 是包括天道、 人道、 修羅道、 畜生道、 餓鬼道、 地獄道;除《大佛頂如來密因...

無「我」讓心靈不受到傷害

人生在世,心靈常常受到傷害,傷心、傷感、傷痛經常折磨著我們,由此我們苦悶,生氣,憤怒,怨恨,有時甚至會對人...

善良是心間綻放的花

善良,是心間綻放的花,它遠離喧囂的岸,收斂著剔透的花瓣、幽婉的芬芳,佇立成一莖明澈的純真,搖曳為一抹恬然的...

臘八粥的由來與營養價值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進入了臘月,就是中國農曆的十二月,進入臘月我就想起了臘八粥...

慾望使人失敗,無私令人成就

無論前方是懸崖還是坎坷,水都毫無猶疑地勇往向前,形成瀑布、江河與大海。 富而不貪是一種布施,塵而不染是一種...

人體七個器官最怕冷

寒冷的冬天一來臨,對全身器官都是一次全新的考驗。面對這個氣溫驟降、風大乾燥的季...

認識緣起法而發起菩提心

大乘佛法的特色菩提心 我們如果通達了佛法,必定會發願普度眾生,希望大家一定要發菩提心。釋迦牟尼佛生生世世現...

及時為心靈沐浴和洗滌

若心污濁,則行為就污穢,行為污穢,就不能避免其痛苦。 佛家認為,眾生與佛在佛性上是平等的,人人皆具佛性,人...

放下我執,精進努力

在現實的日常生活中,各種的糾纏是煩惱的主要來源。尤其是一些似乎與生活密切相關的糾纏或者說糾紛,好像很難逃離...

用功的入門方法

辦道的先決條件深信因果 無論什麼人。尤其想用功辦道的人。先要深信因果。若不信因果。妄作胡為。不要說辦道不成...

七種降脂清腸的食物

營養學家認為,經常吃些降脂清腸的食物,不僅能排除油膩,更能保護心血管,防止三高。 1.燕麥: 具備降膽固醇...

制怒、心靜如水、養心

制怒 有一個煤礦老闆,年產值過億,聰明能幹,精力旺盛,事業正是最旺盛的時候,當年投資一個小水電站,徵地時,...

人生的目標

人在年輕時所設定的目標可以稱為五子登科銀子、車子、房子、妻子、兒子。 只要社會稍微開放,經濟自由發展,上述...

痛苦不在工作而在內心

沒有幾個人覺得工作快樂,更現實的是,大部分人的不快樂來自工作。如果能環遊四海就好了!我願容忍今日之辛苦以換...

「半」的處世哲學

明末清初的碩學鴻儒李密庵,有一首《半半歌》 看破浮生過半,半字受用無邊。半中歲月盡幽閑,半里乾坤寬展。 半...

鬆開手你可以擁有更多

在我為管理者做的培訓中,學員們常常分享他們的心得體會,能給人不少啟示,有的甚至還讓人永久難忘。 一次,當我...

其實幸福不在遠方

其實幸福不在遠方,也不在夢裡,就在我身邊,在我每一天的努力裡,每一分鐘的愛裡,每一秒鐘的期待裡。能認識你,...

生死海中,念佛第一

記得數年前,到馬來西亞某地弘法,發現這樣一個問題,信徒們對聽經聞法遠不如參加辦法會做法事那麼爭先恐後、興致...

真正的人情味

我們常用人情味這三個字,卻有許多時候把人情味的意義弄錯了。 人情味不是爭先恐後、你爭我奪地擠上公共汽車,再...

十四種不用花錢的放生法

一、吃素並勸人吃素是不用花錢的放生 你能發心吃長素,等於不用花一毛錢,就放了百千萬條的生命。同時還積極地宣...

匆忙中我們失去了什麼

生命本需要凝視與傾聽,凝視朝來暮去,看興亡多少事;傾聽物語人聲,思聚散豈無憑! 生命本需要寧靜與淡泊,寧靜...

