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學常見辭彙

六忍

一、信忍,別教之菩薩於十住位中信一切心皆悉空寂,能於空法忍可信證,故名為信忍;   二、法忍,於十行位中修...

六時

晝三時和夜三時,合稱為六時。晝三時是晨朝、日中、日沒;夜三時是初夜、中夜、後夜。印度的一時,等於現代的四個...

六識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是六根對色、聲、香、味、觸、法之六塵而生的見、聞、嗅、味、覺、思的了...

六物

佛製定比丘所必須蓄存的六種器物,即僧伽梨(九條乃至二十五條之大衣)、郁多羅僧(七條之中衣)、安陀會(五條之...

六界

又名六大,即地水火風空識六法。此六法各有分界,故名為界。...

六祖

1、禪宗衣缽相傳共有六世,即初祖達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   2、指惠能大...

六衰

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能衰耗人們的真性,所以叫做六衰。...

六賊

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為媒,自劫家寶,故喻之為賊。有道之士,眼不視色,耳不聽聲,鼻不嗅香,舌...

六通

三乘聖者所得到的神通一共有六種,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

六難

遇佛世難、聞正法難、生善心難、生中國難、得人身難、具諸根難。...

六瑞

佛要說法華經時,必先現出六種的祥瑞,以作為開經的由序緣起,謂之法華六瑞序。...

六境

又名六塵,即色、聲、香、味、觸、法。因此六法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對之境,故名六境。...

六蔽

蔽是覆蔽之義,能覆蔽靜心者,有六種,名為六蔽。   一、慳貪能蔽佈施,使之不生;   二、破戒能蔽戒行,使...

六方護念

又名六方誠證、六方證明。即阿彌陀經舉六方如來同聲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之功德。經云: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

六大

又名六界,即:地、水、火、風、空、識。此六法週遍於一切法界,以造作有情與非情,故名為大。非情是五大所造,有...

六大觀

觀察六大的行法,在顯教是觀察六大之空與不淨,在密教是觀察六大之圓融無礙。...

六趣

地獄趣、餓鬼趣、畜生趣、阿修羅趣、人趣、天趣。趣是趣向之義,眾生受報,皆由因趣果,故六道又名六趣。...

六趣輪轉

在六道之中輪回的意思。...

六喻

金剛經說如夢、幻、泡、影、露、電六喻,說明諸法之空無和無常。...

六慧

指瓔珞本業經所說的六種智慧,亦即別教菩薩於六位時所發生的智慧。   一、聞慧,於十住位中聞中道之理,知一切...

六念

一、念佛,念佛具足十號,有大慈大悲大光明,神通無量,能拔除眾生之苦,我欲與佛一樣;   二、念法,念如來所...

六垢法

六種污垢真心的法,即誑(欺誑他人)、諂(諂媚逢迎)、惱(惱怒生氣)、恨(懷恨於心)、害(陷害他人)、憍(憍...

六度

六種行之可以從生死苦惱此岸得度到涅槃安樂彼岸的法門,即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佈施能度慳貪,持...

六度萬行

略則六度,廣則萬行,而六度是包括了菩薩所修的一切行門。...

六道

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因此六者是一切眾生乘業而趣向之處,故又名六趣。...

六道四生

在六道之中有胎、卵、濕、化的四類眾生。...

六道輪回

六道是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這六道的眾生都是屬於迷的境界,不能脫離生死,這一世生在這一道,下一...

六根

眼、耳、鼻、舌、身、意。眼是視根,耳是聽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觸根,意是念慮之根。根者能生之義,如草...

六根本煩惱

貪、嗔、癡、慢、疑、不正見。貪是貪愛五欲;嗔是瞋恚無忍;癡是愚癡無明;慢是憍慢自大;疑是狐疑猜忌;不正見是...

六欲

色慾、形貌欲、威儀姿態欲、語言音聲欲、細滑欲、人相欲。...

六欲天

欲界有六層的天,故名為六欲天,即: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此中四天王天在須...

六欲四禪

欲界的六欲天和色界的四禪天。...

六成就

諸經皆有通別二序,在通序(又名證信序)里,舉出六件事以資證明此經確乃佛親口所說,稱為六成就。例如金剛經之經...

六妙門

一、數息門,即善調呼吸,數息一至十,以攝亂心。   二、隨門,即不加勉強,隨呼吸之長短,入時知入,出時知出...

