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學常見辭彙

十六觀門

觀無量壽經所說的十六觀,因乃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門戶,所以叫做十六觀門。...

十六知見

又名十六神我,未見道的人,在五蘊法中強立主宰,妄計有我我所,而有十六種的知見,即:   一、我,於五蘊法中...

十六羅漢

賓度羅跋羅惰闍尊者(舊稱賓頭盧頗羅墮誓)、迦諾迦伐蹉尊者、迦諾迦跋釐惰闍尊者、蘇頻陀尊者、諾距羅尊者、跋陀...

十六游增地獄

八熱地獄,每一獄的四門,各有十六副地獄,此十六副地獄的痛苦,一獄比一獄加深,故名游增。罪人在八熱地獄受苦後...

十八天

指色界的十八層天,其中初禪天有三天,即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二禪天也有三天,即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

十八界

合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色、聲、香、味、觸、法之六塵,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之六識,名...

十八空

智度論說十八空,以破除眾生的種種邪見,即:   一、內空,指在眼等六根中,無我、我所及無眼等之法;   二...

十八羅漢

1、於十六羅漢加慶友尊者和賓頭盧尊者,而成十八羅漢。   2、於十六羅漢之前加迦葉尊者和軍徒缽嘆尊者,而成...

十八層地獄

在十八泥犁經中,列有十八層地獄,即:光就居、居虛倅略、桑居都、樓、房卒、草烏卑次、都盧難旦、不盧半呼、烏竟...

欲界中的有情,為六道眾生之一,思慮最多,因過去世中曾修中品十善之因,故今世召感人道之果。...

人見

又名我見,或人我見,即固執人有一個實在的我體的邪見。...

人執

又名我執,或人我執,即固執身體中有一個我的邪見。...

人道

六道之一,即人的道途,也就是人間的意思。...

人身

人的身體。人的身體是由色(物質)受想行識(精神)五蘊組合而成的。經云: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人空

又名生空,或我空,即觀人身是五蘊假和合而有,其性本空,亦即悟五蘊無我的真理。...

人非人

1、緊那羅的別名,因緊那羅似人而非人。   2、天龍八部眾的總稱。...

人我見

二我見之一,如計有我、人、眾生、壽者等,都稱為人我見。...

人我執

二執之一,即執著人體中有一個我的見解。...

人師子

佛的稱號,因佛是九法界之王,猶如獅子是百獸之王一樣。...

人無我

又名眾生無我、生空、人空、我空等,人體為五蘊假和合而有,其中無真實的我體,故云人無我。二無我之一。...

入心

在三乘行位的十地中,每一地都分為入、住、出的三位,初入其地,叫做入心。...

入世法

入於世間以解除眾生痛苦的方法。入世法講求去三毒,持五戒,弘十善,行六度,這也是出世法的基礎。...

入法界

法界是諸法的理體,而諸佛所證的境界,正是這種諸法的理體,叫做入法界。...

入我我入

如來的三密入於我,我的三業入於如來,亦即如來的三密與眾生的三業,彼此相應互入,因而具足一切諸佛的功德於吾身...

入住出三心

在菩薩階位的十地中,每一地都分為三位,就是入其地位,居其地位,和出其地位,當出其地位之後,又再進入於後一地...

了因

二因之一,即以智慧去透視事物的原理,如燈照物,了了可見。...

力忍

一個人在受辱的時候,縱然已起嗔心,但如能即時覺悟嗔火之害,以功力剋制,竭力忍耐,使不發作,但此種功夫稍有勉...

三力

1、一、我功德力,即自身的修行;二、如來加持力,即如來的加持;三、法界力,即自心所具的佛性。   2、慧眼...

三心

1、觀無量壽經說: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2、一、淳心,即信心深厚...

三火

三毒之火,即貪、嗔、癡。...

三光

1、色界的第二禪天,有少光天,無量光天和光音天等三天,叫做三光。   2、指星星、月亮、太陽。...

三多

1、多近善友、多聞法音、多修不淨觀。   2、多供養佛、多事善友、多問法要。...

三有

1、三界的生死有因有果,所以叫做三有。   一、欲有,即欲界的生死;   二、色有,即色界的生死;   三...

三行

福行、罪行、不動行。福行是修行十善等之福業;罪行又名非福行,就是造作十惡等之惡業;不動行是四禪、四空處的禪...

三衣

安陀會、郁多羅僧、僧伽黎。安陀會華譯為中著衣,五條製成,是平時起臥所著的;郁多羅僧華譯為上衣,七條製成,是...

三觀

1、指天台宗三觀,即:空觀、假觀、中觀。空觀是觀諸法緣生無性,當體即空;假觀是觀諸法雖同幻化,但有假象和作...

三達

天眼、宿命、漏盡。天眼能知未來生死的因果;宿命能知過去的生死因果;漏盡是知道現在煩惱的根源而盡斷之。不但知...

