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教法師居士文章(第104頁)
子女對父母的情,經常是薄如紙張,他們有需要時,認為父母給他們是理所當然的,而他...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
一、共修念佛 當我們要來寺院念佛的那一天,應該從早上就開始作好身心的準備。這一...
一、建立婚姻的共識 我們講建立佛化家庭,是希望從你們兩個結婚開始,就是一個佛教...
問: 怎樣讓我手下的員工學佛? 悟光法師: 欲改變別人,先改變自己。你剛好用佛...
追求財富是世人普遍的希望和目標。然而,世間的富人,有的越來越富有,有的日益變窮...
四依法很重要。一、依法不依人。二、依義不依語。三、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四、依智不...
念佛法門雖分實相念佛、觀像念佛、觀想念佛,和持名念佛四種。而實在念到業盡情空,...
一、念佛不得力的原因 我們都知道淨土法門有正行和助行。所謂正行就是淨土三資糧,...
問: 念佛就等於修淨土法門嗎? 淨界法師答: 我前一陣子到竹山去,在竹山的商店...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福,自然界有很多災害,人為的疾病,人間要找一個沒有災難的...
有人說,時間是最公平的,不管賢與不肖,每個人的一天都是二十四小時。但是同樣的時...
我們都希望自己作一個受人尊敬的善人。作一個善人,要有合乎善人的條件。怎麼樣做一...問: 怎樣才能做到持戒清淨? 淨界法師答: 自責汝心生厭離,訶責自己是很重要的。智者大師他很注重訶責法,我...問: 有些在家人有煩惱,為什麼不能克服呢? 淨界法師答: 在調伏煩惱過程中,覓心了不可得扮演非常重要的腳色...問: 我們一路念佛就好,為什麼要修觀? 淨界法師答: 我們總有一天會到達死亡。我們絕對不能忽略了煩惱的勢力...問: 師父上人,聽說您在講完《楞嚴》之後,接下來會講的一部大經是《法華》,請問《楞嚴經》跟《法華經》有什麼...問: 趨吉避凶的方法是什麼? 淨界法師答: 斷惡修善、保持謙卑。 一般來說,一個人有一點資糧以後,怎麼辦呢...問: 貪瞋癡哪一個最重? 淨界法師答: 殺盜淫妄每一條戒你的煩惱都有三種的情況,第一個依止貪,第二個依止嗔...
暑期中,一群小學生參觀了一所聞名中外的千年古寺。在莊嚴雄偉的大殿前,一個充滿稚...
問: 弟子念佛老是會出現念頭不專一,心不清淨,是很難理解到功夫成片。請法師能否...
問: 末法時代,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我們怎麼樣去尋找自己的善知識? 大安法師答:...
傅大士云: 漸漸雞皮鶴髮,看看行步龍鐘。假饒金玉滿堂,難免生老病死。任汝千般快...
普賢十大行願是修學大乘佛法的基本準則。普賢十大行願,約因來說,就是正因佛性(即...
對於出家人而言,成功本來就是一個妄念,是世間人的遊戲。出家人談成敗問題,也只能...
大和尚讓我今天跟各位法師講幾句話,實在不敢當。不過,我談談我的一點感想,跟各位...慈心不殺 夫人物雖異,佛性原同。彼以惡業淪於異類,我以善業幸得人身,若不加憫恤,恣情食啖,一旦我福或盡,彼...
圓瑛大師是我們中國近代非常卓越的宗教領袖,他三十六歲時主張禪淨雙修,為一吼堂主...
昨天講到有各種各樣的邪見。如果我們修行人一旦被邪見誤導了,就有前功盡棄、欲升反...
身、口、意可以成就「十善」,也可以造作「十惡」。 身造「三惡行」殺、盜、淫;口...
南非治安不佳,不少慈濟志工都曾遭遇搶劫。有一次,一位志工回台灣告訴我他被搶劫的...
人的一生中,年少力壯只有一回;若想有再一次的年輕,就得等來生來世。所以,我們一...
九華山99米地藏菩薩像 地藏王菩薩是八大菩薩之一,也是十方世界一切諸佛如來的長...
淨慧長老化身窯開啟 進行舍利分揀 將初步揀出的淨慧長老舍利供奉於靈堂內供信...
這個世間一切都是夢幻泡影,它的吉凶禍福都是在做夢:好一點也是夢,壞一點也是夢。...
一 問:修行人當謀何事?曰:謀道。 問:道可謀乎?曰:謀其天然。 問:既天然又...
一般人都是心向外求,一心只希望別人幫我,只要求國家給我,要求社會大眾給我。一切...
今天給各位介紹虛雲老和尚及其禪風。虛雲老和尚的前生是憨山大師,這一點我們可以從...
一些異教徒經常批評佛教是拜偶像的宗教。確實不錯,佛教不但不排斥偶像的崇拜,反而...
原則上說,不殺生戒的重心在不殺人,所以,殺人是重罪,殺其它動物是輕罪。眾生固然...
禪宗所說的悟,是擺下萬緣、心無執著,既無可求、亦無可捨。一念能夠擺下萬緣,此一...
我們總是在向外索求,從不想對外付出。修行正是要逆其道而行之,不停地想我能為別人...
在現在這個科技發達的時代,網絡是宣傳佛法的一個特殊途徑。誠然,這個特殊的途逕自...
(一) 禪宗一法,本來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沒有公案可參。到了後來,學禪的人根...
在生活中修行 經常有信徒向我提問:我們應該怎樣把學佛、修行落在實處?我說:應該...
人的健康是身心的和諧狀態,生理和心理同時擁有健康,這只是相對而言,因為幾乎世界...
1、心中有大愛的人,才會有真愛,大愛無邊。 2、愛是給予,而不是索取。 3、給...
明白佛法的人會謹慎言說舉止,害怕造惡因、誤導人,故此多謙虛、自在、安詳。不明白...
念佛有四種。一實相念佛。依實相理。念法身佛。法身清淨。猶若虛空。遍一切處。實無...
放得下對外境的執著、攀附、依托,放得下一種嗜好、習慣,放得下身段、名聞、利養,...
少年時代的淨慧長老 我今天所講的禪,不是六度禪波羅蜜的禪,當然也不是四禪八定的...
