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教法師居士文章(第95頁)

不經中陰身,頃刻做菩薩

如果我們都沒有接引會出現什麼情況呢?我們都是很昏迷的,很顛倒的,如果臨終助念念...

仰天而唾,唾還從己墮

佛法告訴我們種善得善,種惡得惡之因果真理。在言說中,亦代表了心念的善惡真誠虛偽,若起心是善,是清淨心,所謂...

出世間法的成功

世間的祝福都是吉祥、大喜、恭喜發財等。今年是馬年,確實也有這個品質馬到成功。成...

慚愧心與七聖財

一、慚愧的意義 慚愧,是慚與愧的併稱,即對已犯的錯誤生起羞恥或內疚之心。《俱舍...

修習生活禪的基本方法

安住當下,守一不移,一念不生,靈光獨耀。這一十六字,就是修習生活禪的基本方法,...

拜《藥師懺》可以替代別人懺悔

在《《藥師懺》法特點四》的日記中講了《藥師懺》第四個特點是六度齊修。我們拜《藥...

去除無明的習氣

人從無始以來,常因無明和習氣而使得自己意亂情迷、顛倒人生,「修行」的目的即在去...

分分秒秒觀照當下一念心

過去有一位年輕的修行者,在深山裡的道場打坐用功。他的師父常常教誡弟子們說:「你...

福報越大,生死業力越大

諸位,我勸大家,你如果你空觀的智慧自我意識的這種雜染沒有慢慢調伏啊,你就一開始...

對在家居士的一番苦口忠言

我們大家都清楚,新的一年已經到了,在新年開始,為了讓大家能在學習大乘正見方面得...

以「五心」面對緣起的危機

我們用佛教的緣起法來分析危機的必然,絕不是在幸災樂禍,而是要告訴大家,既然危機...

印光法師小傳

一、簡狀 印光法師,法諱聖量,自署常慚愧僧。1861年出生於陝西省合陽縣,俗姓...

末法眾生專修淨土法門

佛說了生脫死的修持法門很多,大體分為律、教、禪、密、淨五宗,總歸為二種:一是通...

隨緣隨份盡力放生,成就淨土資糧

古往今來,有眾多高僧大德致力於放生事業,昔智者大師買臨海四百多里海灘,作放生池...

學佛的人一定要學忍辱

嗔心,就是瞋恚無忍的心,為三毒之一。人若生了嗔心,便使自已的理智喪失,忘卻本性...

宣化上人答問錄節選

問:如何辨別善知識,惡知識?誰是真正的明師? 宣化上人:末法時候邪正不分,你就看他有沒有貪心,有沒有爭心,...

命可以算嗎

站在佛教的立場,並不否定算命看相、星象、地理、風水的原則,這些都有其一定的道理...

安貧樂道,惟慧是業

現在我們的教育從幼兒園開始就讓你學知識技能,把人生最好的光景用在非常枝葉的問題上。很多父母為他的子女花很多...

如何燒香才是正確

問: 法師:您好!不好意思,我不懂得應該如何燒香才是正確的方法,聽說有很多講究,我想了解一下這方面的知識。...

挽回天災人禍第一妙法

念佛免災減災 念佛人但能真切念佛,自可仗佛慈力,免彼刀兵水火。即宿業所牽,及轉...

濟群法師:敢於審視傳統佛教中的陳規陋習

核心提示: 濟群法師出生於閩東,父母都是虔誠的佛教徒。幼時,在雙親的帶領下,全...

善業和善念哪個重要

你們覺得善念比較重要還是善業比較重要?對你來生的影響,善業比較重要還是善念?對...

不要跟著感受走

在我們生命當中最麻煩的就是感受的問題,感受問題。那麼感受是從什麼地方而來呢?就...

修不淨觀,累積往生的力量

我們舉一個實際的例子,來說明一下,為什麼要修不淨觀,要收攝感受。 佛在世的時候...

忍無可忍需再忍

現實生活中我們快要發脾氣的時候,往往是自己覺得忍無可忍的時候。這個時候一般來說...

佛經中聖者的精進境界

以下引經中聖者的精進境界,作為學人發願的目標。閱後應生起見賢思齊之心。 《大集...

要去淨土,何必帶死老鼠

氣味相投 有一種鳥,在這天地間什麼甜蜜的水果、芬芳的泉水,它全都沒興趣,它只愛...

修法最難的是不中斷

假使你每天念地藏聖號,南無地藏菩薩、南無地藏菩薩念一千遍,每天念一千遍,能念到...

拿金斧頭的觀音菩薩

大悲咒的第62句叫做「摩囉那囉」,這句的意思是觀世音菩薩拿著一把金斧頭來考驗眾...

救拔母親出離生死

有一本《物猶如此》的古書,收集了許多可歌可泣有關母愛的故事,以下摘取其中三則。...

如何為兒孫謀劃久遠的福利

人未有不為自身及與子孫謀者,而謀之之道,固宜參詳。若為眾為公,則其福澤綿長。為...

墮胎殺生的因果公案

墮胎是殺生惡行,以事、意樂、加行、究竟衡量,事是胎兒,並非無情法與低等生命,而...

