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學常見辭彙

四食時

一、天食時,即清晨,清晨是諸天的食時;   二、佛食時,即午時,午時是三世諸佛如法的食時,過午則非食時; ...

四禪天

色界諸天分為四禪,即: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一、清淨心中,諸漏不動,名為初禪,即梵眾、梵輔、大梵等...

四禪定

四種修之可以生到色界四禪天的禪定。...

四禪八定

四禪是色界的四種禪定;八定是色界的四禪和無色界的四無色定。...

四行

菩提、福德、智慧、羯磨。...

四行相

觀苦諦之苦、空、無常、無我等之四種行相。...

四向

須陀洹向、斯陀含向、阿那含向、阿羅漢向。向是正向其果位邁進的意思。...

四向四果

一、須陀洹向及須陀洹果,須陀洹華譯為入流,即入聖人之流,此位須斷盡三界八十八使見惑方能證得。當未斷盡時皆為...

四事

1、衣服、飲食、臥具、湯藥。   2、房舍、衣服、飲食、湯藥。...

四事供佛

飲食、衣服、臥具、湯藥。...

四事法門

入禪思門、入智慧門、入總持門、入辯才門。入禪思門是菩薩將要說法時,先入於禪定以觀察眾生的根機;入智慧門是菩...

四依法

一、依法不依人,即要依正法之軌則,不可依人之所說;   二、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三藏中有了義經,也有不了...

四法

1、指法寶中的四法,即教法、理法、行法、果法。教是佛所說的言教;理是教中所詮的義理;行是依理而起修的行持;...

四法印

小乘的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三法印,加上大乘的諸法實相印,合稱為四法印。諸行無常,是說宇宙萬有,都是...

四法界

華嚴宗所立,即: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世間萬法差別之相,各有其不同,不能混淆,名事法...

四法界觀

即觀四法界的行法。...

四法不壞

正受心、金剛、佛舍利、光音天宮殿。因此四法不會毀壞,故謂四法不壞。...

四空

1、   一、法相空,是說有法之空無;   二、無法空,是說無法之空無;   三、自法空,是說自性之空無;...

四空天

又名空處天,即:空無邊、識無邊、無所有、非想非非想等四天。此四天但有定果色,無業果色,故無身質,又正報無有...

四空處

又名四無色,或無色界,即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乃修四空處定的人所得的正報。因此四處的...

四空定

又名四無色定,即: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空無邊處定是修行人心想出離患難重重的...

四車家

又名四乘家。法華譬喻品中說到羊車、鹿車、牛車、大白牛車。天台宗即根據此說,而認定在羊鹿牛三車之外,還有一大...

四住地

簡稱四住,即三界內的見思煩惱。   一、見一切住地,是將三界的見惑,彙集為一地,故名見一切。   二、欲愛...

四德

指大乘大般涅槃所具有的四種德,即:常、樂、我、淨。常者,涅槃之體,恆常不變,沒有生滅;樂者,涅槃之體,永遠...

四德處

慧德處、實德處、舍德處、寂滅德處。慧德處是謂由於聽聞正法而生出大智慧;實德處是謂有了大智慧才能見到真諦的空...

四德樂邦

具有四種德的安樂境界,即涅槃的境界,因為涅槃的境界具有常、樂、我、淨之四德。...

四天下

在須彌山東南西北之四大洲,又名四天下。...

四梵行

又名四梵住,即慈、悲、喜、舍四無量心,因此四心乃生於梵天的資糧,故名四梵行。...

四惡趣

又名四惡道,即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

四煩惱

與末那識時常相應的四種根本煩惱,即我癡、我見、我慢、我愛。我癡即愚癡不明我之真相;我見即妄執有我之實體存在...

四歸法

歸佛、歸法、歸僧、歸戒。...

四諦十六行相

小乘行者修三賢至四善根的暖位,已徹見四諦真理,更進而達頂位,須觀四諦十六行相,每一諦皆有四種行相,要一一觀...

四聖

佛、菩薩、緣覺、聲聞。因此四者都是聖人,故稱四聖。...

四聖諦

又名四真諦,或四諦法,即苦諦、集諦、滅諦、道諦。苦諦是說明人生多苦的真理,人生有三苦,八苦,無量諸苦,苦是...

四正勤

已生惡令斷滅、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此四正勤就是精進,精進努力修習此四種道法,以策勵身...

四威儀

是比丘、比丘尼所必須遵守的儀則,亦即須謹慎日常的起居動作,以保持嚴肅和莊重。四威儀者:行、住、坐、臥。要行...

