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庫 > 佛教法師居士文章(第103頁)
我們念佛法門,往生最重要的是建立信心。往生最大的障礙是什麼呢?就是懷疑,不是你...
我們都要去理解阿彌陀佛的心,彌陀的心就是大慈悲心。對大慈悲心我們就從理解母親的...
淨土法門是易行道,但古德說,淨土易往而無人。無人去並非阿彌陀佛不慈悲、設置了種...
有十種行人,發心修禪不同,多墮在邪僻,不入禪波羅蜜法門,何等為十? 一、為利養...
諸位如果你今天是選擇在娑婆世界求增上生,其實你要面對的最大的問題是什麼,你知道...
我們在沒有學佛之前,我們的內心狀態是跟著感覺走,你的心跟環境接觸的時候,你想做...
我們講因緣觀,因緣觀是增上的功德,增上就是突破的意思,你要從你現在的點要往前邁...佛陀依止不生滅心,基本上是心量廣大的;我們凡夫依止生滅心,心量非常的狹隘。 我個人一些持咒的經驗,我平常念...
我們修行人很怕聽到障礙這兩個字,諸位你的障礙是哪裡來的,你知道嗎?所有的障礙只...
《華嚴經》的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是一種大根器修行淨土的方法。有些人說:我的根器...
【師之耳提面命,開導學人,本諸經論,流自肺腑。故不拘貴賤賢愚,男女老幼,凡有請...
我們總是覺得我會經常的存在在這人世間,所以我要把所有的精神體力用在經營今生。要...
在《道次第》中,下士道的內容為念死、念惡趣苦、皈依三寶、深信業果,中士道的內容...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問: 念佛念到什麼樣的境界才有把握往生?念佛有追求數量的,有追求質量的,哪種念法更易成就? 大安法師答: ...問: 很多人覺得發菩提心很難,因而產生退縮情緒。您覺得發菩提心是不是很難?難在哪裡? 濟群法師答: 發起我...
我們現有的生命體是五蘊和合而成,也是無明製造的一個產品。所以,這個系統是有缺陷...問: 現在有一些企業領導對佛教很感興趣,但因為身份、地位等種種原因或因為工作繁忙沒有時間和精力學佛,或礙於...問: 很多人認為,信仰只是為了尋找死後的歸宿。若年輕時就信仰佛教,難免與生活和事業發生牴觸。不妨等老了再考...
從大乘佛教的業果學說來看,對業果最重要的認識在於:業果不虛,有因必定感果;而又...
佛在楞嚴會上《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這麼說;過去佛這麼說、現在佛這麼說、未來佛...
昔日,佛陀於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弘法,有一位婆羅門青年名叫佛移,前來問訊頂禮後,...
有一回,佛陀來到全是婆羅門種的一個國城。城主聽說佛的攝受力很大,受教化的人很多...
古時候有一位很有地位的人,他的事業開創得很好,累積了許多財富,而這些努力無非都...
第一個彌陀大願力,就是佛力不可思議,你對彌陀本願的攝受,要完全有信心,你相信他...
1、一個人要改變只有他自己想要改變,所以你的目的就是怎麼樣?使令他改變,而這個...
我們要知道一個觀念,諸佛與眾生的互動不是單方面的,我們看到佛陀在因地的時候,都...1、依止佛陀經典參考相應祖師論著。 2、不宣揚神通感應。 3、不搞個人崇拜。 4、不宣揚沒有驗證的念佛感應...
我們要對治煩惱時,你有兩種選擇: 第一個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第二個本來無...
念佛法門,普遍在整個大眾當中,是很多人修學的。 但是我們仔細的去了解,在這麼多...
印光大師提出一個很重要的建議就是:我們平常修福報,最好能夠迴向,願我臨終無障礙...
