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庫 > 佛法入門文章(第8頁)
在事相上來講,有佛、有法、有僧。佛就是我們的佛像,佛已經入涅槃了。在佛經上有一...
法器是龍天耳目,大眾共遵的訊號,叢林中一切行事皆依法器為準,例如晨鐘暮鼓以及各...
阿彌陀佛!初入佛門者,往往有一個錯誤的認識,以為能打坐、念佛、誦經、持咒的功課...
學佛法宜慎始要終。古人云:打頭不遇作家,到老反成古董。是故初學應慎之於始也。又...
多年前,有個學者在某大會場向人們講佛祖絕對不可能存在。當聽眾感覺他言之有理時,...問: 很多人認為,信仰只是為了尋找死後的歸宿。若年輕時就信仰佛教,難免與生活和事業發生牴觸。不妨等老了再考...印光老法師鑒定 皈依弟子黃智海演述 佛經上說,萬法從緣起。就是說不論什麼法,都是從因緣成功的。就拿我們人來...
有些人覺得自己命運不好,沒有錢,貧賤難熬,身體有病,婚姻不順,兒女不孝,人生的...
佛教從它誕生起就給人一種超然於世的感覺好像它只以解決個人生死問題為已任,至於社...
第一種,是我們要多聞佛法,聞思修三種智慧,聞法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你今生不多點...
皈依是皈投依靠的意思,也含有救濟、救護之義。三皈依是指歸投三寶、依靠佛、法、僧...
普通人因為從凡夫心出發,所以成就了凡夫心。那麼學佛者的發心是否就正確呢?其實也...
初地菩薩住於歡喜 初地菩薩有七個徵象:(一)能堪忍受,能為難事,心不退沒。(二...
大智,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表智,文殊菩薩以智慧著稱。他洞察紛繁世理,善於引導教...問: 在家居士應怎樣修行?必須注意什麼?家人反對應該怎麼辦? 傳喜法師答: 這個事情我們在座的也很多啊,在...問: 現在社會上有人流行用神通度人,這種做法符合正道嗎? 惟賢長老答: 這個不是正常的,同過去舊社會跳神扶...
四依法很重要。一、依法不依人。二、依義不依語。三、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四、依智不...
一些異教徒經常批評佛教是拜偶像的宗教。確實不錯,佛教不但不排斥偶像的崇拜,反而...
原則上說,不殺生戒的重心在不殺人,所以,殺人是重罪,殺其它動物是輕罪。眾生固然...
在現在這個科技發達的時代,網絡是宣傳佛法的一個特殊途徑。誠然,這個特殊的途逕自...
佛法僧乃三寶之稱。 每個人信佛,必須先皈依(歸依)三寶。在歸依前,應必須先了解...
佛教的教制、教職在各國不盡相同。在我國寺院中,一般有住持(或稱方丈,是寺院負責...
我們每天早晚的禮佛運動,有很深的含意。現在如果你還不能夠體會到禮佛深義的話,沒...
一、學佛首先要念苦 你們今天能夠皈依三寶,走向學佛之路,這是一條解脫、覺悟的光...黑龍江省佛教協會 地址:哈爾濱市南崗區東大直街極樂寺內 郵編:150001 電話:045182521245...問: 為什麼在家居士都要以師兄相稱,而不能以師姐、師妹、師弟,這在佛法上有規定嗎? 傳喜法師答: 這個問題...佛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淨土難信。得人身有多難呢?比如大海飄浮一塊木板,此木板中間有一孔,一海龜一百年浮...辦道的先決條件深信因果 無論什麼人。尤其想用功辦道的人。先要深信因果。若不信因果。妄作胡為。不要說辦道不成...問: 什麼是佛法? 慧律法師答: 佛法很深、很廣也很難。如果要講簡單的話,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問: 佛有壽限嗎?如何理解此佛壽命多少多少劫?劫後佛又歸何處? 大安法師答: 佛有三身。法身,為證顯實相真...問: 初觸佛門,想先學《地藏經》,再學《楞嚴經》,接著學《心經》、《金剛經》和《普賢行願品》,最後專攻《無...作為居士來說,五戒是最基本的戒律。此外還有八戒,是在家居士體驗出家生活的戒律。關於五戒、八戒的內容,聖嚴法...三藏即經藏(梵語sutranta-pitaka)、律藏(梵語vinaya-pitaka)、論藏(梵語abh...大乘佛法的修學次第,是以四大菩薩做代表:第一位是九華山的地藏菩薩,第二位是普陀山的觀音菩薩,第三位是五台山...我們時時處處都在受果報,時時處處又不斷在種因、在結緣。因緣改變了,果報也會轉變。佛法講的因果律是活潑潑的,...何為三淨肉,三淨肉即三種清淨的肉: 一、不見,我眼不見它被殺時的情景; 二、不聞,我耳不聽它被殺時哀叫的聲...