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庫 > 淨界法師文章(第20頁)
這個獨頭意識所感知到的法處所攝色有五種,這裡只列出了二個,我們把五個都念出來:...
在百法當中,天親菩薩用比較特別的專有名詞,一共有二十四個(一、得。二、命根。三...
在憨山大師的《百法》批註中,他的意思是說:第一個虛空無為是總相,第二、三、四、...
佛陀把五陰的相貌講出來,讓我們提高警覺。五陰的真實相是什麼?你清楚了,你就不容...
在前面的歷事練心、積集資糧以後,菩薩經過幾年執事的歷練,慢慢的他內心的堪能性強...
色法在唯識學的定義叫做質礙,質是具有質量、重量,礙是佔有空間,你要從它那邊走過...
菩薩要善調自己的瞋心,因為瞋心的活動,對眾生的傷害、對佛教的傷害都是相當的重大...
一切都是唯識所現,唯識無盡,但人生是苦不堪言,很多痛苦不幸之事,我們不想讓它發...
淨土宗的人,我想我提出三點跟大家互勉, 第一個,你最好發心受戒, 很多淨土宗的...
我們淨土宗的修行者,當我們走進了佛堂,當我們提起佛號的時候,所謂的一句彌陀念、...問: 師父慈悲,在蕅益大師念佛開示那個裡面,他好像最後講到說,這個鼓勵念佛的學人,就是一天念三萬、五萬、八...問: 請問師父,當我們念佛的時候,要如何同時操作理觀跟事修? 淨界法師答: 一個初學者你是不能夠同時操作理...
我們看《百法明門論》這個貪煩惱,什麼叫貪呢? 以染著為性、生苦為業。貪能夠生起...
我們應該怎麼去處理我們顛倒妄想呢?在唯識學的一個方法指標是什麼呢? 我們先看它...
唐朝有一個百丈禪師,他有一天在百丈山講《金剛經》。在講《金剛經》的時候,有一個...
唯識學在整個大乘佛法當中是一個非常專業的課程,它跟我們上一堂的佛法概要是不一樣...
佛法的道分成兩種:一種道是不能解釋的,離言說相的,是唯證方知,如人飲水,冷暖自...
唯識學把整個凡夫到成佛,把他的修行分成五個階位:就是資糧位、加行位、通達位、修...
我們怎麼把唯識學跟念佛法門結合? 其實唯識學跟淨土宗關係是很密切的。淨土宗它強...
今天我想利用這個機會,我們把這個唯識學的教理跟淨土宗的念佛,跟大家做一個比較輕...
大般涅槃當中,到底它是產生了一個多大的作用,所謂的四智菩提,我們來看第一個釋名...
在唯識學的相續,它提出兩塊:一個是雜染的相續;一個是清淨的相續。當然我們從修行...
我們來看一看,那麼這個涅槃跟菩提,到底它會發生什麼樣的效果跟作用?我們來看看第...
自我意識就是我們的第六意識在斷惡修善的時候,我們有一種想要主宰的概念出來有所得...
佛陀在《阿彌陀經》裡面明顯提出來:我們怎麼去觀察極樂世界的六大安樂。當然極樂世...
由此故知,定無實我,但有諸識,無始時來,前滅後生,因果相續,由妄熏習,似我相現...
我想我們的生命是短暫的,佛法修學的法門是廣大的,所以當我們開始修行的時候,你要...
我們這一塊應該準備什麼東西呢?按照《念佛圓通章》的開示,我們要做一個正確的憶念...
從唯識的角度來觀察人生,我們知道唯識的整個生命的因緣,是建立在阿賴耶識的緣起。...
我們在修行中經常會遇到不如意的境界,往往會引發嗔恨的煩惱習氣現前,面對瞋恨心你...
如何成就圓滿我們的功德。那麼有什麼樣的方便,讓我們在修的每一個善法當中,都能夠...
智慧的觀照應該怎麼觀照呢?就是我們遇境逢緣應該怎麼去用這個智慧來觀察人生呢?我...
本經的修學重點我們把它歸納起來,簡單的講就是要破妄顯真,破除我們的無明妄想,開...
我們剛開始在學佛的時候,只想到一件事,就是痛苦跟快樂,如何離苦得樂,我們可能遇...
立壇方法 這一科是說明:假設我們是生長在末法時代,末法時代就是我們內心的煩惱也...
古德說: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所以從這個地方可以看得出來,本經在大乘...
我們要了解唯識的概念是這樣,唯識學它不直接從第七意識下手,它從第六意識下手。它...
習深尚證 且汝宿世,與摩登伽歷劫因緣,恩愛習氣,非是一生及與一劫,我一宣揚,愛...
顛倒妄想的形成,在《楞嚴經》它是有三個次第: 第一個、取相。當我們的心跟外境接...
我們布施為什麼會有福報?這個福報是從什麼地方來?諸位有沒有想到這個問題? 從《...
在第六意識分別當中是否也有輕重的不同?對有些事情我們的分別是特別的重、也特別的...
我們學了唯識學以後,我們看到我們無窮無盡的過去,我們發覺我們過去的生命雖然消失...
我們看到業果的相續跟不相續的兩種因緣,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業果的轉變。當然這當中第...
大乘佛法對於生死業力,它不像小乘人只有調伏,它更重要的就是你怎麼去引導你的生死...
簡單地講就是我們一念心性的隨緣不變之體當中,個人的煩惱業力而循業發現,就是我們...
諸位,你知道我們佛法裡面的修行,這個善根有什麼好處,諸位知道嗎?當你的生命墮落...
在我們修行中,是透過拜懺,懺悔等方式對業力進行直接的對治,但是如何透過改變思想...
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都創造很多很多的業力,當然我們也曾經受了很多的果報,所以因...
我們引用這個《占察業報經》裡面有一段的這個無分別智的觀法,唯識的觀法,我們先看...
我們可以知道菩提的智慧影響到你涅槃的淺深大小。我們再看看什麼叫涅槃,第二個功德...