三餘

聲聞緣覺行人雖然已經證入無餘涅槃的境界,但是因為還有三事的殘餘,所以不是真正的無餘,三餘者,煩惱餘、業餘、...

三劫

1、三大阿僧祇劫的簡稱,又名三無數劫,即菩薩修行成佛所須經過的年數。   2、指過去現在未來三劫,過去劫名...

三忍

1、無量壽經說往生極樂的人,聽到七寶樹林的聲音,便得三種之忍,即一、音響忍,就樹林的聲音而悟非有而有的真理...

三戒

在家戒、出家戒、道俗共戒。在家戒即八戒;出家戒即十戒與具足戒;道俗共戒即五戒。...

三報

現報、生報、後報。現報是現在造業現在就受報;生報是現在造業要等到來生才受報;後報是現在造業要等到二生或多生...

三災

劫末所起的三種災害,有大小的分別,大三災是世界將毀壞時所起的火水風三災,小三災是指在住中劫時,每一小劫中的...

三識

1、真識、現識、分別事識。真識是我們的自性清淨心,也就是離生滅相的真心;現識就是能變現的識,也就是阿賴耶識...

三味

出家味、讀誦味、坐禪味。...

三和

指根、境、識三事和合。唯識論說:根境識互相隨順,故名三和,觸依彼生。...

三學

戒學、定學、慧學。戒即禁戒,律藏之所詮,能防止人們造作一切身口意的惡業;定即禪定,經藏之所詮,能使人們靜慮...

三性

1、唯識宗把宇宙萬法分為三種性質,即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普遍計度一切法,然後顛倒迷執,認為或有...

三明

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宿命明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宿世的事;天眼明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未來世的事;漏盡明是...

三果

聲聞乘的果位名,梵語叫做阿那含,華譯為不還,意即修到了此果位的人,便不再來人間受生死了。...

三武

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他們都很仇視佛教,破壞佛教,世稱三武之難。...

三苦

苦苦、壞苦、行苦。苦苦是世人即有生死之身,已經夠苦,加上眾苦逼迫,簡直苦上加苦,故謂之苦苦;壞苦是偶而出現...

三舉

戒律中的罪名,凡是遇到犯罪經他人忠告而不肯認罪的人,或是不肯懺悔的人,或是說淫慾不障礙修道的人,對此三種人...

三修

1、無常修、非樂修、無我修。無常修是聲聞乘行人因不知法身常住的德性,所以只是觀察一切有為法的無常;非樂修是...

十八不共法

只限於佛所有的十八種功德法,因為只限於佛,不與三乘共有,故名不共法。   一、身無失,佛自無量劫以來,常用...

三受

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苦受是環境不如意時心中所生起的苦惱感受;樂受是環境順意時心中所生起的快樂感受;不苦...

三垢

三毒的別名,即貪、嗔、癡。...

三施

財施、法施、無畏施。財施是以財物去救濟貧苦的人;法施是以自己所聞悉的佛法去向人演說;無畏施是竭盡所能去解除...

三毒

貪、嗔、癡。貪是貪愛五欲,嗔是瞋恚無忍,癡是愚癡無明,因貪瞋癡能毒害人們的身命和慧命,故名三毒,這也是一切...

三衍

三乘。衍是梵語衍那的簡稱,華譯就是乘。三乘就是聲聞、緣覺、菩薩。...

三覺

1、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自覺是使自己覺悟,但要斷盡三界內的見思惑和三界外的塵沙無明惑,才能算是達到自覺的...

三語

如來所說的三種語,即隨自意語、隨他意語、隨自他意語。隨自意語是佛隨自己的意思而說自己親證的實相法;隨他意語...

三根

1、指貪瞋癡,因它們能夠生長眾生的惡業。   2、眾生善根的強弱有三種,即上根、中根、下根。   3、三無...

三途

血途、刀途、火途。血途是畜生道,因畜生常在被殺,或互相吞食之處;刀途是餓鬼道,因餓鬼常在飢餓,或刀劍杖逼迫...

三病

1、貪病、嗔病、癡病。貪病是貪心的毛病,修不淨觀可治;嗔病是瞋恚的毛病,修慈悲觀可治;癡病是愚癡的毛病,修...

三教

1、佛教,道教、儒教。   2、指南山三教,即性空教、相空教、唯識圓教。說諸法性空無我的道理,名性空教,此...

三斷

見所斷、修所斷、非所斷。見所斷是初果羅漢斷八十八使見惑;修所斷是二果三果羅漢修斷三界十隨眠惑,名修道所斷之...

三尊

1、指佛法僧三寶。   2、西方三尊是阿彌陀佛、觀音、勢至;藥師三尊是藥師佛、日光、月光;釋迦三尊是釋迦佛...