我們要思惟到,我們得人身是很不容易的。這種得人身之困難,佛陀用種種的比喻來比況...
請看下面。第三個疑問:寧保非魔疑。就是有人問,臨命終時阿彌陀佛現在面前,會不會...
這個淨土法門:你有重罪,靠佛力都能往生。這一點一定要建立深切的觀念。所以犯了重...
這一生都是在做一個夢,在夢境裡面我們常常不知道是夢,把夢裡的一切都看成非常真實...
前面的阿賴耶叫攝藏;這個地方就是執持,有執取義跟執受義。不過這個地方阿陀那有一...
一個人的成就,跟他的志向是有關係的。你一個志向太羸弱的人,你不可能有成就,不管...
在印光大師的《文鈔》當中,他說:有些人他越用功,佛念得越多、拜佛越多,他的煩惱...
沒有聽經聞法,不懂分別善惡,不知取捨對錯,不能自我反省。 龍樹菩薩說,就像一個...
有些人厭離娑婆有困難,為什麼他對於厭離娑婆有困難?因為他前生積集的善業太大了,...
我們念佛的時候有什麼障礙要破除?一個是昏沉障,一個是掉舉障。 破除之前先了解昏...
有些人自力的禪得不到利益,同時淨土仰靠阿彌陀佛慈悲願力帶業往生他也靠不上,兩頭...
《百緣經》中的故事──佛在世時,舍衛城中有一位婆羅門長者,他的妻子產下一個男兒...
其實人生下來時,都有善良、無染、清淨的本性。只因後天環境的影響,很容易就被慾念...
「羼提波羅蜜」,羼提即忍辱,忍字心上一把刀,要做到忍而無忍確實不容易。忍有生忍...
佛陀的弟子阿那律陀,他在過去生未修行前,曾是一位貧窮的農夫。當時天下饑荒,農作...問: 佛針對不同根機的眾生講了八萬四千法門,現在都講一門專修,這和法門無量誓願學是不是矛盾? 大安法師答:...問: 有個修淨土的法師說三藏十二部可以不讀,《印光法師文鈔》不可不讀,這樣說如法嗎?請法師慈悲開示。 大安...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悉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為正因,而由念佛功夫的淺深、斷惑...問: 師父慈悲,弟子不知怎樣從生活中落實看破放下,請開示。 大安法師答: 看破放下不是你要落實什麼,主要是...
做義工,就是學做菩薩的開始。所謂做菩薩,就是在佛法正見的指導下,服務社會,服務...
如何才能培養解脫能力?應當從出離心開始。 其實,出家就是出離心的重要實踐方式。...
一、沒有功德卻要持咒支配護法,只有增加自己的罪業 《楞嚴法》是百千萬劫難遭遇的...
人,都有一雙眼睛,是給我們看的;也都有兩個耳朵,是給我們聽的。人的一生,假如活...
一早起身,就觀想祈禱三寶加持,弟子今天可以過一個快樂無憂的、增長智慧和慈悲心的...
勤修戒定慧。要斷這個貪心,如果你想修行,如果你貪著於這個世間,你要解脫很困難的...
阿難尊者他又怎樣得到那個好的記憶?佛經上面說了一個故事,有個寺在深山裡面,深山...
今晚我們講如何開發自己本有的智慧,如何能夠增長智慧,這些是非常重要的,有很多容...
生活的環境 中國人說怎樣做事會順利,一命、二運、三風水、四修陰德、五讀書。 命...
求福報的因與緣 其實我們怎樣求福報,大家要知道。 有些人說:哦,很簡單。有個上...
大家學佛,不可以將生活跟修行分兩部分,其實不是的。我們應該將佛法,將佛陀的智慧...
第一種,是我們要多聞佛法,聞思修三種智慧,聞法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你今生不多點...
皈依是皈投依靠的意思,也含有救濟、救護之義。三皈依是指歸投三寶、依靠佛、法、僧...
念佛全憑信心,若起疑念,則念佛就念不成功了。我們是佛的弟子,一定要相信佛說的話...
為什麼把在家人非時行淫說為邪淫呢?因為在經期、懷孕期、齋戒日、疾病中、哺乳時、...