我們的修行,第一件事是什麼,諸位知道嗎?就是創造一種覺悟的力量。所有的事情若不...
佛陀訶責十種魔境的過失。 魔境產生的因由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中途成狂,因依迷...
在佛教的教理當中啊,每一個教理都有它的因緣觀。因緣觀是整個佛教的共識,不管你什...
那麼我們講到這個,我們凡夫的造業呀,從淺到深有兩種差別:一個是善惡的差別,一個...
我們佛教的修學,相對於其他的宗教來說,算是比較多元化。一般來說我們有八萬四千個...
《廣論》云:從損害它及其根本,令意厭捨,此能斷心,即是尸羅。 這個持戒是怎麼定...
唯識的宗趣應該怎麼掌握呢?更進一步怎麼掌握呢?看下一段: 此中謹恭錄《成唯識論...
這個聲聞法這一塊我們講過,我們只用聲聞的一部分的概念,我們不完全在聲聞法當中,...
如果你的煩惱輕薄,如果你的善根深厚,如果你的願力堅固,可以,三個如果,因為你都...
從佛陀的預言,我們現在是在一種下坡的階段,叫末法時代。它一代不如一代──魔強法...
我們現在到底如何來了解真實的業力吶?我們想調伏我們現在的業力,調伏我們的妄想,...
我們身為一個有情眾生,在我們的生命當中,我們曾經出現過很多痛苦的果報,也出現過...
所以我們今天承受果報的時候,我們只有一件事情,懺悔自己的業障,認命、懺悔,就是...
從淨土宗的觀點來看,對我們往生最大的障礙是什麼?貪戀娑婆;這是你心中最大的障礙...
第一個「聽聞」:聞所成慧 當然現在有一些文字的檔案,但是從《楞嚴經》的觀念來說...
在本經當中講一個例子給大家做一個參考: 佛陀說:在城裡面有一個人,叫作演若達多...
我們今天身為一個淨土宗的人,把自己的內心準備好,這件事情就非常的重要。那麼怎麼...
佛言:人懷愛慾不見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攪之,眾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人以愛慾交...
針對業力的斷惡修善,如果出現安樂的果報,我們應該少欲知足;這裡的經文是講痛苦的...
怎麼樣能夠戰勝自己呢?當然佛陀是用智慧,不是強忍,有三道智慧,經云:謂一切逆境...
為什麼思惟苦諦,觀受是苦?用苦來調伏感受的刺激。你喜歡攀緣,得到了什麼?我們無...
到了晚年,尤其五十歲以後,你最好都攝六根,不敢說做到淨念相繼,但是起碼這六根,...
所有經典的學習,是改造思考模式。我們盡量養成布施的思考模式,有東西盡量試著跟人...
《攝波羅蜜多論》云:資財無常現可見,若能任運起大悲,當知布施極順理,猶如他物寄...
《廣論》上說,菩薩能夠不顧惜自身一切的生活資具,包括財物、飲食、衣服、臥具等。...
我們時刻的檢查自己的內心的相貌,從而反省自己的心態是什麼樣的念頭 。 第一個,...
懺悔是什麼意思,就是這個業已經造下去了,但是還沒得果報,還在貯存當中,這個業力...
什麼叫過去?就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就是我們生命無量劫來善惡的業力、無量劫來所有...
佛教中念佛的方法有很多種,今天我們來介紹一種五點記數法。 五點記數法: (一)...
我們好好的去受持《楞嚴經》、弘揚本經,到底有什麼樣滅惡的功德? 我們來看佛陀對...
妄想為什麼會創造出六道輪迴來呢?(這一段很重要)有名鬼倫,無名天趣。有無相傾,...
如果我們有志於了生死求生淨土是一個出離三界的,你對三界的妄想太執著會障礙你往生...
禪宗一個很關鍵的傳承,是五祖傳到六祖,因為禪宗之前的修學很雜亂,初祖、二祖、三...
正視自己的分別心,好壞是你自己想像出來的,我們大家可以從一個故事來看到分別心的...
佛陀說,我們修止觀的人就像熱湯一樣,魔王冤親債主活在妄想當中,他就如冷堅冰。諸...
佛法講因緣是講三世,就是我們先觀察過去,我們往過去的生命去觀察,怎麼樣觀察呢,...
剛開始修學佛法,我們當然攀緣外境了,我們攀緣佛菩薩的聖像,所以我們皈依三寶,我...
在《法華經》當中,佛陀告訴我們,所謂的開權顯實,會三歸一。整部《法華經》,它就...
什麼叫精進呢,《廣論》當中提出了兩個定義。就是當我們在斷惡修善度眾生的這個三大...
生命的產生和形成,從佛教的角度來看,必有其因果,所以: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為什麼我們讀經典?就是借教觀心!一個修行人,什麼叫做靜坐、修觀?就是你跟你自己...佛教的生命觀,它是建立一個無量生命的概念,它不像一般的世間的道理,它只建立一個生命,你今生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諸位要知道一個事情,當你看到某一個人,你起快樂的感受,你跟他之間有善業的因緣,...
諸位,我勸大家,你如果你空觀的智慧自我意識的這種雜染沒有慢慢調伏啊,你就一開始...
你們覺得善念比較重要還是善業比較重要?對你來生的影響,善業比較重要還是善念?對...
在我們生命當中最麻煩的就是感受的問題,感受問題。那麼感受是從什麼地方而來呢?就...
我們舉一個實際的例子,來說明一下,為什麼要修不淨觀,要收攝感受。 佛在世的時候...
看第二段,就講出當初的一個錯誤的知見,有謬云:年少力強,宜習教典,年衰力弱,只...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強大的國家就是舍衛國的波斯匿王,他領導一個兵強馬壯的國家,...

