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法入門文章(第10頁)

慧律法師:學佛要發三種心

第一要有長遠心: 以前,師父在念逢甲大學的時候,有一位剛進入普覺佛學社的學長,大一剛進來,就發心說要出家,...

淨慧法師《三皈五戒開示》

按照這次活動的安排,今天下午是傳授三皈依和五戒。這個活動是一個很嚴肅的活動,所以在講三皈依或者五戒的時候,...

濟群法師:學佛的意義

學佛的人,不僅要對今世的生命負責,還要為未來的生命負責。 學佛的意義就在於完善並提升我們的生命素質。人身難...

供品、佛像、四大天王的含義

寺廟不是用誠心換利益的市場,而是用誠心求真知的學校!你會供佛嗎?你知道供品和佛像的真正意義嗎?如果不知道的...

從心裡恭敬理解出家人

理解出家人吧!當今許多人對佛教不甚了解,對僧人存在誤會,甚至還有人拿出家人開涮,不知道這些看似很酷的行為,...

慧律法師:學佛要具足的三個條件

一、親近善知識 眾生的煩惱習氣都很重,突不破,無法照見五蘊皆空。因此,需要有經驗、有智慧的人來引導。善知識...

佛的三十二相

三十二相是佛陀所具有的莊嚴德相,由長劫修習善行而感得,其他修行人可具有某些莊嚴特徵,但只有佛陀及真正意義上...

印順法師:由於佛教儀式而來的誤解

不了解佛教的人,到寺裡去看見禮佛、念經、拜懺、早晚功課等等的儀式,不明白其中的真義,就說這些都是迷信。這裡...

拜佛姿勢圖解

第一.站立姿勢.輕輕合起雙掌,手指併攏,手肘自然彎曲,置於胸前約呈四十五度。合雙掌時,雙眼下垂目光注視合掌...

初學佛的誤區

由於無始以來煩惱業障的染污,人們大多具有各種各樣的心理缺失,病態的心理是一個世俗凡夫的正常現象。剛剛接觸到...

大安法師:不能打罵破戒的出家人

在家居士首先要恭敬僧寶。尤其在佛滅度之後,佛寶法寶還完全依靠僧寶來傳遞,離開僧寶一切免談。不知海外怎麼樣,...

淨慧法師:正信學佛的四個核心

一、以三寶為正信的核心 我們信仰佛教,信仰的核心就是佛、法、僧三寶。我們平常一般講信佛,就包括信法,信僧。...

金明法師:學佛的好處

人類的需要,除了物質食糧以外,還要精神食糧;在許多精神食糧之中,佛法是最好的精神食糧;一個學佛的人,可以得...

印順法師:人生究竟為何事

人生所為何事?平常人只說學佛,但為什麼要學佛?其根本意趣究竟何在?這一問題是應該明白的。可以說:學佛並不是...

宣化上人:破除迷信的色彩

我覺得中國佛教有很多迷信的色彩存在,有些不合情理的事情,令人起懷疑而不信佛。這種種的地方,必須要改革,如果...

衍慈法師:敲鐘與燒頭炷香

寺院每日早晚都有敲鐘,早上先敲鐘後敲鼓,晚上先敲鼓才敲鐘,有稱為「晨鐘暮鼓」。「鐘」用於召集大眾,晨鐘聲響...

八種後悔

過去有一位雲居大師,曾經說過人事上的八種後悔,勸告我們不要輕忽蹈陷。這八種後悔是: 1、逢師不學去後悔: ...

朱斐:與大學生談如何學佛

今天,欣逢貴社(指普覺學社)第二屆第二次社員大會,承社長朱家豐同學邀約本人講幾句話,以結法緣,但剛才已有李...

宣化上人:用這十種心來念咒,力量就大了

念大悲咒的十種心,也適用於一切佛菩薩咒語: 1、大慈悲心, 就是大悲心陀羅尼。慈能予樂,悲能拔苦。你若存著...

寬運法師:佈施的方法

如何佈施 佈施時若有受施的人相,便會有揀擇,有分別心,則心量小,心小福亦小。若佈施有所住,有所執著,不管是...