為心情放個假

早上躺在床上,在一種沒有被強迫的自然狀態中,最容易冒出奇思妙想。 生活中總有些事比忙碌更重要,比如聆聽內心...

活好生命中的每一天

等到等到似乎我們所有的生命,都用在等待。 等到我大學畢業以後,我就會如何如何。我們對自己說。 等到我買房子...

不要用回憶來傷害自己

不想要的通通都會偏偏碰上,想要的會因為無常而離我們遠去。快樂多是短暫的,痛苦是比較長久的,但痛苦以後又不代...

每一項快樂都含帶著日後的痛苦

日常生活裡讓人不如意、不開心、痛苦、煩惱的因緣那樣多,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非在愁中即在病中。但是,人們總是不...

學習做更好的溝通,使人際更圓融

有時我們在溝通時,會不自覺地用一些『否定式』、『命令式』、或『上對下』的說話方式,例如:『你錯了,你錯了,...

18種喝茶方法損害健康

無論男女老少都喜歡在週末休閑的時候,慢慢地泡一壺茶,享受假日的休閑。不過,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喝茶養生的。我們...

中國古代的生活雅語

請人原諒說包涵,求人幫忙說勞駕,向人提問說請教; 得人惠顧說借光,歸還物品說奉還,未及迎接說失迎; 需要考...

不要埋怨業障,資糧就在當下

有一次,一位中年朋友若有所悟地對趙朴老說:我現在想通了,幹什麼事都當作還債,這樣就沒有煩惱了。朴老糾正他:...

從罈子看人生智慧

四川人愛泡泡菜,其製作的關鍵就是要把蔬菜裝在罈子裡密閉後存放。在存放過程中,通過密閉而產生厭氧反應,生出一...

做到這十三條,你還會有壓力嗎

1、壓力是是好事,它使人警醒,不會犯錯。即使有錯,不怕認錯,敢於認錯,錯了能改,勇於承擔。不把責任推給別人...

冬季12種暖身食材

天氣開始變冷,很多人都會有一些寒症,所以我們要多吃些有暖身作用的食物。下面就給大家推薦12款暖身食材。 換...

中年養肝的四大禁忌

在中醫的養生俗語中,有青年養腎,中年養肝,老年養胃一說。說白點,也就是在年輕人要注意性心理和生理健康、不可...

從青澀走向成熟的十條人生鐵律

一、務實 對工作及事業不要好高婺遠,眼高手低,大事做不了,小事看不上;處處表現出不滿的情緒。記住,要從小事...

孔子的九條人生智慧

孔子是中國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 孔子哲學的中心思想是仁。這份仁不僅僅是針對政府機關,也是針對黎民百姓來說...

天下第一菜:大白菜

慈禧晚年時,得了一場重病:高燒不退,且口乾舌燥、咳嗽痰多、心慌怕冷,以致呼吸困難、上氣不接下氣。而且不想吃...

關於不抱怨的名言

◆把壞事當好事辦,人生就只有快樂、沒有抱怨。 萬通地產董事長 馮侖 ◆永不抱怨的人生態度才是第一位的。 阿...

木魚之眼晝夜常醒

談到警醒,在大雄寶殿、大智殿、大悲殿都有巨大的木魚,擺在佛案的左側,它巨大厚重,一人不能舉動,誦經時木魚聲...

拜經拜懺能使身體健康

前面我們看了日記《都攝六根打禪七》知道了拜經在打七過程中的作用;知道了拜經能實現懺悔、舒展我們的筋骨、幫助...

佛教徒是不甘於受命運撥弄的人

何謂佛教徒呢?佛教徒的真義應是:不甘於受命運撥弄的人是真正不願意隨業飄流的人。有一句話:隨緣,常常被人誤用...

海鮮的飼養內幕

據媒體報導,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陳志武在北大演講時,談到毒黃鱔問題。他說,當年七月,他到蘇州參加會議用餐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