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庫 > 佛教法師居士文章(第98頁)
經常有人問一學佛如何如何,是什麼原因?最多的算是一聽到佛號或者見到佛像就會流淚...問: 生死都是一種痛苦,而我們又如何權衡於期間呢? 達照法師答: 如果認識到了生死的痛苦,那就發心超越生死...
五僧緣影之信仰的傳承 愛因斯坦說時空是我們的錯覺,我就在這種錯覺中長大。當我發...
佛開示我們一種方便,叫出入息觀。出入息觀就是觀出入息,注意你的呼吸,出息跟入息...
佛所說一切法門,雖高深玄妙,圓頓直捷,皆須斷盡煩惑,方可了生脫死。若斷而未盡,...
布施是一個好事。在菩薩六度裡面,布施擺在第一。 大家體會為什麼會擺在第一?我們...問: 在您的開示中一再提到信願的重要性,然而能發出真信切願卻非易事。學佛者往往有一時會發出真實信願,但一回...
佛陀在世時也曾遇到許多困難,其中有一件事讓佛陀永遠難忘,那就是:孫陀利譭謗佛陀...
釋迦牟尼佛的座下弟子中,有位名叫舍利弗,他在佛的弟子中,是智慧第一的大尊者。以...
學佛,就是要學得可以清楚知道「生從何來、死往何去」,但是談何容易啊!不過,佛陀...
一位慈濟志工贈予珍貴的奇楠香木塊與奇楠念珠,希望能為證嚴上人添福、祈佑健康。上...
古時有位修行人祇夜多,以大威德著稱。兩位比丘慕名前往求法,途中見一年老憔悴的比...
人生什麼是苦?什麼是樂?根本沒有一個標準可以衡量,苦樂的感覺因人而異,它只是個...
佛陀廣開法門,希望弟子能通達佛知見、力行佛本懷之法。阿難尊者見這麼多佛弟子當中...
為善就好像掘井一樣,只要井掘開了將水汲出來同樣會再湧出泉水,最怕的是我們不懂得...
「無常」的道理大家雖然常聽,但卻很難體會這兩個字更深層的道理;就算能體會,也很...
我們平時面對外境時,常會加以分別,卻從沒有好好地觀察自己的內心。 安住聲色 不...
藥方: 防風:20g 附子:10g 牛夕:5g 萆薢:5g 茯苓:30g 石斛...
宋代青原禪師有參禪三重境界說: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禪之入,看山不是山,...
為什麼不結婚?這問題,我遇到了許多朋友,都曾這樣問過。他們以為,假使大家不結婚...
人類的欲求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自私自利的貪求,這種貪求會讓人希望世界上所有的...
以蘊為觀察對像 所謂認識生命的狀況,說到底就是認識蘊,認識自身這一堆的色、受、...
在《無量壽經》五種原譯本中,釋尊開示邊地疑城往生之因行果報的經文有二處:一是三...
總結三輩往生的因行果報,可歸納如下幾項特質: 1、三輩行因: 三輩往生的共同條...
淨宗以信願持名為宗,以往生西方淨土為趣。念佛法門雖是大乘特別法門,然並不違異於...
淨宗願門的核心內涵是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然娑婆世界眾生欲生起厭離心,殊為不易,...
釋尊對西方淨土依正莊嚴的描述,為我們建構起一個至極真善美慧的妙參照系,俾令眾生...
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由彌陀悲智願心稱性緣起,乃法界至上不可思議之音聲,至簡約...
明瞭阿彌陀佛名號的緣起與德用後,我們宜義無返顧地持名念佛了。一句名號三歲小孩都...
淨土法門由阿彌陀佛大慈悲心、大平等心中所流出,盡攝利鈍諸根眾生悉皆度脫。通途法...
具足煩惑習染的眾生,處斯五濁惡世,大多汩沒塵勞,醉生夢死。偶有起發勝心修行者,...
釋迦本師以大悲願力由法身垂跡,驚入三界火宅之門,於娑婆世界示現八相成道,哀愍眾...
淨宗寓示著真善美慧的法界文明,寄託著一切眾生終極的生命關懷,使眾生於一切恐怖中...
一般人很難想像,內心的寧靜和壽命的長短有很密切的關係。心靈越寧靜,禪定的功夫越...問: 一切經典是佛證到的諸法實相,用言語流露出來的。眾生的語言是由情識裡生出來的,是由分別心生出來的。世間...