佛弟子們都會問的27個問題

1、問:家人不支持,反對我學佛怎麼辦? 師答:那是你沒有學好。學好了,家人歡喜得很! 2、問:那怎樣是學好...

昌臻法師《學佛先學做人》

今天講的題目是《學佛先學做人》,分兩部分來談: 第一部分 學習佛法 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相 佛法就是認識宇宙人...

宣化上人:何謂三藏十二部

「三藏」,就是經藏、律藏、論藏。經藏是說定學,律藏是說戒學,論藏是說慧學。釋迦牟尼佛入涅槃之後,大迦葉尊者...

達照法師《學佛修行的幾個先決條件》

佛經上講: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既得暇滿人身又聞如來正法,是何等福德才能臻此?所以在西藏,想要聽聞佛法,首先...

在家學佛的七個條件

對於剛開始學佛的青年來說,怎麼在家學佛,有個什麼樣的進階過程和要求?是常常苦惱的問題。為此,本期《學佛問答...

印光大師:深信淨土後,方可學餘宗

末世眾生,欲了生死,非仗佛力,決難如願。至於各宗法門,俱應研究。而智識淺鮮,世務紛繁之人,何能兼顧。欲學餘...

燒香祈福的正確方法

按照我國的傳統習俗,每年春節及農曆初一、十五等日期,廣大群眾有到寺院燒香禮佛、祈福求安的習慣。為使十方善信...

如本法師:皈依三寶有什麼禁忌嗎?

皈依三寶,僅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沒有任何之忌諱,皈依三寶猶如上學讀書前必須先註冊,亦如當選總統後,就職前必...

聖嚴法師:在家居士如何設佛堂

這是常常被人問起的問題。也就是說在家學佛需要設置佛堂嗎?如果需要,又應如何設置? 這要看各人的情況而定。如...

圓因法師:行善後為何得不到善報

為何有些人行善後不覺得有善報?這可能有下列幾個因素: (1)此人可能業障很重。因此所做的一些佈施與過去的業...

拜佛時為什麼要燒香點燈

香燭是象徵心香和心光。因為眾生和佛一樣,本來有著心香和心光,但被妄想執著所蒙蔽了。現在禮敬佛菩薩,是要把原...

為什麼不能吃蔥、蒜、韭菜

所謂素食,不僅僅是不吃肉而已,而且連蔥、洋蔥、韭菜、大蒜和蒜頭等蔬菜也不吃。為什麼呢?《首楞嚴經》裡有這麼...

星雲法師《佛教的真理是什麼?》四、中道

壹中道的意義 佛世時,有一位比丘,名二十億耳,出家前是一名琴師。隨佛出家後,急於證果,日夜不懈的精進修行,...

星雲法師《佛教的真理是什麼?》三、因果

壹何謂因果 幾千年來,存在中國人心中舉頭三尺有神明、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善惡觀念,維繫著我們社會的道德於不...

星雲法師《佛教的真理是什麼?》二、業

第二篇 業 壹業的定義與輪迴說 業,梵語karman,音譯作羯磨,是行為(個人)、行動(社會)、運動(自然...

星雲法師《佛教的真理是什麼?》一、空

第一篇 空 壹前言 自古以來,佛門就有空門之稱,因為空是佛教最重要的教義之一,也是佛法不共其他宗教及世間學...

佛教的十法界觀

法界,是世界的別稱;所不同的世界是有限的稱呼,法界是無限的稱呼。因為眼所見的,有形的東西叫做法,意所緣的無...

慧律法師《舉弊救偏》

佛教的原貌是清淨光明的,是反求諸己的,是絕對平等無私的。然而,由於欠缺教育的緣故,使社會大眾無法認識其本來...

佛教不同於天神地祗

社會人士對佛教誤解最深的,莫過於迷信二字。大多數受過新教育而對佛教無所了知的人,談到信佛問題時,第一個觀念...

