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教法師居士文章(第102頁)

內魔不生 外魔不起

佛陀對於我們的勸誡,有兩句非常重要的話──你一旦要修行,你要永遠記住這八個字:...

沒有一個是求來的,都是修來的

所有的修行一定是向內安住的;你安住了,你不求功德,它也自然會出現。 我要提醒大...

從你的妄想中跳脫出來

有一個禪師──他晚上去禪堂參禪之後,當他要回寮房,走樓梯的時候,不小心啊,踩到...

淨土的願力,一般人有二個毛病

在古德的開示上說:修習淨土的願力,一般人有二個毛病。 第一種人,他執著在有相的...

三種念佛不能往生的人

蓮池大師說,或有人問:今天看見世間念佛的人多,而能往生西方成佛的人少,這是為什...

當你感知念佛妄念紛飛,這就是一個進步

從這裡我們要了解到它是一個過程,如果到了以念佛心入無生忍的時候,這時候是有資格...

信願具足的判定標準

這個信願是理觀,持名是一種事修;但是你實際在操作的時候,你真的在念佛的時候,這...

阿彌陀佛的清淨法身

我們看看蕅益大師有什麼比較深入的開示:這當中有二段:第一段是總標,第二段是別釋...

不要忽略名號的無量光、無量壽

我講一個念佛的公案給大家參考,這個公案出自《念佛法要》,講到一個居士叫楊蓮航。...

用妄想造業 得虛妄果報

但是我們為什麼經常被妄想纏繞,揮之不去呢?就是我們娑婆世界佛寶的力量太薄弱了,...

沒有善根你怎麼能聽到佛法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婆羅門居士叫做因儒童居士,這個居士信奉婆羅門教,生長在一個...

為對方處理不善而惋惜,是否也是執著

問: 如果對別人的事,覺得對方處理不善而為之惋惜,是否也是一種執著?  濟群法師答: 你覺得惋惜,可能是出...

小主人尋寶記

天地萬物無常,人也是一樣。在平靜的時候就是平安、美好的境界;境界一不調和,人就...

佛陀教導我們理財的方法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更必須「用之有道」。錢財是身外之物,為五家所共有,因此...

在家居士應具足的五個條件

在《雜阿含經》卷三三第九二七經等的規定,在家居士,應該具足五個條件,稱為五法具...

印光大師法語三則

第一則 世人食肉,已成習慣,但須知無論何肉均有毒,是因生物被殺時,恨心怨氣所致...

《印光大師與周福淵女士書》學習感言

《印光法師文鈔續編與周福淵女士書》雖是給周福淵居士的回信,實則是對我們末世所有...

行策大師《淨土警語》

勸發真信 念佛三昧。其來尚矣。自遠祖崛起廬山。肇興蓮社。六時淨行。遂成千古芳規...

蓮池大師《雲棲淨土匯語》

●開示 水陸會中普示持名念佛三昧 竊惟淨土之為教也,肇始於釋迦世尊,闡揚於歷代...

念佛時見到瑞相怎麼辦

凡念佛人,但宜至誠懇切,一心正念。絕不妄想見佛見境界之事。以心若歸一,見佛見境...

永明延壽大師垂誡

學道之門別無奇特。只要洗滌根塵下無量劫來業識種子。汝等但能消除情念。斷絕妄緣。...

人生八苦

無量劫以來,我們一念無明,迷惑顛倒,造諸惡業,輪轉六道,很難發起出離心。所以,...

念佛求生淨土,為人生大要

念佛還不僅僅適合於我們這個地球的人道眾生,並且也是盡虛空遍法界人道乃及六道眾生...

夢參老和尚99歲華誕,星雲大師五台山祝壽

2013年7月6日,星雲大師朝聖五台山文殊菩薩道場,並專程前往普壽寺向高齡99...

念佛法門原則:寧可少、不可草

我要老實告訴大家,念佛法門一個原則:寧可少、不可草。 你說你沒有時間,你寧可念...