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學佛體會。第一,佛是什麼?第二,什麼是佛法?第三,我們信仰什麼? 現在一起來探討...《地藏經》,我個人過去也學過,但理解很片面,把這部分經當成是祭度幽魂的一部經典,所以僅在盂蘭盆會期間誦讀它...在佛門中,語默動靜安詳,一切合宜合法,就是禮儀。僧團講究「三千威儀,八萬細行」,用意在培養一個人出眾的威儀...人們常把寺院和廟宇混為一談,其實它們是兩回事。寺院雖然已中國化了,但畢竟是外來的,是專門供佛、敬佛的道場。...在近現代特別是五十年代以後,有一部分人以為佛教是迷信的,信仰佛教的人們也是被迷住了等等,產生了諸多不客觀公...大家去寺院第一件事肯定是上香。然而,其實大多數人都缺乏正確的上香常識,因此才會被各種商販鑽空子利用。所以一...五戒的受持 受持五戒是盡形壽受持,非一日一夜受持而已。五戒可以全部受持,也可以隨分受持。如《十住心論》卷二...有很多的香客來到寺院,敬好香後就問:師父,有沒有求籤的啊?總是要費一番精神解釋,現在雖然少了,但還是有一些...最近有一些同修來信,發貼,訴說在念誦《地藏菩薩本願經》或者其他經典,念佛菩薩名號後出現了一些逆緣,或者不如...佛教中有正法、像法、末法:為正法時期、像法時期、末法時期的略稱。又稱正像末三時或三時。亦即將佛法住世之時期...問: 請問親近師父有何注意事項以及初次見到師父應如何做為好?近幾年自己有時間就去寺院裡面參加法會,經常會遇...問: 舍利子是什麼? 玄若法師答: 舍利是修行者捨報之後,遺體火化,而留下的遺骨和珠狀寶石樣生成物。最早出...學佛必從受三皈依起,三皈依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受了三皈依,就是佛教徒,若不受三皈依,雖然研究佛教的...問: 供佛最好用什麼水果,聽說香蕉、梨等是不能供的,有這回事嗎? 正如法師答: 有的地方說梨,諧音離,讓人...問: 佛像為何還要開光? 正如法師答: 改革開放後,國運昌盛,佛法昌隆,佛像開光法會很多,隨之而來的就是許...問: 為什麼每月初一、十五要敬香,禮佛?有什麼淵源嗎?請賜教。 正如法師答: 可以日日敬香一支,如果嫌多嫌...陞官、發財是每個人都夢寐以求的事情,然而這些都是人的命裡面所固有的,都直接牽涉到因與果的關係。佛說,所有一...諸位!今天講題是佛教與人生。先講佛教,然後再講人生。佛教即是佛之教法。佛是何許人?乃是大覺悟之人,覺悟宇宙...問: 如何正確看待佛菩薩的感應? 答: 所謂的感應,即自心對心外各種事物產生的反應。 人們看到聖人的畫像,...三皈,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法僧合稱為三寶,所以叫做皈依三寶。佛是覺義,所謂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問: 一門深入和深入經藏是否矛盾,我們到底應該一門深入還是應該深入經藏?請法師開示。 大安法師答: 一門深...佛法在印度古代時,小乘有各種部執,大乘雖亦分空、有二派,但未別立許多門戶。吾國自東漢以後,除將印度所傳來之...一個居士說:自從學佛後,似乎跟人處處格格不入了,因為經常吃素、放生等,被親戚、鄰居、同事當傻子笑話。也沒有...皈依對我們有什麼大好處呢?可分為八點: 一、入佛弟子。這一次諸位參加打七,我想大家已體會到什麼叫入佛弟子,...我們有時候向佛菩薩祈禱,有時候靈驗有時候不靈驗,菩薩只有讓你有斷惡修善度眾生的因緣才會靈驗。 蕅益大師在《...「苦」是人生實相,離「苦」得「樂」,人之所欲。學佛最終的目標,即是透過佛法的修學體證,達到解脫生死輪迴的「...「緣起」是宇宙人生一切萬法生滅變異的定律,佛陀因證悟「緣起」而成佛,但因緣起深奧難解,為使尚未起信的眾生免...何謂真理?在古希臘,「真理」是指公開展現在人的理智之前的東西,具有確實、符合事理原則的意思。在中國老子《道...問: 為什麼大家見面都說阿彌陀佛? 正如法師答: 阿彌陀佛,這是古印度的梵語,翻譯成中文的意思是無量光佛、...問: 家裡哪個位置供奉佛菩薩像好? 正如法師答: 家裡有地方,最好空出一個房間來供奉佛菩薩,這當然是最理想...問:天還沒亮,寺院就打板了,必須這麼早起床嗎? 雲鄉法師答:是的。早起床,這是佛陀的教導。佛陀在《遺教經》...問: 輪迴是看不見的,應如何理解呢? 濟群法師答: 輪迴,其實是內心迷惑的顯現,根源就在我們的心。換言之,...剃髮:又作祝發、薙發、削髮、落剃、落飾、落髮、淨髮。