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淨界法師文章(第21頁)

四念處之觀身不淨

好,我們看附表第二的四念處,四念處呢,這個我們先解釋這個標題,這個四,就是它有...

如何最大限度的改變命運

問: 師父說,今生的命運只能做局部的改變,很難做整體的改變,要如何做,才能做最大限度的改變命運? 淨界法師...

修行的痛苦是有意義的

我們修行也很痛苦,要減少休閑的時間來聽課,減少休閑的時間來拜佛,參加佛七、佛一...

人生為什麼不能十全十美

經云:財富從布施中來,貧窮從慳貪中來。長壽從慈悲中來,短命從殺生中來。尊貴從持...

念佛有瑞相可以跟大家分享嗎

問: 請教師父,如果是在殿堂裡面念佛的時候,有聞到花香或是有看到菩薩,像這種情形的時候,你的心態不是要炫耀...

淨土宗人對往生不可以敷衍了事

看看印光大師他把這個信願講出什麼條件。他說:淨土宗的人絕對不可以悠悠泛泛、敷衍...

賣酒開賭場有沒有罪業

問: 師父慈悲,剛才說到罪業這兩個字,我跟幾個同事都是學佛的人,在一起討論過一件事情就是,好像那些人現在的...

念佛要有韻調

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執持就是把東西給抓住,這個地方是要抓住佛號,你的心要抓住佛...

如何對治修行中的退轉

當我們已經在三界當中,我們不產生停留,我們不會因為財富、眷屬而停留,我們願意大...

正釋四念處

所謂四念處,一、身念處,二、受念處,三、心念處,四、法念處。 身念處和受念處,...

為什麼要隨喜別人

你看有些人,他進步很快很容易,你三年前看他沒有這種功德,他現在有這種功德了;有...

淨土宗要求你少造罪業

我們今生造了很多的業,到底什麼業會被激發出來,臨命終就很重要,是一種業力激發的...

你沒有突破障礙,如何能見到阿彌陀佛

佛教的因緣觀,只有一個觀念就是事出必有因,每一件事情一定有原因的,沒有一件事情...

妄念是業障重的一種表象

人如果業障重,妄念(雜念)就多,平時心浮氣躁,不得寧靜,打坐、念佛、誦經、持咒...

怎樣調整我們錯誤的心態

大乘佛法有八萬四千個法門,但是我們可以把它歸納成兩個重點,一個是理觀,一個是事...

內心的善法比外境的物質更重要

我們一個人做事,往往在一念之間,首先你要在你內心當中,產生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就是...

受持五戒對淨土學人的意義

受持五戒,它有兩層意思,第一個如果你是修聖道門的,從聖道門的角度,我們受持五戒...

拜懺的方法

我們看拜懺的方法: 一、請聖明證。二、說己罪名。三、立定誓願。四、讀誦禮拜。五...

有六種情況,必須把這個罪懺掉

然人之過惡深重者,亦有效驗,或心神昏塞,轉頭即忘,或無事而常煩惱,或見君子而赧...

藕益大師含淚念佛

我看蕅益大師的傳記,蕅益大師24歲出家,25歲開悟。他這個人善根很強、觀照力很...

一念決定往生的信願,才能感佛接引

當鬚髮決定心,臨終定欲往生西方。且莫說碌碌庸人之身,不願更受;即為人天王身,及...

培養自己心靈的力量

佛教對人生的解釋,它主要依止的理論就是建立因緣觀,說是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阿彌陀佛幫我們遠離了分段生死

我們到了極樂世界我們是為了成就聖道,一般來說,你初地以後就可以回入娑婆了,那麼...

勿言一念輕微,勿謂虛願無益

勿言一念輕微,勿謂虛願無益;心真則事實,願廣則行深。虛空非大,心王為大;金剛非...

被眼前的妄想誤導

我們一般人很難被勸諫,活在自己的妄想很麻煩,你對一個人講話他聽不進去的,因為他...