皈依三寶是要憑一個真誠,若是敷衍了事是沒有感應的。 我們人生第一件大事,就是能...
一方面,佛教認為一切有情皆有佛性,眾生平等,我們不可以殺生;另一方面,佛教認為...
普通人因為從凡夫心出發,所以成就了凡夫心。那麼學佛者的發心是否就正確呢?其實也...
從前孔夫子活到六十歲,才知道前五十九年都是錯的,我們現在聽完佛法知道,我們前面...
所有的人類,一切一切都是向外馳求,心外求法,越跑越遠,總也追不上。但越追不上,...
我們一講到禪修,就會想到在禪堂裡面兩腿一盤,監香師父扛著香板走來走去。各自閉目...
以前寫過《學佛的方法》這篇文章,主要是講學佛要皈依佛、法、僧三寶;勤修戒、定、...
佛化眾生,隨機所感,唯眾生善根深厚,方能感動佛陀誕生於世,無論昔日諸佛教化,還...
臨終時是否必須有正念才可往生極樂世界?這個提法本身就有點模糊。你這個正念是指什...
多生多劫我們負債負了眾生的命債、情債、這個錢債,這些都要去償還的,哪個債主的力...往生就是靠信願感通彌陀願力往生,這是淨土宗往生的一個基本原理。印光大師談念佛人於世間法要敦倫盡分、閑邪存誠...
有一則故事說:從前有一位酷愛音樂的國王,派人去請一位著名音樂家來皇宮演奏,並對...問: 我求觀世音菩薩,求阿彌陀佛。請問師父是否真的有一個身外的佛可求?還是求自己心中的佛自性呢? 傳喜法師...問: 我已皈依三寶,知道眾生平等不能殺生,但作為一個家庭婦女,要做到這一點蠻難的,所以每次到菜場都感到很煩...問: 在家居士應怎樣修行?必須注意什麼?家人反對應該怎麼辦? 傳喜法師答: 這個事情我們在座的也很多啊,在...問: 蛋是素的嗎? 傳喜法師答: 我們覺得吃雞蛋很方便,但是對母雞來說是很不方便的事情,每下一個蛋是很痛苦...
農曆四月初八是本師釋迦牟尼佛聖誕日,全球佛子共同祝聖。二零一三年的四月初八,來...
文殊師利菩薩的意思是妙智慧、妙吉祥。 我們在世間都希望我的善願能滿,希望這樣好...
一切法的逆境,最怕你下定決心,當你下定決心,這個時候生命的環境就有改變。 當我...
我們怎麼去改造未來?因為你現在的身心是要創造未來,所以你怎麼去經營你今生的生命...
家庭有四種倫理,一種是父母與子女的倫理,一種是夫妻間的倫理,一種是兄弟姐妹間的...
惡念,就是從貪、瞋、癡所生出的。我們帶著貪、瞋、癡、慢、疑的習氣生活,看到周圍...
無論佛教、道教或是民間信仰,很多人都相信持齋有功德,常在遭遇困境時發願吃早齋,...
求生極樂世界,這個可不得了,那是成聖的一念之間,這個沒有大福德、大因緣碰不到的...
《印光法師文鈔》涵蓋了印光法師的各種思想,財富觀即是法師思想的組成部分之一。法...
有了信心以後要發願,淨土的願是二個:第一個厭離娑婆,第二個欣求極樂: 我們相信...
古語說:有容乃大,無慾則剛。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無求品自高。 由此可知,欲求是...問: 網絡為大家的生活帶來很多便利,例如上網查資料、購物已成為生活中習以為常的事,近來網絡交友也大為流行,...
隨喜,即隨順他人的善行、成就和功德,併心生歡喜,稱揚讚歎。當我們和這些善心善行...
石屋禪師外出,碰到一位陌生人,暢談之下,不覺天色已晚,兩人因此投宿旅店。半夜,...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心理,即希望生活快樂。快樂是人人一致的希望,但是實際上並不是人人都能享有幸福快樂的人生。...
唐朝的曹山本寂禪師,是福建泉州莆田人,從小學習儒學,十九歲在福州靈石山出家,法...
唐代的只林禪師,得法於荊州永泰寺的靈湍禪師。他得法之後,在湖南一帶弘揚禪法。只...
一日,一名年輕的學僧前來參問大珠慧海禪師,學僧一見面就問:如何才能住於正法? ...