我們投胎做人,作為這個生命來說,它還不是很高級的,它還是有很多缺陷的。我們有這...
菩提達摩開創了中國禪宗,成為印度來華高僧中對我國佛教和文化影響最大的一位。因此...
今天我要對專修或主修淨土的老人講一點話: 老人們該好好考慮自己的生死大事了!時...分二:一、世法上竭誠方獲實益 二、佛法上竭誠方獲實益 一、世法上竭誠方獲實益 【諺雲,下人不深,不得其真。...這篇重要的開示我們分成三個段落來學習:一、家庭母教是天下太平的根本 二、今天教育失敗的根本原因 三、勸勉大...這篇文章是印祖為教誡故鄉初發心學佛者譔寫的,我們選取其中的兩段來講: 第一段、佛法實益從恭敬中求 【吾常曰...日本有個善太郎,這個人是修淨土的,專念阿彌陀佛,他修得很好。 有一次他到外面辦事,很晚了,就到朋友家裡借住...
這樣我們如果放在這麼一個長遠的時空底下來看,我們原來很執著的,認為那些讓我們很...至道無難 唯嫌揀擇 但莫憎愛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天地懸隔 欲得現前 莫存順逆 違順相爭 是為心病 不識玄...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種。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理入者,謂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想所...
蘇州人吳引之,是清末探花,才貌出眾。民國十年,朝禮普陀山,會晤印光大師,自稱前...
怎樣來成就明白的心呢?怎樣來真正地能夠通過念阿彌陀佛而明心見性呢?我們要能夠通...今天我們首先講幾則褻瀆三寶遭惡報的事例,然後再講解《持經利益隨心論》。 《安士全書》裡記載: 古代武功縣西...在講這封信之前,首先要講講唐朝古靈神讚禪師度他師父開悟的一段因緣: 古靈神讚禪師,他出家後在大中寺學法。後...這篇普遍答覆信眾的信函,語言雖然拙樸,意義都是依據佛經而說。如果肯依這樣真修實行,就能得到無窮利益。 下面...【人生在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當此等苦事發現之時,唯有放下萬緣,一心念南無阿彌陀佛。】 我們人活在世間...【人未有不欲長壽康寧,子孫蕃衍,功業卓著,吉曜照臨者。亦未有欲短折疾病,後嗣滅絕,家道傾頹,凶神蒞止者。此...【世間最可慘者,莫甚於死,而且舉世之人,無一能倖免者,以故有心欲自利利人者,不可不早為之計慮也。】 世間最...
古人講,要往生必須感應道交。嘴巴念的佛號,是心在推動,我們當然是用心在跟阿彌陀...
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有一天正坐在法座上給弟子們說法,有一個好像是懷孕的婦女來到了...
一誠法師,俗姓周,法號一誠,字悟園。1927年農曆2月2日出生於湖南望城,19...
今晚我們講如何開發自己本有的智慧,如何能夠增長智慧,這些是非常重要的,有很多容...仰白十方三寶、釋迦本師、彌陀慈父、觀音、勢至、涅槃會上一切聖賢,唯願慈悲,證明發願。比丘某與現前大眾,建立...
我們來到這個世間,是我們的神識借助著父母的緣來投胎;然後死亡的時候,我們這個神...問: 請問法師,如何理解念佛、念法、念僧? 大安法師答: 這是《阿彌陀經》中提到,聽到西方淨土的種種音聲,...
一、念佛須明真理 生死何來?因有妄念;欲了生死,須斷妄念。怎斷妄念?莫如念佛,...
有光明就有黑暗,有正義就有邪惡。 曾經,佛陀也遇到迫害,何況我們凡夫。據佛經說...從目前教界來看,漢傳佛教吃素,藏傳佛教吃肉,南傳佛教則是有肉吃肉,有素吃素。其中,有客觀上的原因。南傳佛教...
一、信 念阿彌陀佛往生安樂世界一法門,約之不出信、願、行之三要。 信者,疑斷解...念佛發起因緣第一 念佛即是修行第二 念佛最為穩當第三 念佛有勝方便第四 念佛能消業障第五 念佛莫求福報第六...
