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法入門文章(第5頁)

顯光老和尚:略述天台宗六即佛義

餘四十年前,在蘇州胥門外小日暉礄放生池(靈岩山下院)閉門研讀《法華玄義釋簽》,...

在寺院上廁所要注意哪些問題

進廁所後,須三彈指,提醒坑中啖穢鬼,及時迴避,這樣就不會觸怒它們,彼此都不騷擾...

常用佛語的背後義理

你的業障重啊! 常聽佛教徒講業障,聽久了實在讓人害怕,到底佛教講的業障是什麼?...

拜佛為何要翻掌呢

首先禮佛三拜,第一拜拜下去的時候,兩手反掌,心裡默念:自歸依佛,當願眾生,體解...

早晚課的內容合在一起念可以嗎

問: 請問師父,弟子下班很晚,沒有時間做晚課,把早晚課誦的內容合在一起,全部放在早晨這個時間可以嗎? 寬見...

修淨土後不讀其他經律這樣對嗎

弘法宜持論公允,理事圓融,不可偏執,不可意氣用事。淨土法門是一代時教的特別法門...

出家人的五堂功課是哪五堂

參加三壇大戒的新戒們報到後,就要接受五堂功課的考核。考核內容是五堂功課的背誦唱...

老實地學佛,不學奇奇怪怪的東西

我希望各位學佛的人,都要老老實實地學佛,不要學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平常心是道,...

法名太多用哪個合適

問: 弟子在寺院大皈依時起了個法名,依止師父又起了一個法名,受五戒時又起了一個法名,請問師父,弟子用哪個法...

水陸法會為何是經懺法事中最為隆重的

水陸法會,全稱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又稱水陸道場,悲濟會等,是中國佛教經懺...

初學佛應克服的哪些誤區

現在人一般誤以為佛教是消極的出世的,甚至有一些初學佛者受到這種風尚的影響,生起...

「十方佛」是哪十尊佛

十方,梵語 dasa disah,巴利語 dasa disā。為四方、四維、上...

這些詞語竟然都源於佛經,你都知道哪些

趙朴初先生說:我們日常流行的許多用語,如世界,如實、實際、平等、現行、剎那、清...

何謂「轉輪聖王」

好,各位,阿彌陀佛!大家吉祥。 今天在這裡想跟大家談談,什麼叫做轉輪聖王。我們...

皈依的四個誤區

今天我們的內容想跟大家說一說,有關皈依的誤區。那麼但凡稍微了解一些佛法,或者跟...

佛像的緣起

阿彌陀佛!各位大覺世間的有緣,大家吉祥。 今天想跟大家說一說,我們供養佛像的緣...

再問你一遍,到此作甚?

我們中國大乘佛教,說起來佛弟子有幾千萬甚至上億,可是你說這個所謂的佛教徒怎麼算...

拜佛的兩大誤區

我每天住在普濟寺,這是普陀山的首剎。那我們自古以來說,廟嘛,就是香火道場,說香...

必須看破紅塵才能學佛嗎

必須看破紅塵才能學佛嗎?這是一個似是而非的問題。紅塵二字並不是佛學的名詞,實出...

上香是不是越多越靈,紅色和黃色哪種好

問: 師父,上香是不是越多越靈,紅色和黃色上哪種會好一點? 宏海法師答: 這個問題,是幾乎所有剛剛進入佛門...

僧人托缽行腳的含義

托 指出家僧以手持缽,乞求佈施。佛陀製定托缽,令出家眾不得從事生計營業,亦不可...

出家人的錫杖具有哪些含義

佛告比丘:汝等當受持錫杖,所以者何?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皆執故。又名智杖,彰顯聖智...

什麼樣的人應當來學佛

今天一件事情的反思,使我想跟大家說一說,關於什麼樣的人應當來學佛。因為好多時候...

何謂十二因緣

好,阿彌陀佛,各位大家吉祥。今天呢,想跟大家說說,又一個佛門常見的概念,叫做十...

這就是佛教之悲哀啊

念佛珠,念佛咒計數,變裝飾; 佛像是恭敬供養,卻變藝術品; 寺院是修行辦道處所...

為何把佛、法、僧稱為寶

佛寶、法寶、僧寶稱之為寶,略有六義:一希有義,二離垢義,三勢力義,四莊嚴義,五...