三惑

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見思惑是凡夫的惑,見思惑中的見惑是知見上的迷惑錯誤,如身見邊見等五不正見是,思惑是...

三際

1、指過去、現在、未來三時。   2、指內、外、中間三處。...

三智

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一切智是聲聞緣覺知一切法總相的智,總相就是空相;道種智是菩薩了知各種修行法門的智...

三禪

色界的第三禪天,因此天的天人禪定深妙,人人身心快樂。又因此天的快樂乃是三界九地中所最凸出者,故此天又名為定...

三緣

淨土宗說念佛能產生三種的緣,即親緣、近緣、增上緣。親緣是眾生的口常念佛名,佛立刻聽到,身常禮敬佛,佛立刻看...

三道

又名輪回三道,或三輪,即煩惱道、業道、苦道。煩惱道又名惑道,即無明貪慾瞋恚等之煩惱妄惑;業道是依著煩惱而產...

三量

1、現量、比量、聖教量。現量是用不著意識思索就能夠直覺其存在,也就是直接之知,如人的手碰到火,立刻就知其存...

三想

欲想、嗔想、害想。欲想是生起貪慾的思想;嗔想是生起瞋恚的思想;害想是生起害人的思想。...

三照

(喻)佛法好像日光,日出先照高山,次照幽谷,再照平地。高山喻佛成道後,最初說華嚴經,教化頓大的菩薩;幽谷喻...

三福

三種的福業,即世福、戒福、行福。世福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戒福是受持三皈五戒乃至具足戒;行福是發菩提心,修...

三縛

三種的纏縛,即貪、嗔、癡等煩惱。...

三障

煩惱障、業障、報障。煩惱障者,如貪慾瞋恚愚癡等之惑是;業障者,如五逆十惡等之業是;報障者,如地獄餓鬼畜生等...

三境

又名三類境,即性境、獨影境、帶質境。性境就是一切實境,各有其性質,如石之堅,水之濕,是不可能加以改變者;獨...

三漏

漏是煩惱的別名,歸納三界一切之煩惱有三種,即   一、欲漏,指欲界之一切煩惱;   二、有漏,有是苦果的別...

三疑

疑自、疑師、疑法。...

三德

1、涅槃經所說大涅槃所具之三德。   一、法身德,法身乃佛之本體,佛以常住不滅之法性為身;   二、般若德...

三慧

聞慧、思慧、修慧。聞慧是聽聞佛法能生智慧;思慧是思惟佛理能生智慧;修慧是勤修禪定能生智慧。...

三檀

檀是梵語檀那的簡稱,華譯為佈施,三檀就是財施、法施、無畏施。...

三樂

一、天樂,修十善者,生於天上,享受種種之妙樂;   二、禪樂,修行的人,萬慮具止,得寂靜之悅樂;   三、...

三大

體大、相大、用大。體大是一切眾生心的體性,真如平等,無生無滅,不增不減,畢竟常在;相大是一切眾生心的自性,...

三大部

1、玄義十卷、文句十卷、止觀十卷,此為天台之三大部。   2、南山律師之行事鈔三卷、戒疏四卷、業疏四卷,為...

三阿僧祇劫

菩薩成佛的時間。阿僧祇劫,華譯無數長時。菩薩的階位,一共有五十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之四十位,為第一阿僧祇...

三分

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序分是講明這一部經是為了甚麼因緣而說的;正宗分是這一部經的正文;流通分是勸大家把這一...

三分別

一、自性分別,心心所之自性,對於眼前之境,生起分別的作用,如眼識之分別色,耳識之分別聲,叫自性分別,亦即現...

三支比量

即宗、因、喻,為因明學(佛教的論理學)所講,是在與人辯論理法時,先列出自己的宗義,再用因來說明自己所以要立...

三車

羊車、鹿車、牛車。羊車是形容聲聞乘只能自度,不能度他,好像一輛小小的羊車不能載物;鹿車是形容緣覺乘能自度兼...

三世

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凡已生已滅之法叫做過去世,已生未滅之法叫做現在世,未生未起之法叫做未來世。...

三世間

眾生世間、國土世間、五陰世間。眾生世間又名假名世間,即假五陰和合之名而有的眾生,亦即眾生的正報;國土世間又...

三世佛母

出生三世諸佛之母,即般若波羅蜜多,因諸佛若不修行般若波羅蜜多,就不能成就佛道,所以說般若波羅蜜多就是出生三...

三世覺母

文殊菩薩的別名,因文殊菩薩司毗盧舍那的大智,為三世諸佛成道之母,故名。...

三世諸佛

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稱為三世,在佛教成立的當時,釋迦牟尼佛稱為現在佛,在釋迦牟尼佛以前的一切佛稱為過去...

三世不可得

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之一切法皆不可得一實在之體質的意思。維摩經說:若過去生,過去生已滅;若未來生,未來生未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