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這裡貧是指無財,耗是家破。多逢,是說不善之人,處處遭遇的...
前面講因果的錯綜複雜關係,其中有一點讓一些人難以相信的就是這個善惡,看到善人往...
這個身就是革囊,革囊就是包著一層皮的這種廁所:我們的身體裡面有種種不淨之物,非...
年少者不可以因循!但年少的人常常容易因循。你只要成辦了往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念佛不是要等的,這個因循等待可能就耽誤了我們自己。有的人他聽到念佛法門也覺得不錯、蠻好的,然而他常常會說:...問: 弟子知道娑婆世界很苦,但是提不起來極樂世界的樂,弟子應當怎麼辦? 大安法師答: 這也是實話。因為娑婆...十念法要辨識一下,有兩種。 一種是慈雲遵式提出的十念法,還有一種是印光大師提出的十念計數法。 大家不要搞混...問: 我得皮膚病多年,多方醫治效果不明顯。現在吃淨口素,念大悲咒,念佛號,並放生,效果比過去強些,並沒有好...問: 如何勸說父母皈依三寶? 大安法師答: 三皈依是我們學佛的第一個步驟: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法界常住...
為了隨順中國傳統文化的名諱、禮儀,中國佛教僧人的稱謂也很複雜。 法名: 從出家...
一、福慧雙修 一般人拜佛都想祈求福報,但是有福報卻不一定有智慧,若無智慧,福報...
佛教愛不重,不生娑婆一語,直接道出愛慾是人與生俱來的本性,具有極大的誘惑性與傷...
和尚慈悲,諸位執事慈悲,大眾師父慈悲,請坐下。今天有機會我到東林禪寺來學習,我...
諸位菩薩慈悲,諸位道友慈悲。凡是發心的到了這個法會,大家都是菩薩,發菩提心,行...
諸位道友,今天是文殊師利菩薩的聖誕日,我們紀念聖誕日的時候,最好的方式是什麼?...問: 如何得清淨心? 夢參老和尚答: 這個問我清淨心。咱們就舉這個念佛例子吧!當你念佛的時候,當你正念阿彌...問: 如何對境? 夢參老和尚答: 這位道友問我:如何對境?不起分別心,這個可難了,達到如如不動,成佛了。我...問: 弟子不精進,業障很重。 夢參老和尚答: 你自己不精進,想求入佛門,進不去的。我能給你精進嗎?我讓你一...問: 明心見性的方法。 夢參老和尚答: 明心見性方法都是什麼?這些天有很多道友都在聽楞嚴經。楞嚴經是佛在說...
佛所教導的一切教義,還有一切經論,跟你生活分開了就沒意義了,無論多深的法,多淺...我們總愛想過去的事,過去都已經沒有了,還要回憶把它拉回來,特別是我們這些年紀大的人,總把三、四十歲,精強力...
在學佛之後。很多道友總感覺自己所學的不夠。了解的不夠透徹。經典看的不夠豐富。以...問: 出離心跟菩提心它生起的標準? 達照法師答: 出離心有狹義和廣義的。狹義的出離心就是我要了生死。這人在...
我們每天活在哪裡?其實,並不在我們所以為的現實中,而是在這個無形無相而又變幻莫...
虛雲和尚(1840-1959)是近代禪宗泰斗、佛教領袖。當年出家之後,幾乎與家...
在齋堂裡,不可在中堂走動,保持安靜,關閉手機,端身正坐,翻開碗。(圖五、圖六)...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天下所有父母的願望。在如今以分數衡量一切的時代,更要用德行去成就孩子。給孩子留座金山銀...
近代高僧印光大師(1861~1940)和諦閑大師(1858~1932),一位是...
蕅益大師本姓鐘,字素華,晚年才自號蕅益老人。他的祖籍是吳縣(今江蘇蘇州市),父...
四大皆空,這是佛教的基本思想。四大,是梵文(aturman_abnuta)的意...
一、暇滿的體性 暇是閑暇。脫離了八種無暇,就是所謂的有暇。八無暇包括地獄、餓鬼...
大家知道,一切有為法都是生滅無常的自性。經上說:嗚呼!一切有為無常,生而壞滅之...
一、善知識的名義 善知識是佛教的專有名詞,一般是講知識。知識在今天的社會學裡面...
倓虛大師原籍河北省寧河縣,生於清光緒元年(1875年),民國六年(1917年)...