一定要正見,不要讓人騙

底下講智慧成滿。念佛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智慧究竟圓滿。太好了,你看,念這一句佛...

舉心動念行為造作,舉頭三尺有神明

談到自然造化的法則,有時候你深信因果到這個程度,才會如履薄冰、如臨深淵。自然造...

家有逆子,往生還有希望嗎

問: 師父慈悲開示,弟子求生的心極切,厭離心也很強,但卻遭遇了一個忤逆的兒子,經常罵我,使我心神不寧,心裡...

宿命通一看,你還敢結婚嗎?還敢吃雞嗎?

人豬合體 看看人和人的關係:當年恩愛,今作怨家。昔日寇讎,今成骨肉。昔為母而今...

蓮池大師和蜈蚣

大約400年前,有一位叫蓮池的高僧。有一回,他看見有個人拿著攛在竹條上的一串蜈...

如何培養出離心和懇切求往生的心

問: 學佛幾年了,為什麼生不起出離心和懇切求往生的心?有沒有辦法能很快培養出離心具足真信切願? 大安法師答...

惜福從惜食惜衣做起

禮拜天,父親看著那抱怨早餐不好吃的兒子,心想:今天帶孩子到哪兒去玩呢?結果,他...

關於日本的本願法門

問: 有人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靠著阿彌陀佛的信心,這個本願,第十八願的十念往...

丑臉人與丑臉比丘

自古以來,天下父母都是愛護子女;但是卻也有少數人違反常情,不愛自己的孩子,甚至...

如何處理毀壞的佛像經書

在事相上來講,有佛、有法、有僧。佛就是我們的佛像,佛已經入涅槃了。在佛經上有一...

聖嚴法師關於自殺的問答

問: 日本有年輕人透過自殺網站相約自殺,而台灣也有自殺網站,既然人生是苦海,為...

給人感動也是一種布施

有一個婦人,年輕時就歡喜打牌,幾乎到了一天不打牌,日子就不能過的癡狂地步。一個...

老做小

有一位信徒,到寺院裡拜訪住持。這位年輕的住持對身旁站著的一位年老的和尚說:去,...

生意人的四個錦囊

有一生意人,雖然事業做得很大,日子卻過得不快樂。他天天煩惱,在工廠裡煩惱,回家...

木碗的故事

有位老太太臥病在床,兒子每天都得送飯到房間給她吃。老太太因病而手抖,常常不小心...

信徒也分三等

所謂一樣米養百樣人,世間人各有不同的層次和等級,就連我們交往的朋友,也有三種等...

供養出家人洗浴的功德

《賢愚經》記載著有關洗浴供養的因緣故事。 有一位天人下到佛陀的住處,祈請佛及憎...

不要把歉疚理想帶到棺材去

每一個人在世間經歷數十年的寒暑歲月會有病老死亡的一天。一般人看待病老死亡,常常...

數字是個魔術

數字會說話,數字是個魔術!現在已經到了數碼的時代,從國民所得的統計數字,可以知...

供養燒餅的女孩

佛陀僧團裡,出家人必須每天出外托缽乞食,表示上乞佛道,下化眾生之意。有一天,一...

夢參老法師略傳

夢參老和尚生於公元一九一五年,中國黑龍江省開通縣人。年少輕狂,個性機靈、特立獨...

修定的資糧

修道的時候要有助道因緣,什麼是助道因緣呢? 你修道的時候要穿衣,也要吃飯,也得...

平等、無求、無貪

在佛教講平等,看一切眾生平等,一切眾生也都是佛,一切眾生也都能成佛。相信自己是...

為什麼修道人會著魔

為什麼修道人會著魔? 「貪求冥感」。 在修行當中的時候,想求一種感應,所以在禪...

地藏占察懺學習問答

問: 剛才您開示的時候說,拜占察懺要拜七天,一天當中是整天拜,還是只有早上或晚...

順生死流的十種心

剛才有個道友問我:如何能夠保持著我們這個菩提心不退?如何保持大悲心不退?那靠你...

