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法入門文章(第7頁)

何謂三界

對於宇宙天體的構造,佛教認為是有情業力所感。佛陀說教意在轉迷啟悟,所說諸法重在...

信佛後事情不順,這是怎麼回事

問: 我看見不少佛友,他們信佛、念佛,但是還有很多煩惱,有人做生意失敗,有人與婆婆不和,有人孩子不聽話等等...

「上香」意義的省思

農曆乙未羊年新春期間,是善信上香祈福的大好日子,尤其是大年初一,中、港兩地各處...

每天都要上香嗎,還是心到就可以了?

問: 師父,像我們初學佛法的人,是每天都去上香拜佛,還是初一、十五去拜,或是心到就可以了? 如瑞法師答: ...

是供佛好,還是供菩薩好?

問: 供釋迦牟尼佛好,還是供菩薩好,比如供觀音菩薩? 如瑞法師答: 佛教裡有很多的佛菩薩,每個人的因緣是不...

戒律是我們生命自由的指南針

關於戒,我們通常會有很多誤解。有一種誤解覺得戒律限制了我們的自由,使我們受到約...

「法會」的原意究竟是什麼

談起佛教的共修活動,法會算是許多人認識佛教的入門磚。但是學佛新手初來法會現場,...

佛教中「卍」字由來

卍字是在佛像及佛教文物中常見的符號,讀作萬或室利靺蹉洛剎囊,是佛陀三十二種大人...

為什麼一念佛就妄念很多

問: 為什麼一念佛就妄念很多? 大安法師答: 其實不是這麼回事,你不念佛照樣有妄念。你通過念佛,還知道自己...

在家居士修學佛法的必備資糧

在家居士在修學佛法的歷程中,有一些必備的資糧,而首先要具備的,就是皈依三寶。 ...

地獄的三大類型

在我們人道以下的是地獄道。地獄是梵語泥黎,譯為不樂、可厭、苦具、苦器等。從字面...

信仰不是尋找奇跡 不要過分感性狂熱

玉琳國師曾經有過這麼一段話:作為大德善知識,為眾生所開顯的修行之道,它一定是光...

消災和延生的原理是什麼

消災延生的原理,在於懺悔及發願。應該接受的果報,必須接受;但是在懺悔心生起之後...

學佛是為了什麼

人為什麼要學佛呀?因為人有老病死這三種法,不可愛、不光澤、不稱意、不可念的。沒...

佛教中的八難是什麼意思

問: 佛教中的八難是什麼意思? 大安法師答: 八難是障礙眾生聞法修行的八種厄難,比如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

何謂五眼

在佛教的名詞裡,五眼是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我今天想引用這幾個名稱,...

為什麼學佛的人不算命呢

為什麼學佛的人不算命呢?算命已經低級了,你讀三年級了,你還要學一年級的東西嗎?...

男眾入寺應注意的事項

清信士即對佛法有清淨信心的男子,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男居士。這裡雖然說清信士法...

女眾入寺應注意的事項

梵語優婆夷,中文意譯為清信女,即在家學佛的女眾。不少佛學辭典對清信女都解釋為受...

在家佛弟子該如何修行誦哪些經

問: 在家佛弟子該如何修行?早晚課該誦哪些經?時間為多久為合適? 大安法師答: 在家的居士,隨分隨力,一般...

是不是有些時間段不可以點香呢

問: 原早晚課已定好,但特殊情況過了時間,晚上幾點鐘不可以點香? 大安法師答: 早晚課定好之後,由於家庭、...

我們應當向佛菩薩學習什麼精神

到寺院之後,我們拜佛、拜菩薩。我們應當向佛菩薩學習什麼精神呢? 一、學習彌勒菩...

略說佛法大意

佛法以大菩提心為主,菩提者:即是利益眾生之心,故信佛法者,須常抱積極之大悲心,...

六齋日的淵源

佛陀之所以製定每月的六齋日受八關齋戒,我們在前面已經說過了,但是受八關齋戒,為...

如何擇法擇師

問: 如何擇法擇師? 智慧法師答: 《瑜伽師地論》裡講的,善知識有八種德相:何等為八?謂如有一安住禁戒,具...