《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二載,悉達多太子發心,以利劍自剃鬚...問: 初學佛法並有志於出家修行的人應該先讀什麼經?做什麼準備? 慧律法師答: 應該先看師父的光碟,做筆記,...問∶ 知識份子走近善知識、走進佛法有什麼幫助嗎? 慧律法師答∶ 幫助可大了。知識的東西它是生滅的東西,是能...問: 為什麼要戒殺放生? 方海權答: 欲知世上刀兵劫,試聽廚門半夜聲。戒殺放生,小即能使我們自身健康長壽,...摩訶薩有七個意思,這是大菩薩的意思。這七個意思以前已經講過了,聽過的人,會聽得耳朵都塗油了,就是聽得多了。...問: 為什麼同樣都是在學佛,有的人越學越不順心,有的人越學越有福,原因在哪裡。 方海權答: 原因在於有沒有...信佛教就是為了成佛,而成佛的好處多:一是徹底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再不疑惑,具足智慧而萬德莊嚴。二是真正達到...在佛法中,對於貪心和嗔心都有具體對治方法。其中,關鍵是破除我執。為什麼會起貪心?無非是我執在作怪:因為我喜...菩提是指開悟的智慧。梵語bodhi,係從有知或覺之義的動詞budh轉化而來的名詞,意譯智慧、知、覺。舊譯又...一、對佛教歧視的人 這種人又分二類:一類是有意的,另一類是盲從的。前者是胸存成見,故意誣衊的;後者是人云亦...中國自古即有善惡因果報應的思想。如《易經》中有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之說。佛教傳入後,業的思想與此因果報應觀念結...問: 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作為佛法初學者當以何種標準來抉擇當今教內的各種言論說法呢? 大安法師答:...大家有念《心經》,有許多人都會背誦,但是,看來仍有不少人念經就如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或者是不甚了義,不理解...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如果要說佛教有崇拜的話,那麼,他是崇拜智慧的宗教。在佛教初創期,佛教沒有佛菩薩像,僅雕...佛教初來東土,到漢地傳法的多是外國僧人,人們按照中土習慣,並為方便稱呼,往往要給他們起個簡化的音譯漢姓。開...讀誦須知: 1、經典乃三世諸佛之師,如來法身舍利,亦當作真佛看,不可作紙墨等看。禮誦持念,種種修持,皆當以...1、相信因果 有因必有果,因果通三世,因果定律是宇宙人生的第一真相。想學佛首先要知道因果,並且相信因果的道...我們中國有眼口鼻心思的人,沒有一個不知道阿彌陀佛的,也沒有一個口裡頭不曾念過幾聲阿彌陀佛的;那二萬萬的婦女...不少人在初學佛時,常會不知如何與法師相處,擔心自己的行為會不會失禮。其實,只要心存恭敬,即使不小心犯錯,法...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經典浩如煙海,博大精深,卷數達二萬多卷、字數達三億之多。現列舉一些各宗各派具有代表性的經典...佛教從漢代傳入中國以後,到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是翻譯講學、從萌芽到成熟的階段,當時的派別就有十一種;直到唐...經典即佛陀所宣說教法,經阿難等結集之,初以口傳,後以文字記載,舉凡文句、書籍,均稱為經典。若有人能虔誠誦持...佛教三藏十二部典籍內容瀚如煙海,對一個初學者來說,不知從何下手。尤其對現在比較忙碌的人們來說,大家很少有時...為什麼出家人都姓釋? 這是從東晉時代,有一位叫道安法師,這個人開始的。 有一次,襄陽地方的一位名士習鑿齒,...很多信眾喜歡去寺廟進香拜佛,但對相關禮儀並不是很清楚,下面我就專門做個介紹,供大家參考。 一、提前沐浴淨身...
平時在與信眾的接觸中,有很多信眾對出家人穿的羅漢鞋感覺很好奇。有人就問我說:師...問: 佛教為什麼要給佛菩薩像開光 濟群法師答: 供養佛菩薩,主要是為了增長佛教信眾對三寶的信心,在恭敬中約...一、做正信的學佛人 既然我們大家學佛,我們要明白,釋迦牟尼講的是認識宇宙真相的道理,問你到底從哪裡來,將來...客:我沒有時間看經聽講,請用速效的方法,答覆幾個問題,好嗎? 僧:好的。 客:什麼是佛法? 僧:人之初。(...佛教中任何儀式都具有一定的表法意義,開光也不例外。 我們眾生從無始以來,受到無明塵垢的污染,而不能徹見諸法...佛教,整體的佛教是一味的,在佛陀時代,並無所謂八宗十宗,甚至數宗數派,大聖佛陀觀機逗教,什麼根機說什麼法,...