六齋日

六個宜行八關齋戒的日子,即每月之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按此六齋日,為四天王視察...

六著心

六種執著的心,即:貪著心、愛著心、嗔著心、疑著心、欲著心、慢著心。...

六隨眠

俱舍論所說,即貪、嗔、慢、無明、見、疑。唯識稱之為六根本煩惱。...

六觀法

本業經所說的六種觀法。   一、住觀,別教之菩薩於十住位中,修習一切萬法性空之空觀;   二、行觀,別教之...

六法戒

學法女(梵語式叉摩那)所應受持的戒法,即:不淫、不盜、不殺、不虛誑語、不飲酒、不非時食。二年間若能守此戒法...

六種印

六種波羅密是證明菩薩的印契。...

六種住

菩薩持地經立六住以攝菩薩之行位,即:種性住、解行住、淨心住、行道跡住、決定住、究竟住。...

六種供養

又名六種供物,即吾人時常拿來供養佛菩薩的六種物品。   一、水,代表潔淨平靜,乃提醒世人的心要像水一樣的潔...

六種羅漢

一、退法羅漢,即一旦得羅漢果,遇些惡緣,便退失所得的人;   二、思法羅漢,即懼怕會退失所得之證果,便想方...

六種決定

菩薩修六度,能得六種的決定,即   一、財成決定,謂由佈施之力菩薩一定常得大財之成就;   二、生勝決定,...

六種震動

大地震動,有三種的六種,即   一、為動之六時,即佛入胎、出胎、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涅槃。   二、為動...

六種巧方便

菩薩的六種善巧方便,即   一、隨順巧方便,即菩薩順次教誡眾生,令生信樂。   二、立要巧方便,即菩薩先滿...

六種俱生惑

六種與生俱來的惑,即:貪、嗔、慢、疑、無明、不正見。惑是煩惱的別名。...

六八弘誓

指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

六波羅密

華譯六度,即檀那(佈施)、尸羅(持戒)、羼提(忍辱)、毗離耶(精進)、禪那(禪定)、般若(智慧)。...

六群比丘

佛住世時,有惡比丘六人,結黨從事非威儀之事,叫做六群比丘,佛制戒律多是因為他們而起。...

六十二見

是外道的邪見,以五蘊為起見的對像,依色法和心法為根本。六十二見者:以色、受、想、行、識等五蘊法為對像,起常...

六十四梵音

如來的聲音,有六十四種特別美妙的相,即:流澤聲、柔軟聲、悅意聲、可樂聲、清淨聲、離垢聲、明亮聲、甘美聲、樂...

內凡

指那些將要進入聖位的人。小乘以暖、頂、忍、世第一法等四善根位為內凡,大乘則以十住以上之三賢位為內凡。...

內塵

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分為內外二種,眼耳鼻舌身等五識所緣之色聲香味觸為外塵,意識所緣之法為內塵。...

內我

執著身體之內有一個我。...

內典

指佛教的經典,佛教以外的叫做外典。...

內院

兜率天有內外二院,內院名善法堂,彌勒菩薩常在這里說法。...

內明

五明之一,即明白佛所說的五乘因果妙理。佛法主張萬法唯心,心屬於內,故叫內明。...

內界

1、眾生的身心,分內外二界,身體是外界,心意是內界。   2、六界中,地水火風空五界叫做外界,第六之識叫做...

內秘

內秘菩薩之大行,外現小乘聲聞之羅漢相,如舍利弗等是。...

內煮

指在比丘房內所煮的食物,為不淨食之一,比丘不得取食。...

內緣

眼耳鼻舌身等五識緣色聲香味觸等外境為外緣,意識於心內分別諸法為內緣。...

內熏

眾生心中,皆有本覺之真如,此本覺之真如熏習無明,使妄心厭惡生死的痛苦,而祈求涅槃之快樂,此種情形謂之內熏。...

內宿食

與比丘同在一處和經過一宿的食物,為不淨食之一,比丘不得取食。...

內外空

觀察內六根和外六塵皆無有我、我所。...

內外道

內道與外道。內道即佛教,外道指佛教以外之道。...

內外兼明

五明中之前四明為外明,第五明為內明,五明兼備,謂之兼明。...