一念不生全體現,一念方動烏雲遮

佛陀出世目的主要是宣揚生命的真相,生命真相的主要思想建立在因緣的道理,所謂諸法...

有一天善根發動,不得不學佛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位很有名的大護法,叫做須達長者,他生前就證得初果,具備了四不...

佛號只是工具,你的心決定你的去向

古人講,要往生必須感應道交。嘴巴念的佛號,是心在推動,我們當然是用心在跟阿彌陀...

你想什麼,就和什麼感應

禪宗有一個公案,我們把這公案跟這個比較一下: 有一個老和尚,他在房間參禪,老和...

福報越大生死業力越大

這個悟性真常了惑虛妄,就是說啊我們先經過破妄,諸位,我勸大家,你如果你空觀的智...

有一個明心見性的善知識非常重要

有時候我們聽古德說:修行是依法不依人。其實這句話我認為對了一半。就是說你在修一...

面對妄想有兩個方法

《楞嚴經》告訴我們怎麼修不生滅心,就是說我們必須要先觀察我們生命的本來面目是什...

受持楞嚴神咒,感得金剛藏王菩薩護持

爾時八萬四千那由他恆河沙俱胝金剛藏王菩薩,在大會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不要隨便發邪願

現在我們做一個總結。佛法的修學我們慢慢進入到主題,有四個道次第,這個次第不能錯...

佛陀從他的娶妻生子當中悟到了什麼

這一科講到教主略史,就是我們介紹釋迦牟尼佛一生簡略的歷史。那麼在這個佛法當中是...

受持供養楞嚴咒的種種功德

阿難!若諸國土,州縣聚落,饑荒疫癘,或復刀兵,賊難斗諍,兼餘一切厄難之地,寫此...

三種修行中特別殊勝廣大而不可思議力量

在我們大乘佛法的修學當中,有三種力量是特別殊勝廣大而不可思議: 一、我們內在心...

【推薦】是自己把痛苦擴大了

諸位,從明天開始我們開始我們開始引導大家修習這個道法,我們必須讓這個道法在心中...

每一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妄想中

有一個母親她跟她女兒住在一起,那麼這個女兒她領薪水了,她想要犒賞一下自己這個月...

可以有妄想,但是不能隨它而轉

諸位要知道,在修學的過程當中,如果你要進步快一點是有捷徑的,其實佛法是有捷徑的...

必須讓佛號有個家

那麼我們上兩堂課講到什麼是佛陀,那麼現在這一科講到什麼是道法。那麼佛陀的法其實...

沒有人能帶著妄想往生

我們經歷過很多的生命,但是過去已經不能改變了,因為它是一個既成的事實,過去只能...

修淨土的人不要忽略發願

我想我們修淨土的人,我看到很多很多的居士念佛,對發願好像很忽略,但是他信心倒是...

如何讓佛號更加堅定呢

你的佛號跟你的心理的水平是有關係的。你心理的素質不夠,你是創造不好堅定的佛號的...

念佛攝心方便法

都攝六根 一句彌陀念誦聽 專注力 淨念相繼 十句成片三三四 相繼力 首先我們解...

佛為什麼要創造五淨肉讓比丘吃呢

預記末法 【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熾盛世間,自言食肉得菩提路。】 廢權防...

佛陀為什麼要教誨斷食眾生肉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斷殺生,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二決定清淨明誨。】 解脫之本...

不可以用絲織的棉被

【若諸比丘,不服東方絲綿絹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於世真脫,...

造惡業不得果報的兩種原因

《大乘起信論》說:修習正念真如的人,第一件事情--先破和合識,斷相續心。 經典...

修行人一念貪戀投胎為小狗

在上海有一位林居士,他是做生意的,他賺了很多錢啊;晚年的時候也學佛,就買一個很...

出家比丘有五種邪命不應該做

在佛陀的戒律當中,講到出家比丘,有五種邪命是不應該作的: (一)、詐現異相:這...