四念處

又名四念住,即: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身念處是觀身不淨;受念處是觀受是苦;心念處是觀心無常;法念...

四攝法

佈施攝、愛語攝、利行攝、同事攝。佈施攝是對錢財心重的人,用財施,對於求知心重的人,用法施,使雙方情誼逐漸深...

四增盛

在增劫時期有四種的增盛,即壽量增盛(人壽由千歲增至八萬歲)、有情增盛(人口由萬人增至無數量)、資具增盛(谷...

四顛倒

1、指凡夫的四倒,即   一、常顛倒,無常認為有常;   二、樂顛倒,以苦當作樂;   三、淨顛倒,以不淨...

四善根

1、指小乘之暖、頂、忍、世第一法。聲聞乘行人修五停心觀及四念處觀之後,接著須修四諦觀。當無漏智火將生,心中...

四阿含

四部阿含經,即:長阿含、中阿含、雜阿含、增一阿含。...

四邪命

四種的邪命食。比丘不乞食,亦不弘法,但作不如法之事,以維持其生命,叫做邪命。   一、種植田園,和合湯藥,...

四神足

又名四如意足,是三十七道品中四正勤所修的行品,也就是用四種定力攝心,使定慧均等,神力充沛,所願皆得,故名如...

四吠陀

梨俱吠陀、沙磨吠陀、夜柔吠陀、阿闍婆吠陀。梨俱吠陀是宗教的讚歌,沙磨吠陀是祭祀儀式的頌文,夜柔吠陀是祭祀儀...

四加行

大乘修道的過程,在三賢和十聖(即十地)的中間,尚須經過四加行,作為晉入初地的準備。所謂四加行,即修四尋思觀...

四悉檀

智度論說,四悉檀總攝一切十二部經、八萬四千法藏。四是四個方法,悉是普遍之義,檀是梵語檀那之簡稱,亦即佈施之...

四天王

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

四天王天

四天王所居住的天界,在須彌山腰,六欲天之第一重。...

四不生

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不自生是法不由自因生;不他生是法不由他因生;不共生是法不由自他之共因生;...

四不退

1、淨土門所立。   一、位不退,即修得的位次不退失;   二、行不退,於所修的行法不退失;   三、念不...

四不可說

一、生生不可說,藏教說能生之因緣,所生之諸法,俱為實有,故云生生;   二、生不生不可說,通教說能生所生之...

四不可輕

一、太子雖小,當為國王,故不可輕。   二、蛇子雖小,毒能殺人,故不可輕。   三、小火雖微,能燒山野,故...

四不可得

常少不可得、無病不可得、長壽不可得、不死不可得。...

四不可思議

世界不可思議、眾生不可思議、龍不可思議、佛土境界不可思議。...

四尋思

一、名尋思,即推求諸法的一切名字,皆悉不實。   二、事尋思,即推求五陰等事,皆係心識上變似的相分,因緣所...

四無畏

又名四無所畏,無畏是教化他人的心沒有懼怕。有佛四無畏與菩薩四無畏兩種。...

四無量心

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舍無量心。與一切眾生樂,名慈無量心;拔一切眾生苦,名悲無量心;見人行善或離苦...

四無礙智

又名四無礙解,或四無礙辯,即法無礙智、義無礙智、詞無礙智、樂說無礙。法無礙智是通達諸法的名字,分別無滯;義...

四種人

順流者、逆流者、中住者、得度者。順流者是順著生死而流轉的人;逆流者是發奮去除煩惱以截斷生死之流轉的人;中住...

四種我

凡夫妄計之我、外道之神我、三乘之假我、法身之大我。...

四種死

人死亡的四種因由,即:壽盡財不盡死(壽命盡而死),財盡壽不盡死(因貧困而饑死凍死),壽盡財盡死(因貧困與壽...

四種往生

正念往生、狂亂往生、無記往生、意念往生。正念往生是人臨命終時,心不顛倒而往生;狂亂往生是人在生時作惡多端,...

四種念誦

指密宗之四種念誦。   一、音聲念誦,即發聲念誦;   二、金剛念誦,即聲在唇齒之間;   三、三摩地念誦...

四種念佛

一、稱名念佛,即專心稱念佛之名號;   二、觀像念佛,即觀看佛像,口稱佛名;   三、觀想念佛,即於心觀想...

四種輪王

金輪王、銀輪王、銅輪王、鐵輪王。在增劫人壽由十歲增至二萬歲時,鐵輪王出現,統轄南贍部洲;人壽增至四萬歲時,...

四種總持

法總持、義總持、咒總持、忍總持。法總持又名聞總持,即對佛的教法聞持不忘;義總持是對諸法的義理總持不失;咒總...