聖嚴法師:在家學佛者如何定早晚課

課誦的原則,以定時做定課為主。內容應該包括供養、禮拜、禪坐、持名、讀誦、發願、迴向等。 所謂供養,是在佛前...

誰主宰吉凶

一位修行僧來到施主家,見對方正用楊枝漱口,並把牛黃塗在前額,頭頂戴著貝殼,手拿毗勒果高高舉起,然後貼在額上...

不信佛的人對佛教的詰問

有一位聰明的那先比丘,有一次,彌蘭陀王故意要非難那先比丘,就詰責他說:你跟佛陀不是同一個時代,也沒有見過釋...

敬佛無定法

冬夜嚴寒,一個乞丐顫抖著敲響容西禪師的屋門,哭著向他訴說自己的妻子兒女既缺冬衣,又少糧食。如果這樣下去,不...

端正思想消除極端

有些人在修輪迴痛苦的時候,會出一些問題。我遇到過這種陷入極端的人,他們在沒有觀修輪迴痛苦的時候,對生活、工...

星雲大師《四個問號》

各位貴賓、各位老師、各位學員: 在天氣這樣炎熱的時候,大家舍棄了家裡的冷氣、電視、電冰箱的享受,不辭辛苦的...

星雲大師《佛教對「素食問題」的看法》

肉食普遍被認為是富裕生活的食物,因此,生活貧困的地區,往往逢年過節時才能吃到肉。但是時代走到今日,社會發展...

慧律法師《佛教心理學》選摘

因為佛法這種東西,就在你的眼前,一切生活上,包括你的語言、行為,包括你的起心動念,包括你一切迷、悟的剎那之...

衍慈法師:開光的意義

一般人都會聽過佛像開光。每當一座寺院落成或重修,佛菩薩像雕塑後,會邀請諸山長老蒞臨主持佛像開光典禮;很多佛...

聖嚴法師《禪的入門方法》

中國禪宗的修行方法,是頓超直入的,不假次第的,不像印度的瑜伽及印度的大小乘佛教,均極注重修行方法的次第或步...

聖嚴法師《佛教入門》

如何理解佛教 對於中國人而言,不論他信不信佛,在日常生活及習俗之中,多多少少,均有佛教的成分在內。相對地,...

積極向上的佛教

一、佛教不是迷信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充滿神話的國度,同時,也是一個充斥神靈的國度。 因此,在中國人觀念中...

宣化上人:人有二十難

佛言。人有二十難。貧窮佈施難。豪貴學道難。棄命必死難。得睹佛經難。生值佛世難。忍色忍欲難。見好不求難。被辱...

宣化上人:念經的好處

念經有什麼好處呢?念經啊,沒有好處!念這個經,要費很多的時間,費很多的氣力。好像在佛前念《金剛經》,你說有...

宣化上人:供佛的十種供養

這供養呢,以前講過很多,現在把它再講多一點。這供養,有十種的供養。十種供養都是什麼呢? 第一就是香。 我們...

宣化上人:人生的百苦交煎

釋迦牟尼佛修道時,父系親屬有三人跟著他出家,母系親屬也有二人隨佛修道,這幾個人最後卻離開佛了。什麼原因呢?...

宣化上人:佛教徒不要迷信

我們人要知道,我們供香、供花,供養諸佛菩薩,諸佛菩薩不是像我們那麼貪心、飢渴,想要吃東西,貪著人來送一點飯...

合掌的十六種含義

合掌的禮儀,我們幾乎是天天要用的,如在聖像前要合掌示敬,與人見面也合掌示禮。合掌看似簡單,實表深廣的佛法。...

夢參老和尚:如何誦經

你若是讀《普門品》,《普門品》是讚歎觀世音菩薩功德,讚歎觀世音菩薩說,你遇到什麼災難,只要一念觀世音菩薩,...

夢參老和尚《如何使佛法和生活、工作相結合》

我們為什麼要學佛,學佛之後對我們又有什麼好處?要如何才能把佛法和我們的生活與工作結合起來?若我們能把所學到...