學佛的人要不要追求財富

雖然學佛與道德、修行並不是對立的,但無始以來的貪心,使我們很容易對財富產生執著...

初學者應讀的幾部經

《地藏經》專門講因果,然後再講到百善孝為先,提倡這孝字。都是這些很孝順的兒女,...

倓虛法師出家後的第一次講經

(一)抱愧得很 出家人,當一個法師,說起來也很不容易。第一必須與眾生有緣,講出...

身口意不離佛法,這才是真信

我們為什麼要學佛?為什麼選擇信佛?很多人是一種盲從。 有的人看著別人信佛挺好,...

遠離五種邪命

緣有兩個,第一是遠離惡緣,遠離惡緣就是要遠離五種邪命和五種不正見,尤其作為在家...

八萬四千法門,哪個法門最適合我

雖然同樣是學佛,但是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種種宗派,那我們應該選擇什麼法門呢?這...

四點建議避免學佛走偏

對於學佛人來說,這幾個重要的概念一定要搞清楚,不能依己意去錯解佛意,不然走錯了...

參禪的入門方便

很多學佛的人,想通過參禪的方法衝破凡聖關,了脫生死累,轉凡成聖,成為無掛無礙的...

念咒可以結手印嗎

問: 念咒可以結手印嗎?比如准提咒。 宏海法師答: 大家知道每一個咒語如果說確實是在特別在藏傳佛法裡面很講...

迴向是隨時隨地迴向還是統一迴向

問: 迴向是隨時隨地,早中晚都迴向,還是統一到晚上一起迴向? 宏海法師答: 這是第一個問題,那我回應一下,...

鬼道眾生是怎麼來的

己二、示惡鬼趣 今天講到七趣當中的第二趣。鬼是怯懦怖畏,因為鬼道眾生長時間缺乏...

經書損舊佛像磕碰,該如何處理

問: 經書損舊、佛像磕碰,怎麼處理才恭敬如法呢? 上海玉佛禪寺: 此事古德曾有主張:一、可重裝之;二、如不...

如何正確看待「燒高香」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進步,人們生活節奏日益加快,與此同時。由於文化與信仰的...

既然佛法能治病,為何法師還要求醫問藥

最近腳部做了個小手術,做完隨手發了個朋友圈,一是告知大家我沒事,讓關心我的父母...

我們為什麼要念阿彌陀佛呢

阿彌陀佛,雖然僅四個字,可是包括所有佛法。釋迦牟尼佛所說每一部經典,都是有人請...

觀音菩薩能不能讓彩票中獎

德國哲學家康德說:我是孤獨的,我是自由的,我是我自己的君王。 出家人是不容易的...

「無事不登三寶殿」的說法從何而來

人們常說:無事不登三寶殿。無事不登三寶殿說法從何而來?是什麼意思?三寶殿指的是...

東北的大仙跟佛教有關係嗎

中國東北,高僧輩出。天台宗三老倓虛長老、定西長老、樂果長老,及住錫香港的覺光長...

對於初學佛者,應該怎麼安排較好

問: 請法師開示:對於初學佛者,應該怎麼安排較好?雖說念一佛名等於念千佛名,念一部經等於三藏十二部,可是最...

修了多劫的福報善根,才能得人身聞佛法

佛家常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得人身非常不容易,在六道中,人的壽命不長,得人身...

如何看待某人是菩薩再來

問: 請問法師,接觸佛法以來經常聽到這個人是法身大士,那個人是菩薩再來,現在有這麼多的佛菩薩在世間為什麼還...

佛是日中一食,過午可以供佛嗎

現在有一種說法說佛是日中一食,所以過午不能供佛。但根據佛經摘錄,在白天夜晚的任...

念佛修行會使人消極嗎

現在很多人對淨土法門並不是太了解,看到淨業行人,念佛求往生,認為這很消極,殊不...

念經持咒與念佛是否衝突

問: 念佛法門成就佛道。請問讀誦諸如《金剛經》、《地藏菩薩本願經》等經典,以及持咒,與念佛號是否衝突?該如...

觀世音菩薩真能有求必應嗎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鳳凰直播,鳳凰佛教風直播《師父來了》第五十九...

在家佛弟子的課誦選擇

修學佛法的過程,就是不斷破除無始以來的貪瞋癡等一切諸漏,逐漸證悟佛性,但前提是...