章太炎念地藏經

講個真人真事的故事給大家聽聽,弘一大師講的。 在民國初年,袁世凱要起洪憲,他把...

願發得大,感應才大

各位同修,一九八五年我到中國大陸去,在普陀山的觀音道場打了一個佛七,迴向給歷世...

修行中的中斷障礙

不管是念佛法門也好,乃至讀誦大乘也好,禪定也好,隨便修行哪一法,你得產生力用,...

身體查不出病因,能否如願往生

問: 我生病十多年,發病時情緒不受控制,醫院查不出病因。但我一心念佛,發願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能如願否?...

佛說五「不」連貫起來的修行路

大乘經論中,記載了佛陀金口親宣的五個不字! 不忘念是《遺教經》裡邊兒說的;《大...

誠實比說謊更容易

俗話說誠實贏得千家讚,虛偽招來萬戶嫌。誠信是與人交往的基礎,也是做人的底線。 ...

放生的八大利益

(一)放生是功德最大的有為善法 現在是五濁惡世,一般人福報淺薄、業障深重,比如...

念佛人靜坐也須念佛

念佛人靜坐也須念佛。非外道只靜坐而已。念佛行住坐臥都可念。行時聲默隨意。臥時宜心中默念,不宜出聲。坐時切不...

用賺來的暴利做功德是否如法

問: 用賺來的暴利做功德是否如法? 大安法師答: 佛法一定要講究目的和手段的統一。有很多人說:我的目的是正...

千萬不要向阿彌陀佛請假

我們在人世間的成就不是有多大的產業,名下有幾棟房子,有名牌的跑車。閻浮提眾生舉...

如不念佛,每日造作獲罪無量

菩薩謂查母曰:汝何不勤勤念佛?答曰:因添兒孫,時常抱持,恐有不淨。菩薩曰:汝謂...

以淨土法門作為自己安心立命之所

業緣就是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受業力所牽引,有種種的因緣,最重的因緣就是為生計所迫...

地獄眾生尚能拯救,何況人道眾生

阿彌陀佛的大願是他因地發的,大力是他果地上的展示。這種大願、大力是針對我們這些...

念佛是眾生出輪迴的捷徑

淨土行人要努力讓自己念出的這句阿彌陀佛,如沉舟溺子,聲聲呼喚娘親的救度,念佛時...

要趁身體強壯之時辦往生大事

唯有西方極樂世界這個淨土,才是究竟脫離輪迴的捷徑。因為那是阿彌陀佛大悲願力所流...

晚景不虛度念佛往生

老年淨業行人是一個特殊群體,屬於自己的時間充裕,自主支配的空間更多,應當在淨業...

萬德洪名威神不可測量

有些接觸淨土法門的人聽說有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持名念佛,他一想覺得我...

吃動物的肉,遲早要還的

業障越來越重,智慧就越來越薄,福報就越來越淺。於是對正法,就越難以產生信心;沒...

對老鼠、麻雀、昆蟲要有布施心

對這些老鼠、麻雀、昆蟲,我們要要有憐憫心,要有歡喜心,要有布施心,它要吃一點,...

做一位「施無畏者」

人在和人相處中,最不安的就是畏懼和恐慌,所以觀世音菩薩不但救苦救難,而且布施給...

積集福德資糧最快速的方法

我們都知道大乘佛法跟小乘佛法一個很大的差別:小乘佛法偏重智慧,他修無常、無我的...

彌勒忍辱真修行

那個彌勒菩薩怎麼說,你知道嗎?我們廟裡面進門,彌勒菩薩,你看胖不胖,為什麼那麼...

要主動跟眾生結善緣

過去釋迦佛陀跟阿難尊者在外面,結果遇到一個人,釋迦佛陀跟他講佛法,竟然這個人不...

釋迦牟尼佛的婚姻家庭

1、佛陀與父親淨飯王 《菩薩睒子經》云:人有父母,不可不孝;道不可不學。濟神離...