佛門敲鐘的含義

佛門、佛事,鐘用於祈壽、感化、超度眾生。在一口佛鐘上鑄有這樣的銘文:聞鐘聲,煩...

追求神通是一件危險的事情

學佛修道之人追求神通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稍微弄不好就會被天魔、鬼道或一些精怪所...

教你如何甄別真假出家人

導讀:依據《宗教事務條例》,凡正式出家的僧尼都應持有由中國佛教協會1994年統...

徐恆志居士《佛教常識問答》

徐恆志老居士簡介 徐恆志居士,1915-2007,原籍浙江鎮海,少年即受其父親影響歸信佛教。稍長,入五金行...

佛教的四點真理

所謂佛道,就是佛教的真理。什麼是佛教的真理?有四點: 一、自由業力是佛道: 佛...

為什麼佛要示現涅槃

《法華經》講,為什麼佛要示現涅槃?佛可以長久住世,但是為什麼不長久住世?如果長...

為什麼和尚也需要和時代同步

問: 和尚到底是什麼身份?為什麼和尚也需要和時代同步?和尚不是吃苦念經的麼?為什麼現在和尚的待遇比公務員還...

佛法不是叫你逃避,而是讓你面對現實

經常聽到有人說:佛法就是逃避現實。還有人說,學佛法,就是什麼也不能要,不能吃肉...

學佛的好處與利益

佛教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信徒多達十餘億,而其教義更有日漸普及化之趨勢。可是,...

十二因緣法

十二因緣法大家要了解一下,這是佛法的常識。它闡釋三世二重因果的觀念,對我們人的...

學淨土法門應以哪些經論著作為主

問: 學習念佛法門,應以哪些經論著作為主? 大安法師答: 學淨土法門的經論要一門深入。一門深入就是先讀淨土...

寺院道場的十九種法事法會

法事是寺院道場重要行事之一。在所舉辦的法事當中,有的是自我懺悔的方式,如懺摩;...

居士入寺規矩禮儀

佛陀教誡四眾弟子,形儀必須莊嚴整肅,內檢其心,外束其身,動靜舉止,皆應如法。威...

中陰身的定義與壽命

中陰身的定義 自亡者斷氣,第八意識脫離軀殼,至轉世投胎前之歷程稱之為「中陰身」...

佛教是逃避現實的避世宗教嗎

曾經有一個去過非洲的人問我,佛教是否是逃避現實的避世宗教,很多佛教徒追求往生西...

如何燒香才是正確

問: 法師:您好!不好意思,我不懂得應該如何燒香才是正確的方法,聽說有很多講究,我想了解一下這方面的知識。...

念珠的作用

念珠的作用主要是幫助修行者收攝心意,消除妄念,專注修行。同時也使修行人完成每日...

如何吃素及吃素與學佛關係

先略說素食的功用,以澄清素食與佛教之關係。素食指不食魚肉葷辛的飲食方式,這是中...

為何不能「侵損常住」

十方常住:從十方來的僧人,都可以在這兒住,這叫十方常住。 現前現前常住:現在這...

提倡環保--遠離有毒香燭

可怕的現狀 我們每到寺院等宗教場所,都會看到裊繞的煙靄和通明的燈燭,馬上就會感...

佛教徒進寺廟要注意的九個問題

佛教寺院是清淨的聖地,所以,非佛教徒進入寺廟一定要注意以下九個問題: 一,衣服...

居士怎樣如法修行

一天我和一位居士的父親閑聊。當談到居士時,這位父親氣哼哼的說:自從他信了佛以後...

不要購買有佛像標籤的香燭

賣香這件事,最容易培福,也最容易造罪業。製造粗劣、不潔淨的香,裝潢標新立異,把...

在家居士應注意的威儀

什麼是居士? 答:是指虔誠信仰佛教,並且受了三歸五戒的,優婆塞(男)優婆夷(女...

佛教稱謂的分類及其含義

中國人素重禮儀,在稱謂方面亦十分講究。而佛教的稱謂多屬中印合璧,不僅特殊,而且...