初學佛是否只能尊奉一位老師

問: 現在法師眾多,初學應該如何選擇,是否只尊奉一個老師,才不是摻雜? 大安法師答: 我們學佛,應該常隨佛...

睡覺時能戴著楞嚴咒嗎

佛教的咒語確實是有加持力的,楞嚴咒也是寺院每天早課都需要誦持的內容,法力非常殊...

佛教經典的三藏十二部分類

佛教的三藏十二部是根據三藏的內容分成十二類。 第一個是叫契經。 契經,本來經的...

學佛後什麼都是順境了嗎

文殊菩薩什麼意思啊?就是妙智慧妙吉祥的意思。就告訴眾生想得到妙吉祥,那麼就要先...

阿彌陀佛涅槃後將去哪裡

問: 未來際觀音菩薩接阿彌陀佛的班,阿彌陀佛將去哪裡? 大安法師答: 觀世音菩薩接班,接阿彌陀佛的班,阿彌...

依「三法印」來學佛

我們依誰學佛?依三法印來學佛。 若有佛教徒十幾年甚至一生都在學佛,但是不知道三...

「涅槃」與「往生」有什麼區別

問: 在佛教為什麼把人死了稱為往生,但是又有聽說過涅槃這樣的詞句,請問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如何才能達到涅槃?...

佛法宇宙觀之四大部洲

這次我們再打通了整個欲界來講,咱們作為人,在四土的凡聖同居,三界的欲界,六道的...

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佛是否有聯繫和區別

問: 請問師父,我們在經典中常常可以讀到南無阿彌陀佛和南無釋迦牟尼佛這兩位佛,請問師父可不可以簡單介紹一下...

佛經前為何要安立「如是我聞」

經典前為什麼要安立如是我聞呢?因為當時佛滅度的時候,阿難哭的一塌糊塗,旁邊的師...

怎樣印證因果輪迴是真實存在的

問: 佛教說人世間都有因果輪迴,但是對於今世的我們,既不記得前世,也無從預見來生,怎麼能印證因果輪迴呢? ...

怎樣才算不盲修瞎練

問: 怎樣才算不盲修瞎練?感恩法師 宏海法師答: 第一點,要深信因果輪迴。如果不相信這一點的話,不能說他學...

佛教裡面哪部經最殊勝

問: 常聽說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又常聽人說某某部經是最殊勝的,而不同的人推崇的最殊勝的經還不相同。我有...

初學佛者應先從什麼書開始學習

問: 初學佛者看什麼書?請教尊敬的法師,初學佛者應先從什麼書開始學習?請推薦幾本可以嗎? 宏海法師答: 阿...

居士如何如律如法護持三寶

問: 請教法師,居士如何如律如法護持三寶? 宏海法師答: 護持三寶,首先,要從信仰的確立開始,我們要認定佛...

《普門品》和《金剛經》不能一起誦嗎

問: 現在每天早晨我誦《金剛經》,《普門品》,《大悲咒》,《心經》,有一本合集。有次一位學佛多年的年長師兄...

念經前一定要吃素嗎

念經前能不能吃素,這個問題可以先問問自己。吃素,是偶爾為之的一縷善念,還是深信...

邪師騙子都是利用我們貪婪的慾望

問: 法師吉祥,我最近遇到一位活佛,他能知道每個人的心念,未來會發生的事也能看準。他教了我很多佛法,但是有...

賣本命佛只是冰山一角,更多騙術知多少

近些日子,很多群裡出了一些怪事:常有一些莫名其妙的人進群發一些偽佛教的文章,所謂偽佛教文章是指諸如宣揚本命...

學佛人常犯的三個毛病

第一個就是佛呆子,在生活中間不知道運用佛陀的智慧,不知道轉煩惱,不知道轉念頭,...

當代居士教育的探索

一、引言:當代居士修學的困擾 近年來,隨著物質條件的極大改善,人們萌生了更多的...

為什麼佛菩薩都不穿鞋

佛不著履,有三因緣: 一者,使行者少欲。 二者,現足下輪。 三者,令人見之歡喜...

「一切法皆是佛法」的含義

《金剛經》說,一切法都是佛法。很多人感到疑惑,那麼基督教也是佛法嗎?某某功也是...