內魔不生 外魔不起

佛陀對於我們的勸誡,有兩句非常重要的話──你一旦要修行,你要永遠記住這八個字:...

沒有一個是求來的,都是修來的

所有的修行一定是向內安住的;你安住了,你不求功德,它也自然會出現。 我要提醒大...

從你的妄想中跳脫出來

有一個禪師──他晚上去禪堂參禪之後,當他要回寮房,走樓梯的時候,不小心啊,踩到...

淨土的願力,一般人有二個毛病

在古德的開示上說:修習淨土的願力,一般人有二個毛病。 第一種人,他執著在有相的...

信願具足的判定標準

這個信願是理觀,持名是一種事修;但是你實際在操作的時候,你真的在念佛的時候,這...

阿彌陀佛的清淨法身

我們看看蕅益大師有什麼比較深入的開示:這當中有二段:第一段是總標,第二段是別釋...

不要忽略名號的無量光、無量壽

我講一個念佛的公案給大家參考,這個公案出自《念佛法要》,講到一個居士叫楊蓮航。...

用妄想造業 得虛妄果報

但是我們為什麼經常被妄想纏繞,揮之不去呢?就是我們娑婆世界佛寶的力量太薄弱了,...

沒有善根你怎麼能聽到佛法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婆羅門居士叫做因儒童居士,這個居士信奉婆羅門教,生長在一個...

念佛法門原則:寧可少、不可草

我要老實告訴大家,念佛法門一個原則:寧可少、不可草。 你說你沒有時間,你寧可念...

關於日本的本願法門

問: 有人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靠著阿彌陀佛的信心,這個本願,第十八願的十念往...

積集福德資糧最快速的方法

我們都知道大乘佛法跟小乘佛法一個很大的差別:小乘佛法偏重智慧,他修無常、無我的...

是今生重要還是來生重要

有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位法國百貨公司的店員,有一天,他在經濟蕭條的時候被裁員...

一心不亂須到什麼程度才能夠往生

問: 為何懺公師父常常在佛七法會的時候,鼓勵大家要證得一心不亂,並說:假若未得...

不再受到分段生死的干擾

諸位如果你今天是選擇在娑婆世界求增上生,其實你要面對的最大的問題是什麼,你知道...

必須覺悟的三層道理

我們在沒有學佛之前,我們的內心狀態是跟著感覺走,你的心跟環境接觸的時候,你想做...

善於利用你的想像力

我們講因緣觀,因緣觀是增上的功德,增上就是突破的意思,你要從你現在的點要往前邁...

所有的法門,以無住為本

佛陀依止不生滅心,基本上是心量廣大的;我們凡夫依止生滅心,心量非常的狹隘。 我個人一些持咒的經驗,我平常念...

自己跟自己過不去

我們修行人很怕聽到障礙這兩個字,諸位你的障礙是哪裡來的,你知道嗎?所有的障礙只...

阿彌陀佛攝受眾生的最低標準

《華嚴經》的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是一種大根器修行淨土的方法。有些人說:我的根器...

印光大師是怎樣弘法利生的

【師之耳提面命,開導學人,本諸經論,流自肺腑。故不拘貴賤賢愚,男女老幼,凡有請...

棺材是裝死人的,不是裝老人的

我們總是覺得我會經常的存在在這人世間,所以我要把所有的精神體力用在經營今生。要...

修淨土人的三種力量

第一個彌陀大願力,就是佛力不可思議,你對彌陀本願的攝受,要完全有信心,你相信他...

修行法語

1、一個人要改變只有他自己想要改變,所以你的目的就是怎麼樣?使令他改變,而這個...

聖號的成就來自於佛的願力

我們要知道一個觀念,諸佛與眾生的互動不是單方面的,我們看到佛陀在因地的時候,都...