佛法的修行實際上就是修戒、定、慧,因為修戒可以讓我們得到福報。有了福報我們的學...

學佛不要落在感應玄妙上
生死都是一種痛苦,如何能權衡於期間呢

五僧緣影:達照法師的出家因緣

用數息觀來念佛

何以念佛人多,真能了生死者少

菩薩六度,布施擺第一
怎樣才能堅固往生淨土的信願

佛陀與風塵女子的因果

舍利弗不成菩薩的緣由

俱絺羅尊者問生死

真正的吉祥物不須遠求

德高望重的祇夜多尊者

佛陀僧團論苦的根源

憑一隻死鼠致富的乞兒

供養佛陀的發霉玉米糰

看花開花謝--善用身體過秒關

找小鳥當證人

仁炟法師推薦的治風濕秘方
息滅妄念的三招
為什麼不結婚

爭奪的心總是讓人痛苦

透視輪迴生命的狀況

邊地疑城往生

三輩往生的因行果報

淨業助行,培福載道

【推薦】娑婆世界的厭離行

西方淨土的欣慕行

一句名號成佛有餘,何況世間的福德利益

念佛的基本原理與方法

念佛是修行的捷徑法門

佛號護持行人不遭魔障

淨土宗的特質與地位

淨土宗與現代社會

天人長壽而不能永恆
什麼叫做無分別智

把自性三寶引發出來

達摩西來意

勸老人一心念佛求生淨土
竭誠方獲實益論講記
家庭教育為天下太平之根本發隱講記
誡吾鄉初發心學佛者書講記
善太郎的故事

用這個寶貴的人身,讓生命更有價值
僧璨大師信心銘
達摩大師四行觀

一位清朝探花的前世今生

通過念佛來斷除執著
持經利益隨心論講記
復無錫尤惜陰居士書講記
一函遍復講記
示華權師病中法語講記(印光大師文鈔選編)
壽康寶鑒序講記(印光大師文鈔選編)
臨終三大要講記(印光大師文鈔選編)

佛號只是工具,你的心決定你的去向

佛陀遭誹謗的因果故事

一誠法師與江西佛教

八種開發智慧的方法
省庵大師涅槃會發願文

念佛是要為你的死後做準備
如何理解念佛、念法、念僧

律航法師《持名念佛要義十則》

面對被傷害時的態度
學佛後一定要吃素嗎

太虛大師《往生安樂土法門略說》
圓瑛法師《勸修念佛法門》

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

三世因果遲速有報

身心的污穢,才感招環境的污穢

不向閻君去報到,直生西方得解脫
善根深厚的人,不會投生在這個世間
提不起極樂世界的樂,應當怎麼辦
兩種十念法
生病後醫治效果不明顯,如何才能好
如何勸說父母皈依三寶

中國佛教僧人的稱謂

智慧與福報

如何面對情和愛,而不為所迷惑

用普賢十大願來念佛

做任何事情都要善用其心

夢參老法師文殊菩薩聖誕開示
如何得清淨心
如何對境不起分別心
不精進,業障很重該怎麼辦
明心見性的方法

外面的一切境界,都是你要修行的地方
不要把回憶拉到現在來

不去實行,你就不能證得
出離心跟菩提心生起的標準

有什麼樣的心,就會導致相應的結果

虛雲老和尚的淨土思想

寺院過堂儀軌及意義
一位女居士寫給女兒的信

印光大師與諦閑大師的蓮友緣

淨宗祖師蕅益大師的故事

何為四大皆空

珍惜暇滿人身

念死無常

如何依止善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