內外不二門

十不二門之一。眾生諸佛和依報等為外境,自己的心法為內境,觀察此內外二境而使之互融,入不二之妙,名內外不二門...

元妙

涅槃的覺體,本來不可思議,故稱元妙。...

元明

真如的覺體,本來明照,故稱元明。...

元品無明

又名根本無明,或無始無明,此無明與真如,皆屬無始,為一切眾生,生死的根源,若斷之,即入佛位。...

引業

又名引因、牽引業、總報業,即牽引眾生到五趣四生中去的業因。...

引果

眾生所得的身體果報,可分為總別二種,其引生果報的主要成分為引果,引生果報的局部成分為滿果,例如第八識的總報...

幻有

虛幻的有,亦即假有的意思。...

幻身

虛幻的身體,亦即人身無實的意思。...

幻垢

有情的身心,無實叫做幻,有惱煩叫做垢。...

分別

思量分別一切事理,如分別人我、是非、愛憎、善惡、美丑等等是。分別由妄心而生,真心則視一切皆如。...

分別識

即第六意識,因為第六意識常隨著六塵的種種境界而起分別。...

分別起

一切惑障有分別起和俱生起二種,分別起是由邪師邪教邪思惟等後天環境所養成的惑障;俱生起則是與前六識或七識俱起...

分別智

分別有為事相的智,在佛為後得之權智,在凡夫則是虛妄之計度,凡夫若能離此虛妄之計度,而與真理冥合,則名為無分...

分證

又名隨分覺,即隨著一分之斷惑而多得一分之證悟。...

分證佛

菩薩沒有完全把無明破盡,就沒有完全證得佛,只有一部分證到了佛,所以叫做分證佛。...

分段生死

一切眾生,在三界六道中,由於善惡業所感,其壽命皆有分限,其身形皆有段別,故其生死,名分段生死,為二種生死之...

分段變易

分段生死和變易生死。分段生死是三界內凡夫的生死輪回流轉,有身份形段可見者;變易生死是三界外聖者的生死,已無...

六觀音

1、顯教的六觀音是大悲觀音、大慈觀音、獅子無畏觀音、大光普照觀音、天人丈夫觀音、大梵深遠觀音。   2、密...

六和敬

僧是和合的意義,而和合復具有二義,即理和與事和,理和是證擇滅,就是大家一同修證此共同選擇的寂滅的道理,事和...

勸誡

教人行善叫做勸,制止為惡叫做誡。如來的教法不離此二門,經藏屬勸門,律藏屬誡門,諸惡莫作是誡門,眾善奉行是勸...

化土

佛變化身所住的國土,此中有淨土和穢土的分別,如娑婆是穢土的化土,兜率是淨土的化土。...

化生

1、四生之一。即變化而生,如諸天,地獄,及劫初的人類都是化生的。 2、指人死後的中陰身,又名中有,它是化生...

化法四教

三藏教、通教、別教、圓教。三藏教即是經律論三藏,部類判然,說因緣生滅之四諦,正教聲聞緣覺,旁化菩薩;通教是...

化樂天

自己變化五塵,而自娛樂,故名化樂,為欲界六天中之第五天名。...

化相三寶

釋尊於菩提樹下成道後,到鹿野苑去說四諦法度五比丘,那時釋尊是佛寶,四諦是法寶,五比丘是僧寶,這叫化相三寶。...

光明之義,自然之義,清淨之義,自在之義,最勝之義,是享受人間以上勝妙果報的所在,總名為天趣。六趣之一。...

天竺

國名,即今之印度。...

天乘

五乘之一。修行十善,乘之而生於欲界六天,若能加修禪定,便能乘之而生於色界無色界諸天,總名為天乘。...

天堂

天上的宮殿。凡所處的地方,有隨心享樂的環境,皆可喻之為天堂。遺教經云: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

天道

又名天趣,為六道之一。天是指欲界、色界、無色界等諸天,因其依處在諸趣之上,故名為天,身有光明,故名為天,果...

天人師

如來十號之一,六趣中的天與人,無不以佛為教師,故稱天人師。...

天台

中國浙江省台州天台縣之山名,隋朝時智者大師居於此山開一宗,後世因名其宗為天台宗,簡稱天台或台宗。...

天台宗

隋智者大師所立,因居天台山,故即以山名其宗,此宗以法華經、涅槃經、大品般若經、大智度論等為主,明一心三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