在《雜阿含經》卷三三第九二七經等的規定,在家居士,應該具足五個條件,稱為五法具...

如何處理毀壞的佛像經書

佛教法器簡介

初學佛應怎樣修行

略談學佛大要

信佛會讓你損失什麼
若年輕時就信佛,是否會與生活和事業發生牴觸
黃智海《佛法大意》

命運好壞,不需要問別人

佛教的社會責任與社會價值的探討

多聞佛法的重要

皈依的意義

學佛者的發心誤區

初地菩薩到十地菩薩之間的境界

十大菩薩名號隱含的義理
家人反對自己學佛該怎麼辦
現今流行神通度人,是否符合正法

佛教的四依法

佛教的偶像觀念

殺生的定義和範圍是什麼

網絡學佛必須痛戒的弊病

三寶的分類

應如何稱呼出家人

禮佛的三個重要的意義

怎樣做一個真正的佛弟子
全國省級佛教協會聯繫地址及電話
為什麼在家居士都要以師兄相稱
為什麼要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用功的入門方法
什麼是佛法
佛也有壽命的嗎
初入佛門要學哪些佛經
怎樣做一個正信的佛教徒
三藏十二部
四大菩薩的表法意義
命運只是因果報應的日程表而已
佛教提不提倡吃三淨肉呢
學佛的三個首要問題
為什麼《地藏經》是學佛者必修經典
佛教徒的生活禮儀
寺院和廟宇是一回事嗎
信佛是不是迷信
寺院燒香的注意事項
受持五戒的利益和意義
求籤是怎麼回事
為什麼學佛後會遇到不如意的事
正法、像法、末法
初次見到師父應如何親近
舍利子是什麼
皈依是什麼意義
供佛最好用什麼水果
佛像為何還要開光
初一十五為什麼要敬香禮佛
佛菩薩是否能幫我們陞官發財
佛教與人生
如何正確看待佛菩薩的感應
三皈五戒是學佛的基礎
應該一門深入還是深入經藏
中國佛教的十大宗
自從學佛後跟人格格不入....
皈依後的八大好處
有時候求佛菩薩為什麼不靈
八正道
四聖諦
佛教的真理
為什麼大家見面都說「阿彌陀佛」
家裡哪個位置供奉佛菩薩像好
佛門禮儀簡要問答
輪迴是看不見的,應如何理解呢
出家為什麼要剃髮
初學佛法的應怎麼學
佛法對知識分子有什麼幫助
為什麼要戒殺放生
「摩訶薩」的七個意思
為什麼有些學佛人越學越不順
為什麼要信仰佛教
貪心和嗔心的對治方法
如何理解煩惱即菩提
漫談社會上誤解佛教的人們
三世因果的道理
初學者如何辨別邪師
誦心經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
出家人姓「釋」的由來
佛經讀誦安置須知
學佛的基礎
中國人口頭心頭的阿彌陀佛
與師父相處時的禮儀
各宗派的代表性經典
大乘八宗
誦經時注意的事項
初學者如何選擇入門典籍
為什麼出家人都姓釋
去寺院拜佛必知的十大禮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