2013年4月25日,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河北省佛教協會會長、湖北省佛教協會名...
今天佛七圓滿,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幾樣事情須要和大家講一講,回家以後你們好注...念佛的人,切忌散念,因為散念不能攝心,念成習慣,就難以收拾了。所以初學念佛,一定要計數。計數念佛,可能對大...
居士們的心都是負擔很重,每天有很多事情放不下,好像有千斤重擔一樣。有哪些事情放...
眾生都是凡夫,難免起煩惱,但是有一點必須要注意,起煩惱不可在八識田中下種子,下...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謂心平,就是心清淨,心清淨,就是心無所住,樂的時候,...
各人應盡最大的力量去念佛,但須各自量力,不可用力太過,以致不能持久。譬如挑擔,...
這裡有幾種念佛方法,都可以對治亂想,防止思業。我今天提出來,給大家作個參考,讓...
記得第一天大家來的時候,我告訴大家,要心安神寧念佛。大家在平時有得意的時候,也...
人生佛教的內涵非常寬泛。我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弘法,十多年來,始終希望從佛法...
佛教傳到漢地之後,形成了嚴格的過堂用餐儀軌,規定了碗筷擺放、使用和添飯加菜的步...
《占察善惡業報經》裡面說: 「應知善男子!」應該知道啊,你這位善男子:「若未來...
禪宗由達摩傳入中國之初,以《楞伽》印心。自四祖後,《金剛經》逐漸取代了《楞伽經...
美國有一位非常博學多聞的學者,在八十多歲時,慨嘆宇宙之間有無窮盡的道理,盡管他...
說到財富,簡單地說,一切都從布施福德而來,從布施業因的感果得來。我們所有的財富...
怨─它是恨的累積,它跟嗔不同。 你看有些人:你一刺激他,他馬上發脾氣;有些人,...
儒家對這個就是四勿:非禮勿視、非禮勿聞、非禮勿動、非禮勿言來保存自己的諸惡莫作...
每次佛學講座或法會完後,待信眾們差不多全部離開了,總有一位女居士很發心,留下來...
昌臻這一次有這個緣法到廣德寺來參學,也能夠與各位同修大家在一起來學習佛法感到非...
念佛的方法,簡單的說,就是上面所說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六根,眼、耳、鼻、舌...
種布施的善因,才能夠得到富裕的福報。從因果規律來分析,我們用財富來布施,得到利...
時間過得很快,七天的生活禪夏令營,今天就要結束了。在這七天當中,各位法師、居士...
今天與大家分享的題目是:《心經》與生活禪。既然是講《心經》,請大家一起來念摩訶...
2013年4月20日凌晨6:26分,近代高僧虛雲和尚法子、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
慈心就似如意寶,能遍流一切資具海、飲食海、歡樂海、眷屬海、受用海、音聲海、言辭...
婚姻暴力不是現在才有,在中國歷史上,古小說中,都有描述類似的問題。 發生婚姻暴...
昨天《佛教孝親思想的省思》一文,有關孝親的話題,引起了一些網友的關注,例如:出...
當年,源律和尚向慧海和尚請教: 源問:怎麼用功? 慧答: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一、酸甜苦辣榮辱毀譽 要能苦、能樂,修道人要有苦時不以為苦,有樂時不以為。佛陀...問: 如何對治修行中的懈怠? 慧律法師答: 對治懈怠很簡單:第一,每天你要定功課。第二,盡量去團體,過團體...問: 有的人一生受苦很多,如果按照因果來說,是因為此人前世一定修行不好嗎? 慧律法師答: 不要這樣講,一輩...問: 人此生都有自己在這世間的功課和使命,怎樣知道自己的功課和使命是什麼?何時能完成這個功課和使命,成就出...
今天是佛七第五天了,假如根機好而又真誠心念佛的人,應該有一點點進步了。不過,學...
我們一般人在造善的時候,內心隱藏了惡法在裡面活動,這個就是輪迴性。 等到得果報...
對於一個發起菩提心的學人來說,什麼才是對他人究竟的幫助? 《金剛經》中,以七處...
問: 弟子對長輩一向尊敬孝順,但對於婆婆就是生不起這種心態。是婆婆自己本身自私...問: 我有一個問題想請教,念佛時完全放鬆,思想就散亂,如不放鬆用力看著佛號似乎易造成緊張,或過度後老有緊張...
人世間最寶貴的就是生命,佛教講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在一切有情眾生之中只有人能修...
豐子愷有次畫了一幅《牽羊》,畫一個人用兩根繩子各牽一隻羊。有人看了,說其實用一...
今天和大家總說念佛的方法。持名念佛主要在一心不亂,一心不亂的修行方便就是都攝六...
隨著時代的進步,佛法作為一種人生的最高智慧,已經得到越來越多公眾的認同,學佛的...
學佛法的人,一定要把自己的自私自利心,消滅殆盡。不讓它作怪,擾亂定心。應將它變...
帝王中信佛的不少,其中尤其以梁武帝、順治帝為最,捨身出家。 有人說,這兩位是,...
這是從《印光大師文鈔》裡摘下來的開示淨業學人日常如何修行淨土的教言。這裡簡單做...
這個身體是色的總相,地、水、火、風是色的別相,一個分開的相。我們這個身體,是由...
佛教雖然說有生皆苦,但並不代表佛教認同自殺。相反,佛家是反對自殺的,並通過戒律...
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一方面,物質極大豐富,技術突飛猛進,經濟全球化,地理上的距...
很多人都認為自己信佛,對佛學感興趣,也願意學佛。但不知道大家想過沒有,你學佛究...
今天的社會到處充滿污染,處在染濁、複雜的環境裡,我們如何淨化自己的心靈呢?有四個方法: 一、用捨心對治貪慾...