四種涅槃

一、自性清淨涅槃,指人人本具的佛性,恆常清淨而不染;   二、有餘依涅槃,小乘聖者雖然已證入涅槃,不受後有...

四種資糧

福德資糧、智德資糧、先世資糧、現法資糧。福德資糧即佈施持戒等之善根功德,亦即六度中之前五度;智德資糧即由修...

四種緣起

一、業感緣起,眾生由惑造業,由業感果,由果又起惑造業,所以一切萬法皆由業力的招感而生起,這是小乘教之主張;...

四種觀行

觀因緣、觀果報、觀自身、觀如來身。這是修行懺悔的人,為了滅除自己的罪業,方便而修的四種觀行。...

四種佛土

1、唯識論立自性身、自受用身、他受用身、變化身等四佛身,而佛土亦有四,即法性土、自受用土、他受用土、變化土...

四種佈施

筆施、墨施、經施、說法施。筆施是見人發心書寫經文,以筆施之,助成善緣;墨施是見人書寫經文,以墨施之,助成善...

四種平等

即楞伽經所說之相與非相、因與果、我與無我、人與所修法,皆各平等,無有高低、勝劣、廣狹等之對立或差別,此乃大...

四種三昧

一、常坐三昧,又名一行三昧,即以九十日為一期,獨居靜室,結跏趺坐,舍諸雜念,一心繫念法界,觀一切法皆是佛法...

四種三昧耶

即殺、盜、淫、妄之四波羅夷,因是佛所不可越的戒法,所以叫做三昧耶。...

四種阿含經

長阿含、中阿含、雜阿含、增一阿含。...

四種瓔珞莊嚴

簡稱四種莊嚴。   一、戒瓔珞莊嚴,即以戒律莊嚴法身;   二、三昧瓔珞莊嚴,即以禪定莊嚴法身;   三、...

四佛知見

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

四類出家

一、身出家心不出家,即身雖為僧伽,但心猶有顧惜愛戀。   二、身在家心出家,即雖在家受用妻子,但卻不耽染欲...

四滿成佛

信滿成佛、解滿成佛、行滿成佛、證滿成佛。於十信之滿位,堅信不疑諸法不生不滅,清淨平等,已無願求,名為信滿成...

四如實觀

大乘行人在三賢和十聖之間,尚須經過四加行,作為進入初地的準備。所謂四加行,即修四尋思觀,能得四如實智。行者...

四如意足

又名四神足,原系四種禪定,謂修此四者,則能如意開發神通。   一、欲如意足,謂修道趣果的慾望增進;   二...

四姓階級

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婆羅門是古印度的宗教徒,具有最高的權威;剎帝利是和婆羅門同樣被人尊敬的王族;...

四弘誓願

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此四弘誓願是菩薩所立,凡是大乘行者皆宜牢記...

四十一位

四十一個菩薩修行的階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菩薩即以此四十一位修行之功德來莊嚴佛果。...

四十二品無明

是天台圓教所斷之無明,亦即在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之四十二位中各斷一品之無明。...

四十八體十二光佛

阿彌陀佛有十二光佛之別號,又其誓願有四十八願,是故可稱為四十八體之十二光佛。十二光佛者,無量、無邊、無礙。...

四百四病

即人類所有疾病的總稱。根據修行本行經和佛醫經等的記載,在構成人體之地水火風四要素中,由於地大之增長而引起之...

聖人

指大小乘見道以上斷惑證悟真理的人,亦即智慧最卓越,人格最完善,能力最高強的人。...

聖仙

1、佛的尊稱,因佛是仙中之聖。   2、聖指三乘之聖人,仙指世間五通之仙。...

聖位

三乘聖果之位。華嚴經說:願一切眾生,速入聖位。...

聖法

佛所說之法,因合於正理,故叫做聖法。...

聖性

唯識說聖性,俱舍說正性,意思則一。唯識以無漏智的種子為聖性,俱舍以離煩惱為正性。...

聖果

即菩提涅槃,因依聖道而得,故名聖果。...

聖眾

指聲聞、緣覺、菩薩、佛等四種得道的大眾。...

聖印

聖道的法印,如三法印和實相印等是。...

聖行

進入聖位的行為,即戒、定、慧。...

聖言

正直的言語。聖言有四種,即:言不見為不見、言不聞為不聞、言不覺為不覺、言不知為不知。...

聖財

聖人的財產。大寶積經說:信、戒、聞、慚、愧、舍、慧,如是等法,是謂聖財。彼諸眾生,不獲此故,名極貧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