觀自在菩薩和觀世音菩薩是同一個菩薩嗎

觀自在是我們因中修行的一個方法。這是觀世音菩薩的名號,是在因中自利,以這種方式...

讀誦佛經不可不知的三件事

應該怎麼樣讀誦佛經才能更好的受益呢?愚見以為,讀誦佛經,需要注意的大致有三點,...

為何寺院大門叫「山門」或「三門」

山門又作三門,乃大乘佛教及叢林之象徵。本義為寺院正面的樓門,為禪剎七堂伽藍之一...

學佛從受戒開始

修行了生死,除了持戒,莫說了生死的話;除了求生淨土,也莫說了生死的話。但只是持...

關於《六祖壇經》的真偽之辯

在《壇經》流傳過程中,因為輾轉抄錄,數人編訂,多次刻印,出現了不少版本。因為這...

要有擇法眼,才能明是非辨善惡

若無《楞嚴經》,就沒有正法。 魔王和佛鬥法,佛用定力勝過魔王的神通力。魔王對佛...

學佛人不必不食油鹽

不必不食油鹽 不食油鹽,固不必也。佛制無此一說,外道則或有之。但隨緣即已,咸淡...

佛法修學中的種種歧途

進了佛門之後,如果沒有用功調伏煩惱,輪迴中的可怕勁敵我執、我所執依然會改頭換面地發展。或者希望自己成為佛教...

禪宗叢林的修行律儀

禪宗叢林中有各種不同的修行儀軌,這些律儀不僅是禪門學徒掌握佛門禮儀的理論指南,...

可以同時修多個法門嗎

問: 師父,一個修行人可否同時修幾個法門?其實,很多修行人在正式拜師之前,都很迷茫。 慧廣法師答: 剛剛看...

初學者讀什麼樣的經書比較合適

問: 初學者讀什麼樣的經書比較合適? 仁清法師答: 首先,只要是佛經,只要是沒被別人改過的經書都是利益一切...

佛教四聖諦的內容

苦諦的內容 無常變壞的依正二報,使眾生造業受苦。世間法就是無常的,不斷在變化,...

居士到寺院需要注意什麼

問: 居士到寺院裡修行需要注意什麼? 雍瑞法師答: 首先要知道,自己到寺院的目的是什麼。真正的佛教居士到寺...

去寺院要注意哪些「輕重」

走路要輕 行的威儀最先入人眼目,超然的儀態亦可化導眾生。行要杜絕雜亂不勻、輕佻...

人生該不該有信仰

人生渺渺,世事茫茫,何去何從,很難確定,原因是個人的力量有限,對人生的認識亦不...

信佛後吃素,家人反對怎麼辦

問: 信佛以後吃長素,家人反對怎麼辦? 成剛法師答: 這個前兩天我給大家講了,我們佛門弟子要想出苦得樂,自...

誦經時要注意這10個問題

1、讀佛經律時應焚香端坐,如對聖容,不可靠背交足,有失恭敬。欲讀經,必先靜坐片...

學佛後有病還要不要看

一些學佛的人聽到別人有病就會勸人專心念佛,不要在意疾病,甚至於勸人不要去看病,...

誦經念佛應注意之事宜

所謂佛法,並不離世間法,其目的無非在使心淨心。人之根性不同,故法亦有異。皆由淺...

佛什麼時候說過這麼多心靈雞湯

問: 阿難曾說願化身石橋,經歷風吹雨打,只願那所愛之人從橋上走過而我乃一愚昧紅塵中人,從上次一段失敗的情感...

經書怎樣擺放才如法

佛經是指佛像三藏(經、律、論)中的經藏。經藏通常是指佛陀所說之教法於後世結集之...

「施主」有何含義

施主,即檀越。佛教對佈施者的敬稱。指施捨財物給佛寺的人,也泛稱一般的在家人。施...

怎麼樣做好佛教徒

一、前言 我們信仰佛教,皈依三寶,皈依後怎麼去做?我們皈依三寶是為了了脫生死,...

沒皈依但精通佛法,算是佛弟子嗎

問: 有一位居士,還未到佛堂皈依,但精通佛法、研究經典、依法奉行,他算是佛弟子嗎?能修成正果嗎? 大安法師...

什麼是四禪八定

佛教的四禪八定是色界四禪和無色界四定的合稱,即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空無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