出家人如何應對有邪念的女眾

前幾年,有一個比丘到我這兒來,他已經出家十多年了,說他要還俗。我說:你怎麼要還...

做佛事唯念佛功德最大

無論做消災延壽還是薦亡的佛事,印祖別具慧眼,提倡:唯念佛功德最大。這是肺腑之言...

唯有念佛求生淨土最為捷要

佛說修行出生死法,方便多門,唯有念佛求生淨土,最為捷要。經云:若淨佛土,當淨自...

不重視教理,最嚴重是淨土宗這一塊

看第二段,就講出當初的一個錯誤的知見,有謬云:年少力強,宜習教典,年衰力弱,只...

一個人不聽經會有什麼缺點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強大的國家就是舍衛國的波斯匿王,他領導一個兵強馬壯的國家,...

黑社會變蓮池海會--佛號功德觸動宿世善種子

這是發生在我當內科住院醫師時的一件事那個月輪到我照顧加護病房,有一天早上剛上班...

念佛方法持名為最

為什麼講四種念佛方法持名為最 持名、觀像、觀想、實相,四種念佛,唯持名最契機。...

一聲佛號,止觀雙運

今天和大家講,念佛是圓頓止觀。 止觀,佛法在各種修行法門皆用止觀。有人誤會,止...

重視心靈環保建設

環境的污染 我們知道今天世界面臨最嚴重的問題就是環境污染、生態平衡的破壞。有一...

四念處之觀身不淨

好,我們看附表第二的四念處,四念處呢,這個我們先解釋這個標題,這個四,就是它有...

來時一絲不掛,去時一縷青煙

【來時一絲不掛,去時一縷青煙,人生其實就那麼簡單】 人只要到了火葬場,你浮躁的...

萬般皆下品,唯有往生高

這幾天很冷,正像征著我們修行,有一句話「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所以...

戒律與道風建設

戒律,是多數佛子耳熟能詳的一個詞,相信也有不少出家人對戒律的重要性表示認同。但...

阿彌陀佛像為何總是站著的

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像總是站著的,為什麼呢? 阿彌陀佛接引像...

有善心就有春天

古代在離王舍城西北部很遠的地方,有一個冷漠國,這個國家有一位不懂民情、不愛國民...

良言一句三冬暖

春回大地,百花競秀,萬物復甦,欣欣向榮;喜逢新春佳節,人人相見,互相祝頌,美言...

如何看待所謂的「完美」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有些人,做人做事沒有要求,得過且過,甚至是敷衍了事,...

感情的利弊很多,究竟如何運用

有個女生到佛光山找我,神情沮喪。我問她發生了什麼事,她哭哭啼啼,很傷心地說:那...

如何最大限度的改變命運

問: 師父說,今生的命運只能做局部的改變,很難做整體的改變,要如何做,才能做最大限度的改變命運? 淨界法師...

修行的痛苦是有意義的

我們修行也很痛苦,要減少休閑的時間來聽課,減少休閑的時間來拜佛,參加佛七、佛一...

微笑的人生最美

一位家境貧困的小女孩,雖沒有華麗的衣服襯托,卻以最莊嚴、最美麗的表情微笑,活出...

廣結善緣的幾種方法

有人說: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發明,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佛經上也說:未成佛道,先結...

佛教對「食」的定義

生活中離不開衣食住行,其中和我們關係最密切的是食。一說到食,一般人想到是我們吃...

以肉來行孝乃無知之人之作為

一切眾生,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何可謂不遵父吃肉之命為不孝乎?設汝父一旦發狂...

居家的過患

居家之人,富貴者有守護、維持、增上財富的辛苦,貧窮者有為生活而日夜追求的各種痛...

五百綵女聞法記

在佛世時,舍衛國有一條河,河的彼岸有一小村莊,村裡的小山丘下住有五百位女眾修行...

人生為什麼不能十全十美

經云:財富從布施中來,貧窮從慳貪中來。長壽從慈悲中來,短命從殺生中來。尊貴從持...

善知識有三種

什麼叫善知識呢?聞名叫知,見面叫識。聞名,我聽見這個名字,我知道啦!這叫知。見...

為何不能「侵損常住」

十方常住:從十方來的僧人,都可以在這兒住,這叫十方常住。 現前現前常住:現在這...

清理七情六慾的絆腳石

七情,就是喜、怒、哀、懼、愛、惡、欲。我們修道,一定要把七情六慾之妄想,大掃除...

禪修中的四個「枴杖」

很多人想禪修又怕禪修,有的人甚至怕在禪修中走火入魔。為什麼會這樣?他們說的原因...

弘一法師與護生詩

關愛生命,保護生物,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假如某天醒來,人類由於自身不...

蹲下去是為了跳得更高

退一步風平浪靜,讓一步海闊天空。 當身處逆緣時,我們雖挺直腰杆,但不得不低下頭...

不肯坐下的彌陀慈父

我們看阿彌陀佛接引像他都是站著的,為什麼他不坐?眾生馬上要到懸崖峭壁底下了眾生...