宣化上人:恭敬經書

我們研究佛法的人,對於安放經書的常識應該知道。譬如三藏十二部一切經典,無論是哪一部,我們應該看著這一切經典...

宣化上人:佛教徒的本份

我們不幸生在末法時代,去佛已遠,雖然做了佛弟子,也出了家,但如果我們只做個依佛穿衣,賴佛吃飯,以佛作幌子,...

宣化上人:對三寶不要有貢高我慢

在佛教裡,在家人對出家人要恭敬,不可目空一切,瞧不起出家人,批評出家人,要供養出家人,要讚歎出家人,這樣才...

宣化上人:皈依三寶

皈依,這是苦海無邊,回頭是岸的初步。可是這一初步,你們要向前勇猛精進,不要向後退轉,這才是成佛的一條道路。...

慧律法師:學佛並非都要出家

談到出世,連帶就會說到出家。好多人都誤以為信仰佛教後一定得出家,因而裹足不前。出家是源自印度佛教的制度,我...

慧律法師:拜佛與拜神有什麼差別?

我們中國是一個有拜神、拜祖先傳統的一個民族,所以拜神變成我們傳統的風俗習慣。你要是問他,拜神在拜什麼?他不...

慧律法師:佛教徒對風水要持什麼樣的態度

佛教徒是採取中道的態度。這風水對我們凡夫來講確確實實是有的,如果對一位證果的聖人如佛陀、菩薩、阿羅漢通通沒...

靜波法師:學佛與思維觀念的轉變

非常感謝淨慧大和尚給了我這個機會與大家結法緣。實際上,學佛有趙州禪師說的喫茶去一句話就夠了,喫茶以後就行腳...

海濤法師《學佛人應知》

一、學佛人的十八項過失 1.為了成就世間法而息隱住山,乃學佛人之過失。 2.身為領眾而只做自利之事,乃學佛...

海濤法師《基礎佛教略說》

一 1.佛陀的核心教法是建立在四聖諦之上。 2.四聖諦的教法是基於人類的經驗,而潛藏於人類經驗中的就是一種...

星雲大師《佛教對因緣的看法》

各位法師、各位護法信徒: 二千五百餘年前,釋迦牟尼佛為一大事因緣而降誕於世,這個大事、這個因緣,就是我們現...

星雲大師《佛教對知見的看法》

各位法師、各位護法居士: 今天是佛學講座的第三天,也是本次講座的最後一天,今天我所要講的題目是:佛教對知見...

星雲大師《佛教的真諦》

各位同學: 很高興今天能有機會來向各位講說佛法。黑板上寫的題目是佛教的真諦,真諦就是真理的意思。有時候我們...

星雲大師《從佛教各宗各派說到各種修持的方法》

各位法師、各位護法居士: 今天各位到這裡來聽佛法,承受佛光的加被,我虔誠地為各位祝福。從今天開始,在這三天...

星雲大師《佛教的特質是什麼》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難得今天有這麼一個殊勝的因緣和大家在這裡見面,今天我所要講的是佛教的特質是什麼? 任...

星雲大師《佛陀的樣子》

佛在世時我沉淪,佛滅度後我出生;懺悔此身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身。 佛陀涅槃已經兩千多年了,生在末法時代的我...

星雲大師《為什麼》

各位法師、各位來賓、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為什麼?這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但也是一個很重大的問題。 佛法如大海...

星雲大師《如何進入佛法》

各位來賓、各位老師、各位輔導員、各位同學: 今天是佛光山大專佛學夏令營第五期開營典禮,有五十多個大專院校二...

星雲大師《佛教與生活之三》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 我們已經講過了兩次的佛教與生活,今天我仍然要講佛教與生活。為什麼我要一而再,再而三的...

星雲大師《佛教與生活之二》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 天氣很熱,非常感謝大家仍然這麼踴躍的來聽講。昨天我曾經從生活的空間、生活的時間、生活...

星雲大師《佛教與生活之一》

各位法師、各位護法居士: 承蒙曹永德和曹金慧芬居士夫婦一再的邀約,今天有緣和大家在這兒見面。我想利用三天的...