修學佛法,絕不可離開淨土法門

釋迦牟尼佛(公元前565公元前486年),示生人間,說種種法,度脫眾生,無非為...

學佛後會不會變得沒有進取心呢

問: 學佛會不會讓人變得消極,對世俗的功名、地位、利慾要求變低後,會不會變得沒有進取心呢? 濟群法師答: ...

要「知大」,要「見遠」

【知小而不知大,見近而不見遠者,此眾生之常分也。】 《徹悟禪師語錄》 首先提...

如何看待收取藥物回扣的現象

問: 末學有個問題請教,我是一名醫生,業內常有收取藥物回扣的現象。請開示。 大安法師答: 古人云:不為良相...

經書上的字讀錯了該怎麼辦

問: 聽弘法流通站的居士告訴我,部分信眾因為請的經書沒有拼音,所以也不敢看,也不敢恭請經書,怕讀錯了經書上...

時常做怪夢惡夢,用什麼辦法解決

問: 弟子時常做怪夢、惡夢,長久以來睡境難安,身體也不好,有什麼辦法? 大安法師答: 剛才講的就是辦法,好...

人生如夢,但可以選擇自己的路

每個人出生時,赤裸裸地離開母親身體,那種痛雖然徹骨,但只是剎那間的、很快就過去...

佛陀開示居家八法

居家八法出自《雜阿含卷四九一經》,是佛陀教導在家人過好生活,以獲得現實、未來利...

黑豆白豆

佛陀有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是為了順應眾生根機而施教。 優婆掬提以黑豆和白豆的增...

揭秘東林大佛背後的故事

新聞的一則消息,把佛教界的一件盛事推到了風口浪尖上,引來眾多網友的評論和爭議。...

欣往西方 厭離娑婆

阿彌陀經說,若善男子善女人執持阿彌陀佛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

略談學佛大要

學佛法宜慎始要終。古人云:打頭不遇作家,到老反成古董。是故初學應慎之於始也。又...

這種人不叫有淨土

悠悠泛泛,對生死心不切。有點時間就念一念,沒有時間或者有很多理由為自己開脫:今...

極樂世界萬修萬人去

一切是來自於阿彌陀佛的力量,不是靠自己修行的力量,但是這樁事情難以相信。他建立...

從極樂回到娑婆世界後還會墮落嗎

只要往生到了極樂世界,我們就不被生死業緣所拘繫。由於我們常常擔心,往生西方極樂...

今生是流浪的最後一生

凡夫眾生要住在五濁惡世度化眾生是不可以的,這就好像一大塊的冰塊,你想用一小碗的...

佛號是消業障之王

這個念佛,特別是閉關念佛,它首先直接地知道自己的念頭。而且不僅知道當下的念頭哇...

沒有眾生,一切菩薩不能成佛

一切菩薩成佛,他的依據就是眾生。沒有眾生,一切菩薩不能成佛。所以佛菩薩跟眾生的關係太密切了。普賢菩薩行願品...

機心越深,以後的奇禍就越大

看看我們的飲食:我們每天都追求美味,這些所謂的美味可不就是一切眾生的肉嗎?這就...

羅睺羅出家記

有一次波斯匿王去見佛,因為那時佛要度羅睺羅出家。國王得到消息,也趕去參加盛會。...

是今生重要還是來生重要

有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位法國百貨公司的店員,有一天,他在經濟蕭條的時候被裁員...

一心不亂須到什麼程度才能夠往生

問: 為何懺公師父常常在佛七法會的時候,鼓勵大家要證得一心不亂,並說:假若未得...

改我們的緣,消我們的業障

我們平常為什麼不修行?為什麼容易懈怠、容易墮落?就是因為我們不能真正了解因緣果...

印光大師告訴我們對命運的認識方法

印光大師告訴我們,要認識自己的生命。他有一個四料簡,講的是命和心的關聯。 第一...

用佛號來熏習我們這顆心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這就把前面的比喻整合成一種法上的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