沒有生存壓力的極樂淨土

極樂淨土的資生用具應念即至,這令我們非常神往。所以為什麼西方極樂世界是高道德的...

碰到緊急關頭要記得佛號

念頭一起來就是佛號,碰到緊急關頭也是這個佛號。這個事情不容易我們說起來容易。我...

心是惡源,形為罪藪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

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慾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佛說八大人...

放下身心才能養身

近幾年來,時常有人登門或來信,來電要我談談養身之道。在這些人當中,有年輕的、年...

念佛有瑞相可以跟大家分享嗎

問: 請教師父,如果是在殿堂裡面念佛的時候,有聞到花香或是有看到菩薩,像這種情形的時候,你的心態不是要炫耀...

法布施的福德果報

法的布施 我們有些人做弘法利生工作、勸進行者工作,他常常有個觀念:我一天到晚這...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如何落實

問: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具體落實在念佛的時候,應該怎樣才能達到這個要求? 大安法師答: 都攝六根就是將眼、...

佛教的婚姻觀

男婚女嫁 宿世因緣 俗語謂: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從男女的相親、相愛,進而結為夫...

有時需要以退為進

退一步風平浪靜,讓一步海闊天空。古人勸我們要精進,這精進,有前進的意思,也有適...

蕅益大師論出家

蕅益大師,吳縣(江蘇)木瀆人,俗姓鐘。字蕅益,號八不道人。由於晚年在靈峰(浙江...

戴著假面具

剛剛畢業參加工作的朋友對妙智說:人活著,特累。 不能做真實的自己,處處為生活所...

印光大師開示持戒與念佛

一、持戒與念佛的關係 1、三學為學佛修淨之根本 戒、定、慧三學,為學佛及修淨業...

因果定律是不變的法則

修學佛法,除了建立正確的知見,更進一步要身體力行。如果把佛法當做學術來研究,不...

持戒念佛,父母也得利益

無論出家在家,念佛求往生,必須孝養其父母。尤其出家眾,發心長養父母之慧命,是為...

六個維繫愛情的妙訣

女人問男人:有朵花長在懸崖上,去摘的人有摔死的危險,你肯不肯去摘給我?男人想了...

淨土宗人對往生不可以敷衍了事

看看印光大師他把這個信願講出什麼條件。他說:淨土宗的人絕對不可以悠悠泛泛、敷衍...

賣酒開賭場有沒有罪業

問: 師父慈悲,剛才說到罪業這兩個字,我跟幾個同事都是學佛的人,在一起討論過一件事情就是,好像那些人現在的...

提起心念,對治內心毛病

大家更要提起心念,抓緊用功。我昨天在妙吉寺也說:誦經和誦經是不同的。所以當你進...

從節約一滴水一張紙開始

我給大家講個故事吧,是真人真事。在報紙上看到,有一個叫《布朗的手帕》的故事。布...

念佛如何迴向

念佛迴向,不可偏廢,迴向即信願之發於口者。然迴向祗宜於夜課畢,及日中念佛誦經畢...

法顯大師西行記

法顯,俗姓龔,平陽郡武陽(山西臨汾)人。幼年時,三個兄弟先後夭折,父母惟恐法顯...

負債的人可以出家嗎

問: 負債的人可以出家嗎? 道堅法師答: 負債的人是不可以出家的,這在經文裡有明確的規定。據《五分律》卷十...

世界上最可愛的人

佛世時代,舍衛國波斯匿王有一天和末利夫人在樓閣上,波斯匿王問夫人:「世界上什麼...

美丑一念間

一切唯心造。有人用心美化世間,有人卻丑化了社會、丑化了自己──這都源自人的心念...

人生的兩個大包袱

我看到許多人每天都背著兩個大包袱一個是珍寶包袱,一個是垃圾包袱。 所謂珍寶的包...

印光大師開示縱欲的危害

復孫藝民居士書 世間聰明子弟,於情竇開時,其父母兄師不為詳示利害,以致由手淫與...

蓮池大師的自規自警

提起蓮池大師,大概在佛門弟子中沒有幾個不知道他的鼎鼎大名。他是明朝四高僧之一,...

知道某出家僧人是破戒(破見)之人,能不能單獨頂禮供養

問: 在寺院中,如果我們知道某些出家僧人是破戒之人(包括不正見的邪師),我們能不能單獨頂禮他,單獨供養他?...

供養僧人用錢如法嗎

問: 請問師父,現在居士供養出家僧人,一般都直接用錢。甚至七月十五佛歡喜日供僧,也用錢。佛經上講四事供養,...

包容二字重千斤

似乎,這是個計較的時代,分秒必計較、絲縷必計較、顆粒必計較、毫釐必計較.......

感恩天地之德

宇宙山河、天地日月、花草樹木,都有生命。大自然有同體共生的生命,你愛護它,它就...

「四不」原則健全我們的人生

我這一生周遊世界,雲水行腳,到過不少地方,但在今天來到這第一城,感到特別榮幸。...

念佛要有韻調

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執持就是把東西給抓住,這個地方是要抓住佛號,你的心要抓住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