星雲大師《從現實的世界說到佛教的理想世界》

至誠感謝十方三寶,感謝各位法師,感謝各位護法居士,感謝各個發起講經法會的道場,從今日起,連續三天,給我這個...

星雲大師《我們應知的努力方向》

一.入世重於出世 在過去,我們中國佛教徒的思想,總以為逃避世間,到深山裡修行才算清高。就算住在都市里,也以...

星雲大師《什麼是禪》

今天和大家講的題目是《什麼是禪?》。凡是對佛教有研究的人都知道,這個題目嚴格來說是有問題的,因為禪不是能講...

星雲大師《依什麼學法》

各位老師、各位來賓、各位同學: 第四期大專佛學夏令營,在眾人的盼望下,終於在今天舉行開營典禮了! 今日我們...

連佛都不肯保佑的事

以前有個村子,生活著兩個信佛的兄弟,他們依靠著種植家裡的田地過生活,兄弟倆都算不上富裕,生活只屬於中等水平...

聖嚴法師《佛在心中、口中、行為中》

佛在心中、佛在口中、佛在我們的行為中,也就是佛在我們的起心動念、舉手投足、一言一行的生活中。許多人學禪,目...

聖嚴法師《悟的定義》

悟的意思,就是本來不知道的,突然間知道了;但是佛教所講的悟與此有所不同。就一般人所謂的悟而言,約可分作五類...

聖嚴法師《什麼是佛法?》

佛法就是解脫法。但是有很多層次,有淺、有深、有更深的。而佛法的解脫,不僅是最深,而且是最究竟的。 解脫什麼...

聖嚴法師《業障病》

業障病又分為外病、內病兩種。 外病是由於福報不夠,所以修行時會發生障礙。譬如平時不肯放人家一馬的人,便會到...

聖嚴法師《怎麼樣才算是佛教徒呢》

什麼是佛法?什麼是佛教徒?我經常有機會與各界人士相聚,見面時,他們常會主動表明說:我不是佛教徒,而且我還沒...

聖嚴法師《三寶萬世明燈》

三寶,就是佛、法、僧。只要三寶住世,人類就有光明,人類就能得到救濟,就有未來的希望,所以三寶是萬世的明燈。...

聖嚴法師《懂得因果,更積極》

很多人以為佛教的因果觀念是消極的,其實不然,學佛的人如果懂得因果的觀念,一定會更積極努力。因為即使努力,還...

聖嚴法師《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問:這句話是不是叫我們不要執著,但也不要因無所執著而冷漠消極,應該提起智慧心、慈悲心、菩提心? 師:一進農...

聖嚴法師《緣的種類》

緣又可分為四種:因緣、次第緣、緣緣、增上緣。因緣是主緣;次第緣又名等無間緣,是前後兩個相連接的主緣之間不容...

聖嚴法師《什麼是淨土》

(一)淨土的定義: 淨土的意思就是佛、菩薩等聖人所住的國土。是佛的功德所成的世界,也可能是佛的願力所成的世...

聖嚴法師《`因緣`就是自然現象》

在佛法的修行方法中,有一種因緣觀,能幫助我們轉變觀念、破除執著,做出正確的決定,避免被七情六慾所困。 當我...

聖嚴法師《佛門?無門!》

佛教徒可分為三等:第一等人,精進修行而心無所求;第二等人修行求加持加被;第三等的佛教徒沒有修行的依準,只知...

聖嚴法師《話頭是什麼?》

話頭禪的修行,是以一句話頭來達成下列目的:第一、話頭能治散亂與除昏沉;第二、話頭能使我們的心集中、安定;第...

聖嚴法師《大悲咒與大悲懺的修行入門》

經懺,種類繁多,以觀音為主的《大悲懺》僅是其中之一。 是與觀世音菩薩的甚深因緣罷,整個飄搖、動盪的青春,我...

聖嚴法師《生從何來,死往何去?》

我說我回到美國,回到台灣,卻不知道向何處是回?又向何處是去?應該回到哪個地方?又去到哪個地方?因為我原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