修學淨土法門應該注意的事

1、依止佛陀經典參考相應祖師論著。 2、不宣揚神通感應。 3、不搞個人崇拜。 4、不宣揚沒有驗證的念佛感應...

對治煩惱有兩種選擇

我們要對治煩惱時,你有兩種選擇: 第一個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第二個本來無...

了解阿彌陀佛之前,先了解他的特色

念佛法門,普遍在整個大眾當中,是很多人修學的。 但是我們仔細的去了解,在這麼多...

平常迴向要願我們臨終無障礙

印光大師提出一個很重要的建議就是:我們平常修福報,最好能夠迴向,願我臨終無障礙...

千念萬念為了臨終正念

前面的阿賴耶叫攝藏;這個地方就是執持,有執取義跟執受義。不過這個地方阿陀那有一...

成就的大小跟胸量有關

一個人的成就,跟他的志向是有關係的。你一個志向太羸弱的人,你不可能有成就,不管...

為何越修煩惱反而更重

在印光大師的《文鈔》當中,他說:有些人他越用功,佛念得越多、拜佛越多,他的煩惱...

聽聞佛法最重要是改變觀念

沒有聽經聞法,不懂分別善惡,不知取捨對錯,不能自我反省。 龍樹菩薩說,就像一個...

福報大的人怎麼厭離娑婆

有些人厭離娑婆有困難,為什麼他對於厭離娑婆有困難?因為他前生積集的善業太大了,...

念佛的兩大障礙

我們念佛的時候有什麼障礙要破除?一個是昏沉障,一個是掉舉障。 破除之前先了解昏...

逆境煩惱,最怕你下定決心

一切法的逆境,最怕你下定決心,當你下定決心,這個時候生命的環境就有改變。 當我...

我們怎麼去改造未來

我們怎麼去改造未來?因為你現在的身心是要創造未來,所以你怎麼去經營你今生的生命...

在娑婆打滾得越久,要出去就越困難

有了信心以後要發願,淨土的願是二個:第一個厭離娑婆,第二個欣求極樂: 我們相信...

仗彌陀功德力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

念佛就等於修淨土法門嗎

問: 念佛就等於修淨土法門嗎? 淨界法師答: 我前一陣子到竹山去,在竹山的商店...

怎樣才能做到持戒清淨

問: 怎樣才能做到持戒清淨? 淨界法師答: 自責汝心生厭離,訶責自己是很重要的。智者大師他很注重訶責法,我...

煩惱為何不能克服呢

問: 有些在家人有煩惱,為什麼不能克服呢? 淨界法師答: 在調伏煩惱過程中,覓心了不可得扮演非常重要的腳色...

念佛為何還要修觀

問: 我們一路念佛就好,為什麼要修觀? 淨界法師答: 我們總有一天會到達死亡。我們絕對不能忽略了煩惱的勢力...

《楞嚴經》跟《法華經》有什麼不同

問: 師父上人,聽說您在講完《楞嚴》之後,接下來會講的一部大經是《法華》,請問《楞嚴經》跟《法華經》有什麼...

趨吉避凶的方法是什麼

問: 趨吉避凶的方法是什麼? 淨界法師答: 斷惡修善、保持謙卑。 一般來說,一個人有一點資糧以後,怎麼辦呢...

貪瞋癡哪一個最重

問: 貪瞋癡哪一個最重? 淨界法師答: 殺盜淫妄每一條戒你的煩惱都有三種的情況,第一個依止貪,第二個依止嗔...

化解心中怨恨的三個方法

怨─它是恨的累積,它跟嗔不同。 你看有些人:你一刺激他,他馬上發脾氣;有些人,...

福報的陷阱--用攀緣心

我們一般人在造善的時候,內心隱藏了惡法在裡面活動,這個就是輪迴性。 等到得果報...

妄想就像工畫師,畫你來生的相貌

我們上一堂課強調了生死輪迴的根本,就是為什麼我們會不斷地死亡以後,為什麼我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