前六識這是屬於心法,根、塵是屬於色法。那麼前六識主要是第六意識,第六意識夾帶前...

獨頭意識所感知到的五種法處所攝色

有情眾生色心的狀態--得

虛空無為具足三個特性

我們執著的只是心中的假相

如何防止名利的傷害

色法的由來

【推薦】當遇到逆緣時,要觀照兩件事情

不能改變今生,但你可以改變念頭

【推薦】對淨土宗人的勉勵

【推薦】念佛能創造兩種強大的力量
是否每天應多念佛號來調伏煩惱
念佛時如何同時操作理觀跟事修

【推薦】痛苦是從執著而來的

唯識學的下手是第六意識,成敗的關鍵看第七識

執著越重,輪迴就越難出去

佛法修學的目的---破妄顯真

從文字相你來覺悟到道

一時的善念,是沒有太大意義的

如何把唯識學跟念佛法門結合

淨土法門兩個重要的原則

把八識成四智菩提

斷除生命的相續——自我意識

涅槃的四種差別

如何對治自我意識

極樂世界解脫的功德

控制心識的兩種力量

【推薦】娑婆世界修行的三大困難

要正確的憶念娑婆世界

如何做好臨命終時的準備

如何對治煩惱習氣的現前

如何成就圓滿我們的功德

修空觀的三種觀法

阿修羅界的因果相

把自我意識放下,跟著願力走

如何建立楞嚴咒壇場

了解果報的痛苦,才能怖畏當來的果報

【推薦】唯識學從第六意識下手

對治所有煩惱習氣的法寶——楞嚴神咒

顛倒妄想形成的三個次第

為什麼布施會有福報

如何對治第六意識的粗重分別

正確的面對業力

增長業與不增長業

菩提心生起的四種因緣

外在的世界究竟從何而來

放棄主宰權,你才可能往生淨土

如何讓業力的相續暫時沉澱下來

放棄自我主導權,真如才會顯現

世界是你內心的影像

三種涅槃的差別

培養第二念的反擊力量

魔境生起時應如何保持正念

唯識學的因緣觀

修空觀,把生命歸零

掃除臨終的一切障礙

持戒是怎麼定義

如何掌握唯識的宗旨

收攝六根,調伏愛取

正確認識一句佛號念到底的意義

淨土宗的人,低估了妄想的勢力

如何調伏我們的業力妄想

善用你心靈廣大的力量

面對今生的果報,我們只能懺悔認命

如何解決往生的最大障礙

聽聞隨轉修心要

我們今天為什麼還流轉三界呢

菩薩云何應住,你安住了沒有

有了愛慾,就不能見道

若遇非理擾亂,應起兩種觀照

沒有一個人會讓你痛苦

關閉六根能得到更精緻的快樂

發起往生的願力

布施的重點在於改造思想

業力把東西暫時借你用

功德是被自己的後悔心破壞的

是什麼因緣觸動了十法界的門

懺悔的心力要強過你造業的勢力

面對業力如何把握當下的自己

如何正確的拜佛和念佛

受持弘揚楞嚴經的真實功德和意義

妄想創造出六道輪迴

出離三界必須要做兩件事情

用本來無一物來對治煩惱

好壞是你自己想像出來的

迷亂由主,悟則必勝

了解我們罪業的本質

把心帶回家

信願持名,心不顛倒

用短暫的痛苦,來解決長遠的痛苦

是思想決定你的生命

達妄本空,知真本有
把握現在的因緣去創造來生

感受是跟你的業力有關係

福報越大,生死業力越大

善業和善念哪個重要

不要跟著感受走

修不淨觀,累積往生的力量

不重視教理,最嚴重是淨土宗這一塊