我們今生好不容易得人身,好不容易聞佛法,好不容易聞淨土法門,如果再不產生信願來...

【推薦】對阿彌陀佛的力量有懷疑

阿彌陀佛的慈愛超過世間父母

淨土易往,但穢土難離

有十種行人多墮在邪僻

不再受到分段生死的干擾

必須覺悟的三層道理

善於利用你的想像力
所有的法門,以無住為本

自己跟自己過不去

阿彌陀佛攝受眾生的最低標準

印光大師是怎樣弘法利生的

棺材是裝死人的,不是裝老人的

發出離心 捨凡夫心

四大苦空,五陰無我
念佛念到什麼樣的境界才有把握往生
發菩提心難在哪裡

生命的正確價值觀
企業領導如何學佛
若年輕時就信佛,是否會與生活和事業發生牴觸

十善業道之法,也是成佛之法

精進念佛--最殊勝的報恩方法

在家居士的四法寶

一念虔誠 因小果大

長者智教敗家子

修淨土人的三種力量

修行法語

聖號的成就來自於佛的願力
修學淨土法門應該注意的事

對治煩惱有兩種選擇

了解阿彌陀佛之前,先了解他的特色

平常迴向要願我們臨終無障礙

我們生命的真相

臨命終時阿彌陀佛接引會不會是魔所現的

你有重罪,靠佛力都能往生

夢裡五家財

千念萬念為了臨終正念

成就的大小跟胸量有關

為何越修煩惱反而更重

聽聞佛法最重要是改變觀念

福報大的人怎麼厭離娑婆

念佛的兩大障礙

不生淨土,身後便是地獄

吃沙而亡的比丘

茹素三天的省思

生忍與法忍

阿那律尊者天眼通的因緣
「一門專修」與「法門無量誓願學」是否矛盾
三藏十二部可以不讀嗎

極樂世界的四土生因
怎樣從生活中落實看破放下

做義工,就是學做菩薩的開始

出家出什麼
不是咒語不靈 而是你不守規矩

人的一生都聽了些什麼聲音呢

每一天的觀想

勤修戒定慧 息滅貪瞋癡

法布施增長智慧

增長智慧的八種方法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修陰德五讀書

求福報的因與緣

生活跟修行不能分開

多聞佛法的重要

皈依的意義

念佛切勿起疑念

非時行淫的危害

皈依三寶要憑一個真誠

轉劫濁成淨土,莫過於放生

學佛者的發心誤區

學佛要用心

科技進步的危機

參禪的先決條件
簡單生活讓貪慾減少,更容易得到解脫

淨土得遇之難

臨終時是否必須有正念才可往生

離開阿彌陀佛,難靠自力了生死
淨業三福做不好,往生就有困難

解脫名利束縛,喚起心中陽光
求外在的佛還是內在的佛
在家人如何減少殺業
家人反對自己學佛該怎麼辦
蛋是素的嗎
東林大佛裝藏祝聖法會圓滿舉行

文殊菩薩給你的智慧和吉祥

逆境煩惱,最怕你下定決心

我們怎麼去改造未來

《善生經》對幸福人生的啟示

嫉妒造業,隨喜有功德

何必等到有事才持齋

修福跟沒有修福的天壤之別

解讀印光大師的財富觀

在娑婆打滾得越久,要出去就越困難

欲到無求品自高
對網絡交友應抱持什麼看法

隨喜的重要意義

只偷一次
四點意見通向快樂人生

不再為世間所囚縛

賊不偷窮人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