如何正確閱讀佛經

一:保寧勇禪師示看經警策文 夫看經之法後學須知:當淨三業。若三業無虧,則百福俱...

經書法寶迎請須知

一、迎請法寶須知 1.迎請法寶者,鬚生大恭敬心、感恩心,作難遭想,根據自己的需...

念佛與持咒有何不同

念佛與持咒,本來源於修定的方法之一,然在淨土教法及密宗教法獨立成派之後,便與修定的方法分了家。如果站在整體...

為什麼佛陀要制戒

為什麼佛陀要制戒?為什麼這個戒是十方三世諸佛都要去製定的?而且大小乘經典都讚歎...

什麼時候適合通讀大藏經

問: 什麼樣的人,在什麼時候適合通讀大藏經?通讀大藏經有什麼方法?依循什麼次第?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大...

怎樣保護學佛人的信心

佛教講信解行證,如果沒有信,其他的全部談不上,解行都是談不上的,一定要信。但是我們今天的時代,學佛人的信心...

戒定慧三學,學佛修行的基礎

作為一個正信的佛教徒,必須知道戒、定、慧三學,這是學佛修行的基礎。 (1)戒:...

四大菩薩隨身法物的表法意義

中國著名的四大佛教名山,分別為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的應化...

學佛必讀的經典

人們往往用浩如煙海或汗牛充棟等詞彙來形容佛經數量之多。對於一些想了解佛教的人來...

佛教的社會責任

由發心中去承擔責任 經常對信徒們說要發心,但是很少要求他們承擔起責任,更忽略責...

佛教「四大天王」的表法含義

走進佛寺大門,你會看到一個建築物,叫天王殿。天王殿裡面供奉的是四大天王、彌勒菩薩;四大天王是護法,保護這個...

佛教基本理論

1. 四聖諦 諦(satya)的含義是實在、真理。四聖諦即苦、集、滅、道四諦,是對人生現象的評價和解脫痛苦...

佛教念珠的實用性

佛教念珠有一百八顆、五十四顆、四十二顆或二十一顆數種,分別蘊含一定的佛教意義。...

學佛應有的態度與認識

一、深信因果,恭敬得益 印光大師:欲得佛法真實利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份恭敬,...

學佛前要先研究三個問題

講到學佛這件事,先要研究;欲研究,先要解決三個問題:一、為什麼要學佛?二、可以...

只過幾年你且看他

剛開始學佛想要改變的時候,我們往往會聽到有人說,你學佛不要與社會脫節啊,社會是...

如何勸說父母皈依三寶

問: 如何勸說父母皈依三寶? 大安法師答: 三皈依是我們學佛的第一個步驟: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法界常住...

中國佛教僧人的稱謂

為了隨順中國傳統文化的名諱、禮儀,中國佛教僧人的稱謂也很複雜。 法名: 從出家...

佛弟子平時自修的幾種方法

一個人為什麼要修行呢?主要的是訓練自己意志堅定,如同製造瓷盤瓦罐,皆需經過火焙...

網絡學佛人應該注意些什麼問題

當今時代網絡發達,佛學方面的信息很豐富,現在的佛子多為網絡學佛,看到聽到的很多...

何為四大皆空

四大皆空,這是佛教的基本思想。四大,是梵文(aturman_abnuta)的意...

做早晚課的用意

早晚課誦是自古就傳下來的傳統,但是雖然傳了數千年,不過早晚課誦所代表的意思真正...

學佛正確的八種發心

【然心願差別,其相乃多,若不指陳,如何趨向。今為大眾,略而言之。相有其八,所謂...

佛法的大意

一、學習佛法以增進道德 增進道德是佛教的戒學。戒就是止惡行善,它包括兩個方面:...

在家佛教徒必讀經典

人們往往用浩如煙海或汗牛充棟等詞彙來形容佛經數量之多。對於一些想了解佛教的人來...

入禪之門第一講:什麼是禪

今天講第一個題目:禪是什麼,或者說什麼是禪。這是個老題目,有很多人講過。 怎麼...