真正的大孝報恩

仗彌陀功德力

三種念佛的方法

如何建立佛化家庭

當代學佛人的困惑

《善生經》為現代人提供的保富法

佛教的四依法

西方三聖的形象

淨土法門的修學要領

念佛就等於修淨土法門嗎

如何消災免難

如何自我充實

怎樣做個受人尊敬的善人
怎樣才能做到持戒清淨
煩惱為何不能克服呢
念佛為何還要修觀
《楞嚴經》跟《法華經》有什麼不同
趨吉避凶的方法是什麼
貪瞋癡哪一個最重

為心靈敲響木魚

要達到清淨心和功夫成片才能往生嗎

末法時代怎樣尋找善知識

萬般將不去,唯有早念佛

普賢菩薩十大行願

找一條真正的成功路

六自口訣
慈心不殺,當吃長素

末法眾生修行的三個重大科目

知見的釐清和建立

十惡莫作、十善奉行

付出,不是發給東西就好

把握時間付出良能,發揮生命價值

地藏菩薩的功德無量無邊

淨慧長老化身窯開啟 初揀出血舍利

人生的總預測

「數沙」修行法語

如何靠自己?健全自己?

虛雲老和尚的禪風

佛教的偶像觀念

殺生的定義和範圍是什麼

禪的方法和求生的願力兩者並重

我能為社會做點什麼

網絡學佛必須痛戒的弊病

趙州公案「無門關」

生活禪開題

治療憂鬱症三步走

心中有大愛,才會有真愛

明白佛法的人會謹慎言說舉止

念佛有四種

將一切追求與執取放下

中國禪宗的起源

淨慧長老追思荼毗法會在湖北黃梅四祖寺舉行

在家念佛的三項事
初學念佛不可散念,必須計數

放下心中千斤重擔

在八識田中下阿彌陀佛的種子

苦樂勿忘念佛

念佛的精進與調適

三種念佛方法可對治妄想

要能心安神寧地念佛

人生佛教的思考

佛教過堂的要點與意義

修法前應當先修懺悔

《六祖壇經》的般若思想

來生的三個願望

財富從布施福業得來

化解心中怨恨的三個方法

小人心行 現生折福折壽

修行猶如洗廁所

八關齋戒的內容、功德及受持方法

念佛的方法: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布施的人才是受益的人

《六祖壇經》與生活禪

《心經》與生活禪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淨慧長老今晨安詳示寂

日常生活應如何修慈心

婚姻的暴力

出家與行孝

如何安住我們的心

如何行走出家路
如何對治修行中的懈怠
一生受苦很多,是不是前世修的不好
怎樣知道自己的功課和使命

怎樣觀察念佛有沒有進步

福報的陷阱--用攀緣心

什麼才是對他人究竟的幫助

如何化解婆媳關係
念佛心散亂,該如何把握

佛教的生命觀

如何從錯誤中汲取經驗

攝耳諦聽 佛號不斷

在家學佛應當注意的五點

修道人要經得起考驗

學佛可以解脫眾生之苦

日常如何修行淨土

「我」有四種

佛家如何看待自殺

惡果源於內心的失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