佛像不是偶像

佛像,即佛陀造像,為住持三寶之一,象徵佛寶。關於佛像起源,據《增一阿含經》記載...

佛書、善書與邪書的概念與辨別

佛、法、僧三寶,是我們皈依的對境。三寶可以幫助達成我們成佛的目標。若從因與緣的...

初學佛時三種不正確的心態

許多人在學佛的初期或多或少都會犯一些毛病,有些人所犯的毛病,一輩子也沒有糾正過來,所以終其一生不能成就。在...

佛法中所說的業力

業力,是直接推動生命延續的力量。在有情生命延續中,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佛法中所說的業力,簡單地說,有善業...

遣除對因果的疑惑

一、現代人漠視善惡因果規律 這個宇宙大到天體的運行,小到有情內在微細的起心動念...

應當如何敬法及恭敬法師

當阿難向佛陀請問樂法善男子善女人應當如何敬法及恭敬法師時,世尊阻止道:止止,阿...

信仰不能被消費

一些生活在類似狀態中,但對宗教信仰又心存好感的人士,過分簡單地看待佛教的生存狀...

不要錯解「恆順眾生」

關於吃素有違緣的問題,有人說:如果堅決不吃肉使父母生氣不滿的話,這是不孝,學佛...

素食營養入門必讀

目前營養學家對於健康飲食的建議強調少攝入飽和脂肪,膳食結構以全穀物、新鮮水果和...

佛法,一種終極智慧

一 佛,就是覺悟了的你自己,以及給予你啟發和幫助的人或物。 有位僧人說,學佛,...

談感應

有些初入佛門的人對佛理的追求遠不及對感應的追求。那到底什麼是感應呢?簡而言之,...

如何獲得佛法正見

佛教各乘各宗都把得到正見作為修行最重要的前提。如《佛性論》所說,學佛要以正見為...

這樣的學佛思路對不對,能真的幸福嗎?

問: 我的母親接觸佛法後,大事小事忙不停,把自己搞得像個苦行僧一樣,嚴重影響了個人的健康。母親一直比較強勢...

皈依後在行為上要注意哪些

問: 皈依之後在行為上要注意哪些?《地藏經》上說:若遇非理毀用者,說所求闕絕報。請問這句話如何理解? 大安...

學佛的三個階段

簡單來說,佛法分為人天乘、解脫乘、菩薩乘。人天乘就是走人天的道路;解脫乘呢,解...

佛教對地理風水的看法

佛教對於世間萬象,都有深入的觀察,了知天有天理,地有地理,人有人理,物有物理,...

燒香沒有固定時間,請問這樣是否不好

問: 我沒有皈依,但我這十幾年來,每天只要在家,一般第一件事就是點上三根香,但就是很懶,有時候一覺睡到下午...

接觸佛法半年多,為什麼對佛法沒有什麼疑問

問: 我較深入地接觸佛法有半年多的時間了,別的師兄們好像都有一些問題,我好像沒什麼問題可問,我為什麼會是這...

沒有皈依的人是否能讀誦大乘經典

問: 請問如果沒有進佛門的人,也就是說沒有皈依的人是否能讀誦大乘經典? 大安法師答: 雖然沒有進行形式上的...

如何敬佛敬法敬僧

三寶者,佛、法、僧也。其義甚廣,今唯舉其少分之義耳。今言佛者,且約佛像而言,如...

朝山的意義與功德

朝山活動的功德 《華嚴經》云:寧受地獄苦,但得聞佛名,聞佛名功德尚且不可思議,...

牌位超度與佛教的根本精神是否相符

問: 寫牌位超度祖先與佛教的根本精神是否相符?應該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慧律法師答: 對於把祖先集中起來,寫...

在家居士的50個注意事項

無戒不能修佛,修佛不能不持戒;世俗萬事皆然,無戒無律,則無紀無綱,萬事不償;故...

剛入佛門,應先學什麼經

問: 我剛剛入佛門,不知道先學什麼經? 純智法師答: 應該先學習戒律和規矩,等自己稍微懂一些戒律和規矩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